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组播技术,组播技术应用场景有哪些

组播技术,组播技术应用场景有哪些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组播技术,格式为 doc ,大小 800808 KB ,页数为 46页

组播技术


('组播:组播提出的背景:需要提出一种可行的高效的点到多点通信方法对比单播、广播、组播单播:对服务器的CPU、内存消耗过大,带宽需求较高广播:对路由器的开销过大,链路带宽消耗过大组播:组播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实现高效的点到多点的通信支持分布式应用实现冗余备份和业务数据分流劣势:组播基于UDP,容易出现丢包现象容易出现报文的转发失序没有较好的流控方法部署组播网络的瓶颈问题---带宽问题组播应用:----组播协议--组播组管理协议--组播路由协议组播组管理协议:规定了主机与三层设备之间建立和维护组播成员关系的机制。使用的协议: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CGMP(Cisco私有协议,功能类似与IGMPsnooping)MLDP(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protocl)组播侦听者发现协议组播路由协议:运行在三层组播设备之间,用于建立和维护组播路由,并正确高效的转发组播数据包域内使用的协议:PIM(protocolindependent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两个模式:PIM-DM(densemode)密集模式PIM-SM(sparsemode)稀疏模式域间使用的协议:MSDP(multicastsourcediscoverprotocl组播源发现协议MBGP(multicastBGP)组播BGP可以跨越AS传递组播。多播地址:前4个比特总为:1110范围:224.0.0.0~239.255.255.255MAC地址:采用保留的IEEE802地址0100.5E00.0000第8个比特位为I/G比特,当为1时,表示是多播地址将组地址的最后23bit映射到保留地址0100.5E00.0000注:其中有32个不同的D类IP地址能映射成相同的一个MAC地址注:因为组地址已知,那么MAC地址也已知,所以在组播中是不存在ARP的保留地址224.0.0.0~224.255.255.255保留给路由协议和其他网络维护功能注:多播路由器不会把目的地址是该范围的数据包前转224.0.0.1子网中的所有系统224.0.0.2子网中的所有路由器224.0.0.4DVMRP路由器224.0.0.5所有OSPF路由器224.0.0.6OSPF指定路由器224.0.0.9RIP-2路由器224.0.0.10EIGRP路由器224.0.0.13PIM路由器224.0.0.15CBT路由器224.0.0.39Cisco-RP-Announce224.0.0.40Cisco-RP-DiscoveryIGMP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是TCP/IP协议中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成员关系IGMPV1(由RFC1112定义)IGMPV2(由RFC2236定义)IGMPV3(由RFC3376定义)IGMPV1主要基于查询和响应机制来完成对组播成员的管理--两个报文report:报告query:查询--路由器的两个角色Querier查询器DR指定路由器在V1当中DR和查询器是同一台路由器首先选举DR(DR也是查询器)1、查询器向下发送query报文(60S)2、主机向查询器发送report报文,申明自己的组(1~10S)3、当C收到B发来的G1report,则不会在向查询器发送Report4、当查询器收到主机发来的G1、G2report,则表明网络中有G1、和G2组成员,于是由组播协议(如PIM)生成组播数据(.G1,.G2),转发.5、当主机离开组后,不会主动向DR发送离开报文,DR会在两倍的query时间内,未收到该组的Report报文,则删除组成员关系(120S)IGMPv2V2比V1多了两个机制--查询器选举机制--离开组机制查询器选举机制:1、所有IGMPv2路由器在初始都认为自己是查询器,并向本网段所有路由器发送IGMP普遍查询报文(GeneralQuery),目的地址为224.0.0.1。2、本网段所有IGMPv2路由器比较优先级,以大为优,若优先级相同比较接口IP,以小为优。离开组机制:在IGMPv1当中,若主机离开组时,组播路由器只有依靠超时来获知组成员的离开而在IGMPv2中,当主机离开组时:1、该主机向本网段所有的组播路由器发送离开组报文(leavegroup),目的地址为224.0.0.22、当查询器收到该报文后,向该主机所声明要离开的那个组播组发送特定组查询报文(Group-specific-Query)3、如果该网段还有该组成员,成员主机会发送成员关系报告报文,如果该网段没有该组播成员,查询器会在最大响应时间后,取消维护这个组播成员关系。IGMPv3(Cisco12.3T以后支持)IGMPV3membersshipquery报文IGMPV3membersshipreport报文在V1\\V2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功能主机控制能力的增强:针对组播源的过滤模式查询和报告报文的增强:带源地址的查询报文,和多组记录的报告报文IGMPV1/V2/V3比较:IGMPsnooping:当交换机发现该报文为查询消息,则将该消息来源的端口设定为路由口,当收到报告报文的接口设定为成员口,相应的组播流量只会在对应的组播成员口上发出,主机发送report/leave消息只会从路由口上发出。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Cisco私有)工作机制:--两个地址GDA:组目标地址USA:单播源地址--两个报文join:加入leave:离开1、路由器向组播MAC地址为0100.0cdd.dddd发送一个CGMP消息,其中GDA为组播IP地址,USA为0.0.0.0。2、当交换收到CGMP消息时,则将CGMP消息的进口设为路由口。3、当路由器收到成员报告报文时,则发送CGMP消息,其中,GDA为组播地址,USA为成员单播地址。4、当交换机收到这一类的CGMP消息,则将USA指定的单播MAC绑定到组播MAC上。5、当路由器收到一个离开消息,则向交换机发送一个CGMP离开消息,并指定离开主机的单播MAC,交换机解除该MAC地址对应的组播MAC地址之间的绑定关系注意:如果路由器发送一个CGMP离开消息,USA地址设置为0.0.0.0,则交换机将该组中所有成员MAC地址全部清除IGMPv2主机功能:MembershipReport消息è加入组或相应路由器MembershipQuery,è目的地址是要加入的组的组地址(该消息本身带有要加入的组的地址)注:为了保证路由器能收到这个加入请求,主机会在短时间内发送1个或2个复制的报告RFC2236建议这个间隔为10sVersion1MembershipReport消息è为了向后的兼容性LeaveGroup消息è当主机退出一个组时,发送该消息è该消息的目的地址是224.0.0.2(发向子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因为让路由器知道该主机退出这个组就可以了)IGMPv2的路由功能GeneralQuery消息è路由器通过该消息向所有与其连接的子网轮循来发现是否有组员存在è支持多播的路由器在子网中首先被激活,它认为自己是查询者,会立刻发送GeneralQuery为了快速发现子网中激活的组员,并通知给子网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多播路由器è默认时间间隔为60秒è发向224.0.0.1(子网中的所有系统)èipigmpquery-interval0~65535//修改GeneralQuery消息默认时间间隔注:如果在2次查询时间间隔(2分钟)里没有收到Report消息,路由器将认为这个子网中没有组员卷2上说是3次查询间隔,但是在CiscoDocument中说的是2次间隔MaxResponseTime值è规定了主机用Reports消息相应这个查询的最大等待时间è默认为10秒è这个值在Query消息中占8bitèipigmpquery-max-response0~25秒§修改路由器等待主机响应Query消息的最大等待时间Group-SpecificQuery消息è当收到LeaveGroup消息时,为了确定子网中是否还存在组员,会向子网中发送该消息è目的地址为组地址(该消息中包含组地址)è路由器会每隔1秒发送2个Group-SpecificQuery消息(发送几次???)为了防止Group-SpecificQuery被破坏或丢弃,造成主机无法相应该消息,导致路由器认为子网中没有组员----------------------------------------------------------------------------------------------------------------------------------------------------------------------------------------------------------------------------------------基于源的树SPT:为每一个源建立各自的多播树è每个多播路由器都有一个多播前转表,该表里记录着(S.G)地址对è(S.G)对里记录了多播源/多播组/多播下一跳路由器/上下游接口等è以与源直连的路由器为多播树的根è采用隐式加入è通过判断(S.G)对的上游接口和下游接口来防止环路从非上游接口收到的该组的多播流量会被丢弃è注:在MA网络中从下游接口收到这个组的流量,会向下游接口发送Assert消息共享树RPT:为每个组建立单独的多播树è共享树的多播前转表记录的是(.G)对è以RP(RendezvousPoint)为共享树的根è采用显式加入(因为没有其他机制来防止环路)注:当一个源要启用一个多播会话时,源向RP进行注册!源靠直连的路由器来判断到RP的最短路径,或者由RP来找出到每一个源的最短路径共享树的问题è可能出现次优化路由è成为多播的瓶颈è会引入单点故障加入方式显式加入:由接受者发起,有组员来申请自己要加入某个组隐式加入:由发送者发起多播路由多播路由的功能就是判断上游接口和下游接口以及动态的管理多播树组播路由协议PIM-DMPIM-SMPIM-DM的工作机制(密集模式)[推]邻居的发现构建SPT嫁接断言1、邻居的发现在PIM域中,路由器通过周期性的向所有PIM路由器以组播方式发送PIMhello报文,以发现PIM邻居,维护各路由器之间的PIM邻居关系。发送地址为224.0.0.132、构建SPT构建SPT的过程就是“扩散---剪枝”(flooding---prune)扩散:路由器收到组播消息时,把所有端口当作成员端口发送组播消息,沿着路径中的每个路由器,扩散到成员主机连接的路由器,并且在路由器上建立(S,G)组播路由表剪枝:没有连接成员的路由器,向上游接口发送一个剪枝消息,当上游接口收到剪枝消息时,则将收到剪枝消息的接口,从(S,G)表项的outgoing接口中删除。3、嫁接:(graft)当路由器收到主机的报告报文,则向上游路由器发送嫁接消息,上游路由器将接收到嫁接消息的接口加入到(S,G)表项的outgoing接口中,并返回一个嫁接确认,若下游路由器收不到嫁接确认,则重复发送嫁接消息4、断言(Assert)在同一个网段内,存在多个组播路由器,这时需要使用断言机制来选出一台组播路由器。选举规则:1、优先级高者优胜2、度量值小获胜3、本地接口IP大的获胜当RPF检测失败时,也会触发断言机制。PIM-SM:稀疏模式[拉]SM的工作机制:邻居发现DR选举RP发现构建RPT主播源注册RPT向SPT的切换断言补充:RP:(rendezvouspoint汇聚点)RP是PIM-SM的核心设备,所有的组播信息通过RP转发,RP一般在路由器上静态指定。一般PIM-SM的域规模非常大,RP的压力巨大,因此可以在SM中选举多个C-RP(候选RP),通过自动选举机制选举RP,使不同的RP服务不同的组播组。此时需要选举BSR(bootstarprouter自举路由器),BSR动态映射组播组与RP的关系,C-BSR是BSR的备份。注:一个RP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组播组,但一个组播组只能唯一对应一个RP。RPT:共享树或汇集树RPT的路由表项中没有指定的多播源SPT(S,G)RPT(,G)PIM-SM的工作机制1、成员发送报告消息的DR,由DR向RP发送加入消息,并且DR与RP之间建立RPT(,G)组播路由表。2、当源将组播流发送到DR上,由DR将组播数据封装成单播数据并且发送到RP(注册消息)3、当RP收到单播注册消息时,将组播消息向成员端口转发,建立(S,G)路由表项,向源发送一个加入消息,在RP和接受者方向的DR之间建立SPT,将沿途组播路由器的接口改为(S,G)表项,从而形成SPT(RPT--SPT的转换)机制RPBReversePathBroadcast反向路径广播è向除了上游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发送数据TRPBTrancatedReversePathBroadcast修剪的反向路径广播è通过IGMP发现与它直连的一个子网上没有组员,并且没有下一跳路由器时,就停止向该子网转发多播数据RPMReversePathMulticast反向路径多播è通过判断与(S.G)相关联的上/下游接口,建立起反向多播树RPF检查反向路径转发(reversepathforwarding)当组播数据包发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匹配数据包的源IP地址,若路由器单播路由表中对应IP出口与该组播数据流的进口相同,则将该组播流量从相应的成员端口发送出去,若数据包的进口与单播路由表中的出口不一致,则丢弃。è当一个多播路由器收到一个多播包,会对这个多播包进行RPF检查。è如果这个多播数据包是从(S.G)对记录里的上游接口收到的,RPF检查通过。如果是从下游接口收到的RPF检查失败,这个多播包被丢弃PIMPIMv1协议号2使用224.0.0.2PIMv2协议号103使用224.0.0.13注:当使用PIMv2的路由器和PIMv1通信时,该端口被自动设置为PIMv1PIM-DMPIM-DM使用扩散与剪除建立多播树使用的5个PIMv2消息:HelloJoin/PruneGraftGraft-AckAssertHello消息:PIMv2路由器使用Hello消息来发现邻居,并且周期性的在启动PIM的接口上发送Hello消息èHello消息的时间间隔默认为30sIppimquery-interval改变Hello消息间隔èHello消息的超时时间自动设置为interval的3.5倍注:PIMv1使用Query消息!Query消息的interval和超时时间与PIMv2相同构建SPT构建SPT的过程就是“扩散---剪枝”(flooding---prune)也有说是join---prune消息的扩散:路由器收到组播消息时,把所有端口当作成员端口发送组播消息,沿着路径中的每个路由器,扩散到成员主机连接的路由器,并且在路由器上建立(S,G)组播路由表剪枝:没有连接成员的路由器,向上游接口发送一个剪枝消息,当上游接口收到剪枝消息时,则将收到剪枝消息的接口,从(S,G)表项的outgoing接口中删除。0Prune消息的覆盖:在一个NBMA网络,且有多台下游路由器,当其中一台路由器要将自己从这个多播组Prune,会向224.0.0.13发送这个Prune消息,当上游路由器收到这个Prune消息后并不立刻Prune这个接口,会设置一个3s的计时器,当另一台下游路由器收到Prune消息后,会立刻向上游路由器发送一个Join消息,这个Join消息将把Prune消息覆盖Graft消息:(嫁接)è当一台路由器将自己从一个多播组中剪除后,收到子网中主机的Report消息,这时,路由器会以单播发送Graft消息给上游路由器,上游路由器收到这个Graft消息后,将收到Graft消息的接口设置为前转状态,并立刻发送Graft-Ack消息给下游路由器è下游路由器发送Graft消息以后会等待Graft-Ack消息,等待时间为3s,若在3s内没有收到Graft-Ack消息,下游路由器将再次发送Graft消息给上游路由器Assert消息:(断言)在同一个网段内,存在多个组播路由器,这时需要使用断言机制来选出一台组播路由器。选举规则:1、优先级高者优胜2、度量值小获胜3、本地接口IP大的获胜当RPF检测失败时,也会触发断言机制。单播路由的改变:è当单播路由发生变化导致多播树发生变化时,会重新计算RPF接口单播路由表的变化影响到到多播源的路由,多播的路由表也将发生变化,那么到一个源的RPF将改变,这时,该路由器首先向原来的路由器发送一个Prune消息,再向新的路由器发送一个Join消息PIM的前转路由器(我也不懂,有待研究)为了避免在一个NBMA网络中,有多台多播路由器向该网络前转同一个组的多播流量而选举出一个前转路由器è当多播路由器从下游接口收到该组的多播包时,会向网络中发送Assert消息该消息包括:源和组的地址、到源单播路由的Metric和发现这条路由的单播路由协议的distance前转路由器的选举:\x81最低的distance‚最低的Metricƒ最大的IP地址注:前转路由器继续向该网络转发多播流,其他路由器会将这个接口从下游接口中删除PIM-SM使用的7个PIMv2消息:HelloBootstrapCandidate-RP-AdvertisementJoin/PruneAssertRegisterRegister-StopHello于PIM-DM相同BootstrapRP:(rendezvouspoint汇聚点)RP是PIM-SM的核心设备,所有的组播信息通过RP转发,RP一般在路由器上静态指定。一般PIM-SM的域规模非常大,RP的压力巨大,因此可以在SM中选举多个C-RP(候选RP),通过自动选举机制选举RP,使不同的RP服务不同的组播组。此时需要选举BSR(bootstraprouter自举路由器),BSR动态映射组播组与RP的关系,C-BSR是BSR的备份。注:一个RP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组播组,但一个组播组只能唯一对应一个RP。è宣告C-BSR的优先级和BSRIP地址è更新周期60sè使用地址:224.0.0.13èTTL=1Candidate-RP-advertisement:CRP宣告è该消息由C-RP单播向BSR传送,包含RP地址、担当C-RP那个组的组地址和优先级Join/Prune与PIM-DM相同Assert与PIM-DM相同Register:注册è由与源直连的路由器封装多播组流量è单播发送的RPRegister-Stop:停止注册è由RP发出,来通知源DR停止在Register消息中封装多播包查找RPè静态配置è使用开放的标准协议来指定和宣告RPè使用Cisco私有的自动RP协议来指定和宣告RP自举协议è为了运行选举协议,C-BSR和C-RP在网络中使用管理方式指定(手工指定)èC-BSR和C-RP使用IP地址来识别自己(建议使用loopback口地址)ippimbsr-candidateLoopback0010配置C-BSR第2个0是hash掩码的长度(用途未知)10是C-BSR的优先级,默认为0\x81每个C-BSR分配一个优先级1~255默认是0和一个BSRIP地址,并启动自举计时器超时时间为150s,同时开始监听Bootstrap消息(监听地址224.0.0.13)‚收到Bootstrap消息,比较优先级和BSRIP地址ÄBSR:每60s发送一个Bootstrap消息ÄC-BSR:重设自举计时器(计时器超时,就认为自己是BSR)è收到Bootstrap消息后,会向除了收到消息的接口外的所有接口发送Bootstrap消息,确保整个PIM域都知道BSR的位置ƒC-RP收到Bootstrap消息后,获取到BSR的位置,单播向BSR发送Candidate-RP-AdversementBSR向整个PIM域宣告RP集(BSR将所有C-RP信息整理成RP集)Äippimrp-candidateLoopback0group-list10interval20priority30Access-list10permit239.1.2.3将loopback0的地址做为RP地址,切仅做为组239.1.2.3的RP,C-RP向BSR发送Candidate-RP-AdversementRP的选举\x81如果组中只有一个C-RP,这台路由器被选举为RP‚如果组中存在多个C-RP,选举优先级低的路由器成为RPƒ若优先级相同,则运行一个hash函数,结果最大的成为RP(哈希函数的表达式为:Value(G,M,Ci)=(1103515245((1103515245(G&M)+12345)XORCi)+12345)mod231)我也看不懂„若返回的值相同,则IP地址最大的路由器成为RP注:使用hash函数的原因是hash掩码允许连续组的地址号映射到同一个RP上(??????)hash函数输入的是组的前缀、hash掩码和C-RP地址自动RP协议èCisco私有协议èRP映射代理是指定的,而非选举出来的èRP映射代理将组映射到RP,而不是宣告RP集,并在全网分布式的选择RPè使用地址:224.0.0.39和224.0.0.40RP-Announc消息:RP宣布消息è当一台多播路由器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组的C-RP,它在RP-Announce消息中对自己和多播组宣告它是C-RPè更新周期60sè目的地址:224.0.0.39C-RP:è向多播地址224.0.0.39发送RP-Announce消息,更新周期为60sRP映射代理:è在地址224.0.0.39监听RP-Announce消息,从而获取C-RP信息è从C-RP中选出RP(IP地址最大的)è向多播地址224.0.0.40发送完整的组到RP的映射,周期为60s--------------------------------------------------------------------------------------------------------------------------------------------------------------------------------------------------------------------------------PIM-SM和共享树è当DR收到组员的Report消息,检查多播表是否有这个组的条目有:将收到Report消息的接口做为输出接口加入到这个条目中无:\x81建立(,G)对,将输出接口加入条目,并查找组到RP的映射Showippimrpmapping‚在单播表中查找到RP的路由,将到RP的接口加入到输入接口è向组地址224.0.0.13发送Join/Prune消息Ä这个消息包括要加入组的地址和RP的地址,Prune部分为空Ä这个消息设置标志通配比特(Wc-比特)和RP树比特(RPT-比特)ØWC-比特:1表示这个加入地址是一个RP地址,而不是源地址ØRPT-比特:1表示这个消息顺着共享树传到RPè上游路由器收到Join/Prune消息会有下列4种情况中的一种动作Ä不是RP,在多播树上:把收到Join/Prune消息的接口加入到输出接口列表中Ä不是RP,不在多播树上:建立(,G)条目,并向RP发送join/Prune消息Ä是RP,有这个组的条目:把收到Join/Prune消息的接口加入到输出接口列表中Ä是RP,没有该组的条目:建立(,G)条目,将收到Join/Prune消息的接口加入到输出接口列表中注:(多播组从RP的成员请求建立的多播树不一定有多播源)è当建立了共享树,多播路由器向上游路由器每60s发送一次Join/Prune消息做为存活保持ippimmessage-interval改变Join/Prune消息发送时间间隔超时时间是message-interval的3倍注:PIM-SM也存在Prune覆盖源的注册èPIM-SM路由器首次收到直连的源发出的多播流量,会查找组到RP的映射,来获取RP地址è将多播包封装在Register消息中,单播发送给RPèRP收到Register消息,去除封装Ä组已存在:Ø将多播包备份从所有输出端口发送出去,并建立(S,G)对Ø通过Join/Prune消息与源DR之间建立SPT注:该消息包括多播源的地址,WC-比特=0、RPT-比特=0Ä组未存在:建立(,G)对注:若多播源开始向RP发送多播流量,但组内没有组员时,RP不会和源DR建立SPT树,并且向源DR发送Register-Stop消息。有组员加入后才会和RP建立SPT注册抑制为了防止源DR继续向一个无效RP发送多播数据è当源DR收到Register-Stop消息后启动一个60s的抑制计时器è当计时器超时5s前,源DR发送标示了空注册比特的Register消息(该消息不封装任何包)若这个消息触发RP发送一个Register-Stop消息,将刷新抑制计时器PIM-SM和最短路径树PIM允许连着组员的路由器建立到源DR的SPT来减少拓扑中的低效因素è路由器向RP发送Join消息,加入多播组è当多播包到达后,检查多播包的源IP地址,通过查询单播路由表,发送从另一个接口达到源DR更近è向源DR发送Join消息,在2个路由器之间建立SPTè向RP发送Prune消息,将自己从这个多播组中PruneRPT到SPT的切换ÄCisco默认从RPT上收到某一个(S,G)组的包,立刻加入SPTÄippimspt-thresholdk(bit/s)改变RPT到SPT的切换阀值Ä防止STP到RPT的切换使用命令ippimthresholdinfinity注:当路由器切换到SPT,如果组播流量的速率低与阀值的时间超过60s,路由器将尝试切换回RPTCommandèshowipmroute查看多播表èipmulticast-routing启用多播路由支持Auto-RPè配置候选RPÄippimsend-rp-announcee0/0scope16group-list110interval30Access-list110permit224.10.10.10将接口e0/0的地址做为RP的地址,设置多播范围为TTL=16,使用ACL来限制做为那些组的RP,并改变RP-Announce消息的发送时间间隔未30sè配置映射代理Äippimsend-rp-discoverye0/0scope16将接口e0/0的地址做为映射代理的地址,设置TTL=16注:Ä接口e0/0必须要配置PIM-SM,否则映射代理不能工作Ä但是C-RP使用的接口不需要配置PIM-SMü当路由器配置成C-RP时,它开始向224.0.0.39发送RP-Announce消息,时间间隔为60s当3倍的发送间隔180s未收到C-RP消息,映射代理会认为该RP死亡,会重新选出RPü映射代理监听地址224.0.0.39来获取C-RP的Announce消息,并选择出RP(最大的IP地址)并通过RP-Discovery消息向PIM域通过RP地址,时间间隔为60s默认是向224.0.0.0/4通告RP-Discovery消息(该地址是所有多播组)注:若RP发生故障,映射代理会自动切换RP,并向整个PIM域通过新的RP地址èRP公告过滤Äippimrp-announce-filterrp-list1group-list22Access-list1permit10.10.1.1Access-list1permit20.20.2.2Access-list22permit224.10.10.10仅接收rp-list定义的C-RP发送的且仅做为224.10.10.10这个组的RP-Announce消息才会被映射代理接收这个要做一下实验IPPIMnbma-mode当帧中继使用点到点子接口的时候就和一个串行口只接一台设备一样,不存在问题当帧中继的多点子接口有多条PVC的时候,关于AutoRP:因为C-RP是向地址224.0.0.39发送RP-announce消息,如果RP的映射代理是另一个Spoke端,那么Hub端的路由器是不会将目的地址是224.0.0.0-224.255.255.255的多播包前转的这时,RP的映射代理就不会收到C-RP的RP-announce消息,同样的RP映射代理的RP-discover消息也不会被Hub端路由器前转关于BSR:在BSR中C-RP是单播向BSR发送C-RP消息,但是前题是C-RP要知道BSR的位置,这个前提是通过C-RP监听224.0.0.13这个地址来获取BSR的bootstrap消息来获取BSR的地址,那么如果一个Spoke端是BSR,那么C-RP怎么通过bootstrap消息获取BSR的位置???这个需要再查一下文档关于PIM的Prune消息:当一个Spoke端发送Prune消息到Hub端,这时,另一个Spoke端的接受者将无法接收到这个Prune消息,那么就不存在Prune消息的覆盖,Hub端路由器会将这个多点子接口从输出接口列表中删除,另一个Spoke端的接受者将接收不到这个组的流量解决方法:使用命令ippimnbar-mode当Hub端接收到Spoke端的Join消息的时候会Track这个spoke端的IP地址,当这个spoke端发送Prune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另一个Spoke端,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当有很多Spoke端的时候,Hub端路由器会为每个Spoke端复制一份这个组的多播流量,可能会产生瓶颈注:ippimnbar-mode仅支持sparse模式,因为它依赖于sparse模式的join消息(来源为cisco文档)疑问:PIMdense模式也有Join消息,为什么不支持dense模式?这个命令仅依赖于Join消息来Track组员的IP地址吗?CRP的默认优先级是多少?Prune消息的覆盖会不会持续的进行?',)


  • 编号:1700878003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4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800808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