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格式为 docx ,大小 17728 KB ,页数为 12页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uf0b7【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uf0b7【公布日期】2021.12.31\uf0b7【字号】津南政办发〔2021〕32号\uf0b7【施行日期】2021.12.31\uf0b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uf0b7【时效性】现行有效\uf0b7【主题分类】经济运行,循环经济发展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21年12月31日津南区加快建设会展经济功能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推动《天津国家会展经济片区规划》落实落地,构建以会展为核心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努力将我区打造为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对津南的新定位、新要求,主动承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用好国家会展中心平台,一体推进“会展+消费+产业”,加快构建以高端品牌会展资源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功能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会展经济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立足京津冀、面向全球的绿色、高效、智能、国际化会展经济区,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重要支点,力争建成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北方国际会展城。二、基本原则(一)展会互促加快推进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建设,不断完善国家会议中心功能,着力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展会和高端会议论坛,吸引一批展会主承办方落户津南,进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构建展览和会议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二)展产联动依托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定位,发挥展馆承接重型工业装备展会方面优势,借助世界智能大会、中国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举办的有力契机,瞄准智能制造、新材料、医疗器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助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着力引育会展龙头企业和新兴会展产业项目,集中引进会展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头部企业和关键配套产业,推动高端商务、商贸、商旅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三)展城合一以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为契机,持续完善区域道路交通、商贸文旅、住宿餐饮等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健全国家卫生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拥抱会展共赢津南”主题实践,促进市容市貌和城市文明程度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智慧津南”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城市会客厅,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同频共振。(四)展教融合利用海河教育园区教育资源集聚优势,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依托海河教育园区展教人才联盟平台,推动联盟院校会展专业及会展行业上下游相关领域专业人才与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深度融合,为会展经济发展持续输送人才。充分发挥在展会策划、论坛协办、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展会专业师生参与度,把课堂搬进会展,实现以展促教、以教促展。三、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区会展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会展知名度、产业聚集度、配套齐全度、交通便利度、政策引领度大幅提升,引进中国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等一批知名展会。展会活动数量达到40场,展会活动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单次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会数量不少于10场。会展经济带动能力持续加强,会展经济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会展业直接带动经济效益达到40亿元,全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业占GDP比重不低于65%。其中,2022年展会活动数量达到18场,展会活动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单次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会数量不少于5场。会展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智慧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会展产业链基本成型,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四、功能布局按照《规划》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发展实际,构建“一核两翼五组团”的功能布局。“一核”指国展岛会展核心区;“两翼”指西展园、东展园海河绿芯;“五组团”指洪泥湾组团、辛庄组团、双港组团、咸水沽组团、海教园组团。(一)“一核”,打造国展岛会展核心区以国家会展中心和国家会议中心为平台,承接国际国内品牌展览、高端会议论坛、数字会展、大型文化活动等新业态,落地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展会项目,做大会展产业源头,积极培育绿色展会,引导展会项目绿色运营。东西两侧平衡地块主要做好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功能承接和配套服务,着力引进一批国家级行业协会和会展区域总部,重点发展设计、金融、物流、商贸、酒店、餐饮等业态,加快引育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加快打造天津“城市生态会客厅”。(二)“两翼”,打造西展园、东展园海河绿芯持续优化绿屏·辛庄湾、绿屏·咸水沽湾等大型节点,在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绿色功能设施,打造综合性室外配套设施。将会展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打造“森林会展”、“有氧会展”、“河畔会展”。(三)“洪泥湾组团”,打造洪泥湾会展总部聚集区重点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创新金融等数字总部、金融总部,以及艺术交流、国际社区等功能,打造会展商务总部和新兴文化交往地标,引导高端商务、科技服务产业、高端教育及文化资源聚集。(四)“辛庄组团”,打造辛庄苑会展综合服务区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通过存量楼宇更新和出让地块新增,引导会展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核心配套区(原辛庄产业园)重点发展会展专业配套服务,以商业商务用地为主调整用地性质,可提供建筑规模100万平方米的包含酒店、餐饮、专业卖场、娱乐、办公的会展综合服务区。(五)“双港组团”,打造新双港会展智慧产业发展区在双港工业园西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东侧向工业研发和创新服务转型,扶持发展会展智能设备、信息平台、服务机器人等产业,建设智能会展产业发展区。(六)“咸水沽组团”,打造咸水沽会展商贸服务发展区将津南新城打造成为新消费的策源地和新高地,辐射整个海河中游地区。提升津南新城消费资源的整合配置能力,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经济与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双桥河地区交通条件优越,现状沿津沽公路存在大量待开发整理土地,未来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配套等。(七)“海教园组团”,打造海河教育园区新动能培育区在传统职教研发基础上,引入新动能相关科技研发、创新服务等企业,利用好教育、研发、孵化的产业资源,带动会展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利用海河教育园区教育资源集聚优势,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重点任务(一)做强会展核心1.加快会展场馆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同步推进综合配套区建设。2022年6月,综合配套区商业广场、酒店、写字楼等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断完善会展场馆硬件设施,提升展馆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水平。2022年12月,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二期项目和国家会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总展览面积达到55.8万平方米,场馆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牵头部门:区住房建设委;责任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财政局)2.积极推进招展引会。坚持市场化运营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配合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一批国际化品牌展览和高端会议项目。依托绿色生态屏障、海河教育园区等优势资源,构建会展循环网络,注重培育一批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等领域的本土特色品牌展会。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功能,加大会展项目引进的速度和力度,推动成立天津会展股权投资基金。(牵头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镇人民政府)3.发挥平台引领作用。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品牌效应,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主要城市中心的联系合作,建立资源互换、信息沟通,借助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部市合作项目的独特优势,注重加强与国家部委、北京有关部门、驻京央企国企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资源优势,落地一批北京方向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引进一批会展龙头企业,到2023年,全年北京方向展会活动数量达到8-10场,累计引进北京方向会展企业超过40家。(牵头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合作交流办;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镇人民政府)4.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根据市场需求修改完善政策内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探索对交易会采购商的奖励扶持,鼓励商贸型参展企业落户。积极与市级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出台市级会展经济扶持政策,构建市、区两级政策促进体系,为会展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会展企业加速向津南区聚集为契机,推动天津市会展行业协会落户津南,发挥行业组织在联系企业、服务政府、行业交流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住房建设委、区财政局、规划资源分局)(二)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5.优化酒店餐饮布局。推动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等高端酒店建成投运,统筹推进乡村民宿建设,引入战略合作企业,加快开发可用于酒店建设的商业地块,鼓励有条件的镇和村先行发展乡村民宿,形成高星级酒店、便捷商务、特色民宿等各具特色的商务接待体系。持续开展酒店行业服务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改造、提升现有街区,引进国际化餐饮旗舰店、国内知名连锁餐饮机构、专业配餐机构入驻,新建一批特色美食街,打造集高端美食、专业配餐、特色风味、市井小吃于一体的餐饮供给格局。到2023年,引进5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星级标准酒店达到30家。(牵头部门: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委、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街镇)6.整合优化商贸服务。加快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商业配套区,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等现有商业载体提质升级,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店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培育会展专业服务、创意设计、咨询服务等新业态。统筹谋划商业地块开发利用,积极引进大型综合体类商业项目,打造“商圈+生活圈+夜经济”消费策源地。到2023年,打造高品质综合商圈1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达到2个。(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区合作交流办、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土地整理中心、规划资源分局、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街镇)7.挖掘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会展+文化旅游”战略,以会展经济聚拢人气,推动绿色生态屏障生态游、海河教育园区科创游、小站练兵军事游、葛沽民俗文化游、现代农业体验游和乡村游,进一步谋划东嘴岛文旅发展。(牵头部门:区文化和旅游局;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区委宣传部、区合作交流办、区住房建设委、规划资源分局、区商务局、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水务局、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街镇)8.创新金融保险服务。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为参展、承办及会展服务企业提供存、取、汇、兑、贷等多方位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会展企业需求特点创新设计金融产品,加大对会展周边交通、酒店、办公等配套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大中型会展企业利用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拓展融资渠道,推动经营效益好、管理规范的会展企业通过挂牌、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并给予资金补助。(牵头部门:区金融工作局)9.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进一步推进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打造三级城市配送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配送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推进安博津南国际仓储物流园建设,不断增强物流及城市配送等领域专业化服务能力,实现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智能物流业转型。整合提升现有企业,加强会展与物流园区的结合,推动规模较大的物流运输企业、物流园区与龙头展会合作,积极引进从事展品包装、展品搬运、撤展装卸、货运代理等服务的中小型专业服务企业,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牵头部门:区交通运输局;责任部门: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青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镇人民政府)(三)实现产业链有效延伸10.推动会展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对制造业的服务效应,探索会展和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模式,举办高品质、高品位、高人气的制造业高端展会及论坛,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以展引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园区内部提质增效。(牵头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咸水沽镇、辛庄镇、双港镇、开发区管委会)11.联动发展设计产业。发挥“设计之都”与国家会展经济片区“双子星”功能互动,大力发展会展创意设计产业,引育时尚设计、工艺创造、展示设计等知识密集型、创意会展企业入驻发展,构建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特色会展创意IP。依托“会展+设计”主题,引聚一批京津冀优质设计企业、优秀设计人才落户,打造创意设计品牌。设立创新设计研发和信息平台,建立创意设计企业与会展服务企业、工程类企业高效便捷的服务对接机制,促进设计成果转化应用。到2023年,引育5-10家行业知名的会展专业型设计企业,津南区设计产业初具规模。(牵头部门:区科技局;责任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双港镇)(四)构建便捷交通体系12.织密外联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争取津雄城际津南站规划方案落地,研究在津晋高速、津港高速分别增加1处出入口,在长深高速增加2处出入口,建设津港—宁静枢纽互通,逐步建立主动接入京津冀的交通体系。畅通与“津城”“滨城”重大交通枢纽的联系,规划实施机场大道连接线,适时启动跨海河通道建设,科学设置海河游船码头,启动轨道交通机场线、双湖联络线、津滨线规划研究,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6号线二期,争取6号线二期与地铁1号线实现贯通形成环线。推动津港公路快速化,加快建设谊达道,构建以海鑫路、谊达道、天津大道、津港公路为主线的“井”字形快速网络。到2023年,20分钟“津城”“滨城”联通、45分钟主要枢纽集散、1小时京津冀通达的“大循环”交通体系趋向完善。(牵头部门:规划资源分局、区交通运输局;责任部门:区住房建设委、区水务局)13.织密内畅交通网络。不断加强区域内部交通体系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内畅“毛细血管”,保障路网高效畅通。加快推进白万公路、津歧公路、梨双公路、汉港公路等区内主干线拓宽改造,提升改造体育场路、金茂路、红旗路、南环路桥、新慧路桥等次干道路及桥梁。启动机场大道连接线、博惠道(津南区界至汉港公路)、双桥河路两条镇区边界路以及双桥河路作为U形货运通道的规划研究,实现客货分流。新建天南小镇等公交首末站,增加若干港湾公交站台,持续开通调整公交路线,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水平。打造“两横两纵”步行骨干路,构建安全、连续、友好的步行网络体系,营造舒适、高品质步行环境。到2023年,10分钟区域内通行、30分钟区内慢行的“小循环”交通体系趋向完善。(牵头部门:区住房建设委;责任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土地整理中心、规划资源分局)14.构建会展循环网络。加快完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周边的“微循环”。不断提升完善会展一期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会展二期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打通国展大件运输通道,重点推进盛展路、鑫怡路等跨天津大道路网衔接。建成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公交首末站,积极对接市级部门,研究开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与天津站、天津机场、天津南站、小东庄站(津滨轻轨)之间的定制班线,优化调整相关公交路线,加强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接驳。启动网约车备案制管理试点工作,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完善会展中心周边停车设施,提升停车服务保障能力。到2023年,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周边六横六纵、东西通达、南北贯通的集疏运“微循环”体系逐步完善。(牵头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区住房建设委;责任部门:区土地整理中心、区城市管理委)(五)加强人才智力支撑15.健全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引进策展、组展、办展等各类会展业高端人才和专门稀缺人才。加强与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交流。梳理编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人才资源册,协助组建“人才实践团”到津南实践互动。深化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和海河教育园区相关院校的合作,发挥会展专业院校的智力资源优势,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会展协同机制,探索建立会展联合研究开放性平台。积极调动会展专业在校生服务会展,组织院校师生集中观展,开展志愿服务、论坛协办、青春体验形象宣传官、创客先锋系列活动,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实训场景。以打造全国会展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支持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与有关机构共同设立中国北方国际会展研究院。(牵头部门: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团区委)(六)优化会展营商环境16.创新展会审批机制。根据展会涉及的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区属职能部门成员单位,设置“一站式”服务工作站,采取源头介入、主动服务、全程帮办的工作模式,开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实现举办大型展会活动“一站式”服务。属于区级权限的事项直接由对应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指导帮办;属于市级权限的事项,由对应成员单位直接对接市级审批人员,全程帮办领办、代为申报,按照“负责到底”的工作原则,协助主办方快速有效完成申报。(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办;责任部门:区委宣传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城市管理委、公安分局、消防救援支队)17.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加强与市级部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沟通衔接,推动建立市、区、展馆三级联动保障机制。依托“1+16”会展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制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常态化办展保障工作制度》,建立分级响应、信息沟通、考核评价等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加强展会执法检查,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交通组织、行政审批、能源通讯等各项工作,保障各类展会安全有序举办。对标国内先进会展城市,协同展馆方推行场馆服务标准化,提升场馆服务水平,到2023年基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牵头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责任部门:会展服务保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18.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海河教育园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展示转化交易中心,引进知识产权评估作价机构、知识产权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等资源,做实做强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研究出台务实管用的专项支持政策,坚持以用立业推动“由智变金”,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开发利用展会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提升展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水平。及时协调处理知识产权投诉和纠纷,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保护主办方、参展方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展会正常秩序。(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责任部门:区科技局、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19.建立会展统计体系。研究推动会展统计监测工作,督促落实部门统计职责,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实现重点展览统计全覆盖。加快场馆数字化建设,健全会展产业的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运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展会数据统计系统。加强与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支持构建第三方会展数据统计、调查分析系统,加强统计分析、强化数据运用。(牵头部门:区统计局;责任部门:会展经济区管委会、区商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税务局)六、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津南区会展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落实会展经济功能区建设,协调重大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审批管理等各项事务,围绕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抓督查、抓推进,不断推进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持续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带动我区会展经济全面发展。(二)加大招商引资要以规划为引领、以方案为抓手,不断强化招商引资,丰富项目来源,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会展经济源头。相关单位要树立全区上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统筹推进,密切配合,瞄准重点产业链和重要展会,以展招展、以链招展,开展精准招商,吸引更多优势产业和项目落户,带动会展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展会互促、展产联动、展城合一、展教融合。(三)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会展业管理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积极构建“一站式”高质量审批服务,提升会展服务效能。加强会展产业空间规划,加快培育会展业市场主体,完善会展及配套设施,增强展馆运营效能,强化后勤服务保障,打造一流会展品牌,提高城市形象,努力打造新形势下会展产业新业态。',)


  • 编号:1700836314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2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7728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