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本作品内容为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格式为 docx ,大小 1033494 KB ,页数为 1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生物,其特征不包括()A.身体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C.有口有肛门D.营自由生活2.同学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记录错误的是()A.由彼此各不相同的体节组成B.身体前端有环带C.体表有黏液,较为湿润D.能依靠刚毛辅助运动3.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具有外套膜的是()A.B.C.D.4.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表有外骨骼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D.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5.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鳃的主要结构是鳃盖B.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C.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6.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脊柱B.后肢发达,趾间有蹼C.用肺呼吸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7.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响尾蛇B.猎豹C.企鹅D.大猩猩9.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0.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A.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11.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C.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1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1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14.下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15.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植物B.是单细胞生物C.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16.大肠杆菌T4噬菌体(如图)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需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主要侵染人体细胞D.可在空气中复制增殖17.通常情况,水果会用保鲜膜包裹后进行低温冷藏保存。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增加B.低温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D.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18.根据生物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将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B.科C.门D.界19.珙桐、银杏、银杉和金钱松都是我国的珍惜植物,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门科属珙桐被子植物门蓝果树科珙桐属银杏裸子植物门银杏科银杏属银杉松科银杉属金钱松金钱松属A.同科比同属植物的相似程度更高B.自然界中,被子植物门只有珙桐一种生物C.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四种植物中,银杉与金钱松的亲缘关系最近2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选项的四个概念分别代表Ⅰ、Ⅱ、Ⅲ和Ⅳ,其中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生物、无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D.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二、综合题21.珊瑚礁由珊瑚虫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堆积而成,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0.2%,却为超过2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1)珊瑚礁中生存着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其中与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______对称,有口______肛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物中的______与其他动物区分开。(2)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但实际上,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9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______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水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多选)。a.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b.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c.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d.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22.《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涉及到71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下表所示。牛蛙巴西龟扩散原因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致我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优势特征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雌蛙一次产卵1~2万枚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耐饥饿;在繁殖季节,雌龟产卵多次,每次产卵3~19枚;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入侵危害大量捕食本土蛙和其他生物;是致病菌蛙壶菌的主要宿主之一排挤本地物种;传播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1)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______纲和______纲动物。巴西龟用______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真正适应了陆地环境。(2)导致牛蛙和巴西龟扩散的原因有养殖逃逸和______,另外宠物丢弃也是巴西龟在我国扩散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3)牛蛙与入侵地的本土蛙之间具有捕食和______关系,会导致本土蛙数量下降甚至灭绝。巴西龟反应灵敏,有利于其获取食物、躲避______,提高了生存的机会。(4)“虽然有些非本地生物具有一定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但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国家不应引进。”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23.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受损几率较高的关节。(1)膝关节是髌骨、股骨和胫骨相连接的部位,如图1所示,由股骨下端的关节头、______骨上端的关节窝等结构组成。膝关节的关节窝较浅,和关节头并不契合,在这二者之间分布有上凹下平的______,它是一种纤维软骨,可增加关节面的契合度,起到减小______、缓冲震荡等作用。(2)膝关节肩负着承担体重和参与下肢活动的重要功能。进行图2所示的动作时,左腿的膝关节需要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同时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并依赖图1所示膝关节中的前、后、内、外多条______的牵制和保护,才能在承重的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因此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3)对膝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可知,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_。该调查结果对你未来进行体育运动有什么启示______。24.行为训练是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们的“必修课”,有利于减少医学检查等对大熊猫造成的不适,提高其动物福利。(1)大熊猫属于______纲动物,生殖方式为______(填“卵生”或“胎生”),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在动物园中对其进行饲养和人工繁育属于______(填“就地”或“迁地”)保护。(2)大熊猫常患消化道疾病。线虫、蛔虫等是导致其患病的主要病原生物,因体表具有______,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肠液的侵蚀。轮状病毒也是一种病原生物,没有______结构,寄生在大熊猫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属于______病毒。(3)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可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过去检查时,需对大熊猫进行麻醉处理。经过行为训练后,大熊猫能够在引导下保持站立姿势,既给予了饲养员充分的检查时间,又减少了自身的痛苦。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站立体检”属于______行为,是在______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获得的。(4)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处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痛苦被降至最低的状态。除大熊猫的行为训练外,请你举出一个体现动物福利的例子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5.某校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展示交流。(1)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食品。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成的是______。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因此属于原核生物。(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______、释放______,供生命活动所用,与此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正是这些代谢产物使发酵食品具有了一定的形态或风味。甲同学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孔隙是酵母菌产生______的结果。(3)三种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均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乙同学在制作酸奶的同时还进行了探究活动,探究结果说明______。丙同学制作的米酒被污染了,请结合其制作过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4)请在上述三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对其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______。26.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1)水稻的根、茎、叶属于营养______(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______。(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______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______关系。(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①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孢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a.患病叶片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②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3种枯草芽孢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1~4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2~4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种类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号培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______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③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步骤1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4组,将等量的稻瘟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24h步骤2喷洒?喷洒15mL浓度为6×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步骤3适宜条件下培养病株率92.0%67.3%58.3%73.0%a.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b.第1组在步骤2应喷洒______。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______CFU/mL。④在将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举一例即可)。四、资料分析题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是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濒危的物种!巢于树,栖于溪,繁衍生息,南迁北归,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万年。长白山是我的家乡。听长辈们说,多年以前这里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我们没有了巢穴安家。196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批准建立,老青杨被保护起来。为了满足我们繁衍后代的需要,科研人员还给我们建造了仿真人工鸭巢。此后,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逐渐增多。每年长白山第一场粉雪飘落时,我和家人们就会向着温暖的南方出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迁徙旅途中的优美风景吧!一个个旅居地点,一段段美好回忆。南迁北归,我们完成了种族繁衍,见证了生态变迁。栖居于广袤的中华大地,生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何其有幸!(1)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形______、鸭科,适合飞行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条)。(2)太湖在治理之前,蓝藻覆盖了整个湖面,导致水中的狐尾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因缺少_____而无法正常存活,水体中_____(填气体)含量下降,鱼虾等动物因缺少该气体以及充足的食物而死亡。治理后,鱼虾增多,中华秋沙鸭“每天都吃得饱饱哒”。请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秋沙鸭的食物链_____。(3)上述中华秋沙鸭的旅居地点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由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以及生活在其中的_____共同构成。《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在武汉举行,通过《武汉宣言》提出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中国主张。(4)中华秋沙鸭迁徙旅途中遇到了江豚、麋鹿、白鹤等很多老朋友,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根据文中信息,除建立保护区外,我国采取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_____。',)
提供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会员下载,编号:1700737471,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12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