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实施方案,盐碱地整治项目整体实施方案

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实施方案,盐碱地整治项目整体实施方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实施方案,格式为 doc ,大小 28200 KB ,页数为 6页

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实施方案


('1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进一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区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合理调配水资源为基础,坚持“市县主体、部门协同、分区治理、综合施策”的改良方针,以盐碱地为重点,辐射盐渍化耕地,综合实施秸秆培肥改良、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应用磷石膏及土壤调理剂、以渔治碱等农艺措施。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整乡推进核心示范,建设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攻关示范区,开展改良效果评价,确保各项改良措施落实,有效推进盐碱地农艺改良,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二、目标任务推广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集成技术81万亩。其中:秸秆培肥改良55万亩,绿肥种植1万亩,商品有机肥20万亩,磷石膏应用1.2万亩,以渔治碱0.8万亩,土壤调理剂应用3万亩。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集成技术示范展示,建设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集成展示与技术攻关示范园区8个,盐碱地改良整乡推进核心示范区16个。示范区耕地盐渍化危害减轻,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耕地质量明显提升。三、重点工作(一)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整乡推进示范。建设盐碱地农艺2改良整乡推进核心示范区16个,每个示范区面积不少于2万亩。。因地制宜确定有针对性的盐碱地改良培肥集成技术模式,强化技术应用标准化,提高改良培肥效果。在轻度盐碱地上主推秸秆培肥+机械深松深翻+有机肥应用/绿肥还田技术模式;中重度盐碱地主推秸秆培肥+机械深松深翻+有机肥应用/绿肥还田技术模式,典型的重度碱化耕地主推秸秆培肥+机械深松深翻+有机肥应用/绿肥还田+磷石膏应用技术模式,地下水位较浅排水困难中重度盐碱地区域主推以渔治碱等改良培肥模式,持续推进“改、培、保、控”核心技术内容落实,打破盐碱地犁底层,构建合理耕层,改良土壤结构与保育提质并重,科学施肥与培肥地力并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升耕地质量。(二)建设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攻关示范区。建设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攻关示范区8个,每个面积不少于500亩,集中开展盐碱地改良培肥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及示范展示,集成优化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模式,开展盐碱地改良信息采集与远程在线管理。1.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关键技术集成模式示范。根据分布在各地的8个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攻关示范区的特点和现状因地施策,重点集成展示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深松+有机肥,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深松+有机肥应用+磷石膏,强化排水+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深松+有机肥应用,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深松3+有机肥应用技术模式或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深松+有机肥应用+磷石膏技术模式。各地围绕核心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组装配套盐碱地改良、培肥、保育技术措施,集中展示盐碱地改良培肥新技术、新产品,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鼓励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等新型经营主体全程参与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技术集成应用和展示。2.开展盐碱地改良培肥技术试验与展示。开展不同品种有机肥施用改良效果试验示范展示,为各地择优采购商品有机肥提供技术依据。开展水稻、玉米耐盐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展示,为优化盐碱耕地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依据。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展示,确定盐碱地改良培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开展盐碱地改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引进试验、示范,红寺堡区要开展耕地次生盐渍化产生机理、治理模式试验研究。3.开展盐碱地监测评价技术引进。开展盐碱地不同农艺改良技术集成应用效果评价与监测研究,为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集成技术土壤生态效果监测调查与评价;展盐碱地遥感监测协同技术研究,采集盐碱地高光谱遥感影像,开展盐碱地、非盐碱地田间和实验室光谱测量,补充完善盐碱地土壤光谱库,构建盐碱地监测识别模型。(三)做好盐碱地农艺改良措施绩效评价1.开展建库上图、挂图作战。对各项目县不同程度盐碱地分4布现状、不同改良措施应用区域和规模、盐碱地农艺改良整乡推进示范区和集成技术攻关示范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建库上图和数据更新,实现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田间有落实,图上有展示。发挥盐碱地农艺改良效果监测评价信息平台作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盐碱地改良远程管理和实时监测评价。2.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水盐动态监测调查,根据各地盐碱地分布现状和盐渍化程度,每个项目县在设立的50个盐碱地固定监测点上,春季灌头水前开展耕地土壤盐分和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监测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土壤pH与碱化度、土壤全盐与分盐、土壤容重、CEC等指标变化,摸清各地盐碱地现状,为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委托土壤学会及相关科研部门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分别在年中、年底对各项目县盐碱地农艺改良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科学评价每项措施实施效果,为及时调整优化改良措施提供依据。四、资金补贴环节各县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各种改良物资采购、盐碱地改良在线监管设备采购、盐碱地改良秸秆灭茬培肥还田作业、水盐动态监测、新技术试验示范补贴等;省农业技术总站组织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观摩及项目物资检验检测等;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技术集成应用土壤生态效果监测研究;展盐碱地遥感监测协同技术研究等;组织召开盐碱地改良技术培训现场会、考察学习、盐碱地建库上图、第三方绩效评价等工5作。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地点及项目负责人,负责本辖区任务落实,确保各项措施到村到田上图。组织辖区内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通过购买服务,加大改良措施的落实,保证实施效果。加强信息报送,每个季度末上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12月底前上报项目总结及自验报告。(二)强化资金管理。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加大盐碱地农艺改良支持力度,整合产业化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对盐碱地改良机械深松深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磷石膏、脱硫石膏等主要措施给予补贴。各项目县区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招投标制、合同制规范使用,并积极争取本级财政加大投入,扩大改良面积,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强化技术指导。成立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攻关小组,重点解决盐碱地改良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及技术培训。鼓励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等部门技术人员以有偿服务、技术入股、创办实体等形式积极参与盐碱地改良。建立盐碱地治理后备人才储备机制,打造一批懂理论、重实践的盐碱地治理技术队伍。(四)强化宣传培训。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宣传盐碱地改良技术及成效;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6训等项目实施,广泛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综合示范园区平台作用,召开现场培训观摩会,组织各级技术干部和农户观摩学习交流,加大改良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盐碱地改良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完善提升农艺改良技术模式,加快改良进程。(五)强化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盐碱地改良技术推广监测与效果评价信息平台,综合运用遥感监测、土壤水盐动态监测等技术手段完善盐碱地改良绩效评估体系,强化过程监管,对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区公开通报,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督促各县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盐碱地改良工作顺利开展。',)


  • 编号:1700810844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8200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