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教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教案,格式为 doc ,大小 256512 KB ,页数为 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教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及其影响,掌握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等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归纳出强盛的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2.能够正确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进一步掌握识别、使用地图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的对比,帮助学生明确统治者决策的重要性;唐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反动统治,引导学生明确人民力量的伟大。重点安史之乱及其严重影响。难点藩镇割据及其影响。《安史之乱》视频、《黄巢起义流动作战图》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导入新课【导入一】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特别的一位皇帝。他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将唐朝领上历史的巅峰。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也使唐朝由盛转衰。那么,同一皇帝经历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和“危机”两种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内容,尝试着从史实中寻找答案。【导入二】唐玄宗统治后期志得意满,日渐腐化,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更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时人称为“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和杨贵妃堂兄杨国忠把持朝政,排斥异己。贿赂公行。政治腐败黑暗,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这场动乱所造成的后果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新课讲解一、安史之乱这场危机,有它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请学生阅读这一目的相关内容,了解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经过如何?其影响是什么?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膨胀,唐中央兵力空虚。师: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戍边。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可直接代表皇帝,故称为“节度使”,但仍不是正式官名。到710年,唐睿宗开始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置了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节度使还接受唐政府的诏令,但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安禄山是胡人,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拥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图谋夺取中央政权。2.安史之乱的经过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755—763年;叛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起兵的地点:范阳;攻占的重要地点:洛阳、长安;叛乱的目的:企图夺取中央政权。师:叛军占领长安后,使长安成为一片火海。唐玄宗一面派兵平叛,一面携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朝廷大臣逃往蜀都避难。当唐玄宗一行至距长安不远的马嵬驿时,随行将士杀死了杨国忠,又逼迫玄宗处死杨贵妃。随后太子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肃宗任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又借回纥兵帮助,收复了长安、洛阳。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路经马嵬驿时,抚今追昔,黯然神伤。归至宫中,图绘了贵妃的芳容,朝夕思念,时时垂泪。这位曾经促成了“开元盛世”繁荣局面的皇帝,晚年则在愁苦忧伤中郁郁而亡,时年78岁。大约过了半个世纪,诗人白居易为他谱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长恨歌》与其说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歌,倒不如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悲歌。3.安史之乱的影响师:安史之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一是使北方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二是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唐朝一蹶不振,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安史之乱为转折,从衰败走向灭亡,唐朝又苟延残喘了一个半世纪,其间潘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加速了其衰败。二、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1.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特点:(1)自行委派官吏。(2)不向中央交纳赋税。(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它在地方上严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割据势力膨胀起来的同时,唐朝中央又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2.宦官专权师:唐玄宗统治后期,宠信宦官高力士。唐肃宗在位时,宦官李辅国开始掌管禁军。后来,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甚至于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其把持。这种现象说明唐王朝的统治阶级已从根本上腐朽了,再也无力继续统治下去。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加深了唐朝统治的腐朽与黑暗,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其衰亡。不久,一场旨在推翻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三、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本目的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者、过程、结果、影响等。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2)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3)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领导者:黄巢。过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师:1.唐朝灭亡后,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局?2.这一政局的实质是什么?3.这一政局有何影响?生: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2.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3.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五、课堂小结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以至走向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到了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在衰落过程中,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中央的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唐朝末年,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奄一息,直到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本课注意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PPT课件,来尽可能地再现历史,让学生能够直接、直观地感受历史,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本课涉及内容较多,教学时也可安排学生提前收集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信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唐朝的灭亡。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这首诗的前半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但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曾以繁荣和开放著称的唐王朝为什么会走向衰亡?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1.指导学生阅读“安史之乱”一目,并回忆第2课中的“开元盛世”相关内容,找出形容唐玄宗前期、后期统治表现不同的关键词。提示: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2.唐玄宗用人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后果?提示: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安禄山等节度使势力发展与唐玄宗的识人用人有密切关系。玄宗后期,重用善于逢迎的李林甫,任用番将安禄山等掌管重兵,种下了安史之乱及藩镇跋扈的祸根。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代为右相,他身兼40余职,妒贤嫉能,结党营私,生活奢侈。其所作所为,引起公愤。故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3.材料展示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隋唐以来,河北幽州一带民族杂居,契丹、奚、突厥等族的习尚与汉不同,当地官员虐待少数民族,实行高压政策。材料二: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4.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提示:(1)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2)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5.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安史之乱的史实,了解学习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人物、主要经过和结局。请学生课上与大家分享交流。过渡:安史之乱虽然被镇压,但是长达八年的战争也给唐朝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两则材料,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安史之乱的影响。6.材料展示材料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材料二: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占据藩镇,割据一方。师生共同总结: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2)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教师强调:安史之乱的性质是叛军企图夺取唐王朝中央政权。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1.唐朝人都特别喜欢写诗,以诗明志,黄巢也不例外,他在诗作《不第后赋菊》中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请同学们诵读这首诗,感受黄巢心中的抱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提示:这首诗表达了黄巢想要改朝换代的愿望。2.黄巢为什么要改朝换代?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目,回答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和影响。提示:黄巢起义以后,镇压黄巢的节度使朱温掌握了朝政大权,并在907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教师总结:唐朝衰亡的过程及原因(1)安史之乱——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矛盾加剧;(3)黄巢起义——致命打击;(4)朱温反叛——唐朝灭亡。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史料解读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2.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回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提示:唐末藩镇割据。3.结合教材,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拓展延伸:唐朝是继隋朝以后大一统的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地位,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然而遇安史之乱,唐朝走上了衰亡之路。现如今,我国的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朝的衰亡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小组讨论,以史为鉴)三、课堂总结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使其领悟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夙愿。',)


  • 编号:1700704458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56512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