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谈谈辩证法问题》要义解析

《谈谈辩证法问题》要义解析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谈谈辩证法问题》要义解析,格式为 doc ,大小 21504 KB ,页数为 5页

《谈谈辩证法问题》要义解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谈谈辩证法问题》要义解析作者:武茂昌来源:《前线》2016年第05期列宁对哲学一直有浓厚兴趣,哲学研究是他全部活动中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他所撰写的哲学论著和政治、经济论著中富有哲理的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阶段。这里介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是1914—年1915年列宁研究哲学问题的独特总结。这篇短文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在文章的开头就指出了问题的关键: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统一体,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是辩证法的实质。这是列宁总结了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而作出的科学结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随后列宁指出,除了马克思之外,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阐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列宁研究了三位古典哲学家关于辩证法的主要结论。赫拉克利特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这只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直观的、表面的。亚里士多德承认事物是发展的,但不承认是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虽然提出和研究了普遍和个别、本质和现象等范畴,却无法说清其辩证关系。黑格尔进了一步,他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但由于他的唯心主义,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作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义。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列宁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它研究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现象,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事物的现象,而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最普遍的规律。把研究事物自身中矛盾确定为辩证的实质,就是因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在数学中,+和-,微分和积分。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在物理学中,正电和负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无论是简单的形式还是复杂的形式,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发展也是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宁对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以及统一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和解释。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相反的,然而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里列宁深刻地阐明了关于发展的科学。发展是事物的自己运动。这是说,事物本身产生运动,事物本身具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能力,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泉源、动力在于自身。辩证法的发展“‘’观是从事物的内部去揭露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而不能把这个泉源移到外部。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不仅把矛盾双方的关系概括为统一和斗争,而且又比较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按照列宁的观点,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斗争性是绝对的。随后,列宁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作“”“”了比较,指出一个是活生生的,另一个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列宁认为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问题上,必须正确把握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诡辩论和怀疑论,本质上也是形而上学。它们认为,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对立事物之间就没什么差别。诡辩论抓住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把它夸大、绝对化,进而取消事物的客观“”性质,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灵活性。这就是诡辩论的特点。辩证法同诡辩论和怀疑论是相对立的。从诡辩论和怀疑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分析,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里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的现象商品交换开始,一步步深入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规律,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光辉的例子。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过渡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如此等等。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胚芽了。这里已经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因为我们在说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这是树叶等等时,就把许多特征作为偶然的东西抛掉,把本质和现象分开,并把二者对立起来。“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例如,最简单的命题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这是树叶等等,已经包含了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偶然和必然这些辩证法的因素和萌芽了。因此我们研究任何事物,把不同的事物联合在一个命题下时,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把辩证法当作认识论来研究、把握和运用,这是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贯彻始终的思想。列宁在举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辩证分析方法以后,指出在任何一个命题中都包含着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进而作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个极为重要的科学结论。为什么说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世界是活生生的充满辩证法的,客观世界是怎样运动、发展的,我们也就应该怎样去反映它、认识它。因此,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写《资本论》时那样,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这是对的。但(更确切些和除此而外)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列宁根据认识的辩证法,又进一步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指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知道用辩证法来分析认识过程,因而找不到产生唯心主义的根源,只能把唯心主义看成一种没有根基的纯粹的胡说,因而不能最终战胜唯心主义。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才能揭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而最终战胜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必须在认识中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分析人的认识过程,注意克服片面性,避免夸大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陷入唯心主义。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产生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个曲线容易被唯心主义歪曲和夸张成独立完整的直线,从而误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在分析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唯心主义的阶级根源。列宁指出: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会把人引到唯心主义、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造成的,还有它的社会根源。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之所以会被夸大成唯心主义,同个人的阶级地位、生活条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统治阶级的有意识的利用是分不开的。所以,社会阶级根源是唯心主义产生、发展和得以巩固的内在根源,并不是外在根源。只有把认识原因和阶级原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批判和战胜唯心主义的关键。(注:文中楷体部分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责任编辑:宋明晏',)


  • 编号:1700731721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5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150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