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格式为 doc ,大小 408616 KB ,页数为 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仁美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2、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不包括A、尧B、舜C、禹D、启3、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殷墟有关的是A、大禹B、盘庚C、商鞅D、夏桀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B、秦朝C、西汉D、唐朝5、《论语》记载:“管仲相,霸诸侯,一匡天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6、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7、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A、鲁班B、顾恺之C、屈原D、贾思勰8、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秦朝的中央官员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10、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B、爆发于大泽乡C、建立过农民政权D、推翻了秦朝统治11、下面对汉武帝时期历史叙述错误的是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力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12、董必武同志题诗赞颂一件历史事件时说“胡汉和亲识见高”这指的是A、漠北战役B、昭君出塞C、淝水之战D、白登之围1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卫青出击匈奴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14、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A、张衡发明地动仪B、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C、蔡伦改进造纸术D、郦道元写成《水经注》1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6、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袁绍17、下列各朝代与开国者的搭配错误的是A、秦——嬴政B、东汉——刘秀C、西晋——司马睿D、西汉——刘邦18、北魏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羌族19、北魏时期,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A.公冶长B.郑板桥C.贾思勰D.陈介祺20、右图是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作品摹本(局部),它的作者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草圣21、张骞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A.开辟汉与西域之间的陆路交通B.代表中央政府总管西域事务C.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D.为汉武帝寻找汗血宝马22.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①②2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24、发明了“蔡侯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A.祖冲之B.蔡伦C.贾思勰D.顾恺之25、你知道最先以麻醉药剂辅助外科手术的医学家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张衡26、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春秋时期B.西汉初年C.西汉末年D.东汉初年27、位于今山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是A.乐山石窟B.龙门石窟C.莫高窟D.云冈石窟28、下列政权中哪一个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A.前秦B.西晋C.曹魏D.蜀汉29、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A.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B.制造地动仪C.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D.割圆术30、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A.陈胜B.刘邦C.汉武帝D.诸葛亮二、材料题31、读图后,解答有关问题。(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分别由何人建立?(2)三国中哪国实力最强?(3)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4)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当时它与大陆有何联系?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江南?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材料四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3)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材料四显示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33、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______”,这条路线的起点是______即今天的______市,最远可到达______。(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___(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_____。(4)这条路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想一想,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34.阅读材料:“欧洲人很早就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是‘丝绸之国’的意思。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长袍出现在剧场包厢时,百官们都惊呆了。后来才知道,恺撒穿的‘天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人们用‘天下第一织物’等最美的语言赞美中国丝绸。”请问:(1)恺撒所穿的“天衣”是如何由中国到欧洲的?为打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2)请你按自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这一通道经过的主要地点。(3)汉代丝织品绚丽多彩,图案精美(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关键是在丝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进步。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吗?(2分)',)


  • 编号:1700699101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2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40861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