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其他文档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完整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完整版).,格式为 doc ,大小 145921 KB ,页数为 7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要点精述第一单元唯物论1、哲学的科学内涵。(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4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5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6一元论和二元论。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7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8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件。(3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1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旧唯物主义或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①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19③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④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②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③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1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②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②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包括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1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流派,即科学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只强调理性因素,认为哲学必须以现代科学为依据。由于科学主义哲学只强调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哲学主要包括:结构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人本主义哲学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主张哲学要以人为中心。由于人本主义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2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区分开来。它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注意到它们中的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是世界性哲学。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外,还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哲学基础。①人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其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它更具备根本性和决定性。②哲学素养为人们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哲学素养能使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哲学素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1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1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20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21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三层含义:(1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2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3实践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2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23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包括四个主要环节:(1实践决策:就是确定未来行动目标和从两个以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科学决策,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关键环节。(2实践目标的制定:目标既是实践活动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活动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以及结果之中。确立实践目标的过程,就是于实际改造客体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3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有序的实践活动必须要求科学的组织与管理。(4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获得对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等的再认识,以便对其调整和修正。25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1在物质的关系中,一方面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的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了影响作用,即主体客体化。(2在精神的关系中,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就在观念中改造着客体,这不仅表现为主体总是把客体的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而且还通过处理信息的过程产生着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的观念。26自在世界(自在之物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为我之物。(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27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8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9怎样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表现在: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③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映方面。30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4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①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②旧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3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在先,意识在后。(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3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义。(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3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庸俗唯物主义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第二单元辩证法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35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36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37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38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39规律及其客观性。(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5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①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非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④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4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41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4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43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③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4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4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第二,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即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4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1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①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是指,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二者转化后,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48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1先秦时期老子的矛盾观点:①提出了相反的事物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指出:“事物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指出了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易传》中的矛盾观点:“①”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说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3韩非的矛盾观点:“他提出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驰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4宋代张载的矛盾观点:①“”他提出了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点。②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对立的两面,就不会有统一,而没有了统一,事物就不能发展变化。③他进一步肯定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一故神,”二故化,“大地变化,二”端而已,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就在于它内部存在的对立面。(5程颢、程颐的矛盾观点:他们明确肯定,“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6朱熹的矛盾观点:他进一步发展了二程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认为物皆有对,而且明确指“”出独中有对。这就不仅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而且涉及了事物内部矛盾,这就大大深化了辩证法的矛盾观。(7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的现代意义:①在理论上,对于加深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学说提供了良好途径。②在实践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已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矛盾观,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50质、量、度的含义,认识质、量、度的意义。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的重要性在于,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②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即连续性的中断。(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3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错误。②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的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52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的灭亡,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任何事物在其肯定中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着必然灭亡的因素。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53辩证的否定观(否定的辩证性质。(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环节,指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是联系环节,指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相联系,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而否定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的环节,这是发展的连续性。否定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54否定之否定。(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5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6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3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57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2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所有先后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58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②要分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单元认识论5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60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2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6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的区别。(1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两种反映论又有根本不同。①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②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3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62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63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6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特征。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客体具有对象性。(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3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65.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1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中介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2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的任务。具体表现在:①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③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整理和重构。④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66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人的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1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创造性的复现。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的、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创造性的复现。(2人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3主体反映的超前性。主体反映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反映出对象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4主体反映的创新性。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包括认识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等。67反映与信息、选择以及重构的关系。(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3作为能动的反映,包含有对来自客体事物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但是主体不能脱离客观而主观地、随意地进行选择、重构,必须是对客体所提供的信息的选择、重构。选择、重构是否正确,还要看其是否与客体的结构和性质相符合。所以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68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6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①知而非艰,”行之维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②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③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④荀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池,”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①“”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②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③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3孙中山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7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7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但人的非理性因素,即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情感、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3幻想、想象、直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①幻想、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简约化,而且还可以借以进行创造性的构思。②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创造和发现具有直接的推动、促进作用;直觉思维还对科学概念、定律的形成,起着弥补逻辑缺陷的作用;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假说和猜测性结构模型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7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或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73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74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由理论创新所指导的,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2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每一个理论上的创新都进一步推动了制度的创新、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等其它方面的创新。7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上的唯物论。(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2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3客观真理论与主观真理论的对立。唯物主义真理观(客观真理观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真理观则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认识路线,因而都否认客观真理,“”坚持主观真理论,“”如马赫主义的真理是思想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及真理多元论等,都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以不同形式宣扬主观真理论。76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就是说,它是主观和客观在一定具体范围内的统一,是具体的真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2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7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7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80.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价值选择。(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2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3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所谓价值评价,就是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价值评价的客观尺度: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4价值选择及其实现。①价值选择:客体可以在各方面满足主体人的不同需要,即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对客体价值进行选择。②价值选择的实现:只要主体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合理的,即不损害和有悖于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的选择就能够实现。81真理与价值的关系。(1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2真理和价值首先是有区别的: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3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个目标,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的结合,人类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82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①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②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③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83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包括:(1归纳和演绎的统一。(2逻辑和历史的统一。(3分析和综合的统一。(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84归纳和演绎的统一。(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无从产生;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85分析和综合方法。(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的逻辑方法。(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无分析就无综合。另一方面,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分析到一定程度,思维就转入综合,综合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进一步分析。86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历史的东西包括客观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用逻辑方法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3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反映与反映的对象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另一方面,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历史的规律,抛弃细节和偶然的东西,这是更深刻的反映历史。87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2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在思想的再现。(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如果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会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88.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关系。(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①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②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③思想方法一般是指指导具体工作的方法。(2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四单元历史观8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它们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90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构成、发展规律的总和。(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好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定数量和优秀素质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相反恶劣、贫乏的地理环境和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3重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环境和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91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有其社会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依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4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5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9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1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9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是指:(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4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社会发展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物质运动过程,并包含在总的自然发展过程中。(2社会过程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95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2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3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4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96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①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9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构成。98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2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质标志。99生产力的特性。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性。(1生产力的物质性:①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人们只能在既定的、现存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生产。②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既得的东西,是不能自由选择的。③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④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的、客观的物质力量。⑤生产力的状况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2生产力的社会性:生产力的运行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但是,生产力并不是个人劳动能“”力简单相加的算术和,而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力量。这是一种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3生产力的历史性: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不管如何发达,总是具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10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说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2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产生新的飞跃,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而且会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对象不断扩大和深化。(3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01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2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其他两个方面;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10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②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103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2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3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物质关系。104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含义。(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2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3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4上层建筑反映的是社会政治思想关系。105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106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的观念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的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10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具大的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阻碍作用。108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109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3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11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是由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所引起的各阶级间的对抗和冲突。(2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同反动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有所进步。111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113社会意识的理论构成。(1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承担者,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社会意识是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2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观点体系。114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1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3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4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各种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15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③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④创新功能。116文化的本质和功能。(1文化的本质:①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②在本质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文化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③文化作为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2文化的主要功能:①知识传承功能。②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④认识功能。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⑤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117努力创建先进文化。(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就是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118.文明和文明形态。文明和文明形态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1文明和文明形态的区别。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及其与野蛮、无知和愚昧的区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成果的总和。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它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体的社会文明形式。文明形态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形态、政治文明形态和精神文明形态的统一体。(2文明和文明形态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具体的文明形式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明和文明形态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具体化。119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1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和。(2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3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120社会规律及其特点。(1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3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5“”“”割裂二者的关系犯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唯意志论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宿命论则夸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21“”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1历史合力的观点是恩格斯概括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形成和趋势的基本思想。(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总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的最终结“”果就是由无数交错的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造成的。(3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4“”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历史形成中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5“”历史合力的观点透过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6“”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7社会历史进程既包含人的主观意志,即主观能动性,又具有客观规律性,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12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123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3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策划者。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12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1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表现在:(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26社会形态理论及意义。(1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复杂的过程;虽然人对社会发展有其主体的选择性,但是这种选择性是对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的选择;由于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生产力,所以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①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只有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本质和规律。②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的可靠根据。127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性。(2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历史主体不仅要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尺度,而且也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影响和改造客体,使客体产生适合于主体的效益。(3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历史决定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是一致的。128人的本质。(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就是从社会关“”系即社会性出发揭示人的本质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129人的价值及其实现。(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2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3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5人的价值最基本的关系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130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是一致的。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1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2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3社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人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二、模拟试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A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D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B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C5“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可知论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C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古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C7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D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10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B1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12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B1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A14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A自然界的产物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C自在之物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D15.“”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多元论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16“”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A1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D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A1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20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D矛盾的主要方面(D21“”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B唯心主义的C形而上学的D相对主义的(D22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A矛盾的观点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C一分为二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B2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C24.计算机网络技术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25“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26“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B27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A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B前者是主观范畴,后者是客观范畴C二者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D前者是本质的规定,后者不是本质的规定(B28.“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种观点是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唯物主义决定论(C29.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A.白天和黑夜的关系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C.阳光和植物的关系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C30.或然率是对A.可能性在本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一种说明C.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D.可能性在实践意义上的说明(C31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D32“”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B33在认识活动的形成中,首要的因素是A认识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认识工具和手段D认识工具的程序和方法(B34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C35“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A自由是必然的根据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C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C36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可以防止科学发展受到阻碍C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D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B37根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关系,“”“”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B38“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这种观点是A重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B39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A自然的既定的关系B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C纯粹的功利关系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D40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客观性C真理的辩证法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41“”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C42思维方法在本质上就是A实践方法B科学认识方法C理性认识方法D纯粹的客观知识(C4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D44“”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45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C4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国家D军队(B47社会意识形态是指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D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C48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C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C49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5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的性质B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性质C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C5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是要指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A5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是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C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53“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机械观点D历史辩证法观点(B5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A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原理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B55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A56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D57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A58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B(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系中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天人关系B名实关系C理气关系D形神关系(ABCD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世界是毫无规律的堆积B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C“”理在事先D道生万物(BC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感觉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B事物是组成该事物成分、要素的组合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D数学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的理性的创造(AD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AD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A“”它是科学之科学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D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BCD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是:A前者主张科学精神;后者主张科学主义B前者主张科学主义;后者主张科学精神C前者主张人文精神;后者主张人本主义D前者主张人本主义;后者主张人文精神(AC7人类世界在内容上是指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B劳动C人的对象世界D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ACD8.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A.精神和物质的关系B.目的与手段的关系C.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D.限定和超越的关系(BCD9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表现为A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B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人类世界就是自在世界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ABD10“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动不是静,静也不是动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AC11“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AC12下列各项对无限的含义正确理解的是A无限大和无限小B在有限之外C在有限之中D对有限的超越(ACD13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A按图索骥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D意见支配世界(BC14“”克隆羊的诞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技术的创造物,引起世界各种媒介的关——注。人可以复制生命生物工程学的这一重大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A“”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是对神创论的新的挑战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观点又一次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证明了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限定(ABC15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B是社会的产物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ABD16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纸上谈兵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实事求是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D17在下一命题中,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A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B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C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D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BCD18“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混为一谈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C割裂了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的内在联系D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对立起来(ABC19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一切唯物主义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观点D某些唯心辩证法观点(AD2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BD21“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点是指:A偶然性对事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B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D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对历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ABCD22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C由于温度升高水变蒸气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进化(ACD2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A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C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D否定是抛弃旧事物(ABC24“”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背叛;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哀落和虚无。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把否定看作全盘抛弃B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C把否定的结果看作发展的消灭D把否定看作联系环节(ABC25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指A在某一具体的、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B在任何情况下原因和结果的区分都是不确定的C在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在世界复杂联系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关系中则可能是原因(ACD26在下列观点中,正确表明了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条件的有A在现实世界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是需要条件的B在现实世界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C在自然界中人干预的自然过程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人的自觉活动D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ACD27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客观的B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C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D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ABCD28.在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表现在A.主体选择和设定客体的结果B.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被主体所接受C.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D.主体创造客体信息(ABC29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表现在A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主体反映的超前性C主体反映的创新性D在人的头脑中再现出一个物质世界(ABC30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选择、重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重构是指A与客体相符合的选择、重构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选择、重构C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重构D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ABD31下列观点包含有唯物主义认识思想的是A“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则行B“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C“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D“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ABD32黑格尔说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说明了A认识来源于经验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BCD33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B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C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ABD34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BC35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就是在哲学上坚持A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ABCD36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A知先行后B知行合一C知行终始不相离D知之不若行知(CD37.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A.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不同B.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追求不同C.价值选择是主观随意的不具有客观性D.价值能否实现是主观确定的(AB38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A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BCD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认为A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B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C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D真理是发展的,不是凝固的(BC4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现为A真理强调客体尺度,价值强调主体尺度B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C凡是有价值的都具有真理性D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ABD41“”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wwwkao.net.cn41A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C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BCD4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痕迹。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CD4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D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CD44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ABCD45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B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然要相应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ABCD46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于它所适应的A人类文明程度B社会阶级利益C社会生产力状况D社会经济制度性质(BD47.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统治阶级A.掌握了国家宣传工具B.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C.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D.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CDwwwkao.net.cn4248.文明和文明形态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A.文明就是文明形态B.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C.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明形态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D.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BCD4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C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D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BC50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起作用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D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ABC51文化是指A观念体系B自然的人化C纯粹的精神现象和一种符号D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ABD52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的客观性,因为A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B人的活动受社会关系制约C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D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ABD53“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D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起来的(AB54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风俗习惯(BC55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wwwkao.net.cn43B是否能帮助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C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CD56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ABC5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根据是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D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ABD58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D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AC59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C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D人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个人奋斗(ABC60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A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B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C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ABCDwwwkao.net.cn44附录:在选择题中易出题的有关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命题、论断和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22“、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2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恩24“‘、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25“、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2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马、恩27“、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2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wwwkao.net.cn452006年导航考研政治暑期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12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3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31、宁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33、34“、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3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马、恩36、3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恩(二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6“”“”、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8“”、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三中、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辩证法典型命题列举1“、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3“”“”“、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传》,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4“”“、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5“”“”、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柳宗元,是说,万物自己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相经作用所引起。6“”“、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张载,是说,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气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对立面的交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7“”“”、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程颢,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8“、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www.daohang.net46wwwkao.net.cn2006年导航考研政治暑期讲义(四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典型命题列举1“、知,材也。”(墨家,是说,认识是人的感受的一种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1“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家,是说,人们都具备所以知的认识能力,因此能够2、产生认识,就象人有眼睛能够看见景象一样。3“、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是说,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4“、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含谓之智。(荀子,是说,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即知,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即智。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荀子5、6“”、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是说,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来判定是非,根据检验的结果来审查言论是否正确。7“”、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是说,“”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8“”、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9“”、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王充,是说,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得再好听,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10“”、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张载,是说,通过耳目感官和外界相接触而获得认识,外界事物是第一性的,人的认识是第二性的。11、“”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是说,根据客观对象才得以发生主体认识,主体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五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典型观点列举1“、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是说,行是学的表现。2“、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是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3“”“、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朱熹,认为知先于行,在认识上道理明了,就会指导人去行动;行重于知,理会的目的在于“”践行,只是理会不去践行,等于没学。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是说,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4、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7“”、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8“、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王阳明,强调只有通过行才能掌握学问,才能穷理。这是合理的观点。9“”、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王夫之,强调知行统一。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www.daohang.net47wwwkao.net.cn2006年导航考研政治暑期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110“”、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王夫之,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1“”“‘、行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先知后。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2“”“、知难行易,天下事惟患于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真知,则行之决无所难。(孙中山,在知行关系上认为,知是难的,行“”“是易的,即知难行易。行先知后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13”“、生事实夫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也。,(“”孙中山,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14、尤为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孙中山,是说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六中、西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老子3“”“、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4“”“”“、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5“”“”“、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黑格尔6“”“”、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8、人为天命所主宰。(七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万物皆备于我。(孟子2“”、万物与我为一。(庄子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4“”、心即理。(“”陆九渊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5、6“”、心包万物,心包万理。(王阳明7“”、万物皆在吾心中。(王阳明8“、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9“”、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0“”、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11“、物质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12“”、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13“”、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尼采14“”、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叔本华15“、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叔本华16“”、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波格丹诺夫www.daohang.net48wwwkao.net.cn2006年导航考研政治暑期讲义17“”、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杜威(八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典型观点列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11“、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胡适2“、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波格丹诺夫3、4“”、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九中、西哲学史上古代形而上学典型命题列举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万物皆一齐万物而为一。,,(庄子2“”“、合同异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惠施3“”“”、坚白离白马非马。,(公孙龙4“”、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5“、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唯有现在,现在是唯一不变的存在,存在是唯一,并无运动的余地只‘’”有存在始终不动,。(巴门尼德6“”、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7“、飞矢”不动。(芝诺www.daohang.net49wwwkao.net.cn',)


  • 编号:1700756756
  • 分类:其他文档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78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45921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其他文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