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课件 > 语文 >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收藏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三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壹·资料链接资料链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二人,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作者简介资料链接《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作为孟子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一书资料链接人性方面:性善论(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政治方面: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提出“与民同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价值观方面:强调舍身取义。孟子的主要思想贰·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疏通文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比不上的内城外城包围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却疏通文意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有占据天时的地方,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发语词,不译一定占据可是助词表停顿,不译这是因为疏通文意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逃走,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城墙不是表陈述语气,不译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指装备精良粮食放弃离开疏通文意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所以使人民定居下来介词表条件,依靠边界疆域巩固国防山河险要震慑锐利疏通文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施行仁政帮助他的人多少到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归顺疏通文意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内外亲属都背叛君主施行仁政的君主打仗表肯定语气叁·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2.词类活用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同“叛”,背叛。名词作状语,包围起来。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名词用作动词,限制。知识梳理3.古今异义七里之郭“郭”古义:今义:姓氏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池塘委而去之“委”古义:今义:委任“去”古义:今义:到……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今义:地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今义:判断动词,是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护城河离开内外亲属这界限,限制外城放弃知识梳理重点虚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天下顺之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小城代词,代指城池的到代词,代指施行仁政的君主知识梳理重点虚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然而不胜者委而去之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不译词组“然而”,可是连词,表顺承,不译知识梳理重点虚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以介词,表条件,依靠介词,表条件,依靠介词,表条件,依靠介词,表条件,凭借知识梳理文言句式1.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判断原因,译为:……是因为……。译文: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肆·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本文开篇提出了什么论点?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本文开篇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三方面: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合作探究2.本文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孟子先用攻城失利的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后用守城失利的例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攻城方守城方(得天时)(占地利)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守城方城高、池深兵革精米粟多(占地利)弃城而逃地利不如人和合作探究3.接着,孟子用一组排比句论证了什么道理?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疆域的边界不足以使人民定居下来,山河的险要不足以巩固国防,武器的锐利不足以震慑天下。治理国家要依靠的是:“人和”合作探究4.君主如何才能达到“人和”?只有君主施行仁政,帮助他的人才会多,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这就达到了“人和”。合作探究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人和”对治国的重要意义,得出君主施行仁政就能战无不胜的结论。伍·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2.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但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逃走,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当堂训练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三里之,七里之,环而攻之。夫环而,必有,然而,是天时。城非,池非,兵革非,米粟非,委而,是地利。故曰: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得道者,失道者。寡助,亲戚;多助,天下。以天下,攻亲戚,故君子,战。减字法背诵当堂训练天时,地利。三里,七里,环。夫,必,然而,是。城,池,兵革,米粟,委,是。故曰:域民,固国,威天下。得,失。寡,亲;多,天。以,攻,故,战。减字法背诵当堂训练天时,。三里,,环。夫,,然而,。城,,,,委,。故曰:,,。得,。寡,;多,。以,,故,。减字法背诵学习·进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编号:1701029480
  • 分类:语文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33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6806507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语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