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格式为 doc ,大小 66088 KB ,页数为 14页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结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十分关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体现了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3––3––视和巨大关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站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不断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电力企业职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的重要责任。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素质提升,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力量支撑和人才保证。(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不适应职工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职工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服务大局,发挥支撑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在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中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改革,推动改革工作落4––4––实落地见效。(三)目标任务。把职工队伍建设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和谐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集团公司中长期规划。通过改革,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岗位技术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人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更加浓厚,华能“三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到2020年,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资格人员占技能人员比例达到35%以上。二、主要举措(一)加强和改进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1.强化和创新职工队伍党建工作。实施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建设,深化“双培养”工程,重视在基层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把技术能手、技术技能专家、优秀职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降低无党员班组数量,提高工人党员比例。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创建“红旗党支部”为载体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深化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5––5––遵纪守规、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行动,完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等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突出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团结广大职工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运用网络学院、道德讲堂和内部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宣传栏、橱窗、职工文化活动室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加大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工作力度,健全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广泛宣传推广先进事迹、先进典型,着力打造、做优叫响“华能劳模、华能工匠、华能创客”三大品牌,持续选树全面型、技能型、创新型先进典型。加强法治教育,提高职工的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提升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和企业和谐稳定。3.健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适当增加普通职工在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稳步推进普通职工的优秀代表进入各级工会委员会,探索实行普通职工的优秀代表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积极推荐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选。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6––6––各项文件制度,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职工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鼓励职工有序参与企业治理。4.创新面向广大职工的工会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适应职工队伍发展新变化新特点,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改革工会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工会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深化创新职工之家建设,着力建设“六有”工会,突出服务职工、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双争”活动,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大力推进基层工会建设,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改进完善工会组织体制,依法设置工会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会主席或专职工会副主席,按照不少于职工总数3‰的底线配置专职工会工作人员,保证工会工作力量。改进完善工会运行机制,建设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力量、以兼职人员为辅助支撑的工会工作者队伍,发挥兼职人员作用,畅通职工直接参与工会工作渠道。(二)构建职工队伍技能提升体系。5.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完善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集团公司、产业(区域)公司、基层企业按照管理权限,对教育培训实施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健全产业(区域)公司和基7––7––层企业培训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培训管理人员,落实培训管理职责,保障培训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形成各级齐抓共管、上下齐心协力、职工全面参与的“大培训”格局。以关键人群、重点岗位为目标,以需求和岗位能力差距为导向,实现分级分类精准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新员工培训、班组长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技术交流、技能竞赛和技术技能能手评选活动,加大技术技能专家经验交流力度,组织实施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贯彻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推进华能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证工作提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革新能力。6.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培训标准为核心,以培训资源平台为基础,以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为保障的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体系。坚持以提升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大力实施《电力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培训规范》,逐步建立煤炭等其他专业领域和业务板块的生产技能人员培训标准。以培训标准为核心,有序推进培训资源平台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建立重要岗位培训模块化课程和题库;加强技能实训设施建设,形成集团公司、产业(区域)公司、基层企业三级技能实训基地(室)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满足各级培训需求的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加速内部知识积累和分享。探索建设有华能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培训、评价、使用的闭环人才成长机制。7.推进实训基地(室)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按照“统8––8––筹规划、整体布局”的原则,完善集团公司、产业(区域)公司、基层企业三级实训基地(室)培训功能。进一步加强集团级实训基地(室)建设,在集团级燃煤集控运行、继电保护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分步设立风电、光伏发电和煤炭安全生产等专业实训室;产业(区域)公司和基层企业参照《集团级生产技能实训室设立管理办法》,根据本单位实际和生产技能培训需要,充分利用存量资源建设产业(区域)公司级技能实训基地(室)和基层企业实训场所,加强实训室管理,提升标准化、专业化水平。8.分级实施岗位培训。按照三级管理体系,专业、系统、持续地分级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的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集团级技能实训基地(室)重点开展列入集团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高级技能人才、核心和紧缺生产技能人员、小专业特殊工种技能人员及技术能手的培训工作,落实重点培养;产业(区域)公司重点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生产骨干技能提升以及对技能人员全员培训等进行组织、指导和检查;基层企业重点抓好生产一线的岗位培训工作,落实全员培训。以一线职工为重点,突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技能实操培训,保证一线职工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40学时,有效提升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实操技能水平。鼓励采取师带徒、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厂家送培、参与施工项目等多种培训方式,强化岗位培训效果。鼓励职工自主学习,自主提高,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9––9––9.改进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完善突出技术创新能力、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技能鉴定、专项能力考核等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进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评价、持证、上岗机制。在重点专业、主要生产岗位试点推行技能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建立“先培训后上岗”的常态机制,以培训促进岗位管理。10.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制定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管理库,培养造就一批技能排头兵,建立一支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现代互联网等技术,搭建高技能人才交流学习平台;选拔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参加国际交流培训,拓展国际视野,掌握先进技能;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创新基地(协会)等载体,发挥各级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核心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加强技术能手评选推荐,到2020年,力争培养300名以上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行业、集团级技能专家,覆盖大部分基层企业。(三)运用互联网促进职工队伍建设。11.建立健全职工队伍建设网络平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学院、工会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职工基础数据库,推进业务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动态监控与分析职工队伍现状,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技术技能情况。利用集团公司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加强10––10––网上思想引领、技术交流、文化建设,开展网上练兵和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12.拓展网络教育培训空间。完善网络学院建设,打造集中统一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构建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职工教育培训新格局。统一培训管理系统,实现各级单位培训工作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全过程闭环管理。鼓励各级单位分级分类开发课件和考核题库,为实现全员标准化培训提供支撑。各级单位充分利用网络学院给职工提供先进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帮助职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岗位知识,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13.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健全网上“华能职工之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通道,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回应职工关切,及时释疑解惑,实现网上维权帮扶、提供公共服务等,拓展了解职工、贴近职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新途径,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互相联动的格局。(四)创新职工职业发展制度。14.拓宽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把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各级党委联系专家范围,鼓励吸纳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激发高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完善“集团公司首席技师、二级单位技能专家、基层企业技能带头人”三级体系,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不断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建立基层企业专业技术技能职11––11––务序列“双通道”晋升机制,支持鼓励技能人才凭技能提高待遇,激发技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搭建技能人员成长的“立交桥”,在建立岗位层级明晰、晋升条件明确的纵向通道的同时,打通跨越技能与技术人才壁垒的横向通道。15.畅通职工流动渠道。按照以岗招人、人岗匹配的要求,公开择优选拔人才,做到招聘工作信息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建立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强化对用工总量、结构、素质的整体配置,盘活内部存量,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职工能力,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最优、价值最大。16.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将能力评价结果与岗位聘用、薪酬晋升、绩效考核等挂钩。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增量工资要向一线职工、生产人员和技术技能人才倾斜。探索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和分配办法,研究制订技术技能人才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进一步增加基层职工在劳模先进评选中的名额比例,劳模先进评选向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倾斜。落实劳模先进待遇,关心劳模先进典型工作、生活和成长。17.改进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持续深化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围绕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岗位技能的目标,建立健全以岗位练兵抓基础覆盖、技能竞赛12––12––抓技能提升、劳动竞赛紧贴生产经营重点的工作机制,实现“参赛全员化、管理规范化、激励制度化、评估科学化”。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效能评估及激励机制,把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选手纳入人才库管理,并按规定予以奖励及技能等级晋升。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积极参与和承办全国性和电力行业各类工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劳动和技能大赛,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优秀选手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励。18.加大对职工创新创效扶持力度。落实集团公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署,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巩固合理化建议、QC攻关、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技术协会、华创空间平台五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公司级示范性工作室,建立跨工种、跨企业、跨区域的联合创新工作室,不断完善和推广运行“华创空间”平台,广泛开展创新创意大赛,评选表彰华能创客。加大职工创新专项经费投入,加强项目管理,优化经费使用。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安排技改、科技经费支持成果推广,加快成果向产品转化,建立成果推广应用检查考核制度。开展成果推广交流活动,焕发职工创新热情,激发职工创新潜能。(五)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支撑保障。19.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完善集团公司职工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坚持依法用工,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录用员工分层分类13––13––管控,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严格做到用工主体明确、劳动关系清晰。各级企业贯彻落实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制度,支持工会发挥职工权益代表者、维护者作用,依法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和接受教育培训、保障职业健康等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依法合规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好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政策。规范教育培训经费管理,重点向一线倾斜,加大对班组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一线职工,确保现场培训经费得到保障。对参加技能鉴定培训并获得证书的职工,所在单位予以费用报销。拓宽教育培训经费来源,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从新建工程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等经费投入中提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21.完善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向一线职工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职工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制职工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完善相关补充医疗保险相关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宣传教育,开展职工代表专项巡视及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加强对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作业点的整治。建设完善职工食堂、14––14––职工休息室、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促进职工体面劳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2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理论政策研究。加强政策研究和理论研讨,针对职工队伍建设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职工队伍状况专题调研或课题研究,准确把握职工队伍现状和发展变化特点,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有益做法和经验,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23.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以华能劳模、华能工匠、华能创客等先进典型为重点,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精神品质和突出贡献。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华能系统网站、杂志、电视、微博、微信等自办媒体,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分众化、互动式传播。引导职工作家、摄影家和文艺爱好者深入基层一线,创作出更多反映一线职工风采的优秀作品。通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等,组织先进典型上讲堂、进班组,召开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旋律。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集团公司党组和各级单位党委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企业行政的主体作用、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级工会的协调作用,加强对职工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协调和组织推进,形成整体推进落实的工作合力15––15––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成效。把职工队伍改革任务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绩效考核引导作用。建立贯彻落实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及属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研究掌握新政策新情况新变化,细化政策、推进落实。(二)有序推进实施。总部各部门要按照任务措施的责任分工抓好落实,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实到位、改革举措实施到位、瓶颈问题解决到位。各单位要结合本产业、本企业实际,针对各单位职工队伍建设不同状况,制定职工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协调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层层传导压力,责任落实到位。探索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做到有序实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三)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对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确保中央精神和集团公司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大力宣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宣传集团公司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进展、经验成效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附件: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表16––16––',)


  • 编号:1700809887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4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66088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