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讲课课件-实用版
醉翁亭记欧阳修中国四大名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安徽醉翁亭。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位于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得名于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欧阳修(1009-1072),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作者简介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作者简介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为居士。庆历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任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写作背景环滁()林壑()琅琊()辄醉()岩穴暝()伛偻()酒洌()野蔌()觥筹()颓然()阴翳()潺()若夫()射者中()弈者胜()chúhèlángyázhélièsùmínggōngchóuyǔlǚtuíyìchánfúzhòngyì读清字音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壹贰第一段:由“醉翁亭”引出“乐”字,点出全篇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由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由远及近)到“作亭人”,再到命名人,直至命名原因,自然点出“醉翁之意”。)第二段:具体描写山中朝暮与四季景色的变幻,写出自然山水之乐。(抓住典型景物特征描写)层次结构叁肆第三段:具体描写滁人游山的欢乐情景和太守宴游的热闹场景,写出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可以看出作者虽被贬官,却豁达乐观,更重要的是仍一心为民,使滁州百姓过上了安乐的生活。)第四段:写宴游归来的情景,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次结构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含义?(1)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2)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3)“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合作探究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本文主旨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文本特色3.本文语言极具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1.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古今异义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3.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意动用法;乐趣,名词。)5.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6.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词类活用1.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2.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3.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回去聚拢为,是命名居高面下靠近回来一词多义4.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6.而①溪深而鱼肥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③杂然而陈前者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乐趣欢乐秀丽草木茂盛的样子对……感到快乐一词多义表并列表递进表修饰表顺承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倒装句文言句式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欧阳修
提供《醉翁亭记》讲课课件-实用版会员下载,编号:1701029068,格式为 xlsx,文件大小为19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Excel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