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作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格式为 docx ,大小 35757 KB ,页数为 27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的人类思维在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理论。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思维与存在之间有统一性的即主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统一性的,即主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是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于:(1)它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2)它的第一方面,即是思维与存在之间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3)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4)它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在建立和证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决定性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们鉴别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第二章物质与意识1.物质的定义(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从其思维决定存在。精神决定物质的根本立场出发,都完全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性,总是将物质规定为某种精神的产物。(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旧唯物主义,从其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根本立场出发,都能坚持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但存在着对物质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二者是相互区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的运动,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这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不动论;另一种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论和诡辩论。3.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作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2)意识的能对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4)意识能动突出的表现在对客观世界改造上。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作用:(1)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2)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3)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性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展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具体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就是要按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用僵化的思想观点看待事物。(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联系的定义及其性质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2.发展的定义及其实质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的心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畴的关键。(3)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4)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4.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就是要把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定性研究是认识的基础,定量研究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事物本身的度相结合,掌握适度的原因。(3)既然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点滴的积累,又要苦于抓住机遇将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5.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及意义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的。(1)就新旧事物自身的情况和它们与环境的关系的来看新事物有新的要素,新的结构和新的功能,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结构僵化,功能衰退,要素旧,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看,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对于旧事物来说,新事物既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也是其赖以存在的因素,它是旧事物本身无法克服的,无法消除的东西;对于新事物来说,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历史条件的东西,并增添一些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东西,因而它在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在比旧事物合理,在功能上比旧事物强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社会的支持。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发展,增强人们为社会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把历史必然进步的信念融入到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中,即不因暂时的挫折丧失前进的信心,也不因历史必然进步而放弃主观努力以求坐享其成。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主要三个方面:第一,矛盾与特殊性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统摄个性,没有无个性的共性,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即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在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就人类认识过程而言,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一般,共性的认识,再用一般,共性的认识指导对其他个别。特殊事物的认识,这正是人类获得正常秩序,若不如此,人类认识就不能得丰富和到接近真理。第二,就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言,共性与个性相互结合的原理是同志确立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哲学基础,也是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指南。7.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只看到发展道路的前进性,而看不到事物前进道路曲折性,把事物想得过于简单,以致犯急躁冒进的毛病;也不能只看到发展道路的曲折怀,而看不到事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被困难吓倒,悲观失望,进而无所作为。8.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现象与体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首先,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部深藏的东西其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的平静,相对稳定的,再次,现象是显于外部的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隐于部的,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能把握。(2)现象与本质又是辩证统一的,本质是现象的在根据本质决定着现象,现象从属于本质,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对科学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行,本质的对立与统一,表明科学研究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大量现象的研究去发现本质,达到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现象看作人们的向导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9.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容与形式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2)容与形式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3)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矛盾。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根据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容,反对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容的形式主义。(2)根据形式对容的反作用原理,还就重视形式的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3)根据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当形式对容起促进作用时,要保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而当形式不适合容时,甚至阻碍容发展需要时,就要抛弃旧形式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以适应容发展的需要。10.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2)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3)准确把握因果联系,能够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1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必然性与偶然性畴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理论武器。(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要求我们在认识与实践中既要注意自觉探索必然性,严格遵循必然性,又要充分重视偶然性,善于利用偶然性。1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可能性与现实性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关系:1.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区别的、相互对立的;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包含;3.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可能性与现实性关系的辩证法指导我们全面认识可能,提高实践性。(2)可能性与现实性关系的辩证法指导我们要从事物的现实性出发,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又要把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四章实践和认识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中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还没有深入到事物部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善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念,判断和推理和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在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1)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的理性认识,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2)二者是想到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再生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第二,每一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的进一步接近,发展越来越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不断达到新的广度深度,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彻底承认世界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反映,都不可能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完全一致。承认认识的近似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第二,从认识的广度来看,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有限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承认认识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主要:第一,真理的色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的;第三,真理是一个从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每一真理都是人类认识从相对走向绝对的无穷转化过程中的环节。真理之所以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是因为:第一,作为认识客体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因而作为人们对物质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第二,人类的认识即是至上的,也是非至上的,因而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统一;第三,检验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因而被实践标准检验的标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即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简称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点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1)它是一切历史都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凡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主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它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运动当事人的目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力量而没有进一步考察精神运动因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第二它把历史看成是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无视或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唯心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唯心史观之所以形成长期在社会历史观中独占统治地位,有其复杂而深刻的根源。(1)社会根源:看不到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其结果必然导致用主观思想的代替社会历史发展本身的实际联系。(2)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上的剥削地位和政治上的统治特权,总是把剥削制度说成是天意和神意,或者理性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是永恒的,这种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偏见,就造成了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3)认识论根源:人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历史是由英雄豪杰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不能揭示出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3.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1)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实现了物质辩证的自然观,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宣告了真正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3)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4)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走历史必由之路,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4.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6.生产力的含义及特征生产力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并为人直接掌握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只属于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的实践能动衡量尺度。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7.生产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其主要特征就是客观性。生产关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生产关系的基本容。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既坚持要根本上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承认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容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第三,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承认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肯定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这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们的矛盾运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将其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和基本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它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在一切社会形态在社会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和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普遍地起作用;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正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尊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的根本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始终所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毫不动援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以下三方面: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上层建筑利用自己的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竭力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发展服务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最集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上层建筑总要破坏与自己对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竭力排除影响,以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生产、性质、变革,上层建筑以服务的形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着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些就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1)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的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制度的发展。(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更。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及指导意义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首先,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必要要素;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1)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要求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建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地位,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3)现代科学技术对发民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科技和知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的、阶级的和全面辩证的方法:(1)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历史主义的方法要求坚持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局限性美化古人;也不能用现代的眼光苛求前人。(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因为历史人物的作用必然受到他所属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主,思想意识和利益的制约。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不可能唯物主义地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及其性质。(3)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对他的历史作用要根据历史发展的要求所提出的任务,分析其功过是非,做出全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7.无产阶级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它的容主要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将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就形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它的主要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贯穿于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的生动体现。8.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一,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其二,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或飞跃,当社会形态的量变积累到了超过社会形态本身的度,就会引起社会形态的质变。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次总的解决。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弄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等五种经济社会形态。9.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秩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在:其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其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其三,社会形态的手段方式是多样的。',)
提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会员下载,编号:1700756753,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27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