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课件 > 物理 >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收藏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复习精品课件

物理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期中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至第4章重点思维导图考点精讲机械运动1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1.量程:刻度尺的量程要适待测物.2.分度值: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分度值,知精度).3.操作步骤①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精确程度(零刻磨损换整刻).②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歪斜.③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测量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如图甲、乙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___cm,乙________cm.机械运动13.52.50习题1机械运动1误差与错误1.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2.测量错误-造成原因: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3.二者区别-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机械运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判断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①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②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③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极限跳伞是一项惊险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跳伞员从3600m高空跳下打开降落伞后的情景.地面上的人看到跳伞员不断地向下降落,他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地面上的人如果以伞为参照物,跳伞员是的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机械运动1地面习题2静止机械运动1速度公式s表示路程,单位m(km)1.公式:v=t表示时间,单位s(h)v表示速度,单位m/s(km/h)2.单位换算:1m/s=3.6km/h3.变形公式:求路径s=vt;求时间t=tsvstsvs机械运动1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习题360km/h0.15h机械运动1平均速度的计算1.平均速度-定义:在变速运动中,常用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意义: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2.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①实验原理:②实验器材的选取(停表、刻度尺)③刻度尺读数、停表读数tsvtsv机械运动1④斜面的倾斜角不宜过大的原因(减缓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测量时间,减小实验的误差)⑤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⑥运动距离的确定(在测量小车运动距离时,要“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记录时间也是如此)⑦平均速度的计算(小车通过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⑧误差分析(斜面倾角较大,导致测量的时间偏小,计算的速度偏大)⑨实验注意事项(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在一次校内运动会上,肖同学在百米赛跑中,以6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8.0m/s,在t=6.25s时,时间刚好用完一半,速度为8.4m/s,最后以8.8m/s的速度冲过终点,则他的平均速度为()A.8.0m/sB.8.4m/sC.7.4m/sD.8.2m/s机械运动1习题4A声现象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①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②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2.声音传播①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②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声现象23.声速①定义: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②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③快慢: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液体传声较快,气体传声最慢.4.回声①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②辨别回声的条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即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过17m时,人才能听到回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更响亮.③利用:回声测距离:s=.12vt12vt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A.超声波具有能量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固体能够传声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习题5声现象2B声现象2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①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②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Hz.③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Hz~20000Hz④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⑤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2.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因素:物体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3.音色:声音的品质.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也就不同.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C.丙的音调最低D.甲、乙的音色相同习题6声现象2D声现象2噪声的控制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摩托车安装消声器.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道路两旁植树等.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如工厂用的防噪音耳罩、头盔等.从波形上看,如图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习题7声现象2D物态变化3温度计的使用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4.放:玻璃泡浸没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5.读: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习题8物态变化3D物态变化3体温计的使用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35℃~42.℃3.使用和读数①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②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物态变化3熔化和凝固(1)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态变化3晶体熔化,有熔点熔化前:持续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无熔点整个过程持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物态变化3晶体凝固,有凝固点凝固前:持续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持续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无凝固点整个过程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习题9物态变化3B物态变化3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叫做汽化.2.吸、放热情况:汽化吸热.3.举例:水蒸发、酒精挥发等.方式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发生条件在任何温度下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剧烈程度缓慢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表面积、温度供热快慢、气压高低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吸热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习题10物态变化3D物态变化3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液化.2.吸、放热情况:液化放热.3.举例:“白气”、雾、露、雨等.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②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如图所示,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倒热水和冰水,过一会儿,在两个杯子壁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则小水珠出现的位置是()A.热水杯的外壁,冰水杯的外壁B.热水杯的外壁,冰水杯的内壁C.热水杯的内壁,冰水杯的外壁D.热水杯的内壁,冰水杯的内壁习题12物态变化3C物态变化3升华和凝华1.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做升华.②吸、放热情况:升华吸热.③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④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2.凝华①定义:物质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华.②吸、放热情况:凝华放热热.③举例:霜、冰花、雾凇等.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物态变化3习题13B光现象4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举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3.光的传播速度: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3×108m/s=3×105km/s.(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某学校进行百米赛跑时,由于发令枪失灵,所以临时改用吹哨和挥旗的方式发令:发令员将旗子举起,示意有关人员注意,然后在吹哨的同时将旗子向下挥动,此时运动员起跑.那么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时刻应为()A.听到哨声时B.看到旗子向下挥动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听哨声或看旗子挥动时都可以光现象4习题14B光现象4光的反射定律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内容:①三线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②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的特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下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光现象4习题15A光现象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图示不同点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反射面是粗糙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共同点每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路都是可逆的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①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②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③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④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光现象4习题16D光现象4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2.特点: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平面镜成虚像;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举例:穿衣镜、潜望镜当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A.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B.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光现象4习题17D光现象4光的折射定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有关下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QP是法线B.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d是折射光、QP是法线C.a是入射光、e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MN是法线D.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e是折射光、QP是法光现象4习题18B光现象4光的色散1.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 编号:1701027427
  • 分类:物理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47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662428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物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