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铁路路基施工作业标准,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

铁路路基施工作业标准,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铁路路基施工作业标准,格式为 doc ,大小 915496 KB ,页数为 108页

铁路路基施工作业标准


('2.1路基施工作业标准2.1。1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2。1.2施工流程2.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标准2.1。3。1适用范围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性土、杂填土及湿性黄土地基路基土及填筑土试验测量放样挖排水沟、地表清理按设计进行地基处理整修基底摊铺碾压自检基底密实度路基试验段施工分层填筑摊铺碾压自检压实度监理检查签证静置沉降期路基边坡修整路基防护装载机装表土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点监理检查签证监理检查签证远运或自卸汽车运土CFG桩、管桩、浆喷桩、强夯等施工中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变形为主要目的的地基加固.2.1.3。2作业准备2。1.3。1.1内业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图会审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绘制桩位布置图,对桩位进行编号。(3)对上道工序进行验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2.1。3。1。2外业技术准备场地施工前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并将场地整平,整平地面并压实后方可进行施工。对场地内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测。若地表水、地下水复测结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再次复测。不能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施工前根据相关专业设计文件对路基范围内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和迁改,对没有迁改而施工中又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管线,注意加强保护.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检查施工场地所设的水准点是否会受施工影响。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在桩位中心打入钢钎或木桩,并采用白灰标志桩轴线,并作编号记录。施工机具和配套设备进场并编号。2。1。3。3技术要求2。1。3.3。1CFG桩施工前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混合料的配比,要求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cm)标准养护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2。1。3.3。2成桩工艺性试验(每工点不少于2根),以复合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试验桩竖向全长钻取芯样,检查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根据发现的问题,修改施工工艺或桩体材料配合比重新试验直至满足要求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2。1。3.3.3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1。3。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3.4。1施工程序(1)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的施工流程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停钻→泵送混合料→边泵边均匀拔管至桩顶→钻机移位。(2)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成桩的施工顺序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沉管机就位→下沉至设计深度→停钻→混合料入管→均匀拔管至桩顶→沉管机移位。CFG桩施打顺序采用从线路中心向两侧顺序推进。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具体的施工方法由现场试验来确定。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或振断。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但施工新桩与已打桩时间间隔不少于7d;在饱和的松散粉土中,如桩距较小,不宜采用隔桩跳打。2.1.3.4。2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否否结束否是否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钻进至设计深度停止钻进向管芯泵送拌合料提钻管内拌和料有足够高度提出钻杆封顶移机拌合料拌制原地面处理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图2.1.3.5施工要求2.1.3.5。1施工准备CFG桩桩体混合料由水泥、卵石(或碎石)、石屑或砂、粉煤灰(必要时加适量泵送剂),在搅拌站集中拌合。同时各种混合材料根据地下水对混凝土侵蚀类型、侵蚀程度,依据《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有关规定执行)。2.1.3.5.2施工工艺(1)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长螺旋钻孔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土、粉土和素填土地基处理,噪声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小,但成桩成本高,成桩速度慢.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工艺流程图(见下页)施工步骤①CFG桩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②混合料搅拌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拌合时间不得少于60s;搅拌的混和料必须保证混和料圆柱体能顺利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管和变径管而到达钻杆芯管内.混合料加水量和坍落度(设计要求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法施工时,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应备好熟料.③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④灌注及拔管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心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钻杆应静止提拔,提拔速度宜控制在2m~3m/min,并保证连续提拔,施工中严禁出现超速提拔,并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桩身缩径、断桩和夹泥等。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m.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保护。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⑤移机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⑥清土及桩头处理弃土清运清土包括CFG桩钻孔弃土清运和保护土层清运两部分。在CFG桩施工中,由于采用排土成桩工艺,其排出的量取决于桩长和桩间距。在施工中及时清运打桩弃土是保证CFG桩正常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工程采用机械和人工联合清运施工方法,施工需遵循如下原则:a不可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造成损害.b不可扰动桩间土。c不可破坏工作面的未施工的部位.施工措施:aCFG桩施工完毕在其混合料初凝后,进行打桩弃土清运,人工将桩身保护桩长大部分挖除,可使其与桩身断开,一般留下50cm的保护桩长.b采用挖掘机清运弃土,挖掘机进入处理范围内禁止在打桩工作面行走,行走时还必须用打桩弃土在打桩工作面再铺行走垫层,其垫层面到桩顶不得小于1m。c挖掘机工作时,须严格控制标高,防止挖断工程桩和扰动打桩工作面以下的保护土层。d运土车辆禁止进入处理范围内,由挖掘机将场地弃土倒至施工桩基范围以外后,再装入运土车运走。打桩弃土清运完毕后,其下50cm的保护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除保护土层时不得扰动基底土,防止形成橡皮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不得超挖,更不允许超挖后自行回填.桩头处理保护土层清除后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将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头截断。截桩方法:a标出桩顶标高位置,截桩时在同一水平面按同一角度对称放置2个或4个钢钎,用大锤同时击打将桩头截断;b如果在基槽开挖和剔除桩头时造成桩体短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下,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假如断裂面距桩顶较近,可接桩至设计桩顶标高.⑦桩帽CFG桩检测合格后。以桩心为中点,放置模具(模具采用3mm厚的钢板制作)长1m、宽1m、高0.3m,清理模具中的虚土,安装桩帽钢筋,安装合格并经监理检验后,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⑧碎石垫层CFG桩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顶部铺设0.5m厚碎石垫层,垫层内夹铺两层高强度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时,以卷长为单位铺设的长,在应铺格栅的段长内铺满后,再整体检查一次铺筑质量,然后接着铺筑下一段。下一段铺筑时,格栅与格栅搭接10~15cm,并用铁钉或木楔固定后继续向前进方向铺第二段。碎石应由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而成,级配良好,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不含杂质、垃圾等有机物。(2)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振动沉管打桩机适用于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土、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无污染、成桩速度快,但噪声较大,适合野外作业。振动沉管工艺流程图(见流程图)施工步骤①沉管根据设计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并进行设备组装.桩机就位,保持桩管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开始沉管,为避免对邻桩的影响,沉管时间应尽量短;记录激振电流变化情况,应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予以说明.沉管过程中遇到卵石土或较硬的黏性土层时,先用长螺旋钻机引孔,再用振动沉管桩机沉管。②投料在沉管过程中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可边沉管边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且停机后须尽快完成投料,直至管内混合料顶面与钢管料口平齐.混合料采用搅拌站拌和,且拌和时间不得小于60s,坍落度为30~50mm。③拔管启动电动机,首次投料留振5~10s再开始拔管。拔管速率按工艺性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一般1.2~1。5m/min较合适。拔管过快易造成局部缩颈或断桩;拔管太慢振动时间过长,会使桩顶浮浆增厚,易使混合料离析,对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可适当放慢。拔管过程中不宜反插留振。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后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成桩后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长0.5米,且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④封顶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湿粘性土封顶.⑤移机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拌合料拌制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桩机就位沉管沉管深度满足要求停止沉管投料振动拔管管内拌合料有足够高度拔出导管封顶移机结束否否2。1。3.6劳动组织2。1.3.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3.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台桩机每台班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职责1搅拌机司机4负责拌制混凝土2混凝土罐车司机32负责混凝土运输3泵送机手16负责混凝土泵送4钢筋工20负责钢筋制作、绑扎5模板工15负责模板安装6混凝土工20负责混凝土施工7司钻16负责钻机成孔8修理8机械维护与修理9电工1负责施工用电10测量3全面负责施工中测量工作11试验2全面负责施工中试验工作12安全员2全面负责施工安全13质检员3全面负责施工质量14技术员3全面负责施工技术15挖掘机司机3开挖土方16汽车驾驶员6负责清运钻渣及土方17普通作业人员48配合CFG桩机施工合计2022。1。3.7材料要求混合料的密度一般为2100~2300kg/m3;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法混合料坍落度为160~200mm。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当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抗侵蚀性水泥或矿渣水泥。卵石或碎石粗骨料:满足级配要求,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kg/m3;最大粒径: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法不大于25mm。砂:采用干净的河砂,类型宜为中粗砂,含泥量小于5%。石屑:石屑率一般在0.25~0。33。粉煤灰: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法所用粉煤灰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百分比)不大于45%,即等级要求Ⅲ级或Ⅲ级以上。泵送剂:泵送剂用于改善混合料泵送性能,泵送剂用于勉强可泵的混合料,掺入量根据泵送剂的类型而不同.当混合料泵送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不掺泵送剂;当水泥掺量相对较低和气温高的季节,需要时可在配比中加适量泵送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掺入量。原材料检验,并将原材料送至试验室按设计要求在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选择最佳配比。本工程采用长螺旋管内泵压CFG桩成桩工艺,粉煤灰选用Ⅲ级或以上,混合料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2.1.3.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型号单位1长螺旋钻机1台2混凝土拖泵1台3混凝土运输罐车3台4水准仪1台2.1。3.9质量控制及检验2.1.3.9。1质量控制CFG桩质量控制以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为主。主要控制要点:(1)施工测量控制及复核;(2)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施工作业过程中质量控制。2.1。3.9。2质量检验(1)所用的水泥、粉煤灰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粉煤灰,袋装200t为一批、散装500t为一批,当袋装不足200t或散装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粉煤灰库抽样检验粉煤灰细度,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检验其颗粒级配.(2)CFG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是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检验数量:每台班抽样检验3次。检验方法:现场坍落度试验。(3)桩体强度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7:①检测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一组(3块)试块。②检测方法: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测。③设计要求:桩身28d边长15cm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MPa~15MPa.(4)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11.①检测数量:检测总桩数的10%.②检测方法:低应变检测。(5)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4。12: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①检测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②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③设计要求: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的桩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的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板试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2.1.3.9。3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1)堵管堵管是长螺旋管内泵压CFG桩成桩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CFG桩的施工效率,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还会造成材料浪费。特别是故障排除不畅时,使已搅拌的CFG桩混合料失水结硬,增加了再次堵管的机率,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产生堵管有如下几种原因:a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当混合料中的细骨料和粉煤灰用量较少时,混合料和易性不好,常发生堵管。对此混合料配合比要注意这两种材料的掺入量,特别是注意粉煤灰掺量宜控制在60~80kg/m3。b混合料搅拌质量有缺陷,在CFG桩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由混凝土泵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头达到钻杆芯管内。混合料在管线内是以圆柱体形状,借助水和水泥砂浆润滑层与管壁分离后通过管线的。因此所设计和搅拌的混合料必须确保混合料圆柱体能顺利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管和变径管而到达钻杆芯管内。混合料坍落度太大,易产生泌水、离析,骨料与砂浆分离,磨擦力剧增,从而导致堵管;坍落度太小,混合料在输送管内流动性差,也容易造成堵管。施工时坍落度宜控制在16~20cm,若混合料可泵性差,可适量掺入泵送剂。搅拌好的混合料通过溜槽注入到混凝土泵储料斗时,需经一定尺寸的过滤栅,有时过滤栅不起作用,可能将混入到粗骨料中的大块石或片石漏入混凝土泵储料斗,泵送混合料时,大块石或片石可能在管线内或动力头内腔管处堵塞,造成堵管。c设备缺陷,弯头是连接钻杆与高强柔性管的重要部件,当泵送混合料时,弯头曲率半径以及弯头与钻杆的连接形式,对混合料的正常输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弯头的曲率半径不合理,会发生堵管;弯头与钻杆垂直连接,也将发生堵管。混合料输送管无论是刚性管还是高强柔性管,若施工结束后清洗不彻底,管内会产生混合料结硬块体,妨碍润滑砂浆流动,以至造成堵管。在高水头下,钻头阀门进水,泵入混合料后,使混合料离析,在钻头阀门外形成碎石散体,堵塞阀门,也无法保证混合料从阀门处下落。d施工操作不当,钻杆进入土层预定标高后,开始泵送混合料,管内空气从排气阀排出,待钻杆芯管及输送管充满混合料,介质是连续体后,应及时提钻,保证混合料在一定压力下灌注成桩.若注满混合料不及时提钻,砼泵一直泵送,同样可使钻头阀门处产生无水泥浆的干硬混合料塞体,使管线堵塞,混合料不能下落。(2)窜孔在饱和粉土、粉细砂层中施工常遇到这种情况,当被加固土层有松散粉土、粉细砂且有地下水,桩距较小,桩的长度大,成桩时间长,易发生窜孔。防止窜孔常用的方法:a改进钻头,提高钻进速度。减少在窜孔区域打桩推进排数,如将一次打4排改为2排或1排。尽快离开已打桩,减少对已打桩扰动能量的积累.b必要时采用隔桩、隔排跳打方案,但跳打要求及时清除成桩时排出的弃土,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发生窜孔后一般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当提钻灌注混合料到发生窜孔土层时,停止提钻,连接泵送混合料直到窜孔桩混合料液面上升到原位为止。对采用上述方法处理的窜孔桩,需通过低应变检测或静载试验进一步确定其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是否受到影响。(3)钻头阀门打不开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时钻孔到预定标高后,泵送混合料提钻时钻头阀门打不开,无法灌注成桩。阀门打不开一般有两个原因;a钻头构造缺陷,如当钻头阀门盖板采用内嵌式时,有可能有砂粒、小卵石等卡住,导致阀门无法开启。b当桩端落在透水性好、水头高的砂土或卵石层中时,阀门外侧除了土侧向压力外,主要是水的侧压力,压力很大,阀门内侧的混合料侧压力小于阀门外的侧压力,致使阀门打不开。施工中可采用改进阀门的结构形式或调整桩长,使桩端穿过砂土,进入粘性土层的措施,来避免这一情况发生。(4)桩体上部存气截桩头时,发现个别桩顶部存在空间不大的空心。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排气阀不能正常工作所致。钻杆成孔钻进时,管内充满空气,钻孔到预定标高开始泵混合料,此时要求排气阀工作正常能将管内空气排出。若排气阀被混合料浆液堵塞,不能正常工作,钻杆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就会导致桩体空气并形成空洞。为杜绝桩体存气,必须保证排气阀正常工作。施工时要经常检查排气阀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清洗。(5)先提钻后泵料当桩端达到设计标高后,为了便于打开阀门,泵送混合料前将钻杆提拔30cm,这样操作存在下列问题:①有可能使钻头上的土掉进桩孔。②当桩端为饱和的砂卵石层时,提拔30cm易使水迅速填充该空间,泵送混合料后,混合料不足以使水立即全部排走,这样桩端处的混合料可能存在浆液与骨料分开现象.这两种情况均会影响CFG桩的桩端承载力的发挥.2.1.3.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3。10.1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时集中精力,谨慎工作,不擅离职守,严禁酒后驾驶。(3)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及时检修,决不带故障运行,不违规操作,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4)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器安全规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员有权制止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佩戴专门的防护用具。(6)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手严禁酒后上岗。(7)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8)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2.1。3。10。2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按有关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规定与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市民生活,规范施工行为。(1)做好文明施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扫,保证现场卫生清洁。(2)施工现场内的材料和工具要在指定位置堆放,不得随意堆放杂物,材料堆放整齐、整洁,场地要卫生,设备要干净.。(3)保持住宿帐篷或临建设施内的清洁卫生,值勤人员要每天打扫,做到被褥叠放整齐、物品摆放有序。(4)施工人员在现场严禁喝酒、嬉戏打闹及随地大小便。(5)注意饮食卫生,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保持周围环境卫生,防止疾病发生.(6)与甲方及其它协作的兄弟单位,互相帮助,以礼相待。(7)在突发性事情发生后,要冷静处理。2。1.3。10.3环境保护措施(1)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运输时用帆布、盖套等遮盖物覆盖。(2)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排入饮用水源。(3)食堂保持清洁,腐烂变质的食物及时处理,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4)受工程影响的一切公用设施与结构物,在施工期间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保护。(5)使用机械设备时,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地界噪声限值》(GBl2523—1990)的规定.(6)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等投料器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地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7)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进行清理,避免携带泥土。2。1.4管桩施工作业标准2.1。4。1适用范围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性土、杂填土及湿性黄土等软土地基中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低级变形为主要目的的地基加固。2.1.4.2作业准备2。1。4。2。1内业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图会审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绘制桩位布置图,对桩位进行编号。(3)对上道工序进行验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2.1。4.2.2外业技术准备场地施工前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并将场地整平,整平标高=设计桩顶标高+0.5m,地表碾压至K30≥60MPa/m。整平地面并压实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前根据相关专业设计文件对路基范围内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和迁改,对没有迁改而施工中又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管线,注意加强保护。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检查施工场地所设水准点是否会受施工影响。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在桩位中心打入钢钎或木桩,并采用白灰标志桩轴线,并作编号记录。施工机具和配套设备进场并编号.2.1.4.3技术要求试桩:管桩正式大量施工前按照要求进行2根工艺性试桩,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取得完整的试桩资料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2。1。4。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管桩施工打桩工艺流程2。1.4.5施工要求2.1。4。5。1施工准备(1)需对施工范围管线进行调查,迁改后才能进行施工准备阶段。(2)试桩:管桩正式大量施工前按照要求进行2根工艺性试桩,根据捶击数或静载机压力读数,施工桩长是否满足设计桩长承载力要求,取得完整的试桩资料并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确认后,开展管桩大面积施工.(3)清理场地,排除积水,用推土机平整施工场地,要求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能低于设计桩顶标高,宜高于桩顶标高30cm。根据周围环境,挖好排水沟施工场地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地势平坦时每隔150m处做排水井,排水井尺寸:50cm*50cm*2m,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用塑料膜满铺排水井,防止渗水,用水泵将积水排除至线路外较远处设置蓄水池内。(4)临近既有铁路线管桩施工,需根据试桩总结参数,在铁路侧设置应力释放孔。释放孔须按照间距3m,孔深不少于15m进行设置,挖孔后孔要用沙料插桩测放桩位管桩验收桩机就位运桩喂桩打桩测量仪器控制测量仪器控制测量仪器控制桩机进场移至下一桩位中间验收送桩掌握桩顶标高接桩焊接进行回填。在管桩施工过程中需设置观测点对营业线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情况对应力释放孔进行调整,以满足营业线运营安全。(5)测量放线定位:用全站仪放出横、纵轴线,定出桩位误差不得大于1cm,桩中心插上标识钎,周围撒上白灰线圈作标志,便于打桩时桩位的查找。2。1.4.5.2施工工艺(1)桩机就位:将桩机移至桩位中心,观察经纬仪和挂在打桩架上的锤球,调平机身,以导桩器中心为准,用重锤对准桩尖中心,找准桩位。静压机通过机身水平仪配合,观测仪进行调平对中。(2)吊桩、插桩:在桩端0。31倍桩长处单点起吊,待管桩基本垂直后提升桩锤,将桩顶喂入桩帽.对中桩位后,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扣好桩帽后,微微起动打桩机,用桩锤轻压,将管桩压入土中0.5m,此时用经纬仪双向调整桩身垂直度。(3)打桩:开始打桩时,油门控制宜小,随着桩入土深度的增加,阻力增加,可逐渐加大油门,捶击时做到重锤低击。打桩时桩身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各设置一台经纬仪校准,每不少4m进行观测一次。(4)接桩:将下段桩顶距离地面0。5~1。0m处(但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可进行接桩,本工程接桩采用焊接法。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连接后桩身保持垂直。上下桩中心线对齐,错位偏差不大于2mm;节点矢高不大于1‰桩长.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必须采用钢丝刷清除污锈,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部分应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速度,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可再焊次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待焊缝降温8min后,涂刷防腐材料再行打(压)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5)送桩:采用送桩器送桩,送桩器断面应平整,器身垂直。送桩时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在送桩杆作出明显标志,用水准仪严格控制,以保证桩顶标高准确.施工中应认真记录每下沉1m的锤击数和最后1m每下沉10cm的锤击数,作为最终贯入度值的依据.(6)转出送桩器,遮盖桩孔,移机进行下一根桩施工。(7)在打桩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宜进行跳打,临近营业线管桩施工必须进行跳打.可按照下图管桩施工顺序进行施工:2.1.4。6劳动组织2.1.4。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4.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一台打桩设备组建一个施工班组,每班组由12人组成,具体分工见下表:操作人员分工表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班长1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联系,控制操作规程,排除施工中种种障碍.2操作员1负责机器设备的检查、维修、安装,按施工工艺正确打送管桩。3专职安全员1负责施工安全.4技术及测量员3用经纬仪在桩机前方和九十度方向测量控制桩的垂直度,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数据记录.兼质检员.5电焊工26劳务工42。1。4.7材料要求说明:管桩施工顺序每间隔1根进行施工,如图即按A1→C1→E1→B1→D1→F1→A2→C2→E2→B2→D2→F2→A3→C3→E3→B3→D3→F3的顺序进行施工。本图桩位编号只为了表示施工顺序方便,并不是设计中的为桩位编号。F654321EDCBA远离营业线侧小里程方向大里程方向成品管进场后,检查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管桩内外表面无露筋、空洞、蜂窝、混凝土脱落与断筋、脱头的现象,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2.1。4。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型号单位1静压(锤击)桩机1台2吊车1台3管桩运输车3台4水准仪1台2.1.4.9质量控制及检验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2。1.4。9.1管桩外观质量和管桩尺寸容许偏差、抗弯试验及检验标准必须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标准和设计要求.管桩外形尺寸容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容许偏差(mm)检验方法直径±5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壁厚—5抽芯园孔平面位置对桩中轴线的位移5桩尖对桩纵轴线的位移10拉线尺量检查桩身弯曲矢高20矢高与桩长比1‰法兰盘对桩纵轴线垂直度3角尺和拉线尺量检查2。1.4。9.2管桩的验收、起吊、运输和堆放(1)管桩起吊运输中,必须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振动和冲撞。(2)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可按照下图进行堆放.2.1.4。9。3施工中应加强测量,保证桩身垂直度和桩顶标高符合要求。2.1。4。9.4收锤标准:收锤标准以最后贯入度为控制标准,最后贯入度满足试桩参数要求。2.1。4.9.5管桩施工容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序号检验项目容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中间桩d/4按成桩总数的5%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经纬仪或钢尺丈量外缘桩2直桩垂直度1%吊线和尺量2.1.4。9.6质量检测(1)施工过程中桩身质量检查采用直观法检查,并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抽检,检测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小于10根;对于两节以上的管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包括高应变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小于5根。(2)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其验收标准详见各工点设计图,抽检数不得小于总桩数的2‰。2.1。4.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4。10.1打桩施工前应对临近的建筑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在施工时进行观测。2.1.4.10.2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听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生异常立即检查处理。2.1.4。10。3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施工图要求,如施工图没有提出吊点要求时,当桩长在16m内,可用一个吊点起吊,吊点位置在桩端至少0。29桩长处,当桩长在16m以上时,须设两吊点,吊点在桩距离两端头0.21桩长处,吊绳夹角45度,桩长大于25m时,应另设计吊点位置.2。1。4.10.4临近营业线、构筑物吊装管桩时,旋转方向需从远离既有构筑物位置侧向近位置进行吊装.2。1.4。10.5进行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2。1。4.10.6在市区进行管桩施工时,尽量采用静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2.1.5浆喷桩施工作业准备2.1。5.1适用范围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黄土和淤泥、人工填土、砾石土、卵石土等进行旋喷加固,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明挖基础开挖范围和工程量,浅埋隧道加固围岩。2.1。5.2作业准备2。1。5。2.1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材料用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进场,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2.1.5.2.2外页技术准备计算出单桩所需水泥浆液用量.水泥浆液用量有两种计算方式:Q1=π/4D2H(1+β)Q2=H/Va(1+β)其中:Q1、Q2-—体积法和喷量法计算单桩水泥浆液用量(m3);D-—旋喷桩直径(m)H—-旋喷桩长度(m)β——损失系数(0.1~0.3)&--单位时间喷浆量(m3/min);V-—提升速度(m/min)水泥浆液组成:水泥∶水∶外加剂=1∶1∶n2.1。5。3技术要求为保证成桩强度,水泥量可酌加,但成桩直径有影响。外加剂的掺入可改善浆液的流动性、稳定性、早强速凝。外加剂建议采用氯化钙(2%速凝、早强)、水玻璃(2%初凝早、终凝迟、价廉)等.2.1。5。4施工要求2.1.5。4。1施工准备检修机具设备、平整场地,并放样.机具就位并试运转。2。1。5。4。2钻机就位、射水试验移动钻机至设计孔位,钻头对准旋喷桩设计中心,并进行低压(0.5MPa)射水试验,确保喷嘴射水畅通、压力正常。2。1.5。4。3钻孔、接长钻杆进行钻孔时,射水压力可稍增至0.5~1.0MPa,防止堵塞喷嘴。当第一根钻杆钻进以后,停止射水、接长钻杆、继续加压、射水并钻进,作好记录,直至钻到到设计标高为止。若对成桩强度要求较高,可采用高压射水对土体进行高压切割,自下而上,以置换出土体中的尽可能多的泥土、微颗粒.压力(20~24MPa)、转速15~30r/min,提升速度0。1~0.25m/min。但工作时间将增加一倍,适用于砂土、砂砾土、砂卵石土的承重桩。2。1.5.4.4制浆、过滤制浆应在钻孔的同时进行,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配合比前已述及。将拌好的水泥浆流入过滤的筛网,经过滤后流入泥浆桶中备用。筛网孔径为0.8mm,水泥浆桶容积约1立方米左右,各项原材料须准确计量。2。1。5。4。5加压旋喷(1)泥浆桶的浆液,通过高压泵加压后,经高压管送至钻机开始旋喷.旋喷主要技术参数:浆液压力10~24MPa旋喷速度15~30r/min提升速度0.2~0.25m/min浆液流量80~100L/min(2)钻孔钻至桩底的设计标高后,停止射水,取下上面第一根钻杆,放入钢球,堵住射水孔,再将钻杆装上,并开始升压注浆,浆液冒出地面以后,钻杆开始旋转和提升,(承重桩可在桩底旋转驻留喷浆1~2min钟,形成扩大桩头)进行自下而上的旋喷,对个别桩位遇到的砾石土层,为保证成桩桩径,应复喷一次.(3)当第一根钻杆完全出地面以后,停止压浆,待压力下降以后,快速拆除第一根钻杆,然后升压,压力达到设计值时,便开始重新旋喷提升,喷头到达设计桩顶标高时,需进行1~2分钟的低压补浆,压力为5MPa左右,以弥补由于水泥的收缩和离析作用造成的桩顶凹穴,甚至可补干水泥。2.1。5.4。6补浆结束以后,可提出钻杆及钻头,用低压射水进行冲洗钻杆和喷嘴,至此旋喷结束,钻机重新移位。2。1.5.5劳动力组织工种人数职责班长1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钻工1操作钻机并维修泵工1操作高压泵并维修电工1负责各种电气保障钳工1全面维修保养机具普工4倒水泥、拌浆、过滤并协助他人工作技术人员1掌握技术、质量和施工记录共计10每延米桩约需10分钟左右,可24小时三班制作业。2。1.5。6材料要求所用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进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在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的环保措施,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措施,防止水泥受潮变质。2.1.5.7机具设备配置序号机械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钻机BT-GJD-501台2高压泵LZ5001台3泥浆泵BW-1202台4搅拌桶1000L左右(自制)1个5高压管20mm6拌合机1台2。1。5.8质量控制及检验(1)开工前,必须试桩,确定合理的旋喷参数和浆液准确的配合比。(2)旋喷过程中,有20%以内的冒浆量,若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均属不正常。(3)拆卸接长钻杆或继续旋喷时,要保持钻杆有10~20cm搭接长度,以免断桩。(4)中断旋喷后,应重新钻至桩底重新旋喷。(5)过滤筛孔要小于喷嘴直径的一半。拌合浆液须严格计量,并不得使用受潮变质水泥和不洁净的水。(6)对5%的旋喷桩进行抽样检查,可采用浅层开挖,观察其形状、直径垂直度、检查强度。也可钻取岩芯,观察其完整性及进行抗压试验。以及水电效应法等。(7)保证桩身强度最根本的办法是要使孔内泥土被置换得多,可不断改变参数以取得最佳效果。(8)遇有孤石等情况,为避免畸形桩及断桩,桩可移动位置,必要时可补桩。2.1.5.9安全及环保措施2。1。5.9.1施工前详细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压力和流量需达到要求。2.1。5.9。2确保其它杂物进行水泥浆桶,管路及喷嘴内。2.1.5.9。3各类密封圈确保良好,无渗漏。2.1.5.9.4安全阀中的安全销要进行试压检验。2.1。5。9。5高压泵须专人操作,压力表应定期检修鉴定。2。1。5。9.6冒出的泥浆可用人工加机械拌合捣实加固土表层。也可收集集中处理,待其半干硬时运走弃掉,不可放任自流污染环境.2.1。5.9。7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先修筑弃碴挡墙,后弃土。2.1.6强夯施工作业标准2。1.6。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强夯地基处理。2。1。6。2作业准备2.1。6.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6.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6。3技术要求2。1.6.3。1收集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编制强夯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并经审批,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1.6。3.2测设水准控制点和路基轴线桩,测放桩位并作好标记。2.1。6.3。3试夯,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是否适宜,确定工艺参数.2.1.6.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6.4.1施工程序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完成的作业区,进行夯实。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清表测量放样夯机就位夯击检测2.1.6.4.2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清表测量放样夯机就位夯击夯后地基检测不合格施工记录移夯机至下一夯点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2。1。6.5施工要求2。1.6。5.1施工准备(1)环境调查地基处理前,应查明强夯范围内地下的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同时对路基范围内的洞穴、水井、废窑洞、墓穴及平整土地中填埋的沟壕的调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可能产生的路基质量隐患。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建筑物内人员或设备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当无测振条件时,可通过试验确定安全距离),采取挖减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2)清理表土按照设计要求清理表层的草皮和腐殖土层(一般路段清表厚度不得小于30cm,腐殖土层较厚以及附着有非适用材料的路段应将其清除彻底),并挖除局部的淤泥、翻浆土层,有积水路段应排除积水并将土翻松晾干。(3)修建临时排水设施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排查和完善排水设施,施工时在强夯区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便及时排除雨水,若地形起伏不平应进行必要的平整。(4)夯前地质勘察及夯实机具的选择①强夯前应对路基工程地基处理范围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进行复核。②依据设计及地质情况选择夯实机具,夯前应对夯机机械型号、锤重的标定及机具检查。③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5)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放样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每个夯点都按夯锤底面尺寸标出白灰轮廓线。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6)确定施工参数①单击夯击能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②强夯影响深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③夯锤落距确定: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锤重(kN)×落距(m)=单击夯击能(kN·m).④夯击遍数的确定夯击遍数设计为5遍。第一、第二、第三遍为点夯,采用跳夯法,第四、第五遍为满夯。最后2遍以低能量满夯,使表层松动的土得以夯实。⑤夯击次数确定点夯:点夯一般8~15击,同时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40mm;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d.满夯为3击.(7)夯击点的布置夯点间距:点夯3。5m,正方形布点;满夯四点中心搭夯一点。夯击点平面布置图。(8)夯击间隔时间黏性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砂类土、碎石类土地基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9)强夯地基加固处理范围坡脚外不小于3m,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2.1.6。5.2强夯施工(1)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2)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3)测量夯前锤顶高程。(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5)重复上述步骤(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6)换夯点,重复上述步(2)到(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7)每遍夯击完成后及时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点夯2遍平面布点示意图、1为第一遍夯击击点、2为第二遍夯击击点点夯3遍平面布点示意图、1为第一遍夯击击点、2为第二遍夯击击点、3为第三遍夯击击点(8)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9)将场地填土至夯前地面高程后用低能级满夯,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最后用重型压路机将场地整平碾压至夯前地面高程.(10)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竣工验收,若验收不合格应进行补夯,验收合格后再施工上部垫层及填土。2。1。6.5.3施工监测及注意事项强夯施工监测:强夯施工除了严格遵照施工步骤进行外,还应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为避免强夯施工中夯点位置错误,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4)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注意事项:(1)强夯施工前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2)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减震措施。(3)起吊夯锤时应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4)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5)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应在路基范围的强夯施工完成后,再桥台、涵洞施工。(6)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7)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8)经常观察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在建筑物附近可挖防震沟,深度应超过该建筑物的基础深度。2.1。6.6劳动组织2.1.6.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6。6.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3人机械工、普工10~1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2.1。6.7材料要求本作业施工中所用回填夯坑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2。1。6.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强夯机2~4台推土机1~2台装载机1~2台洒水车1台水准仪1台2。1.6。9质量控制及检验2。1.6.9。1质量控制(1)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2)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3)对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4)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5)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①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②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③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④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⑤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⑥记录计算最后2击的夯沉量,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2.1.6.9。2检验(1)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2)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锤直径。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3)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①检验数量:施工结束7天后,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荷载试验3点。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的检验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荷载试验。②在每500~1000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在有效加固深度内,每隔1m取1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和湿陷系数,满足设计要求.(4)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检验数量:检验总夯击点的10%.检验方法:测量检查。(5)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2.1.6。10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2.1。6。10.1施工安全(1)强夯施工应有固定的作业班组,现场管理和施工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坚持班前会进行安全教育.(2)施工前应在强夯区采取隔离措施,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起重机臂下、重锤下严禁站人。(3)随时检查机具工作状态,强夯前检查起重机各部位是否正常和钢丝绳有无损伤,强夯时随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经常维修保养,发现异常和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4)强夯若黏锤,不得强行起吊,以免损坏设备.(5)夯锤下沉50cm以上时,起重钩不要一次猛起,多次起试,锤底离地面小于5cm,待人员离开夯锤再继续起升.(6)现场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至强夯15m范围以外。(7)在强夯能级50~625KN·m振动的影响范围20~100m以内时,应采取防震措施。(8)强夯一段时间后(一般在1000次夯击左右),起重机应进行保养,要检查机械设备、动力线路、钢丝绳磨损等情况,重点检查调整回转台平衡钩轮与导轨的间隙,避免加大平衡钩轮的冲击负荷.2。1。6。10。2环境保护(1)施工场地内的各种废弃物要分类堆放,定期按规定处理,防止乱丢乱扔。(2)废弃的泥浆、油污要作过滤处理,不容许污染环境。2.1。7路基桩板工程施工作业标准2。1.7。1适用范围桩板适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松软土地基,桩帽板一般用于打入桩、压入桩等刚性桩桩顶。2.1。7。2作业准备2。1.7。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7。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7.3技术要求2。1.7。3.1桩基小应变、高应变和静载试验必须达到设计和验标要求;2.1.7。3.2施工前要按设计确定施工砼配合比;2.1.7.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2.1.7.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开挖桩基础垫层施工钢筋、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养生2.1.7。4。2桩板结构工艺流程2。1。7。5施工要求2.1.7.5.1施工准备(1)下承层褥垫层经检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准备开挖桩基础测桩标高位置铺设褥垫层素混凝土层绑扎钢筋保温、养护小应变、高应变和静载试验自检合格监理核实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2)施工素混凝土垫层找平层,施工时,用100mm方木做支护模板,采用钢筋钢钎固定,在方木找平标高,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人工收面;(3)在已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垫层上测量放线,设置中、边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放线定板位;(4)进场钢筋及混凝土原材料经试验检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1。7.5.2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1)钢筋制安:钢筋进场后,首先要做好防锈蚀,防污染,防变形的处理措施。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长度截取,弯折加工,截取长度允许偏差10mm,弯折位置允许偏差20mm.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底板钢筋,并放置底板钢筋保护层,使底板形成网状结构。放置横向通长马凳(用横向通长钢筋,焊接三角支腿,形成马凳),间距1米放置一道,马凳长度及摆放位置通横向钢筋位置一致,并在马凳上用红漆或石笔标出纵向钢筋位置(100mm)。在马凳上摆放纵向钢筋,摆放数量同设计要求,并在马凳上间隔2米绑扎一道.放置横向钢筋,边放置横向筋边绑扎。绑扎时,从一角开始,呈扇形向外辐射绑扎,上下网片之间连接筋及时绑扎,从而形成整体骨架,保证施工人员有牢固的绑扎工作面。骨架绑扎完毕后,在四周绑扎垫块,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2。保护层允许偏差为+10mm至-5mm,中心位置允许偏差15mm。(2)模板制安:模板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宜采用小型钢模,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安装时,先安装两侧纵向模板,模板通过横向钢筋拉杆锚固。安装纵向端部模板,模板通过拉杆及地锚方式进行固定.模板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施工时注意:对于拉杆,在拆模后,进行截断,并刷防腐涂料,防止钢筋锈蚀侵入桩板内钢筋.(3)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注前,在钢筋上按照纵横向四米设置一标高定位桩,可采用钢筋焊接在钢筋骨架上,测量并用红漆画上标高标记。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分台阶分层进行,从路基一侧开始.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第一遍抹面采用木抹子施工,待混凝土表面初凝(从外观观察,混凝土表面水分已干,手轻轻按压,没有明显手印为准)后,采用圆盘式电动抹面机进行第二次收面,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施工时注意:用于定位高程的钢筋在施工完毕后,进行截除,并对钢筋头进行防腐处理。(4)拆模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14天.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即可拆除模板,并及时恢复覆盖养护。2。1.7.6劳动组织2.1.7。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7。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施工区段配备人员管理人员1人安全员1人模板工6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8人记录、测量和试验人员4人其它配合人员5人合计40人2。1。7.7材料要求2.1。7。7.1施工所用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在进场后检验合格;2.1。7。7。2钢筋、水泥在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要与原地面隔离架空、覆盖,防止受潮变质、生锈。2.1。7.8设备机具配置施工机械和机具配置一般根据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大小进行配置,本作业施工机械设备同一般混凝土施工所用机械一致。2。1。7.9质量控制及检验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2。1。7.9.1质量控制(1)桩帽板施工应在桩检验合格后进行。(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有试验人员现场做混凝土试件,并检查其塌落度。2.1.7。9.2检验(1)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2)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露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钢筋.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数量: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钢筋分项工程所述各项要求.检验方法: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钢筋分项工程所述各项要求。(4)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数量: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钢筋分项工程所述各项要求。检验方法: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钢筋分项工程所述各项要求。(5)桩板的容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序号项目容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板平面尺寸-30mm,+30mm按桩板数量5%抽样检验每块长、宽各尺量2点2桩板厚度-20mm,+30mm每块尺量4点3中心位置15mm测量纵横2点2.1。7.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7.10.1施工安全(1)施工机械使用、操作人员条件、检修保养、钢丝绳使用、起重吊装作业、施工用电、特殊环境作业、营业线施工等应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对电工、机操工、起吊工、安全检查员等要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上岗证。(3)安全检查员要执行三查制度即工前检查、工中监察和工后复查,杜绝事故隐患。(4)施工作业人员和高处检修人员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2.1。7。10。2环境保护(1)在距居民生活区较近的施工现场,须建立必要的噪音控制设施,如声屏障等。(2)市区和靠近居民区夜间施工需领取“夜间施工许可证”.2。1.8褥垫层夹土工合成材料施工作业标准2。1.8。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褥垫层夹土工合成材料施工2。1.8.2作业准备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2.1。8。3技术要求2.1.8.3。1土工合成材料要在拌合厂进行拌制。2。1。8。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2.1.8.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检测、清理垫层人工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铺设褥垫层平整压实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绑扎、固定检测倒卸法铺设上层垫层碾压测试原件埋设褥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2.1.8。5施工要求2。1.8.5.1施工准备土工合成材料进厂时,逐批检查出厂检验单,产品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报告单。对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验。运至工地后需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并保持料棚通风干燥.2。1。8.5.2配合比垫层的水泥土(灰土)填料按设计的配合比要求采用厂拌。经试验确定土料合理含水率,该含水率能使经拌合后的灰土基本达到最佳含水率的要求.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为合理值,以保证拌合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1。8。5.3施工工艺采用画点布料控制松铺厚度,考虑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要求,应选取合适的压实厚度。为方便机械操作及边坡的压实,填筑时应两侧各超宽50cm.整平时采用推土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终平,保持纵横平顺均匀,然后再用压路机压实,待测试符合要求后,其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先将碾压密实的表面平整,每幅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要压紧,然后在其上采用倒卸法施工上垫层。垫层施工完毕需覆土后方可进行静压,严禁振动压实.2.1。8.6劳动组织2.1.8.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8。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3~5人指挥卸料人员2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8.7材料要求2。1.8。7。1水泥土(灰土)所用土可选用黄土,水泥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4-7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2.1.8.7。2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质量、纵向抗拉强度、伸长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1。8.8设备机具配置施工机械和机具配置一般根据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大小进行配置,本作业标准只是列举出主要施工机械,仅供参考。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混合料拌合机1~2台推土机1~2台装载机1~2台运输车辆10~30台洒水车1台2.1.8。9质量控制及检验2。1.8。9。1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按规定频率和标准抽检,施工中加强防护,防治污染和破坏。(2)土工合成材料的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突出物.(3)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主要受力方向,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铺设.(4)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抗拉强度。(5)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必须拉紧展平插钉固定,并应与路基面密贴不得有褶皱扭曲。(6)铺设多层土工合成材料时,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宜小于0。5m.(7)土工合成材料不得直接铺设在碎石等坚硬的下承层上.应在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之间铺设5cm的中,粗砂保护层.(8)土工合成材料铺好后,应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并及时用砂覆盖.(9)严禁碾压及运输设备等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碾压或行走作业。(10)原地面排水应形成4%的路拱。(11)垫层加铺土工合成材料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质检人员现场监控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2)垫层施工完毕后才可进行电缆槽(沟)施工.2。1。8.9.2检验(1)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品种,批号的土工合成材料,每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一组。检验方法:查验每批产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抽样检验土工织物的拉伸强度、延伸率、渗透系数或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延伸率。(2)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砂垫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3000m3为一批,不足3000m3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一组。检验方法:现场检验砂子的含泥量,并进行筛分试验,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检查由草根、垃圾等杂质。(3)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碎料,每3000m3为一批,不足3000m3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一组.检验方法:在现场抽样检验碎石的最大粒径,含泥量,并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检查有无草根、垃圾等杂质及岩性变化情况.(4)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向和连接方法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土工材料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尺量,查施工记录2搭接宽度0,+50mm3竖向间距—30,+30mm4上下层接缝错开-50,+50mm5回折长度2.1.8.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8.10。1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所有进厂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4)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5)施工中,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2。1.8.10.2环保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按照国家、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同时要防止水土流失。2。1。9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标准2。1。9.1适用范围适用于客运专线铁路站前路基改良土施工。2.1。9。2作业准备2.1.9.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9。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9。3技术要求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水泥)的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标准。水泥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环境保护的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2。1.9.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2。1.9.4。1施工程序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集中拌合→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2.1.9。4。2工艺流程拌和机安装土场选择改良土土组成设计土工试验机械试运转与调试改良土拌和碎土机粉碎土配合比报批水泥(石灰)鉴定配合比试验水泥(消解石灰)土场集料准备N下层检测验收试验段施工报监理单位确认y改良土摊铺、平整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改良土运输测量放样接逢处理养检查验收下一连续不连续施工边桩测设施工准备修建便道场地清理中线、高程复测地基处理及验收层厚、平整度量测与控制分层填筑沉降观测设施安置填料检验厂拌改良土生产2。1。9.5施工要求2.1.9.5。1路基填筑试验段(1)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确定新的快速试验检测办法与已规定的基本试验检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验证和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2)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取得施工经验及相关参数,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和路堤不同部位的压实标准来确定松铺厚度、混合料土的最佳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的碾压遍数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方案。将以上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3)试验段的选择:试验段一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段应选在填方工程数量集中、施工时间较长或需要尽早开工填筑完成的地段.当沿线填筑的土质变化较大时,试验段应选在土质较好而且对今后施工有广泛指导作用的地段。2.1。9。5.2改良土配合比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路堤本体的垫层(厚度不小于1。0m其顶面不低于原地面)为水泥改良土(P·032。5水泥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5%~7%);路堤本体不浸水路堤为石灰改良土(钙质消石灰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8%~10%),浸水路堤为水泥改良土(P·032.5水泥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3%~5%)。基床底层为厚度5。4m的水泥改良土(P·032。5水泥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5%~7%)。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2。1.9.5.3施工方法(1)改良土的拌和全部采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施工区段应按填筑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一般宜划分为底层准备区段、拌和摊铺区段、碾压整型区段、检测报验区段。改良土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压实质量。2.1.9.5.4施工工艺(1)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2)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方格网内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以此控制每层的摊铺厚度。(3)拌和: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的土块。标定计量设备,调整好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使进入拌和设备内的各种料符合配比要求;并且要特别关注正式拌和时,能否作到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与标定时基本一致,有无出料口堵塞等不正常情况。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需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应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正式拌制改良土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厂拌工艺参数.改良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现场摊铺后混合料的颜色应均一。(4)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5)摊铺: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识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l~2遍。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分层填筑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和试验段确定的方法进行,一般宜控制在20~28cm。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6)碾压: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7)养生: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2。1。9。6劳动力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的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施工单元人员配置:领工员2名;指挥卸土位置人员2名;测量及试验检测人员4~6人;其他机械工、普工30~50人.2。1.9.7材料要求石灰改良土的石灰选用消解石灰,其指标应达到现行的试验规程标准.水泥改良土掺入水泥时,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同时石灰应进行充分的消解,拌合站设多个石灰消解池,消解石灰的时间不小于7天,保证石灰充分消解且能够不间断的连续供应。这是化学改良土填料质量控制的关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尚需对含水量、含灰率,石灰颗粒粒径、改良土颗粒粒径、外掺料剂量(石灰或水泥)进行严格控制。改良土在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水分损失,尤其是在夏天炎热气候的情况下水分损失会更大,因此拌和好的改良土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适当大一些,具体数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确定。施工时要特别注意路基内预埋管线及设施的施工,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预埋管线及设施不受到损害,同时要确保此部分的路基压实质量符合要求。2。1.9。8机械设备配置改良土施工劳力与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个大的部分既改良土拌合站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其中改良土拌合站的数量和厂拌设备生产能力根据标段的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进行配置,一般厂拌设备生产能力宜高于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改良土拌合站的主要机械设备:改良土厂拌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碎土设施。改良土拌合站供应路堤填筑区的施工单元。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既: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路堤填筑区施工单元的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2。1。9。9质量控制及检验2.1。9。9。1质量控制(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既:①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对石灰及水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未消解石灰颗粒和素土层。改良土应色泽均匀,无灰条、灰团。改良剂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4)改良土的收缩裂缝会引起排水面破坏,易引起水侵入路基。要严格控制压实含水率,确保压实度,注意养生,以控制改良土本身的收缩裂缝。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5)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和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和熟料的均匀性。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这是化学改良土填料质量控制的关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尚需对含水量、含灰率(水泥含量),石灰颗粒粒径、改良土颗粒粒径、松铺系数、碾压遍数这些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6)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1.9.9.2检验(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和生石灰块的检查,在100m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检验方法: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生石灰块检查采用孔径5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1.9—3的规定.检验频数:每层每500m2检验一个点。检验方法:压实系数检验宜用环刀法。改良土压实质量检验应与施工紧密配合,要考虑现场检验压实质量不合格时,仍给碾压留有时间。质量检验以密实度为主,其它如K30、Ev2、Evd不作为施工时的主要检验项目,因刚碾压后不代表后期的状况,很可能当时测定的结果达不到后期要求的值,密实度与K30、Ev2、Evd的对应关系可通过路基填筑试验段进行对比试验确定(建立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质量评价的目的)。因此压实质量检验以密实度为主,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在时间上与施工密切配合,且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检测过程中进行见证和确认,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频数:每层每1000m2检查一组;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研究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路基改良土用四个指标控制:压实度、强度、颗粒粒径、含灰率。检测主要内容为: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压实系数K检测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核子湿度密度仪法,宜以环刀法为主。强度检测方法:K30平板载荷试验、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Ev2静态平板载荷试验。检验频数:为每层500m2检验一处,检验标准见表1。9-3。含灰率检测方法:EDTA剂量滴定、钙离子直读仪法,检查要求见表1。9-2。改良土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次表1.9-1材料名称试验项目频次试验方法土含水率每个土源点或每批同一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料源材料使用前应取两个试样.验规程》(TB10102)执行液限、塑限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石灰有效钙、氧化镁水泥凝结时间强度改良土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表1.9—2填料类别项目频次化学改良土石灰或水泥剂量每层100m三个样品,用滴定法试验化学改良土含水率根据观测,异常时试验拌合均匀性随时观测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表1.9—3填料部位填料种类石灰或水泥掺量配比压实标准备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变形模量Ev2基床底层水泥改良土≥5%≥110≥40≥0.95≥60基床以下石灰改良土≥8%≥90≥0。92不浸水路堤水泥改良土≥3%≥90≥0.92浸水路堤垫层水泥改良土≥5%≥110≥0.95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1.9-4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尺量3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2。5m长直尺量5厚度±3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6顶面高程+0,-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2。1。9。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9。10.1安全措施(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4)改良土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2。1。9。10.2环保措施(1)改良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改良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减少甚至避免石灰(或水泥)扬尘,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上加强监督;二是在技术上严格把关。改良土施工中,需要各级负责人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能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技术上,应对石灰在运输、储存、磨细、消解、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的原则是尽量避免石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消解石灰时,选择在一避风近水的地方,在其周围进行封闭。另外,与石灰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按时专门用车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规定要求。(2)雨、雪施工防护措施施工前,应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避免雨天施工,并在雨、雪天气做好防护措施。因水对化学改良土工程性质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做好雨、雪天施工防护措施.施工前在路基边坡范围外挖临时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临时排水系统的完善和畅通,同时应备适量的隔水膜(布),能满足雨、雪天气时,对受雨水影响大的部位的面覆盖,使雨停后能立即恢复生产,把雨雪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1.9.10.3注意事项(1)对地面纵坡与线路纵坡不平行的段落,应由地面最低处逐段进行调整,但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应为经路基填筑试验段确定的最大松铺厚度,最薄处的松铺厚度不得少于15cm,纵坡调整应在基床下部的路堤顶层填筑前完成。(2)要注意石灰改良土和水泥改良土对土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要求是不一样的,水泥改良土适合掺入塑性指数较小的土质.因此在取土场内设置拌合站时,应对土的性质、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剂量、运距等综合考虑。(3)要特别注意对水泥改良土从拌合站的拌和开始至碾压完成的时间控制。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2。1.10基床底层填筑施工作业标准2。1.10。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施工。2。1。10。2作业准备2.1。10.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10。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10。3技术要求2.1。10.3.1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2。1.10。3.2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合、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1。10。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0.4.1施工程序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填筑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填土、整平、洒水晾晒、碾压、检测、边坡整型。施工中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指标分层填筑.2.1.10.4.2工艺流程是分层填筑作业循环下承层处理合格下承层处理填料置备否测量放样按现场规划卸料推土机摊铺及初平压实检测合格边坡修整不合格处理结束平地机精平重型压路机碾压验收检验合格是否是否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2。1.10。5施工要求2。1.10。5.1施工准备(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进度要求,且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等,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路基施工创造条件。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工期和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熟悉核对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标准,核对基床底层预埋管线的设置及路基与相邻结构物的关系,做好核对记录,需办理变更手续的应按相关规定及时办理。(3)施工前,应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应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挖取。(4)填料检验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试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对填料的强度、颗粒、级配等相关项目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基床地层填料达到A、B组填料的标准要求。(5)工艺试验在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工艺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作业组织和各施工班组施工的质量能力和施工效率,查找问题,优化工艺,形成用于指导下步施工的工艺。工艺试验设计:根据施工机械配置方案和作业班组、作业区段划分,拟定几个“松铺厚度+碾压方式”方案进行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变数、最佳的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2。1.10.5。2工艺基床地层A、B组填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图5—1.(1)测量放样①现场交桩以后,必须完成中线、水准的施工复测,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之后才施放线路中心线桩和路基边桩,中线、水准、边桩的测量误差必须符合客运专线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双检制。②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断面尺寸放样两侧边桩,包括路基边缘、坡度、坡脚的具体位置,表明其轮廓并预留超填宽度。(2)下承层处理、验收①填筑高度大于2。5m的路堤,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②认真按施工图及质量标准进行基床底层下承层验收.包括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分层填筑①填筑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作业区段划分:底层准备区段、摊铺区段,碾压整形区段、检测报验区段.②从最低一层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填筑的松铺厚度由工艺试验确定。③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摊铺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汽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④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压实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⑤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层中线和填筑边线。为保证层边部的压实效果,填筑时宜将两侧路基各加宽30~50cm。填筑后按照结构宽度刷坡.(4)摊铺平整平整施工步骤及标准①采用推土机按全路堤面宽均匀摊铺。经推土机摊铺后层面高程比计划松铺高程高4cm。②用光轮压路机快速静压1遍。③平地机初平。初平后层面高程比计划松铺高程高3cm.④用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遍部压3~4遍),中速或快速行进。⑤测量层面高程。纵向每20m设一个测量断面,每断面测2~4个测点。⑥平地机精平。层面高程高于计划松铺高程0.5cm。⑦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平整作业要点①先将中心线桩移置于一侧路肩上,并在桩处插立标杆,扎上布条,显示路肩正确高度,便于司机观察。②平地机在立杆的对侧作业时,须有人观察指挥平地机调整刀片高度。③平地机以较大切土深度进行粗平,切除高处补平低处作业,行驶到段落终端时,常以倒退形式返回另一端,然后再以较小的切土深度进行精平,用细刀细致刮平。④一侧平完后将中心桩及标杆移到整好的另一侧,平地机在未平整度的一侧按上述步骤进行平整。⑤路拱断面须用调整刮刀角度的办法,在平整时刮出路面横坡.⑥平地机用刀片按边坡坡度在路肩以下边坡上修刮0。5~1.0m的高度,可整出路肩线及边坡面。(5)振动碾压①按照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进行填料含水量控制,若含水量超过±2%时,应及时晾晒或洒水翻拌。当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控制范围时,即可进行碾压。②采用重型、特重型压路机,按平行线路方向走行、先两侧后中间顺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步骤进行碾压。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一般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7~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最大碾压速度不宜超过4。0km/h.③施工缝搭接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测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边部多亚2~3遍.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少于3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④重视对预埋管线等结构周围的填料摊铺整形和碾压。压路机在构造物接头处不能靠近压实时,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预埋管线等结构的施工和路基施工同步实施。并对各类与路基同步施工的结构物制订有针对性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加强检查和监测。确保路基表层和与路基同步施工的结构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6)压实检测基床表层A、B组填料压实标准根据填料类别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改过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基床底层路基质量满足施工图要求.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可进行下一层填筑。(7)整修成型①随每填层的铺筑、碾压进程同步整修,保证边坡整齐平顺,使碾压设备能够走行到边。②为防止雨水淋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应及时(每填筑0.9~1.m)对边坡进行夯拍压实。③在路堤填筑完成后,按照施工图标示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修整边坡,清除多余填土,并对边坡进行夯压。(8)基床底层完工验收①基床底层顶面的最后一道施工完成后,进行路基成型后的整平、整修作业。②同时进行自检、复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抽检的三级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进行试验检测。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9)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布设。2。1。10。6劳动组织2.1。10。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0。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5~10人指挥卸土人员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10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0.7原材料要求2。1。10.7。1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填筑,且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7。5cm(该标准可能因业主的不同而不同)。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2.1.10.7.2检测数量及方法基床底层A、B组填料检测项目及频次如下表所示。序号填料类别试验项目、频次备注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颗粒密度1粗粒土、碎石土10000m310000m32细粒土5000m35000m32.1.10.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20台振动压路机3台平地机2台洒水车2台2。1.10.9质量控制标准2.1.10。9。1原材料质量标准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2。1。10.9。2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见表10—1.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检验数量及方法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1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每填高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2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每填高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3空隙率n(%)<28<28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4变形模量Ev2(MPa)≥60≥60每填高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2。1.10.9.3基床地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10-2.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方法1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0,±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施工图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尺量3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2。5m长直尺量5厚度±3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2。1.10.10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2。1。10.10。1施工安全(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4)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2。1。10。10.2环境保护(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责任制.(2)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3)制订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施工污染。(4)在距居民生活区较近的施工现场,须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如隔声屏障等。减少因施工对居民环境的影响。2。1。1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标准2.1.11。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2.1.11.2作业准备2.1。11.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11。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11.3技术要求2。1.11。3。1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2。1。11.3。2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合、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1.1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1.4.1施工程序按“四区段、六流程"法施工,四区段: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六流程: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施工中按试验路段结果确定的采用分层填筑,松铺厚度、碾压遍数。2.1。11.4.2工艺流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施工工艺图2。1。11.5施工要求2。1。11。5。1施工方法(1)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应分别堆放.(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必须采用厂拌法施工。拌合设备应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4)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处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5)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和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6)基床表层的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压实质量。2.1.11。5.2施工工艺(1)填筑前应对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检查,并提前做好储料的准备工作,并有的储料场记储料设备,保证基床表层的正常铺筑。(2)验收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部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基床验收标准.(3)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按10m一桩,放中线和边线,设置钢丝绳基准线.(4)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合设备在拌合场进行集中拌合,混合料需拌合均匀,采用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合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用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调整和确定各种级配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5)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运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摊铺机能够不间断的连续摊铺。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篷布覆盖,运料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中汽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6)摊铺:摊铺时以日进度需要量和拌合设备的产量为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必须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设计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方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拌合场的拌合能力配置运输车辆,是摊铺机的摊铺作业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进行。(7)碾压:采用三轮压路机、重型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需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直线地段,应从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和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8)检测: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验的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实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这一系列作业,需要在工艺性试验中确定工艺流程,这之中要根据混合料的初凝时间,组织好一个作业段的施工,并制定相关标准,如碾压遍数,作到达到要去的遍数,经一次检验能够合格.各类填料机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1.11.6劳动组织2.1.11.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1。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5~10人指挥卸土人员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10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1。7填料要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控制在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30%。(2)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3)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他杂质。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规定: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表方孔筛孔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基床表层填料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试验及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保证其空隙率、地基系数、变形模量及动态变形模量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填筑工艺参数,方可正式填筑。2.1.11。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20台振动压路机3台平地机2台洒水车2台2.1.11.9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质量控制与检测2。1。11。9。1基床表层质量控制(1)路基基床表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2)严格控制填料与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严格按照路基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路基工程施工质量。2。1。11.9。2基床表层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哦暂行标准》和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规定的实验方法检验。(1)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每2000m3进行一次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同时黏土团和其他杂质含量的检验(其他项目每料场抽样检验不少于3次),过渡段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针状或片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检验,其检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2)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合和生产过程中,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合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合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料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3)Evd测试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基本原理:利用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在阻尼装置上,产生的瞬间冲击荷载,通过阻尼装置及传力系统传递给直径300mm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下面(即测试面)产生的动应力,使承载力发生沉陷s-即承载板振动的振幅,由沉陷测定仪采集记录下来,沉陷值s越大,则被测点的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Evd动态模量测试仪的标定:出场前标定,每年标定一次,修理后标定,四月者每三个月校验标定记录中的落锤落距。基床标称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压实标准级配碎石检验频次和取样部位地基系数K30(Mpa/m)≥190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据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两点。空隙率n<18%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变形模量Ev2(Mpa)≥12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55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2。1.11。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1。10。1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4)加强安全教育,使之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针,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做到随时检查督促,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禁违章作业。(5)每5天进行一次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施工人员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持证上岗,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施工现场做到有固定标语和针对性醒目标牌,确保安全生产。(6)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和检查。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均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场作业。(7)加强司机安全教育,禁止无证及酒后开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遵守交通规则,慢速行驶,礼貌行车。(8)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时,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9)做好用电安全。工地的电动设备、电力线路均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开关防雨且安设牢固,并设有漏电保护器,做到经常维修,保持良好.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设施及电力线路不得使用,非专业电工严禁随意接、动电力线路,以防发生触电事故。(10)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2。1。11.10。2环保要求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指按照国家、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同时要防止水土流失.(1)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2)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3)对要保护和改善的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4)要有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5)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噪声污染。(6)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废弃物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7)在运输和贮存施工材料时,采取覆盖、仓贮等措施防止漏失。(8)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未经工程师批准,不得随意堆置废方和挖掘。2。1。12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标准2.1.12.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工程施工2。1。12.2作业准备2。1。12.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12.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12.3技术要求2。1.12。3.1填料在施工前要进行试验,确定其能否达到设计要求。2。1.12。3。2每层填料利用人工及推土机松铺填筑完成之后,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压实数据及标准进行碾压,达到过渡段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2。1.12.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2.4.1施工方法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2.1.12。4。2工艺流程2。1。12.5施工工艺2.1。12。5。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2.1。12。5。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2。1.12。5。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2.1.12。5。4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2.1。12.5.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2.1.12。6劳动组织2。1。12。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否是埋设透水软管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压实测量放样基床表层以下分层填筑沉降观测至稳定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整修养护桥台基坑清理桥台基坑充填砼渗水墙施工路基填筑推进到过渡段范围是否到达基床表层底面标高2。1.12。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3~5人指挥卸土人员2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20~3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2。7原材料要求2。1。12。7.1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且其不均匀系数U=D60/D10不得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3%。方孔筛孔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2。1。12。7.2检测数量及方法每2000m3抽样检测1次,检验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级配碎石中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测2次。在料场抽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施工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3)级配碎石中的水泥掺加量为5%,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采用滴定法检测.每边检测3处(左中右).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施工图要求.2。1。12。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2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10台振动压路机3台蛙式打夯机10台洒水车2台2.1.12。9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2.1。12。9。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2.1.12。9。2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2.1.12。9。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2.1.12.9.4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2。1.12.9.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2.1。12。9.6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2。1。12。9。7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2。1。12.9。8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2.1.12.9.9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2.1.12。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2.11。1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4)加强司机安全教育,禁止无证及酒后开车,。2.1。12。11.2环保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同时要防止水土流失。2。1。13路堑施工作业标准2.1。13。1适用范围2。1.13.1.1机械开挖路堑适用于不需要爆破开挖的土质路堑、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质路堑。机械开挖路堑岩土分类见下表。机械开挖路堑岩土分类项目分类细粒土黏土、粉质黏土、塑性指数不大于3的粉土粗粒土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风化岩强风化1.结构和构造层理不甚清晰,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2。岩土被节理,裂缝分割成碎石块(2~20cm),碎石用手可折断3.用镐可以挖掘,手摇钻不易钻进全风化1.组织结构已基本或大部分破坏,但尚可辨认2.有微软的残余节约结构强度3.用镐挖,易挖掘,干钻可钻进2。1。13。1。2爆破开挖适用于硬质岩、软质岩、岩体结构比较稳定,需要用爆破施工的路堑地段。岩石分类见下表。岩石分类类别类强度代表性岩石品种硬质岩石极硬岩石>60花岗岩、花岗片麻石、闪长石、玄武岩、石灰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硅质砾石等次硬岩石30~60软质岩石次软岩石5~30黏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岩、片岩、云母片岩等及软岩石<52.1。13.2作业准备2.1.13。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13。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13。3技术要求路堑施工注意路堑的开挖深度,施工前要确定出每层开挖的厚度及分层层数。2.1.13。4施工流程及工艺流程2。1。13.4。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清理地表、场地排水、分层开挖、边坡整修、坡面防护。2.1。13.4。2工艺流程2。1。13。5施工要求2.1。13.5。1施工准备施工前,仔细查明地上、地下有无管线,提前拆除。开挖前,测量放线;按永临结合原则,做好堑顶防排水设施。开挖前应检查坡顶、坡面危石、裂缝、陷穴和其它不稳定情况并妥善处理。在路堑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相关文件、施工调查资料及此段路堑的特点编制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路堑施工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2。1。13.5。2路堑开挖施工(1)机械直接开挖段的路堑路堑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开挖运输,对施工场地狭窄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施工。靠近设计开挖标高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路堑挖方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合格不合格中、边桩测设清理地表开挖天沟、截水沟,并铺砌台阶划分分层分段开挖施工准备开挖方案确定纵向分段坡面防护横向分层坡度控制坡面修整场地排水堆场设置弃土堆土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核查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进行下道工序合格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方式,严禁掏底开挖,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要暂时留20cm的保护层,待做边坡防护时再刷坡。深挖路段安排先行施工。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当路堑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cm时,要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路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如果发现地质资料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设计和监理单位。联系设计进行地质确认,核查地质资料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如设计有地基处理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路基相关配套工程与路基同步施工,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路基基本的整体性和密实性.(2)爆破开挖段的路堑爆破方案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实施,监理单位必须参加每次爆破设计与现场核对。石质路堑开挖采用松动爆破,不得采用峒室爆破;爆破后的开挖要求见“机械直接开挖段的路堑”的工艺要求处理.当路堑爆破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cm时,要进行光面爆破,再确保不超挖。边坡坡面最后预留20cm采用光面爆破,再用人工按设计坡度一次开挖到位,严格超挖。对于出现的超挖部分在边坡防护施工时再同步处理。(3)注意事项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做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水工作,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20cm保护土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开挖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防护工程紧跟开挖及时施作.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对坡面中出现的坑穴、凹槽杂物进行清理,嵌补平整。路堑较高时按设计做出平台位置,路堑平台做成一定坡度,确保不积水。施工中保持坡面整洁,严禁乱挖.若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坡,立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路堑开挖施工,除需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采用的机具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土层的分布及利用。2。1.13.6劳动组织2.1。13.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3。6.2每个作业开挖面配备专职队长1人、技术负责人1人、质量员1人、安全员1人、领工员2人、工班长4人.2.1。13.7材料要求本作业施工所用爆破器材必须设专人管理、使用。2。1。13.8设备机具配置路堑施工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2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10台推土机1台凿岩钻机10台空压机2台2.1.13.9质量控制2。1。13。9。1认真按照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频率进行检验和控制。2.1。13.9.2路堑开挖过程中始终保持排水系统畅通。2.1.13。9.3路堑地基处理宽度、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1.13。9.4边坡坡面应平整且稳定无隐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边坡防护封闭无变形、开裂。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检验方法:观察、尺量。2.1。13。9.5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路堑开挖边坡坡率不得偏走。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50m单侧边坡抽样检各8点(上、下部个4点)。检验方法:吊线尺量计算或坡度尺量.2。1.13。9.6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路基面和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检验数量:全部检查;当与设计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对并详细记录。2.1.13。9。7路堑边坡变坡点位置、边坡及侧沟平台位置、宽度允许偏差表控制。路堑边坡变坡点位置、边坡及侧沟平台的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变坡点位置±10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单侧边坡各抽样检验6点水准仪测或尺量2平台位置±100mm水准仪测或尺量3平台宽度±100mm尺量注:变坡点按路肩以上高度计,平台位置以平台顶面标高计2。1.13。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3。10。1安全要求:(1)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2)分层开挖时,作业面应相互错开,严禁重叠作业。(3)在路堑内高陡斜坡、冻胀泥泞地段作业,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4)临时弃土时应不影响路堑边坡和弃土堆的稳定,最后集中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处理。(5)严禁在雨天进行土质路堑开挖作业。(6)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主要施工机械挖掘机、自卸车应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走行,注意走行安全。(7)路堑开挖段严禁外人进入,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进行安全巡查。(8)路堑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全部都在安全线外,在爆破完成后收到爆破专业人员的批准后方可进入施工区域。2.1。13.10。2环境保护要求(1)路堑开挖区应保持既有道路和灌溉排水系统通畅,临时道路排水设施宜于永久性设施相结合并与原系统设施相适应。(2)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并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泥石流上游及贴近桥墩、台弃土弃渣。(4)沿河岸或傍山路堑的弃土,不得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洞口、改变水流方向和加剧对河岸的冲刷。(5)严禁向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弃渣,也不宜向江、河、海的岸滩地堆置弃土、弃渣。(6)对弃土、弃渣场应按照施工图设置挡土墙,先挡后弃,并及时完成边坡防护工程.2。1.14沥青混凝土封层施工作业标准2.1.14。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沥青混凝土封层施工2.1.14。2作业准备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2。1。14。3技术要求2.1.14。3。1混凝土全部采用机械拌制。2。1.14.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2。1.14.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4。4。1施工程序沥青混凝土封层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检测2.1。14。4。2工艺流程机械选型及安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验收材料选择机械检修测量放样材料性能鉴定机械试运转施工准备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试验试验段施工批准配合比Y试机拌合混合料运输报监理单位确认混合料产生拌合混合料摊铺抽提试验压实压实度检测路面成型检测制定改进措施2.1。14。5施工要求2.1。14.5。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做好沥青混凝土用材料的备料工作,原材料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2)拌合场内不同规格的矿物料应分别堆放,细集料堆放应有防止雨淋措施.(3)沥青混凝土必须采用厂内集中搅拌.(4)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现场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松铺厚度、碾压工艺、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小于100米。(5)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检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修整,达到验收标准。(6)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不得在气温低于10℃、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7)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宜按施工试验确定,无条件的应按沥青标号、气候条件参照下表。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是个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编号50号70号90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60-170155-165150-160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歇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160-170160—170160—170160-170沥青混凝土储料仓储存温度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沥青混凝土废弃温度200195190185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50145140135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40135130125低温施工160150140135开始碾压的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130125120低温施工15014514013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桶式压路机80706560轮胎式压路机85807570振动式压路机75706055可通车的表面温度不高于505050452.1。14。5。2施工工艺(1)拌制①沥青混凝土在拌和厂用机械拌制a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b考虑交通堵塞等因素,尽可能缩短拌合厂与工地的运输距离,确保混合料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c各种集料必须分隔储存,细集料场地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和场区道路应硬化,严禁泥土等污染集料.拌合厂做好完整的排水设施.②沥青混凝土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合机的拌合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③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温度宜符合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表中的有关规定。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④沥青混凝土出厂时应逐车检验,其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2)运输①沥青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区间狭窄地段采用小型翻斗车倒料),不得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上急刹车、急掉头,应均匀行驶,避免对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造成损伤。②运输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车厢板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不得有余液集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应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小于0。5h时可不加覆盖。③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沿车厢板滴落时,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④运料车每次运料必须倒尽。(3)摊铺①站线沥青混凝土防水层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收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区间沥青混凝土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摊铺,或特制设备摊铺。②摊铺机开工作业前应提前30-60min预热熨平板至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③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速或中途停顿和频繁收起挡料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6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④摊铺机应采取自动找平方式,可采用钢丝绳引导、平衡梁或雪橇式等摊铺厚度控制方式。⑤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⑥在局部机械作业不能到位部分可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沥青混凝土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杨锹抛甩。铁锹等工具宜涂防粘剂或加热使用.b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c摊铺不得中间停顿,并加快碾压。如不能及时碾压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凝土覆盖保温。(4)碾压①应配备适合于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结构的特点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的碾压效果。低温、风大、薄层碾压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②压路机应以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压路机的碾压线路、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导致混合料推移。沥青混凝土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桶式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式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式压路机2~3静压或振动4静压或振动3~5振动5振动3~6静压6静压③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表中的有关要求。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碾压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不得在低温状况下做反复碾压。④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初压应紧跟摊铺机进行,并保持较短的间隔区段.复压紧跟初压后进行,不得随意停顿,碾压长度宜控制在60~80m内。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且不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⑤在当天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⑥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动夯实板或热的手锤把沥青混凝土充分夯实,已经压实过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5)接缝①沥青混凝土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离析。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mm(冷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②横行接缝可采用斜接缝、阶梯形接缝或平接缝形式。2.1.14。6劳动组织2。1.14。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4。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3~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4。7材料要求基床表层防水层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铁路有关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要求。2。1。14。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沥青混凝土搅拌机2台运输车5台摊铺机1台滚筒式压路机2台振动式压路机2台轮胎式压路机2台2.1.14.9质量控制2.1。14。9.1认真按照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频率进行检验和控制。2。1。14。9.2准确控制施工配合比,通过每天检测数据分析及时调整配合比。2.1。14.9.3主控项目(1)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拌合厂取样,按客运专线铁路沥青混凝土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检验。(2)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和马歇尔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拌合厂取样,按客运专线铁路有关沥青混凝土技术的要求进行检验。(3)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质量硬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客运专线铁路有关沥青混凝土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检验。2。1.14.9。4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沥青混凝土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2.1.14.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4.10.1施工安全(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4)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2.1.14。10.2环境保护(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责任制。(2)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3)制订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2。1.15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作业标准2.1.15。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防护工程2。1。15。2作业标准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2.1。15.3技术要求路基防护及支挡的一般规定使用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并留够试件,石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应用机械拌合,不应直接接在砌体面上或路面上以人工拌合,并应随拌随用.2。1.15.3.1边坡防护在所有路堤的基床表层以下路基边坡的外边缘处,水平铺设宽度不小于3。0m的双向土工格栅。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时。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上施工。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应先做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在施做防护工程。防护的坡体表面应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于坡面密切结合.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充坑凹,使坡面答题平整。路基防护所设置的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要求,且排水畅通.砌体及反滤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1。15.3。2路基支挡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修建支挡结构应按结构要求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支挡结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支挡结构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挡结构背后填料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挡结构物深入路堤或嵌入地层部分应与墙体一起施工。路堑支挡结构顶面应抹平与边坡相接,其间空隙应填实并封闭。支挡结构与桥台连接时,应协调配合施工;必要时应加临时支撑,保证相接填方或地基土层的稳定.支挡结构基础基坑开挖后,要核对地质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当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泄水孔、反滤层、排水层、隔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1.15.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5。4。1边坡防护施工方法及工艺(1)干、浆砌片石边坡①准备:边坡砌筑应在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石料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前,其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②挖基:护坡施工采用人工挖基,人工刷坡,砌筑前,将基底平整夯实,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③砌筑: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铺砌时自上而下施工,砌块不得大面平铺,石块应彼此交错搭接,错缝一般为7~8cm,不得松动,严禁浮塞。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砌体宜用15cm以上的块石。干砌边坡表面应平整,如遇坚石可挖成台阶。砌体护坡分段施工时,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并做好伸缩缝,沉降缝及泄水孔,泄水孔后面,应设置反滤层。④勾缝养生: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干砌护坡应在路堤沉降缝已稳定后进行。浆砌片石应洒水养生.砂浆凝固后,墙面全部刷干净,使外貌整洁美观。(2)边坡植物防护①准备阶段:喷植前后应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修整坡面,嵌补凹槽坑洼、准备好喷混材料.喷射混合物有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及复合肥等拌合,喷混材料应随拌随喷。粘土要先放在搅拌机中预拌,粉碎成粉状达到要求后,再加草籽和化肥,拌合均匀。备好风、水、电.备好塑料网、梯架。②喷播作业:检查风、水、电与机具.在已修整好的边坡上先撒一层土.人员与喷射机就位,调整好进料阀门,向机组的料斗中加料。打开进风管阀门,开启喷头水阀,湿润坡面。调整供水量,使混合料湿润成浆状,喷到坡面上的泥浆光泽而不下流.喷射枪尽量垂直坡面,从上而下反复喷射数次达到设计厚度。喷射厚度为0.08~0.1m.停料、断水电、关闭风路、停机.回收回弹料。③养护:护坡喷植后,进行不少于20天的喷水养生,务使喷植护坡始终具有足够的水分,促使草籽发芽、生长.(3)栽种乔木、灌木①种植前的准备工作A苗木准备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列出苗木的品、数量、规格、落实苗木供应来源,以及运地、栽种地的运输情况和方法,对符合规格、生长健壮无病害、虫害的苗木,逐株做记号。高质量的苗木应具备的条件: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接近根茎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根系无劈裂;苗木粗壮通直;主侧枝分部均匀,能构成完美的树冠;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B植前整地及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栽植地土质应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如发现土质较差,在栽种前换填种植土,以保植株成活。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苗木实际栽种位置,用白灰撒出灰点,进行定点放线.一般采用行列式放线法等距弧线放线法。C树穴的开挖树穴开挖一般在运取苗木前1-2天进行。种植穴的大小以土球和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6-20cm,穴的深度一般比球高度稍深10-20cm,栽种裸根苗木应保护根系充分舒展,树穴必须保证上下口径一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的“锅底坑",挖出的表土,心土应分别堆放。②苗木栽植施工要点A栽植时间:应尽量缩短起苗与载苗之间的时间差,做好随起随栽.B苗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有植物必须有良好的包装,以保证不受太阳、风吹等不良气候的侵害.裸根植物的根系应沾泥浆,并包在稻草袋中,常绿植物及灌木应有土球及草袋包装,到现场及种植保持完好的土球.C苗木种植:将苗木的根系或土球放入树穴内,使其居中在将数目立起,保证垂直,然后在分层回填种植土。一般每层20—30cm,先天较肥沃的表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用锹把疆土捣实,直至填满穴坑。土痕应略平稍高于坑口,防止栽种后出现陷落、下沉,导致树干基部积水腐烂。坑土填平后,用余土环树,筑起拦水围堰并拍实以利浇水,高度不低于15cm。D苗木灌注:新植苗木的浇灌应以天然水为佳,之后48小时内必须浇上一遍水,第二遍水随后进行,第三遍水在第二遍水后5—10天内进行。注意浇水必须浇足浇透,浇完第三遍后,应及时封堰,并在树干基部周围堆成20—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内水分。(4)边坡上土工格栅的铺设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选定,按规定的批次进行检验.土工格栅运至工地后,分批整体堆放在料棚内,施工前根据设计长度将土工格栅裁剪好,搬运至现场。铺设土工格栅的陆地边坡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压实,清除表面坚硬的凸出物,并适量洒水湿润.按设计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土工格栅自下而上地摊铺,并使土工格栅露出坡面,而后回转,用U型卡固定在坡面上。边坡上的土工格栅同样用U型卡固定,使之与路基面密切.搭接处U型卡间距0。3m,U型卡长20cm.(5)混凝土空心砖防护①准备:施工前应整修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空心专在预制厂预制,采用定制的刚模板.混凝土有拌合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人工机械振捣。混凝土空心砖用C15混凝土预制,一边为正六边形,空心砖内客土植草或喷播植草,用于路基边坡防护即可提高景观效果,又可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直接冲刷。②铺砌:砌筑空心砖前,先对边坡进行修整,夯拍,检查验收,到达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③回填喷草砌筑完成后,砖的空心部分回填适宜植物生长的黏性土,在撒播草籽或喷播植草。并经常喷雾洒水进行养护.2.1.15.4。2施工工艺流程(1)干、浆砌片石边坡测量放样测量放样资料开工申请报告工、料、机准备基坑开挖基坑检查砌筑坡面沉降缝设置勾缝砌体养护回填验收片石边坡施工工艺框图(2)边坡植物防护施工工艺图修整骨架内坡面→铺撒客土→喷播植草→养护管理2.1.15。4.3边坡防护技术措施(1)干、浆砌片石边坡砌体应分层、分段浇注,浆砌片石采用挤浆发浇注,应座浆饱满,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不得有通缝或空缝,表面平顺整体,与边坡嵌接牢固密切。砌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的形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砌筑骨架从衔接处开始,自上而下砌筑,两骨架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骨架应与坡面密贴,骨架流水面应与草坡表面平顺,骨架基础与下部侧沟平台,浆砌片石和浆砌片石连接时,应整体砌筑,灰浆饱满不留缝隙.(2)边坡植物防护骨架内铺立体植被护坡网时,在纵横向每隔1m左右用不短语15cm的竹钉垂直打入边坡固定,客土后夯拍,是网与坡面密贴.草籽需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宜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g.完成喷播后,需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还应进行补喷。种草时分撒播和行播两种方式,草籽埋入深度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可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草籽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喷射机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①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②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③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集料清除干净。(3)边坡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铺设范围、层数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属隐蔽工程,应按隐蔽工程做好记录。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按表5。1—3的要求控制(4)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砖内砂浆应饱满,砌筑后外面整体,各方向接缝顺直。勾缝应于路基已趋稳定后进行.2。1。15。4.4注意事项(1)干、浆砌片石边坡干、浆砌片石边坡防护施工前,应将坡面杂质、浮土、松动石块及表层风化破碎岩体等清除干净;当潜水露出时,应作引水或截流处理。防护工程的各种防护都必须加强地基处理和圬工质量,防止水流冲刷和掏空,保证路基稳定。(2)边坡植物防护喷播植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喷播材料和草籽应按配比充分搅拌均匀,清理好的坡面应提前湿润,喷洒应自下而上进行,草籽喷洒应均匀,不得流淌.植物防护工程施工应根据植物的特性,适时种植,避免在暴雨季节、大风和高温条件下施工。喷播植草的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进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定的坡面上切忌浆才沿坡面流动。(3)混凝土空心砖采用边坡满铺混凝土空心砖时,加固范围周边须设M7。5浆砌片石镶边.若为路堤,坡脚须设脚墙基础。截水骨架内结合空心砖使用时,应在骨架完工后开始铺设空心砖。2。1。15.5路基支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1.15.5。1施工方法及工艺(1)挡墙①挖基挡墙基础采用人工进行开挖,采用分段式开挖。路堤墙一般在路堤填筑前施工,但填土面与墙砌筑高度高差不得超过1.0m。堑墙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后进行路堑墙开挖的施工。路堤墙基础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础纵坡应不陡于5%,若陡于5%时基底做成台阶式。路堑挡墙基础应在路肩或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m,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地质不良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浇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一般应与墙背保持一致。②现浇墙身混凝土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墙与基础的接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混凝土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在浇灌墙身混凝土。墙身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装,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一般4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4米高的可分为二次立模.当混凝土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加工,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混凝土至平台进行浇灌混凝土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如表面沁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在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结合墙高或地基条件的变化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混凝土浇灌过程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试件制作应在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作业班应制作部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混凝土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①泄水孔、反滤层:按设计要求铺设泄水孔、反滤层。②回填:挡墙基础在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影响。墙前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实紧密;浸水地段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为保证路堤墙在手工过程中的自稳定,施工中墙背应及时回头夯实,填土面与墙体砌筑顶面高差不得超过1.0m.(2)挡墙施工工艺框图清理现场↓测量放线↓挖基↓砂、石、水准备→基底检查↓砌墙体、设沉降缝、泄水孔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不合格↓↓合格拆除勾缝、沉降缝处理↓养生2.1.15.5。2挡墙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措施,雨水积水应随时排干,基坑砌筑前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挡墙砌筑应挂线施工,挤浆法砌筑。应同时砌筑预埋构件、检查梯、台阶、栏杆等,并应连接牢固。进行地基处理后,挡土墙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分段跳槽开挖。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人工机械振捣,悬臂式路基挡土墙采用C20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分布钢筋采用光面钢筋,受力筋与分布筋用铁丝捆扎连接,使之成为一体。悬臂挡土墙墙址板与墙踵板一起浇筑,立壁一次浇筑完成。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做沉降缝、伸缩缝、防水层、泄水孔。养生:采用覆盖草袋或毛毡洒水养生。回填:在墙内侧,泄水孔一下先夯填粘土,防止水下渗,粘土层以上采用砂加碎石作反滤层,确保水能顺利从泄水孔流出.2。1.15。5.3注意事项(1)挡墙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浸水挡土墙宜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墙基坑开挖前,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并及时回填.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有出入,应按实际情况报监理工程师调整设计。挡土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先用较整体的大块石砌筑.路堤墙当墙后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坡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砌体外路面和坡顶、边缘及边角应选用较大、平整并加凿修的石块砌筑.砌体应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勾好,否则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砂浆刮深50mm,为以后勾缝做好准备。砂浆凝固后,墙面全部刷干净,是外貌整洁美观.(2)悬臂式路堤挡土墙①悬臂式路堤挡土墙采用C20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分部钢筋采用光面钢筋,受力筋与分布筋用铁丝捆扎连接,使之成为一体。②挡土墙施工前做好排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墙底埋入地面下0.5-1。0m,如果地面高程与地面高程不符,可据此调整墙高。③挡土墙底铺设厚0。1m的碎石垫层夯实至设计高程,整平后浇筑挡墙混凝土。④在底板混凝土凝固后,在进行立臂混凝土灌注,立臂与底板相接处将底板凿毛且不得留下残渣.浇筑挡墙混凝土时,底板在宽度方向不应简断,必须一次浇筑完成;立臂在高度方向若有间断,第二次浇筑时必须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凝固混凝土牢固粘结。注意挡土墙与相邻桥台涵洞端翼墙顺接。在挖孔桩施工时要注意按设计要求预埋墙面板的钢筋,在挖孔过程中,发现地形、地质条件与设计细聊不吻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设计变更。2.1。15。6劳动组织2。1.15。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5.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5~10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10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5。7原材料要求防护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试验检验合格。2。1.15.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20台混凝土拌合机2台混凝土运送车2辆2。1.15.9质量控制2。1.15.9。1路基防护及质量控制检验(1)各种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植物防护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按《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进行验收.混凝土空心砖预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2)检验方法边坡防护的要求如下: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序号项目覆盖率(%)成活率(%)1一般地区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85-2种植藤木植物、灌木、乔木防护石质路基边坡70-3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804种植藤木植物、灌木、乔木防护石质路基边坡-705干旱地区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65-6种植藤木植物、灌木、乔木防护-707寒冷地区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80-8种植藤木植物、灌木、乔木防护石质路基边坡70-9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7510种植藤木植物、灌木、乔木防护石质路基边坡-70固土网垫铺设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搭接宽度+30mm,—02上、下边埋入土深不小于设计值3回转长度不小于设计值4固定钉长度不小于设计值5固定钉间距+50mm土工格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2搭接长度0,+50mm3上下层搭接缝错开距离+50mm4层间距+30mm5回折长度+50mm砌体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浆砌片石干砌片石带截水沟浆砌片石砼预制块1平面位置±50mm±50mm±50mm±50mm2基底高程±50mm±50mm±50mm±50mm3坡顶高程-20,0mm-20,0mm—20,0mm—20,0mm4坡度±0。5%±0.5%±0.5%5护肩镶边及基础厚度、宽度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6砌石宽度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7垫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8坡面平整度30mm30mm30mm10mm9骨架净距±50mm10宽度及边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11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不小于设计值12踏步宽度、厚度不小于设计值13砼板边长+6mm,—3mm14对角线长+6mm,—3mm15厚度+6mm,—3mm2。1。15。9.2路基支挡质量控制及验收路基支挡结构工程的验收项目、检验数量执行《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其中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执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260号)。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支挡结构施工允许偏差部位项目允许偏差(mm)`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宽度(前缘至后缘)0,+20顶面高程(水平基线)±20墙身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宽度(前缘至后缘)0,+20顶面高程±20垂直度h≤5m10h>5m15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板、柱、块、体长度柱+10,—5板、块体+10,—5板对角线差10横截面尺寸柱、块体±2板宽+3,—5高+5,—3厚+4,—2侧向弯曲柱L/750板、块体L/1000上表面平整52。1。15。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5。10。1施工安全(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4)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2.1。15.10。2环境保护(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责任制.(2)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3)制订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施工污染。2.1。16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标准2。1.16。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排水工程2.1.16.2作业准备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2.1。16.3技术要求路基排水工程使用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并留够试件,石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应用机械拌合,不应直接接在砌体面上或路面上以人工拌合,并应随拌随用。2。1.16。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6.4。1集水井集水井是将路基表面水汇集并排入侧沟或坡面排水槽,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统计各个路基段的集水井的数量、形式、位置.集水井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前按照测量出的桩位及控制轴线放出检查井的开挖尺寸.开挖过程中控制好检查井的尺寸和竖直度,施工中不允许出现超挖,对于超挖的部分采用采用与检查井井身同标号的砼回填.井口周围要做好防排水工作,以免雨水或施工废水流入基坑内。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应检查集水井的基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用锤球和直尺检查井的竖直度和尺寸。绑扎安装检查井的钢筋,钢筋底部采用安装混凝土预制垫块来控制钢筋位置.浇注集水井基础砼,浇注时要注意基础砼顶面标高在基础砼初凝后,砼面上用锤球定出检查井的中心位置和控制轴线,用墨线标出井身位置,按照放样出的位置安装模板,并加固牢靠.浇注井身砼前要注意预埋直径为0。15m的镀锌钢管或耐压PVC软式透水管。采用对路基切槽预埋管道,管道安装完成后切槽采用砼封闭.积水井盖采用集中预制,井盖上设置多个3cm×10cm的泄水孔,在集水井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集水井盖板。2。1。16.4.2地面排水沟地面排水沟分为:路堤坡脚外的排水沟、侧沟、平台截水沟、天沟及排水沟、坡面排水槽等。地面排水沟在施工前要选好排水沟的排水方向,施工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路堤外的排水沟、侧沟在路基完成后施工,平台截水沟与护坡同时施工,施工应注意在急流槽位置与吊沟连接。坡面排水槽与坡面防护同时施工,排水槽每个15m设置一道。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砂浆采用拌合机半合,做到砌体砂浆饱满,石料尺寸选配合理,强度满足要求,石料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凹缝,墙面平整、美观。挖方段的天沟,以及路基填筑的临时排水工程,尽量在雨季盗来之前完成.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沟槽开挖→2:8灰土垫层施工→沟底铺砌→沟帮砌筑→勾缝→沟顶抹面→竣工。浆砌圬工采用挤浆发施工。天沟的位置、尺寸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出水口牢固,以防被雨水冲塌并且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由于本工程区域主要是湿陷性黄土,所以对沟底要进行严格的加固和防渗漏处理。排水沟的线性平直、圆顺,排水沟的位置、坡度、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如因纵坡过大致使水流速大于沟底、沟壁的允许冲刷流速时,对边沟采取加固措施。2.1。16。5施工要求2。1.16.5.1技术措施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特别要注意做好防排水,注意做好系统性的永久防排水和施工期间临时防排水,重点做好基底、水沟槽底、路基边坡防排水.路堑施工先按永临结合的原则,做好堑顶天沟等排水系统,后开挖。湿陷性黄土分层分段开挖,边坡防护及坡面、平台排水及时施工。路基填筑时或之前两侧排水沟及时完成,并用砂浆抹面。路基与路堑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在施作临时排水系统时与永久排水系统统筹安排,排水系统注重永临结合。各种水沟施工尽量避开雨季,防止地下水下渗.基槽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达到要求深度后,进行基底检验,验槽合格后分层夯填灰土垫层.做到路基成型一段,排水系统跟进一段。所有浆砌排水设施的边坡必须平整、稳定,铺砌背后及顶部与地层之间,认真填塞、封严。2.1.16.5。2注意事项(1)地表排水①路基边沟、侧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应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的排水衔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②调查线路范围上50cm、下游30cm范围内,黄土陷穴分部,并对陷穴进行处理。③路基施工前,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以外。在路基施工期,不得随意破坏地表植被和堵塞水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有效.④路基排水工程应及时实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2)地下排水①地下排水设施应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保证水路畅通无隐患。渗沟的出水口应设置端墙,端墙下部留出与渗沟排水通道大小一直的排水沟,端墙排水孔底面距排水沟沟底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端墙出口的排水沟应进行加固,防止冲刷.②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底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应高出沟底不下于20cm。(3)过渡段排水过渡段桥台背渗水板、横向排水沟(管)等排水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应平顺、整体、牢固,排水畅通。2。1.16.6劳动组织2。1。16.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6.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3~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10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6.7原材料要求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2。1。16.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卡车10台混凝土拌合机2台混凝土运送车3台2。1.16.9质量控制2。1。16.9.1质量控制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砂浆采用拌合机拌合,做到砌体砂浆饱满,石料尺寸选配合理,强度满足要求,石料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凹缝,墙面平整、美观.挖方段的天沟,以及路基填筑的临时排水工程,尽量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特别注意做好防排水,注重做好系统性和永久防排水和施工期间临时防排水,重点做好基底、水沟槽底、路基边坡防排水。各种水沟施工尽量避开雨季,防止地表水下渗。基槽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基底检验,验槽合格后分层夯填灰土垫层.做到路基成型一段,排水系统跟进一段,形成合理的防排水系统。2.1.16.9.2材料检验工程所用的砂、石、水泥、钢筋等的产品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进行检验。检验方法:查验钢筋、水泥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材料性能报告单,现场抽样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长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砂石含泥量进行检验。2。1.16。9.3其他排水设施、垫层、虑层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畅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1)预制或现浇水沟及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2)预制水沟的基础与基坑边坡应密实、平整.预制件及盖板混凝土强度拼装平顺,水泥砂浆粘贴密实,接缝咬合完好,与基础与边坡应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水沟盖板尺寸及盖板间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应平稳。检验方法:观察。(3)浆砌水沟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4)路堑侧沟泄水孔设置位置、布置形式、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伸缩缝的设置、缝宽和缝的塞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6)垫层、虑层的厚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尺量。2。1。16。10安全及环保要求2.1。16。10。1施工安全(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4)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2.1.16。10。2环境保护(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责任制。(2)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3)制订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施工污染.2。1。17营业线路基帮宽施工作业标准2.1。17.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营业线路基帮宽作业2.1.17。2作业准备2。1。17.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1。17。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2.1。17。3技术要求2.1.17。3。1路基帮宽所用填料必须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1。17.3。2在大面积施工填筑前,更具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施工填料,选择试验段确定工艺参数.2.1.17.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17.4。1施工程序路基加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方法施工。施工时必须有工务人员在场监督指挥。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路基工程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2.1。17。4.2工艺流程2.1。17.5施工要求2。1.17.5.1施工准备(1)熟悉、审核设计图,参加技术交底。(2)测量放样路基中线、坡脚线,对重点桩橛进行加固或埋设护桩。报监理签认。(3)搞好施工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各类建筑物及各种管线的拆迁改建内容与工作量。根据施工调查核准的地下管线防护项目,编制防护作业计划,报业主和有关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尽快实施完成。填筑区段整修验收阶段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阶段准备阶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路基整修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摊铺平整洒水晾晒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原基清表(4)根据施工调查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合理安排,少占农田,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的原则,修建施工便道,选择开阔平坦的场地作为填料中转场地,进行施工平面合理布置。(5)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调集状态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满足施工需要并按计划进场。(6)安排好检验、试验工作,施工前做好填料的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7)对参加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职工、民工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培训。(8)完善现场环保、安全措施。(9)和相关单位签订安全协议。2。1.17。5.2施工工艺(1)清表清表前,人工开挖探沟,探明施工区是否有地下管线及其准确位置并作出标记,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地下设施的破坏。开挖探沟时严禁使用利器、猛力开挖。开挖到地面30cm以下时应该更加谨慎小心.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许可的情况下,按《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对原地面以下0~30cm内进行清表处理。路基清表施工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清理,清除原地面以下的草皮、根系和表面土,清除路基内的生活、建筑垃圾和有机残渣。既有路基10m以内严禁挖掘机械动土施工,必须用人工逐层开挖,30cm以下严禁使用大头稿.清理的垃圾用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在气候条件不利或后续准备工作条件尚未具备时,清表工作不宜大面积开展。清表时安排专职防护员,防护营业线行车安全及人员安全.(2)填前碾压清表完成后,及时进行填前碾压,直到其密实度试验合格为止。碾压时必须有固定指挥员,在影响营业线安全区段作业,营业线来车时必须停止作业。(3)开挖台阶营业线路基加宽时,为了保证和营业线路堤紧密衔接,填筑过程中必须搭接台阶施工。碾压完成后由底部向上人工开挖台阶,开挖台阶后尽快进行路基填筑。严格控制搭接台阶的开挖尺寸及开挖顺序:为保证营业线路基安全,台阶的开挖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宽度,边填边向上开挖.一般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度0。5m。(4)分层填筑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从中转场地拉运填料。按照路基横断面需加宽部分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具体要求按路基断面图的要求填筑。铺筑宽度在路基外侧加宽0。5米,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密度,填筑时作好边坡整修工作。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5)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向线路外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初平时应用水平仪检测,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6)洒水晾晒细粒土填料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可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7)碾压夯实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碾压速度、安全事项等,并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再整平,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碾压时采用推土机、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碾压,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压路机碾压时行驶速度一般为:光轮压路机3~5km/h,振动压路机4~5km/h。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厘米,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3米。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层填筑。(8)检验签证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必须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粗粒土、碎石土的压实质量采用K30承载板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测分三级进行,“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即由作业队进行跟踪检测、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工程监理进行抽检的三级质量检测网络.路基每填筑层压实质量经检验达到设计规范及验标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填筑层施工,否则下达质量不合格通知单,要求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9)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帮宽段路基,路肩标高下6m范围内的边坡坡度为1:1。5,路肩标高下6m至坡脚范围内边坡坡度为1:1.75。路基整修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之后,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路基整修前恢复控制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整修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路基用人工或机械刮土、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路基表面做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填土路基超填的宽度,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路基整修达到《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予以清除。整修过的路基,继续维修养护,直到竣工交验为止.2.1.17.6作业准备2。1。17.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1。17.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2人工班长5~10人指挥卸土人员5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10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2.1。17。7材料要求路基帮宽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控制在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2.1。17。8设备机具配置路堤填筑期间的各个施工单元共需要的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自卸卡车20台振动压路机3台平地机2台小型压路机2台洒水车2台2。1.17.9质量控制2。1。17。9.1施工技术保障措施(1)施工前,依据设计文件,进行详细认真的全段贯通测量。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地形条件变化处加测施工断面,取得详实、准确的复测资料。(2)路基施工以人力为主,机械配合施工,做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路基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3)认真做好路基填料的试验工作,取得土壤种类、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试验参数,作为路基填筑压实的基本数据。(4)路基填料严禁使用腐植土、草炭土、泥炭土、草皮、冻土以及塑性指数、液限不符合标准的土壤。(5)路基工程全面开工前,根据压实机械条件,填料的性质,施工地段的地质状况,做好路基试验段的填筑试验,取得确定的路堤填筑、压实、检测的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并用于指导全面施工。(6)推土机、装载机配合人工清除草皮、树根、耕植土、淤泥等,并将耕植土集中堆放。地表清理后,整平压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填筑作业。(7)依据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分层填筑,当地形高低不平时,由低向高处填筑,同一层由两边向中心填筑。(8)填土压实采用重型振动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经压实试验确定,特别对路堤边坡的压实,每侧超过路堤的设计宽度50厘米,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9)在不同作业填方路段,先填地段设置大于2.0米分层搭接台阶,以保证相邻作业段接头范围内的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10)路基填筑层层试验,做好记录,达到规定压实度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再进行下一层填筑。(11)施工过程中,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每层表面做成4%的排水横坡,保证填筑表面不形成积水.2.1.17.9。2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前,依据设计文件,进行详细认真的全线贯通测量,贯通线路中线及水平.测量误差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在地形条件变化处加测施工断面,取得详实、准确的复测资料。营业线路基加宽施工以人力为主,机械配合施工,做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路基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路基工程开工前,根据压实机械、填料的性质,做好路基填筑试验段的试验工作,积累资料,获取确定的路基填筑压实、检测等有关技术工艺参数并用于指导全面施工。采取人工清除草皮、树根、耕植土、淤泥等,并将耕植土集中堆放。地表清理后,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填筑作业。依据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分层填筑,当地形高低不平时,由低向高处填筑,同一层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严格控制虚铺厚度、压实密度、含水量,确保压实质量,并按技术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的要求取样实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填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羊角碾等压实机械,碾压遍数经压实试验确定,填土路堤两侧应适当加宽50厘米,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土方填筑过程中,随时检查填土的含水量,对不符合塑限、液限指数标准的土壤严禁使用。对于不同的填方地段,先填的地段应设置宽不小于2米、高0。3m的接茬台阶,并分层夯实,严禁竖直方向的连接,以保证相邻作业段接头范围内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路基填方层层试验,做好记录,达到规定压实度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过程中,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每层表面做成4%的排水横坡,保证填筑表面不形成积水。在施工中每填筑一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放样一次,以控制填土边缘和边坡。放样所用的桩应带有明显标志。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路基填料选择、压实机械的选择、填筑厚度、防排水情况等监督检查工作,并严格执行工序验收制度.(2)质量检查制度施工过程控制检查根据工程特点,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工程质量台帐,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通报。实行“二级联控制",项目经理部和作业队形成质量检查监督网,层层把住工程质量关。认真填写工程质量记录,记录中有检查项目、检验人和检查人签名,记录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2.1。17.10安全及环保措施2。1。17.10。1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安全措施①路基清表及路基边坡上进行台阶开挖时,必须先探明地下电缆、光缆及管线,方可进行施工。②施工期间,派出专人对坡顶及坡面进行监控,以便及时掌握边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开挖工作面大致在同一高度进行,与装车作业的工作面互相错开,禁止上下重叠作业。路堤填筑由下向上分层填筑,填料运、卸与填筑压实的工作面错开进行。③运输机械严禁超速、超载行驶。雨天应慢速行驶,以防路滑发生机械翻车事故。④采用自卸车倒土时必须有专人现场负责,确定车斗帽沿升高过程中与既有自闭线(10KV)的安全距离,必须保证在1.5M以上,如有障碍可将土堆积在侧面做再次倒运.⑤路基帮宽若在既有路基上动土时,必须经工务人员现场监护下进行。⑥在低凹地段填筑路基时,做好排水防洪工作。在施工期间要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控制填土速度。⑦既有路基10M以内严禁挖掘机械动土施工,必须用人工逐层开挖,每层不低于30CM,30CM以下严禁使用大头稿。⑧当采用人力刷坡时,在高于3m的边坡上作业,必须栓安全绳,戴安全帽,禁止在同一安全桩上栓几根安全绳。禁止在坡脚下休息。⑨在施工中,注意机械与人员之间的安全,机械与营业线行车之间的安全。⑩运输机械严禁超速、超载行驶.雨天应慢速行驶,以防路滑发生机械翻车事故。(2)交通安全措施①在施工地段的两端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牌和施工标志牌。②对既有道路、临时便道要经常检查,加强日常养护,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槽,路拱适度、无积水,边沟排水畅通。干燥路段应经常洒水养护,泥泞路段应及时换填材料整修,以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道路畅通.③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电力线路架设时,严格按照各有关规范和规定执行,必须整齐牢固、绝缘良好。机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锁"制。动力及照明等电器设备均应有接地装置。④施工现场,采用便道通过时,夜间必须设置照明设备,以确保行人、行车安全.⑤刮风下雨天要加强对施工地段道路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行妥善处理。(3)防火措施①坚持“预防第一"思想,人人树立防火防患意识,在整个施工期间,做到“防火”警钟长鸣。组织义务消防队,经常组织消防人员学习消防知识和进行灭火训练,消防设备应经常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并配备专职防火巡视员,昼夜负责施工区段范围内的火患巡查与纠正工作。②所有参与施工人员,一律不得野炊。冬季不得在野外生明火取暖.对于出现的明火灰烬,必须及时熄灭,消灭火灾隐患.③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用火用电设备、易燃易爆品、仓库、职工宿舍等,对检查处的火灾隐患,限期按照“三定”(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的方法进行整改.④对各电路、用电设备要经常检查,消灭火灾隐患,防火设施要齐全,做到有备无患.木材等易燃物品的堆放,必须远离电器设施.⑤制定防火安全措施。严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生产生活用电、用气的安全,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在节假日提高警惕,严防犯罪分子纵火破坏.开关应装有防水箱。露天安装的动力开关,必须使用自动空气开关。电动机械必须有接地保护。对用电设备应做到定期检查,按期保养,对故障排除要及时、彻底。对电器电路维修必须停电作业。⑥所有电力网络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防范线路因大风造成的短路而引起的大火,或其他伤害事故的发生.2。1。17.10.2环保要求(1)施工场地内的各种废弃物要分类堆放,定期按规定处理,防止乱丢乱扔。(2)废弃的泥浆、油污要作过滤处理,不容许污染环境。',)


  • 编号:1700833089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08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91549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