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其他文档 > 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格式为 docx ,大小 154556 KB ,页数为 8页

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作者:魏浩马茂清王超男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22年第07期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各国相继对俄罗斯出台诸多堪“”称毁灭性的制裁政策,力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水平,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国与国之间密不可分、互通有无,俄乌冲突所产生的影响绝不仅限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内部,将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世界经济。(一)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俄罗斯地跨北亚和东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2020“”年期间,俄罗斯对外贸易规模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就贸易差额而言,俄罗斯历年的出口额均显著大于进口额,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20年,俄罗斯的出口总额为3371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17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054亿美元。此外,2015年,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额出现的低谷与俄乌局势密切相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爆发,乌克兰东部展开剧烈的交火,严重冲击了俄罗斯的对外贸易。2018年之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长期紧张的经贸关系所致。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和大规模扩散,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再次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俄罗斯的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能源出口、粮食出口、化肥出口和金属出口等方面。就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优势而言,在原油方面,2020年,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078亿桶,占目前世界已探明总量的6.2%,居欧洲第一位;2020年,俄罗斯出口原油725亿美元,占世界原油出口总额的11%,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在天然气方面,截至2020年底,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320.5万亿立方英尺,占世界总量的19.9%,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俄罗斯出口天然气78.4亿美元,占世界天然气总出口的3.4%,居世界第七位。就俄罗斯粮食出口优势而言,俄罗斯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2020年,俄罗斯小麦出口额占全世界小麦出口总额的17.6%,居世界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美国(14.1%)、加拿大(14%)、法国(10.1%)和乌克兰(8%);2020年,俄罗斯小麦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是埃及,其出口额占俄罗斯小麦出口总额的22.69%,其他主要的出口目的国分别是土耳其(21.29%)、孟加拉(5.16%)、苏丹(3.57%)、阿塞拜疆(3.59%)和尼日利亚(2.26%)。(二)乌克兰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在2011—2020“年期间,乌克兰的进出口额也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具体来看,乌克兰进出口额在2015年左右出现的低谷与克里米亚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乌克兰在2020年进出口贸易衰减的主要原因。就贸易差额而言,乌克兰历年的进口额显著大于出口额,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0年,乌克兰的出口额为492.3亿美元,进口总额为536.7亿美元,贸易逆差为44.4亿美元。乌克兰在全球糧食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业是乌克兰的支柱产业。肥力惊人的黑土、风调雨顺的气候、充足的灌溉水源,共同把面积60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塑造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欧洲粮仓。2020年,全球小麦出口总额为449亿美元,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额为35.94亿美元,占世界小麦出口总额的8%。美国农业部2022年的报告显示,2021至2022年乌克兰葵花籽、小麦和玉米的出口额分别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7%、10%和14%,大麦的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7%。就出口目的地而言,乌克兰的小麦、玉米、大麦主要出口到埃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地区。总之,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事关多国的粮食供应,俄乌冲突势必影响乌克兰谷物的生产与出口,将对世界造成严重影响。(一)中俄双边贸易特征“”整体来看,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在2018年之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中俄贸易额则相对平稳,说明我国与俄罗斯的外贸关系越发稳固,韧性较强,这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经贸往来的结果。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表明,2021年中俄货物贸易额达146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9%,中国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俄罗斯稳居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的地位。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依赖度较小,但是在部分产品上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就进口而言,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肥料占中国肥料总进口额的22.73%,从俄罗斯进口的镍及其制品占比是18.75%,进口的木及木制品占比是18.38%,进口的矿石燃料和矿物油占比是12.48%,进口的可可及可可制剂占比是10.81%。就出口而言,俄罗斯是我国部分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出口至俄罗斯的软木和软木制品、照相及电影用品、其他贱金属、烟草、可可等均占中国该类产品总出口额的5%以上。(二)中乌双边贸易特征“”整体来看,中乌两国的贸易额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暴发,在乌克兰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的同时,中国与乌克兰的双边贸易总额依然强势上升。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乌克兰贸易额为193.05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加44.26亿美元,增长29.7%,中国是乌克兰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对乌克兰的贸易依赖度较小,但是在部分产品上乌克兰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从中国的进口来看,2020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谷物占中国该品类总进口的20.04%,中国从乌克兰进口动物饲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分别占我国该品类进口总额的11.98%、9.6%。在这3种产品上,乌克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进口来源地,除此之外,其他产品的依赖性相对较低,排名第四的制粉工业产品仅占我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2.94%,相对来说影响比较有限。从中国的出口来看,中国对乌克兰出口依赖性最高的产品是谷物,但是,中国向乌克兰出口的谷物占中国谷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1.07%,可见,乌克兰作为出口市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比较有限。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无可避免地会受到俄乌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影响也将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与供应链渠道传递到我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一)通过贸易渠道阻碍我国能源、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从贸易依存度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依存度在2%左右,对乌克兰的贸易依存度一直低于1%;就贸易总量来说,俄乌冲突对中国的整体影响比较有限。但是,从局部而言,我国在部分能源产品、农产品和矿产品上对俄罗斯、乌克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俄乌冲突可能影响我国能源供应。一方面,从能源供给上,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削减,我国能源供应可能受到显著影响。202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矿物燃料333.85亿美元,约占我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国。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类产品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组成成分。据相关分析,在石油进口方面,202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8357万吨,占我国总进口量15.67%,俄罗斯是我国石油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在天然气进口方面,因为我国天然气进口来源较为多元化,对俄罗斯的依赖性相对较低;在煤炭方面,由于我国在2020年对澳煤进口进行非正式化的限制,因此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一旦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出现问题,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从能源价格上,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一路走高,因为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比例较高,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会作用于国内,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我国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多种石油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基于能源类产品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不足或是成本上升都将对我国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俄乌冲突可能减少我国农产品、肥料进口。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肥料占我国该品类总进口的22.73%,从乌克兰进口谷物占我国该品类进口的20.04%。两国农产品、肥料出口也将对我国农产品供应产生诸多影响:一方面,肥料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全球肥料市场的紧张态势,一旦俄罗斯对我国肥料市场减少供应,我国农作物生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乌克兰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进口来源国,乌克兰危机抬升的运输成本与贸易成本、被抑制的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影响我国粮食进口。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粮食、化肥自给率高,粮食进口的多元化也在近些年来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余缺,尽管在去年国际粮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依然持稳可控,因此,俄乌冲突对于国内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更多的影响体现在进口额层面。(二)通过金融渠道加剧我国股市震荡俄乌冲突所导致的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也会影响我国股市。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也经受了较为强大的冲击,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一致,市场恐慌情绪会促使投资者选择避险资产,进而加剧股市的动荡。2022年3月15日,香港恒生指数与上证综指就分别下跌了5.7%与5.0%,中概股、港股、A股三者空前地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市场避险情绪的爆发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在各个市场做空中国股票相叠加,使得中概股市场与香港市场呈“”现明显波动。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尽管目前中概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未来仍应警惕地缘政治冲突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三)通过供应链渠道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部分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高、进口企业产业集中度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震荡也将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的加大。一方面,我国是制造大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乌克兰危机以来,国际大宗商品持续走高,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给中国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和融资压力;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会通过供应链最终反映在物价上,增加人民的生活成本。俄乌冲突仍在继续,输入性通胀风险势必会影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积极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动,尽力做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精准投放。从整体上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整体比重较小,对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体经济并不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冲击,但是,在重點产品领域仍然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一)增产能、稳进口,促进能源结构有效转型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整体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比58%,天然气10%,石油17%,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占比15%,而在化石能源中,我国主要以进口为主。2021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9亿吨,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为72%。虽然中国能源如原油、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地已经多元化,并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但是,我们也需警惕断供风险,俄罗斯是我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乌克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俄罗斯能源出口中断的风险。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俄乌冲突对我国能源供给的影响,我国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我国应着力增加产能、增加储备、增加供应,在重视进口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开采与储备,保障能源的供给稳定;第二,我国应持续拓展进口来源地,以防对部分能源大国产生能源依赖,避免地缘政治冲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第三,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也应成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我国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清洁能源占比,如大“”力推进可再生电力与核电替代煤电,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基础上,让我国能源结构更清洁。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无可避免地会受到俄乌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影响也将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与供应链渠道传递到我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一)通过贸易渠道阻碍我国能源、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从贸易依存度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依存度在2%左右,对乌克兰的贸易依存度一直低于1%;就贸易总量来说,俄乌冲突对中国的整体影响比较有限。但是,从局部而言,我国在部分能源产品、农产品和矿产品上对俄罗斯、乌克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俄乌冲突可能影响我国能源供应。一方面,从能源供给上,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削减,我国能源供应可能受到显著影响。202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矿物燃料333.85亿美元,约占我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国。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类产品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组成成分。据相关分析,在石油进口方面,202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8357万吨,占我国总进口量15.67%,俄罗斯是我国石油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在天然气进口方面,因为我国天然气进口来源较为多元化,对俄罗斯的依赖性相对较低;在煤炭方面,由于我国在2020年对澳煤进口进行非正式化的限制,因此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一旦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出现问题,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从能源价格上,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一路走高,因为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比例较高,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会作用于国内,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我国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多种石油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基于能源类产品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不足或是成本上升都将对我国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俄乌冲突可能减少我国农产品、肥料进口。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肥料占我国该品类总进口的22.73%,从乌克兰进口谷物占我国该品类进口的20.04%。两国农产品、肥料出口也将对我国农产品供应产生诸多影响:一方面,肥料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全球肥料市场的紧张态势,一旦俄罗斯对我国肥料市场减少供应,我国农作物生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乌克兰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进口来源国,乌克兰危机抬升的运输成本与贸易成本、被抑制的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影响我国粮食进口。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粮食、化肥自给率高,粮食进口的多元化也在近些年来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余缺,尽管在去年國际粮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依然持稳可控,因此,俄乌冲突对于国内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更多的影响体现在进口额层面。(二)通过金融渠道加剧我国股市震荡俄乌冲突所导致的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也会影响我国股市。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也经受了较为强大的冲击,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一致,市场恐慌情绪会促使投资者选择避险资产,进而加剧股市的动荡。2022年3月15日,香港恒生指数与上证综指就分别下跌了5.7%与5.0%,中概股、港股、A股三者空前地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市场避险情绪的爆发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在各个市场做空中国股票相叠加,使得中概股市场与香港市场呈“”现明显波动。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尽管目前中概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未来仍应警惕地缘政治冲突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三)通过供应链渠道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部分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高、进口企业产业集中度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震荡也将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的加大。一方面,我国是制造大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乌克兰危机以来,国际大宗商品持续走高,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给中国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和融资压力;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会通过供应链最终反映在物价上,增加人民的生活成本。俄乌冲突仍在继续,输入性通胀风险势必会影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积极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动,尽力做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精准投放。从整体上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整体比重较小,对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体经济并不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冲击,但是,在重点产品领域仍然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一)增产能、稳进口,促进能源结构有效转型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整体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比58%,天然气10%,石油17%,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占比15%,而在化石能源中,我国主要以进口为主。2021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9亿吨,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为72%。虽然中国能源如原油、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地已经多元化,并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但是,我们也需警惕断供风险,俄罗斯是我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乌克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俄罗斯能源出口中断的风险。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俄乌冲突对我国能源供给的影响,我国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我国应着力增加产能、增加储备、增加供应,在重视进口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开采与储备,保障能源的供给稳定;第二,我国应持续拓展进口来源地,以防对部分能源大国产生能源依赖,避免地缘政治冲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第三,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也应成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我国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清洁能源占比,如大“”力推进可再生电力与核电替代煤电,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基础上,让我国能源结构更清洁。',)


  • 编号:1700774896
  • 分类:其他文档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8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5455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其他文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