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考试试卷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考试试卷及答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应用文写作,格式为 doc ,大小 45056 KB ,页数为 3页

应用文写作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应用写作萌生(未有文字前已有应用写作活动)商周时期—应用文雏形1.最早应用文:甲骨卜辞2.钟鼎铭文:(贵族间订立的契约是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3.春秋战国时期:《尚书》最早且完整的文章总集(应用文总集)秦汉时期—应用文体的成型1.秦朝:统一文字、统一文书体制⑴文种:“命为制,令为诏”;臣下→奏⑵订立三制:避讳、抬头、用印“公文”在汉出现魏晋六朝时期—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应用文理论的构建时期)/[挚虞—《文章流别论》(第一部文体学专论)]/[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写作和应用理论的汇集)]唐宋时期—应用文的成熟时期(高峰)1.一文一事制度2.“应用文”一词的出现:苏轼《答刘巨济书》元明清时期—应用文写作的繁荣:刘熙载著《艺概》(第一次论述“应用文”的特点)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应用文的更革与新变北洋政府1916年7月重新公布《公文程式》—第一次对“公文”概念明确解释新中国成立至今—应用文写作大发展与新的繁荣: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新办法,真正实行是在2001.1.1。应用文的含义:具有直接效用和一定体式的文书、工具应用文的特点:1.实用性:(应用性)本质属性、最重要、最根本2.模式性:约定俗成、法定使成3.真实性4.时效性5.简明性应用文按文体分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主旨作用:灵魂、统帅—决定应用文质量的首要因素、整合文本的基础应用文主旨基本要求:正确、鲜明、集中选材的原则:1.紧扣主旨2.务求真实3.选择典型4.选择新颖语言特点:1.以社会化的书面语言为主(忌个性化语言、方言、口语)2.关键部分使用模式化、规范化的语言3.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4.在句式和句型上有特定的要求:(无主句)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准确、简洁、朴实、得体。写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应用文写作基本表达方式:1.叙述:(以顺叙为主,以第一、二人称为主)要求:概括、直接、真实2.说明:要求:准确、简明3.议论(要求:重事实数据、重逻辑性、重科学性)公文的特点:1.法定性(作者-发文机关(自发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2.工具性3.规范性4.时效性公文的作用:⒈指挥和指导作用⒉规范行为作用⒊联系协调作用⒋宣传教育作用⒌凭据记载作用公文的分类:1.按发文机关所属系统分:①党的机关公文条例:(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特有5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②行政机关公文办法:(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特有4种:命令、议案、公告、通告)2.按行文关系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3.按内容是否涉及机密:秘密公文(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普通公文4.按处理时限:平件、急件、特急件文种规范:文种选用原则、避免文种混乱现象(混用、生造、误用)行文规范:(《条例》、《办法》第四章)九大行文规则:行文精简、按权限行文、职能部门行文、联合行文、文件抄送、协商一致、向上请示(逐级行文)、报刊发布公文、文件退回语言规范:准确、简明、朴实、庄重其他规范:文字排列规范、用纸规范(A4)、结构层次序数规范、引用规范、数字使用规范《办法》规定公文格式的文面要素(类别规范):(16项)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办法》、《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有关项目的具体规定:眉首⒈份号:七位阿拉伯数字⒉密级和保密期限:绝、机、秘;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⒊紧急程度:急件、特急⒋发文机关标识(版头):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列在前,“文件”二字在右居中排布⒌发文字号⑴组成:机关代字+年份(发文年度)+文件顺序号⑵书写:渝卫发〔2003〕58号⑶联合行文如何标注?⒍签发人姓名:上行文需标注主体1.标题:(1)组成:①完全式:发文机关(关于)+事由(公文主题)+(的)文种②省略式: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文种(2)书写注意:法规规章名称才用书名号;2.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或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3.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必须与正文同处一页。通告适用范围: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告与通告区别:重要程度不同、受文对象不同、发布权限不同、发布形式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写作标题-四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齐全)、发文机关+文种、事由+文种、文种▲通告一般不标主送机关正文:过渡语(现/特通告如下)(特殊结语“特此通告”)通知适用范围:批转下级、转发上级、传达指示、发布事项、任免人员。★所有的公文当中,“通知”这种文种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写作标题:三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齐全式)、事由+文种、文种★特殊类:颁转性通知(简化标题方式):转发机关名称+转发(批转)+被转文件全称+通知、发布机关名称+关于+印发(发布、颁布)+被发文件全称+通知★注意“转发/批转”使用(转发:上级、平级或者是互相隶属)★“颁布词”的选用:1.一般性的、试行或暂行的规章、文件、资料.→“印发”、“公布”2.重要的法规、规章→“发布”、“颁发”、“颁布”主送机关:明确:多个同类型机关→用统称:各××颁转性通知写作:1.颁布类通知:颁布内容+颁布意见及执行要求2.转发、批转类通知:转发或批转内容+转发或批转意见及执行要求。知照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A、召开会议的名称、原因、目的、依据B、开会时间与期限、会议地点、与会人员、会议内容或主要议题、参会需作的有关准备,其他有关事项(六要素)C、结尾(可省略)写作样例:①标题:发文机关关于召开××会议的通知②主送机关(一定是单位名称):各×××③正文:条款式写作通报适用范围: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下行文通报的特点:1.典型性2.教育性3.真实性4.政策性写作标题:两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事由+文种主送机关:专指性→必须写明;普发性→不写明正文:直述式:(四层次)概述事实→分析评价→奖励(批评)决定→提出希望(发出警戒)报告适用范围: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上行文报告特点:1.陈述性2.汇报性3.广泛性报告分类:1.按内容涉及广度分: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例行报告。2.按内容侧重面不同分:工作、情况、答复、报送报告报告写作标题:两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事由+文种主送机关:直属上级机关正文:工作报告:情况概述→成绩→问题(困难)→今后工作意见(打算)★注意与专题报告区别。★答复报告是被动行文。请示适用范围: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一种上行公文请示的特点:1.期请性2.拟议性3.单一性写作标题:两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主题)+文种;由+文种◆事由不能出现祈请类词—如“请求”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主送一,抄送一)正文:1.开头:请示缘由(倒金字塔式结构)2.过渡语:为此,特恳请(现就×问题请示如下…)3.主体:请示事项(要求具体)——“拟”4.结语:以请求语作结(特此请示,请予指示/批准;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指示……),勿用“请速审批”、“请尽快批复”请示、报告的区别:行文目的不同、行文时机不同、内容繁简不同、受文处理不同批复适用范围:上级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指导性下行公文——被动行文批复的特点:1.对应性2.指挥性3.可行性4.单一性写作标题:两类1.公文常规标题①三要素齐全式②表态式标题:限于意见为同意的批复③省略式标题:关于+答复事项+文种2.多成分复杂式①发文机关+介词(关于)+答复事项+介词(给)+受文机关+文种②发文机关+介词(对)+受文机关+介词(关于)+答复事项+文种正文:开头:引述来文标题、发文字号—你×《关于×××》(发文字号)收悉,现(就有关问题/事项/意见)批复如下:主体:意见—①经研究决定同意---②若是基本同意说明同意事项及作出处理的指示③不同意则要阐明其理由,提出如何解决意见。结语:特此批复,此复★切忌使用的词语:“似属可行”、“酌情办理”、“最好去做”等。函适用范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不相隶属、平行机关之间写作标题:两种形式(注意标明函的性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事由+文种主送机关:明确正文:一事一函,用语妥贴(拟、贵、请)结语:特此函告;专此函达、请予函复;谨请函复;盼复会议纪要适用范围:记载、传达会议议定情况、主要事项、精神。会议纪要的特点:1.对象专属性2.内容纪实性3.表述提要性: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显著区别4.作用指导性5.称谓规范性:调查报告的特点:1.客观性:真实是调查报告的生命2.针对性3.典型性:调查对象、材料典型调查报告写作基本构成:标题、前言、主体、结语主体结构布局:纵式、横式、纵横结合式、对比式简报概念:(可上可下可平)对一定情况或问题进行简明报道的信息文书。常用名称—情况交流、简讯、动态、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报、内部参考、快报、信息通报等简报作用:枢纽作用——沟通上下左右简报特点:简明性、新闻性、非公开性(与新闻的区别)结构:固定三部分1.报头:简报名称、期数(号)、主编单位、印发日期★特殊需要的,简报名称上方左加密级,右加编号2.报身:正文3.报尾:发送范围、印发份数规划、纲要: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带有方向性、全面性,侧重任务的规定和要求。方案:针对单项重要工作提出的任务、措施办法等,专业性强。安排、打算:时间短、内容较具体,侧重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设想、初步设想:初步的、非正式的,涉及时间较长,条款可变更。意见、要点:上级对下级布置一个阶段工作或某项任务。计划特点:目标的预设性(与其他文种相区别特点)写作标题:(四种)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可省略单位名称、期限)正文: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主体:(计划的核心内容)计划三要素:计划目标、措施、步骤总结特点:1.回顾性(突出特点)总结与计划的关系(一)联系紧密(二)彼此促进总结写作:传统四部式:基本情况→主要成绩与经验→问题与教训→今后打算合同概念: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999年10月1日施行)作用:约束、凭证作用合同种类:按内容分:(15类)1.买卖合同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3.赠与合同4.借款合同5.租赁合同6.融资租赁合同7.承揽合同8.建设工程合同9.运输合同10.技术合同11.保管合同12.仓储合同13.委托合同14.行纪合同15.居间合同写作标题:合同性质+文种正文(重点)1.开头:引言—简要说明签订合同的根据、意义和目的。2.主体:签订的主要内容—双方协议主要条款(六项)①标的: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首要条款)②数量和质量:标的的具体化,要求具体明确。③价款或酬金:是合同标的物的价格,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议定。④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保证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正常履行的必要条件。要求明确具体。⑤违约责任:⑥争议解决的方式:它是指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时解决的方式。3.附则:4.附件:结尾:1.双方单位的全称、代表姓名(鉴证机关或公证机关签署),加盖公章和私章。2.双方的开户银行、账号、地址、邮编和电报(电话)号码、传真等3.签订合同的日期。起诉状定义: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呈的指控被告人的诉讼文书,又称“诉状”或“状子”。不同于起诉书。起诉状分类:(根据不同诉讼目的)1.民事起诉状2.刑事自诉状3.行政起诉起诉状特点:自诉性、一审起诉性写作标题:案件性质+文种(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行政起诉状)首部:当事人(原告人、被告人)基本情况介绍--七项内容正文:(主部)1.案由2.诉讼请求(请求事项)3.事实与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尾部:受状法院、落款、呈状日期附项:注明本状副本份数',)


  • 编号:1700738495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3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4505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