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杨梅的种植操作规程,杨梅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杨梅的种植操作规程,杨梅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杨梅的种植操作规程,格式为 docx ,大小 15454 KB ,页数为 5页

杨梅的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杨梅生产技术规程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好且品质优良的杨梅品种树苗。2栽培方式采取保护地栽培方式。在使用塑料薄膜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及时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3植株管理有机杨梅的树管理同常规杨梅生产,如根据品种特性、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修剪;在杨梅生长季节,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为提高果实品质,采收时应随熟随采,防止果熟过度,造成落果或腐烂。4花果管理采用疏花、疏果等常规方式对杨梅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绝不使用任何激素如赤霉素、CPPU等对果穗进行拉长或膨大处理。5土、肥、水管理5.1土壤管理5.1.1中耕与深翻杨梅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5.1.2生草与覆草有机杨梅应提倡生草覆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墒和保持土壤肥力,减轻日灼、气灼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机杨梅园区进行生草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杨梅园区的草资源,对高杆杂草加强管理,使其不影响杨梅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4月份前后,在杨梅行间种植不含转基因的白三叶草。覆草时间一般在7月份前后,将其刈割后覆盖在树根周围。5.2施肥管理5.2.1肥料要求生产前期可购买认证过的有机肥;持续有机杨梅生产区应制定土壤有机培肥计划,如在自身杨梅种植园区,结合“园区生草-养殖业”等进行绿肥或堆肥。绝对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含有转基因的物质如转基因豆粕或经任何化学处理过的物质作为肥料,使用菜籽饼、大豆,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补充钾肥可用草木灰,补充磷肥可使用高细度、未经化学处理的磷矿粉。在施用磷矿粉时应与农家肥经充分混合堆制后使用。5.2.2施肥在生长季节培肥的基础上,以施基肥为主,秋季施入,每666.7m2施入1000kg~15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采用沟施,在行间挖条状沟;5.3水分管理5.3.1补水时期一是萌芽到开花期,当土壤湿度过低时是,适量补水。5.3.2补水方法以采用滴灌法为宜。水质在符合GB5084规定的基础上,应加强有机杨梅生产周边水质的监控,以免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有机杨梅生产。5.3.3排水时期和方法进入雨期,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5%时,通过畦沟、排水沟、出水沟进行排水,达到雨停畦沟内不积水,大暴雨不受淹。6病虫鸟害防治6.1基本原则从杨梅的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6.2主要病虫害有:癌肿病、褐斑病、干枯病、枝腐病、赤衣病、白腐病、小叶病、蚧类、蛾类、果蝇、白蚁。6.3控制措施6.3.1农业防治应优先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措施有: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穗、病叶;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6.3.2物理防治采取防虫、鸟网、树上挂废弃的碟片和树干涂白等措施降低病虫、鸟的为害;6.3.3生物防治使用BT、白僵菌等真菌及其制剂防治杨梅害虫。6.3.4物质防除在6.3.1~6.3.3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允许使用下列物质控制病虫害:在害虫发生初期,采取天然除虫菊、鱼藤酮、苦参及其制剂等进行防治;在杨梅萌芽始期采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枝条和地面以铲除病菌;在杨梅生长季节使用波尔多液作为保护剂防治病菌侵入,浆果膨大期前使用浓度为硫酸铜:石灰:水=1:0.3-0.5:200,其后使用浓度为硫酸铜:石灰:水=1:1:200。使用中应注意按照最新有机食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11中规定每年每公顷铜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6kg。7采收、包装、贮藏7.1采收结合品种特性,适时采收。7.2包装为了提高果实商品性,应对采回的果实进行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和相关规定,提倡使用可重复、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包装应简单、实用、设计醒目,禁止使用接触过禁用物质的包装物或容器。7.3贮藏未能及时销售的有机杨梅,应置于冷藏仓库进行短期贮藏,标志清楚。仓库应清洁卫生,禁止有任何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残留。8记录控制有机杨梅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护相关记录,从而为有机生产活动可溯源提供有效的证据。记录应清晰准确,这些记录主要包括以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为主的生产记录,为保持可持续生产而进行的土壤培肥记录,与产品流通相关的包装、出入库和销售记录,以及产品销售后的申、投诉记录,等等。记录至少保存5年。',)


  • 编号:1700875901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5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545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