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其他文档 >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盐碱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盐碱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格式为 docx ,大小 26311 KB ,页数为 6页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5、规划效益计算按静态分析,水利净效益分摊系数采用0.6。1/66、同灌溉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等专业规划紧密结合。第二节治理标准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结合我市现状,对这次规划分了初治和高治两个标准如下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初治应同高治紧密结合,并为高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富裕的乡镇,最好一次高治到位;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乡镇,先进行初治,然后再进行高治。初治、高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量减少由初治到高治的重复工程投资。二、产量标准。经调查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小麦为准,产量水平:中产350㎏/亩;高产450㎏/亩盐碱地治理标准表标准等级初步治理高标准治理工程要求田间灌排工程尚未配套齐全,仅有一定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田间灌排工程已配套齐全,具有显著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改盐标准不能控制地下水们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尚有返盐缺苗现象30~50%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已无返盐缺苗现象.产量标准达到当地中产水平(按分区提出)达到当地高产水平(按分区提出)三、盐化指标。在1m厚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2%;重度盐碱地1.2%以上。四、改良碱化型盐渍地的标准,可参照代换性钠初治≤15%,高治≤10%或在土壤中镁钙比值初治3,高治第三节治理措施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措施与综合措施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治理盐碱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水利工程措施是先导,是基础,因为“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没有水字当头,即使搞好了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且难以巩固。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措施中的关键措施,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措施跟不上,单产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采取经济可行的有效的水利措施,综合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充分体现水利措施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排水工程排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份;控2/6制地下水位,不使土壤返碱;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同时,结合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等。根据我市盐碱地的成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治理。一、水利工程措施1、排水出路排水首先要解决出路。根据玉门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带。2、xx工程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沟一般很深,沟道边坡含水量高,边坡容易滑塌,沟道淤积严重,因此一般边坡陡于1:2的沟道,必须采取生物和工程防护措施固坡。同时管理养护要求高,维修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所以明渠排水以在边坡土质较好不易滑塌,地下水位相对低一些的地段上和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如:采用明渠排水时,沟道级数视排水渠的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毛、农、斗、支、干沟都齐全。在地下水流不畅,水质较差、盐碱较重,同时还有洪涝危害的平川的坡地及二级台地上,为了兼顾排洪、排涝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就需健全干、支、斗、农、毛配套的深沟排水系统。同时,根据灌区土质情况一些地方在田间布置浅沟,骨干排水沟则采用深沟。3、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利用管道集流排水,既可解决深沟占用耕地多,排水沟道边坡容易坍塌堵塞的问题,也可利用机械开挖铺设管道。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高标准治理盐碱地的目的。管村先用硬塑料抗酸水泥管、混凝土管等。暗管排水系统质量好,维修养护费用少,使用寿命长、治理一片成一片,治理增产效果好,但是一次性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我市高标准治理次生盐碱中、低产田的争取方案。4、暗管xx结合排水这种形式选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耕地土壤粘土含量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如赤金镇。一般为干、支明沟排,斗渠发下几级暗管排水,克服了明沟暗管两者的缺点,适合我市市情,是这次规划主要采用方案。3/65、竖井排水一般适用于井灌区和河滩地。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和洗盐,既淋洗了土壤表层的盐份,同时也能降低地下水位,一举两得。如果抽排的井水不利于灌溉,则可将抽排的井水集中到明沟流入选定的排泄区。另外,井排灌还可与明沟相结合,组成一个灌排系统齐全的稳产高产灌区。实行地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统一调节控制,成为一项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有效措施。井排措施一般在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方采用。其井的布置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定面积上要排水时,就均匀地布置或梅花形群井,以降低整个面积上的地下水位;二是如遇到地下水有补给来源的地方,又需要截断来流时,可呈线形布置。二、农业措施1、平田整地。平整土地可以消灭局部洼坡积盐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布均匀下渗,提高降水淋盐和灌溉洗盐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状盐渍化。2、深耕深翻。深耕深翻有疏松耕作层,破除犁底层,降低毛管作用,并能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能。因此,对盐碱地深耕深翻后,可以加速土壤淋盐,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防止底层盐分的向上运行而导致表层积盐。3、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农家肥,以肥改盐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改良和培肥的措施。这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减少土壤蒸发,还可促进淋丰田,抑制返盐,加速脱盐。4、客土压碱。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力。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5、压砂改良。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壤,每公顷拉50-70立方米砂土,掺入耕层,防止返盐。三、生物措施1、调整农业结构。目前,盐碱地区农业结构中,林、牧业占的比重较小,不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集中力量种好基本农田,利用旱薄田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通过发展林业、畜牧业增加肥源,为培肥地力创造条件。4/62、因地制宜布局作物盐碱地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要符合盐碱地特点,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耐盐、耐瘠薄、耐干旱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以利恢复和提高地力。选种耐盐作物:大麦、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绿肥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四、化学改良措施碱土因含有碱性盐类如重碳酸钠、碳酸钠,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或因土壤复合体代换性钠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通透性降低等,需要进行化学改良。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一定的效果。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施在耕地碱斑的改良土上。第四节防止措施对盐碱地来说,防是前提,治是基础,对现有的盐碱地主要是治理,同时也要防止继续发展扩大,未出现次生盐碱地的灌区则主要是防止。其具体措施有:1、今后新建灌区在规划设计中,先应该把排水工程列入计划,同等对待,排水工程可分稍后施工,防止有灌无排的现象,防止次生盐碱地的产生。2、大力推行增产灌溉技术,提高现有灌区渠道的防渗能力,有效降低地面水位,增加产量,严防在现有的灌区再产生次生盐碱地。3、重视和加强现有排水工程管理。新建排水系统工程时要为管理创造条件,如明确管理组织机构,修建管理设施划给一定生产生活用地,划定干、支沟两侧保护区等。4、新建盐改排水工程时要同时把灌溉系统的改建一并考虑,防止出现排水畅通而灌溉不便的新问题。5、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这是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渠灌区水盐动态的监测预报,可及时掌握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第四节近期规划任务近期规划目标是:采取集中连片治理,治一片收效一片,到2010年四年间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5/6初治万亩,提高万亩;高治万亩。(见附表)第五节远期规划任务远期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在巩固近期治理面积达到中、高目标的基础上,再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提高万亩,高治万亩。(见附表)将可利用和碱化土壤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多做贡献,并在盐碱土壤改造方面走出一条高效、经济、简便、易行的新路,发挥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6/6',)


  • 编号:1700742108
  • 分类:其他文档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6311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其他文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