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1,高中物理2023年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1,高中物理2023年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1,格式为 doc ,大小 828456 KB ,页数为 9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1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知道扩散、布朗运动、热运动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相关的实验证据。科学思维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Fr图像解释分子间的作用力。科学探究通过对布朗运动的探究,学会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揭示其本质,得出结论。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知识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把组成物体的__微粒__统称为分子。2.1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__6.02×1023__个。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扩散(1)扩散: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__进入对方__的现象。(2)产生原因:由物质分子的__无规则运动__产生的。(3)发生环境:物质处于__固态__、__液态__和__气态__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4)意义:证明了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5)规律:__温度__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2.布朗运动(1)概念:把__悬浮微粒__的这种__无规则__运动叫作布朗运动。(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__不平衡__造成的。(3)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__无规则__。(4)影响因素:微粒__越小__,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__越高__,布朗运动越激烈。(5)意义: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__液体(气体)分子__运动的无规则性。3.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__无规则__运动。(2)宏观表现:__扩散__现象和布朗运动。(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运动__无规则__;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__越激烈__。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__空隙__。(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__减小__,说明液体分子间有__空隙__。(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__扩散__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__空隙__。2.分子间作用力(1)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引力__。(2)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斥力__。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知识点4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__大量分子__组成的,分子在做__永不停息__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__相互作用力__。2.由于分子热运动是__无规则__的,对于任何一个分子都具有__偶然性__,但对大量分子的整体而言,表现出规律性。探究\ue7d9阿伏加德罗常数┃┃情境导入__■(1)1mol的物质内含有多少个分子?用什么表示?(2)若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多大?假设分子紧密排列,一个分子的体积为多大?(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3)Vmol=NAV0(V0为一个分子的体积,Vmol为摩尔体积),对于任何物质都成立吗?提示:(1)6.02×1023个NA(2)(3)Vmol=NAV0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适用于气体。┃┃要点提炼__■1.分子的简化模型:实际分子的结构是很复杂的,且形状各异。但如果我们只关心分子的大小,而不涉及分子内部的结构和运动时,既可以把分子看成球形,也可以看成立方体。具体分析如下:(1)固体和液体分子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可认为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空隙,则VA=NAV0(V0为一个分子的体积,VA为摩尔体积)。①球形分子模型:如图(a)所示,则直径d==。②立方体分子模型:认为每个分子占据一个相同的立方体空间,该立方体的边长即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边长d=,如图(b)所示。(2)气体分子模型:对于气体来说,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气体分子的直径,故通过立方体分子模型(不采用球形分子模型),可以估算得到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而无法得到每个气体分子的实际体积。设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可看成一个边长为d、体积为V的正方体。气体分子间距离l=d==,如图(c)所示。(图中黑点代表气体分子所在的位置)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微观量:分子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2)宏观量:物质的质量M、体积V、密度ρ、摩尔质量MA、摩尔体积VA。(3)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①分子质量:m0==。②分子体积:V0==(适用于固体和液体)。③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nNA=NA=NA。④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只适用于固体、液体)。⑤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V0为气体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⑥固体、液体分子直径:d==(V0为分子体积)。┃┃典例剖析__■典例1已知氧气分子的质量m=5.3×10-26k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ρ=1.43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求:(1)氧气的摩尔质量;(2)标准状况下氧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3)标准状况下1cm3的氧气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题指导:解析:(1)氧气的摩尔质量为M=NAm=6.02×1023×5.3×10-26kg/mol≈3.2×10-2kg/mol。(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摩尔体积V=,所以每个氧分子所占空间V0==。而每个氧分子占有的体积可以看成是棱长为a的立方体,即V0=a3,则a3=a==m≈3.3×10-9m。(3)1cm3氧气的质量为m′=ρV′=1.43×1×10-6kg=1.43×10-6kg则1cm3氧气中含有的氧分子个数N==≈2.7×1019。答案:(1)3.2×10-2kg/mol(2)3.3×10-9m(3)2.7×1019┃┃对点训练__■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B.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C.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D.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解析: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A错误;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B错误;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占据的体积为,C错误;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D正确。探究\ue7da分子热运动┃┃情境导入__■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的花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离很远,人们就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提示:分子的热运动┃┃要点提炼__■1.对扩散的理解(1)影响扩散现象明显程度的因素①物态Ⅰ.气态物质的扩散最快、现象最显著。Ⅱ.固态物质的扩散最慢,短时间内现象非常不明显。Ⅲ.液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明显程度介于气态与固态之间。②温度: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③浓度差:两种物质的浓度差越大,扩散现象越显著。(2)分子运动的两个特点①永不停息:不分季节,也不分白天和黑夜,分子每时每刻都在运动。②无规则: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则,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又具有规律性,总体上分子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运动。2.布朗运动(1)无规则性悬浮微粒受到液体分子在各个方向上撞击的不平衡是形成布朗运动的原因。由于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使微粒受到较强撞击的方向也不确定,所以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2)影响因素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微粒越小,某时刻与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来自各方向的冲击力越不平衡;另外微粒越小,其质量也就越小,相同冲击力下产生的加速度越大。因此,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②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运动(平均)速率越大,对悬浮于其中的微粒的撞击作用也越大,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因此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3)实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微粒的运动。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表明液体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典例剖析__■典例2(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当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出现淡红棕色C.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的空气会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的瓶中,所以最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解题指导:组成物体的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与外界的作用无关。解析:逐项分析如下:选项诊断结论A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过一段时间上下均匀分布,故呈淡红棕色√B分子运动与密度无关×C分子的热运动不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的×D分子的热运动使上下气体分布均匀√典例3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等点,把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经过B点后10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E.若改变水的温度,再记录一张图,则仅从图上不能确定记录哪一张图时的温度高解题指导:(1)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2)布朗运动示意图是不同时刻的小颗粒位置的连线并非其运动轨迹。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只是20秒初末粉笔末的位置关系,故A错;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碰撞,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经过B点后10s,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任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我们无法仅从图上就确定哪一张图的温度高,故E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DE。┃┃对点训练__■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他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D.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解析: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是由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微粒内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错误;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C错误;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颗粒的受力越不均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探究\ue7db分子间的作用力┃┃情境导入__■蹦极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它能让人体验最惊险、最刺激的感觉,就好比是向死亡之神的挑战。蹦极所用的绳索具有很大的弹性,那么你知道这种绳索的弹性来源于什么吗?提示:来源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点提炼__■1.分子力: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1)平衡位置: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平衡位置即分子间距离等于r0(数量级为10-10m)的位置。(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及分子力模型。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像分子间距离分子力分子力模型r=r0零r


  • 编号:1700736940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9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82845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