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格式为 doc ,大小 309800 KB ,页数为 12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液体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C.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2、将一长度为0.1m的直导线放入某一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中通入电流为2A时,测得其所受安培力为0.1N.则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B<2TB.B≥0.5TC.B<0.5TD.B=2T3、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t=0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s时,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B.t=4s时,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C.t=2s时,物体速度大小为零D.物体做往复运动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3Kg,mB=2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上系一细线,水平向右拉细线,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g=10m/s2)()A.当拉力F=10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方向向右B.无论拉力多大时,B受A摩擦力均为6N.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方向向右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5、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②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④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金属板,发现验电器的指针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金属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C.金属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D.金属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波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能级减小B.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C.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D.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8、如图所示为一种儿童玩具,在以O点为圆心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上,有一个光滑的小球不能视为质点),为小球的圆心.挡板OM沿着圆弧轨道的半径,以O点为转轴,从竖直位置开始推着小球缓慢的顺时针转动(水平向里看),到小球触到水平线的过程中()A.圆弧轨道和挡板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B.圆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C.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做正功9、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的极板水平,两微粒a、b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离相等。现同时释放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随后的某时刻t,a、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如图中虚线所示),a、b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质量比b的大B.在t时刻,a的动能比b的大C.在t时刻,a和b的电势能相等D.在t时刻,a和b的动量大小相等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在太空站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C.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某次测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D=_____mm;(2)该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图线,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①、②、③),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由此得到的g值会______(选填“偏小”“不变”“偏大”)12.(12分)某小组做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1)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ABCD(2)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自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与长CD=2.0m的绝缘水平面平滑连接。水平面右侧空间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40N/C,方向竖直向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两个质量均为m=2.0×10-6kg的小球a和b,a球不带电,b球带q=1.0×10-6C的正电,并静止于水平面右边缘处。将a球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球粘合成一体飞入复合场中,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点。已知小球a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f=0.1mg,DP=2DN,取g=10m/s2.a、b均可作为质点。(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求:(1)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小球a与b相碰后瞬间速度的大小v;(3)水平面离地面的高度h.14.(16分)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1m2,共100匝;线圈总电阻r=1Ω,外接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线圈以角速度ω=100πrad/s匀速转动.(1)若线圈经图示位置时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2)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有效值.15.(12分)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匀加速下滑,最初4s内经过路程为s1,最后4s内经过的路程s2,且s2-s1=8m,s1∶s2=1∶2,求斜面的全长.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A、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A错误;B、当悬浮微粒越小时,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布朗运动与悬浮的颗粒大小有关,故B错误;C、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C正确;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碳颗粒的运动,而不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2、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长度为的通电直导线,垂直放置于匀强磁场,通入电流为,则由公式可得安培力的大小为.解得,安培力方向始终与电流与磁场所构成的平面垂直,此时为最小值,故选项B正确。考点:安培力【名师点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到安培力作用,由公式求出安培力大小,由左手定则来确定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方向始终与电流与磁场所构成的平面垂直。3、C【答案解析】AC.由图像可知,0-1s内物体以1m/s2的加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1-2s内物体以1m/s2的加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则t=2s时,物体速度大小为零,但是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A错误,C正确;BD.同理,在2-3s内物体以1m/s2的加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4s内物体以1m/s2的加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则t=4s时,物体速度大小为零,但是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BD错误.4、A【答案解析】D.当A、B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它们的加速度为a0,拉力为F0。对B:;对整体:F0=(mA+mB)a0=15N;所以当F≤15N时,AB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当F>15N时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二者发生相对滑动,所以D错误;AB.若F=10N<15N,两者一起运动,则对整体:,对B:f=mBa=4N,方向向右,故A正确,B错误;C.若F=16N,AB相对滑动,B受滑动摩擦力f=μmg=6N,所以C错误;5、C【答案解析】深刻理解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本概念,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所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题目详解】①、④、不论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定义都为,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①正确,④错误;②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②错误;③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③正确;综上可知①③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注意从它们的定义入手进行概念的区分,同时注意物理概念和生活中一些概念的不同.6、C【答案解析】紫外光照射金属板,电子逸出,所以锌版带正电,有因为验电器与锌版链接,验电器和指针都带正电。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D【答案解析】A.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能级减小,选项A正确;BC.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选项BC错误;D.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减小,可知电子与原子核间的库仑力变大,则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选项D正确.8、ABD【答案解析】A.小球缓慢转动,则小球处于动态平衡,合力始终为0,则轨道和挡板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故A正确;BC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当从竖直位置开始推着小球缓慢的顺时针转动,到小球触到水平线的过程中,由几何关系可知,N1与N2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N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N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圆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故B正确C错误;D.挡板对小球的力,与小球的位移夹角为锐角,则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做正功,故D正确.9、BD【答案解析】A.两个粒子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q、E相等,可知,故A错误;B.根据动能定理得a的位移大,电场力做功多,故在t时刻,a的动能比b的大,故B正确;C.在t时刻,a、b经过电场中同一水平面,电势相等,它们的电荷量也相等,符号相反,由知,a和b的电势能不相等,故C错误;D.由动量定理得可知t时刻粒子的动量为,故在t时刻,a和b的动量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BD。10、CD【答案解析】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故A错误;B.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由于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产生表面张力,使水银表面收缩而成为球状,故B错误;C.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C正确;D.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所以可知未饱和汽在降低温度时可能转化成饱和汽,故D正确.故选CD.点晴: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能使轻小物体浮在水面,表面张力使水滴在完全失重的情况成为球状.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6.4①不变【答案解析】(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是16mm,游标尺示数是4×0.1mm=0.4mm,金属球的直径为16mm+0.4mm=16.4mm;(2)由于测得摆球经过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所以该单摆的周期为;(3)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则图象的斜率,则加速度,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则有,由此得到的图像是图乙中的①,由于图线的斜率不变,计算得到的值不变,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12、B【答案解析】(1)[1]因玻璃的折射率较大,故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实验作出的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并且光线从玻璃中出来后,应与入射光平行A.与分析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与分析相符,故B项符合题意;C.与分析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与分析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2)[2]折射率为:其中:解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2)(3)【答案解析】(1)对小球由a到C小球在C点解得:FN=3mg=6.0×10-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FN=6.0×10-5N。(2)设a球到D点时的速度为vD,从释放至D点,根据动能定理:对a、b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vD=2mv解得v=1.73m/s。(3)两球进入复合场后,由计算可知Eq=2mg两球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解得:r=6.92m,由DP=2DN,依图由几何知识可知:∠NDP=60,△ODP为等边三角形,则:r=2h解得h=3.46m14、(1)e=1000sin100πt(V)(2)【答案解析】(1)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由于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瞬时值表达式为:(2)流过电阻R的最大电流通过电阻R的电流有效值15、18m【答案解析】设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为a,斜面全长为s,斜面上下滑的总时间为t,则最初4s的位移解得a=1m/s2,最后4s的位移,其中s2=16m,a=1m/s2代入上式可解得t=6s,所以斜面的全长为18m.',)


  • 编号:1700738034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2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309800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