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18
本作品内容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格式为 doc ,大小 419840 KB ,页数为 7页
('第十章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世界环境史上发生过多起震惊世界的重大污染事件。在众多事故造成的而环境污染事件中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是美国联碳公司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甲基异氰酸泄漏事件,造成2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0多万人受伤。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使人们认识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均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泄漏密切相关。因此人类社会开始关心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评价问题。风险评价是估算不可预见事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方法学,环境风险评价只是其中一部分。从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看,由于化工、石化等行业在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和运输中,存在潜在危险严重,并可导致重大环境污染和巨大直接经济损失等环境风险问题,从而产生了独立的新兴的学科——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中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R[危害/单位时间]=R[危害/单位时间]×R[危害/单位时间]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为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更有效地防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使其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为此,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导则》(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导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用于建设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导则,该导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制定,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度和方法。第一节总则一、适用范围该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按规定都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二、环境风险评价目的与重点进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三、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和评价范围1、工作级别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是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重大危险源系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经过对建设姓名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1~3个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判定。工作级别划分见表10-1。表10-1评价工作等级(一、二级)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区一一一一一级评价必须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需要进行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2、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阀和敏感区域位置。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km;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km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四、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环境风险评价可按图10-1所示流程进行。图10-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五、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为: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类型。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哈U南京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泄漏三种。风险识别内容包括:(1)资料收集和准备主要收集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环境资料和事故资料,为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提供基础资料。环境资料主要应收集有关拟建项目附近居民分布及敏感目标方位、距离、重要水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料。(2)物质风险识别对项目涉及原材料及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三废”污染物,按其危险性或毒性,进行危险性识别。(3)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对项目主要生产装置、贮存系统、公用和辅助工程,逐一划分功能单元,分别进行重大危险源判定。2、源项分析源项分析包括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两项工作内容。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预测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事故,即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可以采用事件树、事故树分析方法或类比法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本导则中推荐了危险化学品泄漏量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确定泄漏时间,估算泄漏率。3、后果计算后果计算是在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基础上,针对最大可信事故对环境(或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入环境后由于在水环境中弥散,在大气环境中扩散,从而引起环境污染,危害人群健康。后果计算要对这类环境事故进行预测,确定影响范围和程度。4、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计算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核心。综合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受害点距源项(释放点)的最大距离以及危害程度,包括造成厂外环境损坏程度、人员死亡和损伤及经济损失。导则规定用风险值评价,风险值定义为风险值(后果/时间)=概率(事故树/单位时间)×危害程度(后果/每次事故)将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Rmax≤RL则认为本项目的风险水平可以接受。Rmax<RL则项目应进一步采取减少事故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建设项目不可接受。5、风险管理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风险值达不到可接受水平时,为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应采取减缓措施和应急预案,这就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通过风险识别确定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一、风险识别范围不论何种建设项目,凡涉及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建设项目应在掌握建设项目情况以及环境保护与敏感目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物质风险识别分析、判定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是否属于剧毒、有毒、易燃和爆炸性物质。物质危险性判定标准见表10-2。(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对所以涉及危险性物质的生产装置、公用和辅助工程、贮运系统、环保设施等,均应进行风险识别,即对规定的上述设施各功能单元所有的危险物质,核定其在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临界量(吨),并用导则中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判定功能单元是否属重大危险源,具环境风险。二、风险识别工作内容(1)资料收集和准备收集和说明所用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燃料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危险性和毒性参数、使用量、贮运方式。收集和说明工艺流程、反应过程、装置构成、位置,对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每一个功能单元必须包括一种危险性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容器或管道。每个功能单元在泄漏事故中应有其中的容器或管道与所有其他单元分隔开的设施。分析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主要收集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目标如水源、自然保护区等位置、功能区划资料。分析同类项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概率。(2)对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风险识别,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3)计算各功能单元中环境风险评价因子贮(积)存量,对各功能单元进行风险识别。(4)分析潜在事故的类型、可能的危害及向环境转移的途径。第三节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降低风险措施和应急预案。一、降低风险措施——减缓措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减缓措施。应在风险识别、后果分析与风险评价基础上为使事故对环境影响和人群伤害降到可接受水平,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事故频率和影响的措施。例如对重点环境风险功能单元(设备、管道等)采用遏制泄漏和消除危险性物质扩散的措施(例如水幕、防护提、事故池、控制排放条件等);又如切断泄漏源,减少和降低风险概率的措施。二、应急预案应确定不同的事故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不同级别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是消除污染环境和人员伤害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应根据需清理的危险物质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环境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案。具体要求见表10-3。',)
提供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18会员下载,编号:1700816521,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7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