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目录常用设计规范目录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制冷设计规范自动控制规范消声与隔振设计规范暖通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采暖通风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氢氧站、供氢站设计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通风与空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风空调风口标准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标准压缩机的安装规定风机的安装规定泵的安装规定空分设备的安装规定\uf075常用设计规范目录基础类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应用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1/489GBJ1-8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44-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55-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CJJ65-95环境卫生术语标准GB140-59输送液体与气体管道的规定代号GB4270-84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GB4457-84至GB4640-84机械制图GB11943-89锅炉制图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JGJ3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300-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T16732-97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GB/T16803-97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术语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共设计规范GB50189-93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J96-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9-87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226-95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JGJ25-86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8-97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2/489JGJ3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60-89公共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86-92港口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GBJ29-9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9-94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53-94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95-9235~110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GBJ71-84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2-84冷库设计规范GBJ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GB50156-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77-93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95-93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年版>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89-85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98-8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997年局部修订条文>3/489GB50154-92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92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66-84制冷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4-86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检验评定标准TJ231<五>-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五册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设备安装GB50253-97工业金属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2-94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2-88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307-7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业管道安装工程>JGJ71-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8-90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63-95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8174-87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6168-85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GBJ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TJ8-74放射性防护规定<试行>TJ36-6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87-85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122-88工业企业噪音测量规范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222-82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4/489GB4129-84标准噪声源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701-85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6919-86空气质量词汇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试方法GB9670-88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测量方法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音适用区划分技术范围TJ32-78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44-82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50251-9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9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JJ51-95城镇燃气管网抢修和维护技术规程GB2887-82计算站场技术要求\uf07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必须确保战时防护要求,并应满足战时及平时的使用要求。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2、防空地下室的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平时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战时应按防护单元分别设置独立系统。3、专供平时使用的时的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战时采取的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中的有关规定。4、所有设备及材料的选用均满足防火、防潮及卫生要求,且便于安装和维修。5/4895、医辽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人员掩蔽所的战时通风方式,应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各类工程的战时人员新风量应按表5.1.5采用。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m3/
空调时宜按表5.1.6采用。平时人员空调新风量标准〔m3/
表5.1.6工程或房间类别空调新风量旅馆客房、会议室、医院病房>30舞厅、文娱活动室>25一般办公室、餐厅、阅览室、图书馆>206/489影剧院、商场〔店>15注:过渡季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30m3/
7、防空地下室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宜按表5.1.7采用。工程或房间类别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手术室、急救室<28<75>20>40病房<30<80>16>40柴油发电机房间机房人员直接操作<35--––人员隔间操作<38––––控制室<30<75––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员掩蔽所自然温度及相对温度8、防空地下室内平时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宜按表5.1.8采用。工程或房间类别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旅馆客房、会议室;办公室、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文娱室、<28<75>16>307/489病房、商场、影剧院舞厅<26<70>16>30餐厅<28<80>16>30手术室急救室<2850-70>20>30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9、防空地下室平时排风房间的换气次数,宜按表5.1.9采用。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房间名称换气次数贮水池、水泵房2-3冷饮、咖啡厅4-6污水泵房8-10吸烟室10-20水冲厕所10-15发电机房贮油间5-6汽车库6-10餐厅6-8盥洗间、浴室3-5封闭蓄电池室2-3注:贮水池、污水池按充满后空间中。10、防空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的容许含量,应按表5.1.10采用。8/489战时隔绝防护时间及CO2工程类别隔绝防护时间〔hCO2的容许含量<%>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6<1.5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6<2.0三等人员掩蔽所>3<2.511.防空地下室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进行校核。τ=10·V〔C―C0/N·C1〔式中:τ-隔绝防护时间〔h;V-防空地下室密闭区容积〔m3C-防空地下室室内CO2容许含量〔%,应按表5.1.10采用;C0-隔绝防护前防空地下室室内CO2初始含量<%>,及其值宜按表5.1.11采用;C1-每人呼出CO2量〔1/h,对掩蔽人员宜取消20;对工作人员宜取消20-25;N-隔绝防护时室内实际容纳人数。CO隔绝防护前的新风量>CO<%>20-250.15-0.1315-2010-159/4895-73-52-3注:按新风量为2-3>对应的CO值计算出的隔绝防护时间,可低于表5.1.10中的规定值。12.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文执行。13.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必要的减振和消声措施。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均应采取消声措施。一般规定补充说明13该两条突出强调了防空地下室的通风设计应做到平、战兼顾。为此提出,对于专供平时使用而开设的各种孔口,应保证战时防护的各项要求与平战功能转换问题。平战功能转换主要指:凡属平时专用的孔口,临战时要有可靠的封堵措施;对战时需要而在平时没有安装的设备,不仅在设计中要明确提出在修建时要一次做好各种埋管、预留孔外,而且要做到能在临战时的限定时间内,及时将设备安装就位并能正常运转,达到战时的功能要求。2本条强调通风及空调系统的区域划分原则。即平时必须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有关防火分区的要;在战时,应满足按防护单元的正常划分的独10/489立系统要求,以免相邻单元受破坏而影响另一单元的正常使用。对此,需要指出的是,平时的防火分区最好能与战时的防护分区协调一致,以减少临战转换工作,并保障战时的使用。6考虑到目前国家对一般地下建筑的通风尚无统一标准,而防空地下室的通风条件是保证平时使用时内部环境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向设计人员提供了几类平时使用条件下的新风量标准,设计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8本条与6条配合使用,主要考虑空调房间的热舒适条件参照了有关标准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适应能力等均有差别,故在使用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实际条件、工程本身的使用标准以及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等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9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本条增加了对污水泵房的换气次数,同时也增补了汽车库及吸烟室的换气次数。10本条对隔绝防护时间和CO2容许量进行了修改。11为能更加准确地核算防空地下实际能达到的隔绝防护时间,按不同的使用情况,本条分别给定了室内CO2的初始含量。第三节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11/4891、防空地下室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地面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种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空地下室,其平面布置应保证气流通畅,并应避免死角和短路,减少风口和气流通路的阻力。2、5级和6级防空地下室宜采用通风采光窗时行自然通风,通风采光窗宜在防空地下室外墙的两面分别设置。3、机械通风的时风口、排风口、宜采用竖井分别设置在室外的不同方向。进风口与排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m。进风口应设在空气流畅、清洁处、其风口下沿高出室外面不应小于0.5m。4、平时使用的进排风竖井,宜与战时使用的时排风竖井合用。5、防空地下室平时和战时合用一个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的新风量,并按下列规定选用通风和防护设备。5.1、清洁通风管管径、粗过滤器、密闭阀门和通风机等设备的选择,按最大的计算新风量确定。5.2、门式防爆波活门按战时清洁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5.3、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通风管及密闭门按战时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6、防空地下室平时和战时分设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风量,并宜按下列规定选用通风和防护设备。12/4896.1、平时使用的通风管、通风机及其它设备,按平时工况的计算新风量选用。6.2、防爆波活门、通风管、密闭阀门、通风机及其它设备,按战时清洁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6.3、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通风管及阀门,按战时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7、通风机应根据不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选用节能和低噪声产品。战时电源无保证的防空地下室应采用电力、人力两用通风机。8、通风管道宜采用建筑风道、镀锌钢板或符合卫生标准的不燃材料制做的风管。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补充说明1、为在平时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防空地下室的平面设计,应尽量适应自然通风的需要,减少通风阻力,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尽量减少隔断和拐弯。当必须设置隔断墙时,宜在门下设通风百页,并在隔墙的适当位置开设通风孔。各地的工程实践证明,按以上方法设计的防空地下室,其自然通风效果均较为理想。但指出,有些已建防空地下室由于开孔过多、位置不当〔如将进、排风口设在同侧或相距÷很近,以致造成气流短路而未能流经新风需要的地方。故在设计中应注意根据上部建筑物的特点,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13/4894、6随着人防工程建设的发展,防空地下室的平时使用功能差异较大,为确保平时和战时的通风需要,该两条内容着重规定了平时使用的风量远大于战时所需风量设计中应加以注意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对专为平时使用的室外进、排风口、应采取可靠的战时防护措施。第四节空气调节1、防空地下室采用一般通风不能满足温、湿度要求时,应进行空气调节设计。2、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应根据围护结构传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灯具散热量、设备散热量以及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等各项因素确定。3、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人体散湿量、围护结构散湿量、潮湿表面和液面的散湿量、设备散湿量以及其它散湿量等各项因素确定。4、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应包括消除空调房间的计算得热量所需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风管等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5、空调系统的湿负荷,应包括空调房间的湿负荷与新风湿负荷。6、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平均散湿量,根据实际情况可取0.5/---1.0/。由室内人员造成的人为量散湿量〔不含人体散湿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全天在内部工作、生活〔如医院、病房等的人为散热量,可取30g/。7、围护结构传热量应根据埋深不同,按不稳定传热计算。14/4897.1、对于埋深〔指顶板底面至室外地面距离小于6m的〔浅埋防空地下室,宜按附录E计算。7.2、对于埋深大于、等于6m的〔深埋防空地下室,宜按附录F计算。8、冷负荷和服务半径较小的空气调节系统,宜选用整体式空调机组,并对其风量、风压、冷量等进行校核。9、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9.1、冬、夏季在保证最小新风量的条件下,宜增大回风量。9.2、过度季节使用大量新风或全新风的空调系统,其进风和排风系统应适应新风量变化的需要。10、新风和回风应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除尘装置。空气调节的补充说明1、鉴于防空地下室平时使用功能的需要,本条规定了进行空调设计的原则是采用一般的通风方法不能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时实施。本条是本节的导引。执行本条规定时,应注意到防空地下室的当前需要,并考虑其发展需要。2、本条明确规定了空调房间内计算得热量的各项确定因素,以免设计计算中漏项。除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不同于地面空调建筑外,其它各项确定因素的散热计量方法均与地面同类空调建筑相同。15/4893、本条明确规定了空调房间内计算散湿量应包括的各项因素。其中围护结构散湿量因有别于地面同类空调建筑需另作规定外,其它各项散湿量计算方法均与地面同类空调建筑相同。4、本条所指的"空调冷负荷"在概念上与地面空调建筑中所引入的概念虽基本相同,但在具体计算方法上则不能直接套用。因为地面建筑中所采用的"空调冷负荷系数法"中关于外墙传热的冷负荷系数不适用于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而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传热的冷负荷系数尚无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此,本规范另规定了传热计算方法〔第5.4.7条,并建议以此计算得热量作为外墙冷负荷,虽不尽合理,但现阶段还无其它更好的方不。至于其它内部热源的计算得热量造成的空调冷负荷,原则上也不能采用地面同类的空调冷负荷系数,因为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蓄热和放热征别于地面建筑,为此,在这部分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中,可暂时采用下述方法:<1>取该部分的计算得热量作为相应的空调冷负荷;<2>取同类地面建筑的空调冷负荷系数来计算相应的防空地下室的冷负荷。无论方法〔1或〔2均不尽人意,均是近似方法,但目前别无他法。对于新风冷负荷,通风机及风管温升新形成的附加冷负荷计算则可采用地面同类空调建筑的方法。5、条文中指出的湿负荷可采用地面同类空调建筑的计算方法。16/4896、根据人防工程衬砌散湿计算结果,防水性能较好工程,散湿量可按0.5g/计算,对于全天在人防工程中生活者,平均人为散湿量为每人30g/h。7、本条明确规定了应按不稳定传热法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并分两种情况给出了围护结构传热量的计算公式。10、空调房间一般都有一定的清洁要求,因此,送入房间的空气,特别是采用不喷水的表冷器时,为防止积尘后影响热、湿交换性能,通常均应进行过滤。第五节采暖1、防空地下室宜采用散热器采暖或热风采暖。2、防空地下室的采暖热媒宜采用低温热水。3、防空地下室的采暖热负荷应根据围护结构散热量、新风热负荷、照明灯具散热量以及通过其它途径得到或散失的热量等因素确定。4、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宜按下列规定确定。4.1、土中围护结构的散热量Q,按下式计算。Q=k·F〔4式中:Q-围护结构的散热量〔W;k–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统数〔W/m2·℃,宜按表5.5.4确定;17/489F–外墙及底板内表面积〔m2;tn–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其取值与地面建筑相同;to–土壤初始温度〔℃,外墙取各层中心标高处的土壤温度;底盘取其内表面标高处的土壤温度〔℃。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值〔w/m2·℃表5.4λ0.921.161.732.082.313.46K0.710.801.061.181.521.62注:表中λ为土壤的导热系数,当λ值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4.2、有通风采光窗的防空地下室,其有窗井的外墙和窗的热损失,应按地面建筑的计算方法确定。4.3、防空地下室外墙高出室外地面部分,其热损失应按地面建筑的计算方法确定。防空地下室的采暖系统应与地面建筑采暖系统分开设置。引入防空采暖室的采暖管道,应采取紧密措施,并应在其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阀门。第六节柴油发电站和蓄电池室的通风1、柴油发电站宜单独设置进、排风系统。当发电机室利用其它房间内部空气进行通风时,蓄电池室和厕所等房间的有害气体不得排入发电机室。18/4892、发电机室采用清洁式通风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进,排风量:2.1、当发电机室采用空气冷却时,按消除发电机室内余热计算进风量。2.2、当发电机室采用水冷却时,按排除有害气体所需的通风量经计算确定。有害气体的容许含量取:CO为30mg/m3丙烯醛为0.3mg/m3,或按大小等于20m3〔KW·h计算进风量。2.3、排风量取进风量减去燃烧空气量。3、柴油机燃烧空气量,可按柴油机额定功率为7m3/计算。清洁通风时,柴油机宜直接用发电机室内的空气;隔绝防护时,应单独引入室外空气燃烧,但吸气系统的阻力不宜超过1KPa。4、柴油机的冷却系统采用开式水循环时,机房内的余热量应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排烟管道的散热量。5、发电机室的降温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5.1、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时,宜利用室外空气降低发电机室温度;5.2、当水量充足且水温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冷水降低发电机室温度;5.3、当室外空气温差较小且水量不足时,宜采用水喷雾蒸发冷却来降低发电机室温度。19/4896、控制室所需的新鲜空气,宜由防空气地下室或柴油发电站的进风系统供给。当由柴油发电站供给新鲜空气时,应在进入控制室的进风管上设置密闭阀门和消声器。7、柴油发电站的贮油间等附属房间,应设置排风装置。排风管可并入柴油发电站的排风系统,但在接至贮油间的排风支管上应设防火阀。8、柴油机的排烟系统,应按下列规定设置:8.1、柴油机排烟口与排烟管应采用柔性连接。当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时,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单向阀门。8.2、排烟管的室内部分,应作隔热处理,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8.3、排烟管出口处应设置消声装置。9、蓄电池宜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9.1、排风量按室内氢气的体积容许含量不大于0.7%和硫酸的重量容许含量不大于0.002mg/1设计。9.2、排风管道应作防腐处理。排风机不得设在蓄电池内。10、蓄电池的排风口应布置在蓄电池组集中的地方。排风口的面积可按下部排除总排风量的2/3,上部排除总排风量的1/3确定。20/48911、通风管道不宜穿过蓄电池室。当需要穿过时,风管外表面应作防腐处理,或选用耐腐材料制作。柴油发电站和蓄电池室通风补充说明2、机房采用水冷冷却方式时,通风换气量较小,达不到消除机房内有害气体的目的,故本条规定"当机房采用水冷时,可按排除有害气体所需的新风量计算"。5、机房的冷却方式,除原规范中推荐的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外,本条又提出在室外空气温差小〔主要是夏季,不能用风冷,同时采用水冷又不能满足用水量要求的地区,推荐采用水喷雾蒸发冷却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南方及上海等地的地下电站采用较为普遍。这种冷却方式在有关资料上称为"局部加湿蒸发冷却"。其优点是加湿系统简单,管线少,运行灵活,并可不另占建筑面积,而且可以节省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这种冷却方式采用的主要设备是:电动喷雾机,直接装在发电机组的上方,给水水压在不小于2m水柱的情况下,供水量约为80kg/h雾化系数为18-19%,使雾化的水蒸发来吸收房内余热以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目前国内有上海生产的101型和103型电动喷雾机。其中101型为固定式;103型为旋转式。用电量为0.18kw,用水量为80kg/h。8、关于柴油机排烟管系统规定中的第一、三款内容,在设计中应注意排烟口与排烟管的柔性接头必须采用耐高温材料,不应采用橡胶或帆布接÷头,一般可采用不锈钢的波纹软管,并应带有法兰;另外,本条规定排烟出口处应设消声装置,主要是考虑在平时使用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据有关单位实际测定,一台21/489120B型柴油机在运行当中,其排烟口处的总声级分别为:A挡;92dB,B档106dB,C档112dB,线性为114dB。因此,有必要在该处采取消声处理。土壤初始温度确定举例一、将某地气象站实测每月份0.00、-0.40、-0.80、-1.60和-3.20米深处的土壤月平均温度列于附表1。二、根据表2附表E–1数据,分别找出不同深度的土壤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列于附表2。三、按附表2数据绘制出土壤初始温度曲线图〔附图。根据防空地下室的平均埋深,〔可按防空地下室外墙中心标高至室外地面距离计,即附图中的-2.20米,在初始温度曲线上沿箭头所指方向查出:某地冬季和夏季-2.20米深处,土壤初始温度分别为6.2℃和19℃。某地不同深度的土壤实测月平均温度〔℃;附表1深度月份±0.00-0.40-0.80-1.60-3.201-5.3-0.32.67.412.72-1.5-0.31.75.611.035.83.23.65.49.8416.111.29.48.09.5523.717.615.111.910.4628.222.620.615.612.1729.125.222.818.613.9827.025.023.921.016.3921.521.321.520.617.3/td>1013.115.416.918.317.322/489113.58.311.214.716.312-3.62.25.610.614.8不同深度土壤初始温度统计表附表2深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0.00-5.329.1-0.40-0.325.2-0.801.723.9-1.605.421.0-3.209.517.3\uf075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一般规定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23/489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第2.1.3条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50Pa〔5mmH2O。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2.1.5所规定的数值。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².ºC][Kcal/m².h.°围护结构名称工艺性空气调节舒适性空气调节室温允许波动±0.1~0.2±0.5>=±1.0屋盖------0.8<0.7>1.0<0.9>顶棚0.5<0.4>0.8<0.7>0.9<0.8>1.2<1.0>外墙---0.8<0.7>1.0<0.9>1.5<1.3>内墙和楼板0.7<0.6>0.9<0.8>1.2<1.0>2.0<1.7>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ºC时.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24/489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0.5º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2.1.6的规定.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围护结构名称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ºC>±0.1~0.2±0.5外墙---4屋盖和顶棚45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2.1.7的要求。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ºC>外墙外墙朝向层次>=±1.0宜减少外墙宜北向宜避免顶层±0.5不宜有外墙如有外墙壁时,宜北向宜底层±0.1~0.2不应有外墙----宜底层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º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23.5º以北的地区;北纬23.5º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ºc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25/489第2.1.9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ºC时,外窗应尽量北向;±1.0ºC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0.5ºC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第2.1.10条0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门和门斗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ºC>外门和门斗内门和门斗>=±1.0不宜有外门,如有经常开启的外门时,应设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等于7ºC时,宜设门斗±0.5不应有外门,如有外门时,必须设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3ºC时,宜设门斗±0.1~0.2--门不宜通向室温基数不同或室温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是±1.0ºC的邻室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º时,应采用保温门.负荷计算2.2.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二、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三、人体散热量;四、照明散热量;五、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七、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26/489八、伴随各种散湿过和产生的潜热量。第2.2.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第2.2.3条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一、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本规范第2.2.10条式<2.2.10>计算;二、对于外墙和屋顶,采用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tzs=tsh+〔ρJ/αW<2.2.3-1>式中tZS--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ºC>tsh--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ºC>,按本规范第2.2.10条式的规定采用;ρ--围护结构外表面对于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J--围护结构所在朝向的逐时太阳能总辐射照度,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αW--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W/m².ºC]。注:舒适性空气调节屋间和室温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ºC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tzp=twp+ρJP/αW<2.2.3.-2>式中tz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ºC>;27/489JP--围护结构所在朝向太阳总辐射照度的日平均温度<ºC>,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ºC>,按本规范第2.2.9条的规定采用;ρ、αW--同式<2.2.3-1>。三、对于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tls=twp+Δtls〔2.2.3-2式中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ºC>twp--同式<2.2.3-2>Δtls--邻邦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ºC>,宜按表2邻室散热量很少<如办公室和走廊>1~2<23W/m²323~116W/m²[20~100kcal/m².h>]5第2.2.4条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2.2.4-1>式中CL--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K--外墙壁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m².ºC];F--外墙或屋顶的面积;twl--外墙可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ºC>,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朝向和构造、外表面颜色和粗糙程度以及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5.2.3条确定的T值通过计算确定;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ºC28/489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ºC的房间,其非轻型外墙传热形成的泠负荷,可近似接下式计算:CL=KF<2.2.4-2>式中CL--个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K,F,tn--同式<2.2.4-1>;tzp--同式<2.2.3-2>.第2.2.5条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2.2.5>CL--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wl--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2.2.10条确定的T值,通过计算确定;K,F,tn--同式<2.2.4-1>.第2.2.6条空气调节房间与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宜按下式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KF〔tls-tn〔2.2.6式中CL---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K,F,tn--同式〔2.2.4tls---同式<2.2.3-3>.第2.2.7条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夏季不可计算通过地面传达室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有外墙壁时,宜计算距墙壁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29/489第2.2.8条计算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时,应考虑空气调节房间内、外遮阳设施以及附近高大建筑物或遮挡物的影响。第2.2.9条透过下班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气调节房间蓄热特性等因素,分别计算确定。第2.2.10条确定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产冷负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应有要用实测数值。当上述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占室内冷负荷的比率较小时,可不考虑房间蓄热特性的影响。第2.2.1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人体散湿量;二、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三、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四、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五、食品或其他料的散湿量;六、设备散湿量。第2.2.13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30/489确定,并应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第2.2.14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宜按本规范采暖第二节计算;但室外计算中心温度,应按本规范第2.2.5条的规定采用。系统设计第2.3.1条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就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2.3.2条建筑物内负荷特性相差较大的内区与周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2.3.3条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浊允许波动范围大于±0.5ºC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大于±0.5%的各房间相互邻近,且室内温湿度基数、单位送风量的热扰量、班次和运行时间接近时,宜划为同一系统;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0.1~0.2ºC的房间,宜设单独的系统,当±0.1~0.2ºC的房间较小,且附近有温湿度基数和使用班次相同的空气调节房间时,可划为同一系统。三、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和产生噪声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注:室内温度左数不同或热湿扰量相差较大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局部处理装置。31/489第2.3.4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单风管式的,当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采用变风量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用定风量再热式系统。第2.3.5条空气调节房间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器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第2.3.6条空气调节房间总面积不大或建筑物中仅个别房间有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要求全年空气调节的房间,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热泵式空气调节机组。注:选择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应进行风量、风压,冷量和热量的校核计算。第2.3.7条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当室内散湿量较小或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大时,宜考虑变动一、二次回风比或采用旁通的可能性;当不允许选用较大的送风温差时,可采用固定比例的二次回风。在可用新风作冷源的经济运行期内,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冬、夏季在保证最小新风量的条件下,应采用最大的回风百分比。注:1、仅作夏季降温用的系统,不应采用二次回风。2、要求全关闭的阀门应严密。3、采用回风时,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本规范第4.6.1条的规定。第2.3.8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房间名称每人最小新风量吸烟情况影剧院、博物院、体育馆、商店8无32/489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37无医院的门诊部和普通病房旅馆客房30少量注:旅馆客房等的卫生间,当其排风量大于按本表所确定的数值时,则新风量应按排风量采用。二、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保持室内下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³/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勤确定。第2.3.9条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季节新风量变化的需要。进风口处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其位置应符合规范第4.4.4条的规定.第2.3.10条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无窗建筑物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且应满足新风量变化的需要.第2.3.11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量,宜设回风机;一、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的要求时;二、系统阻力较大,装设回风机技术经济合理时.第2.3.12条空气调节系统风管内的风速,应符合本规范第8.1.4条的规定.第2.3.13条设计风机盘管的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冷却和加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闭式系统;当冷却和加热工况交替频繁或同时要求冷却和加热时,可采用四管制闭式系统;二、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设备和管道及附件的承压能力确定,两管制系统33/489尚应按建筑物朝向分区布置;三、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泄水管坡度,不宜小于0.01;第2.1.14条空气调节设备、管道及附件的保温,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可能影响室内参数、形成表面结露、增加系统冷热损失的设备和管道,应保温;二、冷表面保温时,外表面不应结露,且应设隔汽层;三、不应采用易腐、易蛀的保温材料。注:保温材料的选用,尚应符合本规范第4.6.35条的有关规定。气流组织第2.4.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第2.4.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ºC时,侧送气流应贴附;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0.1ºC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34/489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第2.4.3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第2.4.4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第2.4.5条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生活区或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二、喷口直径可采用0.2-0.8M;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0.5倍;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35/489第2.4.6条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第2.4.7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度,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巾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气调节,当送风高度小于或等到于5m时,不宜大于是10ºC;工艺性空气调节,宜按表2.4.7采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ºC>送风温差<ºC>>±1.0<=15±1.06~10±2.03~6±1.0~0.22~3注:生活区或工作区处于下送气流的扩散区时,送风温差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4.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舒适性空气调节,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二、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表2.4.8所列的数值.36/489室温允许被动范围<ºC>每小时换气次数注±1.05高大房间除外±0.58±0.1~0.212工作时间不送风的除外第2.4.9条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就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第2.4.10条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二、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第2.4.11条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2.4.11选用。回风口的位置吸风速度房间上部4.0~5.0房间下部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3.0~4.0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1.5~2.0用于走廊回风时1.0~1.5空气处理第2.5.1条冷却空气时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二、条件允许时,利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冷却;三、采用人工冷源冷却。37/489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注: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等冷源时,应尽量做到回水的利用。第2.5.2条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或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山涧水作为冷源时,宜选用喷水室;二、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选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有条件时,亦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注:当要求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增加空气处理的饱和度时,可采用有喷水装置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第2.5.3条利用氟利昂直接蒸发或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氟利昂或冷水应逆向流动;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2.3~3.5kg/〔m².s。第2.5.4条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低3.5ºC;满负荷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ºC;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冰。第2.5.5条冰冷式表面冷却器的冷水进中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低于3.5ºC;冷水温升宜采用2.5~~6.5ºC;管内冷水流速宜采用0.6~0.8M/S。38/489第2.5.6条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用盐水作冷媒;采用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时,严禁氨作制冷剂。第2.5.7条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其冷水温升值宜采用3~~5ºC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5.8条当进行喷水室热工计算时,应考虑挡水板的过水量对处理后空气参数的影响。第2.5.9条空气调节系统的热媒,宜采用热泪盈眶水或蒸汽。当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要单独进行控制,且安装和选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装置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可采用电加热器。对于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1.0ºC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就采用电加热器。第2.5.10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和回风〔不包括二次回风宜过滤,过滤设备宜采用无纺布或泡沫塑料等作滤料的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宜按终阻力计算。\uf075制冷设计规范一般规定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39/489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6.3.4条的规定。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间接式系统10%~15%第6.1.7条设备名称进口温度制冷剂为氟利昂或氨的制冷压缩机的气缸水套3240/489卧式壳管式、套管式和组合式冷凝器32立式壳管式和淋激式冷凝器3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3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器37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混合式冷凝器33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第6.1.9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应按系统循环量的10%~25%确定。第6.1.10条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和排气、泄水装置。第6.1.11条冷水泵〔一次泵的台数及流量,应与制冷机的台数及设计工况下的流量相对应。二次泵的设置,应根据冷水系统的大小、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差异程度、使用条件和调节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6.1.12条当厂区内或群体式民用建筑中有若干处需要用冷时,宜设置集中制冷机房供冷。室外冷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架空敷设或沟内敷设,有条件时,亦可采用直接埋地不保温敷设。压缩式制冷41/489第6.2.1条选择制冷机时,某冷凝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水冷式冷凝器,宜比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高5~7ºC;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12时,窒比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高7~9ºC;二、风冷式冷凝器,应比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于球温度高15ºC。三、蒸发式冷凝器,宜比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于球温度高8~15ºC。第6.2.2条选择制冷机时,共蒸发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宜比冷水出口温度低2~4ºC,但不应低于2ºC。注:冷水出口温度不应低于5ºC。二、螺旋管式和直立管式蒸发器,宜比冷水出口温度低4~6ºC;三、直接蒸发表面式冷却器,应按本规范第5.5.4条;第6.2.3条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宜按下列数值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ºC卧式壳管式、套管式和组合式冷凝器4~8ºC淋激式冷凝器2~3ºC注:冷却水进口温度较高时,温差应取较小值,进口温度较低时,温差应取较大值。第6.2.4条风冷式冷凝器的空气进出口温差,不应大于8ºC。第6.2.5条压缩机气缸水套的冷却水出口温度,不应高于45ºC。42/489第6.2.6条所有贮存制冷剂且在压力下工作的制冷设备和容器,应应设置安全阀。氨制冷系统的排氨口必须装设排放管,排放管的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的建筑物的屋脊5m。第6.2.7条当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氟利昂压缩式制冷机时,各台的制冷剂管道,不得连通。第6.2.8条压缩机吸气管的排气管的坡度及坡向,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氟利昂压缩机吸气管坡度,不得小于0.01,应坡向压缩机;二、氨压缩机吸气管坡度,不得小于0.03,应坡向蒸发器;三、压缩机排气管坡度,不得小于0.01,应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第6.2.9条制冷剂排气管直径,应按其压力损失相当于制冷剂饱和温度的变化值确定。制冷剂饱和温度的变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氟利昂吸气管和排气管,不应大于1ºC;二、氟利昂吸气管,宜采用0.5~1ºC;三、氨吸气管、排气管和液体管,不宜大于0.5ºC。热力制冷第3.2.1条当有压力不低于30kPa<0.3kgf/cm2>的蒸汽或温度不低于80ºC的热水等适宜的热源可资利用,且制冷量大于或等于350KW〔30104kcal/h>,所需冷水温度不低于5ºC时,就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注:有条件时,亦要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43/489第3.2.2条选择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1.6条的规定外,尚未应根据冷水和冷却水产生污垢的因素,对产冷量进行修正。第3.2.3条溴化俚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宜装设贮液器,其容积应按贮存制冷系统中全部溴化锂溶液计算。第3.2.4条当制冷量大于或等于470KW〔40104kcal/h>,所需冷水温度为10~15ºC,且厂区有压力不低于700kPa<7kgf/cm2>的高压蒸汽可资利用时,可采用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房设计、设备布置及其他第3.3.1条制冷机房应尽可能靠近冷负荷中心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氟利昂压缩式制冷装置,可布置在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内,但不行直接布置在楼梯间、走廊和建筑物的出入口处;二、氨压缩式制冷装置,应布置在隔断开的房间或单独的建筑物内,但不得布置在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内;注:1、辅助设备可布置在室外。2、氨制冷机房的防火要求,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三、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应露天布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宜布置在建筑物内,条件许可时,亦可露天布置。露天布置时,制冷装置的电气设备及控制仪表,应设在室内。44/489第3.3.2条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流程,并应便于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注:1、兼作检修用的通道宽度,应根据设备的种类及规格确定。2、布置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冷水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时,应考虑有清洗或更换管簇的可能。第3.3.4条制冷机房的高度,应根据设备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于氟利昂压缩式制冷,不应低于3.6M;二、对于氨压缩式制冷,不应低于4.8M;三、支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顶部距屋顶或楼板的距离,不得小于1.2M。注、制冷机房的高度,系指自地面至屋顶或楼板的净高。第3.3.4条制冷机房内宜与辅助设备间和水泵间隔开,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值班室、维修间、贮藏室以及厕所等生活设施。第3.3.5条氨制冷机房应设置两处互相尽量远离的出口直接对外,且应由室内向外开门。第3.3.6条氨制冷机房的电源开关,应布置在外门附近。发生事故时,应有立即切断电源的可能性,但事故电源不得切断。45/489第3.3.7条氨制冷机房内;应设置必要的消防和安全器材〔如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等。第3.3.8条设置集中条暖的制冷机房,其室内温度不低于15ºC。氨制冷机房严禁采用明火采暖。第3.3.9条制冷机房应设给水与排水设施,必要时宜设置。第3.3.10条下列制冷设备和管道应保温:一、压缩式制冷机的吸气管、蒸发器及其与膨胀阀之间的供液管;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蒸发器及冷剂水管道;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蒸发器和主喷射器头部;四、冷水管道和冷水箱;五、制冷设备的供热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第3.3.11条设备和管道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二、保温层的个表面应设隔汽层;三、管道和支架之间应采取防止"冷桥"的措施。\uf075自动控制规范一般规定46/489第7.1.1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动力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系统和设备运行时间,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具体内容。第7.1.2条符全下列条件之一时,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自动控制:一、采用自动控制可合理利用能量实现节能时;二、采用自动控制,方能防止事故,保证系统和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时;三、工艺可使用条件对室内温湿度波动范围有一定要求时。第7.1.3条在满足控制功能和指标的条件下,应尽量简化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第7.1.4条采用自动控制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做到系统和管道设计合理,防止运行调节时各并联环路压力失调,其调节机构特性应符合要求。第7.1.5条自动控制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使用条件及要求,采用电动式、气动式电动气混合式。第7.1.6条设置自动控制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的可能。第7.1.7条采用自动控制时,宜设控制室,当系统控制环节及仪表较少时,其控制台屏可直接布置在机房内。47/489第7.1.8条高层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当其数量较多时,可设中央和区域两级控制。检测、联锁与信号显示第7.2.1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检测仪表,当采用集中控制时,其主要参数应设置遥测仪表。第7.2.2条对下列部分或全部参数的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检测仪表:一、采暖系统的供水,供汽和回水干管中的热媒温度和压力;二、热风采暖系统的室内温度,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三、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四、兼作热风采暖的送风系统的室内温度、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五、除尘系统的除尘器进出口静压差;六、空气调节系统的下列参数:<1>室内外温湿度;<2>一、二次混合风温度;<3>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出口空气温度;<4>加热器出口空气温度;<5>送回风温度;<6>加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和压力;<7>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用的水泵出温度和压力;48/489<8>喷水室颧表面冷却器进出口的冷水温度;<9>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10>水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11>变风量系统风管的静压。注、1、当室内外湿度无检测要求时,不可设湿度仪表。2、布置检测仪表时,应考虑仪表共用不着的可能性,避免重复设置。第7.2.3条空气调节系统温温度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室内,应装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有代表性的、空气流通的地点,仅局部区域要求严格时,应装设在要求严格的地点;二、在风管内,宜装设在气流稳定管段的截面中心;三、机器露点温度的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应装设在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集团,并应避免辐射热、振动、水滴和二次回风的影响。第7.2.4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回风机、控制设备及仪表,应与送风机联镝,必要时,通风和除尘系统的通风和水力除尘装置等,应与送风装置等,应与有关的工艺设备联锁。第7.2.5条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接地。第7.2.6条空气调节系统的通风机、水泵和电加热器等,并应设工作状态显示信号。49/489第7.2.7条多工况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其运行工况及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显示信号。第7.2.8条排除剧毒物质或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以及甲、乙类生产厂房的全面排风系统,应在工作地点设置通风机运行状态显示信号。自动调节与控制第4.3.1条空气调节系统的调节方式,应根据调节对象的特性数、房间热湿负荷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参数的精度要求等进行选择。第4.3.2条过渡季节需要调节器新风量的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双风机时,可通过回风阀控制新风量〔新风阀可不控制,但新风阀面积应按全新风核算,且应使新风管段的压力损失小于全新风时系统总压力损失的15%。注:系统停止运行时,新风阀应能自动关闭。第4.3.3条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C和相对温度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5%的空气调节系统,当水冷式表面冷却器采用变化量控制时,宜由室内温湿度调节器通过高值或低值选择器进行优先控制,并对加热器或加湿器进行分程控制,冷水系统宜采用两通阀及改变水泵转速或台数控制。第4.3.4条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要满足室内参数和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宜采用变结构多工况控制系统。机构的极限位置、空气参数的超限值或分程控制等方式。50/489第4.3.5条室内相对温度的控制,可采用机器在露点湿度恒定、不理定或不达到机器露点方式;当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家采用机器人露点温度不恒定可不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方式直接控制室内相对温度。第4.3.6条当受调节对象纯滞后、时间常数或热湿扰量变化影响,采用单回路调节不能满足调节参数要求时,空气调节系统可采用串级调节或送风裣调节。第4.3.7条变风量系统送风温度的整定值,应按冷却和加热工况分另确定。当冷却和加热工况互换时,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调节器,应相应地变换其裣调节。第4.3.8条控制变风量系统送回风机风量的静压控制点,宜设在系统送风干管末端至距末三分之一一处世哲学的管段上,送加风机的风量应进行平衡控制。第4.3.9条风机盘管的冷水系统,宜采用两通阀变水量控制,且就根据系统的水量调节情况,行动控制水泵转速或台数。第4.3.10条设置一次泵和二次泵的闭式冷水系统,末端采用变水量控制时,一、二次泵运行台数的控制,应根据系统的水力工况、热力工况及水泵的运行特性,采用压差控制、流量控制和负荷控制,对并联工作的二次砂进行台数控制时,应考虑变台数运行时的稳定性。第4.3.11条自动调节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两面三刀通阀,宜采用等百分比特性的;二、水三通阀,宜采用抛物线可线性特性的;三、蒸汽两通阀,当压力损失比大于或等于0.6时,宜采用线性特性的;当压力51/489损失比小于0.6时,宜采用等百分比特性的;四、调节阀的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且应对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及孔径进行选择计算。第4.3.12条三通混合阀不宜用作三通分流阀;三通分流阀不得作三通混合阀。蒸汽两通阀应采用单座阀。第4.3.13条位于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送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其新风加热宜设防冻自动保护。第4.3.14条风管的自动调节阀,宜采用多叶对开式调节阀。第4.3.15条连续供热的散热器采暖系统,必要时,应设置散热器自动调节阀。第4.3.16条间歇供热的暖风机热风采暖系统,宜根据热媒的温度或压力高于整定值时,暖风机自动开启,低于整定值时自动关闭。制冷装置的自动保护与控制第4.4.1条压缩式制冷装置,应设下列安全保护:一、压缩机的安全保护:1、排气压力的高压保护和吸气压力的低压保护;2、润滑系统的油压差保护;3、电动机过载及单相运行保护;4、冷却水套断水保护;52/4895、离心式压缩机轴承的高温保护;二、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冷水的防冻保护;三、冷凝器冷却水断水保护及蒸发式冷凝器通风机的事帮保护。第4.4.2条吸收式制冷装置,应设下列安全保护:一、冷水或冷剂水的低温保护;二、溴化锂溶液的防结晶保护、1、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的高温保护;2、冷剂水的液位保护;3、冷却水断水或流量过低保护;4、停机时防结晶保护;三、冷却水温度过低保护;四、屏蔽泵过载及防汽蚀保护;五、蒸发器中冷剂水温度过高保护。第4.4.3条设计时,宜采用带能量自动调节装置的制冷设备,当其台数较多时,宜采用能量调节和台数调节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第4.4.4条制冷设备的运行台数,宜根据实际需要的冷负荷,冷水量或冷水温度进行控制。第4.4.5条制冷机应与冷却水系统的水泵联锁。当采用风冷式冷凝器时,压缩式制冷机应与冷凝的通风机联锁。53/489第4.4.6条制冷装置中,下列主要参数宜设置检测仪表:一、蒸发器的冷水进出口温度;二、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三、压缩机排气和吸气的压力和温度;四、离心式压缩机的轴承温度;五、吸收式制机发生器的蒸汽入口温度和压力,凝结水的出口温度;六、吸收式制冷机屏蔽泵的压力。注:当制冷装置自带检测仪表时,可不另行设置。\uf075消声与隔振设计规范一般规定第5.1.1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消声,传播方式,通过计算确定。第5.1.2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的有关规定。第5.1.3条在选择设备和进行系统设计时,应采取下列降低声源的措施:一、应尽量选用高效率、低噪声设备〔通风机和水泵等;二、系统的总风量和阻力不宜过大;三、通风机与电动机宜采用直联传动,无法采用直联时,可采用联轴器传动或三角胶带传动;54/489四、通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不宜急剧转弯;五、必要时,弯头和三通支管等处,应装设导流叶片。第5.1.4条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5.1.4选用。室内允许噪声级DB〔A主管风速支管风速25~353~4〈=235~504~72~350~656~93~565~858~125~8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第5.1.5条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机房间的位置,不宜靠近有较高防振和游泳场打求的房间。机房内噪声源的控制,应以隔声隔振为主,吸声为辅。第5.1.6条消声处理后的风管,不宜穿过高噪声的房间;噪声高的风管,不宜穿梭过高噪声的房间;噪声高的风管,不宜穿过要求噪声低的房间。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隔声处理。消声与隔声第5.1.2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通风机,空气调节机组等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应尽量采用实测数据;当无实测数值时,可通过计算确定。55/489第5.2.2条气流通过直风管、弯头、三通、变径管、阀门和送回风口等部件产生的再生噪声声功率级与噪声自然衰减量,应分别按各倍频带中心频率通过计算确定。第5.2.3条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采取其他消声措施。系统所需的消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第5.2.4条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到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用阻性、抗性和阻抗复合消声器。第5.2.5条通过室式消声器的风速,不宜大于5M/S;通过消声弯头的风速,不宜大于8M/S通过其他类型消声器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注:通过微穿孔板消声器的风速,可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第5.2.6条消声器宜布置在机房的气流稳定的管段上,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时,消声器、检查门及消声后的风管的,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必要时,也可要总管和支管上分段设置。第5.2.7条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机房,应根据邻近房间可建筑物的允许噪声标准,采取必要的隔声措施。第5.2.8条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填充密实。隔振56/489第5.3.1条当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自然衰减器隔振措施。第5.3.2条当设备转速小于或等于1500r/min,宜选用弹簧隔振器;设备转速大于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等弹性材料的隔振垫块或橡胶隔振器。第5.3.3条选择弹簧隔振器时,就符合下列要求:一、设备的运转频率与弹簧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二、弹簧隔振器承受的荷载,不就超过允许工作荷载;三、当共振振幅较大时,宜与阻尼大的材料联合使用。第5.3.4条选择橡胶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二、计算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呈的1/3~1/2采用;三、设备的运转频率与橡胶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四、橡胶隔振器承受的荷载,不就超过允许工作荷载。注:橡胶隔振器应避免太阳直接辐射或与油类接触。第5.3.6条符合下列要求之一时,宜加大隔振以座质量及尺寸:一、当设备重心偏高时;二、当设备重心偏离中心较大,且不易调整时;三、当隔振要求严格时。57/489第5.3.7条通风机和水泵的进出口,宜采用软管同管道、连接。当消声和隔振要求较高时,管产与支吊架间应设有弹性材料垫。管道穿过围护结构处,其周围的缝隙,应用弹性材料填充。\uf075暖通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58/489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线型名称线宽用途粗实线b1、采暖供水、供汽干管、立管2、风管及部件轮廓线3、系统图中的管线4、设备、部件编号的索引标志线5、非标准部件的外轮廓线中实线0.5b1、散热器及散热器的连接支管线2、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的轮廓线3、风管的法兰盘线细实线0.35b1、平、剖面图中土建轮廓线2、尺寸线、尺寸界线3、材料图例线、引出线、标高符号等粗虚线b1、采暖回水管、凝结水管2、平、剖图中非金属风道〔砖、混凝土风道的内表面轮廓线。中虚线0.5b风管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虚线0.35b1、原有风管轮廓线2、采暖地沟3、工艺设备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点划线0.35b1、设备中心线、轴心线2、风管及部件中心线3、定位轴线细双点划线0.35b工艺设备外轮廓线折断线0.35b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线波浪线0.35b1、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线2、构造层次的断开界线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比例图名常用比例可用比例总平面图1:500;1:10001:150059/489总图中管道断面图1:50;1:100;1:2001:150平、剖面图及放大图1:20;1:50;1:1001:30,1:40;1:50;1:200详图1:1;1:2;1:5;1:10;1:201:3;1:4;1:5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第4.0.3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第4.0.7条采暖、通风、空调的设备、部件、零件宜编号列表表示。其型号、性能和规格应在表内填写齐全、清楚,图样中只注明其编号。60/489第4.0.8条设备及主要材料表、部件统计表、零件明细表、宜采用表4.0.8-a、b、c的格式。第五章采暖图样画法第一节标高与坡度第二节管道转向、连接、交叉的表示法第三节管径标注法与系统编号第四节平面图第五节系统图第一节标高与坡度第5.1.1条需要限定高度的管道,应标注相对标高。第5.1.2条管道应标注管中心标高,并应标在管段的始端或末端。第5.1.3条散热器宜标注底标高,同一层、同标高的散热器只标右端的一组。第5.1.4条坡度宜用单面箭头表示〔图5.1.4第二节管道转向、连接、交叉的表示法第5.2.1条管道转向、连接应按图5.2.1表示。第5.2.2条管道交叉应按图5.2.2表示。第5.2.3条管道在本图中断,转至其他图上时,应按图5.2.3表示。第5.2.4条管道由其它图上引来时,应按图5.2.4表示。第三节管径标注法与系统编号61/489第5.3.1条管径尺寸应按下列规定标注:一、焊接钢管应用公称直径"DN"表示。如:DN32,DN15二、无缝钢管应用外径和壁厚表示。如:D114×5D114代表外径;5代表壁厚。第5.3.2条管径尺寸标志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3.2:一、管径尺寸应注在变径处;二、水平管径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上方;三、斜管道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斜上方;四、竖管道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左侧;五、当管径尺寸无法按上述位置标注时,可另找适当位置标注,但应用引出线示意该尺寸与管段的关系。六、同一种管径的管道较多时,可不在图上标注管径尺寸,但应附注中说明。第5.3.3条采暖产管的编号,宜按图5.3.3表示。第5.3.4条采暖入口的编号,宜按图5.3.4表示。第四节平面图第5.4.1条平面图中管道系统宜用单线绘制。第5.4.2条平面图上本专业所需的建筑物轮廓应与建筑图一致。62/489第5.4.3条散热器宜按图5.4.3的画法绘制。第5.4.4条各种形式散热器的规格及数量,应按下列规定标注:一、柱式散热器应只注数量;二、圆翼形散热器应注根数、排数;如:3×2其中3代表每排根数;2代表排数。三、光管散热器应注管径、长度、排数如:D108×3000×4其中D108代表管径〔mm;3000代表管长〔mm;4代表排数。四、串片式散热器应注长度、排数。如:1.0×3其中1.0代表长度〔m;3代表排数。第5.4.5条平面图中散热器的供水〔供气管道、回水〔凝结水管道,宜按图5.4.5-a、b绘制。第5.4.6条采暖入口的定位尺寸,应为管中心至所邻墙面或轴线的距离。63/489第五节系统图第5.5.1条采暖系统图宜用单线绘制。第5.5.2条系统图宜采用与相对应的平面图相同的比例绘制。第5.5.3条散热器宜按图5.5.3-a、b的画法绘制,其规格、数量应按下列规定标注:一、柱式、圆翼形式散热器的数量,应注在散热器内〔图5.5.3-a。二、光管式、串片式散热器的规格、数量,应注在散热器的上方〔5.5.3-b。第5.5.4条系统图中的重叠,密集处可断开引出绘制。相应的断开处宜用相同的小写拉丁字母注明〔图5.5.4。第六章通风、空调图样画法第一节平、剖面及详图第6.1.1条通风空调平面图,应按本层平顶以下俯视绘出,剖面图应在其平图上选择能反映该系统全貌的部位直立剖切。第6.1.2条通风空调剖面图上选择能反映系统全貌的部位直立剖切。第6.1.3条如因建筑物平面较大,建筑图采取分段绘制时,通风空调平面图也可分段绘制,但分段部位应与建筑图一致,并应绘制分段示意图。64/489第6.1.4条平、剖面图应绘出建筑轮廓线,标出定位轴线编号、房间名称,以及与通风空调系统有关的门窗、梁、柱、平台等建筑构配件。第6.1.5条平、剖面图绘上如需标注定位尺寸和标高时,平面图上应注出设备、管道中心与建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剖面图上应标出设备、管道中心与建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剖面图上应标出设备、管道中心〔或管底标高,必要时,还应注出距该层地面的尺寸〔图6.1.5-a、b。第6.1.6条平、剖面图中各设备、部件等,宜标注编号。第6.1.7条平、剖面图中的风管宜用双线绘制,风管法兰盘宜用单线绘制。第6.1.8条多根风管在平、剖面图上重叠时,根据视图需要,可将上面〔下面或前面〔后面的风管用折断线断开,但断开处必须用文字注明。两根风筝相交叉时,可不断开绘制,其交叉部分的不可见轮廓线可不绘出。第6.1.9条风管管径或断面尺寸宜标出在风筝上或风管法兰盘处延长的细实线上。圆形风管应以"ø×××"表示,矩形风管应以"××××××"表示,前面字数应为该视图投影面的尺寸。第6.1.10条通风、空调系统如需编号时,宜用系统名称的汉语拼音字头加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如:送风系统S-1、2、3等。第6.1.11条平、剖面图中的局部另绘详图时,被索引部分只须标出设备部件的定位尺寸,其细部尺寸应在详图中注明。65/489第6.1.12条设备安装图应平面图、剖面图、局部详图等组成,图中各细部尺寸应注清楚,设备、部件应注编号。第二节系统图第6.2.1条通风空调系统图中的风管,宜接比例以单线绘制。第6.2.2条系统图应表示出设备、部件、管道及配件等完整的内容。第6.2.3条系统图中的主要设备、部件均注出编号。第6.2.4条系统图宜注明管径、标高、其标注方法应与平、剖面图相同。第6.2.5条系统图中的管道,宜标注中心标高,如不标注中心标高时,应用文字说明。第6.2.6条系统图中的土建标高线,除注明其标高外,还应加文字说明。第6.2.7条系统图中的管线允许断开绘制,但断开的接头处必须用经虚线连接或用文字注明。第6.2.8条系统图可分段绘制,但分段部位应与平、剖面图分段一致。第三节原理图第6.3.1条通风空调原理图应表明整个系统的原理和流程,但可不按比例绘制。66/489第6.3.2条空调原理图应标出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冷〔热源、空气处理、输送方式、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管道、设备、仪表、部件等。第6.3.3条制冷原理图应绘出设备、仪表、部件和各种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6.3.4条制冷原理图中的制冷设备〔主机和辅机及主要附件,宜以示意图出立面形状,并注明产品和代号,亦可列表编号说明,各种管道应标管径和介质流向。汽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第一章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1.0.1车库的防火分类应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车库的防火分类数量类别名称ⅠⅡⅢIV汽车库>300辆151-300辆51-150辆≤50辆修车库>15车位6-15车位3-5车位≤2车位停车场>400辆251-400辆101-250辆≤100辆注:甲、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1.0.2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各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表1.0.2的规定。67/4891.0.3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和Ⅰ、Ⅱ、Ⅲ类的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Ⅳ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承重墙、楼梯间的墙、防火隔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隔墙、框架填充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不燃烧体0.50柱支承多层的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50支承单层的柱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粱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疏散楼梯、坡道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15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的外露部位应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68/489第二章采暖通风和排烟第一节采暖和通风车库内严禁明火采暖。下列汽车库或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Ⅰ、Ⅱ、Ⅲ类汽车库;Ⅰ、Ⅱ类修车库。Ⅳ类汽车库、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其炉门、节风门、除灰门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汽车库采暖的火墙不应贴邻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布置。喷漆间、电瓶间均应设置独立的排气系统,乙炔站的通风系统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设有通风系统的汽车库,其通风系统宜独立设置。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不应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当必须穿过时。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2.5条的要求外,还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69/489风管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穿过防火墙的风管,其位于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保温材料不应为不燃烧材料。第二节排烟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设有机要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宜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2.2.4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排烟支管上设有烟气温度超过280°C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就保证280°C时能连续工作30min。排烟防火阀应联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机械排烟管道风速,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应大于20m/s;采用内表面光滑的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超过10m/s。70/489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50%。第三章采暖通风和排烟第一节采暖和通风在我国北方,为了保持冬季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温度不影响汽车的发动,不少车库内设置了采暖系统。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汽车库火灾,是由于车库采暖方式不当引起的。如某市某厂的车库,采用火炉采暖,因汽车油箱漏油,室内温度较高,油蒸气挥发较快,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引起火灾;又如某大学的砖木结构汽车库与司机休息室毗邻建造,用火炉采暖,司机捅炉子飞出火星遇汽油蒸气引起火灾。鉴于上述情况,为防止这些事故发生,从消防安全考虑,苯条规定在汽车库和甲、乙类物品输车的车库内,应设置热水、蒸汽或热风等采暖设备,不应用火炉或者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策安全。考虑到寒冷地区的车库,不论其规模大小,全部要求蒸汽或热水等采暖,可能会有困难,因此,允许Ⅳ类汽车和Ⅲ、Ⅳ类修车库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容易暴露明火的部位,进行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还是不少的,如汽车喷漆、充电作业等。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都要采暖,火墙的温度较高,如这些年间贴火墙布置,有的火墙年久失修,一旦产生裂缝,可燃气体碰到火墙内的明火就会引起燃烧、爆炸、所以本条规定,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作业不允许贴近火墙布置。71/489修车库中,因维修、保养车辆的需要,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较大。如乙炔气、修理蓄电池组重新充电时放出的氢气以及喷漆使用的易燃液体等等,这些易燃液体的蒸气和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就能爆炸。如汽油蒸气爆炸下限为1.2%-1.4%炔气的爆炸下限为2.3%-2.5%,氢气爆炸下限为4.1%,尤以乙炔和氢气和爆炸范围幅度大,其危险性也大。所以,这些工间的排风系统应各自单独设置,不能与其他用途房间的排风系统混设,防止相互影响,其系统的风机应按防爆要求处理,乙炔间的通风要求还应按照《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汽车库如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油蒸气而引起爆炸,还会使车辆发动机启动时产生一氧化碳,影响库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汽车库内有无良好通风,是预防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调查了解到的汽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是利用自然通风,这对节约能源和投资都是有利的,地下汽车库和严寒地区的非敞开式汽车库,因受自然通风条件的限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方式。卫生部门要求车库每小时换气次数6-10次,根据国外资料介绍,一般情况每小时换气6次,足以避免由于油蒸气挥发而引起的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因此,如达到卫生标准,消防安全也有了基本保证。组合建筑内的汽车和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和其他建筑的通风系统混设。通风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严重教训。如某手表厂、某饭店等单位,都有因风道为可燃烧材料使火灾蔓延扩大的教训。因此,为堵塞火灾蔓延途径,规定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72/489防火墙、防火隔墙是建筑防为分区的主要手段,它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作用已为无数次火灾实例所证实,所以,防火墙、防火隔墙,除允许开设防火门外,不应在其墙面上开洞留孔,防低其防火作用。因考虑设有机械通风的车库里,风管可能穿越防火墙,为保证它们应有的防火作用,故规定风管穿越这些墙体时,其四周空隙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实,并在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处设防火阀。风管的保温材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减少火灾蔓延的途径,同样也规定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由于地下车库通风排烟困难的特点,如果地下车库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需保温,保温材料不得使用泡沫塑料等会产生有毒气体的高分子材料。第二节排烟地下汽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且有些烟气含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能迅速排出室外,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员进入地下扑救带来困难。根据国内20多座地下汽车库的调查,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库,都设有独立的排烟系统,而一些中、小型汽车库,一般均与地下车库内的通风系统组合设置。平时作为排风排气使用,一旦发生火灾时,转换为排烟使用。当采用排烟、排风组合系统时,其风机应采用离心风机或耐高温的轴流风机,确保风机能在280°C时连续工作30min,并具有在超过280°C时风机能自行停止的技术措施。排风风管的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制作。由于排气口要求设置在建筑的下部,而排烟口应设置在上部,因此各自的风口应上、下分开设置,确保火灾时能及时进行排烟。73/489本条规定了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防烟分区太小,增设了平面内的排烟系统的数量,不易控制;防烟分区面积太大,风机增大,风管加宽,不利于设计。规范修订组召集了上海市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院的部分专家进行了研讨,结合具体工程,按层高为3m,换气次数为6次/h·m3计算,2000m2的排烟量3.6万m3,是比较合适,符合实际情况。3.2.3地下汽车库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开始绝大多数积聚在车库的上部,将排烟口设在车库的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效果更好,排烟口与防烟分区最远地点的距离是关系到排烟效果好坏的重要问题,排烟口与最远排烟地点太远了,就会直接影响排烟速度,太近了要多设排烟管道,不经济。地下汽车库汽车发生火灾时,可燃物较少,发烟量不大,且人员较少,基本无人停留,设置排烟系统,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人员疏散,另一方面便于扑救火灾。鉴于地下车库的特点,经专家们研讨,认为6次/h的换气次数的排烟量是基本符合汽车火灾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参照了美国NFPA88A有关规定,其要求汽车库的排烟量也是6次/h,因此规范修订组将风机的排烟量定为6次/h。据测试,一般可燃物发生燃烧时火场中心温度高达800~1000°C。火灾现场的烟气温度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地下汽车库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散发条件较差,温度比地上建筑要高,排烟风机能否在较高气温下正常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火场排烟很重要的技术问题。排烟风机一般设在屋顶上或机房内,与排烟地点有相当一段距离,烟气经过一段时间方能扩散到风机,温度要比火场中心温度低很多。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排烟风机能在280°C连续工作30min,就能满足要求,本条的74/489规定,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排烟管道、排烟口,是一个排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缺一不可,排烟防火阀关闭后,光是排烟风机启动也不能排烟,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它们之间一定要做以相互联锁,目前国内的技术已经完全做到了,而且都能做到自动和手动两用。此外,还要求排烟口平时宜处于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做到自动和手动都能打开。目前,国内多数是采用自动和手动控制的,并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起来,一旦遇有火警需要排烟时,由控制中心指令打开排烟阀或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因此凡设置消防控制室的车库排烟系统应用联动控制的排烟口或排烟风机。本条规定了排烟管道内最大允许风速的数据,金属管道内壁比较光滑,风速允许大一些。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内壁比较粗糙,风速要求小一些,内壁光滑、风速阻力要小,内壁粗糙阻力要大些,在风机、排烟口等相同条件下,阻力越大,排烟效果越差,阻力越小,排烟效果越好。这些数据的规定,都是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相一致的。根据空气流动的原理,需要排除某一区域的空气,同时也需要有另一部分的空气补充。地下车库由于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分隔和楼层的楼板的分隔,使有的防火区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也就无自然进风条件,对这些区域,因是周边处于封闭的条件,如排烟时没有同时进行补风,烟是排不出去的。因此,本条规定应在这些区域内的防烟分区增设进风系统,进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在设75/489计中,应尽量做到送风口在下,排烟口在上,这样能使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和热气顺利排除。\uf075采暖通风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76/489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第1.0.10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77/489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C中作业不应低于12°C重作业不应低于10°C注:〔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2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2时,轻工业可低至10°C;中作业可低至7°C,重作业可低至5°C。三、辅助建筑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C更衣室23°C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C办公用室16-18°C食堂14°C盥洗室、厕所12°C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第2.1.2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地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s;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时,78/489不宜大于0.3m/s;当室内散热量天于或等于23W/m3时,不宜大于0.5m/s。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第2.1.4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2.1.4确定。夏季工作地点〔°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223242526272829-32≥33允许温差1098765432工作地点温度≤323232-2535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1-2°C。第2.1.5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4.3.5条至第4.3.7条的有关规定执行。第2.1.6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温度应采用24-28°C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风速不应大于0.3m/s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宜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30°C79/489时,可大于0.5m/s。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第二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第2.2.6条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80/489注:统计干温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2.2.10-1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C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C,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2.2.10采用;Δ时刻β1-0.352-0.383-0.424-0.455-0.476-0.41时刻β7-0.288-0.1290.03100.16110.29120.40时刻β130.48140.52150.51160.43170.39180.28时刻β190.14200.0021-0.1022-0.1723-0.2324-0.26Δtr=twg-twp/0.52<2.2.10-2>81/489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C,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第2.2.11条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2.2.7条至第2.2.10条的规定。第2.2.12条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第2.2.13条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第2.2.14条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第2.2.15条冬季日照百分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82/489第2.2.16条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确定。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一般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5°C。注:本条中所谓"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系指室外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第2.2.17条室外计算参数统计年份,宜采取1951-1980年,共30余年,不足30年,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时,应对气象资料进行订正。第2.2.18条同区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根据就地的调查,实测并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确定。第2.2.19条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二采用。对于本规范附录二未列入的城市及台站,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统计确定。对于冬夏两季各种室外计算温度,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三所列的简化统计方法确定。第三节夏季太阳辐射照度第2.3.1条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月21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83/489第2.3.2条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第2.3.3条透过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标准窗玻璃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五采用。第2.3.4条应用本规范附录四和附录五时,当地的大气透明度等级。应根据本规范附录六及夏季大气压力,按表2.3.4确定。大气透明度等级表附录六标定的透明度等级下列大气压力〔hPa〔mbar时的透明度等级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1111111211111222312222333422333444523444455644455566第四章通风第4.1.1条为了防止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放散,防止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必须从工艺、总图、建筑和通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第4.1.2条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积极改革工艺流程,使之少产生或不产生有害物质。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84/48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各行业污染排放标准的要求。第4.1.3条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湿式作业。运输含尘物料时,应尽量采用气力输送或水力输送。放散粉尘的生产厂房,宜采用湿法冲洗措施。当工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且防尘要求较严格时,可采用真空吸尘装置。第4.1.4条大量散热的热源〔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应尽量放在生产厂房外面。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工人远离热源。第4.1.5条确定建筑方位时,应尽量减少西晒,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建筑物,其方位还应根据主要进风面和建筑物形式,按夏季有利的风向布置。第4.1.6条位于炎热地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宜采用通风屋顶,如条件限制,可采取其他隔热措施;散热量小于23W/M3的生产房,当屋盖离地面平均高度小于或等于8m时,宜在屋盖隔热或适当增加厂房高度。注:<1>民用建筑的隔热,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2有条件设置通风屋顶的生产厂房,以及存放橡胶、塑料制品和油漆等的仓库亦可采用通风屋顶。第4.1.7条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宜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排风或采用全面排风。85/489第4.1.8条设计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注: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屋顶通风机进行全面排风。第4.1.9条组织室内气流时,不应使含有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没有或仅有少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地带。第4.1.10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二、混全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三、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时;四、放散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第4.1.11条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其中所需要最大的空气量计算。数种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其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第4.1.12条散入室内的有害气体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似房间的实测资料或经验数据,按争气次数确定,亦可按各有关的专业标准执行。第4.1.13条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局部排风或全面换气。普通民用建筑的居住、办公用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区时,尚应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进行定期换气。86/489第4.1.14条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走道、房间等的防烟、排烟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第二节自然通风第4.2.1条放散热量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其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按本规范附录九计算。第4.2.2条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宜采用门、洞、平开窗或垂直转动窗、板等。第4.2.3条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应采用0.3~1.2m,当进风口较高时,应考虑风效率降低的影响。在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第4.2.4条当热源靠近生产厂房的一侧外墙布置,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地点时,该侧外墙上的进风口,应尽量布置在热源的间断处。第4.2.5条利用天窗排风的生产厂房,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避风天窗:一、炎热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3W/m3时;二、其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m3时;三、不允许气流倒灌时。87/489注:多跨生产厂房的相邻天窗或天窗两侧与建筑物邻接,且处于负压区时,无挡风板的天窗,可视为避风天窗。第4.2.6条利用天窗排风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设避风天窗:一、利用天窗能稳定排风时;二、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m/s。第4.2.7条z/h0.40.60.81.01.21.41.61.82.02.12.22.3/H≤1.31.41.451.51.651.82.12.52.93.74.65.6注:当z/h>2.3时,建筑物的相关尺寸可不受限制。第4.2.8条挡风板与天窗之间,以及作为避风天窗的多跨生产厂房相邻天窗之间,其端部均应封闭。当天窗较长时,尚应设置横向隔板,其间距不应大于挡风板50m。在挡风板或封闭物上,应设置检查门。注:挡风板下缘至屋面的距离,宜采用0.1-0.3m。第4.2.9条不需调节天窗窗扇开启角度的高温生产厂房,宜采用不带窗扇的避风天窗,但应符合防雨要求。第4.2.10条自然通风用的窗扇;应设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开关装置。第三节隔热降温88/489第4.3.1条工人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受到辐射热影响的工作地点,当其辐射照度在350W/m2[300kcal/]以上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受辐射热影响较大的工作室应隔热。第4.3.2条经常受辐射热影响的工用地点,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气象等条件,分别采用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隔热设施。第4.3.3条工人经常停留的高温地面或靠近的高温壁板,其表面平均温度不应高于40°C。注:当采用串水地板或隔热水箱时,其排水温度不宜高于45°C。第4.3.4条较长时间操作的工作地点,当其温度达不到卫生要求或辐射照度大于350W/m2时,应设置局部送风。第4.3.5条当采用不带喷雾的轴流式通风机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轻作业2~4m/s中作业3~5m/s重作业5~7m/s第4.3.6条当采用喷雾风扇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采用3~5m/s,雾滴直径应小于100µm。注:喷雾风扇只适用于温度高于35°,辐射照度大于1400W/m2[1200kcal/],且工艺不忌细小雾滴的中、重作业的工作地点。89/489第4.3.7条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辐射照度W/m2[kcal/]冬季夏季温度〔℃风速〔m/s温度〔℃风速〔m/s<350<300>20~251~226~311.5~3700〔60020~251~326~302~41400〔120018~222~325~293~52100〔180018~223~424~284~6注:〔1轻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表中较高值,风速宜采用较低值,重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较低值;风速宜采用较高值;中作业时其数据可按插入法确定。〔2对于炎热地区,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提高2°C。〔3当局部送风系统的空气需要冷却成加热处理时,其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应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相对湿度;冬季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第4.3.8条系统式局部送风,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得将有害物质吹向人体;二、送风气流宜从人体的前侧上方倾斜吹到头、颈和胸部,必要时亦可以从上向下垂直送风;三、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0.6m;四、当工人活动范围较大时,宜采用旋转送风口。第4.3.9条系统式局部送风,应按本规范附录十计算。90/489第4.3.10条特殊高温的工作地点,如轧钢厂钳式吊车司机室、均热炉揭盖机室和轧钢机操纵室等,应采取密闭、隔热措施,并采用冷风机组或空气调节机组降温。第4.3.11条在特殊高温作业地带的附近,应设置工人休息室,夏季休息室的温度,宜采用26~30°C。第4.3.12条有条件时,降温用的送风系统可采用地道风。第4.3.13条累年最热月平均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可设置吊扇。吊扇的台数,可按不同规格的吊扇所提供的服务面积相应为15~25m2确定。吊扇叶片距地面不应小于2.3m,距顶棚不应小于0.25D〔D为吊扇叶片外缘直径。吊扇应布置在其所服务区域的中心。注:本条的"公共建筑",系指经常或定期有大量人员停留的建筑物,如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和交通电类建筑等。第四节机械通风第4.4.1条设置机械通风的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中要求清洁的房间,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室内应保持正压;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可能污染相邻房间时,室内应保持负正。第4.4.2条设置集中采用且有排风的建筑物,应考虑自然补风〔包括利用相邻房间的清洁空气的可能性。当自然补风达不到室内卫生条件、生产要求或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宜设置机械送风系统。91/489注:〔1每班运行不足2h的局部排风系统,条件许可时,可不用机械送风补偿所排出的风量。〔2选择机械送风系统的空气加热器时,室外计算参数宜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当其用于补偿消除余热、余温的全面排风的耗热能量时,可采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第4.4.3条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温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排风,宜送至作业地带;二、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生产厂房及建筑物,当从下部地带排风时,宜送至上部地带;三、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面排风装置时,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第4.4.4条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注:进风口处室外空气的有害物含量,不应大于室内作业地带最高容许深度的30%。二、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三、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1m;四、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92/489第4.4.5条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应尽量采用密闭罩,当不能采用密闭罩时,根据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比较,可分别采用伞形罩、侧吸罩、吹吸式排风罩或槽边排风罩。第4.4.6条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地带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注:房间高度大于6m时,排风量可按每m2地面面积6m2/h计算。第4.4.7条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室内温度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其风量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反情况下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三分之二,从下部地带排三分之一;二、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时,且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三分之一,从下部地带排出三分之二。注:〔1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的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2当排出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上缘距顶棚不应大于0.4m。〔3从房间下部地带排出的风量,包括距地面2m以内的局部排风量。第4.4.8条含有剧毒物质或难闻气味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注:在符合本规范第4.1.2条要求的条件下,可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93/489第4.4.9条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的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当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资料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的排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必须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足够的排风量。第4.4.10条事故排风和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开关,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等级,应由工艺设计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规范的要求。第4.4.11条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地点。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汽,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第4.4.12条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面3m以上,当其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尚应高于进风口6m以上。注:当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和蒸汽时,事故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距发火源不应小于30m。94/489第4.4.13条设计事故排风时,在符合本规范第4.4.9条至第4.4.12条要求的情况下,可在外墙或外窗上设置轴流式通风机向室外排风,但应用取防止气流短路的措施。第五节除尘与净化第4.5.1条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当湿法除尘不致影响生产和改变物料性质时,宜采用湿法除尘,当湿法除尘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除尘或机械与湿法的联合除尘;生产上不允许物料加湿时,应采用机械除尘。第4.5.2条水力除尘的用水量,应在生产流程的起始扬尘点和破碎地点多分配一些。布置水力除尘喷嘴时,应尽量防止水滴落到设备的传动部件上,采用联合除尘时,不应将水滴吸入风管中。注:采用水力除尘时,水量和水压应稳定,水质应符合要求,确保水中悬浮物不致堵塞喷嘴。必要时,水力除尘装置应与有关工艺设备联制锁。第4.5.3条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应尽量采取密闭措施。其密闭形式,应根据设备特点、生产要求以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分别采用局部密闭、整体闭密和大容积闭密。第4.5.4条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可采用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95/489第4.5.5条确定密闭罩吸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考虑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吸风口的平均风速,不宜大于下列数值:细粉料的筛分0.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第4.5.6条除尘系统的排风量,宜按其全部吸风点同时工作计算。注:非同时工作吸风点的排风量较大时,系统的排风量,可按同时工作的吸风点的排风量计算,但应附加各非同时工作的吸风点排风量的15%~20%,且在各间歇工作的吸风点上必须装设闭门,必要时,应与工艺设备联锁。第4.5.7条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宜按本规范附录十一采取。第4.5.8条除尘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同一生产流程、是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设一个系统;二、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混合回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亦可合设一个系统;三、温温度不同的含尘气体,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应分设系统。注:除尘系统的划分,尚应符合本规范第4.1.10条的要求。第4.5.9条除尘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含尘气体的化学成分、腐蚀性、温度、湿度、流量及含尘浓度。二、粉尘的化学成分、密度、粒径分布、腐蚀性、吸水性、硬度、比电阻、粘结性、纤维性和可燃性、爆炸性等;96/489三、净化后气体的容许排放浓度;四、除尘器的分级效率或总效率;五、粉尘的回收价值及回收利用形式;六、维护管理的繁简程度。第4.5.10条对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或排出的含尘污水。根据生产条件、除尘器类型、粉尘的回收价值和便于维修管理等因素,必须采取妥善的回收式或处理措施;工艺允许时,应纳入工艺流程回收流程。注:〔1含尘污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三度"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2处理干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时,尚采取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第4.5.11条当收集的粉尘允许直接纳入工艺流程时,除尘器宜布置在行产设备〔胶带运输机、料仓等的上部。当收集的粉尘不允许直接纳入工艺流程时,应设贮尘斗及相应的搬运设备。第4.5.12条干式除尘器的卸尘管和湿式除尘器的污水排出管,必须采取防止漏风的措施。第4.5.13条吸风点较多时,除尘系统的各支管段,宜设置调节阀门。第4.5.14条除尘器宜布置在除尘系统的负压段,当布置在正压段时,应选用排尘通风机。第4.5.15条湿式除尘器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97/489第4.5.16条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有害气体,当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洗涤、吸附、过滤或燃烧等净化措施。第六节防火与防爆第4.6.1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一、甲、乙类生产厂房;二、空气中含有燃烧危险的粉尘和纤维未经处理的丙类生产厂房;三、其他建筑物中含有容易起火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第4.6.2条遇水后能产生可燃或有爆炸危险混合物的工艺过程,不得采用湿法除尘或湿式除尘器。第4.6.3条有防火主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置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点,必要时,应加围护装置;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第4.6.4条含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的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第4.6.5条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混合物的通风设备及风管,均为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不应采用容易积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第4.6.6条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计算。98/489第4.6.7条当民用建筑内设有贮存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如放映、药品库、实验室等,如设置排风系统时,应设计成独立的系统。第4.6.8条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送、回风管的防火阀及其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第4.6.9条布置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注:〔1当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合用一个送风室时,应在每个送风机的山口处装设止回阀。〔2按本条及本规范其他有关条文要求设置的止回阀,其风管内的风速不得小于8m/s。二、全面排风系统和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设备可布置在同一排风机室内。第4.6.10条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可共用同一进风口,但应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进风口分设。第4.6.11条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设备宜布置在生产厂房之外,如直接布置在所服务的房间或排风机室内,必须按本节有关规定采取机应的防火防爆措施。注:在丙、丁、戊类生产厂房有爆炸危险的地带内,可布置该地带内的工艺设备的局部排风装置。99/489第4.6.12条甲、乙类生产厂房的全面积和局部送、排风系统,以及其他建筑物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内。第4.6.13条用于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生产厂房之外,且距有门窗孔洞的外墙不应于10m;或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布置在生产厂房内的单独房间中:一、具有连续清灰能力的除尘器和过滤器;二、定期清灰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当其风量不大于15000m3/h,且集尘斗中的贮尘量不大于60kg时。第4.6.14条用于净化爆炸下限大于65g/m3的可燃粉尘、纤维和碎屑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当布置在生产房内时,应同其排风机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第4.6.15条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等,不得布置在经常有工或短时间有大量人员逗留的房间〔如工人休息室、会议室的下面;如同上述房间贴邻布置时,应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实体墙隔开。第4.6.16条用于净化甲、乙类生产厂房的含尘空气和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温式除尘器,当工艺允许时,可布置在所属生产房间内,亦可布置在排风机室内。注:对温式除尘器捕集的泥渣,应采取有效措施排至建筑物之外并作妥善处理,使其符合规定现行的有关的安全规定。100/489第4.6.17条直接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面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直接布置在其他类生产厂房内的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通风机和电动机应直联。注:丙、丁、戊类生产厂房中排除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系统,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确保系统中上述气体的含量低于爆炸下限时,其通风机和电动机等可不防爆。第4.6.18条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其他类生产厂房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排风系统,当其通风机和电动机等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时,通风机和电动机等亦采用防爆型的,但通风机和电动机可采用三角胶带传动。当通风机和电动机露天布置时,通风机应采用防爆型的,在非爆炸或火灾危险场所,电动机可采用封闭型的。第4.6.19条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机及电动机等,当其布置在单独的通风机室内,且在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的。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送风管上的阀门应防爆。第4.6.20条用于净化及输送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65g/m3的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和碎屑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及风管,应设置泄压装置。必要时,干式除尘器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帛制作。第4.6.21条用于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101/489第4.6.22条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送排风管道,宜每个房间单独布置;当在同一层或不大于连续三层范围内布置时,可用集合管把同类房间的通风支管连接在一起;当每层通风系统所服务的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时,亦可在走廊中设置公用风管。在每个房间的通风支管和走廊公用风管上,均应设置止回阀。第4.6.23条丁、戊类生产厂房的风管,可分层布置。必要进可用集合管连接。第4.6.24条通风和空气空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及挠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第4.6.25条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排风系统,以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管不应暗设,亦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内。第4.6.26条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风管,以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的风管,不宜通过其他房间。必要时,可在两道防火墙之间设通过式风管,该风管应严密、无接头,且应用耐火极限不小于0.5h的非燃烧材料制作。第4.6.27条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和蒸汽混合物的局部排风系统,其正压段风管不得通过其他房间。第4.6.28条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应在穿过外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填塞。102/489第4.6.29条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机械送排风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的新风系统的风管,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可每隔五层设水平集合管,分别连接各层的送排风支管,当送排风支管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时,每个垂直风管所管辖的楼层数,不应超过十层。第4.6.30条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室。第4.6.31条热媒温度高于110ºC,不应穿过输送有爆炸物质或可燃物质的风管,亦不得沿上述风管外壁敷设。注:输送含有自燃点较低的物质的风管,供热管道热媒温度的界限,不应高于其自燃点的80%。第4.6.32条外表面温度高于80ºC的风管和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及管道,其外表面之间,应有必要的安全距离;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第4.6.33条输送温度高于80ºC的空气或气体混合物的风管,在穿过建筑物的可燃或难燃烧体结构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隔热层,其厚度应按隔热层外面温度不超过80ºC确定。第4.6.34条输送高温气体的非保温金属风管沿建筑物的可燃或难燃材料结构敷设时,应采取遮热防护措施;否则,管道外表面和该建筑结构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03/489一、气体温度低于或等于300ºC时,不应小于0.3m;二、气体温度高于300ºC时,不应小于0.6m。注:气体温度高于500ºC时,尚应采取隔热措施。第4.6.35条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等,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当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0.8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第4.6.36条当排除含有氢气或其比空气密度小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时,局部排风系统的风管,其全长均应按气流流动方向向上坡。第4.6.37条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机室,应设不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的送风,排风机室应设排风量大于送风量至少每小时1次换气的送排风,或仅设每小时至少1次换气的排风。第4.6.38条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通风机室,其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炎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第七节设备、风管及其他第4.7.1条选择空气加热器、冷却器和除尘器等设备时,应附加风管等的漏风量。104/489选择通风机时,应考虑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并应尽量使其设计工况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0%。注:〔1计算风管时,可不附加风管的漏风量。〔2空气加热器和冷却器换热面积的安全因素,应另行考虑。第4.7.2条风管漏风量应根据管道长短及其气密程度,按系统风量的百分率计算。风管漏风率宜采用下列数值:一般送排风系统10%除尘系统10%~15%注:〔1安装在所服务房间以内的全面送排风系统,其风管漏风量不予考虑。〔2当送系统的正压管段或排风系统的负压管段总长大于50m时,其漏风率可适当增加;采用全部焊接的风管时,可适当减少。第4.7.3条通风系统各并联管段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宜大于下列数值:一般送排风系统15%除尘系统10%注:当通过调整管径无法达到上述数值时,宜装设调节阀门。第4.7.4条风管的计算压力损失,宜按下列数值附加:105/489一般送排风系统10%~15%除尘系统15%~20%注:排除木屑、刨花、棉毛和纤维等的除尘系统,尚应考虑由上述物料引起的附加压力损失。第4.7.5条输送非标准状态空气的通风系统,当以实际的容积风量用标准状态下的图表计算出的系统压力损失,并按一般的通风机性能样本选择通风机时,其风量和风压不应修正,但电动机的轴功率应进行验算。第4.7.6条通风机所配用的电动机,其功率应按下式确定:P=KPZ〔4.7.6式中P-电动机功率〔KW;K-电动机轴功率的安全系数;按表4.7.6采用;PZ----电动机轴功率〔KW。第4.7.7条当通风系统的风量或阻力较大,采用单台通风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同型号、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串联安装,但其风量和风压应按通风机和管道的特性曲线确定。电动机轴功率的安全系统电动机轴功率K值106/489〔kw离心通风机轴流通风机≤0.501.501.200.51~1.001.401.151.01~2.001.301.102.01~5.001.201.05≥5.011.151.05注:当电动机的环境温度高于40ºC或用于海拔1000~4000m的地区时,其功率应按现行的《电机基本技术要求》和《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技术要求》执行。第4.7.8条通风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或矩形截面。风管的截面尺寸,应按现行《全国通用风管道计算表》选用。设计风管及部件时,应考虑工厂加工的可能性。第4.7.9条除尘系统的风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宜钢制风管,其接头和接缝应严密;二、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45º;小坡度或水平敷设的管段应尽量缩短,并应采取防止积尘的措施;三、支管宜从主管的上面或侧面连接;三通管的夹角,宜采用15º~45º;四、在容易积尘的异形管件附近,应设置密闭清扫孔。107/489第4.7.10条一般生产厂房的机械通风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4.7.10采用。风管内的风速〔m/s风管类别钢板及塑料风管砖及混凝土风道干管6-144-12支管2-82-6第4.7.11条排除含有剧毒物质的排风系统,应尽量减少正压管段的长度,且正压管段不得穿过其他房间。第4.7.12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通风设备和风管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一、所输送空气的温度,不允许有较显著提高或降低时;二、除尘风管或干式除尘器内可能结露时;三、排出的气体〔如苯蒸气在排入大气前,可能被冷却而形成凝结物堵塞风管时;四、湿法除尘设施或湿式除尘器等可能冻结时。第4.7.13条排除潮湿气体或含有水蒸汽的风管,其内壁可能出现凝结水时,应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并应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风机的底部采取排水措施。第4.7.14条通风系统中、低压离心式通风机,当其配用的电动机功率小于或等GF于75KW,且供电条件允许时,可不装设仅为启动用的阀门。108/489第4.7.15条通风设备、风管及配件等,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输送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腐蚀性等,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第4.7.16条与通风机等振动设备连接的风管,其荷载不应传递到通风机等设备上。第4.7.17条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测孔,其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检测要求。\uf075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1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1.2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109/4891.5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s。第二节自然排烟2.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2.4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110/489第三节机械防烟3.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3.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3.2-1系统负担层数加压送风量〔m3/h<20层25000~3000020层~32层35000~40000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表3.2-2系统负担层数送风部位加压送风量〔m3/h<20层防烟楼梯间16000~20000合用前室12000~1600020层~32层防烟楼梯间20000~25000合用前室18000~22000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表3.2-4系统负担层数加压送风量〔m3/h<20层22000~27000111/48920层~32层28000~32000注:①表3.2-1至表3.2-4的风量按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0m/s。②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3.3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4剪力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两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3.5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3/h计算。3.6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3.7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烟楼梯间为50Pa。<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3.8楼梯间宜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112/489一个。3.9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第四节机械排风4.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4.2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2>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3>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113/489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4.3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国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机械排烟设施,其排烟量按前室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4.4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4.5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4.6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4.7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4.8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4.9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114/489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4.10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4.11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4.12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第五节通风和空气调节5.1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当送风机设在单独隔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5.2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5.3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炎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115/489<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5.4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5.5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5.6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5.7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0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粘结剂。5.8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不燃保温材料。\uf07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洁净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16/489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洁净厂房和地下洁净厂房的设计。第1.0.3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洁净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第1.0.4条洁净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第1.0.5条洁净厂房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第二章空气洁净度等级第2.0.1条空气洁净度应按表2.0.1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0.5微米尘粒数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5微米尘粒数100级≤35×100<3.5>1000级≤35×1000<35>≤250<0.25>117/48910000级≤35×10000<350>≤2500<2.5>100000级≤35×100000<3500>≤25000<25>注: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第2.0.2条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验,应以动态条件下测试的尘粒数为依据。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测试,应符合附录二规定。第三章总体设计第一节洁净厂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第3.1.1条洁净厂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一、应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二、应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源时,则应位于其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三、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清洁、人流货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段。118/489第3.1.2条对于兼有微振控制要求的洁净厂房的位置选择,应实际测定周围现有振源的振动影响,并应与精密设备、精密仪器仪表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分析比较。第3.1.3条洁净厂房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有烟囱时,洁净厂房与烟囱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烟囱高度的12倍。第3.1.4条洁洁厂房与交通干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米。第3.1.5条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有困难时,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第3.1.6条洁净厂房周围的道路面层,应选用整体性好、发尘少的材料。第3.1.7条洁净厂房周围应进行绿化。可铺植草坪、种植对大气含尘农度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树木,并形成绿化小区。但不得妨碍消防操作。第二节工艺布置和设计综合协调第3.2.1条工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工艺布置合理、紧凑。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只布置必要的工艺设备以及有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工序和工作室。119/489二、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空气洁净度高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宜靠近空气调节机房,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工序和工作室宜集中布置,靠近洁净区人口处宜布置空气洁净度等级较低的工作室。三、洁净室内要求空气洁净度高的工序应布置在上风侧,易产生污染的工艺设备应布置在靠近回风口位置。四、应考虑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运输路线,并预留设备安装口和检修口。五、应设置单独的物料人口,物料传递路线应最短,物料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进行清洁处理。第3.2.2条洁净厂房内宜少设隔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予以分隔。一、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类与非甲、乙类相邻的生产区段之间,或有防火分隔要求者。二、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强噪声或散发较多热量、尘粒和有害气体,且不能采取局部措施加以控制者。三、生产联系少,并经常不同时使用的两个生产车间之间。第3.2.3条洁净厂房的平面和空间设计,宜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型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效果。120/489第3.2.4条洁净厂房设计必须合理确定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第3.2.5条洁净厂房内各种固定技术设施<如送风口、照明器、回风口、各种管线等>的布置,宜首先考虑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要求。第三节噪声控制第3.3.1条洁净室内的噪声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动态测试时,洁净室内的噪声级不应超过70分贝A。二、空态测试时,乱流洁净室的噪声级不宜大于60分贝A;层流洁净室的噪声级不应大于65分贝A。注:〔1由于技术经济条件限制,或噪声大于70分贝A对生产无影响时,噪声级可适当放宽,但不宜大于75分贝A;〔2上述噪声级是指在室内每一个工作点人耳位置〔人离开的测量值。对于变动噪声,则取相同位置处在一个正常工作日内的等效连续声压级。第3.3.2条洁净室的噪声频谱限制,应采用倍频程声太级;各频带声压级值不宜大于表3.3.2的规定。第3.3.3条洁净厂房的平、剖面布置,应考虑噪声控制的要求,其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并宜使各部分隔声量相接近。121/489第3.3.4条洁净室内的各种设备均应选用低噪声产品。对于辐射噪声超过洁净室允许值的设备,应设置专用隔声设施<如隔声间、隔声罩等>。第3.3.5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噪声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隔声、消声、隔声振等控制措施。除事故排风外,应对洁净室内的排风系统进行减噪设计。第3.3.6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根据室内噪声级的要求,风管内风速宜按下列规定选用:一、总风管为6~10米/秒。二、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为6~8米/秒。三、有送、回风口的大风管为3~6米/秒。第3.3.7条洁净厂房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考虑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不得因控制噪声而影响洁净室的净化条件。第四节振动控制第3.4.1条洁净厂房和周围辅助性站房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包括水泵等>及其通往洁净室的管道,应采取积极隔振措施。122/489第3.4.2条对洁净厂房内外各类振源,应测定其对洁净厂房的综合振动影响。如受条件限制,也可根据经验对综合振动影响进行评价。并应与精密设备、精仪器仪表的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对其采取必要的隔振措施。第3.4.3条精密设备、精密仪器仪表的隔振措施,应考虑减少发生量、保持洁净室内合理的气流组织等要求。当采用空气弹簧隔振台座时,应地气源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第四章空气净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洁净厂房内各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洁净室内有多种工序时,应根据各工序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二、在满足人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洁净室的气流组级别,宜采用局部工作区空气净化和全室空气净化相结合的形式。第4.1.2条层流洁净室和乱流洁净室以及运行班次和使用时间不同的洁净室,其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均宜分开设置。第4.1.3条洁净室内的计算温、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123/489二、生产工艺无温、湿度要求时,洁净室温度为20~26度,温度70度。第4.1.4条洁净室内应保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频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一、乱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层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二、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三、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立方米。第4.1.5条洁净区的清扫,宜采用移动式高效真空吸尘器或设置集中式真空吸尘系统。洁净室内集中式真空吸尘系统的管道,应暗敷。第4.1.6条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中,对施工和维护管理要求,可按附录四和附录五的规定。第二节洁净室正压控制第4.2.1条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4.9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不小于9.8Pa。第4.2.2条洁净室维持不同的正压值所需的正压风量,宜按下式计算:Q=q1·Σ〔q·L〔4.2.2式中Q––维持洁净室正压值所需的正压风量<米3/时>;124/489a––根据围扩结构气密性确定的安全系数,可取1.1~1.2;q––当洁净室为某一正压值时,其围护结构单位长度缝隙的渗漏风量<米3/时·米>;L––围扩结构的缝隙长度<米>。第5.2.3条围护结构单位长度缝隙的渗漏风量,可按表5.2.3采用。`压差〔Pa门窗形式非密闭门密闭门单层固定密闭木窗单层固定密闭钢窗单层开启式密闭钢窗传递窗壁板漏风量〔米3/时·米`4.91741.00.73.52.00.39.82461.51.04.53.00.614.73082.01.36.04.00.819.63692.51.57.05.01.024.540102.81.78.05.51.229.444113.01.98.56.01.434.348123.52.19.07.01.539.252133.82.310.07.51.744.155154.02.510.58.01.949.060164.42.611.59.02.0第4.2.4条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联锁。系统开启时,联轴和序应为先启动送风机,再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系统关闭时,则闻锁程序应相反。第4.2.5条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室,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值班风机,并应对新风进行处理。第三节气流组组织和送风量125/489第4.3.1气流组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洁净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应满足空气洁净度和人体健康的要求,并应使洁净工作区气流流向单一。二、回风口宜均匀布置在洁净室下部。三、余压阀宜设在洁净室气流的下风侧,不宜设在洁净工作区高度范围内。第4.3.2条洁净室的气流组织和送风量,宜按表5.3.2选用。第4.3.3条乱流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列规定的最大值;一、为控制室内空气洁净度所需要的送风量。二、按表5.3.2规定的送风量。三、根据热、湿负荷计算和稀释有害气体所需的送风量。四、按空气平衡所需要的送风量。第4.3.4条当生产工艺仅要求在洁净室内局部工作区达到更高的空气洁净度时,其气流组织设计应使洁净气流首先流经该工作区,或在洁净室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气流流型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工作区,其型式可分别按图5.3.4-1、5.3.4-2。126/489第4.3.5条层流洁净室内不宜设置洁净工作台;乱流洁净室内可设置洁净工作台,但其位置应远离回风口。第4.3.6条洁净室内有局部排风装置时,其位置应设在工作区气流的下风侧。第四节空气净化处理第4.4.1条各等级空气洁净度的空气净化处理,均应采用初效、中效、高效空气过滤器三级过滤。注1:100,000级空气净化处理,可采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代高效空气过滤器。第4.4.2条确定集中式或分散式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时,应综合考虑生产工艺特点和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面积、位置等因素。凡生产工艺连续、洁净室面积较大时,位置集中以及噪声控制和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洁净室,宜采用集中式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第4.4.3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合理利用回风,凡工艺过程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且局部处理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或对其他工序有危害时,则不应用回风。第4.4.4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除直流式系统和设置值班风机的系统外,应采取防止室外污染空气通过新风口参入洁净室内的防倒灌措施。第4.4.5条空气过滤器的选用布置和安装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初效空气过滤器不应选用浸油式过滤器。127/489二、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正压段。三、高效空气过滤器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宜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末端。四、中效、亚高效、高效空气过滤器宜按额定风量选用。五、阻力、效率相近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宜设置在同一洁净室内。六、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方式应简便可靠,易于检漏和更换。第4.4.6条送风机可按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总送风量和总阻力值进行选择,中效、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宜接其初阻力的两倍计算。第4.4.7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如需电加热时,应选用管状电加热器,位置应布置在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并应有防火安全措施。第五节采暖通风第4.5.1条洁净室的采暖型式,应按下列不同情况确定:一、100级、1000级、10,000级洁净室,不应采用散热器采暖,100,000级洁净室,不宜采用散热器采暖。二、值班采暖可利用技术夹道的散热器进行间接采暖。或采用间歇运行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值班风机系统进行热风采暖。第4.5.2条散热器应采用表面光滑不易积尘、便于清扫的形式。128/489第4.5.3条洁净室内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应设局部排风装置、排风罩的操作口面积应尽量缩小。第4.5.4条局部排风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应单独设置:一、非同一净化空气调节系统。二、排风介质混合后能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性。三、所排出的有害物毒性相差很大。第4.5.5条洁净室的排风系统设计,应采取下列措施:一、防倒灌措施。二、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局部排风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第4.5.6条换鞋室、存外衣室、盥洗室、厕所和淋浴室等,应采取通风措施,其室内的静压值,应低于洁净区。第4.5.7条洁净室事故排风系统的换气次数,应采用每小时15~20次。事故排风装置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在洁净室和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并应与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联锁,其室内宜设报警装置。第六节风管和附件129/489第4.6.1条风管断面尺寸的确定,应考虑能对风管内壁进行清洁处理,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密闭的清扫口。风管壁厚按附录六选用。第4.6.2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管、回风总管,应设置密闭调节阀。送风机的吸入口处和需要调节风量处,应设置密闭调节阀。送风机的吸入口处和需要调节风量处,应设置调节阀。洁净室内的排风系统,应设置调节阀、止回阀或密闭阀。总风管穿过楼板和风管穿过防火墙处,必须设置防火阀。第4.6.3条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和调节阀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保护网、孔板和扩散孔板等附件的制作材料和涂料,应根据输送空气的洁净要求及其所处的空气环境条件确定。洁净室内排风系统的风管、调节阀和止回阀等附件的制作材料和涂料,应根据排除气体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空气环境条件确定。第4.6.4条在中效和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前后,应设置测压孔。在新风管和送回风总管以及需要调节风量的支管上,应设置风量测定孔。第4.6.5条排除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可采用塑料风管,其他风管以及风管的保温和游泳场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五章工业气体管道第一节一般规定130/489第5.1.1条工业气体管道的干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夹道内。氢气和氧气管道且明敷,如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夹道内时,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引入洁净的支管宜明敷。第5.1.2条高纯气体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根据计算确定管径。二、管道系统应尽量短。三、不宜设预留口。四、不应出现"盲管"等不易吹除的部位。五、干管不支管上应设置吹除口。六、在管系统上应设置吹除口。第5.1.3条穿过洁净室墙壁或楼板的气体管道,应敷设在预埋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第5.1.4条氢气和氧气管道的末端或最高点宜设放散管。放散管应高出屋脊1米,并应设在防雷保护区内。第5.1.5条气体净化装置应根据气源和生产工艺对气体统一计划的要求进行选择。气体终端净化装置应设在靠近用气点处。131/489第5.1.6条气体过滤器应根据生产工艺对气体含尘量的要求进行选择。高纯气体管道应装设高效气体过滤器。第二节管道材料、阀门和附件5.2.1条根据不同的气体及其纯度和用途,管道材料应按下列规定选用:一、气体纯度大小或等于99.999%时,应采用不锈钢管。二、气体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时,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无缝钢管。三、气体纯度小于99.99%时,可采用无缝钢管。四、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段,宜采用金属管道;如为非金属软管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聚乙烯管、不得采用乳胶管。第5.2.2条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低门和附件,其材料与管道相适应。阀门的密合圈应为有色金属、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阀门的填塞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第5.2.3高纯气体管道与附件连接的密封垫,应采用不锈钢、有色金属、聚四氟乙烯或氟橡胶材料。第三节管道连接和清洗第5.3.1条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承插焊。132/489第5.3.2条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处,宜采用法兰、螺纹或其它密封性能优良的连接件。螺纹处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密封。第5.3.3条高纯性气体管道内的内壁、阀门和附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脱脂等预处理。第四节安全技术第5.4.1条工业气体管道设计的安全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氢气管道的支管和放散管上,应设置回火防止器。二、氢气和氧气管道应设置导除静电装置。三、各种气体管道应设明显标志。第5.4.2条洁净室内使用氢气时,宜在室内设置报警装置。第5.4.3条各种气瓶应集中设置在洁净厂房外,当日用气量不超过一瓶时,气瓶可设置在洁净室内。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通过设计采用技术措施,合理降低与控制旅游旅馆的能耗,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旅游旅馆的节能设计。133/4891.0.3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术语2.0.1体形系数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2.0.2遮阳系数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2.0.3窗墙比窗墙面积与外墙总面积<含窗洞面积>之比值。2.0.4能效比制冷机在规定工况下的制冷量与相应输入功率的比值。2.0.5供冷的水输送系数供冷的水循环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与所选配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之比值。2.0.6供暖的水输送系数134/489供暖的水循环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与所选配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之比值。第三章基本规定3.0.1旅游旅馆的分级标准,应分为一、二、三、四级。3.0.2一、二、三级旅游旅馆应根据其等级、当地气象条件、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建筑规模与布局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后,择优选用相应的空调或采暖方式与设施。3.0.3四级旅游旅馆一般可不设空调,但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等于大于26℃的地区,可设置夏季降温空调设施。冬季累年日平均温度程度通过低于或等于+5℃的总天数大于和等于60d的地区,可设置冬季采暖设施。3.0.4设空调的旅游旅馆,当冬季需要进行采暖时,采用空调设备供热,还是另设独立的采暖系统,应根据旅馆等级与采暖期天数的多少,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择优确定,但不得不采用直接电加热的空调设备或系统。3.0.5旅游旅馆冬夏季室内气候的设计计算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采用。第四章建筑围护结构4.1一般规定135/4894.1.1旅游旅馆的主要房间,宜设于向阳的和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一侧,朝向宜避免夏季太阳照射强烈方面。4.1.2旅游旅馆宜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主体建筑宜避免过多的凹凸和错落。严寒地区与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以下。4.1.3四级旅游旅馆空调房间的空调设施,可不设新风供给系统,可采取设置开启的外窗等自然通风措施。4.1.4严寒和寒冷地区外门的设置,应避开冬季的最大频率风向。不可避免时,要采取可靠的防风措施。4.1.5严寒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并兼顾夏季隔热要求;夏热冬冷地区应兼顾冬季保温和夏季遮阳隔热要求;夏热冬暖地区应满足夏季遮阳隔热要求。4.2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4.2.1外窗的面积不宜过大,主体建筑标准层的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0.45。42.2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严寒地区应大于0.80;非严寒地区应小于0.60,或采取外遮阳措施。4.2.3外窗的保温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的规定。其积极温性能等级,严寒地区不应低于二级,寒会区不应低于三级,其它地区不宜低于六级。136/4894.2.4外窗的气密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的规定,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2.5围护结构的外墙、屋顶及地面的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规定。第五章空调5.1冷源5.1.1当旅游旅馆的客房规模超过40间时,其空调冷源应采用冷水机组。5.1.2当夏季有可利用的热源,且经济上合理时,其空调冷源宜采用额定蒸汽消耗低的吸收式冷水机组。5.1.3冷水机组台数宜选用2~3台,制冷量较大时亦不应超过4台,单机制冷量的大小应合理搭配。5.1.4冷水机组的选择,宜经经济化比较后,优先选用能量调节自动化程度高的机组。5.1.5当选用往复式冷水机组时,宜采用具有多台压缩机自动联控的冷水机组。5.1.6选用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冷水机组,其额定工况的能效比应符合表5.1.6的要求。当单台空调制冷量超过698KW时,不宜采用往复式机组。137/489冷水机组额定工况的能效比单机制冷量机型能效比<116往复式>3.6117~349往复式>3.8螺杆式>3.9350~581往复式>3.9螺杆式>4.0582~1163离心式>4.4螺杆式>4.1>1163离心式>4.4注:额定工况系指蒸发器出水温度7℃、进水温度12℃,冷凝器进水温度30℃,出水温度35℃。5.1.7冷源的装机制冷量指标,应考虑当地气象条件、旅馆等级、公用区餐饮区的比例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2热回收装置5.2.1当客房设置有独立的新风、排风系统时,宜选用全热或显热热回收装置,其额定热回收率不应低于60%。138/4895.2.2冷水机组的冷凝热,应根据建筑物需热量的大小与品位,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加以合理利用。5.2.3大功率灯光的散热量,应根据空调房间的系统特点加以合理利用。5.3水系统5.3.1空调供冷、供暖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各个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要求。对压差相差悬殊的高阻力环路,应设置二次循环泵。各环路应设置平衡阀等平衡装置。5.3.2空调供冷的水输送系数,不得小于30。供暖的水输送系数,对两管制系统,严寒地区不应小于190,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应小于150,夏热冬暖地区不应小于130,对四管制系统中的水输送系数,各地区均不得小于90。5.3.3在设置一次泵的空调供冷,供暖水系统中,对其二次泵宜设置变频调速装置。5.3.4对同时供冷供暖的风机盘管四管制水系统,应仅限于热舒适要求最高一级旅游旅馆中采用。5.4风系统5.4.1旅馆公用部分的空调系统的服务范围和规模,应根据各空调房间的使用规律、负荷特点加以划分,并宜将空调机组设置在靠近空调房间的地方。139/4895.4.2客房的新风、排风系统服务范围和规模,宜按中小规模划分,最大系统的风量不宜超过4000m3/h。5.4.3负荷变化较大的公用部分的空调通风系统,当其高峰使用时间较短、低谷使用时间较长时,应采用双速电机驱动风机,或并联双风机等变风量措施。5.5自控5.5.1空调的自控水平,尖根据建筑规模,等级及运行管理的技术力量经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在有条件的地言,宜设置计算机能源管理系统。5.5.2每个空调风系统应至少设置1个调节温度的温控装置。5.5.3设置风机盘管的客房,均应设置单独调温的温控器,并宜与客房节能钥匙开关联锁。5.5.4温控器应具有标明温度值的刻度,每小格的分度值不得大于2℃,温度的设定与调节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仅用于冬季供暖的空调房间,温控器的调节范围应为16~24℃;仅用于夏季供冷的空调房间,温控器的调节范围应为20~28℃;用于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的空调房间,温控器的调节范围应为16~28℃。5.5.5根据冷水机组对冷却水进水温度的要求,应以冷却水的进水温度或出水温度作控制参数,对冷即塔的通风与水流量进行合理控制。140/4895.5.6非直流式空气处理装置,应设置可调节新风量的装置。5.6管道保冷与保温5.6.1空调供冷水管的经济保冷厚度,不宜小于表5.6.1中所列数值。保冷材料一年供冷时间公称直径经济保冷厚度岩棉管壳玻璃管壳288015~15030200~35040360015~503065~35040432015~8040100~350505.6.2空调供暖水管的保温厚茺,其值不应小于表5.6.2中所列的数值。空调供暖水管经济保温厚度保温材料公称直径经济保温厚度岩棉管壳玻璃管壳15~252032~15030200~95040141/4895.6.3冷热两用供水管的保温厚度,应按有5.6.1相应的经济保冷厚度选用。5.6.4空调风管的经济保冷厚度,宜按表5.6.4。空调风管经济保冷厚度保冷材料一年供冷时间〔h经济保温厚度在非空调房内在空调房羊吊顶内岩棉管壳玻璃管壳288040203600503043206040注:在确定表5.6.1和5.6.4的经济保冷厚度时,其材料导热系数分别为:岩棉管壳:λ=0.035+0.00012tm[W/]<密度:120~150kg/m3>玻璃棉管:λ=0.033+0.00023tm[W/]<密度:40~60kg/m3>岩棉板:λ=0.035+0.00022tm[W/]<密度:100~200kg/m3>玻璃棉管:λ=0.038[W/]<密度:40~60kg/m3>式中tm系指保冷层的平均温度,一般取管内介质与周围空气的平均温度计算。142/4895.6.5当选用其它保冷材料或导热系统系数与本标准所列数值相差较大时,保冷厚度应按下式修正:δ\'=δ<λ\'/λ>式中,δ\'---修正后的经济保冷厚度〔mm;δ---表中所列经济保冷厚度〔mm;λ\'---实际选用保冷材料的导热系数[W/];λ---表中所列保冷材料的导热系数[W/];5.6.6空调制冷的水管与风管,应设置隔汽层与保护层。第六章监测与计划6.0.1在供冷、供热水系统中,应设置温度、压力、水流量、冷热量等监测仪表。6.0.2对用电量、燃料<含煤气、油和媒>消耗量、用水量、蒸汽耗量,应分级、分类设置累计计量仪表。6.0.3对分散设置的空调器、空调机组的用电量,应按配电系统、机组的分散程度,设置电度表。\uf075冷库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43/489第1.0.1条冷库设计应满足食品冷藏的技术要求和卫生要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第1.0.2条本规范适用公称容积为500立方米及以上新建,扩建的食品冷库,不适用于山洞冷库、石拱覆土冷库。本规范制冷部分适用于以氨为工质的制冷装置。第1.0.3条冷库设计应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第1.0.7条冷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计算的一般规定第2.0.1冷库的设规模应以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公称容积为计算标准。公称容积为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第2.0.2条冷库公称吨位可按下式计算:<2.0.2>式中G–冷库公称吨位<吨>;144/489V–冷藏间储冰的公称空积<立方米>;η–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容积利用系数;v\'–食品的计算重度<公斤/立方米>;1000–一吨换算成公斤的数值<公斤/立方米>。第2.0.3条冷藏间容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2.0.3的规定值。公称容积<立方米>容积利用系数η500~10000.401001~20000.502001~100000.5510001~150000.60>150000.62145/489注:1、对于仅储存冻结食品或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容积为全部冷藏间公称容积之和;对于同时储存冻结食品和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容积分别为冻结食品冷藏间或冷却食品冷藏间各自的公称容积之和。2、蔬菜冷库的容积利用系数应按表2.0.3数值乘以0.8的修正系数。一、库房围扩结构传入热量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蛱均温度;计算库房围护结构最小总传热阴时的空气相对温度。第2.0.4条储冰间容种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2.0.4的规定值。储冰羊净高容积利用系数η<4.200.43.21~5.000.55.01~6.000.6>6.000.65第2.0.5条仪器计算重度应按表2.0.5的规定采用。序号食品类别重度<公斤/立方米>146/4891冻肉4002冻鱼4703鲜蛋2604鲜蔬菜2305鲜水果2306冰蛋6007机制冰7508其它按实际重度采用注:同一冷库如同时存放猪、牛、羊肉〔包括禽兔时,其重度均按400公斤/立方米计;当只存冻羊腔时,重度按250公斤/立方米计,只存冻牛、羊肉时,重度按330公斤/立方米计。第2.0.6条冷库设计的室外气象参数除应采用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47/489一、库房围护结构传入热量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计算库房围护结构最小总传热阻时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二、开门热量和冷间换气热量计算的室外温度,应采用夏季通风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第2.0.7条冷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冷藏工艺要求确定。一般可按附录一规定选用。\uf075氢氧站、供氢站设计规范第十章采暖通风第10.0.1条氢氧站、供氢站严禁使用明火取暖,当设集中采暖时,应采用易于消除灰尘的散热器。第10.0.2条集中采暖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生产房间不应低于15℃;二、空、实瓶间不应低于10℃;三、氢气罐阀门室不应低于5℃;148/489四、值班室、生活间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第10.0.3条在计算采暖、通风热量时,应计入水电解槽、分离器<筒>散发的热量。第10.0.4条氢气灌瓶间、氢气汇流排间和空、实瓶间内的散热器,应采取隔热措施。第10.0.5条有爆炸危险房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事故排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7次。碱液间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第10.0.6条自然通风帽应设有风量调节装置和防止凝水滴落的措施。第10.0.7条有爆炸危险房间,事故风机的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并不应低于氢气爆炸混合物的级别、组别〔IICT1。第十一章管道第11.0.1条碳素钢管中氢气最大流速,应符合表11.0.1的规定。碳素钢管中氢气最大流速工作压力最大流速149/489>1.680.1~1.612<0.1按允许压力降确定注:氨气工作压力为0.1~1.6Mpa,在不锈钢管中最大流速可为15m/a。第11.0.2条氢气管道的管材,应采用无缝钢管。对氢气纯度有严格要求时,其管材、阀门、附件和敷设,应按现行国家标第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第11.0.3条氢气管道阀门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氢气管道的阀门,宜采用球阀、截止阀。当工作压力大于0.1Mpa时,严禁采用闸阀。二、阀门的材料,应符合表11.0.3的规定。第11.0.4条氢气管道法兰、垫片,宜符合表11.0.4的规定。第11.0.5条电解用原料水的管材、阀门,宜采用不污染原料水质的材料制作。第11.0.6条氢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但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采用法兰或螺蚊连接。螺蚊连接处,应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150/489氢气阀门材料工作压力材料<0.1阀体采用球墨铸铁或铸钢密封面采用合金钢或与阀体一致0.1~2.5阀杆采用碳钢阀体采用铸钢密封面采用合金钢或与阀体一致>2.5阀体、阀杆、密封面均采用不锈钢注:<1>当密封面与阀体直接连接时,密封面材料可以与阀体一致。<2>阀门的密封填料,应采用石墨处理过的石棉的或聚四氟乙烯材料。氢气管道法兰、垫片工作压力法兰密封面型式垫片<2.5光滑式XB350石棉橡胶板聚四氯乙烯板151/4892.5~10.0凹凸式或梯形槽石棉缠绕式垫片XB350石棉橡胶板>10.0凹凸式或梯形槽二号硬钢纸板退火紫铜板第11.0.7条管道穿过墙壁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间,应采用石棉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填塞。第11.0.8条氢气管道与其它管道共架敷设或分层布置时,氢气管道应布置在外侧并在上层。第11.0.9条输送湿氢或需作水压试验的管道,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在管道最低点处应设排水装置。第11.0.10条氢气放空管,应设阻火器。阻火器宜设在管口处。放空管的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引至室外,放空管管口应高出屋脊1m;二、应有防雨雪侵入和杂物堵塞的措施;三、压力大于0.1Mpa,阻火器后的管材,宜采用不锈钢管。第11.0.11条氢氧站、供氢站和车间内氢气管道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52/489一、宜沿墙、柱架空敷设,其高度不应妨碍交通并便于检修,与其它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二的要求;二、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并不得穿过不使氢气的房间;三、车间入口处应设切断阀,并宜设流量记录累计仪表;四、车间内管道末端宜设放空管;五、接至用氢设备的支管,应设切断阀,有明火的用氢设备还应设阻火器。11.0.12条厂区内氢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应条例下列规定:一、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上;二、在寒冷地区,湿氢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三、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执行;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宜按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执行。第11.0.13条厂区内氢气管道直接埋地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埋地敷设深度,应根据地面荷载、土壤冻结深度等条件确定。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7m。湿氢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当敷设冻土层内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二、应根据埋设地带的土壤腐蚀性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153/489三、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其它埋地敷设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按本规范附录四、附录五的规定执行;四、不得敷设在露天堆场下面或穿过热力地沟。当必须穿过热力地沟时,应设套管。套管和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五、敷设在铁路或不便于挖的道路下面时,应加设套管。套管的两端伸出铁路路基、道路路肩或延伸至排水沟沟边均为1m。套管内的管段不宜有焊缝;六、回填土前,应从沟底起直至管顶以上300mm范围内,用松散的土填平夯实或用砂填满。第11.0.14条厂区内氢气管道明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管道支架应采用非燃烧体;二、在寒冷地区,湿氢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三、不得与其它管道共沟敷设。第11.0.15条氢气管道设计对施工及验收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接触氢气的表面,应彻底去除毛刺、焊渣、铁锈和污垢等,管道内壁的除锈应达到出现本色为止;二、碳钢管的焊接,宜采用氩弧焊作底焊。不锈钢管应采用氩弧焊;154/489三、管道、阀门、管件等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应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焊渣、铁锈及可燃物等进入或遗留在管内;四、管道的试验介质和试验压力,应条例表11.0.15的规定;五、泄漏量试验合格后,必须用不含油的空气或氮气,以不小于20m/s的流速进行吹扫,直至出口无铁锈、无尘土及其它脏物为合格。氢气管道的试验介质和试验压力管道工作压力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泄漏量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介质试验压力<0.1空气或氮气0.1空气或氮气1.05P空气或氮气1.0P0.1~3.01.15P1.05P1.0P>3.0水1.5P1.05P1.0P155/489注:<1>表中P指氢气管道工作压力;<2>试验介质不应含油;<3>以空气或氮气作强度试验时,应制定安全措施;<4>以空气或氮气作强度试验时,应在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5min,以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以水作强度试验时,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以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5>气密性试验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min,然后降至工作压力,对焊缝及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6>泄漏试验时间为24th,泄漏率以平均每小时小于0.5%为合格。\uf07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规范。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156/489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第1.0.3条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第1.0.4条城市热力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排水和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I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耗热量第一节热负荷第2.1.1条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第2.1.2条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热负荷Qn=q·A10-3〔2.1.2-1>157/489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可按表2.1.2-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表2.1..2-1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大礼堂体育馆热指标〔W/m258-6460-6760-8065-8060-7065-80115-14095-115115-165注:热指标中包括约5%的管网损失在内。二、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n〔2.1.2-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三、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Qsp=0.001163>/T<2.1.2-3>式中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158/489v—用热水单位每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选用;tr—生活热水温度°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取用。T—每日供水小时数,住宅、旅馆、医院等一般取24h。计算居住区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时可按下式计算:Qsp·j=qsA10-3〔2.1.2-4>式中Qsp·j—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qs—居住区生活热水热指标,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1.2-2取用;A—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m2。四、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Qsmax=k2Qsp〔2.1.2-4>式中Qsmax——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Qsp——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k2——小时变化系数,根据用水单位数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规定取用。159/489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用水设备情况热指标〔W/m2>住宅无生活设备,只对公共建筑供热水时2.5-3全部住宅有浴盆并供给生活热水时15-20注:冷水温度较高时采用较小值,冷水温度较低时采用较大值;热指标中已包括约10%的管网热损失在内。第2.1.3条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和凝结水回收率应采用工艺系统的设计数据。计算热力网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时,应取用经各工业企业核实的最大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系数之值。同时系数可取0.7-0.9。第2.1.4条没有工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及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设计资料时,对于现有企业应采用生产建筑和生产工艺的实际耗热数据,并考虑今后可能的变化。对于资料或实际耗热定额计算。第2.1.5条计算热力网热负荷时,生活热水热负荷按下列规定取用:一、干线采用采暖期生活热平均热负荷;二、支线当用户全部有储水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当用户无储水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第二节年耗热量第2.2.1条采暖平均热负荷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列方法计算:160/489一、采暖平均热负荷Qnp=Qn/<2.2.1-1>式中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Qn—采暖设计热负荷,kw;tn—室内设计温度,°C,可取18°C;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Qtkp=Qtk/<2.2.1-2>式中Qtkp—采暖期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Qtk—采暖期通风或空调设计热负荷,kw;tn—通风或空调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C;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wtk—冬季通风或空调室外计算温度,°C。第2.2.2条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spx=Qsp/<2.2.2>161/489式Qspx—非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Qtk—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tr—生活热水设计温度,°C;tlx—夏季冷水温度〔非采暖期平均水温,°C;tl—冬季冷水温度〔采暖期平均水温,°C。第2.2.3条民用建筑的全年耗热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全年耗热量Qnn=0.0864Qnpn<2.2.3-1>式中Qnn—采暖全年耗热量,GJ;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n—采暖期天数。二、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Qntk=0.0036ZQtkpn<2.2.3-2>式中Qntk—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GJ;Qtkp—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162/489Z—采暖期内通风、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采暖期天数。三、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Qns=0.0864[Qsp+Qspx<350-n>]<2.2.3-3>式中Qns—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GJ;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Qspx—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n—采暖期天数。第2.2.4条生产工艺热负荷的全年耗热量应根据运行天数,昼夜工作班数和各季节热耗不同等因素进行计算。第2.2.5条当热力网由多种热源供热,对各热源的负荷分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应绘制延续时间图。各个热源的年供热量由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确定。第三章供热介质第一节供热介质选择第3.1.1条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网宜采用水作供热介质。163/489第3.1.2条同时对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的城市热力网供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一、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二、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水作供热介质;三、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第二节供热介质参数第3.2.1条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管网、户内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3.2.2条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水热力网供、回水温度可以按以下的原则确定:一、以热电厂为热源时,设计供水温度可取110-150°C,回水温度约70°C。采用一级加热供水温度取较小值;采用二级加热〔包括串联尖峰锅炉取较大值;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供热规模较小时,采用95-70°C°C的水温,供热规模较大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164/489三、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联网运行时,应采用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力网最供、回水温度。第3.2.3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力网,在非采暖期,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发展制冷热负荷。此时供热介质的参数,应根据制冷机组的技术要求确定。第三节水质标准第3.3.1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7mg-N/L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四、PH〔25°C7-8.5注:<1>闭式热水热力网允许采用锅炉排污水作为补给水,PH〔25°C值可大于8.5;<2>当供热系统中没有热水锅炉时,第二款的规定可按碳酸盐硬度执行。第3.3.2条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其水质应条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95°C时,或采用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N/L;165/489二、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L;三、PH〔25°C大于7。第3.3.3条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再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第3.3.4条城市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50ug-N/L;二、含铁量小于或等于0.5mg/L;三、含油量小于或等于10mg/L.第四节补水率及凝结水回收率第3.4.1条闭式热水热力网的补水率,不宜大于总循环水量的1%。第3.4.2条蒸汽热力网中,采用间接加热的热负荷,其凝结水回收率不应小于80%.第四章热力网型式第4.0.1条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166/489第4.0.2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同时有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第4.0.3条当热水热力网满足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网:一、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补给水源;二、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第4.0.4条开式热水热力网在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比例较大,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第4.0.5条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管制。当符合下列情况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一、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较大,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二、当用户按规划分期建设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随热负荷的发展分期建设。第4.0.6条蒸汽热力网是否设置凝结水管道,应根据用户凝结水质量、回水率、凝结水管道,应根据凝结水质量、回水率、凝结水管网投资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不设置凝结水管时,应在用户内对凝结水及其热量充分利用。167/489第4.0.7条蒸汽热力网设有凝结水管时,用户热力站应设凝结水箱,用水泵将凝结水送回热源。热水网凝结水管设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结水管设计时,应采用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结水管都充满水。第4.0.8条自热源向同一方向引出的长度超过3km的干线之间,宜设连通管线。连通管应设在干线中部,同时可作为输配干线使用。连通管线应按热负荷较大干线切除故障段后,其余热负荷的70%计算;对于只供发民用建筑用热的管网,可只按其余采暖热负荷的70%计算。第4.0.9条当城市由两个或多个热源供热时,各热源热力网干线宜连通;技术经济合理时,热力网干线可连接成环状管网。第4.0.10条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有条件时应由两个热源供热,或者设自备热源。第五章供热调节第5.0.1条对于只有单一采暖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应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中央质调节或中央质——量调节。第5.0.2条当热水热力网有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时,应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并保证运行水温能满足不同热负荷的需要,同时根据各种热负荷的用热要求在用户处进行辅助的局部量调节。168/489对有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在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时,应保证:闭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70°C;开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60°C。当生活热水温度可以低于60°C的标准时,上述规定的温度可相应降低。第5.0.3条供给生产工艺热负荷用热的热力网,采用局部调节。第六章水力计算第一节设计流量第6.1.1条采暖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n=3.6[Qn/c]〔6.1.1>式中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C。第6.1.2条通风、空调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tk=3.6Qtk/c〔6.1.2>169/489式中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tk—通风、空调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t—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t—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C。第6.1.3条闭式热力网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根据用户加热器的连接方式按下列方法计算:一、与采暖系统并联连接1、平均流量Gsp=3.6Qsp/c〔6.1.3-1>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2——生活热水加热器上相应的回水温度,°C。170/4892、最大流量Gs·max=3.6Qs·max/c〔6.1.3-2>式中Gs·max——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最大流量,〔T/h;Qs·max——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2——生活热水加热器相应的回水温度,°C,可取30-40°C。二、与采暖系统两级串联或两级混合连接1、平均流量Gsp=3.6[Qsp/c]·[/]〔6.1.3-3>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171/489θ2——采暖期开始时采暖期系统回水温度,对于间接连接采暖系统为采暖加热器热力网侧出口水温,°C;tr——生活热水温度,应按设计水温取用,;tlr——采暖期开始时,第一级生活热水加热器生活热水出口水温,°C,tlr=θ2-ΔΔ可取5-10°C;tl——冷水计算温度,°C。2、最大流量Gs·max=3.6[Qs·max/c]·[/]〔6.1.3-4>式中Gs·max——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最大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θ2——采暖期开始时采暖系统回水温度,对于间接连接采暖系统为采暖加热器热力网侧出口水温,°C;tr——生活热水温度,应按设计水温取用,°C;tlr——采暖期开始时,第一级生活热水加热器生活热水出口水温,°C,tlr=θ2-Δ172/489Δ可取5-10°C;tl——冷水计算温度,°C。第条开式热力网生活热水热负荷网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平均流量Gsp=3.6Qsp/c〔6.1.4-1>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平均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开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l——冷水计算温度,°C。2、最大流量Gs·max=3.6Qs·max/c〔6.1.4-2>式中Gs·max——生活热水热负荷最大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173/489t1——开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l——冷水计算温度,°C。第条闭式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调节时,干线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gb=Gn+Gtk+Gsp〔6.1.5式中Ggb——闭式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t/h;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h;第6.1.6条双管开式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调节时干线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gb=Gn+Gtk+Gsp〔6.1.6式中Ggk——闭式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t/h;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h;174/489第6.1.7条热水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量调节时,应采用各种热负荷的热力网流量曲线相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第6.1.8条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与干线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相同,但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力网流量应按以下规定取用。一、当生活热水用户有储水箱时,取生活热水热负荷平均流量;二、当生活热水用户无储水箱时,取生活热水负荷最大流量。第6.1.9条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流流量之和乘以同时系数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包括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汽量。第6.1.10条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率确定。第二节水力计算第6.2.1条热力网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采用下列数值:一、蒸汽管道0.0002m;二、热水管道0.0005m;三、凝结水及生活热水管道0.001m;第6.2.2.条确定热水热力网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175/489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主干线设计比摩阻可取40-80pa/m。第6.2.3条热水热力网支干线,支线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供热介质流速不应大于3.5m/s,同时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对于只连接一个用户热力站的支线,比摩阻可大于300pa/m.。第6.2.2条确定热水热力网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主干线设计比摩阻可取40-80pa/m。第6.2.3条热水热力网支干线,支线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供热介质流速不应大于3.5m/s,同时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对于只连接一个用户热力站的支线,比摩阻可大于300pa/m。第6.2.4条蒸汽热力介质的最大允许设计流速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过热蒸汽管道1、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管道80M/S2、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道50m/s二、饱和蒸汽管道1、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管道60m/s176/4892、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道35m/s第6.2.5条蒸汽热力网应根据管线起点压力和用户需要压力降,选择管道直径。第6.2.6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管网起点压力应采用技术经济计算确定的汽轮机最佳抽〔排汽压力。第6.2.7条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热力网主干线起点压力宜采用较高值。第6.2.8条蒸汽机热力网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采用100pa/m。第6.2.9条热力网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的比值,可按表6.2.9推荐的数值取用。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比值补偿器类型公称直径〔mm>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蒸汽管道热水及凝结水管道输送干线套筒或波纹管补偿器〔带内衬筒<=12000.20.2"冂"型补偿器200-3500.70.5"冂"型补偿器400-5000.90.7"冂"型补偿器600-12001.21.0输配管线套筒或波纹管补偿器〔带内衬筒<=4000.40.3套筒或波纹管补偿器〔带内衬筒450-12000.50.4"冂"型补偿器150-2500.80.6"冂"型补偿器300-3501.00.8177/489"冂"型补偿器400-5001.00.9"冂"型补偿器600-12001.21.0第三节压力工况第6.3.1条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第6.3.2条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超过直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二、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第6.3.3条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二、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充满水;三、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允许压力。第6.3.4条开式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之和。第6.3.5条热水热力网的定压方式,应满足用户系统所需的作用压头要求。178/489第6.3.6条热水热力网的定压方式,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定压力点应设在便于管理并有利于管网压力稳定的位置。通常设在热源处。第6.3.7条城市热水热力网设计时,应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绘制各种主要运行方案的主干线水压图。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还应绘制必要的支干线水压图。第6.3.8条城市蒸汽热力网,宜按设计凝结水量绘制凝结水管网的水压图。第四节水泵选择第6.4.1条当热水热力网采用中央质调节时,热力网循环水泵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装有旁通管时,尚应计入流经通管的流量;二、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热力网,最不利用环路的压力损失之和。三、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水泵的型号宜相同;四、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设计参数相适应;179/489五、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应有备用泵,当四台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泵。第6.4.2条当供热系统采用中央质——量调节时,若采用连续改变流量的调节,应选用调速水泵;若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调节,宜选用扬程和流量不等的泵组。第6.4.3条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应绘制水泵和热力网水力特性曲线,进行水泵选择。第6.4.4条中继泵站的位置及参数应根据热力网的水压图确定。第6.4.5条热水热力网补水装置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闭式热力网补水装置的流量,应根据供热系统渗漏量与事故补水量确定,一般取允许渗漏量的4倍;二、开式热力网补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生活热水量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渗漏之和确定;三、补水装置的压力应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加30-50KPa,如果补水装置同时用于维持热力网静压力时,其压力尚应满足静态压力的要求;四、闭式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二台,此时可不设备用泵;五、开式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三台或三台以上,其中一台备用。180/489第6.4.6条热力网循环水泵与中继水泵吸入侧的压力,应不低于吸入口可能达到的最高水温下饱和蒸汽压力加50KPa,且不得低于50KPa.第七章管网布置与敷设第一节管网与布置第7.1.1条城市热力网的布置应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7.1.2条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一般平行于管路中心线,并应尽量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同一条管道应只沿道的一侧敷设;二、穿过厂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三、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四、热力网管道选线时应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第7.1.3条管径等于或小于300mm的热力网管道,可以穿过建筑物的地下室或自建筑物下专门敷设的通行管沟内穿过。181/489第7.1.4条热力网管道可以和自来水管道、电力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排水管道和重油管道一起综合管沟内。但热力管道应高于自来水管道和重油管道,并且自来水管道应做绝热层和防水层。第7.1.5条地上敷设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可以和其它管道敷设在一起,但应便于检修,且不得架设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第二节管道敷设第7.2.1条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应采用地下敷设。当地下敷设,当地下敷设困难时,可采用地上敷设,但设计时应注意美观。第7.2.2条工厂区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第7.2.3条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宜采用不通行管沟敷设或直埋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通行管沟,当采用通行管沟有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第7.2.4条管沟敷设有关尺寸应符合表7.2.4的规定。管沟敷设有关尺寸名称尺寸地沟类型有关尺寸名称管沟净高〔m>人行通道宽〔m管道保温表面与沟墙净距〔m管道保温表面与沟顶净距〔m>管道保温表面与沟底净距〔m>管道保温表面与净距〔m>通行管沟>=1.8>=0.6>=0.2>=0.2>=0.2>=0.2半通行管沟>=1.2>=0.5>=0.2>=0.2>=0.2>=0.2不通行管沟--_>=0.1>=0.05>=0.15>=0.2182/489注:考虑在沟内更换钢管时,人行通道宽度还应不小于管子外径加0.1m。第7.2.5条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500mm的热力网管宜采用直埋敷设,当敷设于地下水位以下时,直埋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水层。第7.2.6条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备和良好的通风。人员在管沟内工作时,空气温度不得超过40°C。装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每隔100m应设一个事故人孔。没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每隔200m宜设一个事故人孔。整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管沟,每隔200m宜设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宽度不小于0.6m并应大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外径加0.4m,其长度至少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第7.2.7条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管道的管沟或检查室外缘,直埋敷设或地上敷设或地上敷设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表7.2.7的规定。第7.2.8条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工区,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2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2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0.3m。183/489第7.2.9条开式热力网直埋敷设管道,当管径大于200mm与污水管道平行敷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m。开式热力网直埋敷设管道,不得穿过垃圾场,墓地等污染地区,与这些地区最小水平净距应在30m以上。0条管道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在桥梁主管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可在永久性的公路桥上架设。管道架空跨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和净宽与净高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一般情况下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一般情况下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处一遇的最高水位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热力网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其它管线的最小距离建筑物,构筑物或管线名称0.5与热力网管道最小水平净距〔m>与热力网管道最小垂直净距〔m>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2.5建筑物基础:对于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0.5-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力网管道Dg<=2502.5-184/489Dg>=3003.0-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力网管道5.0-铁道钢轨钢轨外侧3.0轨底1.2电车钢轨钢轨外侧2.0轨底1.0铁路、公路路基边坡底脚或边沟的边缘1.0-通迅,照明或10kv以下电力线路的电杆1.0-桥墩〔高架桥,栈桥边缘2.0-架空管道支架基础边缘1.5-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35-60KV2.0-110-220KV3.0-通迅电缆管块1.00.15通迅电缆〔直埋1.00.15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35kv以下2.00.5110kv2.01.0燃气管道对于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压力<150kpa1.0压力150-300kpa1.50.15压力300-800kpa2.00.15压力>800kpa4.00.15对于直埋敷设热力网力管道压力<300kpa1.00.15压力<800kpa1.50.15压力>800kpa2.00.15给水管道1.50.15排水管道1.50.15地铁5.00.8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3.0-乔木〔中心1.5--灌木〔中心1.5--道路路面-0.7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铁路钢轨轨外侧3.0轨顶一般5.5,电气铁路6.55电车钢轨轨外侧2.0-公路路面边缘或边沟边缘轨外侧0.5-架空输电线路1KV以下导线最大风偏时1.5热力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度时1.0185/4891-10KV导线最大风偏时2.0同上2.035-110KV导线最大风偏时4.0同上2.0220KV导线最大风偏时5.0同上5.0330KV导线最大风偏时6.0同上6.0500KV导线最大风偏时6.5同上6.5树冠0.5〔到树中不小于0.2-公路路面-4.5注:1、当热力网管道的埋设深度大于建〔构筑物基础深度时,最小水平净距应按土壤内摩擦角计算确定;2、热力网管道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10kv的电缆不高出5°C时,可减小表中所列距离;3、在不同深度并列敷设各种管道时,各种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其深度差;4、热力网管道检查室,"冂"型补偿器壁龛与燃气管道最小水平净距不应小于其深度差;5、在条件不允许时,经有关单位同意,可以减小表中规定的距离。河度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航道底标高2m以下,对于其它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河底标高1m以下。第7.2.11条热力网管道同河流、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尽量垂直相交。特殊情况下,管道与铁路或地下铁路交叉不得小于60度角;管道与河流或公路交叉不得小于45度角。186/489第7.2.12条地下敷设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交叉段的一侧留有足够的抽管检修地段时,可采用套管敷设。第7.2.13条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宜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间宜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它钢制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处理。第7.2.14条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和管沟宜设坡度,其坡度不小于0.00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应坡向干管。地下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第7.2.15条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2m;二、当采用不预热的无补偿直埋敷设管道时,其最小覆土深度不应小于表7.2.15的规定。管径〔mm50-125150-200250-300350-400>450覆土深度〔m车行道下0.81.01.21.21.2非车行道0.60.60.80.80.9第7.2.16条燃气管道不得穿入热力网不通行管沟。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应加套管或用厚度小于100mm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检查室以外,每侧不应小于1m。187/489第7.2.17条热力网管道与燃气管道交叉且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燃气管道应加套管。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1m以上。第7.2.18条热力网管道穿过建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第7.2.19条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第三节管道材料及连接第7.3.1条城市热力网管道一般采用无缝钢管、钢管卷焊管。管道钢材号应符合表7.3.1的规定。管道钢材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第7.3.2条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等需要拆卸的附件连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对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边接。第7.3.3条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ºC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ºC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热力网管道钢材钢号及适用范围钢号适用范围钢板厚度A3F、AY3FPg<=1.0MPat<=150ºC<=8mmA3、AY3Pg<=1.6MPat<=300ºC<=16mm188/489A3g、A3R、20、20g及低合金钢可用于本规范适用范围的全部参数不限城市热力网蒸汽道及室外采暖计算温义低于-30ºC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第7.3.4条弯头的钢材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厚。焊接弯头宜双面焊接。第7.3.5条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直埋敷设管道。应考虑三通干管的轴向补强。第7.3.6条热力网管道所用的变径管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其材质应小低于管道钢材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壁厚。第四节附件与设施第7.4.1条热力网管道干,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第7.4.2条热水热力网输送干线每隔2000-3000m、输配干线每隔1000-1500m装设一个分段阀门。蒸汽热务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第7.4.3条热水、凝结水管道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第7.4.4条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气装置。热水管道的放水装置应保证一个放水段的排放时间不超过表7.4.4的规定。189/489热水管道放水时间表7.4.4管道公称直径〔mm放水时间〔hDg≤3002~3Dg350~5004~6Dg≥6005~7注:寒冷地区采用表中规定的放水时间较小值。停热期间供热装置无冻结危险的地区表中的规定可放宽。第7.4.5条蒸汽管道的低点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和经常疏水装置。同一坡向的管段,顺坡情况下每隔400~500mm,逆坡时每隔200~300mm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管道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均为过热状态时,可不经常疏水装置。第7.4.6条经常疏水装置与管道连接处应设聚集凝结水的短管,短管直径为管道直径的1/2~1/3,短管底部设法兰堵板。经常疏水管应连接在短管侧面。第7.4.7条经常疏水装置排出的凝结水,宜排入凝结水管道。第7.4.8条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350mm的管道上的闸阀应这装旁通阀。旁通阀的直径可按阀门直径的十分之一选用。第7.4.9条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的阀门,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由远动系统操作的阀门,其旁通阀亦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190/489第7.4.10条管径大于500mm的热水热力网干管在低点、垂直升高管段前、分段阀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污装装置。第7.4.11条地下敷设管道安装套筒补偿器、阀门、放水和除污装置等设备附件时,应设检查室。检查室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净空高度不小于1.8m;二、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0.6m;三、干管保温结构表面与检查室地面距离不小于0.6m;四、检查室的人孔直径不小于0.7m,人孔数量不小于两个,并应对角布置。当热水热力网的检查室只有放气门或检查室净空面积小于4m2时,可只设一个人孔;五、检查室内至少设一个集水坑,并应置于人孔下方;六、检查室地面应低于地沟内底不小于0.3m。第7.4.12条当检查室内的设备、附件不能从人孔进出时,应在检查室顶板上设安装孔。安装孔的尺寸和位置应保证检查室最大设备的出入和便于安装。第7.4.13条当检查室内装有电动阀门时,应采取措施,保证电动驱动位置安装地点的空气温度、湿度满足该装置的技术要求。第7.4.14条当地下敷设管道只需安放气阀门且埋深很小时,可在地面设检查井口。放气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操作。191/489第7.4.15条中高支架敷设管道,安装阀门、放水、放气、除污装置的地方应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尺寸应保证维修人员操作方便。平台周围应设防护栏杆。第7.4.16条低架敷设管道上,露天安装的电动阀门,其操作装置和电气部分应安装防护罩,防止雨水侵入和无关人员触动。高支架敷设管道,安装阀门电动驱动装置的操作平台上方宜设防雨棚。第7.4.17条在跨越河流、峡谷等地段,必要时应沿架空道设检修便桥。检修便桥宽度不应小于0.6m,并应设防护栏杆。第7.4.18条地上敷设管道与地下敷设管道连接处,地面不得积水,连接处的地下构筑物应高出地面0.3m以上,管道穿入构筑物的孔洞应采取防止雨水进入措施。第7.4.19条地下敷设管道固定支座的承力结构宜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第7.4.20条管道活动支座一般采用滑动支座或刚性吊架。当管道敷设于高支架、悬臂支架或能行管沟内时,宜采用滚动支座或使用减摩材料的滑动支座。当管道运行时有垂直位移且对邻近支座的荷载影响较大时,应采用弹簧支座或弹簧吊架。第五节热补偿第7.5.1条热力网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地自然补偿。选用补偿器时,宜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192/489第7.5.2条采用弯管补偿器或轴向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应考虑安装时的冷紧。第7.5.3条当敷设热力网管道的场地狭小,且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时,地下敷设和低支架敷设的管道,可采用套筒补偿器。采用套筒补偿时,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20mm的补偿余量。第7.5.4条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时,管道上应安装防止波纹管失稳的导向支座。当采用套筒补偿器、球形补偿器、铰接波纹管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亦应在适当地点设导向支座。第7.5.5条采用球形补偿器、铰接波纹管补偿器,且补偿管段较长时宜采取减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第7.5.6条当一条管道直接敷设于另一条管道上时,应考虑两管道在最不利运行状态下热位移不同的影响,防止上面的管道滑落。第7.5.7条直埋敷设管道,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第八章管道机械强度计算第8.0.1条进行管道机械强度计算时,供热介质计算参数按下列规定取用:一、蒸汽管道承用锅炉、汽轮机抽〔排汽口、减温减压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193/489二、热水热力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均取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计算温度取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设计温度;三、凝结水管道计算压力取用户凝结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计算温度取用户凝结水箱的最高水温;四、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对于全年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30℃,地上敷设时取15℃,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10℃,地上敷设时取5℃。第8.0.2条热力网管道的许用应力、管子壁厚计算,采用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的方法进行。第8.0.3条地上敷设和地下管沟敷设热力网道的补偿值、作用力和力矩以及应力验算采用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的方法进行。第8.0.4条直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补偿值、作用力和力矩计算必须考虑土壤约束作用的影响。无补偿直埋敷设管道锚固段的轴向温度应力应考虑由于管道少量横向位移和管壁波纹效应引起的实际应力降低现象,计算时应乘以0.8的土壤约束度系数。194/489直埋敷设管道应力验算仍按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的方法进行。第8.0.5条管道作用于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运行状态,按下列规定计算:一、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包括管道由于活动支座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力、内压力不平衡力〔当安装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时应考虑产生此项荷载的可能、补偿器反力等;二、计算固定支座轴向推力时,应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水平荷载的抵消作用,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由支座摩擦力、补偿器反力引起的水平荷载抵消时,水平荷载较小一侧荷载数值应乘以0.7的系数;三、当固定支座承受分支管道引起的侧向水平荷载时,侧向水平荷载按第一款规定计算,当有双向分支管时,只考虑荷载较大一侧支管的水平荷载。第九章中继泵站与热力站第一节一般规定第9.1.1条中继泵应尽量靠近设泵站的热力网管。热力站应量靠近供热范围的负荷中心。195/489第9.1.2条中继泵站、热力站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当中继站、热力站设备的噪声较高时,应加大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使周围建筑物处的噪声符合国家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69的规定,必要时应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第9.1.3条中继泵站、热力站的站房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第9.1.4条站房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多层站房应考虑用于设备垂直搬运的安装孔。门和安装孔的大小应保证站内需检修更换的最大设备的出入。第9.1.5条站内地在有坡度,保证管道和设备排出的水引向排水系统。当站内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室外管道时,应设集水坑和排水泵。第9.1.6条站内地坪到屋面梁底〔层架下弦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因素外、尚应考虑起重设备的需要,具体规定如下:一、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不应小于3m;二、当采用单轨吊车时,应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之间有0.5m以上的净距;三、当彩和桥式吊车时,除遵守第二款规定外,还应考虑吊车安装和检修的需要。第9.1.7条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宜设有检修场地,其面积应根据水泵或其它设备的要求确定,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当考虑设备就在检修时,可不设检修场地。196/489第9.1.8条站内各种热水管道及设备的高点应设放气阀,低点应设放水阀。第9.1.9条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仪表柜等设备。第9.1.10条管道与设备连接时,管道上宜设支、吊架,尽量减小加在设备上的管道荷载。第二节中断泵站第9.2.1条应尽量减少中继水泵的台数,设置三台以下水泵时应有备用泵,当四台和四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泵。第9.2.2条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相邻两个机组基础间的净距;1.电动电容量小于55KW,不小于0.8m;2.电动机容量等于或大于55KW,不小于1.2m。二、当考虑就地检修时,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留有大于水泵机组宽度0.5m的通道;三、相邻两个机组突出部分的净距以及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应保证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并不应小于0.7m,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则不应小于1.0m;四、中继泵站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197/489五、水泵基础应高出站内地坪0.15m以上。第9.2.3条中继水泵吸入母管和压出母管之间应设装有止回阀的旁通管。第9.2.4条中继泵站内应设起重设备,当起重量大于2t时,应适当提高起重设备的机械化水平。第三节民用热力站第9.3.1条民用热力站最佳供热规模,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集中热力站的规模按下列原则确定;一、新建居住小区,以每个小区只设一座热力站为宜;二、旧有小区,在照顾原有采暖系统的同时,宜减少热力站个数。第9.3.2条用户采暖系统配热力网的连接方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一、当热力网水力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系统不汽化不超过用户内部系统的允许压力,热力网供回水压差大于用户系统阻力,且用户采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等于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时,应采用不降温的直接连接;二、当热力网水力工况符合第一款规定,但用户采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低于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时,宜采用有混水降温装置的直接连接;三、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户采暖系统应条用间接连接;198/4891.建筑物采暖系统高度高于热力网水压图供水压力线或静态压力线时;2.采暖系统承压能力低于热力网回水压力时;3.热力网供回水压差低于用户采暖系统阻力,且不宜采用加压泵时;4.有其它特殊要求时。第9.3.3条当生活热水热负荷较小,且与闭式热力网连接时,生活热水加热器与采暖系统可采用并联连接;当生活热水热负荷较大时,生活热水加热器与采暖系统宜采用两级串联或两级混合连接。第9.3.4条采暖系统混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G`n=uGn<9.3.4>式中G`n---混水装置设计流量;u---混水装置设计混合比,u=t1-θ1/θ1-t2;t1---热水网设计供水温度,℃;θ1---用户采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t2---采暖系统设计回水温度,,℃;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199/489二、混水装置的扬程不应小于混水点以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三、采用混合水泵时,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第9.3.5条当热力站入口处热力网供回水压差小于用户需要时,可设加压泵;加压泵宜布置在热力站总回水管道上。当热力网末端需设加压尖的热力站较多时,应设热力网中继泵站,取代分散的加压泵。第9.3.6条热力站加热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间接连接采暖系统的应尽量选用工用可靠、传热性能良好的回热器。生活热水系统还应根据水质情况选用易于清除水垢的加热设备;二、列管式、板式加热器计算时应考虑换热表面污垢的影响,传热系数计算时应乘以0.6~0.85的污垢修正系数;三、容积式加热顺计算传热系数时宜按考虑水垢热阻的方法进行计算;四、加热器可不设备用。加热器台数的选择和单台能力的确定适应热负荷的分斯增长,并考虑供热可靠性的需要。第9.3.7条热力站加热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加热布置时,应考虑清除水垢、抽管检修的场地;二、并联工作的加热器宜按同程连接设计;200/489三、加热器组一、二次侧进、出口应设总阀门,并联工作的加热器,每台加热器一、二次侧进、出口宜设阀门;四、当容积式加热器热水出口管上装有阀门时,应在每台容积式加热器上设安全阀,当每台容积式加热器出口管不设阀门时,应在生活热水总管阀门前设安全阀。第9.3.8条间接连接采暖系统的补水质量应保证加热器不致迅速结垢,必要时应对补给水进行软化处理。第9.3.9条热力站热力网供、回水总管上应设阀门,并应在供水或回水管道上设流量调节装置。热力站内各分支管路的供、回水管道上应设阀门,有条件时宜设流量调节装置。第9.3.10条热力站热力网供水总管上及用户系统回水总管上,应高除污。第9.3.11条水泵的基础应高出地面0.15m;水泵基础之间、水泵基础距墙距离不应小于0.7m;当地方狭窄时,两台水泵可做联合基础,机组之间突出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0.3m;但两台以上水泵不得做联合基础。第9.3.12条位置较高而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操作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第9.3.13条热力站内软化水、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的规定执行。201/489第四节工业热力站第9.4.1条蒸汽系统应按下列要求设疏水装置;一、过热蒸汽管路的最低点、流量测量孔板前和分汽缸底部应设起动疏水阀;二、分汽缸底部和饱和蒸汽管路安装起动疏水阀处还应安装经常疏水器;三、换热设备的凝结水出口应安装经常疏水器。第9.4.2条蒸汽总管和蒸汽分支管应装设阀门。第9.4.3条城市蒸汽热力网用户宜采用闭式凝结水回收系统,热力站中应采用闭式凝结水箱。当凝结水量小于10t/h或距热源小于500mm时,可采用开式凝结水回收系统,这时凝结水温度不应低于95℃。第9.4.4条凝结水箱的总储水量一般按10~20min最大回水量计算。第9.4.5条凝结水箱一般设两个,对于单纯采暖用的凝结水箱其水量在10t/h以下时,可只设一个。第9.4.6条凝结水泵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选择凝结水泵时,其流量应按进入凝结水箱的最大回水流量计算;扬程应按凝结水管网水压图的要求确定,并留有30~50MPa的富裕压力。凝结水泵的布置应符合第9.3.11条的规定。202/489第9.4.7条热力站内应设凝结水取样点。取样管宜设在凝结水箱最低水位以上,中轴线以下。第9.4.8条工业热力站内设备的选择、安装要求应符合第9.3.6条、第9.3.7条的规定。第十章保温与防腐涂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0.1.1条热力网道及设备的保结构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J8175和本规范的规定执行。第10.1.2条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50℃的热力管道、设备、阀门一般应保温。在不通行管沟敷设或直埋敷设条件下,热水热力网的回收管道、与蒸汽管道并行的凝结水管道以及其它温度较低的热水管道,在技术经济合量的情况下可不保温。第10.1.3条通行管沟、半通行管沟、检查室和其它需要操作人员接近维修的地方,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第10.1.4条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性能;一、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12W/m·K并应有明确的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203/489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二、密度不应大于400kg/m3;三、除软质、散状材料外、硬质预制成型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0KPa;半硬质的保温材料压缩10%时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00KPa。第10.1.5条保温层设计时应优先采用经济保温厚度。对供热介质温度降、环境〔土壤、管沟温度、保温层表面温度有技术要求,且经济保温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技术条件确定保温层厚度。第二节保温计算第10.2.1条经济保温厚度计算方法应参照国家标准《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J8715执行。第10.2.2条按规定的散热损失、环境温度等技术条件计算双管或多管地下敷设管道的保温层厚度时,应选取满足技术条件的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组合。第10.2.3条经济保温厚度计算及年散热损失计算,供热介质温度按下列规定取用:一、热水热力网按运行期间运行温度的平均值取用;二、蒸汽热力网按热源出口处蒸汽温度取用;204/489三、凝结水管道按设计最高温度取用。第10.2.4条经济保温厚度计算及年散热损失计算,环境温度按下列规定取用:一、地上敷设按热力网运行期间室外平均温度取用;二、不通行管沟、半通行管沟和直埋敷设的管道,埋深大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管沟当量外径时,按热力网运行期间管道〔管沟中心埋深处自然土壤平均温度取用;埋深小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管沟当量外径时,按热力网运行期地表面土壤平均温度计算;三、通行管沟敷设的管道按40℃取用。第10.2.5条按规定的供热介质温度降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供热介质温度取用设计最高温度、环境温度按下列规定取用:一、地上敷设时,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二、通行管沟敷设时,采用40℃;三、其它类型的地下敷设时,采用最低月土壤〔或地表平均温度。第10.2.6条按规定的土壤〔管沟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蒸汽热力网供介质温度取最高设计温度,土壤自然温度〔地表温度取最高月平均温度;205/489二、热水热力网应分别按下列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并取保温厚度较大值。1.冬季供热介质温度取最高设计温度,环境温度按第10.2.5条第二或第三款规定取用;2.夏季环境温度取土壤〔地表最高月平均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用同时期的运行温度。第10.2.7条按规定的保温层表面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蒸汽热力网共热介质温度按设计最高温度取用;环境温度:地上敷设时,按历年最热五天的平均气温〔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用;室内敷设按室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取用;地下敷设时按第10.2.6条第一款取用;二、热水热力网分别按下列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诸,并取保温厚度较大值。1.冬季供热介质温度取用设计最高温度;环境温度:地上敷设时,取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室内取用室内设计温度;地下敷设按第10.2.5条第二款或第三款取用;206/4892.夏季环境温度取土壤〔地表最高月平均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用同时期的运行温度。第10.2.8条当采用复合材料时,耐温高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应作内层保温,其厚度按界面温度确定;即内层保温材料的外表面温度应等于或低于外层保温材料的允许最主使用温度。第10.2.9条采用软质保温材料计算层厚度时,应按施工压缩后的密度选取导热系数,保温层的设计厚度为施工压缩后的保温层厚度。第10.2.10条计算管道总散热损失时,由支座、补偿器和其它不保温附件产生的附件加热损失可按表10.2.10给出的热损失附加系数计算。热力网敷设方式散热损失附加系数地上敷设0.25管沟敷设0.20直埋敷设0.15第三节保温结构第10.3.1条保温层外应有性能良好的保护层,保护层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应满足施工、运行的要求,对于预制保温结构还要适应运输的需要。第10.3.2条管道采用硬质保温材料时,直管段每隔10~20m及弯头处,应预留伸缩缝,缝内填充柔性保温材料,伸缩缝外防水层应搭接。第10.3.3条地下敷设管道严禁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进行填充式保温。207/489第10.3.4条直埋敷设管道采用柔性保护层时,保温层必须采用憎水性硬质、半硬质保温材料,保温层应做成连续整体结构。直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采用吸水、柔性保温材料时,必须采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刚性保护层。第10.3.5条阀门、法兰部位宜可采用拆卸式保浊结构。第四节防腐涂层第10.4.1条热水热力网或季节运行的蒸汽热力网管道及附件,应涂刷耐热、耐湿、防腐性能良好的涂料。第10.4.2条常年运行的室内蒸汽管道及附件,可不涂刷防腐涂料。室外常年运行的蒸汽汽管道也可涂刷耐常温的防腐涂料。第10.4.3条架空管道采用普通铁皮作保护层时,铁皮内表面应涂刷防腐涂料,施工后外表面应刷面漆。第十一章城市热力网的供配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1.1.1条热力网电力装置的设计,应与工艺设计相互配合,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及电机控制方式,达到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便于维修。208/489第11.1.2条热力网的电力装置和照明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电气设计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节供配电第11.2.1条热力站及泵站的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各站在热力网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与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第二章的原则确定。第11.2.2条热力网中按I类负荷要求供电的泵站或热力站,当主电源电压下降或消失时应投入备用电源,并应采用有额定延时的自动切换装置。第11.2.3条泵站或热力站的高、低压配装置一般宜集中布置在专用的配电室内,但泵台数较少时可不设专用的低压配电室。第11.2.4条泵站或热力站的配电线路宜采用放射状。第11.2.5条泵电机的配线均应采用钢管保护,并设置防水弯头。第11.2.6条在泵附近应设置开停泵按钮。第11.2.7条不设人工换气装置的地下或半地下阀室的电气装置的控制元件应配置在地面以上的室内。第三节照明第11.3.1条下列地方采用电气照明:209/489一、经常有人工作的通行管沟内;二、有电气传动装置的检查室;三、有栈桥和独立支架的操作台上装有电气传动装置、调节器、检测仪表的地方。第11.3.2条在经常有人工作的地管沟内,地下及半地下阀室内的照明灯具应采用防潮型。第十二章热工检测与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参数检测与控制的内容第三节热力网检测第四节中继泵站检测与控制第五节热力站检测与控制第六节热力网调度自动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2.1.1条热力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工艺、生产、安全、节能和经济的条件下,采用简单、可靠,并便于维修和管理的系统。第12.2.1条检测控制与调节系统中,仪表、设备、元器件的选型、精度等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确定,应根据热力网输配、运行、管理的要求,采用标准系列产品。第12.1.3条盘装仪表宜以电动单元给合仪表为主,现场仪表宜以基地式仪表为主;安装在管道上的检测与控制部件,宜采用不停汽〔水检修的类型。210/489第二节参数检测与控制的内容第12.2.1条热力网应检测的参数主要有压力、温度、流量及热量等。第12.2.2条为满足城市热力网运行、调节的要求,应检测热力网重要节点的运行参数。对热源出口、中继泵站、主干线的重要分支节点等。应配备参数检测的指示、记录仪表,以满足日常生产调度及报表的要求。第12.2.3条为了保证热力网水力工况稳定、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热我的经济效益,热力网参数必须有控制与调节的手段。第12.2.4条对热力网的控制与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热源必须按照供热的工艺要求控制与调节热源的出口参数;二、热网补水应自动调节、水箱水位应有控制与报警信号;三、热力站入口的流量、压力、温度宜考虑局部自动调节。第12.2.5条参数检测与控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热工检测与自动控制业技术规范的规定。第三节热力网检测第12.3.1条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管网,热源出口处应检测、记录:供水压力;211/489回水压力;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流量;必要时还应检测回水流量、补水量;有条件时宜检测记录热量。第12.3.2条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管网,热源出口处应检测、记录:供汽压力;供汽温度;供气量;必要时,还应检测、记录凝结水的流量。第12.3.3条蒸汽流量的检测宜考虑压力、温度校正;热量检测的积算装置应考虑焓值校正。第12.3.4条热源出口处参数应传至调度室的监控仪表盘上。第12.3.5条独立经济核算的热力网管理企业,其调度室一般设在热源附近。输送干线长的热力网,其调度室可考虑适中位置。212/489第12.3.6条输配干管的分段阀门处、除污器的前后以及重要分支节点,应安装压力、温度的预留检测点。第四节中继泵站检测与控制第12.4.1条热力网的中继泵站,其热工参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检测记录泵站总进、出口母管的和,除污器前后的压力;二、检测每台水泵吸入及出口的压力;三、检测泵总进口或出口母管的水温;四、在条件许可时,宜检测水泵轴承温度和水泵电机的定子温度。第12.4.2条中继泵的控制、联锁与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工作泵与备用泵能自动切换,工作泵一旦发生故障,联锁装置应保证启动备用泵;二、上述控制与联锁动作应有相应的灯光信号传至泵站值班室的控制盘上。第五节热力站检测与控制第12.5.1条热力站的热工参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热水热力网的热力站应检测供、回水压力、温度以及循环水流量、二次系统补水流量、生活热水耗水量,有条件时应检测总耗热量;213/489二、蒸汽热力网的热力站应检测供汽流量、压力、温度和凝结水回收量,如有二次蒸汽器、汽水加热器还应检测其一次和二次侧的压力、温度;三、上述参数是否记录,以及其它参数〔如回水流量等是否检测,可根据工艺要求和企业管理方式来确定。第12.5.2条热力站的控制、联锁与调节符合下列规定:一、热水热力网热力站对热负荷的调节,作为热力网中央调节的补充,不同类型的热负荷应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案;1.对于采暖热负荷,可采用下列调节方式;〔1采暖流量定值调节,给定值可调整;〔2根据室外温度和用户要求控制和调节采暖供热量;2.对于生活热水热负荷应控制一次水回水温度不超标,二次水供水温度控制在设计温度正负5℃以内;3.对于通风、空调热负荷,其调节方案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二、热力站的混合泵可考虑混合系数自动调节。当混合泵停止工作时,应防止高温水直接进入用户系统;三、排水泵、生活热水的循环泵、凝结水泵、高位水箱的上水泵等应保证自动起动、停止。214/489第六节热力网调度自动化第12.6.1条当城市热力网的设计供热能力大于或等于700MW,或供热半径大于20km时,应采用远动装置,以解决调度工作必要的参数遥测、遥控、遥调。第12.6.2条热力网调度自动化的基点,应着重解决好各节点的本地自动化。如条件不成熟,不宜设远动装置。第12.6.3条调度自动化的各项内容应综合各种因素,通过技术论证加以确定。第12.6.4条调度自动化应包括调度设施,其通讯道应统筹考虑,应优先租用城市电缆,必要时,可沿管网敷设专用电缆。附录一名词解释本规范所用名词名词解释城市热力网由城市供热企业经营,供热规模大天10mw,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用户热力站〔点的管网干线自热源至各建筑小区或厂区分支管处的管线主干线、支干线自热源至最远用户分支管处的干线称主干线,主干线以外的称支干线支线自干线引出至建筑小区内或工厂内几个或一个热力站的管线输配干线、输送干线有分支管线接出的干线称输配干线,长度超过2km无分支闭式热力网、开式热力网不直接取用供热介质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水热力网称闭式热力网,反之称为开式热力网\uf075锅炉房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215/489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216/489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一、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热电站的供热范围时;二、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217/489三、根据城市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滤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时。第2.0.7条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宜根据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管道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可供利用的余热进行计算确定。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热负荷可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第2.0.8条当用户的热负荷变动较大且较频繁,或为周期性变化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设置蒸汽蓄热器。设有蒸汽蓄热器的锅炉房,其设计容量应按平衡后的热负荷乾地计算确定。第2.0.9条锅炉供热介质的选择,应根据供热方式、介质的需要量和供热系统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列规定进行选择:一、供采暖通风用热的锅炉房,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二、供生产用汽的锅炉房,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三、同时供生产用汽及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的热的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或蒸汽、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第2.0.10条锅炉供热参数的选择应能满足用户用热参数和合理用热的要求。218/489第2.0.11条锅炉的选择除应按本规范第2.0.9条和第2.0.10条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二、应有较高的热效率,并使锅炉的出力、台数和其他性能适应热负荷变化的需要;三、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四、应使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较低;五、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锅炉时,其容量和类型不宜超过两种。第2.0.12条锅炉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应根据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和全年负荷峰期锅炉机组的工况等因素确定,并保证当其中最大1台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下列要求:一、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二、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第2.0.13条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但当选用1台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只设置1台。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新建时不宜超过5台;扩建和改建时,不宜超过7台。219/489第2.0.14条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门爆门。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当爆炸气体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时,防爆门上应装设泄压导向管。第2.0.15条地震设计烈度为6度至9度时,锅炉房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对锅炉选择和管道设计,应采取抗震措施。第2.0.16条锅炉房的水处理装置、除氧器和给水泵等辅助设备应按锅炉房工艺设计要求选用;对锅炉配套的鼓风机、引风机等辅机和仪表,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第2.0.17条区域锅炉房宜设置必要的修理、运输和生活设施,当可与邻近的工厂〔单位协作时,可不单独设置。第2.0.18条锅炉房区域的场地应进行绿化。第三章燃烧的设施第一节燃煤的设施第二节燃油的设施第三节燃气的设施第一节燃煤的设施第3.1.1条锅炉的燃煤宜采用就近煤种。第3.1.2条锅炉的燃烧设备应与所采用的煤种相适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较好的适应负荷变化。220/489二、能较好地节约能源;三、有利于环境保护。第3.1.3条选用层式〔包括抛煤机链条式燃烧设备时,宜采用链条炉排。第3.1.4条结焦性强的煤种及碎焦屑,其燃烧设备不应采用链条炉排。第3.1.5条磨煤机型式的选择应根据燃煤的特性通定。选用风扇磨煤机或锤击式竖井磨煤机时,应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设置的磨煤机应有1台备用。选用钢球磨煤机时,应采用贮仓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宜设置1台磨煤机,其计算出力不宜小于锅炉额定蒸发量所需耗煤量的115%。第3.1.6条煤粉仓的贮粉量应满足锅炉额定蒸发量3~5h的耗煤量。第3.1.7条制粉系统的原煤仓,煤粉仓和落煤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原煤仓和煤粉仓的内壁应光滑耐磨,壁面倾角不宜小于60度,相邻壁交角应为圆弧形:二、原煤仓出口的下部,宜设置圆形双曲线金属小煤斗;三、原煤落煤管应为圆形,并适当加大其倾斜角;221/489四、煤粉仓应密闭和测量粉位的设施,并必须防止受热和受潮。金属煤粉仓尚应保温。第3.1.8条制粉系统圆形双曲线金属小煤斗下部,宜设置振动式给煤机1台,其计算出力不应小于磨煤机计算出力的120%。第3.1.9条给粉机的台数和最大出力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给粉机的台数应与锅炉燃烧器一次风口的接口数相同;二、每台给粉最大出力不宜小于与其连接的燃烧器最大出力的130%。第3.1.10条两台相邻锅炉之间的煤粉仓应采用可逆式螺旋输粉机连通。螺旋输粉机的出力,应与磨煤机的计算出力相同。第3.1.11条制粉系统〔全部烧无烟煤除外必须设置防爆设施。对煤粉仓、钢球磨煤机等设备,应装设蒸汽或其他灭火介质的管道。第3.1.12条制粉系统排粉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台数应与磨煤机台数相同;二、风量裕量宜为5%~10%;三、风压裕量宜为10%~20%。第3.1.13条煤粉锅炉宜采用轻油或重油点火,有条件时可采用燃气点火。当采用油点火时,点火油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22/489一、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20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14MW的锅炉房,宜设置1个20~40m3油罐。二、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35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29MW的锅炉房,宜设置1个4~10m3油罐。第二节燃油的设施第3.2.1条锅炉房的供油系统宜采用经锅炉燃烧器的单管循环系统。第3.2.2条锅炉房的供油管道宜采用单母管;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采用双母管。回油管道应采用单母管。采用双母管时,每一管的流量宜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和回油量之和的75%计算。第3.2.3条重油供油管道应保温。当重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尚应伴热。在重油回油管道可能引起烫伤人员或冻结的部位,应采取隔热或保温措施。第3.2.4条通过油加热器及其后管道燃油的流速,不应小于0.7m/s。第3.2.5条油管道宜采用顺坡敷设,但接入燃烧器的重油管道不宜坡向燃烧器。柴油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0.3%,重油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0.4%。223/489第3.2.6条燃用重油锅炉房,当冷炉起动点火缺少蒸汽加热重油时,应采用重油电加热器或设置轻油、燃气的辅助燃料系统。第3.2.7条采用单机组配套的全自动燃油锅炉,应保持其燃烧自控的独立性,并按其要求配置燃油管道系统。第3.2.8条燃油锅炉所配置的燃烧器,应与燃油的性质和燃烧室的型式相适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油的雾化性能好;二、能较好地适应负荷变化;三、对大气污染少;四、噪声较低。第3.2.9条在重油供油系统的设备和管道上,应装吹扫口。其位置应能吹净设备和管道内的重油。吹扫介质宜用蒸汽或用轻油置换,吹扫用蒸汽压力宜为0.6~1MPa。第3.2.10条固定接法的蒸汽吹扫口,应有防止重油倒灌的措施。第3.2.11条每台锅炉的供油干管上,应装设关闭和快速切断阀。每个燃烧器前的燃油支管上,应装设关闭阀。当设置2台或2台以上锅炉时,尚应在每台锅炉的回油干管上装设止回阀。224/489第3.2.12条集中设置的供油泵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供油泵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当其中任何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容量,不应少于锅炉最大计算耗油量和回油量之和。二、供油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的供数和;1.供油系统的压力降;2.供油系统的油位差;3.燃烧前所需的油压;4.适当的富裕量。第3.2.13条不带安全阀的容积式供油,在其出口的阀门前靠近油泵处的管段上,必须装设安全阀。第3.2.14条集中设置的重油加热器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加热面应根据锅炉房要求加热的油量和油温确定,并不适当的富裕量;二、加热面组宜能进行调节;三、应装设旁通管;四、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应设置备用油加热器。225/489第3.2.15条燃油锅炉采用电热式油加热器时,应限于起动点火或临时加热,不应作为经常加热,不应作为经常加热燃油的设备。第3.2.16条在供油泵进口母管上,应设置油过滤器2台,其中1台备用。油过滤器的滤网网孔,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离心泵、蒸汽往复泵为8~12目/cm。二、螺杆泵、齿轮泵为16~32目/cm。滤网流通面积宜为其进口管截面积的8~10倍。第3.2.17条采用机械雾化燃烧器〔不包括转怀式时,在油加热器和燃烧器之间的管段上,应设置油过滤器。油过滤器滤网的网孔,不宜小于20目/cm。滤网的流通面积,不宜小于其进口管截面积的2倍。第3.2.18条油箱的布置高度宜使供油泵有足够的灌注头。第3.2.19条室内油箱应装设将油排放到室外的紧急排放管,并设置相应的排油存放设施。排放管上的阀门应装设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地点。第3.2.20条室内油箱应采用闭式油箱。油箱上应装设直通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阻火器和防雨设施。油箱上不应采用玻璃管式的油位表。226/489第3.2.21条室内重油箱的油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第3.2.22条锅炉房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宜超过5m3,柴油不应超过1m3,并严禁把油箱设置在锅炉或省煤器的上方。第3.2.23条室外中间油箱的总容量,不宜超过锅炉房1d的计算耗油量。第3.2.24条燃油锅炉点火用的液化气罐,不应存放在锅炉间,应存放在专用房间内。第3.2.25条燃用重油锅炉的尾部受热面和烟道,宜设置蒸汽吹灰或蒸汽灭火装置。第三节燃气的设施第3.3.1条燃气锅炉的选择,应根据气体燃料的物性、布置的特点等因素确定。第3.3.2条燃气锅炉房设计,应对气体燃料的易爆性、毒性和腐蚀性等采取有效措施。第3.3.3条锅炉房燃气管道宜采用单母管;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采用双母管。采用双母管时,每一母管的流量宜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气量的75%计算。第3.3.4条燃烧器的选择应适应气体燃烧的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燃〔成分改变时,有较好的燃烧适应性;227/489二、能较好地适应负荷变化;三、具有微正压燃烧的特性;四、噪声较低。第3.3.5条锅炉房燃气系统宜采有压〔小于5kPa和中压〔5~150kPa系统,不宜采用高压〔0.3~0.8MPa系统。第3.3.6条燃气质量要求、贮配、净化和调压站设计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3.3.7条燃气锅炉房备用燃料,应根据供热系统的安全性、重要性、供气部门的保证程度和备用燃料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第3.3.8条当燃气压力过高或不稳定,不能适应燃烧器的要求时,应设置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宜设置在单独的建、构筑物内。当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许可时,可设置在有围护露天场地上。调压装置不应设置在地下建、构筑物内。第3.3.9条燃用密度比空气大的燃气的锅炉,不应设置在半地下一地下建、构筑物内。第3.3.10条燃气锅炉房的烟道和烟囱应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第3.3.11条锅炉房内燃气管道不应穿过易燃或易爆品仓库、配电室、变电室、电缆沟、通风沟、风道、烟道和易使管道腐蚀的场所。228/489锅炉房内燃气管道设计、应按现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第3.3.12条在引入锅炉房的燃气母管上,应装设总关闭阀,并装设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地点。当燃气质量不能保证时,应在调压装置前或在燃气母管的总关闭阀前设置除尘器、油水分离器和排水管。第3.3.13条锅炉房燃气管道宜架空敷设。输送密度比空气小的燃气的管道,应装设在空气流通的高处;输送密度比空气大的燃气的管道,宜装设在锅炉房外墙和便于检测的地点。第3.3.14条每台锅炉的燃气干管上,应装设关闭阀和快速切断阀。每个燃烧器前的燃气支管上,应装设关闭阀,阀后串联装设2个电磁阀。第3.3.15条点火用的燃气管道,宜从干管上的关闭阀后或燃烧器的关闭阀前引出,并应在其上装设关闭阀,阀后串联装设2个电磁阀。第3.3.16条燃气管道上应装设放散管、取样口和吹扫口,其位置应能满足将管道内燃气或空气吹净的要求。放散管应引至室外,其排出口应高出锅炉房屋脊2m以上,并使放出的气体不致窜入邻近的建筑物被吸入通风装置内。密度比空气大的燃气放散,应采用高空或火炬排放,并满足最小频率上风侧区域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当工厂有火炬放空系统时,宜将放散气体排入该系统中。229/489第3.3.17条燃气放散管管径应根据吹扫段的容积和吹扫时间确定。其吹扫量可按吹扫段容积的10~20倍计算,吹扫时间可采用15~20min。第四章供热热水制备第一节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第二节热水制备设施第一节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第4.1.1条热水锅炉的出口水压,不应小于锅炉最高供水温度加20℃相应的饱和压力〔用锅炉自生蒸汽定压的热水系统除外。第4.1.2条热水锅炉应有防止或减轻因热水系统的循环泵突然停运后造成锅水汽化和水击的措施。第4.1.3条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应在其进、出口母管之间装设带有止回阀的旁通管;在进口母管上,应装设安全阀;当采用气体加压膨胀水箱时,其连通管宜接在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上,并宜在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上,装设高于系统静压的泄压放气管。第4.1.4条采用集中质调时,循环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根据锅炉进、出水的设计温差、各用户的耗热量和管网损失等因素确定。在锅炉出口母管与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之间装设旁通管时,尚应计入流经旁通管的循环水量。二、循环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之和:230/4891.热水锅炉或热交换站中设备及其管道的压力降;2.热网供、回水干管的压力降;3.最不利的用户内部系统的压力降。三、循环水泵台数不应少于2台,当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水泵的总流量应满足最大循环水量的需要。四、并联循环水泵的特性曲线宜平缓、相同或近似。第4.1.5条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调节时,循环水泵不宜小于3台,可不设备用,其流量、扬程不应相同。第4.1.6条补给水泵和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补给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热水系统的正常补给水理和事故补给水量确定,并宜为正常补给水量的4~5倍;二、补给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加30~50kPa的富裕量;三、补给水泵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第4.1.7条热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和供水温度等条件确定,宜为系统水容量的1%。第4.1.8条采用氮或蒸汽加压膨胀水箱作恒压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231/489一、恒压点设在循环水泵进口端,循环水泵运行时,应使系统不汽化,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宜使系统不汽化;二、恒压点设在循环水泵进口端,循环水泵运行时,应使系统不汽化。第4.1.9条恒压装置的加压介质宜采用氮气或蒸汽,不宜采用空气作为与高温水直接接触的加压介质同。第4.1.10条供热系统的恒压点设置在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上时,其补水点位置,也宜设置在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上。第4.1.11条采用补给水泵作恒压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除突然停电的情况外,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1.8条的要求;二、当引入锅炉房的给水压力高于热水系统静压线,在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宜用给水保持静压;三、间歇补水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期间,热水系统的压力降低,不应导致系统汽化;四、系统中应设置泄压装置。第4.1.12条采用高位膨胀水箱作恒压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连接的位置,宜设置在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上;232/489二、高位膨胀水箱的最低水位,应高于热水系统最高点1m以上,并宜使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系统不汽化;三、设置在露天的高位膨胀水箱及其管道应有防冻措施;四、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第4.1.13条运行时用补给水箱作恒压装置的热水系统,当补给水箱的安装高度低于热水系统静压线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循环水泵运行时,应使系统不汽化;二、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宜有保持热水系统静压线的措施;三、补给水箱与系统连接的管道上应装设止回阀,系统中应设置泄压装置。第4.1.14条热水系统采用锅炉自生蒸汽定压时,在上锅筒引出饱和水的干管上,应设置混水器。进混水器的降温水,在运行时应不中断。第二节热水制备设施第4.2.1条换热器的容量,应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确定,换热器可不设备用。采用2台或2台以上换热器时,当其中1台停止运行,其余换热器的容量宜满足75%总计算热负荷的需要。第4.2.2条换热器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有检修和抽出换热排管的场地;233/489二、与换热器连接的阀门应便于操作和拆卸;三、换热器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检修时起吊搬运的要求;四、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0.7m。第4.2.3条换热系统的加热介质为蒸汽时,换热系统宜为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两级串联。水水换热器排出的凝结水温度不宜超过80℃。水水换热器接至凝结水箱的管道应装设防止倒空的上反管段。第4.2.4条采有用汽水换热器析凝结水自流返回锅炉的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换热器及其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锅炉运行中的最大压力;二、换热器的凝结水出口标高应高于锅炉上锅筒的最高水位线,应能克服换热本体及凝结水管道阻力,并有适当剩余压头,凝结水管与锅炉筒的连接点应低于上锅筒的最低水位。第4.2.5条加热介质为蒸汽且热负荷较小时,热水系统可采用下列汽水直接加热设备:一、蒸汽喷射器或蒸汽喷射两级加热器;二、汽水混合加热器;三、淋水式加热器。第4.2.6条设有蒸汽喷射器和蒸汽喷射两级加热器的供热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234/489一、设备宜集中布置;二、设备并联运行时,应在每个喷射器的出、入口装设闸阀、并在出口装设止回阀;三、热水系统的静压、宜采用连接在回水管上的膨胀水箱进行控制。第4.2.7条淋水式加热器的供汽管上应装设蒸汽压力调节阀,热水出口管上应设置混水器。第五章锅炉房的布置第一节位置的选择第二节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布置第三节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第四节工艺布置第一节位置的选择第5.1.1条锅炉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分析确定:一、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二、应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技术、经济上合理;三、应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排除,并宜使人流和煤、灰车流分开;四、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五、应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235/489六、应有利于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居位地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位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七、工厂燃煤的锅炉房和煤气发生站宜布置在同一区域;八、应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对生产易燃晚爆物工厂锅炉房的位置应满足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按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执行。第5.1.2条锅炉房的位置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宜留有余地。第5.1.3条区域锅炉房位置的选择,除应符合本第2.0.1条、第5.1.1条和第5.1.2条的规定外,尚应根据区域供热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交通和环保等因素确定。第5.1.4条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当需要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面、下面、贴邻和主要通道的两旁。第5.1.5条锅炉房和其分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1.4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建筑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36/489第5.1.6条设有沸腾炉或粉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住区、名胜风景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第二节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布置第5.2.1条锅炉房各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使挖方和填方量最小,排水良好,防止水流入地下室和管沟。第5.2.2条锅炉房、煤场、灰渣场、贮油罐、燃汽调压站之间以及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工业个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5.2.3条运煤系统的布置应利用地形,使提升高度小、运输间距离短。煤场、灰渣场宜位于主要建筑物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第5.2.4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35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29MW的锅炉房及煤场,其周围宜设有环形道路。第三节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第5.3.1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20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为0.7~14MW的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宜贴邻锅炉间一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35~65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为29~58MW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间可单独布置。237/489第5.3.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仪表控制室应布置在锅炉操作层上,并宜选择朝向较好的部位。第5.3.3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其运煤系统的布置应使煤自固定端运入炉前。第5.3.4条锅炉房宜设置修理间、仪表校验间、化验室等生产辅助间,尚宜设置必要的生活间,当就近有生活间可利用时,可不设置。二、三班制的锅炉房可设置休息室,或与值班更衣室合并设置。锅炉房按车间、工段设置时,可设置办公室,规模大的区域锅炉房可设置办公楼。第5.3.5条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处,并使取样操作方便。第5.3.6条单层布置锅炉房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当炉前走道总长度不大于12m,且面积不大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只设1个。多层布置锅炉房各层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出入口,应有通向地面的安全梯。第5.3.7条锅炉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第四节工艺布置第5.4.1条工艺布置应保证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安全和方便,使风、烟流程短,锅炉房面积和体积紧凑。238/489第5.4.2条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满足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要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0.7m。第5.4.3条锅炉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操作、检修和布置辅助设施的需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炉前净距:蒸汽锅炉1~4t/h、热水锅炉0.7~2.8MW、不宜小于3.0m;蒸汽锅炉6~20t/h、热水锅炉4.2~14MW、不宜小于4.0m;蒸汽锅炉35~65t/h、热水锅炉29~58MW、不宜小于5.0m。当需在炉前更换锅管时,炉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对6~65t/h的蒸汽锅炉,4.2~58MW的热水锅炉,当炉胶设置仪表控制室时,锅炉前端到仪表控制室的净距可为3m。二、锅炉侧面和后面的通道净距:蒸汽锅炉1~4t/h、热水锅炉0.7~2.8MW、不宜小于0.8m;蒸汽锅炉6~20t/h、热水锅炉4.2~14MW、不宜小于1.5m;蒸汽锅炉35~65t/h、热水锅炉29~58MW、不宜小于1.8m。239/489当需吹灰、拨火、除渣、安装或检修螺旋除渣机时,通道净距应能满足操作的要求。第5.4.4条炎热地区的锅炉间操作层,可采用半敞开布置或在其前墙开门。操作层为楼层时,门外设置阳台。第5.4.5条锅炉之间的操作平台可根据需要加以连通。锅炉房内所有的辅助设施和热工监测、控制装置等,当有操作、维护需要时,应设置平台和扶梯。第5.4.6条燃油和燃气锅炉露天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机组选择适合露天布置的产品,测量控制仪表和管道阀门附件应有防雨、防风、防冻和防腐等措施;二、应使运行、操作安全、并便于检修维护;三、应设置司炉操作室,并将锅炉水位、锅炉压力等的测量控制仪表,集中设置在操作室内。第5.4.7条风机、水箱、除氧装置、加热装置、除尘装置、蓄热器、水处理装置等辅助设备和测量仪表露天布置时,应有防雨、防风、防冻、防腐和防噪声等措施。居住区内锅炉的风机不宜露天布置。第六章锅炉通风、除尘和噪声防治第一节锅炉通风第二节除尘第三节噪声防治240/489第一节锅炉通风第6.1.1条锅炉的鼓风机、引风机宜单炉配置。当需要集中配置时,每台锅炉的风、烟道与总风、烟道的连接处,应设置密封性好的风、烟道门。第6.1.2条风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选用高、了能和低噪声风机;二、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根据锅炉额定蒸发量或额定出力、燃料品种、燃烧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阻力计算确定,并计入当地气压和空气、烟气的温度和密度对风机特性的修正;三、单炉配置风机时,炉排炉风量的富裕量为10%;风压的富裕量宜为20%,煤粉炉风量和风压的富裕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四、集中配置风机时,鼓风机和引风机均不应少于2台,其中各有1台备用,并应使风机能并联运行,并联运行后风机风量和风压的富裕量应和单炉配置时相同;五、应使风机在常年运行中处于较高的效率范围。第6.1.3条锅炉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使风、烟道平直且气密性好、附件少和阻件小;二、几台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或烟道时,宜使每台锅炉的通风力均衡;241/489三、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四、宜采用地上烟道,并应共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入孔;五、应考虑烟道和热道热膨胀的影响;六、应在适当设置必要的热工测点。第6.1.4条烟囱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和《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的规定。锅炉房在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尚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第二节除尘第6.2.1条锅炉房的烟气排放应采取综合治理。排入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锅炉烟尘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第6.2.2条除尘器的选择,应根据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或额定出力下的出口烟尘浓度、燃料含硫量和除尘器对负荷的适应性等因素确定,并应采用高效,低阻、低钢耗和价廉的产品。第6.2.3条当采用干式旋风除尘达不到烟尘排放标准或在具有碱性工业废水的工厂,可采用湿式除尘,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除尘器及除尘系统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242/489二、应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并设置灰、水分离设施;三、严寒地区的灰、水处理系统应有防冻措施。第6.2.4条除尘器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除尘器及其附属设施应有防腐蚀和防磨损的措施;二、除尘器应设置可靠的密封排灰装置;三、除尘器推出的灰尘应设置妥善运输和存放设施、有条件时,灰尘宜进行综合利用。第6.2.5条当具备型煤供应格适应的燃烧设备等条件时,宜燃用型煤。第三节噪声防治第6.3.1条位于城市的锅炉房,应使其周围居住区和工作单位的户外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第6.3.2条锅炉房操作层和水处理间操作地点的噪声,不应大于85dB〔A;锅炉房仪表控制室和化验室的噪声,不应大于70dB〔A。第6.3.3条锅炉房的风机、水泵和煤的破碎、筛选装置等设备宜选用低噪声产品。第6.3.4条锅炉房的风机、多级水泵和煤的破碎、筛选装置等设备,宜采用隔声室或隔声罩以降低噪声。243/489第6.3.5条锅炉房的球磨机宜布置在隔声室内,隔声室内按防爆要求设置通风设施。第6.3.6条锅炉送风机的吸风口、各设备隔声室和隔声罩的进风口宜设置消声器。第6.3.7条额定出口压力为2.5~3.82MPa的蒸汽锅炉本体和减温减压装置有放汽管上,宜设置消声器。第6.3.8条当锅炉房邻近宾馆、医院和精密仪器车间等处时,锅炉房的风机、多级水泵等设备与其基础之间宜设置隔振器,设备和管道之间宜采用软管和柔性接头连接,管道支承宜采用弹性支吊架。第七章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第一节锅炉给水设备第二节水处理第一节锅炉给水设备第7.1.1条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锅炉房全年热负荷变化的要求。第7.1.2条给水泵应设置备用。当最大一台给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当锅炉房设有减温装置或蓄热器时,给水泵的总流量尚应计入其用水量。第7.1.3条当给水泵的特性允许并联运行时,可不用同一给水母管;当给水泵的特性不能并联运行时,应采用不同的给水母管。244/489第7.1.4条采用电动给水泵为常用给水设备时,宜采用汽动给水泵为事故备用泵,其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20%~40%。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设置事故备用汽动给水泵:一、有一级电力负荷的锅炉房;二、停电后锅炉房停止运行,且给水泵停止给水不会造成锅炉缺水事故。第7.1.5条采用汽动给水泵为电动给水泵的工作备用泵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1.3条要求外,且汽动给水泵的流量不应小于最大一台电动给水泵的流量;当其流量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所需给水量的20%~40%,不应再设置事故备用泵。第7.1.6条额定蒸发量等于1t/h、额定出口蒸汽和小于或等于0.7MPa的锅炉,可用注水器作为常用和备用给水装置。注水器应单炉配置。第7.1.7条给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的代数和;一、锅炉锅筒在设计的使用压力下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二、省煤器和给水系统的压力损失;三、给水系统的水位差;四、适当的富裕量。245/489第7.1.8条锅炉房宜设置1个给水箱或除氧水箱。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或容量大的锅炉房应设置2个。给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20~60min的给水量。第7.1.9条锅炉给水箱或除氧水箱的布置高度,应使锅炉给水泵有足够的灌注头。灌注头不应小于下列各项析代数和:一、给水泵进水口处水的汽化压力和给水箱的工作压力之差;二、给水泵的汽蚀余量;三、给水泵进水管的压力损失;四、采用3-5kPa的富裕量。第7.1.10条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35t/h、额定出口蒸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表压、热负荷较为连续而稳定,且给水泵的排汽可以利用时,宜条用工业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作为常用给水泵,采用电动给水泵作为工作备用泵。第二节水处理第7.2.1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对锅炉给水和锅水的质量要求、补给水量、锅炉排污率、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出力以及当地具体情况等因素确定。经处理的的锅炉技术,不应使锅炉的蒸汽对生产和生活造成有害的影响。246/489第7.2.2条额定出口压力小地或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的给水和锅水、热水锅炉的补给水和循环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额定出口压力大于2.5MPa的蒸汽锅炉给水和锅水的质量,应符合锅炉产品和用户对蒸汽的质量要求。第7.2.3条原水悬浮物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悬浮物含量大于5mg/L的原水,在进入顺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前,应过滤;二、悬浮物含量大于2mg/L的原水,在进入逆流再生固定床或浮动床离子交换器前,均应过滤;三、悬浮物含量大于20mg/L的原水或经石灰水处理后的水,均应经混凝、澄清和过滤。第7.2.4条采用压力机械过滤器过滤原水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宜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二、每台每昼夜反洗次数可按1~2次设计;三、可采用反洗水箱的水进行反洗或采用压缩空气和水进行混合反洗;247/489四、原水经混凝、澄清后用石灰英砂或无烟煤作单层过滤滤料,或用无烟煤和石英砂作双层过滤滤料,原水经石灰水处理后用无烟煤或XX石等作单层滤料过滤。第7.2.5条当原水水压不能满足水处理工艺要求时,应设置原水加压设施。第7.2.6条蒸汽锅炉给水、热水锅炉补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但额定蒸发量不于或等于2t/h、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的燃煤水管炉、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95℃的热水锅炉、燃煤立式水管和卧式内燃锅炉的给水,可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第7.2.7条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原水悬浮物含量不应大于20mg/L;二、原水总硬度不应大于175mg/L〔以CaCO3表示;三、应设置必要的加药设施;四、应有锅炉经常排泥渣和便于锅炉清洗的措施。第7.2.8条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蒸汽锅炉排污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时,锅炉排污率不宜大于10%;二、蒸汽压力大于2.5MPa时,锅炉排污率不宜大于5%。第7.2.9条蒸汽锅炉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应合理利用。宜根据锅炉房总连续排污量设置连续排污膨胀器和排污水换热器。248/489第7.2.10条化学处理设备的出力应按下列各项损失和消耗量计算:一、蒸汽用户的凝结水损失;二、锅炉房自用蒸汽的凝结水损失;三、锅炉排污水损失;四、室外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的漏损:五、采暖热水系统的补给水;六、水处理系统的自用化学水;七、其他用途的化学水消耗量。第7.2.11条化学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型式可按下列要求选择:一、进水总硬度小于或等于325mg/L〔以CaCO3表示时,宜采用固定床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进水总硬度小于100mg/L〔以CaCO3表示时,可采用固定床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二、进水总硬度小于200mg/L〔以CaCO3表示时,原水水质稳定,软化水消耗量变化不大,且设备能连续不间断运行时,可采用浮动床、流动床或移动床离子交换器。249/489第7.2.12条固定床离子交换器的设置不宜少于2台,其中1台为再生备用。每台每昼夜再生次数宜按1~2次设计。当软化水的消耗量较小时,可设置1台,但其设计出力应满足离子交换器运行和再生时的软化消耗量。第7.2.13条原水总硬度大于325mg/L〔以CaCO3表示,当一级钠离子交换器出水达不到水质标准时,可采用两级串联的钠离子交换系统。第7.2.14条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且允许软化残留碱度为40~60mg/L〔以CaCO3表示时,可采用串联的石灰钠离子交换系统。第7.2.15条石灰处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石灰溶液〔乳制备应设置机械搅拌的消化设施;二、宜采用硫酸亚铁或其他铁盐作凝聚剂:三、经石灰处理后的一级软化水不应与原水混合;四、系统推出的沉渣应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或进行综合利用。第7.2.16条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且允许软化水残留碱度为50~70mg/L〔以CaCO3表示时,可采有艇钠离子交换后加酸处理。加酸处理后的软化应经除二氧化碳,软化水的PH值应能连续监测。第7.2.17条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且允许软化水残留碱度为17.5~25mg/L〔以CaCO3表示时,可采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不足量酸再生磺化煤的氢250/489一钠离子串联系统。氢离子交换器应采用固定床顺流再生;氢离子交换器出水应经除二氧化碳器。氢离子交换器及其出水、排出管道应防腐。第7.2.18条除二氧化碳器的填料层高度,应根据填料品种和尺寸,进出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水温和所选定淋水密度下的实际解析系数等确定。除二氧化碳器风机的通风量,可按每平方米水耗用15~20m空气计算。第7.2.19条原水碳酸盐硬度与总硬度的比值大于0.8,且允许软化水残留碱度大于25mg/L〔以CaCO3表示时,可采用综合铵一钠离子交换水处理。铵、钠离子交换后软化水中的氨及二氧化碳应经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去除。采用铵一钠离子交换水处理时,蒸汽中将有残存氨,应对因蒸汽带氨对设备、管道及其附近引起的腐蚀采取防止措施。第7.2.20条当化学软化水处理不能满足锅炉给水水质要求时,可采用化学除盐处理系统。第7.2.21条化学水处理系统应能维持低压蒸汽锅炉水的相对碱度小于20%。当不能达到要求时,应向锅水中加入缓蚀剂。第7.2.22条锅炉给水的除氧宜采用大气式喷雾热力除氧器。除氧水箱下部宜装设再沸腾用的蒸汽管。第7.2.23条当要求除氧后的水温不高于60℃时,可采用真空除氧系统。251/489第7.2.24条热水系统补给水的除氧,可采用真空除氧或化学除氧。当采用亚硫酸钠化学除氧时,应监测水中亚硫酸根的含量。第7.2.25条当锅炉蒸汽汽压力为1.25~1.5MPa,且蒸汽供汽轮机使用及锅炉蒸汽压力大于1.6MPa的锅水,均应进行磷酸盐锅内处理。磷酸盐溶液应连续均匀地加入锅炉筒内。第7.2.26条磷酸盐溶液的制备宜采用溶解器和溶液箱。应设置溶液解器的搅拌设施,溶液箱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锅炉房1d的药液消耗量,配制溶液应用软化水或除盐水。第7.2.27条磷酸盐加药设备宜采用计量泵。每台锅炉宜设置1台,当有数台锅炉时,尚宜设置1台备用。第7.2.28条凝结水箱、软化或除盐水箱和中间水箱的有效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凝结水箱宜选用1个,锅炉房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选用2个或1个中间带隔板分为两格的水箱,其总有效容量宜为20~40min的凝结水回收量;二、软化或除盐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应根据水处理设备有设计出力和运行方式确定。当设有再生备用设备时,软化或除盐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30~60min的软化或除盐消耗量;三、中间水箱总有效容量宜为处理设备设计出力的15~35min贮水量。252/489第7.2.29条凝结水泵、软化或除盐泵以及中间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有1台备用,当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流量应满足系统水量的要求:二、有条件时,凝结水泵和软化或除盐水泵可合用1台备用泵;三、中间水泵应选用耐腐蚀泵。第7.2.30条钠离子交换再生用的食盐可采用干法或湿法贮存,其贮量应根据运输条件确定。当采用湿法贮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浓盐液池和稀盐液池的标准宜采用混凝土,并宜各设1个;二、浓盐液池的有效容积宜为5~15d食盐消耗量,其底部应设置慢滤层或另设置过滤器;三、稀盐液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钠离子交称器一次再生盐液的消耗量。第7.2.13条酸、碱再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酸、碱槽的贮量应按酸、碱液每昼夜的消耗量、交通运输条件和供应情况等因素确定,宜按贮存15~30d的消耗量设计;二、酸、碱计量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酸、碱液的消耗量;253/489三、输酸、碱泵宜各设1台,并应选用耐酸、碱腐蚀泵。卸酸、碱宜利用自流或采用输酸、碱泵抽吸;四、输送并稀释再生用酸、碱液宜采用酸、碱喷射器;五、贮存和输送酸、碱液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其附件,应采取防腐和防护措施。第7.2.32条氨再生淮制备和输送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其附件,不应采用铜质材料制品。第7.2.33条汽水系统中应装设必要的取样点。汽水承样头的型式、引出点和管材,应满足样品具有代表性和不受污染的要求。汽水样品的温度宜小于30℃。第7.2.34条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同类设备尽量集中的原则确定,并便于操作、维修和减少主操作区的噪声。第7.2.35条水处理间主要操作通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5m,辅助设备操作通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8m,所有通道均应适应检修的需要。第八章燃料和灰渣的贮运第一节煤和灰渣的贮运第二节燃油的贮存第一节煤和灰渣的贮运254/489第8.1.1条锅炉房煤场卸煤及转堆设备的设置,应根据锅炉房的耗煤量和来煤运输方式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火车运煤时,采用机械化方式卸煤;二、船舶运煤时,采用机械抓取设备卸煤;三、汽车运煤时,采用自卸汽车或人工卸煤。第8.1.2条火车运煤时,一次进厂的车皮数量和卸车时间,应与铁路部门协商确定。车皮数量宜为5~8节,卸车时间不宜超过3h。第8.1.3条煤场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其贮煤量应根据煤源远近、供应的均衡性和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火车和船舶运煤,为10~25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二、汽车运煤,为5~1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第8.1.4条煤场宜为露天设置。在经常性连续降雨的地区,宜将煤场的一部分设为干煤棚,其贮煤量宜为3~5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第8.1.5条有自燃性的煤堆,应有压实、洒水或其他防止自燃的措施。第8.1.6条煤场的地面应根据装卸方式进行处理,并有排水坡度和排水措施。受煤沟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第8.1.7条锅炉房燃用多种煤并需要混煤时,应设置混煤设施。255/489第8.1.8条运煤系统小时运烟量的计算,应根据锅炉房昼夜最大计算耗煤量、扩建进增加的煤量、运煤系统昼夜的作业时间和1.1~1.2不平衡系数的等因素确定。第8.1.9条运煤系统昼夜的作业时间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一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于6h;二、两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于12h;三、三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于18h;运煤系统宜按一班或两班运转煤工作制运行。第8.1.10条从煤场到锅炉房和锅炉房内部的运煤家采用下列方式:一、运煤量小于1t/h时,采用人工装卸和手推车运煤;二、运煤量小于1~6t/h时,采用间歇机械化设备装卸和间歇或连续机械化设备运煤;三、运煤量大于6t/h时,采用间歇或连续机械化设备装卸和运煤;四、运煤小于50t/h时,不宜采用双路运输。第8.1.11条锅炉炉前煤仓的贮量,应根据运煤的工作班制和运煤设备检修所需时间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256/489一、一班运煤工作制为16~20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二、两班运煤工作制为10~12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三、三班运煤工作制为1~6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第8.1.12条锅炉房集中煤仓的贮量,应根据运煤的工作班制和运煤设备检修所需的时间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一班运煤工作制为16~一8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二、两班运煤工作制为8~10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第8.1.13条煤仓和溜煤管的壁面倾角,应根据煤的水分和颗粒组成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1.7条第一款的要求。第8.1.14条运煤系统中应装设煤的计量装置。第8.1.15条当原煤块度不能符合锅炉煤烧要求时,应设置煤块破碎装置,在破碎装置之前宜设置煤的磁选和筛选装置。当锅炉给煤装置、煤粉制备设施和燃烧设备有要求时,尚宜设置煤的二次磁选装置。第8.1.16条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胶带宽度不宜小于500mm;二、胶带倾角不宜大于18°,但输送破碎或筛选后的煤时,最大倾角可达20°;257/489三、在倾斜胶带上卸料时其倾角不宜大于12°;四、卸料段长度超过30mm时,应设置人行过桥。第8.1.17条带式输送机栈桥的设置在寒冷或风沙地区应采用封闭式,在气象条件合适的地区,可采用敞开式、半封闭式或轻型封闭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敞开式栈桥的运煤胶带上应设置防雨罩;二、封闭式栈桥和地下栈道的净高不应小于2.2m,人行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检修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0.6m;三、倾斜栈桥上的人行通道应有防滑措施,倾角超过12°的通道应做成踏级;四、输送机底部的钢结构栈桥就封底。第8.1.18条采用多斗提升机运煤应有小于连续8h的检修时间。当不能满足其检修时间时,应设置备用设备。第8.1.19条从受煤斗卸料到带式输送机,多斗提升机或埋刮板输送机之间,宜装设均匀给料的装置。第8.1.20条运煤系统的地下构筑物应防水,地坑内应有排除积水的措施。第8.1.21条除灰渣系统设计,有条件时应对灰渣进行综合利用。第8.1.22条除灰渣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灰渣量、灰渣特性,输送距离、地势、气象和运输等条件确定。258/489第8.1.23条灰渣场的贮量,宜为3~5d锅炉房量大计算排灰渣量。第8.1.24条采用集中灰渣斗时,不宜设置灰渣场。灰渣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灰渣斗的总容量,宜为1~2d锅炉最大计算排灰渣量;二、灰渣斗的出口尺寸,不应小于0.6m×0.6m;三、严寒地区的灰渣斗应有排水和防冻的措施;四、灰渣斗的壁面倾面角不宜站于60°;五、灰渣斗排出口与地面的净高:汽车运灰渣不应小于2.1m,火车运灰不应小于5.3m,当机车不通过灰渣斗下部时,其净高可为3.5m。条除灰渣系统小时排灰渣量的计算,应根据锅炉房昼夜的最大计算排灰渣量、扩建时增加的灰渣量、除灰渣系统昼夜的作业时间和1.1~1.2不平衡系数因素确定。第8.1.26条锅炉房最大计算排灰渣量大于或等于1t/h时,宜采用机械除灰渣或水力除灰渣系统。第8.1.27条除尘器收下的烟尘可利用锅炉除灰渣系统排除。第8.1.28条水力除灰渣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灰渣池的有效容积,宜根据1~2d锅炉房最大计算排灰渣量设计;259/489二、灰渣池应有机械抓取装置;三、灰渣泵应有备用;四、灰渣沟设置激流喷嘴时,灰沟坡度不应小于1%;锅炉固态排渣时,渣沟坡度不应小于1.5%;锅炉液态排渣时,渣沟坡度不应小于2%。渣沟宜用铸石镶板或用耐磨材料衬砌;五、冲灰渣水宜循环使用。第二节燃油的贮存第8.2.1条锅炉房贮油罐的总容量应根据油的运输方式和供油周期等因素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火车或船舶运输,为20~3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二、汽车油槽车运输,为5~1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三、油管输送,为3~5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第8.2.2条当工厂设有总油库时,锅炉房燃用的重油或柴油,应由总油库统一安排。第8.2.3条重油贮油罐不应少于2个。第8.2.4条重油贮罐内油的加热温度,应较当地大气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低5℃,且较油的闪点低10℃,取两者中的较低值。260/489第8.2.5条地上半地下贮油罐或贮油罐组应设装置防火堤,防火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轻油贮油罐与重油贮油罐不应布置在同一个防火堤内。第8.2.6条设置轻油罐的场所宜设有防止轻油流失的设施。第8.2.7条从锅炉房贮油罐输油到室内油箱的输油泵不应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输油泵的容量不应小地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的110%。第8.2.8条在输油泵进口母管上应设置油过滤器2台,其中1台备用。油过滤器的滤网网孔宜为8~12目/cm,滤网流通面积宜为其进口管截面积的8~10倍。第8.2.9条油泵房到贮油罐之间的管道地沟,应有防止油品流散和火灾蔓延的隔绝措施。第8.2.10条油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当采用地沟敷设时,地沟与建筑物外墙连接处应填沙或用耐火材料隔断。第九章热工监测和控制第一节热工监测第二节热工控制第一节热工监测第9.1.1条蒸汽锅炉机组必须装设监测下列安全运行参数的指示仪表:一、锅筒蒸汽压力;261/489二、锅筒水位;三、锅筒进口给水压力〔采用注水器或锅炉有省煤器时,可不监测;四、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和温度;五、省煤器进、出口水温度和水压。额定蒸汽发量大于或等于20t/h的蒸汽锅炉,其锅筒蒸汽压力、水位和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温度、尚应装设记录仪表。第9.1.2条蒸汽锅炉机组应装设监测下列经济运行参数的仪表。一、额定蒸汽量小于或等于4t/h蒸汽锅炉;1.煤量、油量或燃气量积算;2.蒸汽流量指示和积算;3.给水流量积算;4.排烟温度。二、额定蒸发量为6~10t/h的蒸汽锅炉:1.煤量、油量或燃气量积算;2.蒸汽流量指示和积算;262/4893.给水流量积算;4.排烟温度;5.炉膛出口烟气温度;6.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温度;7.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8.湿式除尘器出口热风温度;9.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10.炉膛烟气压力;11.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压力;12.省煤器出口烟气压力;13.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压力;14.除尘器出口烟气压力;15.一次风压及风室风压;16.二次风压。注:〔1有条件时可装设检测排烟含氧量的仪表。263/489〔2对火管锅炉或水火管组合锅炉,当不便装设检测上述参数的测点时,可不监测。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0t/h的蒸汽锅炉:1.煤量、油量或燃气量积算;2.蒸汽流量指示、积算和记录;3.给水流量指示、积算;4.排烟温度含氧量或二氧化碳量指示、记录;5.炉膛出口烟气温度;6.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温度;7.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8.空气预热出口烟气温度〔即锅炉的排烟温度;9.湿式除尘器出口热风温度;10.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11.炉膛烟气压力;12.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压力;13.省煤器出口烟气压力;264/48914.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压力;15.除尘器出口烟气压力;16.一次风压及风室风压;17.二次风压。18.鼓、引风机负荷电流。注:本条各款除专门指出者外〔如蒸汽流量为指示、积算和记录,其他均系指装设指示仪表。第9.1.3条热水锅炉机组应装设置监测下列安全及经济运和参数的指示仪表:一、锅炉进、出口水温和水压;二、锅炉循环水流量;三、风、烟系统各段压力和温度。此外,尚应装设煤量、油量或燃气量积算仪表。对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14MW的热水锅炉,其出口水温和循环水流量仪表应为记录式。风、烟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仪表,按本规范第9.1.2条中容量相对应的蒸汽锅炉和各款设置。265/489第9.1.4条沸腾锅炉、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除应遵守本规范第9.1.1条、第9.1.2条和第9.1.3条规定外,尚必须装设监测下列参数的指示仪表:一、沸腾锅炉:沸腾层的温度和风室静压。二、煤粉锅炉:制粉设备出口处气、粉混合物的温度。三、燃油锅炉:燃烧器前的油温和油压、带中间回油燃烧器的回油油压;蒸汽雾化燃烧器前的蒸汽压力,空气雾化燃烧器前的空气压力,锅炉后或锅炉尾部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四、燃气锅炉:燃烧器前的气体压力,锅炉后或锅炉尾部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第9.1.5条锅炉房各辅助部分应装设监测下列参数的仪表。一、水泵、油泵部分:1.水泵、油泵出口压力;2.循环水泵进、出口水压;3.汽动水泵进汽压力;4.水泵、油泵负荷电流〔无集中仪表箱及功率小于20KW时可不装。二、热力除氧器部分:266/4891.除氧器工作压力;2.除氧水箱水位;3.除氧水箱水温;4.除氧器进水温度;5.蒸汽压力调节器前、后的蒸汽压力。其中,除氧器工作压力及除氧水箱水位,宜引到水处理控制室或锅炉控制室。三、真空除氧器部分:1.除氧器进水温度;2.除氧器真空度;3.除氧水箱水位;4.除氧水箱水温;5.射水抽气器进口水压。其中,除氧器真空度及除氧水箱水位,宜引至水处理控制室或锅炉控制室。四、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部分:1.离子交换器进、出口水压;267/4892.离子交换器进水温度〔无加温过程时不装;3.软化或除盐水流量指示、积算;4.再生液流量。五、减压减温设备部分:1.高压和低压侧蒸汽和和温度;2.减温水压力、温度和水量;3.高压侧蒸汽流量;4.低压侧蒸汽流量指示、积算和记录。六、热交换部分:1.被加热介质进、出口总管压力和温度;2.加热介质进、出口总管压力和温度;3.加热蒸汽压力和温度;4.每台换热器加热介质进、出口压力和温度;5.每台换热器被加热介质进、出口压力和温度。七、蒸汽蓄热器部分:268/4891.蓄热器工作压力;2.蓄热器水位;3.蓄热器水温。八、蒸汽凝结水部分:1.凝结水水质监测电导率:2.凝结水PH值;3.凝结水水流量;4.凝结水水温。九.制粉系统部分:1.磨粉机热风进风温度;2.煤粉仓中煤粉温度;3.气、粉混合物温度;4.煤粉仓粉位。十、水箱、油箱液位和温度、酸、碱贮罐液位。十一、连续排污膨胀器工作压力和液位。269/489十二、热水系统加压膨胀箱压力和液位。十三、热水系统供回水总管压力和温度。十四、燃油加热器前后油压和油温。注:本条各款除专门指出者外〔如软化水流量为指示和积算,其余均系指装设指示仪表。第9.1.6条锅炉房应装设供经济核算所需的计量仪表:一、蒸汽量指示和积算;二、过热蒸汽温度记录;三、供热量积算;四、煤、油或燃气的总耗量;五、原水总耗量;六、凝结水回收量;七、热水系统补给水量;八、总电耗量。第9.1.7条锅炉房必须装设表明下列情况的报警信号:270/489一、锅筒水位过低和过高;二、锅筒出口蒸汽压力过高;三、省煤器出口水温过高;四、热水锅炉出口水温过高;五、过热蒸汽温度过低和过高;六、连续给水调节系统给水泵故障停运;七.炉排故障停转;八、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的风机故障停运;九、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熄火;十、燃油锅炉房的贮油罐和中间油箱的油位,油温过低和过高;十一、燃气锅炉燃烧器前燃气干管压力过高和过低;十二、竖井磨煤机竖井出口和风扇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过高;十三、煤粉锅炉炉膛负压过低和过高;十四、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故障停运;十五、热交换器出水温度过高;271/489十六、热水系统中高位膨胀水箱位过低和蒸汽、氮气加压膨胀水箱的压力、水位过低和过高;十七、除氧水箱水位过低和过高;十八、自动保护装置动作;十九、燃气调压间、燃气锅炉间和油泵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第二节热工控制第9.2.1条蒸气锅炉应设置给水自动调节装置,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的蒸汽锅炉可设置位式给水自动调节装置,等于于6t/h的蒸汽锅炉宜设置连续给水自动调节装置。采用给水自动调节时,备用电动给水泵宜装设自动投入装置。第9.2.2条蒸汽锅炉应设置极限低水位保护装置,当额定蒸发量等于或大于6t/h时,尚应设置蒸汽超压保护装置。第9.2.3条热水锅炉应设置当锅炉的压力降低到热水可能发生汽化、水温升高超过规定值,或循环水泵突然停止运行时的自动切断燃料供应和停止鼓风机、引风机运行的保护装置。第9.2.4条热水系统应设置自动自动补水装置并宜设置自动排气装置,加压膨胀水箱应设置水位和压力自动调节装置。272/489第9.2.5条热交换站宜设置加热介质的流量自动调节装置。第9.2.6条燃用煤粉,油、气体的锅炉或额定蒸发量等于或大于20t/h的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当热负荷变化幅度在调节装置的可调范围内,且经济上合理时,宜装设燃烧过程自动调节装置。第9.2.7条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宜采用微机控制。第9.2.8条热力除氧设备应设置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和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第9.2.9条燃用煤粉、油或气体的锅炉,应设置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第9.2.11条层燃锅炉的引风机、鼓风机和锅炉抛媒机炉排减速等加煤设备之间,应装设电气联锁装置。第9.2.12条燃用煤粉、油或气体的锅炉、应设置上列电气联锁装置:一、引风机故障时,自动切断鼓风机和燃料供应;二、鼓风机故障时,自动切断燃料供应;三、燃油、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油或燃气供应。第9.2.13条制粉系统各设备之间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第9.2.14条竖井磨煤机或风扇煤机、引风机、鼓风机和给煤机之间,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273/489第9.2.15条连续机械化运煤系统、除灰渣系统中,各运煤设备之间、除灰渣设备之间,均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并使在正常工作时能按顺序停车,且其延长时间应能达到空载再启动。第9.2.16条运煤和煤的制备应与其局部排风和除尘装置连锁。第9.2.17条喷水式减温的锅炉过热器,宜设置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第9.2.18条减压减温装置宜设置蒸汽压力和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第9.2.19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当风机布置在司炉不便操作的地点时,宜设置风机进风门的远距离控制装置和风门开度指示。第9.2.10条电动设备、阀门和烟、风道门可按需要设置远距离控制装置。第9.2.21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应设置仪表控制室。控制室宜光线充足、柔和、不反光、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宜采用大观察窗。容量大的水处理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运媒系统,宜分别设置仪表控制室或电气控制室。第十章化验和检修设施第一节化验第二节检修274/489第一节化验第10.1.1条锅炉房宜设置化验室,化验锅炉运行中需经常检测的项目,对不需经常化验的项目,宜通过协作解决。锅炉符合下列条件时,可只设置化验场地,进行硬度、碱度、PH值、溶解氧等简单的水质分析:一、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6t/h或总蒸发量小于10t/h的锅炉房,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4.2MWak总出力小于7MW的锅炉房;二、本单位有中心试验室或其他化验部门,可为锅炉房配制水质分析用的化学试剂并可化验锅炉房需经常检测的其他项目。第10.1.2条锅炉房化验室化验下列水、汽项目的能力、应根据锅炉房的容量、锅炉参数、供热介质和用户对蒸汽品质的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蒸汽锅炉的锅炉应具备对悬浮物、总硬度、总碱度、PH值、溶解氧、溶解固形物、硫酸根〔SO23、氯化物〔CI等项目的化验能力,采用磷酸盐锅内处理时,尚应能化验亚硫根〔SO23的含量,蒸汽压力大于2.47MPa且供汽轮机用汽时,宜能测定二氧化硅及电导率;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应具备对悬浮物、总硬度、PH值的化验能力,采用锅外化学处理时,尚应能化验溶解氧。275/489第10.1.3条总蒸发量大于20t/h或总出力大于14MW的锅炉房,以煤为燃料时,其化验室宜具备对燃煤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的分析能力:以煤粉为燃料时,宜能分析燃油的粘度和闪点。第10.1.4条总蒸发量大于60t/h或总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其化验室宜能测定燃料的发热值。第10.1.5条锅炉房化验室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0.1.2条至第10.1.4条的要求外,尚应能测定烟气含氧量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燃油、燃气锅炉房尚宜能测定烟气中氢、碳氢化合物等可燃物的含量。第二节检修第10.2.1条锅炉房宜设置检测间、对锅炉、辅助设备、管道、阀门及其附件进行维护、保养和小修工作。当本单位有为动力站和管网设置的检修站〔间时,锅炉房可不单独设置检修间。蒸汽锅炉额定蒸量小于6t/h或热水锅炉出小于4.2MW的锅炉房,可只设置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保养的检修场地。第10.2.2条锅炉房设备和管道的中、大修工作,不宜由锅炉房检修间承担,可由本单位统一安排或本地区协作解决。第10.2.3条锅炉房检修间可设钳工桌、砂轮机、台钴、洗在、电焊机和手动试压泵等基本设备。276/489总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0t/h、总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宜设置电气保养室。当本单位有集中的电工值班室时,可不单独设置。电气的检修宜由本单位统一安排或本地区协作解决。第10.2.5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7MW的锅炉房,宜设置仪表保养室,当本单位有集中的仪表维修条件时,可不单独设置。仪表的检修宜由本单位统一安排或本地区协作解决。第10.2.6条双层布置的锅炉房和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7MW单层布置锅炉,在其锅炉上方应设置将物件从底层地坪提升至锅炉顶的吊装设施,当需穿越楼板时,尚应开设吊装孔。第10.2.7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2.8MW,锅炉的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磨煤机等设备和其电动机上方,宜设置起吊装置或有吊装措施。热力除氧器、换热器和带有筒体法兰的离子交换器上的方,宜有吊装检修措施。第十一章汽水管道第11.0.1条汽水管道设计应根据热力系统和锅炉房工艺布置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77/489一、便于安装、操作和检修;二、管道宜沿墙和柱敷设;三、管道敷设在通道上方时,管道〔包括保温层或支架最低点与通道地面的净高不应小于2m;四、管道不应妨碍门、窗的启闭与影响室内采光;五、应满足装设仪表的要求。第11.0.2条采用多管供汽〔热的锅炉房宜设置分汽〔分水缸。分汽〔分水缸的设置应根据用汽〔热需要和管方便的原则确定。第11.0.3条供汽系统中的蒸汽蓄热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设置蓄热器的旁路阀门;二、并联运行蒸汽蓄热器蒸汽进、出口管上应装设止回阀,串联运行的蒸汽蓄热器进行汽管上宜装设止回阀;三、蒸汽蓄热器进水管上应装设止回阀;四、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大于蒸汽蓄热器额定工作压力时,蓄热器上应装设安全阀;五、蒸汽蓄热器运行时的充水应采用锅炉给水,利用锅炉给水泵补水;六、蒸汽蓄热吕运行放水管应接至锅炉给水箱或除氧水箱。278/489第10.0.4条锅炉房内连接相同参数锅炉的蒸汽〔热水管,宜采用单母管,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热的锅炉房、宜采用双母管。当锅炉房内设有分汽〔分水缸时,每台锅炉的主蒸汽〔供水管可分别接至分汽〔分水缸。第11.0.5条每台蒸汽〔热水锅炉与蒸汽〔热水母管或与分汽〔分水缸之间的锅炉主蒸汽〔供水管上,均应装设2个阀门,其中1个应紧靠锅炉汽包或过热器〔供水集箱出口,另1个应装在靠近蒸汽〔供水母管处或分汽〔分缸缸上。第11.0.6条蒸汽锅炉房的锅炉给流水母管应采用单母管;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的锅炉房和给水泵不能并联运行的锅炉房,锅炉给水母管宜采用双母管或采用单元制锅炉给水系统。第11.0.7条锅炉给水泵进母管或除氧水箱出水母管,应采用不分段的单母管,对常年不间断供汽、且除氧水箱台数等于或大于2台的锅炉房,则宜采用分段的单母管。第11.0.8条锅炉房除氧器的台数等于或在于2台时,除氧器加热用蒸汽管宜采用母管制系统。第11.0.9条热水锅炉房内与热水锅炉、水加热装置和循环泵相连接的供水和回水母管应采用单母管,对必须保证连续供热的热水锅炉房宜采用双母管。第11.0.10条每台热水锅炉与热水供、回水母管管连接时,在锅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应装设切断阀,在进水管的切断阀前宜装设止回阀。279/489第11.0.11条热水系统循环水泵进口侧的回水母管上应装设除污器。第11.0.12条每台锅炉宜采用独立的定期排污管道,并分别接至排污膨胀器或排污降温地;当几台锅炉合用排污母管时,在每台锅炉接至排污母管的干管上必须装设切断阀,在切断阀前尚宜装设止回阀。第11.0.13条每台蒸汽锅炉的连续排污管道,宜分别接至连续排污膨胀器。在锅炉出口的连续排污管道上,应装设节流阀。在锅炉出口和连续排污膨胀器进口处,应各设一个切断阀、2~4台锅炉宜合设1台连续排污膨胀器。连续排污膨胀器上应装设安全阀。第11.0.14条锅炉的排污阀及其管道不应采用螺纹连接。锅炉排污管道应减少弯头,保证排污通畅。第11.0.15条蒸汽锅炉给水管上的手动给水调节装置及热水锅炉手动控制补水装置,宜设置在便于司炉操作的地点。第11.0.16条锅炉本体、除氧器和减压温器上的放汽管、安全阀的排汽管应接至室外,两个独立安全阀的排汽管不应相连。第11.0.17条热力管道应考虑膨胀的补偿,并充分利用管道的自然补偿。当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应设置方型或波纹管与伸缩器。第11.0.18条汽水管道的支、吊架设计、应考虑管道、阀门与附件的重量、管内水重、保,温结构重量和由于管道热膨胀而作用在支架上的力。280/489第11.0.19条汽水管道的低点和可能积水处,应装设疏、放水阀。放水阀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DN20。汽水管道的高点应装设放气阀,放气阀公称直径可取DN15~DN20。第十二章保温和防腐第一节保温第二节防腐第一节保温第12.1.1条下列的各种热设备、热管道及其阀门附件均应保温。一、煤粉仓、换热器、蓄热器、油加热和重油供油管道等外表面温度大于50℃时;二、外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50℃,需要回收热量时;三、需要保温的凝结水管道。第12.1.2条保温层厚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设备与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中的经济厚度计算方法确定。当散热损失超过规定值时,可根据最大允许散热损失计算方法复核确定。第12.1.3条不需保温或要求散热,且外面温度大于60℃的裸露设备及管道〔如排汽管、放空管、燃油燃气锅炉和烟道防爆门的泄压导向管等,在下列范围内应采取防烫伤的隔热措施;281/489一、距地面或操作平台的高度小于2.10mm时;二、距操作平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时。第12.1.4条保温材料的选择,宜采用成型制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宜采用就近的保温材料;二、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正常操作时设备和管道内介质的最高温度;三、宜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湿性小、密度小、强度大、耐用、价格低,并便于施工的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第12.1.5条保温层外的保护层应具有阻燃性能。当热设备和架空热管道布置在室外时,其保护层应具有防水性能。第12.1.6条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及其制品时,应选用耐高温且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做内保温层。其厚度可按表面温度法确定。内层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外表面温度应小于或等于外层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允许最高使用温度。第12.1.7条采用软件质或半硬质保温材料时,应按离工压缩后的密度选取导热系数。保温层的厚度,应为施工压缩后的保温厚度。第12.1.8条阀门及附件和其他需要常维修的设备和管道,宜采用便于拆装的成型保温结构。282/489第12.1.9条立式热设备和热立管〔包括与水平夹角大于45℃的热管道,当其高度超过3m时,应按管径大小和保温重量,设置保温材料的支撑圈或其他支撑设施。第12.1.10条室外直埋敷设管道应按管道工作温度和地下水位条件,合理选择保温结构和材料。当采用柔性保护层时,保温层应采用憎水性硬质、半硬质材料,并应做成连续整体结构。当直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刚性保护。第二节防腐第12.2.1条敷设保温层前,设备和管道的表面应清除干净,并刷防锈漆或防腐涂料,其耐温性能应满足介质设计温度的要求。第12.2.2条介质温度低于120℃时,设备和管道的表面应刷锈漆。介质温度高于120℃时,设备和管道的表面宜刷高温防锈漆。凝结水箱、给水箱、中间水箱和除盐水箱等设备的内壁应刷防腐涂料。第12.2.3条室外布置的热设备和架空敷设的热管道,采用玻璃布或不耐腐蚀的材料作保护层时,其表面应刷油漆或防腐涂料。采用薄铝或镀锌薄钢板作保护层时,其表面可不刷油漆或防腐涂料。第12.2.4条锅炉房内的设备及管道,其保护层或保温层的表面宜涂色或色环,并做出箭头标示内部介质的种类及其流向。283/489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二节电气第三节采暖通风第四节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284/489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第13.1.14条锅炉房生活间的面积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办公室的面积指标,可按锅炉房所在地区的规定选用。285/489第13.1.15条平台和扶梯应选用不燃烧的防滑材料。操作平台宽度不应小于800mm,扶梯宽度不应小于600mm。平台的扶梯上面净高不应小于2m。经常使用的钢梯坡度宜小于60°。第13.1.16条干煤棚档煤墙上部分的敞开部分应有挡雨措施,但不应妨碍吊车通过。第13.1.17条锅炉房楼地面和层面的荷载,应根据工艺设备安装和检修的荷载要求确定,也可按表13.1.17选用。名称活荷载〔KN/m2锅炉间楼面6~12辅助间楼面4~8运煤层楼面4除氧层楼面4锅炉间及辅助间屋面0.5~1锅炉间地面10注:〔1表中未列的其他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选用;〔2表中不包括设备的集中荷载;〔3运煤层楼面有皮带部装置的部分应由工艺提供荷载或可按kN/m2计算;〔4锅炉间地面考虑运输通道时,通道部分的地坪和地沟盖板可按20kN/m2计算。第二节电气286/489第13.2.1条锅炉房的供电负荷级别和供电方式,应根据工艺要求、锅炉容量、热负荷的重要性和环境特征等因素,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13.2.2条电机、起动控制设备、灯具和导线型式的选择,应与锅炉房各个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环境分类相适应。燃气调压间、燃油泵房、煤粉制备间、碎煤机间和运煤走廊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13.2.3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宜在锅炉房内设置低压配电室。当有6kV或10KV高压用电设备时,宜设置高压配电室。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的锅炉房,且锅炉台数较少时,可不设置低压配电室。第13.2.4条锅炉房的配电宜采用放射式为主的方式。当有数台锅炉机组时,宜按锅炉机组为单元分组配电。第13.2.5条蒸气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锅炉的控制屏或控制箱宜采用与锅炉成套的设备,并宜装设在炉前或便于操作的地方。287/489第13.2.6条锅炉机组采用集中控制时,在远离操作屏的电动机旁,宜设置事故停机按钮。运煤胶带宜每隔20m设置一个事故停机按钮。第13.2.7条电气线路采用穿金属管或电缆面布线,并不宜沿锅炉热风道、烟道、热水箱和其他载热体表面敷设。当需要沿载热体表面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在煤场下及构筑物内不宜有电缆通过。第13.2.8条控制室、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室,不应设在潮湿的生产房间、淋浴间、卫生间、用热水加热空气的通风室和输送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下面。第13.2.9条锅炉房各房间及构筑物工作面上人工照明最低照度值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第13.2.10条锅炉水位表、锅炉水压表、仪表屏和其他照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应设置局部照明。第13.2.11条在装设锅炉水位表、锅炉压力表;给水泵及其他主要操作的地点和通信,宜设置事故照明。事故照明的电源选择,应按锅炉房的容量、生产用汽的重要性和锅炉房附近电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因素确定。第13.2.12条照明装置电源的电压、应符合合下列要求:一、地下凝结水箱间、出灰渣地点和安装热水箱、锅炉本体、金属平台等设备和构件处的灯具,当距地面和平台工作面小于2.5m时,应有防止触电的措施或采用不超过36V的电压。288/489二、手提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36V。在本条第一款中所述场所的狭窄地点和接触良好接地金属面〔如在煤粉制粉设备和锅筒内上工作时,所用手提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12V。第13.2.13条烟囱上装设的飞行标志障碍灯,应根据锅炉所在地航空部门的要求决定。障碍灯应为红色,装设在烟囱顶端不应少于2盏,并应考虑维修方便。第13.2.14条砖砌或钢筋混凝土烟囱应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可利用烟囱爬梯作为其引下线,但必须有可靠的连接。第13.2.15条燃气放散管的顶或其附近应设置避雷针,其针尖高出管顶不应小于3m,并使其保护范围高出管顶不应小于1m。第13.2.16条燃油锅炉房贮存重油和柴油的金属油罐,当其顶板厚高不小于4mm时,可不装设避雷针,但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当油罐装有呼吸阀和放散管时,其防雷设施应符合本规范第13.2.15条的规定。覆土在0.5m以上的地下油罐,可不设置防雷设施,但当有通气管引出地面时,在通气管处应用局部防雷处理。第13.2.17条气体和液体燃料管道应有静电接地装置,当其管道为金属材料时,可与防雷或电气系统接地保护线相连,不另设静电接地装置。第13.2.18条锅炉房应设置由工厂〔单位总机接出的分机。289/489工厂〔单位动力中心设有内部调度通信总机时,锅炉房可设置调度通信分机,区域锅炉房如有较多供热用户时,可根据需要设置1台调度通信总机。锅炉房与供热用户间有特殊需要时,可设置对讲。第三节采暖通风第13.3.1条锅炉房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的确定,应根据设备散热量的大小,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第13.3.2条锅炉间、凝结水箱间、水泵间和油泵间等房间的余热、宜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排除。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尚应设置机械通风。第13.3.3条锅炉间锅炉操作区等经常有人工作的地点,在热辐射照度大于或等于350W/m2的地点,应设置局部送风。第13.3.4条设置集中采暖的锅炉房,各生产房间工作时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表13.3.4选用。在非生产时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宜为5℃。各生房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房间名称温度〔℃燃煤、燃油、燃气锅炉间:经常有人操作时设有控制室,无经常操作人员时125控制室、化验室、办公室16~18水处理间、值班室15燃气调压间、油泵房、化学品库、出渣间、风机间、水箱间、运煤走廊5290/489水泵房:在单独房间内经常有人操作时在单独房间内无经常操作人员时155碎煤间及单独的煤粉制备装置间12更衣室23浴室25第13.3.5条在有设备散热的房间内,应对工用地点的温度进行热平衡计算,当其散热量不能保证本规范规定的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时,应设置采暖。第13.3.6条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燃气锅炉间,应有每小时不少于3次的换气量。换气量中不包括锅炉燃烧用风量。安装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内的通风装置应防爆。第13.3.7条燃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有每小时不少于3次的换气量。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用每小时换气不少于8次的事故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应防爆。第13.3.8条燃油泵房和贮存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易燃油品的地下油库,除采和自然通风外,燃油泵房应有每小时换气10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油库应有每小时换气6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易燃油泵房和易燃油库的通风装置应防爆。换气量可按房间高度4m计算。设置在地面上的易燃油泵房,当建筑物外墙下部设有百叶窗、花格墙等对外常开孔口时,可不设置机械通风装置。第13.3.9条机械通风房间内吸风口的位置,应根据油气和燃气的密谋度大小,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291/489第13.3.10条运煤系统的转运处、破碎筛选处和锅炉干式机械出灰渣处等产生粉尘的设备和地点,应有防止粉尘扩散的封闭措施和设置局部通风除尘装置。第四节给水排水第13.4.1条锅炉房的给水宜采用1根进水管。当中断给水造成停炉而引起生产上的重大损失时,应采用2根从室外环网的不同管段或不同分源分别接入的进水管。当采用1根进水管时,应设置为排除故障期间用水的水箱或水池。其总容量包括水箱、软化或除盐水箱、除氧水箱和中间水箱等的容量,并不应小于2h锅炉房计算用水量。第13.4.2条锅炉间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时,可不设置室内消防给水。锅炉房的运煤层、输煤栈桥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锅炉房内燃油及燃气的丙类及甲类生产房间,应设置泡沫、蒸汽等灭火装置,并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第13.4.3条煤场应设置洒水和消除煤堆自燃用的给水点。第13.4.4条化学处理贮存酸碱设备处,应有人身和地面沾溅后简易的冲洗措施。第13.4.5条锅炉及辅机冷却水,宜利用作为锅炉除渣机用水及冲灰渣补充水。第13.4.6条锅炉房冷却用水量大于或等于8m2/h时,宜循环使用。292/489第13.4.7条锅炉房的排水温度较高时,宜将水温降至40℃以下,再排入室外排水系统。第13.4.8条煤场和灰渣场,应设置防止煤屑冲走和积水的设施。第13.4.9条湿法除尘、水力除灰渣、燃油系统贮存装置排除的废水和水处理间等处排出的含酸、碱废水,应进行处理,使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三业"三废"排放标准》的要求。第13.4.10条锅炉房操作层、出灰层和水泵间等地面宜有排水措施。第十四章室外热力管道第一节供热介质及其参数第二节管道的设计流量第三节管道系统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五节管道和附件第六节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第一节供热介质及其参数第14.1.1条当工厂〔单位只有采暖通风热负荷或以采暖通风热负荷为主时,宜采用高温热水供热介质。当工厂〔单位以生产热负荷为主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或蒸汽和高温热水作热介质,以蒸汽供生产、生活热负荷,以高温热水供采暖通风热负荷。第14.2.2条在工厂〔单位改建和扩建时,采暖通风热负荷原以蒸汽作供热介质的,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改为高温热水作热介质。293/489第14.1.3条工厂〔单位高温热水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不宜低于130℃,供、回温度差宜采用50~60℃。当工厂厂区和居住区为同一热网时,可在居住区每幢楼或在热力站设置混水装置或换热装置,降低供水温度。直接供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采暖的供水温度,不宜高于130℃,供、回不温差可采用25~60℃。第14.1.4条蒸汽管网起始蒸汽参数的确定,可按用户的蒸汽最大工作参数和热源至用户的管网压力损失及温度降进行计算。第二节管道的设计流量第14.2.1条热力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热负荷的计算确定。热负荷应包括近期发展的需要量。第14.2.2条热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一、应按用户的采暖通风小时最大耗热量计算,不宜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和管网热锅失;二、当采用中央质调节时,闭式热水管网干管和支管的设计流量,应按采暖通风小时最大耗热量计算;三、当热水管网兼供生活热水时,干管的设计流量应计入按生活热水小时平均耗热量计算的设计流量。支管的设计流量,当生活热水用户无储水箱时,可按生活热水小时平均耗热量计算;当生活热水用户无储水箱时,可按其小时最大耗热量计算。294/489第14.2.3条蒸汽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计入同时使用系数和管网热损失计算。第14.2.4条凝结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网的设计流量减去不回收的÷凝结水量计算。第三节管道系统第14.3.1条当工厂〔单位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均采用蒸汽,用汽量较小且用汽参数相差不大,或采暖通风热负荷小于生产,生活热负荷且采暖期较短时,宜采用单管系统。当生产用汽有特殊要求或用汽参数相差较大时,宜采用双管或多管系统。第14.3.2条蒸汽管网宜采用枝状管道系统。当用汽量较小且管网较短,为满足生产用汽的不同要求和便于控制,可采由热源直接通住各用户的辐射状管道系统。第14.3.3条双管热水系统宜采用异程式〔逆流式,供水管与回水管的相应段宜采用相同的管径,通向热用户的供、回水支管宜为同一出入口。第14.3.4条采用闭式双管高温热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系统静压线的确定,宜为直接连接用户系统中的最高充高度及设计供水温度下相应的汽化压力之和,并应有10~30kPa的富裕量;二、系统运行时,系统任一处的压力应高于该相处相应的汽化压力;295/489三、系统回水压力的选择,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用户设备的工作压力,且任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四、用户入口处的分布压头大于该用户系统的总阻力时,应采用孔板、小口径管段、球阀、节流阀等消除其剩余压头的可靠措施。第14.3.5条热水系统设计宜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绘制水压图,以确定与用户的连接方式和用户入口装置处供、回水管的减压值。第14.3.6条蒸汽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应予回收。但加热有强腐蚀性物质的凝结水应回收。加热油槽和有毒物质的凝结水,当有生活用汽时,严禁回收;无生活用汽时,也不宜回收。第14.3.7条高温凝结水宜利用或利用其二次蒸汽。不予回收的凝结水宜利用其热量。第14.3.8条回收的凝结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2条中对锅炉给水水质的要求。对可能补污染的凝结水,应装设水质监测仪器和净化装置,经处理合格后予以回收。第14.3.9条凝结水的回收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当输送距离较远或架空敷设利用余压难以使凝结水返回时,宜采用加压凝结水回收系统。296/489第14.3.10条采用闭式满系统回收凝结水时,应进行水力计算和绘制水压图,以确定二次蒸汽发箱的高度和二次蒸汽的压力,并使所有用户的凝结水能返回锅炉房。第14.3.11条采用余压系统回收凝结水时,凝结水管的管径应按汽水混合状态乾地计算。第14.3.12条采用加压系统回收凝结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凝结水泵站的位置应按全厂用户分布状况确定;二、当一个凝结水系统有几个凝结水泵站时,凝结水泵的选择应符合并取运行的要求:三、凝结水泵站内的水泵宜设置2台,其中1台备用。每台凝结水泵的流量应满足每小时最大凝结水回收量,其扬程应按凝结水系统的压力损失、泵站至凝结水箱的提升高度和凝结水箱的压力进行计算:四、凝结水泵应设置自动启动和停止运行的装置;五、每个凝结水泵站中的凝结水箱宜设置1个,常年不间断运行的系统宜设置2个,凝结水有被污染的可能时应设置2个,其总有效容积宜为15~20min的小时最大凝结水回收量。297/489第14.3.13条采用水疏水加压器〔凝结水自动泵作为加压泵时,在各用汽设备的凝结水管道上应装设疏水阀,当疏水加压器兼有疏水阀和加压泵两种作用时,其装设位置应接近用汽设备,并使上部水箱低于系统的最低点。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14.4.1条工厂厂区热力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全厂建筑物,构筑物布置的方向与位置、热负荷分布情况、总平面布置要求和对其他管道的关素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道主干线应通过热负荷集中的区域,其走向宜与厂区干道或建筑物平行。二、不应穿越电石库等由于汽、水泄漏将引起事故的场所,应少穿越厂区主要干道,并不宜穿越建筑扩建地和物料堆场;三、山区建筑厂应因地制宜地布置管线,并避开发质滑坡和洪峰口对管线的影响。第14.2.2条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应根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和施工、运行、维修方便等因素确定。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架空敷设:一、地下水位高或年降雨量较大;二、土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三、地下管线密集;298/489四、地形复杂或有河沟、岩层、溶洞等特殊障碍。居住区的热力管道宜采用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第14.4.3条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宜符合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第14.4.4条架空热力管道沿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敷设时,应考虑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对管道荷载的支承能力。第14.4.5条架空热力管道与输送强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热力管道不应敷设在易受腐蚀的位置。第14.4.6条当室外有架空的工艺和其他动力等管道时,热力管道宜与之共架敷设,其排列方式和布置尺寸应使所有管道便于安装和维修,并使管架荷载分布合理。第14.4.7条架空热力管道按不同情况,可采用低、中、高敷设。在不妨碍交通的地段宜采用低支架敷设,通过人行道地段宜采用中支架敷设,在车辆通行地段应采用高支架支敷设。管道〔包括保温层的外壁与地面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低支架敷设,不宜小于0.5m。二、中支架敷设,不宜小于2.5m。299/489三、高支架敷设,穿越公路不宜小于5m。穿越铁路不应小于5.5m。第14.4.8条地沟的敷设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管道数量少且管径小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地沟内管道宜采用单排布置;二、管道通过不允许经常开挖的地段或管道数量较多,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的沟宽受到限制时,宜采用半通行地沟;三、管道通过不允许以常开挖的地段或管道数量多,且任一侧管道的排列高度〔包括保温层在内大于或等于1.5m时,可采用通行地沟。第14.4.9条半通行地沟的净高宜为1.2~1.4m,通道净宽宜为0.5~0.6m;通行地沟的净高不宜小于1.8m,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7m。第14.4.10条地沟内管道〔包括保温层的外壁与沟壁、沟底和沟顶的净距,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与沟壁宜为100~150mm;二、与沟底宜为100~200mm;三、与沟顶:不通行地沟宜为50~100mm;半通行和通行地沟宜为200~300mm。管道〔包括保温层间的净距根据管道安装和维修和需要确定。300/489第14.4.11条热力管道可以与以下工业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内:一、与重油管、压力小或等于1.6MPa的压缩空气管、给水管敷设在同一不通行地沟内;二、与重油管、润滑油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压缩空气管、给水管敷设在同一半通行或通行地沟内;给水管敷设在热力管道地沟内时,应单排布置或安装在热力管道下方。第14.4.12条热力管道严禁与输送易挥发、易爆、在害、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和输送易燃体、可燃气体、惰性气体的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内。第14.4.13条热力管道地沟和直埋敷设管道在在南和路面下的埋设深度,应符合合下列要求:一、地沟盖板顶部埋深不宜小于0.3m;二、检查井顶部埋深不宜小于0.3m;三、直埋敷设管道外壳顶部埋深不应小于表14.4.13的规定。管径〔mm50~125150~200250~300350~400≥450车行道下0.81.01.01.21.2非车行道下无补偿直埋敷设0.60.60.70.80.9有补偿直埋敷设0.50.50.50.50.5301/489第14.4.14条地下敷设热力管道的分支点装有阀门、仪表、放气、排水、疏水等附件时,应设置检查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检查井的大小和井内管道和附件的布置,应满足安装、操作和维修,其净高不应小于1.8m;二、检查井面积大于或等于4m2时,人孔不应少于2个,其直径不应小于0.7m,人孔口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15m;三、检查井内应设置集水坑,其尺寸不宜小于0.4m×0.4m×0.3m,并宜设置在人孔之下。第14.4.15条通地沟的人孔间距不宜大于200m,装有蒸汽管道时,不宜大于100m;半通行地沟的人孔间距不宜大于100m,装有蒸汽管道时,不宜大于60m。人孔口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15m。第14.4.16条地沟的设计除符合本规范第14.4.8条~第14.4.15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宜将地沟设置在最高在地下水位以上,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渗入沟内,地沟盖上部宜覆土;二、地沟沟底宜有顺地面坡向的纵铅坡度;三、通行地沟内的照明电压不应大于36V;302/489四、半通行和通行地沟有较好的自然通风。第14.4.17条直埋敷设管道的阀门、附件处,应避免受到较大推力和产生较高的应力,必要时管道上宜装设伸缩器。第14.4.18条地下敷设的热力管道穿越铁路或公路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斜交叉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交叉处宜采用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或套管,其长度应伸出路基每边不小于1m。第14.4.19条采用中、高支架敷设的管道,在管道上装有阀门和附件处,应设置操作平台、平台尺寸应保证操作方便。对于只装疏水、放水和放气等附件处,可不设置操作平台,将附件装设于地面上可以操作的位置,在寒冷地区其引下管应保温。第14.4.20条架空敷设管道与地沟敷设管道连接处,地沟的连接口应高出地面不小于0.3m,并应有防止雨水进入地沟的措施。第14.4.21条热力管道宜设有坡度,其坡度不应小于0.2%。地沟敷设时,沟内主要管道的坡向应与地沟的坡向一致。不间断运行的架空敷设蒸汽管道可不设坡度。第五节管道和附件第14.5.1条管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303/489一、压力大于0.1MPa和温度大于200℃的蒸汽管道、压力大于1.6MPa和温度小于或等于180℃的热水管道,应采和无缝钢管。压力小于1.6MPa和温度小于200℃的蒸汽管道、热水和凝结水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二、热力管道当采用不通行地沟或直埋敷设时,应采用无缝钢管。当采用架空、半通行或通行地沟敷设时,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并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第14.5.2条室外热力管道的管径不应小于DN25。第14.5.3条热水、蒸汽和凝结水管道通向每一用户的支管上均应装设阀门。当支管的长度小于20m时可不装设。第14.5.4条热水、蒸汽和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和低点,应分别装设放气阀和放水阀。第14.5.5条蒸汽管道的直线管段,顺坡时每隔400~500m、逆坡时每隔200~300m,均应设起动疏水装置。在蒸汽管道低点和垂直升高之前,应设置经常疏水装置。第14.5.6条蒸汽管道的经常疏水,在有条件时,应排入凝结水管道。第14.5.7条装设疏水阀处应装有检查疏水阀用的检查阀,或其他检查附件。在不带过滤装置的疏水阀前应设置过滤器。304/489第14.5.8条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5℃的地区,架空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管道上,和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10℃的地区,架空敷设的管道上,均不应装设灰铸铁的设备和附件。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或等于-30℃的地区,架空敷设的管道上,应装设钢制阀门和附件。第六节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第14.6.1条管道的热膨胀宜利用自然补偿,当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伸缩器。第14.6.2条管道热伸长量的计算温差,应为热介质的工作温度和管道安装温度之差。室外管道的安装温度可按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取用。第14.6.3条采用弯管伸缩器时,应预拉伸缩管。预拉伸量宜取管道热伸长量的50%。当输送热介质温度大于380℃时,预拉伸量宜取管道热伸长量的70%。第14.6.4条套管伸缩器宜设置在因安装其他伸缩器位置受到限制的热水管道上。一下敷设时用于管径大于或等于DN100的管道上,低支架敷设时用于管径大于或等于DN300的管道上,套管伸缩器应设置在固定支架近旁的平直管段上,并应在其活动侧装设导向导支架。第14.6.5条波形伸缩器宜用于管径大于DN300mm,压力小于0.6MPa的热力管道上。采用波形伸缩器时,应计算安装温度下的伸缩器安装长度,根据安装温度进行预拉伸。在伸缩器两侧的管道上应装设导向支架。305/489第14.6.6条采用球形伸缩器时,宜装设在便于检修的地方。当水平装设大直径的球形伸缩器时,两个球形伸缩器下应装设滚动支架,或采用低摩擦系数材料的滑动支架,在直管径上应设置导向支架。第14.6.7条管道的转角可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1倍的管径的热压弯头,或采用煨制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弯管;介质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管道可采用焊接弯头。第14.6.8条管道的活动支座宜采用滑动支座。当敷设在高支架、悬臂支架或通行地沟内的管道,其管径大于或等于DN300mm时、宜采用滚动〔滚轮、滚架、滚柱支座或采用低摩擦系数材料的滑动支座。第14.6.9条不通行地沟内每根热力管道的滑动支座及其混凝土支墩应错开布置。第14.6.10条当管道直接敷设在另一管道时,在计算管道的支座尺寸和伸缩器的补偿能力时,应考虑上下管道产生的位移量所造成的影响。第14.6.11条计算共架敷设管道的推力时,应计入牵制系数。第14.6.12条直埋敷设管道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uf07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306/489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m2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控制用于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和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307/489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在效的电磁屏蔽措施。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机房面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可按下式计算:A=KΣS〔2.2.2-1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K-系数,取值5~7;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列式计算:A=KN〔2.2.2-2308/489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4m2计算。第三节设备布置第2.3.1条计算机设备宜彩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第2.3.2条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第2.3.3条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交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第2.3.4条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309/489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第三章环境条件第一节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第3.1.1条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度、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第3.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表3.1.2-1级别项目A级B级夏季冬季全年湿度23±2℃20±2℃18℃~28℃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10℃/h并不得结露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表3.1.2-2级别项目A级B级湿度5~35℃5~35℃相对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10℃/h并不得结露310/489第3.1.3条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第3.1.4条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相同;二、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品种项目卡片纸带磁带磁盘长期保存已记录过的末记录的已记录的末记录的温度5~40℃18~20℃0~40℃18~28℃0~40℃相对湿度30%~70%40%~70%20%~80%20%~80%磁场强度<3200A/m<4000A/m<3200A/m<4000A/m第3.1.5条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第二节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第3.2.1条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第3.2.2条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第3.2.3条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311/489第3.2.4条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mm/s2。第3.2.5条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3.2.6条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第四章建筑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第4.1.2条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第4.1.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m2。第4.1.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第4.1.5条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技术竖井。第4.1.6条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312/489第4.1.7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的材料应满足保湿、隔热、防火等要求。第4.1.8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便。第二节入流及出口处第4.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第4.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第4.2.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第4.2.4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更衣换鞋间使用面积应按最大班人数的每人1~3m2计算。当无条件单独设更衣换鞋间时,可将换鞋、更衣柜设于机房入口处。第三节防火和疏散第4.3.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4.3.2条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313/489第4.3.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第4.3.4条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四节室内装饰第4.1.1条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二、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光。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上仅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314/489第4.4.2条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内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第4.4.3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第4.4.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第4.4.5条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第4.4.6条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水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第五节噪声及振动控制第4.5.1条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第4.5.2条主机房内中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控制。第4.5.3条当第二类辅助房间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时,设备及其通往主机房的管道,应采取隔振措施。第五章空气调节315/489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第三节气流组织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316/489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1.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1.格栅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第5.3.3条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第四节系统设计第5.4.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第5.4.2条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第5.4.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317/489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第5.4.5条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第5.4.6条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小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第5.4.7条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一、室内总送风量的5%;二、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第5.4.8条主机房的空调送风系统,应设初效、中效两级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应大于80%,末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或送风口。第5.4.9条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第5.4.10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防尘对正压的要求。第五节设备选择第5.5.1条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318/489第5.5.2条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第5.5.3条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第5.5.4条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第5.5.5条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条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第六章电气技术第一节供配电第6.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第6.1.2条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见表6.1.2。供电电源质量分级项目等级ABC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5+7-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5±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319/489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4~200200~1500第6.1.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展、升级等可能性,并有预留备用容量。第6.1.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第6.1.5条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第6.1.6条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二、一般稳压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三、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四、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五、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第6.1.7条当采用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系统设计规范》和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320/489第6.1.8条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护措施。第6.1.9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备的要求确定。第6.1.10条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第6.1.11条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置。第6.1.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取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时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时线处或专用电线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第6.1.13条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的插座,两者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第6.1.14条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电缆。第6.1.15条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321/489第二节照明第6.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1x取值;二、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1x取值;三、第二、第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第6.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照度标准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间歇运行的机房取低值;二、持续运行的机房取中值;三、边续运行的机房取高值;四、无窗建筑的机房取中值或高值。第6.2.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化光限制标准可按表6.2.3分为三级。眩光限制等级眩光程度适用场所l无眩光主机房、基本工作间Ⅱ有轻微眩光第一类辅助房间Ⅲ有眩光感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第6.2.4条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6.2.4的规定。直接型灯具最小遮光角322/489光源种类光源平均亮度l〔×103cd/m2眩光限制等级遮光角管状荧光灯1<20l20°Ⅱ、Ⅲ10°透明玻璃白炽灯1>500Ⅱ、Ⅲ20°第6.2.5条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一、使视觉作用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二、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三、视觉作用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第6.2.6条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第6.2.7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第6.2.8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第6.2.9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设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第6.2.10条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第6.2.11条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323/489第三节静电防炉第6.3.1条基本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在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为1.0×107~1.0×1010Ω·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发尘。第6.3.2条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6.3.3条主机房内的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效率就为1.0×107~1.0×1010Ω·cm。第6.3.4条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第6.3.5条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第6.3.6条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导静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2。第6.3.7条静电接地右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已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Ω。第四节接地324/489第6.4.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4.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二、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三、直接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6.4.3条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胜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第6.4.4条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确定。第6.4.5条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第6.4.6条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325/489第七章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7.1.1条与主机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主机房。第7.1.2条主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用水时,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管道穿过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第7.1.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水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第二节系统管材第7.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空调、生活、消防等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循环和直流给水系统。第7.2.2条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水质稳定计算,并采取有效的防蚀、防腐、防垢及杀菌措施。第7.2.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暗敷的给水管道宜用无缝钢管,管道连接宜用焊接。第7.2.4条循环冷却水管可采用工程塑料管或镀锌钢管。第八章消防与安全第一节一般规定326/489第8.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第8.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第8.1.3条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第8.1.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8.1.5条电子计算机用于非常重要的场所或发生灾害后造成非常严重损失的电子计算机电房,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第二节消防设施第8.2.1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第8.2.2条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的组合。第8.2.3条当主机房内设置空调设备时,应受主机主房内电源切断开关的控制。机房内的电源节断开关应靠近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入口。327/489第三节安全措施第8.3.1条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第8.3.2条凡设有卤代烷灭火装置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中氧气呼吸器。第8.3.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废弃物应采用有防火盖的金属容器。第8.3.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记录介质应采用金属柜或其它能防火的容器。第8.3.5条根据主机房的重要性,可设警卫室或保安设施。第8.3.6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uf075通风与空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建筑通过风与空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体,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调节工程〔包括有一定洁净要求的洁净工程的风管、部件及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与安装的空调的制冷嘲热讽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328/489第1.0.3条本标准主要指标和要求是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34-82<以下简称施工规范的规定提出的。执行本规定时,尚应遵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的规定。第1.0.4条由本标准检验和评定的通风与空调工程,其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第1.0.5条在本标准的保证项目条文中,没有注明检查数量的均按全数检查。第1.0.6条使用国外引进装置或器材的工程,以及扩建、改建的工程其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执行。第二章风管、部件制作与安装工程第2.0.1条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及部件的制作与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第一节金属风管制作工程第2.1.1条本节适用于于薄钢板、不锈钢板、铝板和复合钢板风管及法兰的制作工程。检查数量一般通风与空调工程近按制作数量抽查10%,但不少于5件。〔I保证项目329/489第2.1.2条风管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1.3条内管咬缝必须紧密,宽度均匀,无孔洞、半咬口和胀裂等缺陷。直管纵向咬缝必须错开。第2.1.4条焊缝严禁有烧穿、漏焊和裂纹等缺陷。纵向焊缝必须错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2.1.5条洁将系统的风管、配件、部件和静压箱的所有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检验方法灯光及观察检查。第2.1.6条洁净系统风管内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严禁有横向拼接缝和管内设加固或采用凸棱加固的方法。第2.1.7条洁净系统风管必须保持清洁,无油污和浮尘。检验方法白绸布擦拭检查。〔II基本项目第2.1.8条风管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面平行,无明显翘角,表面凹凸不大于10MM;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宽度不小于6MM,紧贴法兰。检验方法拉线、尺量和观察检查。330/489第2.1.9条风管的法兰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法兰的孔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焊接牢固,焊缝处不设置螺孔。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螺孔具备互换性。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1.10条风管加固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加固牢固可靠。优良:加固牢固可靠、整齐、间距适宜、均匀对称。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第2.1.11条不锈钢板、铝板和复合钢板风管外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不锈钢板和铝板风管表面无明显刻痕、复合钢板风管表面无破损。优良:不锈钢板和铝板风管表面无刻痕、划痕、凹穴等缺陷、复合钢板风管表面无损伤。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2.1.12条风管及法兰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1.12规定。风管及法兰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2.1.12规定。风管及法兰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331/4891圆形风管外径ø〈=300mm0-1用尺量互成90º的直径ø>300mm0-22矩形风管大边<=300mm0-1尺量检查>300mm0-23圆形法兰直径+20用尺量互成90º的直径4矩形法兰边长+20用尺量四边5矩形法兰两对角线之差3尺量检查6法兰平整度2法兰放要平台上,用塞尺检查7法兰焊缝对接处的平整度1第二节硬聚氯乙烯风管的制作工程。第2.2.1条检进数量按数量抽查10%,但不少于5件。〔I保证项目第2.2.2条风管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2.3条焊缝的坡口形式和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焊缝无裂纹、焦黄、断裂等缺陷,纵向焊缝错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332/489第2.2.4条风管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表面基本平整,圆弧均匀,拼缝饱满,焊接处无明显凹凸,两端面平行,无明显扭曲和翘角,焊缝饱满,焊条排列整齐。检验方法接线、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2.5条风管加固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加固牢固可靠。优良:加固牢固可靠,整齐美观,风管与法兰连接处的三角支撑间距适宜,均匀对称。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2.2.6条风管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2.6的规定。风管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圆形风管外径ø〈=630mm0-1用尺量互成90º的直径ø〉630mm0-22矩形风管大边〈630mm0-1尺量检查〉630mm0-2333/489第2.3.1条本节适用于各类风口、风阀、罩类、风帽及柔性短管等部件的制作。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10%,但不少于5件。防火阀逐个检查。〔I保证项目第2.3.2条各类部件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3.3条防火阀必须关闭严密。转动部件必须采用耐腐蚀材料,外壳、阀板的材料厚度严禁小于2MM。检验方法尺量、观察和操作检查。第2.3.4条各类风阀的组合件尺寸必须正确,叶片与外壳无碰擦。检验方法操作检查。第2.3.5条洁净系统阀门的活动件、固定件及拉杆等到,如采用碳素钢材制作,必须封闭。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第2.3.6条部件组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连接牢固,活动件灵活可靠。优良:连接严密、牢固、活动灵活可靠、松紧适度。检验方法手扳和观察检查。334/489第2.3.7条风口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格、孔、片、扩散圈间距一致,边框和叶片平直整齐。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外形光滑、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2.3.8条各类风阀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有启闭标记。多叶阀叶片贴合,搭接一致辞,轴距偏差不大于2mm。优良:罩口尺寸偏差每米不大于4mm,连接处牢固,无尖锐的边缘。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2.3.10条风帽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尺寸偏差每米不大于4mm,形状规整,旋转风帽重心平衡。优良:尺寸偏差每米不大于2mm,形状规整,旋转风帽重心平衡。〔III允许偏差项目第2.3.11条风口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3.11的规定。风管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外形尺寸2尺量检查2圆形最大与最小直径之差2尺量互成90的直径3矩形两对角线之差3尺量检查第四节风管及部件安装工程335/489第2.4.1条本节适用于薄钢板、铝板、不锈钢板、复合钢板、硬聚氯乙烯板和玻璃钢风管及其配套部件的部件的安装工程。检查数量按不同材质、用途各抽查20%,但不少于1个系统,其中水平、垂直风管的管段在5段以内各抽查1段;5段以上各抽查2段。〔I保证项目第2.4.2条安装必须牢固,位置、标高和走向符合设计要求,部件方向正确,操作方便。防火阀检查孔的位置必须设在便于操作的部位。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2.4.3条支、吊、托架的形式、规格、位置、间距及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禁设在风口、阀门及检视门处。不锈钢板、铝板风管采用碳素钢支架必须进行防腐绝缘及隔绝处理。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和手扳检查。第2.4.4条硬聚氯乙烯和玻璃钢风管的支管必须单独设支、吊架,法兰两侧垫以镀锌垫圈。螺栓按设计要求作防腐处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2.4.5条铝板风管的法兰连接螺栓必须镀锌,并在半兰两侧垫以镀锌垫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36/489第2.4.6条斜插板阀垂直安装时,阀板必须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顺气流方向插入,阀板不应向下拉启。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2.4.7条风帽安装必须牢固,风管与屋面交接处严禁漏水。检验方法观察和泼水检查。第2.4.8条洁净系统风管连接必须严密不漏;法兰垫料及接头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2.4.9条洁净系统柔性短管所采用的材料,必须不产尘、不透气,内壁光滑;柔性短管与风管、设箅的连接必须严密不漏。第2.4.10条洁痿系统风管、静压箱安装后内壁必须清洁、无浮尘、油污、锈蚀及杂物等。检验方法白绸布擦拭或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第2.4.11条风管底部换缝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输送产生凝结水或含有潮湿空气的风管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底部的接缝均做密封处理。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接缝表面平整、美观。337/489检查数量逐条检查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4.12条风管的法兰连接就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对接平行、严密,螺栓露出长度适宜一致,同一管段的法兰螺母均在同一铡。检验方法扳手拧试和观察检查。第2.4.13条风口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平整。优良:位置正确,同一房间内标高一致辞,排列整齐,外露部分平整美观。检查数量按系统抽查20%,但不少于两个房间的风口。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2.4.14条柔性短管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松紧适度,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无开裂和明显扭曲现象。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无扭曲现象。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2.4.15条罩类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位置正确,牢固可靠。优良:位置正确,排列整齐,牢固可靠。检查数量按抽查系统达个检查。338/489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允许偏差项目第2.4.16条风管、风口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4.16的规定。风管、风口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风管水平度每米3拉线、液体连通器和尺量检查总偏差202垂直度每米2吊线和尺量检查总偏差203风口水平度5拉线、液体连通器和尺量检垂直度2吊线和尺量检查检查数量风管同第2.4.1条规定,风口同第2.4.13条规定。第三章空气处理设备制作与安装工程第一节空气处理室制作与安装工程第3.1.1条本节适用于空气处理室的金属外壳、以及表面式热交换器、风机盘管、诱导器、空气过滤器、窗台式空调器等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I保证项目第3.1.2条金属空气处理板壁拼接必须顺水流水方向,喷淋段的水池严禁渗漏。检验方法焊缝处理涂煤矿或灌水作渗漏试验,其它观察检查。339/489第3.1.3条挡水板或挡板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封;分层组装的挡水板,每层均必须设置排水装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3.1.4条空气处理室分段组装连接必须严密,喷淋段严禁渗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3.1.5条表面式热交换器水压试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散热面必须完整,无碰坏和堵塞。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合格证或试验报告。第3.1.6条风机盘管、诱导与进、出水管的连接严禁渗漏,凝结水管的坡度必须符合排水要求;与风口及回风室的连接必须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第3.1.7条高效过滤器安装方向必须正确;用波纹板组合过滤器在竖向安装时,波纹板必须垂直于地面。过滤器在竖向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严禁渗漏、变形、破损和漏胶等安装后必须保证内壁清洁,无浮尘、油污、锈蚀及杂物等。装后必须保证内壁清洁,无浮尘、油污、锈蚀及杂物等。检验方法观察或白绸布擦拭检查。〔II基本项目第3.1.9条挡水板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折角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折线平直,间距偏差不于2mm,与处理室板壁340/489接触处设水,框架牢固。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框架平正。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3.1.10条喷水排管组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喷嘴的排列及方向正确,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优良:喷嘴的排列及方向正确,间距偏差不大于5mm。第3.1.11条密闭检视门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门及门框平正、牢固,无滴漏,开关无明显滞凝结水的引流管〔槽畅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无渗漏;开关灵活。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3.1.12条表面式热交换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框架平正、牢固;安装平稳,热交换器的安装之间和热交换器与围护结构四周无明显缝隙。优良:在合格的基本上,热交换器之间和热交换器与围扩结构四周缝隙封严。合格:框架平正、牢固;过滤器下框架、框架与围护结构之间无明显缝隙。优良:在合格的基本上缝隙封严,过滤器便于拆卸。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手扳和观察检查。341/489第3.1.14条窗台式认调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固定牢固,遮阳、防雨、措施不阻挡冷凝器排风;凝结水盘应有坡度,与四周缝隙封闭。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正面横平竖直,与四周缝隙封严,与室内协调美观。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10%,但不少于3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二节消声器制作与安装工程〔I保证项目第3.2.1条消声器的型号、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标明气流方向。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3.2.2条消声器框架必须牢固,共振腔的隔板尺寸正确,隔板与壁板结合处紧贴,外壳严密不漏。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第3.2.3条消声片单体安装,固定端必须牢固扯距均匀。检验方法手扳和观察检查。第3.2.4条消声器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并单独设置支,吊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342/489第3.2.5条消声材料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片状材料粘牢固、基本平整;散状材料充填均匀,无明显下沉。优良:复面材料顺气流方向拼接,拼接整齐。无损坏;穿孔板无毛刺,孔距排列均匀。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三节除尘器制作与安装工程〔I保证项目第3.3.1条除尘器组成规格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第3.3.2条双级蜗旋除尘器的叶片方向盘必须下正确,旁路分离室外的泄灰口必须光滑无毛刺。检验方法观察触摸检查。第3.3.3条旋筒式水膜除尘器的外筒体内壁严禁有突出的横向接缝。检验方法观察和触摸检查。第3.3.4条除尘器组装及各部件的连接处必须严密;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平稳。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43/489第3.3.5条湿式除尘器的水管连接处和存水部位必须严密不漏,排水部位畅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灌水检查。〔II基本项目第3.3.6条除尘器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内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圆弧均匀,拼缝错开,焊缝表面无裂纹、夹渣、明显砂眼、气孔等缺陷。优良:内表面平整、无凹凸,圆弧均匀,拼缝错开,焊缝表面无裂纹、夹渣、砂眼、气孔等缺陷。检查数量逐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3.3.7条除尘器的活动或转动件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无明显滞涩。优良:灵活可靠,松紧适度。检查数量逐台检查。检验方法手扳动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3.3.8条除尘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3.8的规定:除尘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344/4891平面位移10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2标高±10用水准仪或水平仪、直尺、拄细和尺量检查3垂直度每米2吊线和尺量检查总偏差10检查数量逐台检查。第四节通风机安装工程第3.4.1条本节适用于风压低于3KPa〔约等于300mmH2O范围内的中、低压离心式或轴流式通风机安装工程。〔I保证项目第3.4.2条内机叶轮严禁与壳体碰擦。检验方法盘动叶轮检查。第3.4.4条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装置;垫铁放置位置必须正确、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3块。检验方法小锤轻击、扳手拧试和观察检查。第3.4.5条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经不少于2小时的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ºC,最高温度不超过70ºC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ºC,最高温度不超过30ºC。345/489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II允许偏差项目第3.4.6条通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4.6的规定。检查数量级逐台检查。通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中心线的平面位移10mm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标高±10mm水准仪或水平仪、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3皮带轮轮宽中心平面位移1mm在主、从动皮带轮端面拉线索和尺量检查4传动轴水平度0.2/1000在轴或皮带轮0º和180º的两个位置上,用水平仪检查5联轴器同心度径向位移0.05mm在联轴器互相垂直的四个位置上,用百分表检查轴向倾斜0.2/1000第四章制冷管道安装工程第4.0.1条本章适用于制冷系统中工作鹌鹑力低于1MPa〔约等于20kgf/cm²、温度在150ºC~20ºC范围内、输送介质为制冷与润滑油的管道安装工程。〔I保证项目346/489第4.0.2条管子、管件、支架与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工作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合格证或试验记录。第4.0.3条管子、管件及阀门内壁必须清洁及干燥。阀门必须按施工远东规定进行清洗。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合格证或安装记录。第4.0.4条管道系统的工艺流向、管道坡度、标高、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系统管段〔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4.0.5条接压缩机的吸、排气管道必须单独设立支架。管道与设备连接时严禁强制对口。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4.0.6条焊缝与热影响区严禁有裂纹,焊缝两面无夹渣、气孔等缺陷。氨系统管道焊口检查还必须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的规定。检验方法放大镜观察检查,氨系统检查射线探伤报告。第4.0.7条管道系统的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度试验必须按施工规范规范进行。347/489检验方法检查吹污试样或记录。〔II基本项目第4.0.8条管道穿过墙或楼板时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设金属套管,并固定牢靠、长度适宜,套管内无管道焊缝、法兰及螺纹接头;套管与四周间隙,用隔热不燃材料填塞。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穿墙套管与墙面齐平;穿楼板套管下边与楼板齐平,上边高出楼板20mm;套管与管道四周间隙均匀,并用隔热不燃材料填塞紧密。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4.0.9条支、吊、托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型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与管道间的衬垫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埋设平整、牢固,砂浆饱满。优良:型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与管道间的衬垫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与管道接触紧密;吊杆垂直,埋设平整、牢固,固定处与墙壁面齐平,砂浆饱满,不突出墙面。检查数量按系统支架数各抽10%,但均不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第4.0.10条阀门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位置、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操作方便。优良:位置、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操作灵活方便,排列整齐美观。348/489检查数量逐个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操作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4.0.11条管道安装及焊缝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0.11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系统内水平、垂直管道的管段各抽查10%,但不少于2段。成排阀门全数检查。管道安装及焊缝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坐标室外架空15按系统检查管道的起点,终点、分支点和变向点及各点间直管。用经纬仪、水准仪、液体连通器、水平仪、拉线和尺量检查地沟20室内架空5地沟102标高室外架空±15用液体连通器、水平仪,直尺、吊垂、拉线和尺量检查地沟±20室内架空±5地沟±103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每10m5用液体连通器、水平仪,直尺、吊垂、拉线和尺量检查..10横向弯曲全长25mm以上204立管垂直度每1m2用尺和样板尺检查全长5m以上85成排管段及成提阀门在同一平面上36焊口平直度〈=10mm/5焊接检验尺检查7焊缝加强层高度+1焊接检验尺检查宽度+10349/4898咬肉深度〈0.5用尺和焊接检验尺检查连续长度25总长度〔两侧小于焊接缝总长L/10第五章防腐与保温工程第一节防腐〔油漆工程第5.1.1条本节适用于通风、空调及制冷管道系统的防腐〔油漆工程。检查数量按系统内水平、垂直管段,5段以内各抽查1段,5段以上各抽查2段。部件抽查10%,但不少于3件。支、吊、托架按抽查管段检查。〔I保证项目第5.1.2条喷、涂底漆前,表面的灰尘,铁锈、焊渣、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1.3条涂料的品种及涂层遍数、标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可施工远东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涂料牌号、合格证,施工记录及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第5.1.4条漆膜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漆膜附着牢固、光滑均匀,无漏涂、剥落、起泡、透锈等缺陷。优良:漆膜附着牢固、光滑均匀,颜色一致,无漏涂、剥落、起泡、皱纹、掺杂、透锈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50/489第5.1.5条部件油漆后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油漆后各活动部件保持灵活;阀门有启闭标记。优良:油漆后各活动部件保持灵活,松紧适度;阀门有启闭标记明确、清晰、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1.6条支、吊、托架的防腐〔油漆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防腐处理及颜色符合设计要求,色泽基本一致,无漏涂。优良:防腐处理及颜色符合设计要求,色泽一致,无漏涂。不污染管道、设备支撑面。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二节内管及设备保湿工程第5.2.1条本节适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的风管及设备的保温工程。检查数量按系统内水平、垂直管段,5段以内各抽查1段,5段以上各抽查2段。阀门抽查10%,但不少于2个。〔I保证项目第5.2.1条保温材料的材质、规格及防火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防火要求。电加热器及其前生800mm范围内的岗管隔热层必须用非燃烧材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或作燃烧试验。351/489第5.2.3条水管、风管与空调设备的接水处,以及产生凝结水的部位,必须保温良好,严密无缝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第5.2.4条用粘结材料粘贴的隔热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粘贴牢固,拼缝用粘结材料填嵌饱满、密实。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拼缝均匀整齐,平整一致,纵向缝错开。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第5.2.5条卷、散材料的隔热怯尖符合以下合格:紧贴表面,包扎牢固,散材无外露,表面平顺一致。注:洁净系统严禁直接采用未加工的散材。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2.6条玻璃布、塑料布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松紧适度,搭接基本均匀。优良:松紧适度,搭接宽度均匀,平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2.7条油毡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搭接顺水流方向,沥青粘贴,封口严密,不渗水,间断捆扎牢固。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搭接宽度适宜,外形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352/489第5.2.8条阀门保温后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保温后的阀门有启闭标记,不影响操作。优良:保温后的阀门启闭标记明确,清晰、美观,操作方便。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5.2.10条保温层平整度、隔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保温层平整度、隔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保温层表面平整度卷材或板材5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散材或软质材料102隔热层厚度+0.10-0.05用钢针刺入隔热层和尺量检查第三节制冷管道保温工程第5.3.1条本节适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制冷管道的保温工程。检查数量按系统内水平、垂直管段,5段以内各抽查1段,5段以上抽查2段。〔I保证项目第5.3.2条保温材料的材质、规格及防火性能必须设计和防火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可作燃烧试验。353/489第5.3.3条隔热层施工时,阀门、法兰及其它可拆卸部件的两侧必须留出空隙,再以查同的隔热材料填补整齐。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3.4条保温层的端部和收头处必须作封闭处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II基本项目第5.3.5条硬质或半硬质隔热层管壳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粘贴牢固,无断裂,管壳之间的拼缝,用粘结材料填写嵌饱满密实。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拼缝均匀整齐,平整一致,横向缝错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3.6条散材及软质材料隔热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散材容重符合设计要求,敷设均匀;软质材料交接处严密,无缝隙;包扎牢固。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敷设均匀,包扎牢固、平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5.3.7条防潮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紧密牢固地粘贴在隔热层上,搭接缝口朝向低端。搭接宽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封闭良好,无裂缝。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搭接均匀整齐,外形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54/489第5.3.9条薄金属板保护层应符合以下合格:搭接顺水京戏方向,宽度适宜,接口平整,固定牢靠。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搭接宽度均匀一致,外形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III允许偏差项目第5.3.10条保温层平整度、隔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0的规定:保温层平整度、隔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保温层表面平整度卷材、管壳及涂抹5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散材或软质材料102隔热层厚度+0.10-0.05用钢针刺入隔热层和尺量检查注:为隔热层厚度。附录一通风、空调、洁净系统的测定与调整通风、空调工程通过后才能发现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在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完毕后除外观检查还应进行系统的测定、调试,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测定系统总风量,内压及风机转数,将实测总风量值与设计值对比,如偏差大于10%,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355/489二:系统与风口的风量必须经过高速达到要求或不应大于是10%;四:洁净系统高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与框架连接处的渗漏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五:工程需要时尚应测定空调箱露点温度、室内送风温度和室内温、湿度。附录二主要检验工具表序号名称规格1钢卷尺2m2钢盘尺15~30m3直尺150mm,1m4塞尺5角尺6水平仪7样板仪8焊接检验尺9楔形塞尺尺长120MM,宽15mm、厚15mm、一端呈12º尖角自制10经纬仪11水准仪12百分表13外卡钳14扳手150mm,200mm,250mm15小锤25kg16线锤17钢针18卤素喷灯或卤素检漏仪自制19白绸布20手电筒21小镜子ø100mm22放大镜5倍356/48923望远镜24照相机25液体连通器附录三名词解释1:通风、空调工程---通风工程是指一般送,排风,排毒和除尘工程;空调工程是指一般空调、恒温、恒湿与空气洁净工程。2:部件-指通风、空调系统中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视门、测定孔和支吊、托架等。3:管段-指连接弯管、三通、四通及异径管的直管段。4:管道〔制冷系统-管子和管件组合后的总称。5:管子-指制冷系统中原材料的直管。6:管件-指制冷系统中的弯管、三通、管箍、异径管等。7:保温层-指隔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组合后的总称。8:隔热层-在输送冷热源的空调风管、设备及制冷管道外的隔热措施。9:防热层-防止隔热层受潮的措施。10:保护层-对隔热层、防潮层起保护作用的措施。附录四本标准用词说明357/489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矩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uf075通风空调风口标准第一节一般说明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2引用标准358/489GB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8170数值修约规则3分类与基本规格3.1分类3.1.1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E.旋流风口。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3.2基本规格359/489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2引用标准GB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8170数值修约规则3分类与基本规格3.1分类3.1.1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360/489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E.旋流风口。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3.2基本规格3.2.1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直径D100120140160180200220250280320360400规格代号101214161820222528323640直径D450500560630700800规格代号455056637080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120160200250320400500630800100012501201212161220122512321240125012631280121001216016162016251632164016501463168016100161251620025202520322040205020632080201002012520250252532254025502563258025100251252532032324032503263328032100321253240040405040634080401004012540361/4895005050635080501005012550630636380631006312563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3.3型号表示法3.3.1型号表示法分类代号表表3序号风口名称分类代号序号风口名称分类代号1单层百叶风口DB10条缝风口TF2双层百叶风口SB11旋流风口YX3圆形散流器YS12孔板风口KB4方形散流器FS13网板风口WB5矩形散流器JS14椅子风口YZ6圆盘形散流器PS15灯具风口DZ7圆形喷口YP16篦孔风口BK8矩形喷口JP17格栅风口KS9球形喷口QP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3.3.2型号示例: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362/4893.2.1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直径D100120140160180200220250280320360400规格代号101214161820222528323640直径D450500560630700800规格代号455056637080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1201602002503204005006308001000125012012121612201225123212401250126312801210012160161620162516321640165014631680161001612516200252025203220402050206320802010020125202502525322540255025632580251002512525320323240325032633280321003212532400404050406340804010040125405005050635080501005012550630636380631006312563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363/4893.3型号表示法3.3.1型号表示法分类代号表表3序号风口名称分类代号序号风口名称分类代号1单层百叶风口DB10条缝风口TF2双层百叶风口SB11旋流风口YX3圆形散流器YS12孔板风口KB4方形散流器FS13网板风口WB5矩形散流器JS14椅子风口YZ6圆盘形散流器PS15灯具风口DZ7圆形喷口YP16篦孔风口BK8矩形喷口JP17格栅风口KS9球形喷口QP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3.3.2型号示例: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第二节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4.1.1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64/4894.1.2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尺寸允差〔mm表4风口边长〈300300~800〉800允差-1-2-3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对角线长度〈300300~500〉500允差123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尺寸允差〔mm表6风口直径〈250〉250允差-2-34.1.3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平面度表7表面积〔m²〈0.10.1~0.3〉0.3〈0.8平面度〔mm123风口的叶片应符合下列要求:a:叶片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大于±1mm;b:叶片弯曲度3/1000mm;c:叶片平行度4/1000mm;365/489焊点应光滑牢固。4.3机械性能a:风口的活动零件,要求动作自如,阻尼均匀,无卡死和松动。b:导流片可调或可拆卸的产品,要求调节器拆卸文便和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4.3.2空气动力性能a:风口应确定标准试验工况下额定的风量和射程值。标准试验工况条件下:在标准状态空气下,射流的末端速度为0。5m/S,空气全压为10Pa。b:风口在颈部速度6m/s时,全压损失应不超过100Pa。c:空气动力性能取值应符合CB8170数值修约规则。风量一律取整数,尾数为零,射程〔可扩散半径和压力损失取一位小数,局部阻力系数取二位小数。4.4材料要求风口应选用防腐性能好,易成型的材料制造。a:采用铝型材时,应符合GB5237的规定。b:用用钢材时,应符合GB11253的规定。c:根据使用要求,亦可采用其它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第三节试验方法5.1空气动力性能试验风口的空气动力性能应按照GB8070规定的试验项目、装置和方法进行试验。366/4895.2尺寸测量风口的各种尺寸和偏差用钢板尺、塞尺或样板等测量。5.3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应在照度不少于300LX下目测。5.4机械性能检验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用手或专业工具〔如样板检验。5.5运输试验包装好的风口稳放在载重汽车上〔汽车以25至30KM/H的速度在三通讯公路上行驶300km或模拟振动台上颠振后,复测尺寸偏差、外观和机械性能。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检验项目按表8。风口检验项目表8序号检验项目名称本标准所属条款1尺寸偏差~2外观~3机械性能4.3.1和5.44风量4.3.2和5.15压力损失和局部阻力系数4.3.2和5.16射程〔或扩散半径4.3.2和5.17运输试验5.58包装、标志7.1,7.2注:进风口不需要检验第6项367/4896.2出风口型式检验应包括表8全部项目。6.3.3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应在制造厂的合格品中抽取,抽取样品的数量按表现。抽验数量〔个表9交验数量=<100100-500>=500抽检数量2346.3.4判定规则,在抽取样品中有一个检验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检验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风口判为不合格产品。包装箱应有防潮,防震,禁止翻滚,小心轻放等标志。7.2每个产品需用塑料袋或其它防护材料包扎。7.2.2包扎好产产品税在纸箱中放平,并用软性材料垫实。包装纸箱必须捆扎牢固严密。7.2.3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等到有关文件。7.3运输和贮存7.3.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碰撞、挤压、抛投、雨雪淋袭。7.3.2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不宜堆放过高,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存在。\uf075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368/489第1.0.1条为了保证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制冷机组、制冷压缩机和附属设备,以及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等制冷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难民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一-75"通用规定"执行。现场组装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化工工艺采用的大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安装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五-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第1.0.3条制冷设备的拆卸和清先,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的制冷压缩机及吸收式制冷设备,一般应进行外表清洗并检查机组内的真空情况〔或充气内压状况;符合有关设备文件规定的设备,其内部零件可不拆洗,但如超过保险期或有明显缺陷时,也应进行清洗;二、对于现场组装的各种型式的制冷设备,安装前应把主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应检查零部件表面有无损伤及缺陷,合格后应在表面涂上一薄弱支冷冻机油。第1.0.4条安装氨制冷设备时,要现场配制的零部件,严禁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第1.0.5条制冷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专用制冷阀门和仪表;制冷设备的法兰、螺纹接头等处的密封材料,应选用耐油石棉胶板、聚四氟乙烯膜带、甘油一氧化铝或氯丁橡胶密封液等。369/489第1.0.6条制冷制备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第1.0.7条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设备工程设计规范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第二章制冷机组的安装及试运转第2.0.1条制冷机组系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及其成套附属设备在内的整体式或组装式制冷装置。第2.0.2条制冷机组应在底座的基准面上找正、找平。第2.0.3条制冷机组的自控元件、安全保护继电器、电器仪表的接线和管道连接应正确。第2.0.4条制造厂出厂但未充灌制冷剂的制冷机组,应按有关的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充灌制冷剂;设备技术文件上没有规定的应按以下的顺序进行充灌:一、气密性试验;二、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32千帕;三、充灌制冷剂并检漏。第2.0.5条制冷机组的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按表2.0.5的规定区别试验压力为高低压系统有困难时,可统一按低压系统试验压力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370/489二、在规定压力下保持24小时,然后充气6小时后开始记录压力表读数,再经18小时,其压力不应超过按下式计算的计算值。如超过计算值,应进行检漏,查明后消除泄漏,并应重新试验,直至合格。ΔP=P1-P2=P1〔1-〔273+t2/<273+t1>〔2.0.5式中ΔP--压力降<兆帕<公斤力/厘米2>>P1--试验开始时系统中的气体压力<兆帕<公斤力/厘米2>>P2--试验结束时系统中的气体压力〔兆帕<公斤力/厘米2>>t1--试验开始时系统中的气体温度〔ºC>t2--试验结束时系统中的气体温度〔ºC>三、气密性试验中应采用氮气或干燥空气进行系统升压。气密性试验压力<兆帕<公斤力/厘米2>>制冷剂高压系统试验压力低压系统试验压力R717\\R221.7641.176R12105680.98R110.1960.196第2.0.6条制冷机组的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应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2千帕<40毫米汞柱>,保持24小时,系统升压不应超过0.667千帕<5毫米汞柱>.第2.0.7条制冷机组充灌制冷剂时,应将装有质量合格的制冷剂钢瓶与机组的注液阀接通,利用机组的真空度,使制冷剂注入系统;当系统内的压力升至0.196~0.294兆帕<2~3公斤力/平方厘米><氟里昂>或0.098~0.196兆帕<1~2公斤力/平方厘米><氨>时,应对系统进行检漏;进明泄漏处后应予以修371/489复,再充灌制冷剂;当系统压力与钢瓶压力相同时,即可开动压缩机,加快充入速度,直至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制冷.第2.0.8条制冷机组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试运转前1:检查安全保护继电器的整定值;2:检查油箱的油面高度;3:开启系统中相应的阀门;4:给设备供冷却水;5:向蒸发器供载冷剂液体;6:将能量调节装置调到最小负荷位置或打开旁通阀。二、启动运转1:启动压缩机,并应立即检查油压,待压缩机转速稳定后,其油压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专门供油泵的先启动油泵;2:容积式压缩机启动时应缓缓开启吸气截止阀和节流阀;3:检查安全保护继电器的,动作应灵敏;4:应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确定在最小负荷下所需运转的时间;5:运转过程中应进行一列各项检查,并做好记录:〔1油箱油面的高度和各部位供油的情况;〔2润滑油的压力和温度;〔3吸排气的压力和温度;〔4进排水温度和冷却水供应情况;372/489〔5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声响,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漏气、漏油、漏水等现象;〔6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温升;〔7能量调节装置动作是否灵敏,浮球阀及其他液位计工作是否稳定;〔8机组的噪声和振动。三、停车1: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顺序停止压缩机的运转;2:最后关闭水泵或风机系统,并应排放所有易冻积水。第2.0.9条制冷机组试运转后,应拆洗吸气过滤器和滤油器,并更换润滑油。第三章活塞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第一节整体安装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压缩机组的安装第3.1.1条本节适用于整体安装的单台制冷压缩机及带有公共底座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或压缩机冷凝机组的安装。第3.1.2条压缩机及压缩机组的安装,应在曲轴外露部位可与压缩机底座平行的其他加工平面上找正、找平,其纵向和横向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第二节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373/489第3.2.1条制冷压缩机的附属设备〔如冷凝器、贮液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和蒸发器等就位前,其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口内部,应畅通。第3.2.2条采用氮气或干燥空气为介质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应符合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试验时宜在螺栓连接处和焊接接缝处涂上发泡剂,观测有无泄漏。第3.2.3条附属设备的安装除应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设备的水平度和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的规定;二:安装带有集油器的设备时,集油器的一端应稍低,其坡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宜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四:安装低温设备时,应增设垫木。垫木应预先经防腐处理;五:设备安装时应分清管子接头,严禁接错。第3.2.4条制冷设备管道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道内的氧化皮,污物等杂物,宜采用喷砂法清除,并应在出现金属光泽面后将两端封死;二:系统中的供液管不应出现向上凸起的弯曲,吸气管不应出南向下凹陷的弯曲,如图:374/489三:连接管道的法兰、零件和焊缝不应埋于墙内或不便检修的地方。排气管穿过墙壁时,应加保护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留有10毫米左右的间隙;间隙内不应填充材料。管道放在支架上不应衬垫木,但包有保温层的管道应衬垫木;垫木厚度应与保温厚度相同。第3.2.5条设备之间连接管道的敷设坡向应符合表3.2.5的规定:坡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制冷设备管道敷设坡向管道名称坡向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氨蒸发器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氟里昂压缩机压缩机排气水平管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至冷凝器的水平管油分离器机器间至调节站的供液管调节站调节站至机器间的回气管调节站第3.2.6条当吸气管和排气管设于同一支架或吊架时,吸气管应放在排气管的下面,其管道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250毫米。钢管弯头采用可控硅中频弯管机弯管。第3.2.7条在液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底部接出;在气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上部接出。第3.2.8条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2.9条润滑系统和制冷管道上的阍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其进出口端封闭良好的可在安装前只清洗密封面。375/489由于包装而损坏的阀门,应逐个进行拆卸清洗,并应更换填料和垫片;填料和垫片均应符合产品要求。第3.2.10条制冷系统中的自动控制阀件,安装前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斡验收,并应清洗密封面。第3.2.11条润滑油管道和制冷剂管道上的阀门、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符合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其他管道上的阀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低压阀门的规定进行气密性试验。第3.2.12条立式压缩机的单向阀应安装要竖管上,卧式压缩机的单向阍应安装在水平管上。阀门必须按制冷剂流动的方向装设,严禁反装。第三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其系统试运转第3.3.1条整体安装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以及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和系统安装后,应先进行单机试运转〔制冷机组除外。第3.3.2条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冷却水系统供水应电能;二、安全阀出厂铅封应完整;三、压力、温度、压差等继电器的整定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曲轴箱的油面高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就将气缸盖和吸气阀片等拆下,加适量润滑油,再装上气缸盖;盘动压缩机376/489数转,使活塞、气缸及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各运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无过紧及碰撞现象;六:瞬时启动电动机,检查转向是否正确。第3.3.3条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应进行不带阍的试运转,并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0分钟后,应停车检查各磨擦部位的润滑和温升情况,待一切政党后,再继续运转2小时;二、各磨擦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30ºC,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就超过70ºC;三、润滑油的压力及温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轴封处不应有油的滴漏;五、运转中各运动部位应无异常声响,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第3.3.4条现场组装的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吸、排气阀安装固定后,应调整活塞止点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装上气缸盖,启动压缩机,并在规定的排气压力下运转4小时;如无规定时,排气压力应为0.343兆帕。三、润滑油压力应比吸气腔压力高0.098~0.294兆帕,油温不应高于70ºC;四、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应超过表3.3.4的规定;五、试运转时的最高排气温度制冷剂最高排气温度〔ºCR717、R22145R12130377/489六、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响应正常:七、各磨擦部位的温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八、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盖和阀件应无漏气、漏油、漏水现象。第3.3.5条活塞式制冷系统的吹净,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迅速全部打开设备最低处的阀门,按操作程序进行系统吹净,并在距离阀门200毫米处用白布〔白纸检查,直至无污物;二、吹净应采用压力这0.49~0.588兆帕〔5~6公斤力/厘米2的氮气或干燥空气按顺序反复多次进行,然后彻底清洗阀门,重新组装,直至系统中排出的空气洁净为止。第3.3.6条系统吹净合格后,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第3.3.7条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和系统吹净、试压后,应对吸、排气2.0.6条的规定。第3.3.9条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充灌制冷剂应在系统气密性试验、吹净、抽真空试验均合格后进行;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0.7条的要求。第3.3.10条制冷系统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本规范第2.0.8条的规定。第四章螺杆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378/489第4.0.1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直联,它与油分离器及油冷凝器等到部件设置在同一支架上出厂时即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第4.0.2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安装时,应对基础进行找平,其纵、横向不水平度水就超过1/1000。第4.0.3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接管前,应先清洗吸、排所管道;管道应作必在的支承。连接时应注意不要使机组变形,而影响电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对中。第4.0.4条螺杆式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系统的吹净应按本规范第3.3.5条的规定进行;二、系统的气密性试验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三、系统的抽真空试验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四、系统应要抽真空试验后充灌制冷剂;制冷剂的充灌量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0.7条的要求。第4.0.5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电机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分开,并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二、检查油泵转向是否正确;三、检查吸气侧、排气侧压力继电器、过滤器用的压差继电器、油压与冷却水用的压力继电器和油压继电器的动作是否灵敏;四、安装联轴节,并重新找正。压缩机轴线与电机轴线的不同轴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79/489五、瘵制冷机油加入油分离器或冷却器中,加油量应保持在视油镜的1/2~3/4处;六、按规定向系统充灌制冷剂。第4.0.6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启动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启动运转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程序进行;二、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分的供油情况,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油冷却器的水管供水应畅通;四、应启动油泵,通过油压调节阀来调节油压,使之与排气压力差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应调节四通阀,使之处于减负荷或增负荷的位置,并检查滑阀移动是否正常;六、应使压缩机作短时间的全速运转,并观察压力表的压力、电流表的电流,检查主机机体与轴承处的温度,听听有无异常声音。第4.0.7条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第二节的有关规定。第五章离心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第5.0.1条离心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装前,机组内的内压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技术文件规定的出厂压力;二、制冷机组应在与压缩机底面平行的其他加工平面上找正水平,其纵向、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1/1000;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应在主轴上找正纵向水平,其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3/1000;在机壳中、分面上找正横向水平、其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380/489四、连接压缩机进气管前,应通过吸气口观察导向叶片和执行机构,有及叶片开度和仪表指示位置,并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一致、定位,然后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第5.0.2条离心式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润滑系统试验油泵转向正确后,应开动油泵,使润滑油循环8小时以上,然后拆洗滤油器,更换新油,重新进行运转。运转中的油温、油压、油面高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系统气密性试验系统安装后,应将干燥空气或氮气充入系统,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试验压力,然后宜用发泡剂检查或在干燥空气中混入适量规定的制冷剂,用卤素检漏仪检查。所有设备、管道、法兰及其接头处,不得有渗漏现象。试验压力也可采用回收装置的小压缩机来产生,但必须严格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三、无负荷运转1:应关闭压缩机吸气口的导向片进气阀。使压缩机排气口与大气相通;2:开动油泵,调节循环润滑系统,使其正常运转。3:瞬间启动压缩机,并观察转向是否正确以及有无卡住和碰撞等现象;4:再次启动压缩机,进行半小时无负荷运转试验,并观察油温、油压、磨擦部位的温升、机器的响声及振动是否正常。四、抽真空试验应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2千帕〔40毫米汞柱,并保持24小时,系统升压不应超过0。667千帕〔5毫米汞柱。抽真空时,应另备真空泵或用系统中381/489回收装置的小压缩机来进行。达不到真空要求时,应再次进行气密性试验,查明泄漏处,予以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抽真空试验,直至合格;五、应按规定向系统充灌制冷剂六、负荷运转1:按要求供给冷却水;2:开动油泵,调节润滑油系统,使其工作正常;3:利用放空装置,排除系统中的空气;4:启动压缩机,并根据机器运转情况,逐步开启吸气阀和导向叶片,并注意快速通过喘振区,使压缩机正常工作;5:在最小负荷下,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确定所需的运转时间。运转过程中应检查机组的响声,振动、润滑压力、温度、各磨擦部位的温度、电动机温升和各种仪表指示等,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记录各项数据。第5.0.3条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的有关规定。第六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第6.0.1条机组安装前,设备的内压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出厂压力。第6.0.2条设备就位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基准面〔如管板上的测量标记孔或其他加工面找正水平,其纵向必须、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5/1000;双筒吸收式制冷机应分别找正上下筒的水平。382/489第6.0.3条真空泵就位后,应找正水平,抽气连接管应采用金属管,其直径应与真空历史意义的进口直径应与真空泵的进口直径相同;如必须采用橡胶管作吸气管时,应采用真空胶管,并对管接头处采取密封措施。第6.0.4条屏蔽泵应找下水平,电线接头处应防水密封。第6.0.5条蒸汽管和冷媒水管应隔热保温,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第6.0.6条制冷系统安装后,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时,将清洁水加入设备内,开动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和蒸发器泵,使水在系统内循环,反复多次,并观察水的颜色直至设备内部清洁为止。第6.0.7条进行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时,系统内应充入压力为0.196兆帕〔2公斤力/平方厘米的干燥空气中充灌适量规定的制冷剂,用卤素检漏税仪检查仪检查设备及管道的密封性。第6.0.8条进行制冷设备真空泵试验时,应在真空泵吸入管道上装上真空度测量仪,关闭真空泵上与制冷系统连通的阀门,启动真空泵,抽至压力在0.133千帕〔1毫米汞柱以下时停泵,然后观察真空度测量仪,确定有无泄漏。第6.0.9条进行制冷系统抽真空试验时,应将系统压力抽至0.267千帕〔2毫米汞柱,关闭真空泵上的抽气阀门,保持24小时,以使系统内压力上升不应超过0.133千帕〔1毫米汞柱。383/489第6.0.10条向制冷系统加入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配制的溴化锂溶液,应先在容器中进行沉淀,然后将系统抽真空至压力为0.267千帕〔2毫米汞柱以下,再将与抽气连接的连接管一端连接于热交换器稀溶液加液阀门,并扎紧使其密封,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加应付桶离桶底100毫米。溶液的加入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6.0.11条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启动运转1、应向冷却水系统供水和向蒸发器供冷媒水,水温均不应低于20C,水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启动了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及真空泵,使溶液循环,继续将系统内空气抽除,使真空度高于0.133千帕〔1毫米汞柱。3、应逐渐开启蒸汽阀门,向发生器供汽,使机器先在较低蒸汽压力状态下运转,无异常现象后,再逐渐提高蒸汽压力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并调节制冷机,使其正常运转。二、运转中1:稀溶液、浓溶液和混合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冷却水、冷媒水的水量、水温和进出口温度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凝结水的温度、流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冷剂水中溴化锂的比重不应超过1.1;5:系统应保持规定的真空度;384/4896:屏蔽泵的工作稳定,应无阻塞、过热、异常声响等现象;7:各种仪表指示应正常。第七章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第7.0.1条蒸发器、冷凝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装蒸发器、冷凝器前,应分别对每组冷凝排管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294兆帕〔3公斤力/厘米2,不得有泄漏现象。冷凝排管安装的倾斜方向应与冷凝水的流向相同;二、蒸发器、混合式冷凝器、辅助冷凝器就位后,应进行铅垂度或水平度校正,其不铅垂度和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1.5/1000;三、蒸发器、混合式主冷凝器两中心线间垂直距离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2毫米;四、辅助冷凝器的安装要求应与混合式主冷凝器的相同;五、主喷射器的整体试装后,应将蒸发器、混合式冷凝器同主喷射器的连接法兰焊牢。第7.0.2条安装主喷器,辅助喷射器时应保证喷嘴、混合段、扩压器喉部和扩压器后段同轴,其不同轴度不应超过0.5毫米;各效喷嘴不得装错。第7.0.3条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找作蒸汽管道、水管道貌岸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为保证工作蒸汽的清洁的有一定的干燥度,应在喷射器前装设汽水分离器、385/489蒸汽过滤器和疏水器。喷射器的供气管道与蒸汽总管〔即分汽缸连接时,应有10/1000的坡度,并坡向蒸汽总管。二、制冷水,冷却水和蒸汽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水压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压合格后应入水,再用压缩空气吹净,并应拆洗阀门;三:管道的法兰垫片1:蒸汽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采用石棉橡胶板,制冷水及冷却水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采用橡胶板;2:法兰内公式小于400毫米时,垫片厚度应为2毫米;法兰内径大于400毫米时,垫片厚度应这3毫米;3:垫付片的任何部分不得盖住通孔截面,其边缘应光滑加圆整。第7.0.4条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系统安装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方法可采用下列两种:一、关闭系统与水管、汽管或大气相通的阀门,没有阀门的用盲板封好;从第二辅助喷射器的蒸汽接管处充入压力这0.294兆帕的压缩空气,进行24小时的气密性试验;过6小时后记录压力表读数,再经验24小时,其压力波动应按村规范第2.0.5条计算和处理;二、利用辅助喷射器,将系统抽真空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利用第一、第二辅助喷射器将系统抽真空至剩余压力小于21.328千帕,关闭与大气相通的阀门,经一定时间后,记录系统内的压力上升值及其相应时间,系统压力总的上升值不得超过46。655千帕,然后按下式计算中心系统内每小时漏入空气的总量:386/489G=0.095〔V/T〔P2-P1〔7.0.4式中G--系统内每小时漏入空气的总量〔公斤/时V--真空系统总容积〔米3;P1--关闭阀门时系统内的绝对压力〔千帕〔毫米汞柱P2--定时间后系统内的绝对压力〔千帕〔毫米汞柱T---系统内压力从P1升至P2所经过的时间〔分。计算值G应小于图7.0.4所示曲线上所查介的数值并应用棉纱或薄纸等物对连接处检漏,查明后消除泄漏,再重新试验,直至合格。第7.0.5条系统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对工作蒸汽管道、蒸发器制冷,保温层厚度和保温厚度和保温材料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7.0.6条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试运转前1:系统的安装应完整正确;2:系统内的各种水泵、风机,其单机试运转应符合要求;3:各种调节阀门、电气设备和测量、控制仪表应正确可靠。二、启动运转1:启动冷却水泵,向主冷却水泵,向主冷凝器和辅助冷凝器供水,水量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时,冷却水应细密、均匀发喷淋在冷却盘上;2:打开蒸汽管道上的总截止阀。如装有汽水分离器,应先利用排水器排除汽水分离器内的凝结水;387/4893:启动第二辅助喷嘴,使系统剩余压力小于21.328千帕。如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则应启动风机;4:启动第一辅助喷嘴,使系统剩余压力小于5.332千帕;5:启动冷媒水泵,向蒸发器供水;6:陆续启动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主喷射器。第7.0.7条蒸汽喷射式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定法为"应按......执行"或"应388/489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uf07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1.0.1为统一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方法,加强企业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内介质温度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850℃的外部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1.0.3本标准的主要指标和规定是依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以下简称《施工规范》>制定的。1.0.4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检验工作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评定工作应在绝热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1.0.5本标准必须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配合使用。1.0.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术语389/4892.0.1保证项目保证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2.0.2基本项目保证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检验项目。2.0.3允许偏差项目在检测中允许少量检测点在本标准规定的比例范围内超差。仍可满足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项目。2.0.4返修工程当工程施工质量未到返工程度时,经修补可达到合格规定要求的工程。2.0.5现场抽样检查对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或材料半成品和在已经施工的绝热结构体上的取样检查。2.0.6观察检查以人的直观感觉,结合实践经验,判断被检查物体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检查。2.0.7手掰检查用手掰动钩钉、销钉与工件焊接或粘结质量牢固程序的检查。390/4892.0.8锤击检查用0.25kg小手锤轻击支承件的焊接部位或其它连接部位,以检查其与工件结合牢固程度的检查。2.0.9手拉检查用于拉址缠绕或捆扎后的绝热绳、带紧程度的检查。2.0.10针刺检查用长度大于绝热层厚度的直形针,插入绝热层中对其厚度的检查。2.0.11棒敲检查用木棒轻敲外保护层,以发出的声响音质鉴别填充绝热层内有无空隙的检查。2.0.12安装容量绝热层施工后的实际容重。2.0.13防沉层在立式设备或立式管道上填充绝热层时,按一定间距设置的,用硬质绝燃制品制作的承重结构。2.0.14内衬绝热层在可拆卸结构内,紧贴金属护壳的绝热层。391/4892.0.15冷态绝热结构尚未投入使用的物理状态2.0.16干缩性粘稠状材料在无外力作用下,放置在空气中,因水分蒸发所引起的尺寸变化程度。2.0.17可塑性粘稠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而不破裂,移去外力时亦不能恢复原状的物理性能。第三章质量检验评定的工程划分3.1等级、程序及组织3.1.1分项工程的划分,设备应以相同工作介质按台、套进行划分;管道应按相同的工作介质进行3.1.2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可划分为一个或几个分部工程。3.1.3当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工程具有独立的施工条件时,一个或几个绝热分部工程亦可构成一个单位工程。3.2等级392/4893.2.1本标准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均分为"合格、""优良"两个等级。3.2.2分项工程的检验项目分为"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其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合格<1>保证项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基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点>应符合本标准的合格规定。<3>允许偏差项目每项抽检的点数中,应有不少于70%的实测值在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3.2.2.2优良<1>保证项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基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点>应符合本标准的合格规定,其中有不少于60%的处<点>应符合优良的规定,且优良项数应占检验项目数的60%及以上。<3>允许偏差项目每项抽检的点数中,应有不少于90%的实测值在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3.2.3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全部为合格。393/4893.2.3.2优良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全部为合格,其中有不少于60%的分项工程应符合优良的规定,且主要分项工程应为优良。3.2.4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1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全部为合格。〔2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3.2.4.2优良<1>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全部为合格,其中达到优良等级的分部工程数量不应少于50%;且主要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为优良。<2>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3.2.5当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本标准的合格规定时,应返工或返修。返工或返修后的分项工程可重新参加等级评定。3.3程序及组织3.3.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程序,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依次进行。3.3.2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分部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394/489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表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表A.1~表A.3的规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宜符合本标准附录B表B的规定。3.3.3分部工程的质量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质量检查部门核定。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的规定。3.3.4单位工程的质量应由施工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定,建设单位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表D的规定。质量保证核查表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表E的规定。3.3.5绝热工程由几个分包单位施工时,其总包单位应对质量全面负责;各分包单位应按本标准检验评定所承建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并将评定结果和资料提交总包单位。第四章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1一般规定395/4894.1.1本节适用于绝热层的各种材料、绝热层的厚度分层和绝热层拼缝等的质量检验。4.1.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1.2.1绝热结构的固定件、支承件的材质、品种必须与设备及管道的材质相匹配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材质证明,核对材料的品种和规格。4.1.2.2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材质、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对于现场抽样的性能检测,硬质制品应检查其导热系统当选,容重、安全使用温度、机械强度、含水率和外形尺寸。半硬质及软质制品就检查其导热系统数、容重、安全使用温度、渣球含量和外形尺寸。纤维状材料和粒状材料应检查导热系数、容重、安全使用温度、纤维直径、渣球含量和含水率。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或现场检测报告。4.1.2.3保冷材料及其制品的材质、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对于现场抽样的性能检测,无机材料制品应检查导热系数、容重、机械强度、耐低温性能、安全使用温度、含水率、憎水度和外形尺寸、有机材料制品除应按无机材料制品规定的项目检查外,还应增检其阻燃性。396/489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或现场抽样的性能检测报告。4.1.2.4粘结剂、耐磨剂、密封剂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现场抽样的性能检测,用于保温的应检查粘结强度,耐温性能和安全使用温度。用于保冷的应检查粘结强度、软化点、耐寒性能和安全使用温度。密土剂除检查上述项目外,还应检查其可塑性和干缩性。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现场试粘记录或现场抽样的性能检测报告。4.1.2.5当采用一种绝热制品,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保冷层厚度大于80mm时,绝热层的施工必须分层进行。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1.2.6施工后的绝热层严禁覆盖设备铭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1.3.1绝热层拼缝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拼缝宽度,保温层不得大于5mm,保冷层不得大于2mm。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角缝为封盖式搭缝。各层表面应作严缝处理。397/489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拼缝规则,错缝整齐,表面平整。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1.3.2保温设备及管道的附件和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绝热。合格绝热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拼缝严实。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平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固定件和支承件4.2.1本节适用于绝热结构的固定件和支承件安装的质量检验。4.2.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2.2.1固定件严禁穿透保冷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2对于介质温度大于等于200℃的设备或管道、非铁素体碳钢的设备或管道以及保冷结构,当使用抱箍式支承件时,必须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设置隔热。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施工自检记录。398/4894.2.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固定件安装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焊接或安装牢固,自锁紧板不得向外滑动,其安装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表4.2.3.1的规定。检查项目绝热层材料质量要求钩钉、销钉保温层硬质、半硬质、软质制品每平方米面积:侧部不得少于6个;底部不得少于8个间距:不大于350mm保冷层硬质,半硬质制品每块保冷材料固定性为4个,长度应小于保冷层厚度10mm,但不得小于20mm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间距均匀,长短一致,安装垂直。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和手掰检查。4.2.3.2支承件安装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399/489合格安装牢固无松动,位置设置正确,间距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表4.2.3.2的规定。检查项目绝热层材料间距要求托、架支承板支承环保温层硬质、半硬质、软质绝热制品立式设备和公称直径大于100mm的垂直管道;平壁为1.5-2m保冷层硬质、半硬质绝热制品平壁、圆罐和宇航局道均不得大于5m支承件和宽度与结构应符合设计规定支撑环软质<毡、垫>绝热制品水平和垂直位置,保护层支撑环安装间距为0.5~1m结构应符合设计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宽度一致,平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和锤击检查。4.3捆扎、拼砌式绝热层400/4894.3.1本节适用于硬质、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捆扎、拼砌式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3.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3.2.1绝热层的干砌填缝材料或湿砌灰浆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填塞严实,胶泥饱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材料类别、胶泥配合比记录。4.3.2.2伴热管与主宇航局的架热空间严禁堵塞。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3.3.1硬质、半硬质绝热制品绝热层的捆扎及捆扎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捆扎牢固、无松脱、铁丝头扳平、嵌入。硬质绝热制品捆扎间距不得大于400mm。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600mm的管道或设备另用铁丝或钢带加固,捆扎加固间距应为500mm。半硬质绝热制品捆扎间距不得大于300mm。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间距均匀,外观平整。检验方法手拉和尺量检查。401/4894.3.3.2用硬质、半硬质绝热制品加工的设备封头]、管道弯头部位的绝热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加工尺寸准确、紧贴工件、表面平整,拼缝严密,无碎块填砌。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拼缝均匀,平整圆滑,平顺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3.3软质毡、垫绝热制品绝热层的捆扎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拼缝严密、平整,捆扎牢固,捆扎间距不得大于200mm。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敷设均匀,捆扎间距均匀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绝热层厚度、安装容重的允许偏差帮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3.4的规定。绝热层厚度、安装容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4.34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402/489厚度保温层硬质制品+10mm–5mm尽量检查半硬质、软质制品+10%,-5%,但不得大于+10mm不得小于-10mm针刺、尺量检查保冷层+5mm0针刺、尺量检查安装容量硬质、半硬质制品+5%取样称量检查软质制品+10%取样称量检查4.4缠绕式绝热层403/4894.4.1本节适用于绝热绳、绝热带缠绕绝热层的质量检查。4.4.2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4.2.1绝热绳的缠绕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缠绳互相紧靠,拉紧无松动,多层压缝。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平顺,厚度一致,圆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合格缠绕紧密、牢固,多压缝,搭接尺寸应为带宽1/2。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平顺、圆整,无翻边,厚度一致,搭接宽度均匀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手拉和尺量检查。4.5充填绝热层4.5.1本节适用于纤维状和粒状材料充填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5.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种充填结构不得有填料架桥和漏填现象。检验方法观察和木棒敲击检查。4.5.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04/489绝热层的充填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固形层和防沉层设置正确,散材无外露,充填材料紧贴工件。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充填均匀,密度一致,表面平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5.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充填层厚度、安装容重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5.4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绝热层厚度>50mm+10%+5%用尺测量固形层与工件间距绝热层厚度<50mm+10%取样称量检查或按施工部位容和用料计算4.6粘贴绝热层4.6.1本节适用于粘贴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6.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05/489保冷设备及管道上的附件和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必须进行绝热密封。检验方法观察楂检查。4.6.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6.3.1保冷层的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粘贴牢固,无断裂,粘结剂在制品端、侧面和与主体结合面的规定部位上,无漏涂现象,设备裙座、支座管座、支吊架等附件保冷层的粘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紧贴工作,由于无法加工而造成的空隙部位密封处理良好,外表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4.6.3.3大型设备及管道保温层采用半硬质、软质毡、板的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粘贴牢固紧贴工件,拼缝规整严密。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缝内粘结剂饱满,表面平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4.6.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06/489粘贴绝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按本标准表4.3.4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4.7浇注、喷涂绝热层4.7.1本节适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轻质粘料保温混凝土浇注、喷涂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7.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浇注、喷涂绝热层材料的施工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试样性能检测报告和施工记录。4.3.7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7.3.1聚氨酯泡沫塑料浇注、喷涂的经热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与工件粘贴牢固,无脱落、发脆、收缩、发软和泡中心发红等现象。翁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较平整。检验方法观察和手剥检查。4.7.3.2轻质粒料浇注、喷涂的绝热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厚度较均匀,无蜂窝、空洞,明显收缩、开裂和脱落现象。407/489估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较平整,接茬良好,粘贴牢固,棱角部位完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剥检查。4.7.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浇注、喷涂绝热层厚度、安装容重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7.4的规定。浇注、喷涂绝热层厚度、安装容量的允许偏差有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绝热层厚度>500mm+10%针刺和尺量检查绝热层厚度<50mm+5mm安装容量+10%取样称量4.8可拆卸式绝热层4.8.1本节适用于设备及管道上观察孔、检测点、维修处等可拆卸式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8.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保冷层可拆卸式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应作密封处理。408/489检验方法观察和手压检查。4.8.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8.3.1可拆卸式保温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矿物棉毡、垫制品装设平整、挤实、牢固、紧贴金属护壳,并便于安装拆卸。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外形平顺美观,工件操作方便。检验方法观察、手拉和轻击检查。4.8.3.2可拆卸式保冷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内衬平整、拼缝和角缝合缝严密,,加工尺寸准确、紧贴工件,密封处理良好,便于安装拆卸。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外形平顺美观,便于操作。检验方法观察、手拉和轻击检查。4.9伸缩缝及膨胀间隙4.9.1本节适用于设备及管道硬质绝热制品绝热层的伸缩缝及膨胀间隙的质量检验。4.9.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09/4894.9.2.1设备及管道绝热层采用硬质绝热制品时,伸缩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9.2.2保冷层伸缩缝的外面应再进行保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9.2.3保冷层和高温保温层的各层伸缩缝必须错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9.2.4绝热层膨胀间隙的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9.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9.3.1设备及管道硬质绝热制品绝热层伸缩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位置正确,缝内无杂质和硬块、填料正确,填塞严密,无漏填现象、捆扎牢固。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规整,外表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9.3.2高温设备及管道保温层的伸缩缝外,应再进行保温。410/489合格材质、结构符合设计要求,敷设牢固。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外形平整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9.2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伸缩缝宽度的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塞尺检查。4.10检查数量4.10.1绝热结构的固定件、支承件材质、品种或规格的检查数量应为100%。4.10.2保温、保冷材料及其制品,绝热层的粘结剂、耐磨剂、密封剂等的材质、规格和性能的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10.2.1应从每次批量到货的材料中,按不同的材质、规格和性能分别进行一次随机抽样检查。样品大小可由施工单位与供货厂家双方协商确定。4.10.2.2当抽样检测的结果,有一项为不合格时,允许再进行一次抽样复检。4.10.2.3如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判定该批产品质量为不合格。但对材料或其制品的性能检查应为同一抽样的全部性能检查。411/4894.10.3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的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10.3.1当设备面积为每50m2或不足50m2,管道长度为每50m或不足50m时,均应抽查3处,设备每处检查面积应为0.5m2,设备及管道每处检查布点不应少于3个。当同一设备的面积超过500m2或同一管道的长度超过500m时,取样检查处的间距,可适当增大。每检查处以检查布点的平均值代表其施工质量。4.10.3.2可拆卸式绝热层的检查数量为每50个或不足50个均应抽查3个。4.10.3.3当质量检查处中,若有一处不合格时,应在不合格处附近300mm范围内加倍取处复查,仍有一处不合格时,应认定该处为不合格。第五章防潮层的质量检验5.0.1本章适用于设备及管道保冷层和敷设在地沟内管道保温层外防潮层的质量检验。5.0.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潮层材料的材质、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合格证、配合比或性能检测报告。5.0.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12/489玻璃布搭接处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搭接处应密实、连续,其环向、纵向搭接不得少于50mm,缝口朝下。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搭接均匀,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0.3.2防潮层的厚度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厚度不得小于5mm,无气泡、翘口、脱层、开裂等缺陷。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平整,密实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0.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潮层表面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5.0.5防潮层的检查数量应符合末标准4.10的有关规定。第六章保护层的质量检验6.1金属保护层413/4896.1.1本节适用于金属保护层的质量检验。6.1.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金属保护层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和检查材料的合格证。6.1.2.2采用普通薄钢板时,其里外表面必须涂刷防锈涂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1.2.3管道弯头与直管段上金属扩壳的搭接部位,直管段金属护壳膨胀的环向接缝部位,静置设备,转动机械的金属护壳膨胀缝的部位,均严禁加置固定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1.2.4当固定保冷结构的金属保护层时,严禁损坏防潮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可疑处可拆开检查。6.1.2.5设备及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纵向接缝和水平接缝必须上搭下,成顺水方向。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4/4896.1.2.6保冷结构金属扩壳的搭接处,应进行密封处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1.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1.3.1金属保护层固定件的间距和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固定件的间距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固定件安装牢固,无松动和脱漏。检验方法观察、手拉和按压检查。6.1.3.2金属保护层膨胀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膨胀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接缝严密,搭接尺寸正确,间距均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1.3.3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金属保护层搭接尺寸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6.1.3.3规定。项目质量要求415/489室内设备及管道一般部位>20膨胀缝部位>50露天或潮湿环境一般部位>50膨胀缝部位>75弯头平壁面的捶接尺寸高温75~150中低温50~70集冷30~50设备平壁面的插接尺寸>20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搭接尺寸均匀严密,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6.1.3.4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纵向接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位置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接缝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6/4896.1.3.5金属保护层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无翻边、豁口、翘缝和明显的凹坑。管道金属护壳的测试公式差不得大于10mm。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外观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外卡尺,钢尺配合检查。6.1.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金属保护层表面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4mm。检验方法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2毡、箔、布类保护层6.2.1本节适用于毡、箔、布类保护层的质量检验。6.2.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2.2.1毡、箔、布类保护层材料和粘结剂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6.2.2.2毡、箔、布类保护层的搭接方向必须上搭下,成顺水方向。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7/4896.2.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2.3.1毡、箔、布类保护层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无松脱、翻边、豁口、翘缝、气泡等缺陷。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整洁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手剥检查。6.2.3.2毡、箔、布类保护层的接缝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粘贴严密、牢靠,对于管道,其环向与纵向接缝搭接尺寸不应少于50mm。对于设备平壁或大型贮罐,其接缝搭接尺寸宜为30mm。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接缝搭接尺寸均匀,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6.2.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2.4.1毡、箔、布类保护层表面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3抹面保护层6.3.1本节适用于抹面保护层的质量检验。418/4896.3.2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抹面保护层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或材质检验证书、抹面材料配合比和抹面材料试样的性能检测报告。6.3.3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6.3.3.1抹面保护层伸缩缝的留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高温管道抹面层的伸缩缝表面应加金属护壳或其它防水措施。室外抹面层的伸缩缝表面应加金属护壳或其它防水措施。大型设备抹面层留出的方格形或环形凹槽伸缩缝的宽度与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伸缩缝外观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3.2抹面保护层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表面无酥松层,冷态下无干缩裂缝,不得露出铁丝头和铁丝网痕迹。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平整光洁。419/489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4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抹面保护层表面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检验方法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4检查数量6.4.1保护层的检查数量应符合本标准4.10的有关规定。\uf075压缩机的安装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膜式等容积式压缩机的安装。第2条本篇是压缩机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压缩机的拆卸和清洗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体安装的压缩机一般应作下列拆洗工作;1、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拆卸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并将设备表面和拆下的零、部件清洗干净,气阀和填料不应用蒸汽清洗;420/4892、用油封润滑油封存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油封期限内安装时,除气阀外,其他零、部件均可不拆洗。3、螺杆式压缩机和滑片式压缩机,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油封期限内安装时。可不拆洗,有特殊要求者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4、膜式压缩机应拆洗虹盖、膜片和吸、排气阀。二、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应清洗主机零、部件和附属设备,气阀、填料和其他密封件不应用蒸汽清洗,清洗后应将清洗剂或水分除净,并检查零、部件和设备表面有无损伤等缺陷,全格后应涂一薄层润滑油<无润滑压缩机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不涂油>。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压缩机第4条压缩机的纵、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2/1000。应在下列部位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包括对称平衡型>在机身滑道面或其他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拆去气缸盖,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其他型式压缩机,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基准面上测量。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5条组装机身和中体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用煤油注入机身内至润滑油的最高油面位置,经8小时不得有渗漏现象;421/489二、机身的纵、横向水平均不应超过0.05/1000。并应在下列部位测量;1、卧式压缩机<包括对称平衡型>的纵向不水平度在滑道的前、后两点位置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度在机身轴承孔处测量<见图V-1.1>;2、立式压缩机在机身接合面上测量。3、L型压缩机在机身法兰面上测量。三、两机身压缩机的主轴承孔轴心线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0.05毫米。第6条组装曲轴和轴承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曲轴和轴承的油路应畅通清洁,曲轴的堵油螺塞和平衡铁的锁紧装置必须紧固;二、轴瓦钢壳与轴承合金层粘合应牢固,不应有脱壳和哑声现象;三、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接触面积应小于70%;四、轴瓦与主轴颈间的径向和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对开式厚壁轴瓦的下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不应小于900,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接触弧面的70%;四开式轴瓦,轴颈与下瓦和侧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每块瓦面积的70%;薄壁轴瓦组装时不需研刮,但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22/489六、曲轴的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在曲轴每转900的位置上,用水平仪在主轴颈上测量;七、曲轴轴心线对滑道轴心线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1/1000<见图V-1.2>;八、检查曲柄之间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距离<见图V-1.3>,其变动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万分之一行程值。九、曲轴组装后,盘动数转,不应有阻滞现象。第7条组装气缸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气缸组装后,水路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不应有渗漏现象;二、卧式气缸轴心线对滑道轴心线的不同轴度,应符合表V-1.1的规定,其倾余方向应与滑道倾斜方向一致;在调整气缸抽心里,不应在气缸端面加放垫片。三、立式气缸找正时,应使活塞在气缸内四周的间隙均匀,其偏差应小于活塞与气缸间平均间隙值的1/2。气缸轴心线对滑道轴心线的不同轴度气缸直径<亳米>径向位移不应超过<毫米>倾斜不应超过≤1000.05423/489>100~3000.070.02/1000>300~5000.100.04/1000>500~10000.150.06/1000>10000.200.08/1000第8条组装连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连杆的油路应畅通、清洁;二、厚壁的连杆大头瓦与曲柄销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大头瓦面积的70%;薄壁的连杆大头瓦不需研刮,连杆小头衬套<轴瓦>与十字头销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小头衬套<轴瓦>面积的70%。三、连杆大头瓦与曲柄销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连杆小头衬套<轴瓦>与十字头销的径向间隙、小头衬套<轴瓦>与十字头体的轴向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连杆螺栓和螺母,应参照设备技术文件推荐的拧紧力矩,均匀地拧紧和锁牢。第9条组装十字头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十字头滑履与滑道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滑履面积的60%;424/489二、十字头滑履与滑道间的间隙在行程的各位置上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对称平衡型压缩机、机身两侧的十字头系作对称运动、滑履受力方向不同,组装时,应按制造厂所作的标记进行,防止装错以保证活塞杆轴心与滑道轴心重合;四、十字头销的连接螺栓和锁紧装置,均应拧紧和琐牢。第10条组装活塞和活塞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活塞环应先在气缸内作漏光检查,在整个圆周上漏光不应多于两处,每处不应超过45度弧长,且与活塞环开口距离应大于30度<塑料环除外>;二、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端面间的间隙、活塞环放入气缸的开口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活塞环在活塞环内用手应能自由转动,手压活塞环时,环应能全部沉入槽内,活塞装入气缸内,同组活塞环开口的位置应互相错开,所有开口位置应与阀孔错开;四、活塞与气缸镜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卧式气缸和底部浇有轴承合金的活塞,其上部间隙允许比下部间隙小于平均间隙的5%左右;五、浇有活塞轴承合金的活塞支承面,与气缸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活塞支承弧面的60%。425/489六、活塞杆与活塞、活塞杆与十字头应连接牢固并锁紧;七、活塞在气缸的内、外止点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11条组装填科和刮油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组装填料时,其油、水、气孔道必须畅通、清洁;二、各填料环端面、填料盒端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三、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组环面积的70%;四、刮油器组装时,刮油刃口不应倒圆,刃口方向不得装反;五、填料和刮油器组装后,各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六、填料压盖的锁紧装置必须锁牢。第12条组装气阀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气阀弹簧的弹力应均匀,阀片和弹簧应无卡住和歪斜现象;二、气阀调节装置和阀片升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气阀组装后应注入煤油进行严密性试验,只允许有不连续的滴状渗漏现象。第13条组装润滑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油管不应有急弯、折扭和压扁现象;426/489二、曲轴与油泵或曲轴与注油器连接的传动机构,应运转灵活;三、润滑系统的管路,阀件、过滤器和冷却器等,组装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无规定时,应按额定压力进行试验,不应有渗漏现象。四、油管应先经排气排污,然后与供油润滑点连接。第四章附属设备第14条压缩机的附属设备<如冷却器、气液分离器、缓冲器、干燥器、储气罐、滤清器、放空罐等>就位前,应按施工图核对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是否相符,并检查各管路是否畅通。第15条承受压力的附属设备应按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无规定时,强度试验压力应按表V-12.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按额定压力进行。附属设备强度试验压力表V-1.2倾定压力P<公斤力/厘米>试验压力PS〔公斤/厘米2121.5PP+31.25P427/489第16条强度试验应以水为介质,设备在试验压力下维持5分钟,然后降压至额定压力,并用小锤沿焊缝两旁150毫米处轻轻敲击作全面检查,不得有渗漏或变形等现象。第17条用空气或惰性气体为介质进行严密性试验时,宜用下列方法检查:一、用肥皂水涂在螺栓和铆、焊等接缝处,观察有无气泡;二、气体在每小时<至少观察1小时>内的泄漏量或压力降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18条承受压力的附属设备,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时,可不作强度试验,仅作严密性试验;一、在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具有合格证;二、外表无损伤良迹;三、在技术文件的规定期限内安装。第19条淋水式冷却器的排管的不水平度和排管立面的不铅垂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均不应超过1/1000;溢水槽溢水就均匀。第20条卧式设备的不水平度和立式设备的不铅垂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均不应超过1/1000。第五章试运转428/489第21条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的紧固件,应全面复查是否紧固;二、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压缩机的要求;三、润滑油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供油情况应正常;四、进气管路应清洁;五、进水和排水管路应畅通;六、盘动压缩机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七、各级安全阀应灵敏。第22条压缩机无负荷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二、起动压缩机随即停止运转,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再依次运转5分钟、30分钟和4~8小时,每次运转前,均应检查压缩机的润滑情况是否正常;三、运转中油压、高温和各摩擦部位的温升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响声,各紧固件应无松动。第23条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29/489一、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起动压缩机进行吹洗。从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洗,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但每级吹洗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各级吹洗压力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按1.5~2公斤力/厘米2进行;二、吹洗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干净,并检查有无损坏;三、逐渐升压运转,在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下应运转1小时;为额定压力的1/2下应运转2小时;为额定压力的3/4下应运转2小时;在额定压力下运转时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少于24小时;四、压缩机和升压运转中,应无异常现象后,方得将压力逐渐升高,直到稳定在要求的压力下运转;五、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得高于250公斤力/厘米2;六、压缩机运转中油压不得低于1公斤力/厘米2,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有十字头的压缩机不应高于60℃,无十字头的压缩机不应高于70℃;七、压缩机各级排水温度,不应高于40℃;八、压缩机的振动和声音应正常。第24条压缩机在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记录:430/489一、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二、各级吸、排气温度和压力;三、各级进、排水温度和冷却水供应情况四、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是滞正常;五、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响声;六、各连接部位有无漏气、漏油或漏水现象;七、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八、气量调节装置是否灵敏;九、主轴承、滑道、填料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十、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升;十一、自动控制装置是否灵敏。第25条压缩机试运转合格后,应更换润滑油。第五章试运转第21条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431/489一、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的紧固件,应全面复查是否紧固;二、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压缩机的要求;三、润滑油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供油情况应正常;四、进气管路应清洁;五、进水和排水管路应畅通;六、盘动压缩机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七、各级安全阀应灵敏。第22条压缩机无负荷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二、起动压缩机随即停止运转,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再依次运转5分钟、30分钟和4~8小时,每次运转前,均应检查压缩机的润滑情况是否正常;三、运转中油压、高温和各摩擦部位的温升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响声,各紧固件应无松动。第23条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32/489一、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起动压缩机进行吹洗。从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洗,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但每级吹洗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各级吹洗压力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按1.5~2公斤力/厘米2进行;二、吹洗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干净,并检查有无损坏;三、逐渐升压运转,在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下应运转1小时;为额定压力的1/2下应运转2小时;为额定压力的3/4下应运转2小时;在额定压力下运转时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少于24小时;四、压缩机和升压运转中,应无异常现象后,方得将压力逐渐升高,直到稳定在要求的压力下运转;五、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得高于250公斤力/厘米2;六、压缩机运转中油压不得低于1公斤力/厘米2,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有十字头的压缩机不应高于60℃,无十字头的压缩机不应高于70℃;七、压缩机各级排水温度,不应高于40℃;八、压缩机的振动和声音应正常。第24条压缩机在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记录:433/489一、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二、各级吸、排气温度和压力;三、各级进、排水温度和冷却水供应情况四、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是滞正常;五、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响声;六、各连接部位有无漏气、漏油或漏水现象;七、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八、气量调节装置是否灵敏;九、主轴承、滑道、填料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十、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升;十一、自动控制装置是否灵敏。第25条压缩机试运转合格后,应更换润滑油。第六章无润滑压缩机第26条无润滑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要求,除应按本篇第一、二、三、四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434/489一、装配前对油封零件应进行去油清洗,气缸镜面、活塞杆表面不应有锈迹存在;二、气缸、填料组装后,其水路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用水进行严密性试验,不应有渗漏现象;三、填料组件的各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支承环与气缸镜面间的羊隙,支承环与环槽端面间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刮油器的组装,其刃口方向应正确,不得装反,活塞杆上的挡油圈应组装牢固;六、组装活塞前应有活塞杆表面、气缸镜面上涂一层零号二硫化钼粉,并将表面多余的二硫化钼粉末吹净,有特殊要求者按齐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七、采用内部冷却的活塞杆,其冷却液进、排管路应畅通,管接头应装配牢固。第27条压缩介质为氧气等易燃性气体的压缩机,凡与介质相接触的零、部件<包括活塞杆、填料、挡油圈>、附属设备和管路,除了必须去油清洗外,还必须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第50条和附录八的规定脱脂,脱脂后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将管路两端作无油封闭。第28条无润滑压缩机的试运转,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介质进行,无规定时,除按本篇第五章的规定进行无负荷与空气负荷试运转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435/489一、运转中冷却液必须充分供应,活塞杆表面温度、各级排气温度、排液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运转中活塞杆表面的刮油情况应良好;曲轴箱和十字头的润滑油不得带入填料的气缸;三、在逐级升压过程中,应待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填料密封良好、没有发现卡死等现象后,方得将压力逐级升高。第29条施工完毕或试运转暂停期间,应作好防锈处理;一般应在吸气管内通入无油干燥氮气,慢慢转动压缩机,经放空阀排出,使氮气吹尽气缸内的水分,然后关闭吸、排气管阀门,防止生锈。第七章现场组装的螺杆式压缩机第30条组装前应作好下列工作:一、压缩机主机和附属设备,应清洗干净,并除尽清洗剂或水分,仔细检查转子、轴承、齿轮、气缸有无损伤等缺陷,严防杂质带入工作腔,气氛螺杆式压缩机的清洗脱脂应符合本篇第六章第27条的规定;二、压缩机的气缸、转子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第31条组装气缸、转子和齿轮应符合下列要求:436/489一、气缸的纵、横微波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05/1000,且其倾斜应为同一方向,可在气缸中分面上或轴承孔内测量;二、机组找正时,应以电机轴<或增速箱轴>的轴心线为基准,其不同轴度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同轴度的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三、轴封与轴戏曲间的径向间隙、径向轴承与转子轴颈间的径间间隙、止推轴承与推力盘间的轴向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螺杆之间的啮合间隙、螺杆外圆与气缸壁间的间隙、螺杆两端面与气缸侧壁间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气缸、转子找正找平后,应对称均匀地拧紧地脚螺栓;并在气缸中分面上和转子轴颈上放置水平仪,复查气缸和转子的不水平度;六、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2条附属设备的安装,除应符合本篇第四章的规定外,吸、排气肖单器应压缩空气吹洗干净,其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气缸的吸、排气口。第33条螺杆式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洗润滑系统;二、冷却水应供给正常,无渗漏现象;437/489三、油压、温度、断面、电动旁通阀,过电流、欠电压等安全联锁装置,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校验调试合格;四、在压缩机吸入口处,应装设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空气过滤器;五、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全开或拆除有关阀件。第34条无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起动油泵,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下运转不少于15分钟;二、应单独起动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并连续运转不少于1小时,其振动和轴承温度应正常;三、电机与压缩机连接后,盘动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四、应起动压缩机2~3分钟,确认无异常现象后,连续运转不少于30分钟,压缩机停转15分钟后,油泵方得停止运转,然后清扫各注油口的过滤网;五、应再次起动压缩机,连续运转不少于2小时进行吹洗,并检查各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第35条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在吸入口处装上消音器,并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装好各种测量仪表,开启或关闭各有关阀件;二、应起动压缩机无负荷运转不少于30分钟;438/489三、应缓慢关闭旁通阀,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升压速率和运转时间,逐级升压与运转,借压力的升高使压缩机缓慢地升温;四、应升压至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少于4小时,压缩机和逐级升压运转中,轴承温度和振动情况无异常现象后,方得将压力逐级升高;五、在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中,每半小时应检查并记录以下各项;1.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分供油情况;2.各级吸、排气温度和压力;3.各轴承温度;4.各级进、排水温度和冷却水供应情况;5.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升。第36条升温试验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按设备技术规定的温度进行升温试验,检查在该温度下运转的可靠性;二、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升温值,高速温度继电器;三、升温方法可用提高排气压力<需相应调整压力继电器>,或在气体吸入口处加热气体来达到需要的温度;439/489四、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连续运转不少于2小时,并经常检查轴承温度、电机电流和振动情况;五、升温试验结束后,应拆卸缸气缸盖,仔细检查转子有无接触烧损等痕迹;同时应恢复温度、压力继电器的触发点的原来位置。第37条压缩机升温试验合格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作安全阀和压差继电器灵敏度的试验,其动作应正确灵敏。第38条压缩机试运转合格后,应更换润滑油。\uf075风机的安装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离心通风机、离心鼓风机、离心压缩机、轴流通风机、罗茨式鼓风机和叶氏式鼓风机的安装。第2条本篇是风机<不包括辅助设备>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第3条风机安装的基础、清单和防震装置应符合有关设计的要求。第4条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440/489一、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如地脚孔中心距、进、排气口法兰孔径和方位及中心距、轴的中心标高等>的主要安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二、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进、排气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四、检查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的防锈情况,和转子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形或严重锈蚀、碰伤等,如有上述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第5条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二、现场组装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和转子与齿轮轴两端中心孔、轴瓦的推力面和推力盘的端面机壳水平中分面的连接螺栓孔、转子轴颈和轴封处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三、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保护层,应严加保护,不得损伤;四、不应将转子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第6条风机的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的管路除应清洗干净和畅通外其受压部分均应作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用水压试验时试验压力441/489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5倍,用气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05倍;现场配制的润滑、密封管路应进行除锈、清洗处理。第7条风机的进气管、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和气体加热成冷却装置油路系统管路等均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和别劲,风机机壳不应承受其他机件的重量,防止机壳变形。管路安装完毕后,应复测机组的不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注:中、小型机组〔如类似DA350-61机组的油路系统管路可不设单独支援。第8条风机附属的自控设备的观测仪器、仪表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第9条风机连接的管路需要切割或焊接时,不应使机壳发生变形,一般宜在管路与机壳脱开后进行。第10条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有护罩;风机的进气口或进气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其他安全设施。第二章离心通风机第11条离心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并将转子卸下清洗,但电动机直联传动的风机可不拆卸清洗;442/489二、轴承的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不应低于4公斤力/厘米2。三、清洗和检查调节机构,其转动应灵活。第12条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第13条现场组装的机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应妥善保护,不应有锈蚀或操作,底座放置在基础上时,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第14条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接合,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主轴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底不应超过0.3/1000,用水平仪在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第15条轴瓦研刮前应先将转子轴心线与机壳轴心线校正,同时调整叶轮与进气口间的间隙和主轴与机壳后侧板轴孔间的间隙,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16条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轴承盖与轴瓦间应保持0.03~0.04毫米的过盈<测量轴瓦的外径和轴承座的内径>。第17条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心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并将叶轮进气口与机壳进气口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高速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紧固。其间隙值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100,,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1000~3/1000<外径小者取大值>。调整时力求间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风机效率。443/489第18条离心通风机找正时,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定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不应超过0.2/1000。第19条滚动轴承装配的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的不同轴度,可待转子装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第三章轴流通风机第20条轴流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除应按本篇第11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检查叶片根部是否损伤,紧固螺母是否松动;二、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组或蜗轮蜗杆。第21条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第22条现场组装的机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平剖分机组应将主体风筒上部和转子拆下,并将主体风筒下部、轴承座和底座等在基础上组装后,用成对斜垫铁找平;二、垂直剖分机组应将进气室安放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再安装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底平面应均匀接触,两轴承孔对公共轴线的不同轴度不应超0.05毫米;轴瓦研刮后,将主轴平放在轴瓦上,用划针固定在主轴轴头上,以进气室密封444/489圈为基准测主轴和进气室的不同轴度,其值不应超过2毫米,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机壳、静子和扩压器;三、立式机组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轮毂上测量,传动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2/1000;四、水平剖分和垂直剖分机组的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步应超过0.2/1000;机组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3/1000<电站用轴流引风机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用水平仪分别在主轴和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第23条叶片校正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校正各叶片的角度,并锁紧固定叶片的螺母,如需将叶片自轮毂上卸下时,必须按打好的字头对号入座,防止位置错乱破坏转子平衡。如叶片损坏需更换时,在叶片更换后,必须锁紧螺母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第24条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第25条叶轮与主体风筒<或机壳>间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对应两侧的半径间隙之差如无规定时可按表V-2.1的规定执行。叶轮与主体风筒间的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表V-2.1叶轮直径<毫米>≤600>6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8000>8000445/489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不应超过<毫米>±0.5±1±1.5±2±3.5±5±6.5第26条主体风筒上部接缝或进气室与机壳、静子之间的连接法兰以及前后风筒和扩压器的连接法兰均应对中贴平,接合严密。前、后风箱和扩压器等应与基础连接牢固,其重量不得加在主本风筒<或进气室>上,防止机体变形。第四章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第27条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清洗齿轮箱及其齿轮;二、检查转子和机壳内部;三、清洗润滑系统使其畅通、清洁。第28条转子与转子间<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转子与机壳间、转子与墙板间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29条风机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轴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第五章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446/489第30条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各机件和附属设备均庆清洗干净,其接合面防锈油脂除去后,应涂以润滑层加以保护<特殊要求者例外>;二、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的机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扩压器、回流器和轴承箱等清洗时可不拆卸;三、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除油冷却器外其斜均可不单独试压;四、气体调节装置和气体冷却系统应拆洗干扰,其受压疗分一般可进行试压;如有特殊要求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第31条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直联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3/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机壳中分面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二、有增速器的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颈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2/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下机壳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见图V-2.1>,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整个机组的找正一般均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第32条底座或整体机组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47/489一、按机组的大小选用成对斜垫铁,对转速超过3000转/分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垫铁与基础、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均不应小于接合面的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毫米;二、每组垫铁选配后应成组放好,并作出标记防止错乱;三、底座如为数块组成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核对机壳和轴承座等地脚螺栓的位置是否相符;四、底座上导向键<水平平键或垂直平键>与机体间的间隙应均匀,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时,健在装配的键槽内的过盈应为0.01~0.02毫米;在对应可滑动的键槽内两侧间隙的部属C1+C2应为0.04~0.08毫米,顶间隙c应为0.5~1.0毫米,埋头螺钉低于健a为0.3~0.5毫米<见图V-2.2>。第33条轴承座和下机壳装在底座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轴承座与下机壳为整体的机组,应将机体的下半部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二、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轴承座应先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校正下机壳与主轴轴心线的不同轴度<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448/489三、有导向键的轴承座或下机壳上的锚爪与底座相连接的螺栓应正确固定,螺栓与螺孔间的间隙和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c一般可以为0.03~0.06毫米<见图V-2.3>。四、轴承座与底座间,或下机壳的锚爪、轴承座与底座间,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对转速不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大于0.05毫米,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应大于0.04毫米。注:机座指轴承或下机壳的锚爪。第34条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毫米。第35条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顶间隙、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某项指标不符合,允许进行修、刮,但修、刮轴瓦时,应注意校正转子与机壳密封装置的不同轴度,并使转子与密封装置间的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可倾瓦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6条转子各部位<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和联轴器等>的轴向和径向跳支均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7条上、下机壳的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局部间隙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49/489一、工作压力低于或等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12毫米<烧结鼓风机例外>;工作压力高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08毫米;二、连接螺栓不应碰伤,接合面间如有密封填料或涂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均匀地填上或涂上。第38条增速器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行星齿轮增速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一、轴瓦的各部间隙<顶隙、侧隙等>、接触弧面和单位面积内的触点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必要时应进行刮研;二、齿轮组轴间的中心中距、不平行度、齿侧间隙和接触班点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齿轮箱的上、下壳体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6毫米,连接螺栓不应碰伤。第39条所有上瓦背与轴承盖<或压盖>的过盈值以及下瓦背和轴承孔的接触面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过盈值一般为0.03~0.07毫米,接触面一般不应小于75%。第40条电动机、汽轮机、燃气轮机与增速器、鼓风机、压缩机连接时,共不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六章试运转450/489第41条风机试运转应分两步,第一步机械性能试运转;第二步设计负荷试运转。一般均应以空气为压缩介质,风机的设计工作介质的比重小于空气时,应计算以空气进行试运转时所需的功率和压缩后的温升是否影响正常运转,如有影响,必须用规定的介质进行设计负荷试运转。第42条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的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填充系统进行彻底冲洗;三、鼓风机和压缩机的循环供油系统的连锁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琐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锁装置、水路系统调节装置、阀件和仪表等均应灵敏可靠,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电动机或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转向应与风机的转向相符;五、盘动风机转子时,应无卡住和摩擦现象;六、阀件和附属装置应处于风机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置;七、机组中各单元设备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八、检查各项安全措施。451/489第43条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应根据风机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按设备技术文件确定所需的时间。无规定时,在一般情况下要按下列规定;一、离心、轴流通风机,不应少于2小时;二、罗茨、叶氏式鼓风机在实际工作压力下,不应少于4时;三、离心鼓风机、压缩机,最小负荷下<即机构运转>不应少于8小时,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4小时;四、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喘振流量范围设备技术文件注明>。第44条风机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风机运转时,以电动机带动的风机均应经一次起动立即停止运转的试验,并检查转子与机壳等确无摩擦和不正常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汽轮机、燃气轮机带动的风机的起动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二、风机起动后,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停留<临界转速由设计>;三、风机起动时,润滑油的温度一般不应低于25℃,运转中轴承的进油温度一般不应高于40℃;四、风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循环供油是否正常,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同温度降到小于45℃后,再停止油泵工作;452/489五、有起动油泵的机组,应在风机起动前开动起动油泵,待主油泵供油正常后才能停止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运转前,应先开动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油温度降到45℃后再停止起动油泵;六、风机运转达额定转速后,应将风机调理到最小负荷<罗茨、叶氏式鼓风机除外>进行机械运转至规定的时间,然后逐步调整到设计负荷下检查原动机是否超过额定负荷,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运转至所规定的时间为止;七、高位油箱的安装高度,以轴承中分面为基准面,距此向上不应低于5米;八、风机的润滑油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压力必须低于油压;九、风机运转时,轴承润滑油进口处油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一般进油压力应为0.8~1.5公斤力/厘米2,高速轻载轴承油压低于0.7公斤力/厘米2时应报警,低于0.5公斤力/厘米2时应停车。当油压下降到上述数值的上限时,应立即开动起动油泵或备用油泵,同时查明油压不足的原因,并设法消除;十、风机动转中轴承的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表V-2.2、V-2.3的规定;十一、风机运转时,轴承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离心、轴流通风机、罗茨、叶氏式鼓风机轴承的径向振幅<双向>表V2.2453/489转速<转/分>≤375>375~650>550~750>750~1000>1000~1450>1450~3000>8000振幅不庆超过<毫米>0.180.150.120.100.080.060.04离心鼓风机、压缩机和增速器轴承的径向振幅<双向>表V-2.3转速<转/分>≤3000>3000~6500>6500~10000>10000~18000主机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滚动0.08滑动0.050.040.030.02增速器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0.040.040.03454/489注:上两表所列振幅系指测振器的触头沿铅垂方向安放于轴承压差上所测得的数值。规定:无规定时,一般应符合表V2.4的规定;轴承温度表V-2.4轴承形式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温度不宜高于<℃>8060十二、风机运转时,应间隔一定的时间检查润滑油温度和压力、冷却水温度和水量、轴承的径向振幅、排气管路上和各段间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保安装置、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以及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设备技术文件中规定要测量的参数值等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好记录;十三、风机试运转完毕,应将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起动状态。\uf075泵的安装规定第一章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455/489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456/489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第9条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457/489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四、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五、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六、盘车应灵活、正常;七、泵起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入口阀门:全开;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口阀全闭>。第10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第11条泵的起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第12条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附属系统运转应正常,压力、流量、温度和其他要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三、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泄漏;458/489四、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五、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高于7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亳升/时<每分钟约3滴>;七、原动机的功率或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八、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九、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可参照表V-3.1的规定执行;泵的径向振幅<双向>表3.1转速<转/分>≤375>375~600>600~750>750~1000>1000~1500>1500~3000>3000~6000>6000~12000>12000459/489振幅不应超过<毫米>0.180.150.120.100.080.060.040.030.04注:振动应用手提式振动仪在轴承座或机壳外表面测量。十、其他特殊要求应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13条试运转结速后,应做好下列工作一、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系统的阀门;二、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三、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四、如长时间停泵泵放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玷污、锈蚀和损坏。460/489第二章离心泵第14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15条找平应以水平中开面、轴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第16条对于非中心支承的原动机如汽轮机或输送高液体的泵<如烟炉给水泵、热油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计及工作状态下轴心线位置的变化。第17条起动前,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满液体。第18条输送高、低温液体的泵,起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第19条离心泵不应在出口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第20条管道泵和其他直联泵<电动机与泵同轴的泵>的转向点动方法检查。第21条屏蔽泵的转向应用下述方法检查:泵起动后,如泵的实际关死扬程与性能曲线规定的关死扬程相符,表示转向无误;如相差太大,且确认并非由于泵内<包括屏蔽电机内>气体未排尽而引起,则表示转向有误。第22条水泵涡轮机组中的涡轮机的安装要求可参照同类型离心泵的规定执行。461/489第23条水泵涡轮机组试运转时,当涡轮机尚未回收能量前,应确保电动机的电流小于额定值,严防电机超载。第三章深井泵第24条本章适用于长轴深井水泵和湿式潜水电泵的安装。第25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26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检查:一、井管内径和不直度应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内径一般应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寸大50毫米左右,使泵体在井内能自由上下,并不得损伤潜水电缆;二、井管管口伸出基础相应平面不应小于25毫米;三、井管与基础间应垫放软质隔离层;四、基础中部顶留空的尺寸应满足扬水管与泵座连接的需要;五、井管内应无油泥和污、杂物;六、扬水管应平直,螺纹和法兰端面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七、长轴深井泵尚应作下列检查;462/4891.泵的传动轴端面应平整,传动轴在两端支承的情况下,中部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毫米;螺纹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2.轴承支架和橡胶轴承应完好无损,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八、潜水电泵尚应作下列检查:1.法兰上保护电缆的凹槽,不得有毛刺或尖角,并应清理干净;2.电接头应浸入水中6小时,用5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兆欧;3.电机定子绕组在室温水中浸渍48小时后,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40兆欧。第27条泵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组装泵、扬水管、传动轴时,应在连接件切实紧固后逐步放入井中,严防机件和工具落入井内,潜水电泵的电缆应捆绑在扬水管上;二、螺纹连接的扬水管相互连接时,应加润油,不应填入麻丝、铅油;管子端面应与轴承支架贴合<长轴深井泵>或直接贴合,两管旋入联管器的深度应相等;法兰连接的扬水管,法兰端面间应加垫片;三、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放在基础上时,若井管略有偏斜,泵座应有相应的偏斜<切勿单纯校正泵座的水平>;泵座与基础间的间隙应以楔铁填实。四、长轴深井示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传动轴相互连接时,两轴端面应贴合,两轴旋入联轴节的深度应相等;463/4892.电动机与泵座应紧密贴合,其间不得加垫,如电动机轴与电机空心轴不同轴时,应在泵座与基础间的加斜垫铁调整。五、潜水电泵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泵与电机组装后,应通过电机灌水向潜水电机内灌满洁净清水;2.机组潜入水中的深度一般不应超过70米,如必须超过70米时,应对电机定子绕组、电缆和接头进行耐水压试验。第28条泵试运转前尚应作好下列工作:一、长轴深井泵;1.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2.检查止退机构是否灵活、可靠;3.启动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用水预润橡胶轴承。二、潜水电泵:1.计算电缆的电压降,应保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电压不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2.每次启动前,均应使井部分扬水管内充满空气;3.潜水电泵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464/489第29条长轴深井泵启动后20分钟,应停泵再次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第30条对未能在入井前检查电机转向的潜水电泵,应根据启动电流的变化情况确定电机的正确转向。第31条当扬水管中的水尚未全部流回井内时,泵不得重新启动,停泵至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3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33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检查:一、泵轴和传动轴不应弯曲;如弯曲,应调直;二、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三、叶轮外缘与叶轮外壳之间的间隙应均匀,偏差应不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4条斜式轴流泵安装的倾斜角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35条泵试运转前应作好下列工作:一、检查叶片的安装角是否与使用需要相对应,否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调整叶片的安装角;465/489二、启动前,应用清水或肥皂水预润橡胶轴承,直至泵正常运转。第五章往复泵第36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37条找平应以机身滑道、轴承座、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加工面为基准进行测量。第38条安全阀应有出厂铅封、不得随意调整。第39条隔膜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液压隔膜泵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液压油,并应确保液压腔内不含气体;二、三阀<安全阀、补油阀和放气阀>出厂时已经调整,一般不需调整,如启动后动作不灵或不正确,可在运转中调整。第40条泵试运转时应按下述要求升压,无负荷<出口阀门全开>运转不应小于15分钟,按工作压力的1/4、1/2、3/4各运转不应小于半小时,最后在工作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8小时。在前一压力级未合格前,不应进行后一压力级的运转。第41条试运转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应在出口阀全闭的情况下启动;466/489二、吸入和排出阀的工作应正常;三、安全阀、溢流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四、隔膜泵的三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五、蒸汽泵不得产生"撞缸"现象;六、计量泵的调节机构应灵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流量---行程曲线"进行复校;七、计量泵和其他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泵,填料的泄漏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八、超高压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第六章三螺杆泵第4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泵不应在无液体或出口阀门全闭的情况下启动,启动前泵内应灌注输送液体;二、输送液体温度高于60℃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第七章水环式真空泵第43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467/489一、试运转前,应向泵体内注入清水,盘车冲洗,洁净后放净污水,再注入常温清水;二、泵应在进气阀门全闭、泵进口端通大气的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供水量和水温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试运转结束后,应放尽泵内积水,再注入清水冲洗。第八章旋涡泵和中、小型混流泵第44条泵的安装应符合本篇第一章的规定。\uf075空分设备的安装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以深度冷冻方法分离空气为氧、氮和稀有气体的空气分离设备<以下简称空分设备>的安装。第2条本篇是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第3条有特殊安装要求的空分设备,应参照本篇有关条文并按设备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468/489第4条分馏塔抗冻基础应具备检验合格的记录,采用膨胀珍珠岩<珠光砂>混凝土时,其试样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75公斤力/厘米2,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2千卡/米·时·度<20℃>,并不应有裂纹。第5条吸附剂、填料、绝热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6条空分设备的黄铜制件不应接触氮气,充氮气密封的部分,在保管期间其压力应保持在500毫米水柱以上。第7条分馏塔内部各设备、管路、阀门,分馏塔外部凡与氧或富氧介质接触的设备、管路、阀门和各忌油机器均应进行脱脂,已由制造厂作过脱脂处理者,在安装时可不再脱脂,如被油脂污染,应再作脱脂处理;脱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附录八的规定执行。第8条热弯黄铜管的架热温度应为600~700℃。第9条焊接工作应按有关的标准、规程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常用有色金属焊丝<焊料>可能照附录四选用。第10条受压设备就位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一、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具有合格证的受压设备可不作强度试验仅作气密性试验,但如发现设备有损伤痕迹或有现场作过局部改装或停放的时间过长时,应作强度试验;469/489二、强度试验应用水压法,对不宜用水作介质或结构复杂的设备<精馏塔、板翅式换热器、吸附过滤器等>应用气压法,但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后方得进行;三、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压力<指表压,下同>和停压时间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V-4.1的规定。试验压力和停压时间表V-4.1项次项目试验压力停压时间1强度试验1.25P2.且不3.小于1公斤力/厘米25分钟2气密性试验P且不小于0.6公斤力/厘米21小时3板翅式换热器切换通道强度试验2P5分秒注:P---工作压力。470/489第11条阀门应按公称压力作气密性试验,泄漏量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自动阀的密封面可用煤油检查,经5分钟应无渗漏。第12条调整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低压精馏塔<上塔>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其他完全阀开启压力应符合表V-4.2的规定;安全阀开启压力表V4.2项次工作压力P<公斤力/厘米2>开启压力<公斤力/厘米2>12<6≥61.2P2.1.1P三、最后调整宜在系统上进行;四、在工作压力下不应泄漏;五、达到上述要求后,应予以铅封。第13条管路上波纹节组装时不应拉伸、扭曲和错位。第14条作过脱脂处理的忌油设备和机器试压或吹除时,所用的介质清洁、无油<用压缩空气时,可将气流吹在白色滤纸或白布上,经10分钟观察纸或布是否无油>。471/489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分馏塔第15条直接安放分馏塔的基础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5/1000。第16条找平分馏塔应用挂铅垂线方法对准外筒壳的上、下找平标记,有偏差时,可在底部垫钢板调整,但不应造成底板局部内凹。第17条分馏塔就位和装完附件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分馏塔内、外各系统进行吹除,达到畅通无阻;二、试压时,不应在安全阀前加盲板;三、应按高压、中压和低压系统分别试压查漏;四、分馏塔内、外的各主要设备均不应泄漏;但某些不影响设备性能的部位<如阀门密填封面等>可略有泄漏,泄漏压力符合表V-4.3的规定;五、泄漏压力降应按下列分式计算:ΔP=P1-T1/T2P2式中ΔP---泄漏压力降,公斤力/厘米2;P1---起算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1---起算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P2---终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472/489T2---终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泄漏压力降表V-4.3试验压力<公斤力/厘米2>停压时间<小时>泄漏压力降不应超过<公斤力/厘米2>高压系统20010050111421中压系统251261240.750.500.20低压系统0.680.10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分馏塔第一节组装第18条分馏塔基础的不水平度超过5/1000,全长不应超过15毫米。第19条保冷箱基础框架<型钢基础面>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473/489第20条吊装有色金属的设备和管子应防止损伤表面;如有伤痕,其深度不应超过壁厚的负公差。第21条设备的就位、找正和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选定的主管口与基础面上的基准线对准,其偏移不应超过3毫米;二、精馏塔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0.5/1000;三、其余设备的不铅垂度不庆超过1/1000。第22条装填蓄冷器石头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清洗石头填料,去除杂物;二、应在蓄冷器空间充水后再装入,防止石头破碎和损伤盘管表面,装填后应彻底吹除水分。第23条组装保冷箱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外表面的焊缝应作连续焊,并不应漏焊;二、不铅垂度不应超过2/1000;三、装立式液化气体泵的法兰,其平面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第24条分馏塔平台的标高偏差不超过10毫米;各立柱的不铅垂度全长不应超过10毫米。474/489第25条装配分馏内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路应能自由伸缩,并昼避免外加应力和焊接应力;二、各管碰,冷、热管的外壁间距不应小于200毫米:沿保冷箱壁敷设的冷管的外壁距箱不应小于300毫米;冷管外壁距分馏塔基础上表不应小于300毫米;三、液体排放管与设备连接后,宜向上倾斜,并在靠近保冷箱壁约300毫米范围内<热区部分>弯成Ω形通向排放阀,Ω形的高度应为6~10倍管子外径,防止阀门结霜,与液体容器连接的加热管、吹除管和安全阀管亦可参照上述方法配管;四、气体吹除管一般应有1/10坡度向吹除阀方向下降倾斜,不应有下凹死区,防止水分在管内冻结。第26条装配计器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计器管应作脱脂处理,并宜不试压后进行装配;二、气体计器管<如压力表管>不应与冷设备或冷管接触,间距不应小于2000毫米;三、液面计管的上阀管宜从容器中作1/10坡度向上倾斜斜通向阀门,下阀管从容器中水平引出,在靠近保冷箱壁约300毫米范围内<热区部分>弯成Ω形通向阀门。475/489第27条装配分馏塔外部管路时,管内的中锈一般应除去并保持洁净,不应有杂物和油污。第28条管路装配完毕后,阀门应开关灵活,无阻滞现象。第二节整体试压第29条分馏塔组装完毕后,应按各压力系统<用盲板堵截>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包括所有的加温管、排放管和计器管等>。第30条强度试验应用气压法,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1.25倍,停压5分钟,气压试验前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第31条气密性试验应有强度试验后进行,其试验压力和泄漏率应符合表V-4.4的规定。气密性实验压力和泄漏率表V-4.4项次项目试验压力<公斤力/厘米2>停压时间<小时>泄漏率不应超过%1中压系统61252低压系统0.61253液氧循环系统241476/4894中压塔外加温系统6225低压塔外加温系统122第32条分馏塔内需切换再生操作的设备<如吸附过滤器>应单独作气密性试验,停压4小时,其进、出口阀门的泄漏率不应超过1%。第32条气密性试验的泄漏率应按下述公式计算;Δ=〔1-P2T1/P1T2×100<2>式中Δ---泄漏率,%P1---起算点公斤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1---起算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P2---终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2---终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第34条试压用的空气应清洁、干燥、无油,检查泄漏应用无脂肥皂液,检查后应即擦拭干净。第三节吹除第35条分馏塔的吹除一般应先吹塔外系统,后吹塔内系统,防止脏物带人塔内。477/489第36条吹除塔内系统时,应先吹<正吹和反吹>蓄冷器或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其上的计器管>,扣吹其他设备和管路。第37条吹除时的空气压力,中压系统应保持2.5~4公斤力/厘米2,低压系统应保持0.4~0.5公斤力/厘米2。第38条各系统的吹除时间一般不应小于8小时;石头蓄冷器系统的吹除时间不应少于48小时;检查吹除情况,可用沾湿的白色滤纸或白布放在吹除出口,经5分钟,以无明显的机械杂质为合格。第四节整体冷试第39条整体冷试前,应对分馏塔进行全面加温和吹冷;空压机、膨胀机、切换阀和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必须作好运转的准备工作。第40条冷式应依次将精馏塔、冷凝蒸发器等主要设备冷却到尽量低的温度,各保持1~2小时,然后冷却整个分馏塔,使所有的设备、管路外表面结上白霜,并应保持3~4小时。第41条在冷态下应检查各部位的变形和泄漏,泄漏点的位置应作好标记〔可根据结霜的情况判断。第42条冷试后应使分馏塔恢复常温,然后以工作压力对各系统作停压检查<用盲板堵截>和通气检查<不用盲板堵截>,并应符合下列要求:478/489一、停压检查的泄漏率应符合表V-4.4的规定;二、通气检查应用无脂肥皂液,以无气泡为合格。第43条整体冷试后如有补焊、密封面处理和局部改装等情况,必要时应再进行冷试。第五节装填绝热材料第44条装填绝热材料在整体冷试后进行,装填时,应使分馏塔和基础上表面保持干燥。第45条装填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绝热材料内不应混有可燃物;二、绝热材料不应受潮,并不宜雨雪天装填;三、不应损伤计器管和电缆;四、装填应密实,不应有空穴;五、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46条装填绝热材料时,分馏塔内各设备、管路均应充气,充气压力应为0.45~0.5公斤力/厘米2,并微开各计器管阀门通气,同时使各铂热电阻通电,经常观察计器管和电缆有无故障。479/489第四章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第47条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的找平、配管和试压等应按本篇其他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第48条除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蒸汽加热系统的管路均应作脱脂处理。第49条安装真空容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有明显损伤,应作真空检查。第50条纯性化和分离系统中需抽真空的区段,其气密性试验和真空检查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用氦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停压24小时,压力降不应超过1%;无氦气时,可用氮气,停压24小时,不应泄漏;二、真空检查应停泵24小时,泄漏率不应超过1×10-4升/秒;三、漏率应按下述公式计算:ΔP·VQ=------<3>Δt式中:Q---泄漏率,托·升/秒;ΔP---两次测量的压差,托;V---真空腔容积,升;480/489Δt---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秒。第51条吸附器<纯化器>、催化器在装填吸附剂、催化剂前应用热气体吹干、吹净,热气体的排出温度宜为60~80℃。第52条吸附剂、催化剂装填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活化处理;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五进行。第53条稀有气体最终纯产品的灌充和充填钢瓶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其真空气压应低于2×10-3毫米汞柱;钢瓶应加热抽真空,其加热温度宜为90~100℃。第五章其他设备第54条安装吸附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油封防锈的阀门装设前,应作脱脂处理;二、气密性试验应在管路、阀门装配完毕后吸附剂装填前进行;试验应停压1小时无泄漏;三、吸附剂使用前宜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活化处理;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五进行;四、设备在吸附剂装填后和使用前应进行吹除,防止留有粉末和碎粒。第55条安装冷却塔和二氧化碳洗涤塔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塔体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0;481/489二、空气冷却塔和二氧化碳洗涤塔,在管路、阀门装配完毕后应以工作压力进行通气检查,检查可用无脂肥皂液,以无气泡为合可格。第56条碱水拌和器及其管路、阀门装设完毕后,应注水循环冲洗并检查,以无漏水为合格。第57条安装贮气囊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就位前应除去内部滑石粉;二、应作气密性试验,停压24小时不应泄漏。第58条安装灌充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停压1小时无泄漏;二、氧灌充器脱脂、试压和干燥处理后,各接头应封包良好。第59条安装低温液体贮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贮槽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立式贮槽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0。二、粉末真空结构的贮槽,其夹层内的真空度应高于10-2毫米汞柱。第六章机器安装482/489第60条本章适用于空分设备配套的低温机器<膨胀机、低温泵、回热式制冷机>的安装,其他机器如压缩机、风机、泵等的安装,应按本规范相应的分类设备各岫、篇的规定执行。第一节透平式膨胀机第61条膨胀机的蜗壳或箱盖的吊环不应用作整台机器的吊装。第62条膨胀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除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不应拆卸的机件,如有特殊原因需拆卸时,应经过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二、机件的装配间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组装、检查和调整,并作好记录;三、组装工作轮和风机轮的转子部件必须按制造厂的标记进行;工作轮、风机轮与转轴的锁紧装置应可靠;四、电机、齿轮轴、转子轴连接时,其不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转子和变速器结合部件组装必须进行动衡试验,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应清洗洁净,并保持畅通。483/489第63条膨胀机的轴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2/1000,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调整宜采用成对斜垫铁,电机制动的膨胀机找平时,应在高速齿轮轴上测量。第64条膨胀机冷试前,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应清洗洁净并畅通;二、加注的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仪表和电气装置应调整正确;四、电机的转向应符合膨胀机的要求;五、安全装置应正确可靠;六、运动部件和导流叶片的调节机构应灵活,无阻滞现象,七、应接通密封气体。第65条膨胀机冷试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冷试应在膨胀机上述检查合格后及装填绝热材料前配合分馏塔进行;二、每次冷试前应加温吹除,冷试中泄漏时,应停机解冻及排压后进行排除;冷试后应进行加温解冻吹除;三、膨胀机轴承的垂直双向振幅值不应超过0.02毫米;484/489四、膨胀机的超速控制应在达到额定工作转速的110~115%时起作用,试验应连续三次无误;五、应经常转动导流叶片的调节机构,不应有轻重不匀或卡住现象。第66条膨胀机在成套空分设备试转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使之符合规定并作好记录:第66条膨胀机在成套空分设备试运转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使之符合规定并作好记录:一、润滑油的压力和温度;二、轴承温度;三、进、出口压力和温度;四、喷嘴后压力;五、流量;六、电机制动功率。第二节活塞式膨胀机第67条活塞式膨胀机的折卸、清洗和装配除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485/489一、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不应拆卸的部件,如因特殊原因需拆卸时,应经过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二、进、排气阀杆与顶杆间的间隙、气缸的余隙和润滑系统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68条膨胀机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0.1~1000。第69条膨胀机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管路和接头不应泄漏;进、排气阀杆填料函处不宜泄漏;有活塞杆填料函结构的膨胀机,活塞杆填料函处亦不宜泄漏。第70条膨胀机冷试前,除应符合本篇第64条第一至五款的规定外,进、排气管路内不应有压缩空气存在,柱塞式注油器供油应正常。第71条膨胀机的无负荷试运转应在装填绝热材料前进行;超速控制试验<即防飞车装置试验>应符合本篇第65条第四款的规定。第72条膨胀机在冷试时,除进、排气阀杆填料函处可有微量泄漏外,其余各处不应泄漏;如有泄漏需排除时,应在停机解冻、排压后进行。第73条膨胀机在成套空分设备试动转中应检查润滑油、进排气口的压力和温度以及膨胀机转速,使之符合规定并作好记录。第74条试运转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加温吹除,使各受潮部分完全干燥。第三节离心式低温化气体泵486/489第75条泵的吸入管应向泵吸入口下降倾斜,不应有上升的坡度。第76条电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要求:机械密封的泵应脱开联轴节进行检查。第77条预冷后应盘动联轴节数转,不应有轻重不匀或卡住现象。第78条泵在试运转前应充分预冷,试运转时应检查泵的进、出口的压力、密封气体的压力和滚动轴承的温度,使之符合规定,并作出记录。第四节柱嘉式低温液化气体泵第79条柱塞泵就位前应清洗洁净;第80条泵的低温工作机件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进行脱脂;泵的气缸、柱塞和排出阀必须用航空汽油或95%乙醇进行脱脂并吹干。第81条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第82条泵的拆卸和装配除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外,柱塞与气缸顶部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运动部件应灵活,无阻滞现象。第83条装设泵的吸入管应符合本篇第75条的规定。第84条泵试运转前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加注适量的润滑油脂;二、电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要求;487/489三、气缸内注入液化气体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四、对柱塞和气缸应进行充分预冷;五、预冷后,运动部件应灵活,无阻滞现象。第85条柱塞泵试运转时,应检查进、出口压力和润滑油温升,使之符合规定并作好记录。第86条泵停止运转后,必须及时进行干燥处理。第五节回热式制冷机第87条本节适用于供空气分离或液化设备配套用的回热式制冷机的安装。第88条制冷机外部的无装饰表面的油封应进行清洗,其余部分不宜拆卸和清洗。第89条制冷机的气封压力低于3公斤力/厘米2时,应及时充气。第90条制冷机的安装、调整和试运转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第七章试运转第91条成套空分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分镏塔应整体冷试合格;二、空压机应经过试运转,其排量、压力和温度等均应符合分镏塔的要求;488/489三、其他各配套的机组、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等均应准备就绪,可随时投入运转。第92条成套空分设备的全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在规定的介质、状态下进行;二、无明显的漏气和漏液;三、各机组运转应正常;四、配合试生产制取合格的分离产品。48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