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格式为 doc ,大小 235110 KB ,页数为 20页

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2022年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资金分配表市县合计(万)耕地质量提升渔业资源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退化耕地治理(第三次土壤普查)退化耕地治理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1—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重点支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治理、化肥减量增效示范、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内容。一、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一)建设内容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22〕4号)、《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组织实施2022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及盐碱地调查工作任务。1.三普试点调查。在国家构建的土壤普查信息化工作平台和工作底图上,完成试点县样点规划布设,组织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分析化验、成果形成等任务,其中全省土壤普查6个试点县(市、区)共采集表层样点5058个,剖面样点153个。其中周至县表层样587个,剖面样27个;旬阳市表层样761个,剖面样28个;神木市表层样1516个,剖面样26个;富县表层样662个,剖面样21个;大荔县表层样1233个,剖面样31个;武功县表层样299个,剖面样20个。2.盐碱地专项调查。在神木、定边、临渭3个盐碱地专项调查县(市、区),完成盐碱地专项调查样点规划布设,组织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分析化验、成果形成等任务。其中神木市调查18万亩(与土壤三普同步开展),定边县调查16万亩、574个表层样,临渭区调查16万亩、307个表层样。—2—(二)补助对象及标准三普试点调查土壤检测按照表层采样费600元/个,土壤样品检测费2400元/个,每个试点地区成果汇交20万元的标准,对周至、旬阳、神木、富县、大荔、武功根据采样和送检数量进行补助(详见附表)。盐碱地专项调查按照采样费600元/个,土壤样品检测费1600元/个,每个试点地区成果交汇20万元的标准,对定边、临渭进行补助(详见附表)。神木市盐碱地专项调查随三普试点调查工作一并完成,不再另行安排资金。安排省级三普试点调查补助201.86万元,其中,省农业农村厅128.26万元,用于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购置手持设备、土壤制样流转、剖面采样、内业质控制作、样品复检等,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60.6万元,用于承担技术人员培训,专家组指导、成果汇交等任务。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13万元,用于内业质控制作、样品复检、转码等。(三)资金支持环节安排各县(市、区)资金主要用于土壤采样送检、样品检测分析、成果汇交。省级三普试点经费主要用于采样装备、终端购置、检测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检测、各环节技术培训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二、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治理(一)建设内容针对我省退化耕地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耕地土壤盐碱—3—化较为突出,集成推广一批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等培肥改良和治理修复技术模式,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使示范区土壤盐碱化危害得到有效缓解。开展调查评价,探索不同区域和类型退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1.盐碱地治理示范。在榆林市定边县、延安市子长市、渭南市大荔县、临渭区4个县(市、区)开展盐碱地治理示范,集成示范应用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定边县、子长市重点示范农家肥快速堆沤腐熟+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治理模式,大荔县、临渭区重点示范农作物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治理模式,同时在示范区开展平整土地、铺沙压碱,兴修水利、改排为蓄,机械深翻、改善土壤等工程措施,以降低土壤盐分危害。每个示范县最少建立1个集中连片百亩示范片,示范推广面积不小于1千亩,在示范区内安排2-3个监测点,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2.退化耕地调查评价。针对耕地土壤中存在的耕层变浅、犁底层增厚、土壤紧实、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盐碱化与土壤酸化问题并存、土壤养分失衡、连作障碍等一系列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开展调查评价,明确发生区域,完成调查评价报告,提出相应的耕地质量改良与提升措施。3.继续在蒲城县开展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试点。(二)补助对象及标准1.盐碱地治理示范。支持定边县、子长市、大荔县、临渭区开展盐碱地治理示范,按照平均2000元/亩的标准,每县补助—4—240万元,其中土壤调理剂购买每县补助3万元,要求每亩施用1Kg以上;生物有机肥购置每县补助45万元,要求按照“买一补一”的方式,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500Kg以上;配套建设排盐工程措施每县182万元,由试点县结合治理模式自行确定建设内容并配套2-3个监测点,要求排盐设施覆盖全部示范区,排盐效果显著;开展治理效果评价、宣传培训、技术指导每县补助资金10万元。2.退化耕地调查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退化耕地调查,摸清不同区域,各类耕地退化成因,完成退化耕地调查评价报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形成不同主要耕地退化类型的提升改造技术模式,补助30万元。3.继续支持蒲城县补充耕地质量评价验收试点10万元。(三)资金支持环节1.盐碱地治理工作。由示范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采取自愿申报与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遴选一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项目任务,省级补助资金95%以上应用于肥料购置物化补贴、排盐设施工程建设补贴,要按照“谁实施、补助谁”的原则及时兑付给补助对象。其中物化补贴由县级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物资后组织发放,建设工程补贴由县级明确细化实施方案后按照招标等有关程序推进落实。2.退化耕地调查评价。支持探索耕地质量培肥技术模式。主要支持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技术培训、专家指导服务、—5—数据分析、完成退化耕地调查报告,形成提升改造技术模式等。3.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试点。主要用于补充耕地及周边耕地外业调查采样、补充耕地建设区取土化验、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三、化肥减量增效示范(一)建设内容1.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继续在全省100个县(市、区)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为化肥减量提供坚实技术基础。鄠邑区等30个示范县每县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5个,农户施肥调查170户。其余各项目县每县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4个,农户施肥调查100户。进一步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研究,摸清历年耕地养分变化规律,研究肥料利用率,优化肥料大配方,加强村级技术指导服务。2.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全省100个县(市、区)共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田74万亩次,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其中鄠邑区等30个示范县每县建设示范区2万亩,其余各项目县每县建设0.1-0.25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全省粮油、蔬菜、果树、茶树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5300万亩次以上,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二)补助对象及标准1.补助标准。鄠邑区等30个示范县,每县补助90万元;其余项目县每县补助10-20万元。其中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每亩补助不低于35元,试验每个补助不低于5000元,农户—6—调查每户补助不低于100元。对上年度资金被整合的项目县区,由市级土肥技术推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完成项目任务。支持技术支撑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研究140万元。2.补助对象。项目县采取自愿申报与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遴选一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项目任务,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通过示范带动周围农户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减肥增效技术到位率,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三)资金支持环节项目重点对减肥增效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补助,推动成熟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其中,示范主要对应用绿肥种子、精制有机肥、大豆根瘤菌剂等微生物菌剂、草木灰、缓释肥料等农资,以及机械施肥、无人机追肥等农事操作进行补贴,应用缓释肥料补贴原则上不超过缓释肥料价格的20%。试验主要对租赁试验用地、农机具,购置试验物资、标牌,赔产等环节等进行补贴。农户施肥调查、村级技术指导服务主要对调查用品购置、印制发放施肥建议卡、示范标牌,宣传培训、配方上墙、媒体宣传、示范现场观摩等工作进行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研究主要用于化肥利用率测算、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配方汇总审定及省级大配方制定发布、耕地地力信息数据库并网改建、肥料利用率试验植株样检测、粮食种植结构数据库建设等。—7—四、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建设内容2022年在陕南、渭北及陕北地区9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万亩。其中铜川市1万亩,宝鸡市1万亩,咸阳市4万亩,渭南市4万亩,汉中市15万亩,安康市16万亩,商洛市16万亩,延安市13.2万亩,榆林市9.8万亩。(二)补助标准、对象及环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补助对象为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的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户等承担复合种植任务的组织和个人。每亩按照150元标准补助,主要用于弥补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增加的成本。附表:1.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资金补助表2.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项目资金计划表3.2022年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标牌(样式)4.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任务计划表5.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资金及任务表—8—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资金补助表单位:万元单位建设内容金额合计—9—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项目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单位建设内容金额合计—10—注:1.标牌尺寸5米×3米,彩喷,铁架。2.标牌底色、字体大小和颜色由各单位自行决定。2022年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标牌(样式)—11—2022年退化耕地治理技术示范区基本情况:涉及XX个乡(镇)、XX个村,共XX万亩目标任务:实施规模,治理后成效等关键技术:技术模式工作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管理单位:指导专家:(不超过5人)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厅财政厅项目实施单位:XX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月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任务计划表单位:万元、万亩、个市县资金试验示范农户调查—12—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资金及任务表市县建设任务资金(万元)—13—2022年渔业资源养护项目实施方案2022年渔业资源养护重点支持渔业增殖放流。一、建设内容组织开展不少于12次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不少于780万尾经济物种(黄河、渭河、洛河等放流经济物种不少于270万尾,放流品种为鲢、鳙、黄河鲤、本地鲫、鲇、乌鳢、中华鳖等;汉江、丹江、嘉陵江等放流经济物种不少于180万尾,放流品种为鲢、鳙、黄颡鱼、草鱼等),放流1.4万尾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大鲵、秦岭细鳞鲑和多鳞白甲鱼),以达到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推进全省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二、补贴对象及标准根据放流尾数,支持全省12市(区)及灞桥、岐山等35个县(市、区)在重点水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每个补助10-20万元,由各有关市(县、区)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放流品种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购买苗种、暂养、运输、后期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等放流苗种支出,其中用于购买鱼苗的支出不少于90%。三、实施进度安排(一)3月1日-4月20日,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14—(二)4月21日-7月6日,各市(县、区)组织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并上报绩效自评报告。(三)7月7日-10月20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开展绩效目标考核。(四)10月21日-10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完成省级绩效自评报告。上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四、其他要求1.放流苗种采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依法通过招标或者议标方式确定苗种生产单位。经济物种苗种供应单位必须是市级以上水产良(原)种场,放流苗种应为自繁或者自育苗种,来源清晰,严格执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苗种管理的通知》要求,确保放流苗种质量优质、符合要求。珍稀濒危物种放流苗种供应单位需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中选择。2.标志放流。宝鸡、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市要积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标志放流试点,及时与有关科研单位对接,做好珍稀濒危物种标记方案、现场标记和后期跟踪监测等工作,不断提升增殖放流监测技术水平。3.苗种公证和公示。实施单位应将增殖放流活动基本信息,包括放流区域、时间、物种、数量、规格等向社会公示。在放流过程中,做好放流苗种的规格测定和计数等,填写增殖放流活动—15—记录表,存档备查,并经地方公证机构公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4.放流苗种药残检验检疫。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增殖放流苗种质量监管,各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药残检测机构应积极配合做好增殖放流苗种药残检验检疫工作。增殖放流苗种药残检验按《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增殖放流经济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检验的通知》(农办渔〔2009〕52号)执行,苗种疫病检疫参照《农业部关于印发<鱼类产地检疫规程(试行)>等3个规程的通知》(农渔发〔2011〕6号)执行。在确定苗种供应单位资质时,放流苗种需满足有资质的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苗种检疫和药残检验合格报告。确保苗种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杜绝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活动。5.增殖放流资金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各地要设置资金使用明细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严禁套取、挤占、挪用放流资金。6.档案管理。项目实施完毕,各地要将有关资料归档备查,主要包括:实施方案、绩效自评报告、财务决算说明、招投标情况、苗种生产单位信息登记表、苗种供应单位资质、苗种采购合同、苗种采购支付凭证、水域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意见、苗种检疫报告、增殖放流公示书、增殖放流物种验收交接记录、公证书、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影像资料、绩效自评报告等。—16—2022年增殖放流资金分配及任务表序号地市县区补助金额(万元)最低放流苗种数(包括规范引导社会开展增殖放流苗种数量)(万尾)备注—17—2022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2022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建设内容1.开展示范基地建设。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田块(企业或主体),每县建设不少于2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示范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绿色低碳技术规程。统一树立“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标牌。2.培育市场化秸秆利用主体。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规范化收储组织、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市场为导向培育设备适用、技术先进的秸秆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作,构建可持续的秸秆收集、贮运、销售、利用产业体系。3.开展秸秆监测与评价。加强对主要种植农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数进行监测测算,为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调查核算提供基础支撑。结合主要种植模式,布设1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4.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板。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等,积极推进秸秆变肥料还田、秸秆变饲料养畜、秸秆变能源降碳、秸秆变基质原料等利用方式,全面打造秸秆沃土、秸—18—秆产业化、秸秆全量化利用模式,探索完善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秸秆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5.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完善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调查标准和方法,摸清资源底数,掌握利用情况搭建秸秆资源数据平台,为各级政府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支撑。二、补助标准、对象及环节1.补助标准、对象。在渭南市合阳县、大荔县,咸阳市乾县,榆林市米脂县、汉中市洋县、城固县6个县(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按照项目县区秸秆资源量情况、利用情况及承担的任务等情况,补助560-1000万元,补助对象包括实施秸秆“五料化”利用以及从事秸秆专业收储、农机专业服务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2.支持环节。根据当地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予以补助,主要用于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购买、示范基地建设,秸秆收集、运输、储存、利用等关键环节作业费用补助,以及还田监测、台账建设、宣传培训、现场观摩等。附表: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任务及资金计划—19—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任务及资金计划市县产出指标资金(万元)编制2022年度项目实施方案以县为单元建设秸秆资源台账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构建有效运行机制模式秸秆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数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次)秸秆沃土模式县秸秆产业化模式县秸秆全量利用模式县注:1.秸秆沃土模式县指在县域范围内,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或离田肥料化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并构建形成区域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或技术规程;秸秆产业模式县指在县域范围内,推动50%以上的秸秆实现离田产业化利用,并构建形成可持续运行的产业发展模式;秸秆全量利用模式县指在县域范围内,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措施、政策措施、技术措施、考核措施,实现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利用.2.项目县依据根据秸秆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布局,至少打造1-2个秸秆利用模式。',)


  • 编号:1700833231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20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35110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