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高三日语复习3:听力、语法、阅读、作文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日语复习3:听力、语法、阅读、作文复习学法指导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高三日语复习3:听力、语法、阅读、作文复习学法指导,格式为 docx ,大小 363567 KB ,页数为 6页

高三日语复习3:听力、语法、阅读、作文复习学法指导


('12023高考日语一轮复习学法指导—听力、语法、阅读、作文一、听力部分技巧总结:(一)考察内容:日语听力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时间(いつですか、何時ですか等)地点(どこですか、どこへ行きますか等)人物(誰ですか、どんな人ですか等)数量(いくらですか、いくつですか等)状况(寒い.暑い等表示寒暑、好坏、大小、远近等)情感/态度(うれしい、悲しい、好き、嫌い等表示情绪、喜好等)行为(何をしますか、どのようにしますか等)选择(何にしますか、何をとりますか等)原因(なぜですか、どうしてですか等)(二)日语听力答题技巧:1、抓取关键词(1)表达时间的单词,比如年月日小时分今天明天后天和星期几等。(2)表达颜色,大小,味道等物理特性的形容词。(3)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家电等,比如桌子,书,电视等。(4)记忆一些交通工具的说法,比如汽车,自行车,飞机,船等。(5)天气的各种表达,比如下午,晴天等。(6)人称的叫法,你我他,男人女人等。2、规避陷阱面对日语考试听力部分,需要洞悉日语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养成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和惯用手法,对于提高听力考试正确率有很大作用。陷阱一时间类听清楚提问问的是什么时刻的事情,不要答非所问。主要分辨好现在是什么,未来又是什么,过去又是什么。2018年高考日语全国卷听力第5题问的是“男人现在在做什么?”陷阱二动作类通常分成男人和女人将做什么,要听清楚、看清楚提问问的是谁。2017年高考日语全国卷听力第6题问的是“女人明天的安排是哪个?”陷阱三推测类不会直接说出答案,要学会猜想,这种题比较易错,对单词的要求挺高。陷阱四原因类3个答案都会多次出现混淆视听,要仔细辨别,不被无效信息干扰。2017年高考日语全国卷听力第11题问的是“女人为什么后悔?"陷阱五先后类通常和时间类、动作类联合考察,注意看清题目,听清材料。陷阱六语气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考察日本人的暧昧、体贴对方的说话语气,材料无直接答案,通常是寒暄语、客气话,要辨别出说话者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二、语言知识应用答题技巧语法做题流程较为简单,40道单选题独立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每道题,注意其考查点,选取正确选项。做题时可以先稍加预览选项,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其考查点;再细致分析句子,从语法规则、意思、功用(常用于什么情景)等多种角度出发去进行选择。部分语法点考查如下:三、阅读答题技巧(一)阅读文章的体裁、特征及阅读方法1.说明文A特征:①文章的构成简单明了。②事物的名称、数据及具体的事例出现得较多。③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总结及建议。B内容构成:【何について】话题注意:关键词【どのようであるか】说明注意:为了说明某事物而提出的数据及例子。【最後にこれはどうであるか】意见注意:推敲这个说明最后表达的是什么?C阅读方法:①标题中重要的内容较多,仔细地阅读作者的姓名及文章的标题。②全文一般分为3段或4段,分段阅读。③反复出现的词汇往往是关键词,特别要仔细阅读片假名及汉字词汇。④在认为是作者提出建议的地方做上记号。⑤考虑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想表达的是什么。2.论说文A特征:①文章的构成简单明了。②用具体事实阐述作者的看法。③最后一段是作者的主张及意见。B内容构成:【何について】话题注意:关于什么进行论述,寻找关键词。【どのようであるか】实例注意:作者使用实例想论述什么。【どうであるか】主张、意见注意:归纳作者的主张、意见及文章的结论。C阅读方法:①仔细地阅读作者的姓名及文章的标题,尤其是标题中重要的内容出现得较多。②全文一般分成3段或4段,分段阅请。③反复出现多次出现的词汇往往是关键词,特别要仔细阅该片假名及汉字词汇。④在认为是作者提出建议的地方做上记号。⑤对列举的实例,作者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仔细思考作者的意见及理由。是实例还是作者的主张、意见,要分开理解。分清实例的表现及主张、意见的表现。3.随笔A特征:①文章的构成简单明了。②作者的体验及所见所闻。③从某种体验中得到某种感觉,表达了作者主观的看法及感觉。④有作者独特的见解及表现。B内容构成:【いつ、どこで、誰が、何を、どうしたか】体验注意:什么体验?正确地把握其状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それについてどう思ったか、考えたか】意见注意:作者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C阅读方法①仔细地阅该作者的姓名及文章的标题。②分段阅该。形式性的段落較多。③在认为是作者提出看法、想法、感觉的地方做上记号。④考虑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种体验。⑤注意对作者的想法等不能赞成,也不要批判性地阅读。4.小说A特征:①主人公被确定。②文章中有时间的流逝。③通过某种经验描述主人公变化的心境。④会话内容校多。B内容构成:【いつ、どこで、誰が、何、どうしたか】场面注意:主人公与登场人物的关系,正确判断会话是谁说的。【どうなったか】结果注意:每一事件的出现,主人公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C阅读方法①仔细地阅该作者的姓名及文章的标题。②会话及形式性的段落較多。③反复多次的人物或动物往往是主人公的可能性較大。④边阅谈边在会话的地方注上会话者的姓名,容易明白会话是谁说的。⑤小说往往是选取某一篇的某一章节,因此对场景及人物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要仔细阅谈表达心情及感情的用语。(二)出题类型1、主题、主旨题(文章的主要内容、话题、中心思想)2、指示题(コ.ソ.ア.ド及前后文所指)3、词汇、语句填空题(句尾填空、句中填空、句首填空)4、语句释意题(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5、因果关系题6、细节题(时间、地点、讲话人)7、判断与文章内容是否相符合题8、排列顺序题(三)一般阅读顺序和答题步骤1.看文章标题、出处、作者信息、单词注释等,判断文章主题(话题);圈划关键词、信号词2.看设问问题(粗看、不看选项、不求解答),判断问题类型;标记问题类型、确定阅读要点、圈划对象3.看文章判断设问问题的位置;圈划关键词、信号词、解答要点结构→看文章连接词;判断文章、段落结果,圈划连接词主旨→看文章开头、结尾;看主题句;看关键词;判断文章主旨(中心),圈划主题句、文章及段落结论指代→看文章指示词;判断指代关系,圈划指示词语细节→看文章细节;判断细节关系,圈划相关时间、地点、人物因果→看文章因果关系信号词;判断因果关系,圈划相关表示原因、结果的解答要点上述的阅读方法,主要原则概括如下1、大处着手,理解文章首先看文章标题、出处、作者信息等,以判断文章讲的是什么主题(话题)。其次,看文章开头、结尾、各段落第一句,来判断作者对此话题的意见和态度,即判断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2、细微之处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所采取的论述、说明方法,判断文章论点、论据所在,理解具体细节。例如所举事例中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所提示的原因、理由等的情况.3、由粗至细、由简到繁、选定答题顺序在阅读上述内容后,可根据问题先后回答问题,也可以按先简后难的顺序答题。(四)日语阅读的解题技巧1、对于询问划线部分理由和内容的问题,线索就在划线部分临近的前后。解题线索极少出现在离划线部分較远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阅读划线部分部近的“前后”即可找到解题线索。试着仔细阅读这部近的“前后”部分。2、一旦出现否定疑问句「~ではないだろうか。」等,要特别注意。“Aではないだろうか。(难道不是A吗)”“私はAだと思う。(我认为是A。)”的意思,即主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自己意见的慎重表达方式。例:彼は笑っているけれど、本当はとても悲し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私は)彼はとても悲しんでいると思う。他虽然在笑,实际上却非常悲伤,滩道不是吗?(我认为)他非常悲伤。正因为是谨慎的表达,才更能体现出作者的真心话和主张。自然也是考试经常出题之处。3、一旦出现表示逆态接续的词,这之后的内容非常重要。为什么作者要特意使用表示逆接的词改变文章的走向?因为这里有作者的主张和意见,所以表示逆接的词的后面的部分极为重要。4、阅读文章前先看出处,了解文章的主题、提高理解程度。阅读文章时,在了解主题后再阅读的方式对理解文章更有帮助。所以在阅读文章前先看看出处,就能在做阅读题前了解文章大致的主题。看出处只不过花几秒钟,但似似这样,理解程度就会完全不同。5、阅读的目的是正确理解作者的主张和意见。作者的主张和意见部分一定要仔细阅读。特别是含有「~はずだ」「~に違いない」「~ではないだろうが」「~と思う」「~と考える/考えられる」「~にほかならない」等句末表现的语句尤为重要。6、一旦出現[~とは~。]表示定义的语句,要特别注意。给词语下定义,是作者思考之后逻辑展开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写文章的人也十分注意对词语的定义。有类似字典上的定义,也有作者自己的定义,二者都是重要的。解题时这些定义将带来巨大提示。7、一旦出现比喻表现,要注意阅该该比喻的内容解说部分。比喻表现是委婉的表达方式,所以如果凭着自己的印象随意解释的话,极有可能造成误解。考试中问到比喻表现相关的内容时,在比喻表现的前后一定会有对此内容解说的部分。牢牢抓住这些部分,正确理解其意思。8、反复出现的词汇是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含有关键词的语句。反复出现的词汇,是作者一直在考虑的词汇,也就是作者思考重点的关键词。所以含有关键词的语句中,经常会出现对关键词的说明(作者思考的说明)或作者的主张。正因为如此,含有关健词的语句绝不能放过。10、对于填入连词的题,要把握前后的意思关联。连词是表示前后文章意思关联(逻辑关系)的一类词,所以在解答填入连词的题时,有必要正确把握前后文章的逻辑关系。虽然是人尽皆知的方法,但彻底贵彻这理所当然的事,才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11、当出现诸如「AではなくB」「AよりむしろB」「AよりB」「AというよりB」的表达时,要特别注意后项B。作者希望把自己的主张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传达给读者,其中之一便是,「AではなくB(不是A而是B)」「AよりむしろB(与其A不如B)」「AよりB(B比A)」「AというよりB(与其说A,B如何如何)」这类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通过与A的对比,来突出表达是自己主张的B。所以B包含着作者的主张,一定要仔细阅读。12、当同样内容的表达重复出现时,这往往就是作者主张的核心。文章中有时会出现“用词不同,但所说内容相同”的表达。因为作者无论如何也希望该者理解自己主张的重要部分,所以作者会从各种角度来加以说明,力争使读者理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同样的内容事态,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来说明。这些重复的表达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13、所有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凭空想象来选择答案。在考生的解答中,有不少人会选择与阅读文章无关、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凭空想象来确定的选项。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篇以“读书”为主题的阅读文章,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有些人会抱有“读书一定要从开始读到最后,这才是好的读书习惯”如此认定的想法。出题者往往会利用人们的这种思维习惯,来设置迷惑的选项干扰读者,无法获得分数。四、作文写作技巧:(一)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在学习如何写作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对高考日语写作的要求及考试时的评分标准等。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写作是考试的第四部分,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日语书面表达能力。该部分满分为30分,考试时间为25分钟。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用日语写篇300~350字的作文。提供的信息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词组、短语、短文等。主要考试形式是命题作文。2)对高考日语写作的要求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以书面形式传递与沟通信息、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写作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要明确写给谁、为何写和怎么写等情景。在《普通高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对日语写作的具体要求为:①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书写、标点规范。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书写和标点符号运用的正确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的成绩。②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考生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组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评分方法及档次标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可知,在高考日语的考试中,先根据作文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根据该档次的标准并结合评分说明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具体的“档次标准”如下:第六档26-30分写出“写作要点”的全部内容,语言准确流畅,表达形式丰富。第五档20-25分写出“写作要点”的全部内容,语言表达恰当。第四档15-19分写出“写作要点”的大部分内容,语言表达通顺。第三档10-14分写出“写作要点”的一部分内容,语言表达基本通顺。第二档5-9分写出“写作要点”的少部分内容,语言表达欠通顺。第一档0-4分写出“写作要点”的很少内容,语言表达不通顺或字数少于100字。4)考试的评分说明①少于300字者,每少写一行扣1分。②每个用词或书写错误扣0.5分(不重复扣分)。③每个影响交际的语法错误(活用、时态、助词、句型等)扣1分,总分不超过5分。④标点符号及格式错误扣分总值不超过2分。(二)写作的基本步骤1)认真阅读题目给出的信息。高考作文大多数是命题作文,如下图所示,考试时不仅会给出题目还会就这一主题进行解说,通过这段解说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这一话题,根据提示去构建写作思路。这段解说有时还会表达某些观点,因此定要认真阅读,可以给写作带来启发,也可以防止写作偏题。【例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请根据下面的写作要点,以「スマートフォンと私たちの生活」为题,写一篇短文。写作要点:1.简单介绍如今智能手机在中国的使用状况。2.列举事例,具体说明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弊。3.阐述自己如何看待智能手机的使用。写作要求:1.字数为300~350字。2格式正确,书写清楚。3使用「です・ます」体。2)列提纲、选材。如上图的题目所示,高考作文都提供“写作要点”,它们其实就是个简单的写作提纲,我们可以按照这些要点,将文章分三段或四段。然后在段落里逐条列出细节。这些“细节”就是我们要选择使用的材料,即选材。选材要紧扣主题,围绕中心。3)进行写作。根据以上所列的提纲和细节,把各个细节自然、合理地组合起来就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了。写作时要注意准确使用词汇和句型,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等,做到语法正确、字句通顺、文脉流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编号:1700738069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363567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