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2023医保新政策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医保新政策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2023医保新政策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格式为 docx ,大小 28165 KB ,页数为 14页

2023医保新政策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医保新政策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在工伤发生地参加职工医保,个人按规定缴费B.在工伤发生地参加职工医保,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C.在伤残津贴领取地参加职工医保,个人按规定缴费√D.在伤残津贴领取地参加职工医保,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2、下列关于失业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在户籍地参加职工医保B.失业人员在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当月享受职工医保待遇C.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医保以本市上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为缴费基数D.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医保个人无需缴费√3、可以在当年度内中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不包括_____。A.中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人员B.本市行政区域内迁移户籍人员√C.退役士兵D.刑满释放人员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用人单位在三个月内足额补缴应缴费用和滞纳金的,补缴医保费对应期间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待遇可以补付参保职工B.用人单位超过三个月补缴应缴费用和滞纳金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待遇不予补付参保职工C.用人单位在三个月内按规定补缴后,参保职工的缴费年限可以累计,同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可以补付D.用人单位超过三个月按规定补缴后,参保职工的缴费年限可以累计,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不可以补付√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同步享受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待遇B.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同步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C.已连续参加我省基本医疗保险2年及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费6个月内参加参加职工医保的,各市不能设置待遇享受等待期√D.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死亡无法办理户籍的,可凭死亡医学证明在父母户籍地参加居民医保6、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或者本市累计缴费年限未达到规定年限,选择按月缴费至规定年限的,在延缴期间享受的待遇是_____。A.按在职人员标准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B.按退休人员标准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C.按在职人员标准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个人账户待遇D.按退休人员标准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个人账户待遇7、参保人员在__________前未出示有效的基本医疗保险凭证的,就医、购药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参保人员自行承担。A.办理登记B.就医购药C.费用结算√D.打印发票8、以下符合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保的情形是_____。A.居住地在我市且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B.在本市居住的,广东省人才优粤卡或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持有人的未就业配偶及子女、父母C.在本市居住的,持有居留许可证外国人D.在我市办理且《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0日的持有人可以在有效期满前参加2023年度居民医保9、用人单位已经垫付生育津贴的,可以在职工分娩、终止妊娠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______3年内,向发生分娩、终止妊娠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参保地经办机构申请拨付生育津贴。A.次日起√B.当日起C.结算日起D.挂号日起10、职工享受生育津贴期间按规定连续参保,生育津贴超过______天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原则上按月拨付。A.10B.20C.30√D.9011、职工在职和退休参保人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统筹支付标准分别为______,在非基层中医、专科和其他医疗机构门诊统筹支付标准分别为______。A.80%,85%;65%,70%√B.85%,90%;65%,70%C.80%,85%;70%,75%D.85%,90%;75%,80%12、职工在职人员新政策个账注资基数和注资比例分别为______,退休人员个账注资基数和注资比例分别为______。A.本人参保缴费月基数的2%;2021年广州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B.本人参保缴费月基数的2.8%;2021年广州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C.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2%;上年度广州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8%D.本人参保缴费月基数的2%;2021年广州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8%√13、在职职工、退休人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本市上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______。A.6%、8%B.5%、8%C.5%、7%√D.7%、9%14、2023年起在职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应当按分别其缴费基数的______按月足额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A.2%,6.6%B.3%,7.6%C.2%,6%√D.3%,6%15、参保人员省内跨市转移职工医保关系的,个人账户资金跨市使用______。A.不划转,不提现√B.可划转,可提现C.可划转、不提现D.不划转、可提现16、参保人员跨省转移职工医保关系的,个人账户资金原则上______。A.不划转,不提现B.随其划转,特殊情况无法转移时可以划入本人银行账户√C.随其划转,特殊情况无法转移时可以提现D.不划转,可以划入本人银行账户17、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不符合待遇享受地相关要求,确定退休后待遇享受地后,可按该地规定选择______缴费至规定年限。A.按月或一次性√B.按月C.一次性D.居民医保18、2022年10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16届2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3号的文件全称为______。A.《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B.《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C.《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规定》√D.《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法》19、根据193号令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按规定补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后,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______。A.不予补付B.由负有缴费义务的用人单位承担C.按照补缴医保费对应期间适用的个人账户计入标准补计入资金√D.按照补缴医保费实际缴费期间适用的个人账户计入标准补计入资金20、193号令中“医保年度”是指______。A.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B.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C.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D.职工医保年度与居民医保年度不相同21、职工待遇给付情形——除急救、抢救外,未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进行住院、门诊特定病种治疗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和补助金的支付比例______。A.降低10个百分点√B.降低20个百分点C.降低30个百分点D.35%22、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为______的300%和60%。A.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上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D.上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3、职工医保延缴人员的缴费基数是______。A.上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B.上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C.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D.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24、原按月缴过渡金人员将按______标准缴费。A.原标准B.在职职工C.退休延缴√D.退休人员25、职工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在异地门诊选点最多可选择______家定点医疗机构。A.1B.2C.3√D.不限26、居民参保人统筹基金支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其中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_____元,其他城乡居民每人每年不超过______元。A.1000元、500元B.1000元、600元√C.3600元、1000元D.7200元、3600元27、指定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开具的普通门诊外配处方,经广东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流转至本市指定定点零售药店,符合规定的______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A.药品费用√B.检查费C.治疗费D.诊查费28、新政策中,职工参保人在一个医保年度内,统筹基金对参保人员住院、门诊特定病种治疗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______的6倍。A.本市上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B.本市上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C.本市上上年度城市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算术平均数D.本市上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9、新政策中,急诊留院观察起付标准按参保人员在______住院起付标准确定,每一医保年度只设定一个起付标准。A.一级定点医疗机构B.二级定点医疗机构C.三级定点医疗机构√D.该医疗机构30、在职职工参保人于12月1日前在某三级医院办理入院登记、出院时间在12月1日(含)之后的,起付标准应按______执行。A.1600元B.1120元C.500元D.1000元√二、多选题1、我市设立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_____。()[多选题]A.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C.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D.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享有其他保障,可以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包括_____。()[多选题]A.本市户籍人员√B.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学校就读的全日制在校学生√C.在本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持有人√D.居住地在本市且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包括_____。()[多选题]A.住院待遇√B.门诊特定病种待遇√C.普通门诊待遇√D.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生育医疗待遇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待遇包括_____。()[多选题]A.住院待遇√B.门诊特定病种待遇√C.普通门诊待遇√D.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生育医疗待遇√5、医保统筹基金不支付的范围包括_____。()[多选题]A.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B.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C.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D.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6、以下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题]A.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医保年度内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次月开始享受相应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B.参保人员在医保年度内所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发生变更的,按照参加不同基本医疗保险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分别计算,合并计算年度最高支付限额C.参保人员在住院期间所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发生变更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为其办理医疗费用分段结算√D.参保人员在住院期间所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发生变更的,医疗待遇标准按照办理结算时应享受的有关标准计算,其起付标准费用按出院时所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只计算一次7、疗保障经办机构按照女职工生育、终止妊娠享受产假天数及职工计划生育手术享受休假天数有关规定,核定其可享受的生育津贴待遇。以下核定计算办法表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题]A.生育津贴=职工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B.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单位上一自然年度参保职工各月缴费工资之和÷其各月参保职工数之和√C.本年度新参保的用人单位,生育津贴以该单位本年度参保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D.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计划生育手术情形,或者同时存在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情形的,不合并计算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8、职工的生育医疗费用不能直接结算的,向发生分娩、终止妊娠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参保地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生育医疗费用零星报销,并应当提供以下哪些资料?()[多选题]A.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B.医院收费票据√C.费用清单√D.病历资料√E.《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9、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每次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以下简称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______。()[多选题]A.在职职工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250元、500元、1000元√B.在职职工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400元、800元、1600元C.退休人员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250元、500元、1000元√D.退休人员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300元、600元、1200元1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及以下部分由个人全额负担,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共同分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______。()[多选题]A.在职职工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90%、85%、80%√B.在职职工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85%、80%、75%C.退休人员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93%、89.5%、86%√D.退休人员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分别为90%、86.5%、83%11、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题]A.在职职工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申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的月平均数√B.失业人员以本市上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C.工伤职工以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为缴费基数√D.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申报的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1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不足的参保人,可选择在______、______或______延缴职工医保费。()[多选题]A.省内曾参保地B.参保人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其他曾参保地√C.有参保缴费的户籍所在地√D.最后参保地√13、将异地就医备案正式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多选题]A.长期异地居住人员√B.临时外出就医人员√C.异地急诊抢救人员D.异地生育就医人员√14、参保人员省内跨市流动,有以下哪些转移类型?()[多选题]A.职工医保制度内转移接续√B.居民医保制度内转移接续√C.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跨制度转移接续√D.农民工医保、外来工医保等其它类型转移接续15、职工医保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退休后不再缴纳职工医保费,按照规定享受职工医保待遇。()[多选题]A.参加职工医保的累计缴费年限符合退休后待遇享受地规定的职工医保累计缴费年限要求√B.在退休后待遇享受地参加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C.参加职工医保全省范围内缴费年限累计超过25年D.参加居民医保全省范围内缴费年限累计超过25年16、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的费用情形包括______。[多选题]A.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B.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C.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居民医保等的个人缴费√D.参保人员本人退休时未达到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的缴费费用√E.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中医“治未病”费用√17、根据《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个人账户不得用于以下哪些项目支出。()[多选题]A.公共卫生费用√B.体育健身√C.养生保健消费√D.中医治未病18、可将个人账户资金划入本人银行账户的情形包括______。()[多选题]A.参保人员省内跨市转移职工医保关系的B.参保人员跨省转移职工医保关系的,个人账户资金特殊情况无法转移时√C.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经本人申请√D.参保人员在参保期间应征入伍,经本人申请√E.参保人员出境(包括港澳台地区)定居的,经本人申请√19、以下哪些证件可作为医疗保险凭证?()[多选题]A.医保电子凭证√B.社会保障卡√C.居民身份证√D.电子身份证20、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可以遵循自愿原则,使用本人个人账户用于支付______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费用。()[多选题]A.父母√B.配偶√C.子女√D.朋友三、判断题1、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筹资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等纳入我省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对错√2、我市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建立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错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应当按照月度足额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错√4、用人单位需要按比例缴纳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金,参保人员无需缴费。对错√5、灵活就业人员和退休延缴人员个人未按时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可以申请补缴,但不补付统筹待遇。对错√6、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筹集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政府补助标准与个人缴费标准达到2:1以上。对错√7、符合国家、省规定的就业地或户籍地在我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错8、已办理省内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的职工,其基本医疗保险同步备案至就医所在地。对√错9、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按照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和生育津贴。对错√10、退休延缴人员无论按月缴费还是一次性缴费,缴费基数均为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对错√11、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基层的中医定点医疗机构,已与广东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对接并与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补充协议的,可以按规定为其选点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提供外配处方流转服务。对√错12、参保人员因急救、抢救在非定点医药机构或者非其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对错√13、异地就医门诊选点由原来无需选点选点变更为需按规定进行门诊选点。对√错14、参保人员跨市流动,不得重复参保,不重复享受待遇,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不重复计算。对√错15、参保人在本省各市参加职工医保的实际缴费年限互认,并合并计算为累计缴费年限。对√错16、军人服现役年限视同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与入伍前和退出现役后参加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对√错17、各市应当将办理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与在当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绑定。对错√18、职工医保参保人在省内转移接续的,参保人在转出地最后一次缴费的次月,仍享受转出地的职工医保待遇。对√错19、在转移接续前连续缴费未中断的,参保人在转入地参加职工医保后,自缴费次月起享受转入地的职工医保待遇,或按照转入地相关规定设待遇等待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错√20、逐步统一全省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政策。累计最低缴费年限到2030年1月1日统一为男职工30年,女职工25年。对√错21、职工在工伤认定前进行医疗救治中符合医保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由定点医疗机构先予以记账,每月汇总后向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申报结算。对√错22、参保人员已在异地联网医疗机构记账结算的医疗费用,可以向本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申请零星医疗费用差额报销。对错√23、根据新政策,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由月度限额变年度限额。对√错24、按照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用耗材目录规定,核磁共振、CT可以纳入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对错√25、根据新政策,老年人居民医保参保人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急诊就医,可予以报销。对错√26、根据新政策,在职职工参保人与退休职工参保人住院起付线不同,继续倾斜照顾退休人员。对错√27、基本医疗费用,是指属于国家、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目录、支付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医疗费用,但不含个人按照规定比例先自付的费用以及超限额标准的费用。对√错28、家庭病床起付标准按参保人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确定,职工医保参保人标准为250元,每90天需重新计算一次起付标准。对√错29、门特待遇认定或续期,须在本市定点医院认定,或者在市外三级联网医疗机构完善相应检查并确诊后,凭申请表、相关检查及病历、医疗保险凭证等资料,向本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待遇认定手续。对错√30、参保人住院期间转换退休参保身份或参保险种待遇,出院时的起付线按入院时身份标准结算,统筹待遇按出院时身份标准结算。对√错。',)


  • 编号:1700736189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4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8165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