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技术论文3000字

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技术论文3000字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格式为 doc ,大小 612392 KB ,页数为 33页

无线通信技术论文


('目录目录摘要……………………………………………………………………………….1Abstract(英文摘要)…………………………………………………………...2第一章引言……………………………………………………………………..3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2当前现状.......................................................................................................41.3系统方案论证和预期目标...........................................................................41.4论文设计概述...............................................................................................5第二章系统的硬件构成与分析..........................................................................72.1系统描述.......................................................................................................72.2MSP430微控制器简介................................................................................72.3无线数据传输模块.......................................................................................72.4系统模块介绍...............................................................................................82.4.1电源电路..............................................................................................122.4.2复位电路..............................................................................................132.4.3数据采集电路......................................................................................132.4.4无线串口通信电路.............................................................................142.4.5显示电路...............................................................................................152.4.6单片机电路...........................................................................................16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183.1上位机处理程序.........................................................................................183.1.1VB串口通信........................................................................................193.1.2无线传输接口和协议...........................................................................203.1.3通信模块设计.......................................................................................213.1.4数据处理...............................................................................................223.1.5数据保存...............................................................................................223.2下位机处理程序.........................................................................................223.2.1系统初始化...........................................................................................233.2.2数据采集处理模块...............................................................................243.2.3显示模块...............................................................................................253.2.4无线串口通信模块...............................................................................26I目录3.2.5中断子程序...........................................................................................273.2.6主处理模块...........................................................................................27第四章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284.1系统硬件调试.............................................................................................284.2系统软件的调试、分析.............................................................................294.2.1上位机软件调试...................................................................................294.2.2下位机软件调试...................................................................................294.2.3联机调试...............................................................................................30第五章总结…………………………………………………………………….31参考文献………………………………………………………………………..32致谢…………………………………………………………………………..33摘要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测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通信双方省去布线,易于维护。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现代测控仪器的连接提供了灵活的结构设计方案,特别是在一些难于采用导线连接的环境中。本文的II目录双级测控系统由单片机构成的下位机完成现场信号的采集工作,并借助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送到上位机(PC机)进行进一步处理。文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系统硬件的选用及电路设计。其中,微处理器MCU选用的是美国TI公司出品的新型16位RISC结构的MSP430微处理器;无线数字传输器件采用SRWF-108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二是下位机系统软件部分的开发。程序采用MSP430微处理器的汇编语言编写。该语言是一种典型的精简指令集系统。结合16位的总线结构,大大增加了程序运行总体速度。三是上位机数据通信与管理程序的设计。采用易学、易用的VB6.0开发。关键词:MSP430单片机,SWRF—108无线模块,串口通信,MSComm控件AbstractThewirelessdatatransmissiontechnologyobtainsthemoreandmorewidespreadapplicationintheobservationandcontroldomain,thistechnicalmostmajorcharacteristicisthatthebothcorrespondssidescanavoidtheIII目录wiring,itiseasytomaintain.Wirelessdatatransmissiontechnologytomodernmonitoringequipmentconnectedwiththestructuraldesignprovideaflexibleprogramme,Especiallyintheenvironmentofdifficultusingthewireconnected.Inthisdoublecomputersystem,thenethercomputerwhichconstitutesbythemicroprocessorcompletesthegatheringworkofscenesignal,andtransferthedatathroughwirelessmoduletotheuppercomputer(PC)forfurtherprocessing.Thearticlemainlyincludesthreepartsofcontents:Oneisthesystemhardwareselectsandthecircuitdesign.Amongthem,MCUselectsnew16RISCstructureMSP430microprocessorwhichisAmericanTICorporationproduces;ThewirelessdigitaltransmissioncomponentusestheSRWF-108micropowerwirelessmodule.Twoisthenethercomputersystemsoftwarepartdevelopments.TheprocedureusestheMSP430microprocessortheassemblylanguagecompilation.Thislanguageisonekindoftypicalsimplificationsetofinstructionssystem.Unifies16busstructures,greatlyincreasedtheproceduremovementoverallspeed.Threeistheuppercomputerdatacommunicationandtheexecutiveprogramdesign.UsestheVB6.0development.Itiseasilytostudyandeasilytouse.Keywords:MSP430microprocessor,theSWRF-108wirelessmodules,Serialcommunication,MSCommcomponent第一章引言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在工控应用中不断升温,无线通讯正在深入各种行业。无线通信技术取代了数据电缆来完成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数据通信。传统的信号电缆传输方式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信号相互之间隔离好。但由于每个信号占用一条信号电缆线,当工位和信号较多时,占用的信号线多,施工布线工程量大,不易维护。一旦出现故障,检修非常不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通信的双方可省去布线,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外该技术在计算机测控领域中使用的还不是太多。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以及下位机和现场传感器之间实现信号的传输,不但省去了信号电缆及布线工作,还可使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和连接大为简化。IV目录在工控现场中,短程的无线连接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工业测控现场,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和建设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优点表现在:①取代了大量短程连接所用的电缆,尤其是电缆无法到达的地方,无线通信具有更大的优势;②以前的应用程序可以不做任何或很小的修改,升级成本小;③易于安装、维护与扩展。④降低了系统建造成本,这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年来,无线网络成为工控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工业自动化产品未来的新增长点。显而易见,在配置、安装、修改和扩展等方面,无线网络的成本都低于有线网络。特别是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很方便地接入移动设备,例如在物流过程中的装载和运输如若采用无线网络,将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精确性。1.2当前现状在测控应用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各种总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等有线网络的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线网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大,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也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射频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逐渐达到可以和有线网络相媲美的水平。而同时有线网络布线麻烦,线路故障难以检查,设备重新布局就要重新布线,且不能随意移动等缺点越发突出。在向往自由和希望随时随地进行通信的今天,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无线通信方式,尤其是一些机动性要求较强的设备,或人们不方便随时到达现场的条件下。因此出现一些典型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智能家居,无线数据采集,无线设备管理和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无线读取等等。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普及和迅猛发展,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省去了布线,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等诸多优点。随着信息化带动各行业进程的逐步深入,在工业测控领域,由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构成的双级测控管理系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V目录1.3系统方案论证和预期目标本系统利用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相结合,并配合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现场温度、转速信号的采集和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或发送到上位机做进一步处理。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选择一款合适的微控制器是非常关键的。基于本系统的具体情况,经过比较,本课题选择了德州仪器公司(TI)开发的16位RISC指令MSP430单片机,它的突出优点是超低功耗,高抗干扰和高度集成,易于连接外部接口电路,非常适合构建单片机最小系统上位机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它由于有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支持,可以向用户提供友好、简洁的界面,有利于用户高效的数据管理。对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如PTR2000、FB230等,本课题选用了SRWF-108型微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全透明数据传输,体积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其工作频率在ISM频段,无需申请频点,且提供2个串口3种接口方式,可直接与单片机串口、计算机RS-232串口连接,无需添加电平转换电路,软件编程非常方便。经过严格的分析论证,本方案能够实现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信号采集与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及时监控现场数据,而且方便人们观测和管理,对其他类似的无线数据采集、传输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系统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与参数如下:1.温度测试范围:-20oC~90oC,测试分辨率:1oC。2.转速测试范围:1~9999转/分,测试分辨率:1转。3.设计两组LED数码显示器,每组4位,分别显示温度和转速。4.通信波特率不低于9600,通信距离不小于50m。5.定义一个功能键用来启动通信过程(即只有当按下该键时才能向上位机发送数据)。1.4系统设计概述双级监控管理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它能够完成对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下位机采用MSP430系列的单片机,它功耗低,外设丰富,易于接外部接口电路,用来监测现场数据。上位机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由于它具有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支持,可以向用户提供美观的界面和高效的数据管理。本课题的双级监控管理系统正是结合了上位机和下位机各自的优点,实现了对实时数据的监控和管理。本设计主要完成一个具有温度和转速测试功能、LED数码显示功能、串行通VI目录信等功能的下位机最小系统,并选用无线通信模块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功能。设计中,硬件部分即系统电路的设计是利用电路CAD工具软件Protel设计完成的。Protel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在IBM兼容PC环境下的EDA电路集成设计环境。上位机软件部分即通讯和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利用VisualBasic6.0完成。设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硬件的选用及电路设计。第二部分,下位机系统软件部分的开发。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处理程序,数据显示程序串口通信程序和主处理模块。第三部分,上位机数据通信与管理程序的设计。程序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数据发送程序,主要是把需要发送的数据转换成发送码并将其发送出去。二是数据接收程序,主要是接收发送码并将其还原,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VII目录第二章系统的硬件构成与分析2.1系统描述本系统采用MSP430单片机结合无线数据收发模块SWRF—108组成基于无线传输的双级测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对现场温度信号和转速信号进行采集。整个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系统原理图由图1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串口通信模块、单片机模块和微机(上位机)组成。下位机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通信,上位机负责接收下位机的数据并对其做进一步处理。下面分别介绍系统几个主要硬件器件的选择和各模块的实现。2.2MSP430微控制器简介MSP430是TI公司近几年推出的16位系列单片机,其最早是面向于驱动LED显示的应用设计,由于极好的应用效果和很大的市场潜力,现已有X1XX、X3XX、X4XX几个系列,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MSP430作为一种新型的单片机,采用了TI公司最新的低功耗技术,使其在众多的单片机中独树一帜。MSP430工作在1.8~3.6V电压下,有正常工作模式(AM)和4种低功耗工作模式(LPM1、LPM2、LPM3、LPM4),在电源电压为3V时,各种模式的工作电流分别VIII目录为AM:340uA、LPM1:70uA、LPM2:17uA、LPM3:2uA、LPM4:0.1uA。单片机可以方便的在各种工作模式之间切换。MSP430的超低功耗使其在电池供电、便携式设备的应用中表现出非常优良的特性。MSP430也具有非常高的集成度,其充足的外设和存储器容量能够实现真正的SYSTEM-ON-A-CHIP,即单芯片系统。其外设包括一个12位AD转换,斜坡式AD转换,三个具有捕捉比较、脉宽调制输出的功能的定时器,集成在芯片上的时钟信号发生器,硬件乘法器,串行输入输出模块,看门狗定时器,片内数控振荡器(DCO)、大量的I/O端口以及大容量的片内存储器,单片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需要。MSP430的这种高集成度使应用人员不必在接口、外接I/O及存储器上花太多的精力,而可以方便的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单片系统。MSP430的片内存储器有ROM(C型)、OTP(P型)、EPROM(E型)、FlashMemory(F型)4种型号,采用冯.诺伊曼结构,因此,RAM、ROM和全部的外围模块都位于同一地址空间内。MSP430系列的指令系统同样别具特色。在统一寻址空间内,七种源地址模式和四种目的地址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无限制的立体空间寻址。也就是七种源地址可指向整个寻址空间内的所有存在地址,四种目的地址可指向整个寻址空间内的所有存在地址。与其他寻址方式相比,这种立体寻址方式的灵活性显而易见。同时其内核指令只有二十七个。以16位结构和接近8MIPS的运算速度为依托,使的MSP430能够轻松完成32位或48位浮点运算。由于选用了集成度很高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本系统的整个电路结构变得非常简单。这种SYSTEM-ON-A-CHIP结构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增加。结构的简化同时降低了主机部分的成本。2.3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方式主要有两种:红外(IR)和射频(RF)。因为红外传输的最大不足是红外方向性强,距离短,不能有遮挡物。射频方式覆盖范围大,发射功率较自然背景噪声低,而且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抗噪声、抗衰落及保密性能。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可用性。目前,市场上无线收发芯片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具体选择方案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收发芯片所需的外围元件数量,功耗,发射功率,最大数据传输率等等。经过多方比较和考虑,本系统选择了上海桑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SRWF-108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该模块采用高效FEC前向纠错技术,同时结合高性能的无线射频IC以及高速微处理器,在SRWF-1型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无线射频功率放大器,可与SRWF-1、SRWF-105、SRWF-106、SRWF-107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模块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全透明传输,体积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客户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编码技术。IX目录其主要结构和技术参数如下:性能参数:型号SRWF-108中心频率433MHZ/868MHZ/915MHZ频率范围429~438MHZ信道数8/16/32信道可选调制方式FSK通信距离(开放环境)>2500米功能双向半双工通信波特率1200/2400/4800/9600/19200bps接口方式TTL串口/RS232/RS485发射功率+1000mW/30dbm接收灵敏度-105dbm通信数据格式8N1/8E1/8O1可调工作电压+4.2V~+5.5V发射电流<700mA接收电流<40mA休眠电流<20uA工作温度-25℃~70℃工作湿度10%~90%相对湿度无冷凝尺寸65x38x7mm相关型号SRWF-1、SRWF-105、SRWF-106、SRWF-107、SRWF-108接口说明:X目录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微发射功率:最大30dbm(1000mW)的发射功率。2.ISM频段工作频率,无需申请频点。载频频率429-438MHz,也可提供315/868/915MHz等载频3.高抗干扰能力和低误码率。基于FSK的调制方式,采用高效通信协议,在信道误码率为10-2时,可得到实际误码率10-5~10-6。4.完善的通讯协议。5.传输距离远。在视距情况下,天线高度>3米,可靠传输离距>2500m(BER=10-3/1200bps)。6.透明的数据传输。提供透明的数据接口,能适应任何标准或非标准的用户协议。自动过滤掉空中产生的噪音信号及假数据(所发即所收)。7.多信道,多速率。SRWF-108型模块标准配置提供8/16/32个信道,根据用户需要,可扩展到32信道,满足用户多种通信组合方式的需求。SRWF-1型模块可提供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等多种通信波特率,并且无线传输速率与接口波特率成正比,以满足客户设备对多种波特率的需要。8.双串口,3种接口方式。SRWF-108型模块提供2个串口3种接口方式,COM1为TTL电平UART接口。COM2由用户自定义为标准的RS-232/RS-485接口(用户只需要拔/插短路器再上电即可改变接口类型)。9.高速无线通讯和大的数据缓冲区。可一次传输无限长度的数据,用户编程更加灵活。10.智能数据控制,用户无需编制多余的程序即使是半双工通信,用户也无需编制多余的程序,只要从接口收/发数据即可,其它如空中收/发转换,网络连接,控制等操作,SRWF-108型模块能够自动完成。11.低功耗及休眠功能。接收电流<40mA,发射电流<700mA,休眠时电流仅为<20uA(波特率=1200bps)。12.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采用高性能单片处理器ATMega8L,外围电路少,可靠性高,故障率低。13.两种接口收发等待时间。可设置的接口等待时间使用模块既能用于高速用户设备(如DSP系XI目录统)也可适用低速系统(如51系统)。14.看门狗实时监控。ATMega8L的看门狗监控内部功能,改变了传统产品的组织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2.4系统硬件模块设计系统硬件部分即系统电路的设计是利用电路CAD工具软件Protel设计完成的。Protel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在IBM兼容PC环境下的EDA电路集成设计环境,其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且性价比高。融合了当今EDA最先进的设计成果,能处理各种复杂的PCB设计过程,实现PCB和FPGA设计的多维设计输入、信号仿真、信号完整性分析、拓扑逻辑自动布线和CAM处理与验证等功能。Protel不仅能完成基于PCB和FPGA的设计输入、仿真和验证,还包括了PCB设计特性,如规则驱动的PCB设计、拓扑逻辑自动布线技术和CAM文件编辑功能。Protel是当今EDA最新发展中专门基于WindowsXP和Windows2000Pro平台的板级设计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线的板级设计手段。它将所有板级设计工具集于一身,使设计者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实现从最初的项目规划到最终形成生产数据的全部过程。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串口通信模块及单片机处理模块构成。2.4.1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输出。MSP430F1222单片机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8~3.6V,而前置信号处理电路和无线数传模块的工作需要+5V电压。该电源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3.3V和5V电压,电路采用LM317T三端可调稳压器为系统提供3.3V的电压,用MC7805T稳压芯片提供5V电压。电路如图2所示:XII目录图2电源电路图为了使输出的电源稳定,输出纹波小,在电路的输出部分分别采用两个电容进行滤波,在电路的输入端也放置两个滤波电容,以减小输入端的纹波。2.4.2复位电路在单片机系统中,单片机需要复位电路。复位电路可以采用R—C复位电路,也可以采用复位芯片实现的复位电路。R—C复位电路的经济成本比较低,但可靠性不高,用复位芯片实现的电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成本。本系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的是R—C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XIII目录图3复位电路2.4.3数据采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分为温度采集电路和转速采集电路,电路采用常用的信号采集电路,如图4所示:XIV目录图4数据采集电路1)温度采集电路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经过LM358运算放大器处理后送入单片机的P2.0口进行A/D转换。2)转速采集电路传感器采集的转速脉冲信号经过74HC14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送入单片机的P2口,然后由单片机进行脉冲中断记数。2.4.4无线串口通信电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电路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单片机和SWRF—108无线模块的接口电路,以及SWRF—108无线模块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电XV目录路。图5串口通信电路由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电平为TTL电平,与PC机RS-232标准串行接口的电气规范不一致,因此要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必须进行电平转换。但由于SWRF—108无线模块提供2个串口3种接口方式,COM1为TTL电平UART接口。COM2由用户自定义为标准的RS-232/RS-485接口,用户只需要拔/插短路器再上电即可改变接口类型,可直接与单片机串口、计算机RS-232串口连接,无需添加电平转换电路,这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将SWRF—108无线模块的TXD引脚和RXD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的URXD0引脚和UTXD0引脚,SWRF—108模块的电源接5V电压,同时将地线引脚接地。2.4.5显示电路系统的显示电路采用简单常用的LED显示方式,该方式既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又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等优点,也可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图6为该系统的显示电路。XVI目录图6显示电路该显示电路由两组LED数码显示器,每组4位,左面4位用于显示温度,右面4位用于显示转速。显示器通过74HC245驱动芯片与单片机的P1口相连,单片机P3口的P3.0—P3.2引脚通过74HS138译码器来控制LED数码管的显示选通状态。由于MSP430系列单片机具有丰富的I/O口资源,这样的连接方式非常易于实现,同时也减小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2.4.6单片机电路单片机电路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主要完成与其他电路的接口,在系统中主要负责对现场温度信号和转速信号的采集,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或通过按键将数据通过无线数据模块传输到上位机做进一步处理。其电路图如下:XVII目录图7单片机电路由以上各部分电路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硬件设计比较简单,数据采集电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同时采集模拟量数据和数字量数据。电源及复位模块主要为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电源,考虑到系统工作需要提供复位功能,因此电路也为系统提供复位信号。串口通信模块主要完成与上位机通信,设计比较简单。另外,单片机的时钟模块由低速晶体振荡器,同时外加电容构成。键盘输入电路完成用户与机器的交互,按键相对较少,主要用来提供向上位机发送数据的控制信号,连接于单片机的P2口,采用中断触发方式实现。XVIII目录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由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构成。上位机程序主要完成对下位机数据的接收和对下位机发送信息,并对接收的数据做进一步处理。下位机程序主要完成对现场温度和转速的采集,用LED显示转速和温度数据,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并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信息。3.1上位机程序设计本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使用微软的VisualBasic6.0(简称VB6)来开发。VisualBasic是Mcrosoft公司推出的强有力的系列开发软件之一,而且以其实用、方便、快捷、开发周期短、广泛而强大的功能越来越被广大编程人员所亲赖广为流传。在VisaulBasic开发工具中提供了大量的控件(或称控制、组件)供编程人员使用,可以方便的利用这些组件中的属性、方法、语言等以事件驱动方式开发应用程序,还可以利用WINDOWSSDK中的API中的应用程序接口等工具开发应用程序。它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支持结构化的事件驱动编程模式,并可使用无限扩增的控件。VB6是一个Windows系统下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其方便的界面设计使程序员能节省大量时间,并把最大的精力集中在应用程序核心代码的编写上。本软件与下位机软硬件及其它相关元器件共同组成了一个双级测控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如下:(1)通信功能:通过串行口发送命令信号实现对下位机的控制,也可实时接收下位机发送的数据。(2)显示功能:实时显示接收的数据,能够选择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显示。(3)数据管理功能:管理监控到的数据,对从串行口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或存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下:XIX目录图8串口通信程序界面由于程序的界面安排比较紧凑,对接收数据的保存功能放在右键的弹出菜单中。3.1.1VB串行通讯在VB的控件工具箱中,提供了一个使用非常方便的串行通讯控件MSComm,它全面的提供了使用RS-232串行通讯上层开发的所有细则,它既可以使用查询方式又可以使用事件驱动方式来完成串行通讯。在MSComm控件中提供了一系列的编程要素,这些编程要素有属性、事件和函数,利用这些要素编程,可以实现几乎全部的串行通讯功能。控件MSComm提供了一个事件OnComm,该事件可以截取串口的任何消息,转入事件处理程序。WINDOWS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为事件驱动,在VB编程中事件驱动方式同样是软件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没有事件发生时程序可能处于某一循环、等待或任务状态当事件发生时,程序转入事件处理程序。每个控件下都有一些事件供程序员使用,MSCOMM控件中OnComm事件是唯一的,OnComm可以扑获通讯时发生的串口事件和错误信息,当有串口事件或错误发生时,VB会立刻触发一个OnComm事件,程序就会自动转入OnComm事件处理程序中。CommEvent属性是OnComm事件的指示器,该属性在设计时不能使用,在程序运行时为只读,CommEvent属性存有最近的事件或错误的数值代码,可以在程序中随时读取CommEvent属性值来了解通讯的状况,OnComm事件是和CommEvent属性密切相关、一起使用,当任何一个OnComm事件XX目录或错误发生时,都会使得CommEvent属性值改变,在OnComm事件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判断CommEvent属性值,对于不同的属性值转入不同的事件处理过程。3.1.2无线传输接口和协议在本项目中使用PC机为上位机,通讯程序使用VB开发,采用msp430单片机作数据采集的下位机,上位机作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中心站,下位机实时采集数据之后,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当收到上位机发来的发送指令或按下发送按键之后,开始向上位机发送数据。上位机无线通讯接口使用SRWF—108模块,下位机同样使用SRWF—108模块,单片机的数字信号经过串口送入无线MODEM,接收数据的方式与上述相同,经无线MODEM将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或单片机处理。在本系统的通讯中,使用点对点通讯,在通讯协议中无须增加站点识别码,因此通信协议更加简单,异步串行通信波特率为9600bps;异步通信帧格式为:无奇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串行通信数据起始码为:F0H,串行通信数据结束码为:FFH。从下位机向上位机传送的代码为BCD码,BCD码能够节约资源,由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的命令同样为BCD码。在无线通讯过程中,除了规定合理的协议之外,为了保证通讯的正确性,在数据发送时适当的增加延时是必要的,当速度较慢的计算机向速度较快的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应适当的增加延时。本系统的串口通讯采用事件驱动方式,事件触发方式对于定长通讯非常有效,但定长通讯在有些场合不实用。下面是在程序中定义的MSComm有关的参数:MSComm1.CommPort=1或2\'通过组合框选择设置通讯串口为1或2号串口MSComm1.OutBufferSize=1024\'定义输出缓冲区为512字节MSComm1.InBufferSize=512\'定义输入缓冲区为512字节MSComm1.Settings=Form1.Combo2.Text+",N,8,1"\'设定波特率和置校验位为1MSComm1.PortOpen=True\'打开串口MSComm1.InputLen=0\'接收缓冲区全部数据MSComm1.RThreshold=1\'设定RThreshold=1,等待出发OnComm事件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或comInputModeText\'通过XXI目录组合框选择接收模式其他参数采用默认值。3.1.3通信模块设计上位机的通信程序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选择,进行不同格式的数据发送与接收,也可适用于与本系统不相关的串口通信中。在本系统中,当对下位机数据接收时,首先要选中复选框(对下位机收发数据)。接收时在程序中先判断数据包头F0是否到达,若数据包头F0到达,就暂时存放于缓冲区中,直至数据包尾FF到达。若不正确,就丢弃,并继续执行其他程序;若正确,则处理接收的字符,提取需要的数据。上位机采用与下位机同样的通信协议,也是由数据包头+数据+数据包尾构成。上位机对下位机发送的控制命令有固定的几种,也可根据需要自行扩充,其命令格式为:数据包头,命令数据,数据包尾(F0命令数据FF)。对下位机发送数据时也要选中复选框(对下位机收发数据),否则下位机收不到正确的数据。该串行通信程序具有很大的通用性:(1)串口通过方便灵活的对话框设置,可适用于不同系统的串行通信测试。(2)程序自动接收通信数据,便于串行通信接口的调试。(3)程序使用事件驱动方式控制串口,稍加修改即可应用于不同的串行通信程序中。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用串行通信测试程序经多次使用,证明对上下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调试是非常有效的。3.1.4数据处理当程序用于发送数据时,首先根据需要选择数据的发送格式,本程序提供三种数据格式处理,ASCII格式、HEX格式和BCD格式,程序发送接收格式的选择为同一组合框。程序对于接收的数据,能够进行不同的格式处理,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接收数据选择不同的格式进行处理显示(ASCII格式、HEX格式和BCD格式)。下位机是以压缩BCD码的形式向上位机发送温度和转速,上位机按字节接收,要把接收到的温度、转速数据选用BCD格式转化显示出来,否则出现上位机和下位机温度、转速显示的结果不一致。对接收到的温度a进行计算的公式为:显示的温度=a-a/166。XXII目录3.1.5数据保存如果需要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保存,可用右键菜单的数据保存功能。本程序的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只要单击保存数据后,程序自动将接收的数据和当前时间存入程序固定设计的数据库表中。3.2下位机程序设计下位机程序的开发工具选择的是跟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配套的IAREmbebbedWorkbench集成软件开发系统,它可以通过仿真器对目标系统实现在线编程,是一个能支技各种不同CPU的目标系统开发的集成环境.它能支持多种CPU,能以项目(Projects)的方式来进行程序文件管理和程序开发.同时有窗口丰富,调试方便等优点.嵌入式IAREmbeddedWorkbench适用于大量8位、16位以及32位的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使用户在开发新的项目时也能在所熟悉的开发环境中进行。它为用户提供一个易学和具有最大量代码继承能力的开发环境,以及对大多数和特殊目标的支持。嵌入式IAREmbeddedWorkbench有效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通过IAR工具,用户可以大大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人员开发的工作效率。下位机程序采用MSP430的汇编语言编写。MSP430指令系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Orthogonality,即三方自由寻址。具体说就是对于单操作数指令可以使用指令系统中的任意寻址方式。对于双操作数指令,可以使用源地址寻址方式和目的地址选择方式的任意组合。MSP430的内核CPU结构是按照精简指令集和高透明指令的宗旨来设计的,使用的指令有硬件执行的内核指令和基于现有硬件结构的高效率的仿真指令。MSP430F149仅仅有27条内核指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下位机程序设计模块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串口通信模块,和主处理模块。其程序框架如图9所示:XXIII目录图9下位机程序流程图3.2.1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模块主要包括:系统时钟模块初始化、A/D转换模块初始化、USART模块初始化等,他们全部包含在INIT初始化子程序中。如下为初始化I/O端口的部分程序:BIS.B#0FFH,&P1DIR;设置输出方向BIS.B#0FFH,&P2DIRBIS.B#20H,&P2OUTBIS.B#05H,&P2IE;设置为中断方式MOV.B#0H,&P2IESMOV.B#30H,&P3SEL;P3.0P3.5为串口功能引脚………对于系统模块的初始化编程,只需通过设置相应模块的寄存器就可以使其进行正确的工作。3.2.2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该模块分为温度采集处理部分和转速采集处理部分。XXIV目录1)温度采集该部分通过MSP430F1222片内的A/D转换器来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任务,采集的模拟参考电压使用片内的参考电压。温度传感器通过某种关系的换算,就可以得到温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然后信号经过LM358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后送入单片机的P2.0口进行A/D转换,当ADC10模块完成温度转换后,将温度值存于寄存器ADC10MEM后发出中断请求。ADC10的中断子程序先把寄存器ADC10MEM的值转化为摄氏温度值,再将测试温度值转化为BCD码送入温度缓冲区。转化为摄氏温度值的公式为:TempC=ADC10MEM/1024423-274。2)转速采集目前,常用的数字式转速测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M法(频率法)、T法(周期法)、和M/T法(频率/周期法)。M法是在既定的时间内,测量转速脉冲信号的个数来确定转速;T法是测量两个转速脉冲信号的时间来确定转速;M/T法是同时测量检测时间和在此时间内的脉冲信号的个数来确定转速。其中M法适用于高速测量,T法适于低速测量,考虑高速和低速时的综合性能M/T法最好。从检测时间来看,M法的检测时间与转速无关,而T法的检测时间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M/T法如能牺牲一点分辨率,则可以使检测时间与M法几乎相同。从综合效果看,M/T法是较好的测量方法。本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M法测量。传感器采集的转速脉冲信号经过74HC14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送入单片机的P2口,单片机每当收到一个转速脉冲后便产生一次中断,由P2口的中断子程序对此脉冲中断信号进行计数。利用TA定时器定时察看脉冲数,从而计算出脉冲频率,再根据频率换算出转速。3.2.3显示模块该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显示功能。在硬件设计中,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P1口进行连接。P1口提供要显示的数据,P3口的P3.0、P3.1、P3.2通过74LS138译码器用来控制LED数码管的选通状态。显示模块相对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的将数据显示在数码管上,在显示数据时需要选通不同的数码管,该模块主要包括端口初始化和显示两个部分。端口初始化部分包含在INIT初始化子程序中。显示模块为SHOW__LED子程序。该子程序定义了一数据表LED_TAB,这样要显示一个数字,只要根据数据表的下标地址就可取得数据,然后直接送到显示缓冲区,从而实现显示。主控程序将循环调用显示程序,显示程序将显示缓冲区的数据送入LED数码管进行显示。由于采集的数据都XXV目录是二进制数,通过LED是无法直接显示,必须将其转换成BCD码的形式才能正常显示。显示流程图如下所示(图10):图10显示流程图3.2.4无线串口通信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主要是完成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信,从而将采集得到的数据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命令控制数据。由于MSP430F1222具有片内的UART,因此实现串口通信比较容易,只需要设置适当的寄存器就可以使串口工作起来。通过设置P3SEL寄存器的相应的位来使能UART功能,设置ME2和IE2寄存器的相应位打开中断,设置UTCTL0寄存器实现时钟源的选择,设置寄存器UBR00,UBR01来实现通信波特率的设置等等,这些初始化设置都包含在INIT子程序中。串口通信的接收使用中断方式,发送使用子程序调用方式。当接收中断触发后,接收子程序首先判断接收标志RX_FLG是否为零,为零则开始接收数据,不为零则正在接收过程中。RX_FLG为零后判断通信数据开始标志,如果是开始标志F0,然后进行数据接收,并将接收标志RX_FLG置为真,当收到数据结束标志FF后,将接收标志RX_FLG置零,停止数据接收。接收数据完毕后,进行数据判断,如果是程序中定义的命令数据,将会调用相应的子程序处理模块。当发送按键按下时,程序调用发送子程序将数据送到发送缓冲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SRWF—108自动将缓冲区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的无线接收模块。XXVI目录3.2.5中断子程序中断子程序包括ADC10模块中断子程序,P2口中断子程序,键盘中断子程序,UARST接收中断子程序,TA中断子程序。其中,ADC10中断子程序将A/D转换后的数据(ADC10MEM寄存器中)转换为BCD码,并将其送入温度缓冲区。键盘中断负责将发送缓冲区数据向上位机发送,键盘中断脉冲触发后,该子程序将调用串口数据发送子程序,完成数据向上位机的送任务。P2口中断子程序完成脉冲信号的采集记数工作,当转速脉冲到达后,脉冲记数单元加一,然后清除脉冲中断标志,继续下一个脉冲记数(注:对p1,p2口的中断,当进入中断后一定要设置PXIFG=0。否则会跳不出中断。)UARST接收中断处理子程序主要负责接收上位机发送到单片机接收缓冲区(不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中断占用的时间)的数据,当接收到规定的字符数据(FF)之后,置接收完毕标志,以表明接收缓冲区中有待处理的数据并请求通信处理程序对其进行处理。TA定时器定时察看温度缓冲区数据和转速缓冲区数据,将他们处理后送入显示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3.2.6主处理模块主处理模块主要将各个模块进行协调处理和实现数据的显示、发送和接收任务。主处理模块首先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后进入主循环处理在循环过程中程序获得采集模块的数据,并将其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进行显示或通过按键传输到上位机。同时,下位机通过中断接收来自上位机发送的数据。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从流程图可以看出,主程序只负责从指定的缓冲区读取数据显示和键盘扫描处理。数据的采集和上位机数据的接收由中断程序来完成。第四章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本系统的调试主要包括硬件调试及软件调试两部分,即对于下位机软、硬件及上位机软件的调试,调试的工作量比较大。其中下位机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分不开的,许多硬件错误是在软件调试中被发现和纠正的。但通常是先排除明显的硬件故障以后,再和软件结合起来调试以进一步排除故障。硬XXVII目录件的调试是基础,如果硬件调试不通过,软件设计则是无从做起。4.1系统硬件调试当硬件设计从布线到焊接安装完成之后,便开始进入硬件调试阶段。系统的硬件调试相对简单,先调试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只要这两部分能正常工作再进行单片机的调试,如果单片机的晶振能够起振,则整个硬件的单片机部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其间经常遇到的硬件故障有以下几种:1)逻辑错误系统硬件的逻辑错误是由于设计错误或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性错误所造成的。这类错误包括:错线、开路、短路等几种,其中短路是最常见的故障。在印刷电路板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极易因工艺原因造成短路。2)器件失效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器件本身已损坏或性能不符合要求;二是由于组装错误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如电解电容、二极管的极性错误,集成块安装方向错误等。3)可靠性差引起系统不可靠的因素很多,如金属化孔、接插件接触不良会造成系统时好时坏;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电源纹波系数过大、器件负载过大等造成逻辑电平不稳定;另外,走线和布局的不合理等也会引起系统可靠性差。4)电源故障若样机中存在电源故障,则加电后将造成器件损坏。电源的故障包括:电压值不符合设计要求,电源引出线和插座不对应,电源功率不足、负载能力差。4.2系统软件的调试、分析软件调试与所选用的软件结构和程序设计技术有关。本系统程序采用模块程序设计,调试时分逐个模块进行,最后进行系统程序总调试。系统的软件调试分为上位机软件调试和下位机软件的调试。XXVIII目录4.2.1上位机软件调试此阶段的任务是调试上位机应用程序与下位机间可靠的数据通信以及对上位机的操作流程及操作界面进行优化。上位机软件的关键是使其能够实现串口通信功能,能够把接收的数据用正确的格式显示,能够选择适当的格式发送数据。本程序对于串口通信部分进行的调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上位机能够正确的按预定结果发送与接收数据,实时,可靠,表明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2.2下位机软件调试下位机软件的调试相对复杂,由于其模块相对较多,且使用MSP430的汇编语言编写,需要逐个模块进行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键盘/显示部分调试·数据采集电路调试·串口通信模块调试调试子程序时,首先要符合现场环境,即入口条件和出口条件。调试手段采用了单步运行方式和断点运行方式,通过检查用户系统CPU的现场、RAM的内容和I/O口的状态,检测程序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检测,发现程序中存在的死循环错误、机器码错误及转移地址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发现用户系统中的硬件故障、软件算法及硬件设计错误。在调试过程中不断调整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逐步通过一个个程序模块。各程序模块通过后,可以把各功能块联合起来一起进行整体程序综合调试。在这阶段若发生故障,考虑各子程序在运行时是否破坏现场,缓冲单元是否发生冲突,零位的建立和清除在设计上有否失误,堆栈区域有否溢出,输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等等。若用户系统是在开发系统的监控程序下运行时,还要考虑用户缓冲单元是否和监控程序的工作单元发生冲突。单步和断点调试后,还应进行连续调试,这是因为单步运行只能验证程序的正确与否,而不能确定定时精度、CPU的实时响应等问题。待全部完成后,应反复运行多次,除了观察稳定性之外,还要观察用户系统的操作是否符合原始设计要求、安排的用户操作是否合理等,必要时还要作适当修正。XXIX目录4.2.3连机调试最后,各模块调试完毕后,为了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将上位机和下位机结合起来进行调试。联机调试主要是串口通信模块的测试,在联机调试的过程中,通过上位机程序与下位机进行联合调试,可以立即判断出下位机的通信程序是否正确以及所存在的错误原因;再利用正确的下位机通信程序与实际的上位机进行通信,消除上位机通信程序中的错误。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提高调试效率,缩短通信接口的开发周期。经过联机调试,整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能够正确的运行。第五章总结本文介绍了双级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使用MSP430F1222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相结合实现了对现场温度和转速数据的采集与监控管理,不但能及时监控现场,而且方便人们的观测和数据管理,具有设计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该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它通过片内的A/D转换通道与外部的采集传感器进行连接,通过P2口实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采集。系统将采集得到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LED进行显示也可通过按键,利用无线通信模块SWRF—108将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进行进一步处理。本课题基本实现了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信号采集与管理系统和课题设计的初衷。通过初步的室内模拟测试表明,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可行的。从现有的已经完成的大部分的功能来看,基本达到了当初设想的指标。从广度上说,能够通过灵活的软件的变化调整系统的功能设置,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用户对功能上的不同要求。从深度上说,能够及时跟随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为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扩展与提高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的实际测试也显示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另外,选用的传感器有些还存在改进XXX目录的方面。另外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无线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问题尚待改进,基于时间仓促的原因,没能及时对系统进行完善。由于实际实验条件的限制,这套系统没有作总体完整系统的实际测试。因此论文中对于实验数据的精度和响应的分析有些不足。但是论文中所采用的基本算法,软件结构,具体程序和部分硬件系统已经基本成功。参考文献[1]魏小龙.MSP430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系统设计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2]胡大可.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3]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5]胡大可.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6]求是科技.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秦龙.MSP430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8]SpasojevicZ.,BurnsJ.,"Performancecomparisonoffrequencyfloppingand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systemsinthe2.4GHzrange",Personal,IndoorandMobileRadioCommunications2000,The11thIEE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Volume:1,18-21Sept.2000[9]SongZhongkang,ChengYueping;ZhouLinghua《Anautomobileignitioncoilmeasuringsystembasedonvirtualinstrument》Control&Automationno.8:78-9,9,2005[10]LiZhenfang;DuanYong《ThedesignofportablerotatespeedinstrumentbasedonAtmega8》Control&Automationno.6:117-18,105,2005[11]ZhaoYuyang;LiZhengxi;ZhaoRentao《AdesignofPWMrectifierwithpowerfactorloop》Control&Automationno.6:15-16,2005[12]ErogluK.,"Theworldwideapprovalstatusfor900MHzand2.4GHzspreadspectrumradioproduct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1998.1998IEE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XXXI目录Volume:2,24-28Aug.1998,Pages:1131-1135vol.2[3]BhagwatP.,"Bluetooth:technologyforshort-rangewirelessapps",InternetComputing,IEEE,Volume:5,Issue:3,May-June2001Pages:96-103[13]利尔达电子:www.lierda.com中国电子网:www.21ic.com串口通信技术网站:www.gjwtech.comSRWF-108无线模块网站:www.51sunray.com致谢衷心感谢导师陈平教授对本人的精心指导。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陈导师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使我受益终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曾得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不胜感激。特别要感谢的是赵明波老师、夏鲁鹏老师在各方面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使我学到了许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感谢高扶帅、王海波等同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大家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谨向所有给予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感谢。最后,要感谢评阅、评议论文和出席论文答辩会的各位老师同学,感谢他们在百忙的工作中能给予指导。XXXII目录XXXIII',)


  • 编号:1700739997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33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612392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