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本作品内容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格式为 docx ,大小 22650 KB ,页数为 9页
('第1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条件、时间、规模、路线影响等基本史实;2.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2.弄清葡萄牙是如何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特点,理解其重要的意义。2.在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的基础上,理解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态度1.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外交往起了重要的作用。2.学习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第2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意义与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认识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及重要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两位人物至今令人称颂。一位是航海家郑和,他七次远航西洋,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哥伦布。一位是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率领戚家军平定东南沿海倭寇之乱。郑和远航,为什么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率领军民平定倭寇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去弄清相关的历史吧。新课讲述第3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七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关于郑和:郑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云南人,回族,本姓马,小字三保。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自幼有材志”。后来明军征云南,12岁的郑和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跟随燕王朱棣。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郑和“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朱棣即位后,赐其姓郑。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前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探究与分享: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材料三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第4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材料四: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引导分析思考: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基本重要条件?阅读材料二,想想明朝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分享:教师点拨明确:关于背景:郑和下西洋,能完成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时条件已经具备:从材料一来看,明朝统一后,采取措施巩固中央集体,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给郑和下西洋创造了物质条件。从材料三,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宋代造船技术进步,而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这就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撑。第5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郑和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表明下西洋的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贸易)。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及特点阅读P71页完成下表并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关于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下西洋时间:1405年----1433年交易的物品:中国的优质的丝绸、瓷器、上等茶叶、漆器等和大量的金银货币。(一是时间次数到达地区最远到达主要活动第6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用于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贸易;二是用于贸易)路线及到达的地区:到达的地区: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下西洋规模:船队最多时达200多艘,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征: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地区广。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壮举。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评价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除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二、戚继光抗倭1.关于倭寇第7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14--16世纪),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侵扰劫掠中国东南沿海,从事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倭患与戚继光抗倭探究与分享:材料一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材料二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南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材料三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无情地处以军法。第8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材料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引导分析交流:结合材料一二两则材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材料四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教师明确:材料一二说明了倭患严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材料三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材料四则表明了戚继光的爱国情怀。2.戚继光抗的事迹:组织招募农民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的训练。因而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称为“戚家军”。针对倭寇特点,针对性的训练,创新战法。1561年,戚家军台州大捷,歼灭倭寇1万余人,平定浙东倭患。后又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两地的倭寇,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患。3.戚继光抗倭性质、评价第9页共9页明朝的对外关系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2.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新课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和);二是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战)(戚继光抗倭)。课后反思',)
提供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会员下载,编号:1700704030,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9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