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格式为 doc ,大小 114216 KB ,页数为 7页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图文)关键字:猪场建设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10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生产技术指标表单位:%,头,千克<>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存栏猪结构标准妊娠母猪数=386头临产母猪数=21头哺乳母猪数=63头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后备母猪数=50头成年公猪数=10头后备公猪数=5头仔猪数=630头保育猪=800中大猪=3104合计:5100头(其中基础母猪为500头)说明:1.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3.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4.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5.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6.成年公猪数(全人工授精)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3周×10头/胎8.保育猪=周断奶数×4周9.中大猪=周保育成活数×16周二.生产计划一览表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三.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待产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5头,保证每周能有21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1周转入产房。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3周,仔猪平均3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uf0b2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7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4周。\uf0b2中大猪饲养阶段。7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养16周,预计体重可达95公斤左右出栏上市。\uf0b2四.猪场布局猪场为三点式布局:配种妊娠及分娩哺乳区;断奶仔猪保育区;肉猪育肥区。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室、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五.猪舍设计1、配种妊娠舍空怀及后备母猪在配种舍大栏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定位栏内饲养。配种舍1栋(建筑面积约50╳8=400平方米)设大栏20个,妊娠舍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70╳7=490平方米)设定位栏400个。2、产仔舍设计产仔舍共设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60╳8=480平方米),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22个产床,共为132个产仔床。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3、断奶仔猪舍的设计仔猪培育舍共建1栋(建筑面积约90╳8=720平方米),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12个高床栏.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4、中大猪舍设计保育猪7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6周达23周时,体重90公斤以上时上市。中大猪舍8栋(每栋建筑面积约60╳9=540平方米),每栋22栏,每栋能容纳400头育肥猪.5、舍内水、电、暖的配置猪舍内明管铺设自来水管道,除单体栏母猪利用食槽饮水外,其余猪舍均设自动饮水器,以不间断供水,保证猪群饮用。如有条件,可在育仔舍和中猪舍安装加药器。自动饮水器为鸭咀式,饮水器安装高度为哺乳仔猪15厘米,断奶仔猪25厘米,中猪40厘米,大猪60厘米,基础公、母猪65厘米。饮水器安装在缝隙地板上方,以防漏水潮湿。猪舍的电线要明铺,零、火线平行分走,猪以防朝、防火,产仔栏上要安装插座,一切电器设备要防止猪能碰到。暖气安装要求冬季产仔舍、育仔舍环境温度应在16—20℃,其它猪舍应在10℃以上。6、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应按当地环保要求进行。全厂污水以排泄通畅为原则。六.猪场投资预算基建投资:150万元\uf06c设备投资:100万元\uf06c种猪投资:70万元\uf06c第一年生产流动资金:150万\uf06c资金管理核算是猪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保证猪场生产经营资金的需要、加速资金的周转,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经营成果。1.猪场资金的概念、构成与分类猪场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必要的劳动资料和手段,以及用于支付各项费用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统称猪场的资金。其表现形式为房舍和设备占用的固定资金、猪群、饲料、药品等占用的流动资金,账户中存放的有专项用途的专项基金等。总之,猪场使用的资金可分为三类: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固定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是流动资产;专用资金的账户中待用的专项货币。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1)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前应进行科学的论证。其论证内容包括市场可行性、生产工艺技术的经济可行性,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和设备水平,从根本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高效率。对于小型养猪场来说,固定资产一般不要投资过高,因为此类型猪场很难发挥规模效益。(2)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率就是设法降低流动资金占用额。例如,较低的存栏、较高的出栏率、较少的饲料库存且能保证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等。(3)专项基金要保证专款专用。例如,猪场的更新改造、大修理和专项技术的推广等。其资金应及时保证到位,否则会造成影响生产和效益的严重后果。3.资金核算资金核算是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相关的指标计算衡量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同时找出资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固定资金的核算:分为固定资金的利用核算和固定资金的折旧核算。利用计算的主要指标有设备利用率、设备生产率、固定资金产值率和固定资金赢利率。其计算方法如下:猪舍、设备时间利用率=(每年使用总天数/365)×100%猪舍生产量(头/平方米)=计算期产品产量/猪舍面积固定资金产值率=(总产值/固定资产平均原值)×100%固定资金赢利率=(全年赢利总额/固定资金占用总额)×100%折旧费提取是用于对已经磨损消耗的固定资产进行大修和更新准备资金,折旧费必须按期提取逐步积累。这种将固定资产的磨损与消耗转作生产成本的方法称为折旧,其价值即为折旧费。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即为实际财产的损耗;无形损耗即为由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的贬值。猪场提取的折旧费应能补偿这两种损耗,历年提取的折旧费累计总额加上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应达到可以更新原固定资产的水平。因此,折旧费每年的提取额应计算准确。在具体提取方法上分为基本折旧和大修理折旧。基本折旧是为更新而提取;大修理折旧是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付费用而提取。具体计算方法为:年基本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更新时残值+更新时清理费用)/使用年限年大修理折旧=(每次大修理费用预算×使用期大修理次数)/使用年限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计算,也可以采用综合折旧率计算折旧费,其计算公式为:综合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综合折旧率(或某项固定资产折旧率)(2)流动资金的核算流动资金的核算反映猪场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利用效果。主要指标有3个:流动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赢利率和产值资金率。计算方法如下:流动资金周转率=期内销售总额/期内流动资金占用额(单位:次/期)式中计算期一般以年计算(360天)。此指标也可以按每次周转所需天数表示,更方便、更直观。流动资金赢利率=(期内赢利总额/期内平均流动资金占用额)×100%产值资金率=(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总产值)×100%',)


  • 编号:1700818658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7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1421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