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格式为 docx ,大小 21915 KB ,页数为 4页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学校认真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我校严格执行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XX市教体局下发的课程计划,结合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一、课程设置学期初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方案、制定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为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规范了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书法、地方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1)、地方与学校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2)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书法、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1)是地方课程,也就是传统文化(一、二年级)、心理健康(一、二年级)、安全教育(三年级)、环境教育(四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2)是学校课程,即趣味数学(一、二)经典诵读(三至五)。书法(一、二硬笔书法;三、四、五毛笔书法,低年级以语文课教学随堂指导铅笔字书写)。综合实践活动(1)(一至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2)也就是信息技术(三、四、五年级)。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做到了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二、课时分配(周)一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趣味数学(1课时)、道德与法治(3课时)、体育与健康(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传统文化(1课时)、心理健康(1课时)、少先队活动(地方课程)(1课时)。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趣味数学(1课时)、道德与法治(3课时)、体育与健康(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传统文化(1课时)、心理健康(1课时)、少先队活动(地方课程)(1课时)。三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道德与法治(3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各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书法(1课时)、少先队活动与安全教育间周一次(地方课程)(1课时)。四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道德与法治(3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各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书法(1课时)、少先队活动与环境教育间周一次(地方课程)(1课时)。五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道德与法治(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各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书法(1课时)、少先队活动(地方课程)(1课时)。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9节。三——五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校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的认识,并以课程改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 编号:1700737642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4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1915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