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本作品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格式为 docx ,大小 375986 KB ,页数为 22页
('1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中或潮湿的草丛中的是A.麻雀B.蚂蟥C.鼠妇D.袋鼠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A.光B.空气、C.温度D.湿度3.生物圈指的是()A.地球上一切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D.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4.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5.小明在观察时发现口腔上皮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图A),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图B),这时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6.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⑤是植物细胞的液泡,可以储存营养物质B.①是细胞膜可保护细胞C.②能控制物质进出D.③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7.在洋葱根尖生长点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是()2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以上三者均是8.美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出了小鼠内耳毛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干细胞()的结果A.分裂B.分化C.生长D.成熟9.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组织。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神经组织10.某植物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根尖分生区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细胞数目和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8个、46条B.8个、23条C.4个、46条D.4个、23条11.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表膜可以把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能够通过分裂D.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12.在大型燃煤厂附近,下列植物最不容易成活的是()A.葫芦藓B.铁线蕨C.柳树D.肾蕨13.下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A.菜豆和玉米都属于双子叶植物B.菜豆种子的①②④⑤组成种子的胚C.玉米种子的子叶遇到碘液变蓝色D.菜豆种子的④和玉米种子的⑧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14.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胚轴伸长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③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15.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是()3A.水、无机盐和有机物B.水和二氧化碳C.水和有机物D.无机盐和有机物16.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在树干的最外层17.下图是植物花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粉管在结构③中B.结构⑤发育成种子C.结构⑥发成果实D.图中②上的花粉散落在①上属于传粉过程18.进行无土栽培时应适时更换营养液,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A.水B.有机物C.无机盐D.氧气19.春季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其目的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小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D.移栽方便20.据报道,科学家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各个部分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21.下列各项中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A.大气→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B.大气→一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422.人们在移栽幼苗时,根部往往要带一个土坨,主要目的是()A.使幼苗尽快适应新的土壤环境B.使幼苗在移栽前后土壤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C.防止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根部水分的大量流失D.保护幼苗的根和根毛,使之移栽后仍能正常地吸收水分23.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表皮细胞的颜色是A.绿色B.黄色C.无色D.蓝色24.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栅栏层细胞比海绵层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多B.叶脉具有输导营养物质的作用C.保卫细胞不含有叶绿体D.叶绿素需在光照下才能形成25.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是()A.光B.水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26.若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B.全绿的叶C.不含叶绿体的叶D.有白斑的绿叶27.要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放出二氧化碳,以下的实验条件,必须的一项是A.用幼小的植物B.用叶片较多的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D.把植物淹没在水里28.农谚说:“锄头出肥”.这是说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长,相当于给植物施了肥.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A.缺少肥料,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B.缺少水分,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C.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光合作用D.缺少氧,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29.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理活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0.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5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综合题31.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A、B、C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生态系统称__________(2)图中B表示的是_________若A、B和C产生二氧化碳过程属于生物的哪个生理过程__________(3)图中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植物的哪个器官吸收_________;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产生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32.甲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乙图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一颗种子属于一个______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2)处于甲图①②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能量通过______提供(3)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际上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_____的过程,其中______先突破种皮(4)为了保证菜豆较高的产量,根据乙图所示,种植菜豆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633.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B表示两种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b过程的生理功能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中进行(2)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_______同时碱少了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为了缓解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3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甲组乙组环境条件——————————光照充足实验材料同样多株韭菜————————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1)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材料选择: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叶子_____________乙组植物叶子_______________(3)叶绿素在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中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分析】7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这些适应性的特征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详解】A.麻雀是杂食性的鸟类,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和农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各类森林和灌丛中,多活动于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多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城镇和乡村,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不符合题意。B.蚂蝗多数生活于淡水中,少数为海水,还有一些陆生或两栖的,多在温湿的地区。许多种蚂蝗以吸取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不符合题意。C.在花盆、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中或潮湿的草丛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符合题意。D.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大多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2.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所以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故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C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C【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8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圈的范围及含义。4.A【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故A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B不符合题意。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9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其它生态系统的知识也要了解。5.B【分析】显微镜下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详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就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故选B。【点睛】知道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此类题就不难解决。记住: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6.B【分析】图中的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详解】A.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A正确。B.①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C.②细胞膜是选择透性膜,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C正确。D.③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正确。故选B。【点睛】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B【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据此解答。【详解】10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而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9.A【分析】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的作用。【详解】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是为植物体运送水分的,因此属于输导组织。故选A。10.C【分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21,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因此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详解】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因此,1个植物体细胞经过2次分裂,得到的细胞数═1×22═4(个)。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因此,某11植物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1个植物体细胞经过2次分裂,得到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C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次数和个数的关系。11.A【分析】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只有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详解】A.在草履虫体内,能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的是收集管和伸缩泡,错误。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正确。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不能形成组织、器官等层次,因此无生殖器官,草履虫靠分裂生殖,正确。D.草履虫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2.A【分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详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大型燃煤厂由于燃煤产生二氧化硫,会影响苔藓植物的生存,因12此在有污染的燃煤发电厂周围,最不易成活的植物是苔藓植物。A葫芦藓是苔藓植物,B铁线蕨和D肾蕨都是蕨类植物,C柳树是被子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了解苔藓植物叶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B【分析】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⑥子叶,⑦胚芽,⑧胚轴,⑨胚根,⑩胚乳。【详解】A.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子叶有两片,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有1片,错误。B.菜豆种子的①胚轴、②胚根、④胚芽、⑤子叶组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正确。C.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乳含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错误。D.菜豆种子的④子叶和玉米种子的⑦子叶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4.D【分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胚轴伸长子叶出土、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详解】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②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①胚轴伸长,子叶出土、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如图:13。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15.A【解析】【分析】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一是用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二是有机物能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但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不会出错,而需要有机物易被忽略,因为有机物不是从外界获取,而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详解】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的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于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一是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以及细胞核内的DNA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二是有机物能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机物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被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由上可知,植物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点睛】理解掌握植物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D【分析】导管的功能就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14【详解】A.成熟区由于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和无机盐的面积,由于导管的出现增强了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能力,根毛细胞也更适于吸水,使得成熟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A正确。B.根、茎、叶处都有导管并且是连通的,不但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且将植物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B正确。C.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花、果实、种子。所以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正确。D.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干的最外层——树皮,D错误。故选D。【点睛】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17.D【分析】观图可知: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详解】A.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A错误。BC.受精完成后,⑤子房发育成果,⑥胚珠发育成种子,BC错误。D.植物开花后,成熟的②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D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是明确: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18.C【分析】无土栽培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详解】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所以植物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配制的。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15培养液的配方。已达到植物的需求,所以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有机物是植物自身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无法从外界吸收,氧气主要是从叶片中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所以更换营养液主要就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19.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蒸腾作用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蒸腾作用的概念、应用方面来切入。【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几片叶,C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的器官和意义。20.C【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2)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详解】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成熟区,不是伸长区,A不正确。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导管运送到树木各处,而筛管运输有机物,B不正确。16C.无机盐溶于水中,因此“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C正确。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可能是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或氧气,不能同时有氧气和二氧化碳,D不正确。故选C。2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详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增加了降雨量。在降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同时,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据统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植物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草地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对维持水分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故选B。【点睛】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来掌握。22.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思考解答。【详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幼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选D。【点睛】17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明确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23.C【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组成。【详解】叶片的表皮是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组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形状不规则,相互嵌合。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有叶绿体,控制气孔的开闭。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是绿色的。故选C。24.C【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和表皮。如图:①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②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里面都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③叶脉里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输导作用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详解】A.从上图可以看出: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能更多的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产生的叶绿体较海绵层细胞多,A正确。B.叶脉里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支持作用,B正确。C.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18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错误。D.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正确。故选C。【点睛】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可结合叶片结构图进行记忆。25.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严重干旱,土壤中缺水,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水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制造的有机物减少,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故选B。【点睛】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即可解题。26.D【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要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那么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详解】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那么实验对象全部没有叶绿素,无法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故A错误。B.全绿的叶,那么实验对象全部有叶绿体,无法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故B错误。C.不含叶绿体的叶,那么实验对象全部没有叶绿体,无法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故C错误。D.有白斑的绿叶,那么没有白斑的部分有叶绿体,有白斑的部分没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故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掌握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1927.C【详解】解:光下检测呼吸作用,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在光下,光合作用较强,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光合作用当做原料消耗掉了,因而释放到大气的二氧化碳很少,要想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就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因此应该在黑暗的条件下,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效果会明显一些.故选C28.D【解析】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缝隙中的氧气减少,妨碍根的呼吸,从而影响了根的生长,也影响了根的吸收功能不利于植物生长.故选D29.B【解析】解:粮食堆放久了会发热是由于种子细胞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呼吸作用是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这些热量是呼吸作用产生的.故选B30.D【详解】试题分析:色物通光合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要而且是动物和人食物来以及多种工原料的;光合作用储在有机物中能量,是物身和其生物进生命活所需的能量来源;作用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维持了生物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植树林还可以为物提供栖地生产环,因此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31.生物圈消费者呼吸作用根海洋生态系【分析】20(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详解】(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共同的家园,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2)图中的A既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又可以被B吃,为B提供食物,还可以从自然界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因此A是植物,即生产者;B以A植物为食,是动物,属于消费者。C能把A生产者和B消费者的遗体、遗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自然环境,属于分解者。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B和C产生二氧化碳过程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3)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根尖。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仔细分析图形,结合题意,灵活作答。32.C呼吸作用分化胚根合理密植【分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详解】(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一粒菜豆种子的最外面是种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子叶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一颗种子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故选C。(2)甲图①②阶段表示种子的萌发,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其需要的能量来21自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分解其内的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3)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构成胚的细胞不断进行生长、分裂、分化,其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最终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4)分析乙图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降低,影响有机物的合成,不利于增产,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我们要注意合理密植,既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使植物充分接受阳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达到增产的目的。【点睛】此题的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33.A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或A)植树造林(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详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由公式可以知道:A物质代表二氧化碳,B物质表示有机物,a代表的植物光合作用,b代表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综上分析可知,AB表示两种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二氧化碳,b过程的生理功能主要在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进行。(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或A)的含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因此,为了缓解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植树造林(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点睛】22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圈中的保护措施。34.阴暗同样多株韭菜黄白绿色叶绿体【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物小组以光照为变量设置了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详解】(1)探究“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实验,变量应该是光照,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故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是阴暗,乙组光照充足;实验材料甲乙两组应是同样的。(2)因为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在阴暗环境中的甲组植株变黄白色,而在有光条件下的乙组植株变绿色。(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叶绿素是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的。【点睛】关键点:对照实验设置时变量要唯一,叶绿素必须在光下才能形成。',)
提供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会员下载,编号:1700698957,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22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