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本作品内容为智能交通系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格式为 doc ,大小 18975961 KB ,页数为 254页
('实用文档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实用文档目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名称........................................................................21.3项目建设单位..................................................................2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2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6项目建设总体状况...........................................................31.6.1建设目标..................................................................31.6.2规模及内容...............................................................41.6.3建设期......................................................................6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61.8经济与社会效益...............................................................61.9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6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72.1项目建设机构及职责........................................................72.1.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72.1.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组............................72.1.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监督组............................72.1.4“”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保障组...........................82.2交通管理及道路建设现状..................................................82.3科技建设现状..................................................................82.3.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92.3.2电子警察系统............................................................92.3.3交通信息化服务.........................................................9实用文档2.4需求分析........................................................................92.4.1用户需求分析............................................................92.4.2交通信息需求分析....................................................112.4.3功能需求及业务流程分析..........................................12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3.1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193.2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全面掌握实时交通运行状况的必然要求193.3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加强道路交通信息管理、实现交通管理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193.4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现有设施运行效率,减少道路拥堵的必然要求...............................................................................203.5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整合分散调控手段,实现整体调控的必然要求203.6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交通肇事案件和涉车犯罪案件侦破率的需要...................................................................................20第四章技术方案..............................................................................224.1建设原则......................................................................224.2总体框架......................................................................234.3智能交通集成平台.........................................................244.3.1平台结构组成..........................................................244.3.2系统接口及数据规范.................................................254.3.2.1子系统接口协议............................................254.3.2.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接口规范............................254.3.2.3交通流信息系统接口规范...............................274.3.2.4交通诱导系统接口规范..................................284.3.2.5智能卡口系统接口规范..................................294.3.2.6非现场执法系统接口规范...............................33实用文档4.3.2.7交通电视监控系统接口规范............................364.3.2.8GPS警力定位系统接口规范(预留接口).........374.3.3与智慧城市平台信息共享..........................................394.3.3.1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联..................................394.3.3.2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共享技术实现......................394.3.3.3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键接口............................404.3.4集成指挥平台..........................................................414.3.4.1态势监控模块...............................................414.3.4.2指挥调度模块...............................................444.3.4.3特勤任务模块...............................................444.3.4.4信息服务模块...............................................454.3.4.5集成应用模块...............................................454.3.5地理信息平台..........................................................454.3.5.1GIS平台基本功能.........................................464.3.5.2GIS地图数据加工.........................................474.3.6交通综合信息平台....................................................504.3.6.1勤务管理系统...............................................504.3.6.2警务考核系统...............................................504.3.6.3综合查询系统...............................................514.3.6.4综合研判系统...............................................514.3.6.5事故预防系统...............................................524.3.6.6施工占道系统...............................................524.3.6.7交通秩序系统...............................................534.3.6.8交通管制系统...............................................534.3.6.9设备管理系统...............................................544.3.6.10设施管理系统...............................................544.3.6.11交警信息网站...............................................554.3.6.12IP信息管理系统............................................554.3.6.13系统管理中心...............................................56实用文档4.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564.4.1系统建设分布..........................................................564.4.2技术选型................................................................574.4.3系统结构................................................................594.4.4系统功能.................................................................604.4.4.1区域协调控制功能.........................................604.4.4.2线协调控制功能............................................604.4.4.3感应控制功能...............................................614.4.4.4单点自适应控制功能......................................614.4.4.5固定配时控制功能.........................................614.4.4.6多时段定周期控制功能..................................614.4.4.7特勤控制功能...............................................614.4.4.8中心手动控制...............................................624.4.4.9(BRT)公交优先信号控制............................624.4.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624.4.5.1交通信号机技术指标......................................624.4.5.2地磁车辆检测器............................................634.4.5.3信号灯技术参数............................................644.4.5.4人行横道信号灯基础参数...............................654.5BRT信号优先控制系统...................................................654.5.1系统建设分布..........................................................664.5.2技术选型................................................................664.5.3系统结构................................................................674.5.4系统功能................................................................674.5.4.1BRT系统管理...............................................674.5.4.2设备管理.....................................................684.5.4.3BRT日时方案管理........................................684.5.4.4BRT远程控制管理........................................684.5.4.5车辆车站信息管理.........................................69实用文档4.5.4.6公交交通数据及优先数据统计查询...................694.5.4.7BRT时刻表管理............................................694.5.5系统关键设备指标....................................................694.5.5.1BRT信号机..................................................694.5.5.2车辆检测设备...............................................704.6电视监控系统................................................................714.6.1系统建设分布..........................................................714.6.2技术选型................................................................754.6.3系统结构................................................................764.6.4系统功能................................................................764.6.4.1监控功能.....................................................764.6.4.2记录功能.....................................................764.6.4.3控制功能.....................................................774.6.4.4网络视频功能...............................................774.6.4.5交通违法抓拍...............................................774.6.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774.6.5.1路口监控摄像机............................................774.6.5.2制高点监控摄像机.........................................784.7电子警察系统................................................................784.7.1系统建设分布..........................................................784.7.2技术选型................................................................814.7.3系统结构................................................................814.7.4系统功能................................................................824.7.4.1闯红灯抓拍功能............................................824.7.4.2高清录像功能...............................................824.7.4.3绿灯卡口功能...............................................824.7.4.4多种违法行为记录功能..................................834.7.4.5号牌自动识别功能.........................................834.7.4.6其他功能.....................................................83实用文档4.7.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844.7.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844.7.5.25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854.8智能卡口系统................................................................864.8.1系统建设分布..........................................................874.8.2技术选型................................................................904.8.3系统结构................................................................914.8.4系统功能................................................................924.8.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924.8.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924.8.4.3车牌识别功能...............................................924.8.4.4布控报警功能...............................................924.8.4.5区间测速功能...............................................934.8.4.6图片防篡改功能............................................934.8.4.7远程管理与维护............................................934.8.4.8掉电重启功能...............................................934.8.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934.8.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934.9超速违法抓拍系统.........................................................944.9.1系统建设分布..........................................................954.9.2技术选型................................................................954.9.3系统结构................................................................964.9.4系统功能................................................................964.9.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964.9.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974.9.4.3车牌识别功能...............................................974.9.4.4区间测速功能...............................................974.9.4.5图片防篡改功能............................................974.9.4.6远程管理与维护............................................98实用文档4.9.4.7掉电重启功能...............................................984.9.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984.9.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984.10交通流量检查系统.........................................................994.10.1系统建设分布.....................................................994.10.2技术选型.........................................................1024.10.3系统结构.........................................................1024.10.4系统功能.........................................................1034.10.4.1交通流数据采集..........................................1034.10.4.2数据预分析处理..........................................1034.10.4.3检测设备管理.............................................1044.10.4.4数据存储...................................................1044.10.4.5综合统计查询.............................................1044.10.4.6故障监测...................................................1054.10.4.7系统管理...................................................1054.10.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1054.11LED交通诱导系统.......................................................1064.11.1系统建设分布...................................................1064.11.2技术选型.........................................................1084.11.3系统结构.........................................................1084.11.4系统功能.........................................................1094.11.4.1中心控制功能.............................................1094.11.4.2系统管理及远程控制功能.............................1104.11.4.3本地控制功能.............................................1114.11.4.4信息发布功能.............................................1114.11.4.5系统调光功能.............................................1124.11.4.6系统互联功能.............................................1124.11.4.7可变车道标志功能.......................................1134.11.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113实用文档4.11.5.1LED交通诱导标志技术参数..........................1134.12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144.12.1系统建设数量...................................................1144.12.2系统结构.........................................................1154.12.3系统功能.........................................................1154.12.3.1基本功能...................................................1154.12.3.2信息维护管理.............................................1164.12.4系统关键技术指标............................................1174.13移动警务系统..............................................................1184.13.1系统建设数量...................................................1184.13.2技术选型.........................................................1184.13.3系统结构.........................................................1194.13.4系统功能.........................................................1194.13.4.1移动警务软件功能模型................................1194.13.4.2综合查询...................................................1204.13.4.3比对报警...................................................1264.13.4.4交警管理...................................................1274.13.4.5巡逻盘查...................................................1304.13.4.6接处警.......................................................1314.13.4.7机动车缉查布控..........................................1324.13.4.8移动音视频信息采集....................................1324.13.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1334.14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1344.14.1系统结构.........................................................1354.14.2数据源............................................................1354.14.3系统功能.........................................................1364.15交通信息服务系统.......................................................1384.15.1系统结构.........................................................1394.15.2系统功能.........................................................139实用文档4.15.2.1信息处理功能.............................................1394.15.2.2信息发布功能.............................................1404.16硬件支撑系统..............................................................1414.16.1网络拓扑结构...................................................1414.16.2存储备份建设...................................................1434.16.3安全系统建设...................................................1434.16.3.1防火墙要求................................................1444.16.3.2隔离网闸...................................................1464.16.3.3WEB防火墙...............................................1474.16.3.4终端准入...................................................1494.16.4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504.17交警指挥中心建设.......................................................1524.17.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设......................................1524.17.1.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装修................................1524.17.1.2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1564.17.1.3供配电及防雷接地系统................................1604.17.1.4空调系统...................................................1614.17.1.5消防系统...................................................1624.17.1.6机房监控系统.............................................1624.17.1.7决策室.......................................................1624.17.2大队指挥中心改造............................................1674.17.2.1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1674.18系统建设配置清单.......................................................1704.18.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配置清单................................1704.18.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1724.18.3BRT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1744.18.4电视监控系统配置清单......................................1774.18.5电子警察系统配置清单......................................1794.18.6卡口系统配置清单............................................181实用文档4.18.7超速系统配置清单............................................1824.18.8交通诱导系统配置清单......................................1844.18.9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配置清单.............................1844.18.10移动警务系统配置清单......................................1854.18.11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864.18.12中心软硬件配置清单.........................................1864.18.13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配置清单.............................1894.18.14交警支队指挥大厅显示系统配置清单...................1914.18.15支队决策室配置清单.........................................1924.18.16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清单......................................1944.18.17大队指挥中心及机房配置清单.............................1944.18.18大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配置清单.........................1964.18.19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配置清单................................1994.18.20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1994.18.21交通工程配置清单............................................201第五章项目招标方案.......................................................................2025.1招标范围....................................................................2025.2招标方式....................................................................2025.3招标组织形式..............................................................203第六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2046.1领导和管理机构...........................................................2046.2项目实施机构..............................................................2046.3运行维护机构..............................................................2046.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2056.5人员培训方案..............................................................2056.5.1培训组织管理........................................................2056.5.2培训队伍要求........................................................2056.5.3培训内容及要求.....................................................205实用文档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2077.1项目建设期.................................................................2077.2实施进度计划..............................................................207第八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2088.1环境影响分析..............................................................2088.2环保措施及方案...........................................................2088.3消防措施....................................................................2098.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2098.4.1职业安全..............................................................2098.4.2职业卫生..............................................................210第九章节能分析............................................................................2119.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2119.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2119.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212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21410.1投资估算有关说明.......................................................21410.1.1编制范围.........................................................21410.1.2编制依据.........................................................21410.1.3投资估算表......................................................21510.2项目总投资估算...........................................................21610.3项目运行维护经费.......................................................217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21811.1经济与敏感性分析依据.................................................21811.2项目国民经济评价.......................................................21811.3国民经济评价参数选取.................................................21911.4国民经济费用计算.......................................................21911.4.1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及调整.........................219实用文档11.4.2经营成本及调整...............................................22011.5国民经济效益计算.......................................................22011.5.1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22111.5.2节约货物在途时间效益......................................22111.5.3减少交通事故效益............................................22111.5.4汽车运输经济成本节省......................................22211.6国民经济评价分析.......................................................22211.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22311.8国民经济评价结论.......................................................22411.9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22411.9.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22411.9.2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2411.9.3有利于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22511.9.4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2511.9.5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22511.9.6有利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22611.9.7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22611.9.8有利于减少经济损耗.........................................22711.9.9有利于减少交通污染.........................................22711.9.10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2711.9.1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水平...................................227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管理...............................................................22912.1风险识别和分析...........................................................22912.2风险对策和管理...........................................................230实用文档第一章概述一.1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内外实践表明,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并应用于地面交通系统,从而建立起来的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原国家科委从1996年开始组织了ITS领域的一系列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00年科技部联合交通部、铁道部、公安部、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组建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政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10个城市开展了ITS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市内的道路虽然经过不断地新建、改建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而形成的城市交通管理和运行压力,但是出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保有量爆发式的增长,交通智能化管理手段的相对后滞,各类交通设施、设备的完善速度较慢等原因,出现了交通秩序整体比较混乱,部分道路在高峰时段拥堵等问题,与此同时,老城区还存在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赣东大道与各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商业区,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现象,道路两侧的乱停车现象,又加剧了交通拥堵,形成恶性循环。城市交通的问题还带来了尾气、噪实用文档音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治理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为此,在充分调研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需求”及“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建设纲要”,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和重视。一.2项目名称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一.3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市交警支队项目建设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一.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一.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20年)》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5)《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GB/T24726-2009》6)《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JT/T606.2-2004》7)《辩认照相、录相要求工程GA/T325-2001》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10)《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11)《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要求GA/T687-2007》1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实用文档13)《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14)《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15)《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03》16)《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8)国家技术监督局《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4793.1-2007》19)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20)《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CECS81:96》2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1》一.6项目建设总体状况一.6.1建设目标为了深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使交通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高效,以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市构筑绿色、节约型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服务,在优化提升已建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市智能交通的建设,特制定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市智能交通工程的建设将遵循“实用、先进、可靠、经济”的原则,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中心城区,后外围城区”的步骤进行。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和综合和综合交通管理领域的交通信息充分融合、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使交通安全得到大幅提升,充分提升日常交通管理效率,促进交通管理机关的管理能力的提升,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为先进的、高效的、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体系。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构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打造综合智能交通标杆。打破公安交通管理、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城市管理等单位的信息壁垒,将城市交通流量信息、公路交通流实用文档量信息、交通管控信息、道路施工信息、交通事故违法信息等汇集整合,统一到综合应用中,构建藏区的“和谐交通管理、协同交通管理、协调交通资源”的综合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环境,解决交通秩序混乱和拥堵问题。通过改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更换不符合国标的信号灯具,增加行人请求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增加人性化的智能交通信息诱导系统以及增加高清视频违法抓拍系统、超速违法抓拍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的应用,来营造和提升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构建智能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交通管理的便民服务水平。目前市交通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基础相对薄弱,通过本系统建设后,可实现基于静态的交通诱导、交通信息发布、公共媒体(如网络、电台等)信息发布,将日常的交通管理信息与交通参与者及时互动,使交通参与者能够及时的享受到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一.6.2规模及内容本期项目计划投入1.16亿元人民币,计划实施一个平台、十大系统及两级中心的建设。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2、BRT信号控制系统3、电视监控系统4、电子警察系统5、智能卡口系统6、超速违法抓拍系统7、交通流量检测系统8、交通诱导系统9、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0、移动警务系统1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实用文档12、集成平台硬件支撑系统建设13、大队指挥中心建设\uf06c大队指挥大厅建设\uf06c大队机房建设\uf06c大队显示系统建设\uf06c大队平台支撑硬件建设14、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优化表1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的智能交通集成平台。符合交警部门的业务状况,采用分散操作、集中管理的运行模式,构建于Intranet之上,采用C/S和B/S结合的体系结构。交通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交通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运维管理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改造32个交叉口,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3BRT信号控制系统在赣州大道11个交叉口建设BRT信号控制系统4电视监控系统在重要场所和交叉口建设91个电视监控点和18个制高点监控5电子警察系统建设51个路口电子警察系统6智能卡口系统在市界和主城区边界建设35个点的卡口系统7超速违法抓拍系统建设10个点超速违法抓拍系统8交通流量检测系统外场建设38套设备,中心建设管理系统9交通诱导系统12套交通诱导屏幕10警用车辆定位系统50台车载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1移动警务系统200套移动警务终端12集成平台硬件支撑系统建设硬件支撑系统和指挥中心机房扩容建设实用文档13大队指挥中心建设在城区三个大队建设大队级指挥中心及机房14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优化对主城区范围区域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一.6.3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一.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总投资为1.16亿元,资金来源采用BT方式融资。一.8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能够对市的交通流量进行智能地疏通分流,能够极大地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运输生产率,节约出行时间,降低行车成本和能源使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项目为公众提供实时方便的交通诱导信息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管控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市智能交通的发展。项目为交警提供有效的管理平台保障,提升交通事件的处置能力。一.9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报告提出的建设内容明确、合理,项目所采用的建设方案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及合理性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设计上能够充分体现项目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标准化和可扩展等技术指标要求;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连互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组织及运维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同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用文档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适应项目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较小,项目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合理、有效,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必要和可行的。实用文档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二.1项目建设机构及职责市交警支队成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工作,研究制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实施政策和工程规划;审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投资概算;指导“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协调解决“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决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其他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3个工作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二.1.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建设需求;起草可研报告;反映工作动态;督导和推进工程进度;加强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加强与承建单位的协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二.1.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项目合同条款谈判和签订工作;根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协调办理项目评审、论证立项等手续;项目完成立项审批后,制定规范性指导意见和管理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对需要招标的建设项目和施工监理,履行报批手续;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实用文档二.1.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监督组具体负责项目审计;招投标监督;对建设合同、合作协议以及工程建设中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把关;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二.1.4“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保障组指导“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工程网络建设;统筹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并制定工作方案;指导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二.2交通管理及道路建设现状近10年来,市的城市交通发展极为迅速,路网交通状况不断改善,先后应用了各种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等交通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交通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市经济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初,市机动车保有量586705台(辆),其中危险化学品车辆800辆,旅游客车58辆,长途客车89辆(400公里以上),非机动车数量472570辆(含超标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机动车驾驶员656657人,其中具备驾驶大货车资格115572人,具备驾驶客运车辆资格58658人。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增加又诱发了大量新的交通需求,加上市民对出行质量、服务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对建设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市以城市为中心,县、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万公里(国道、国道主干线500多公里),客运量达29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07000万人公里;货运量达1640万吨,货物周转量234600万吨公里实用文档二.3科技建设现状近年来,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在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设备、交通信息化服务、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系列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分别加以阐述二.3.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心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共计建54个交叉路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但随着交通技术和交通需求的发展,目前设备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区域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功能。二.3.2电子警察系统交警支队建设电子警察系统:目前已建设154套电子警察系统,此设备为识别、处理、存储集中于交警支队机房,网络已经畅通。二.3.3交通信息化服务在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市交管部门与电台、电视台联手,通过广播、电视等向公众发布实时路况信息,提高公众出行效率。二.4需求分析二.4.1用户需求分析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者有交通出行者、交通规划人员、交通管理和指挥人员、交通运输服务提供者等。1、交通规划和管理层需求目前,市经济增长迅速,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致使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新的交通需求,某些路段双向六车道也能够形成瓶颈。其中实用文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划和管理的依据不充分,没有大量的OD数据,难以做出适合交通需求真实或接近真实发展趋势的交通决策。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为规划和管理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和翔实的数据资料,促进市宏观交通规划和微观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有效,减少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的交通问题。2、交通事件管理需求目前市道路的交通量较大,在交通常态下运行能够保证顺畅运行,但是,一旦发生事故、车辆抛锚等交通事件,就会在交通流中产生阻滞点,中心城区由于车流量大,这种交通阻滞或交通阻塞快速反向蔓延,如果不能够及时检测和处理,形成“多米诺”效应,会导致整条路线,甚至区域交通瘫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的检测功能,结合信息平台的处理能快速甄别事件点,通过合适的通信手段,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和清除,同时做出相应的救援行为,并恢复交通常态,最终提高交通事件管理水平。3、信息共享需求市多个组织机构(部门)(如交通局、城管局和公交等业务部门)或者用户服务系统(如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等)对交通信息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需求集合,这就要求系统具备将外场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融合和按需发布的功能。而地理信息作为参与交通各实体的定位基础,对交通用户提供空间信息的支持。而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交通专用性、多尺度、信息实时性、系统开放性,是交通用户需求的重点之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使交通信息充分共享,使固定的相关信息集合复用增值,系统成本降低,效能增加。4、交通管理与指挥需求由于目前城市规模造成交通复杂度增大,系统的自组织性差,交通管理和指挥成为保证城市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作为完成城市交通管理和指挥的手段无论信号控制,还是路边和车载诱导,都必须有路面信息作为基础,以相应的数学模型作为核心机理,并充分考虑城市本身的交通特点,所以集成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使信息采集、处理、方案生成、以及管理和控制指令的多模式发实用文档布成为现代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保证。5、公共交通需求市私人轿车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小汽车出行方式本身对道路时空资源占用比较多,因而大力提倡公交出行能够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利用率。为实现绿色、节约型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的数量、能源消耗及带来的污染也是是建设生态市、旅游胜地的所需。二.4.2交通信息需求分析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最主要是对各种交通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交通管理信息是对交通管理对象、道路设施、交通参与者等交通管理中各客观要素的描述。它具有动态和海量的特征,并具有空间数据的特征。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求所有交通管理信息都可以通过空间坐标系来进行方便的检索和存取,更重要是交通信息通过智能交通信息处理技术,得到全局出发的统计和决策信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1、交通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市ITS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交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各行业和部门发展的主导因素。这种市场导向,使得ITS的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将与以往的以部门划分的封闭性建设大不相同,强调的是部门之间的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关系。2、不同ITS子系统间信息交流的复杂性一方面指多种数据在子系统间进行交换;另一面指数据交换的子系统是在不同管理体制下,采用不同运行模式运行的。3、基础交通数据的共享性基础数据是进行信息交换的基础,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数据依赖于不同的子系统:如视频监控监控、卡口系统负责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车速等;如对交通流背景数据,不同的市域配送企业具有共同的需求,体现出了明显的共享特性。实用文档4、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差异性不同的子系统对数据需求时效性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政府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关注的是大量历史数据,而时效性区域运输服务模式下关注的是大量的实时数据。5、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不同的子系统对交通信息数据的详细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如路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要求的路段年平均日交通流量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事故信息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则要细致得多。应采用共享数据详细程度层次化方法,来满足不同的数据服务需求。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1)静态信息主要包括与交通管理相关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路网分布、功能小区的划分交叉口的布局、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信息等);道路交通网络基础信息(道路技术等级、长度、收费等);车辆保有量信息(包括分区域、时间、不同车种车辆保有量信息等);交通管理信息,如单向行驶、禁止左转、限制进入(分时间限制进入管制和空间限制进入管制)。2)动态信息网络交通流状态特征信息(流量、速度、密度等);交通紧急事故信息(各种途径得到的事件信息。包括:路面检测器信息、人工报告信息等);在途车辆及驾驶员的实时信息(包括各种车辆定位信息等);环境状况信息(大气状况、污染状况信息、为出行计划提供选择条件);交通动态控制管理信息;公交相关信息。3)关联信息节日、旅游、购物、娱乐、体育、火车信息、民航信息。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提供实时交通状态信息)、浮动车辆、政府部门、路规管理部门、气象部门、环保部门、停车场和GPS基准站等。实用文档二.4.3功能需求及业务流程分析1、功能需求(1)信息采集功能。具体指从各子系统中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多源数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读性,并避免大量的数据冗余。交通流量采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类信息检测器;二是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交通数据的采集设备,其重要功能是将通过各类交通检测器(如路面线圈检测器、视屏检测器、微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等)采集到的路面交通的流量、车速、占有率等原始交通数据以及通过手机、GPS定位等设备采集到的动态信息,传送到信息采集输入设备进行预处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除了采集动态信息外,还通过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采集静态信息,如城市交通有关的交通地理信息(城市结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信息)。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导入的办法来采集。此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提供用户互访的信息通道。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是通过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中数据预处理系统将各类检测器采集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其封装、发送到指定的数据通道里,提供给交通信息处理及分析子系统。(2)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包括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数据输入主要完成信息源接口与信息统一标准设计,同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输入的功能是接受检测器或路口设备接入的数据并按照固定的数据格式传输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共用信息平台。由于从信息采集系统众多的采集设备采集来的数据结构上存在差异,即数据异构问题,因此必须设计信息采集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的畅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只有拥有强大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而且其采集的数据众多,服务的用户多样,流动的信息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应该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从而确定需要从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种类和要求、确定数据库的存储规格、确定数据的服务等标准。实用文档对数据的预处理功能就是将采集录入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其封装、发送到指定的数据通道里,以便信息处理和存储。数据输出功能主要是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按照各子系统所需的格式,对客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并对自身采集存放的数据加以组织输出;或者对其他的数据提供查询通道。同时数据输出功能还包括制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协议标准、响应用户请求、数据分发、信息综合查询等功能。在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时,针对各级用户主体(包括管理者、企业、运营商、代理商、出行者、驾驶员、专业人员)的不同服务需求,对所掌握的关于整个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较全面的信息做出能满足用户主体需求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关用户主体。另外,由于发布方式、发布设备多样,因此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同时各发布载体要求的数据结构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建立数据输出系统把内部的数据信息转换为发布系统接受的数据结构,而且处理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数据库的通信接口问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外提供信息服务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积极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不需要相应用户的请求;一种是被动地提供信息服务,只有在用户用请求的情况下才提供信息服务。在被动提供信息服务是响应服务请求的同时还要进行身份鉴定,确定访问的权限,根据服务请求和访问权限对用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以保护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交通信息的动态性,服务相应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数据分发功能将来自于单个传感器、路口设备子系统或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同时向下一步的多个数据需求传输,向信息发布系统的各个发布信道分发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在分发数据时核实用户需求者权限,满足权限要求予以发送,不满足的不予发送。该功能用于响应多个用户同时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请求数据的实时性问题,并保证数据在许可的范围内安全传输。为了进一步提高响应速度和可靠性,还可以设置传输的优先级,保证优先级高的传输业务。该功能可以设计成标准形式,通过功能模块的级联满足更多的用户。分发数据时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对于自身存放的数据直接加以组织输出,二是对于其他用户应用系统存放实用文档的细节数据,提供查询通道。(3)数据处理功能。根据各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来自多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析取、分析等处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数据处理还包括对初始数据的再加工,即结合现有的经验生成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信息。通常我们采用分类、统计、关联、序列分析等数学过程,对从各智能交通管理子系统中提取上来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形成所有和使用的二次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供用户访问和用户服务分析使用。根据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分析并提供不同的信息是数据组织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不同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数据抽取是数据进入共用信息平台前的数据处理,涉及到从多个数据源综合集成一个基于共享的、统一模式及存储格式的数据环境,这多个数据源可能是同构的或异构的,目前在技术上主要涉及数据的互连、增量、转换、调度及监控等。数据挖掘技术是通过对共用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知识发现的过程,因而有必要对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信息融合,又称数据融合,是指多传感器的数据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可以说,信息融合技术是协同利用多源信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目标更为客观、更为本质认识的信息综合技术。(4)数据管理功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是局部控制和分散管理的,整个组织是全局控制和高层次的协同管理,因此数据库组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或数据仓库。数据管理就是为储存交通指挥应用处理所需的资料和数据构件数据库系统或数据仓库。数据库系统主要由综合数据库和业务信息数据库组成。业务信息数据库主要处理专项业务信息,为业务部门和领导部门的领导服务,同时向综合库提供信息;综合数据库将从业务数据库提取信息,并抽取、挖掘整合成综合信息存入库实用文档中,供指挥决策、信息发布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在结构上是分布的,有的随分系统建立而存在(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违章车辆检测记录系统等),有的如综合数据库等必须随指挥系统建立而建立,但数据库系统必须做到联网工作并实现数据库的异地访问与查询,特大城市因交通管理信息量大、对数据综合利用程度高可采用数据仓库系统。数据仓库是按主题域来组织数据,通过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接口技术实现数据抽取,把分散于各个不同的系统、同构或异构的数据源、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通过数据转换组织在一起。数据仓库既是一种结构和富有哲理性的方法,也是一种技术。数据和信息从不同的数据源提取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转换成公共的数据模型并且和仓库中已有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当用户向仓库进行查询时,需要的信息已经准备好了,数据冲突、表达不一致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使得决策和查询更容易、更有效。(5)数据查询、分析。数据的查询、分析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大量的信息进行查询、分析并输出所需信息。信息的查询、分析与共用信息平台中的专用信息子平台的应用是紧密相联系的。如地理信息定位平台信息用于车辆导航系统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最优目标,如路线最短、行驶时间最短或费用最少来确定最佳路线;又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查询路网的交通流量、拥挤状况、路口的排队长度等了解实时交通状况,采取措施疏导交通。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信息,统计出交通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再如交通规划部门可以对交通地理信息定位平台中路网的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进行分析,评价现有路网是否合理,并规划出未来的路网及路网上各条道路的技术等级。信息综合查询实际上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一个用户界面,用户使用该界面提交查询请求,根据用户查询要求进行数据查询,查询结果由数据分发模块分发给信息发布系统。(6)信息发布功能。信息发布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外信息服务的载体,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信息的应用服务体现,它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实用文档信息发布系统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内(交通管理者)信息发布,分为面向交通管理者的信息发布和面向系统技术人员的信息发布;二是对外平台用户信息发布子系统。本期项目建设需求主要以对内信息发布为主,结合交通诱导屏对外进行发布。经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得到的交通信息,通过交通管理内网(INTRANET)传送到各级交通指挥中心、相关业务部门以及系统技术管理终端,对交通管理者而言,主要需求信息通过诸如路网信息和交通设施信息显示、警力分布信息显示122接处警信息显示、重要地点的实时视频监控信息、交通流信息统计和分析、实时路网交通流信息、紧急交通显示(如大型急救行动、消防等)、重大勤务显示、交通意外事件检测报警、记录、针对社会用户发布内容的显示、短期路网交通流状况预测的显示、交通违章检测系统信息的显示。面向系统技术人员的信息发布的内容包括:检测设备工作状态显示、检测设备工作状态统计、其它设备的状态显示、其它设备的工作状态统计和软、硬件工作状态与其他系统(如GIS、信号控制、电视监视、“122”接处警系统)等之间的协调和联系,一旦发现问题或故障,能及时迅速的处理以及提供相应的应急补救措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通过Internet、交互式电视、电话咨询、交通广播、车载机信息显示板、可变情报板、电子站牌、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对对外平台用户信息发布:出发前的出行信息(如路段行程速度预测、车辆排队长度预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交通意外事件的发生与清除时间预测情况)、提供出行中相关的信息(如前方路段行程速度、前方车辆排队长度、交通意外事件交通拥挤程度、前方路段行程时间、前方交通管制情况)、提供公交信息(与公交系统联网)、提供交通管制信息、提供行驶路线导航信息、提供停车场信息、提供道路施工信息等交通信息。信息发布是将它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送到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发布的形式包括直接信息浏览、查询、和用户交互式访问等形式,输出的内容有专题图、表格、报告、文字、数字等多种形式。信息发布时应遵循“用户界面良好,可实用文档视化表现”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用户,对不同的数据模式提供不同的数据表现形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方法有:表格式的记录列表,信息地图、报告、文字表现等,还必须支持如图像、图形、语音、数字等多媒体表现。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网站、交通信息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咨询服务热线、交通信息亭、个人数字助理、数字广播等。采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可变电子信息板车载导航系统的显示设备、绘图机、打印机、电话等设备。信息辅助决策。利用一些较高级功能,例如数据仓库中的决策支持,数据挖掘中的模糊分析、神经网络学习和预测等一些功能,根据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进行各种信息的深层次分析和挖掘,为信息服务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综合运行管理功能。综合运行管理系统是对各个系统模块进行管理,和协助各系统顺利完成其功能而添加的辅助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网格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2、业务流程分析智能交通信息的生成总是遵循三个层面的原则:顶层:即信息的使用者或调用者;中间层:即信息为了使用或调用的处理过程;底层:即用来进行处理的源数据,多指基本交通参数。信息的生成在逻辑或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从路边线圈检测器、视频检测器、ETC不停车收费等其它交通信息来源的数据开始,一直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体出行者等),信息的流动构成一个链,成为信息生成链。这条链包括如下环节(但并不是每个环节在每条信息生成链中都存在):从各种采集手段得到的交通原始数据。主要指两类数据:静态路网数据、车辆保有量数据、交通管制信息等;实时动态的道路监控数据、采集的路况数据;验证原始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多源信息,得到考虑综合因素的路网交通数据;实用文档对当前的交通状态作以评估,并通过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预测未来时段整体交通状况;经过各种智能处理得到的共用信息数据传送到发布数据库中,对不同的用户采用相应的发布方式发布信息。实用文档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1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管理和犯罪活动智能化等客观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重要作用,用科学技术武装公安队伍,不断提高公安机关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打击各种恐怖暴力犯罪,预防和侦破各类犯罪的综合战斗力以及社会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的管控能力,确保我市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警民联防、联控、联动,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映能力和案件侦破能力;同时又可依托该系统形成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高效的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三.2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全面掌握实时交通运行状况的必然要求全面掌握道路交通实时动态的信息,是调控道路交通时空分布,减少道路交通拥堵的基础,我市现有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设备陈旧、损耗率较高,无法实现全市范围的全覆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道路交通指挥调度的要求,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完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是全面掌握实时交通运行状况的必然要求。实用文档三.3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加强道路交通信息管理、实现交通管理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实时交通运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各类交通调控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交管局建设了道路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但随着各类检测设备的不断增加和各类交通应用的不断扩展,各期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各系统之间没有能有效整合和数据共享。因此进行智慧交通整体规划是加强道路交通信息管理、实现交通管理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三.4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现有设施运行效率,减少道路拥堵的必然要求随着交通需求日益膨胀,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建设干线诱导系统,合理地分布交通流,提高现有道路的使用效率;必须建设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因此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从车辆出行的各个方面改善管理手段,是提高现有设施运行效率,减少道路拥堵的必然要求。三.5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整合分散调控手段,实现整体调控的必然要求随着交通系统日趋复杂,原有分散的调控措施已不适应全局性的交通拥堵,必须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将分散的调控措施进行整合,实现基于动态交通数据整体调控交通需求结构和时空分布。因此建设道路交通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干线诱导系统、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是整合分散调控手段,实现整体调控的必然要求。实用文档三.6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交通肇事案件和涉车犯罪案件侦破率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大,公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特别是城郊结合部问题更为突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由于个体车辆和家庭机动车的比重越来越大,外地过往车辆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逐车排查的侦破法式越来越难以实现,侦破率呈下降趋势。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公路卡口监控分系统能够全天候地记录过往的车辆图像,能够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涉车犯罪案件提供可疑时间段内过往车辆的图像甚至号牌号码或其他外部特征,还可明确行驶方向,再根据现场痕迹推断出车辆类型,就可有效地缩小排查范围及追踪方向,有利于快速破案。公路卡口监控系统还能够抓拍记录公路上的超速违法车辆,使这些违法行为受到查处。从而起到控制车速,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目的。综上所述,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项目实施能够大大提高交管部门对辆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控制能力和决策水平,对于促进畅通、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用文档第四章技术方案四.1建设原则(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ITS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市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市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实用文档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四.2总体框架通过路段设置的流量检测设备、号牌识别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路口的车辆检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经处理分析形成交通诱导信息后,再通过路侧的LED显示屏、交通电台、电视等手段向公众发布,形成集采集、处理、发布为一体的交通信息系统,建成全新的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还能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卡口、交通违法抓拍系统、视频监控等信息资源,建立车辆号牌识别车辆运行轨迹监测功能模块,为交通肇事逃逸和治安逃逸的查处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系统结构图如下:实用文档交警指挥中心集成平台指挥大厅建设决策室建设显示系统建设机房建设软件支撑环境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硬件支撑环境环境网络系统服务器存储系统智能交通应用软件运行环境交警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外场技术应用系统有无线传输系统指挥中心内场系统光纤网络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系统道路电视监控管理系统流量检测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管理系统GPS警力定位管理系统移动警务管理系统智能卡口管理系统电子警察管理系统光纤网络光纤网络光纤/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光纤网络统一的接口标准和规范道路电视监控流量检测交通诱导GPS警力定位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系统移动警务图1系统总体架构四.3智能交通集成平台四.3.1平台结构组成市智能交通集成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平台:“集成指挥平台”、“地理信息平台”、“交通综合信息平台”。1、集成指挥平台:“一个集成”、“四个业务模块”。实用文档“一个集成”是指集成应用模块,它负责集成122接处警、电视监视系统、匝道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车道灯控制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交通违法监测记录系统集成、交通流量采集系统、浮动车系统集成、ETC交通流射频采集系统、室内大屏幕系统、卡口云平台集成接入等,实现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集成。“四个业务模块”主要包括:“态势监控业务模块”,负责监控全市范围内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全市公共道路等相关的交通态势。“指挥调度业务模块”,负责利用先进的通信、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了可视化指挥调度、数字录音、GIS、GPS、视频监控等多种智能应用平台,是一个集语音、视频、数据信息处理于一体,通过有线、无线、语音、视频等多种通信终端进行远程指挥调度和业务处理的协同信息化平台。“特勤任务业务模块”,负责在交通管理过程中,影响交通状况的特殊事件的管理。“信息服务业务模块”,负责交通态势信息的采集、审核处理、对外发布,包括交通诱导屏、交通广播电台、交通综合信息网站、微博、微信等,对外发布实时信息。2、地理信息平台在智能交通集成平台中,GIS地理信息服务子系统既是操作集成平台,又是底层服务提供者,其功能也就自然包含底层服务功能和集成操作、系统管理功能GIS地理信息系统是整个指挥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是用户使用指挥集成系统的交互界面。系统以城市电子地图信息结合警力分布等专业化的信息为基础,综合显示视频监控、交通信号控制等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要求采用成熟的ARCGIS平台、后台使用Oracle数据库的WebGIS系统。该系统通过简单直观的统一Web界面,除提供基本的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功能外,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提供实时的城市各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车速、事故发生情况等动态交通信息,以便交通管理人员做出快速响应。3、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实用文档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以WebGIS为基础,通过对交通流信息、交通事件信息、警情信息等的采集和融合,面向交通管理者提供系统管理、勤务管理、警务考核、综合查询、设备管理等应用,为交通出行者提供路况信息、违法查询、交通诱导等便民服务。四.3.2系统接口及数据规范四.3.2.1子系统接口协议接口规范的设计是为了统一全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接入标准和规范,以实现全市范围内智能交通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集成平台的接口协议完全公开新系统的建设或现有系统的扩建都需遵循此接口协议进行。四.3.2.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接口规范1、信号控制接口交通信号控制体系通过信号控制接口接收集成指挥平台的控制指令,信号控制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信号控制接口接口概述集成指挥平台通过信号控制接口下发控制指令,控制道路交通信号灯状态相关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集成指挥平台主动下发控制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的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的数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写入信号控制系统事件记录;调出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列表;实用文档指示一个路口在预定的时间进入一个预先定义的相位。2、信号数据接口交通信号控制体系通过信号数据接口向集成指挥平台上传道路交通信号灯数据,信号数据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3信号数据接口接口概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数据接口上传道路交通信号灯各种数据相关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动上传信号数据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的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的数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道路交通信号机运行模式(主控、降级协调、独立运行)、交通信号控制周期、绿信比计划、相位及相位差、拥堵状态、车辆检测线圈/行人按钮的状态、所有道路交通信号灯组状态、所有行人灯状态、所有相位信号需求。3、信号设备状态接口交通信号控制体系通过信号设备状态接口上传道路交通信号灯设备状态,信号设备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4信号设备状态接口接口概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信号设备状态接口上传道路交通信号灯设备状态相关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动上传道路交通信号灯设备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的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的数据。实用文档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信号控制子区道路交通信号机的故障情况、车辆检测器的故障情况、道路交通信号灯故障(黄闪、关灯警报、红灯不亮、绿灯冲突等)。四.3.2.3交通流信息系统接口规范1、流量数据接口表5交通流信息采集接口接口概述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交通流信息采集接口向路况监控系统发送交通流数据。相关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路况监控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路况监控系统按固定周期方式调取交通流信息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提供交通流数据,包括检测数据:平均流量、平均速度、时间占有率、车型流量、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空间速度、平均车长、排队长度、即时速度、旅行时间、停车次数、停车时长、旅行路长、路段状态、密度、饱和度等2、设备设施故障接口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提供设备故障状态信息,设备设施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6设备设施状态接口实用文档接口概述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向路况监控系统提供路况监控设备状态信息。相关系统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流量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主动上传信号数据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交通管理基础信息、设备设施运营数据、警用基础数据四.3.2.4交通诱导系统接口规范1.路况信息服务下发接口集成平台通过路况信息服务接口提供路况服务信息,路况信息服务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7路况信息服务接口接口概述集成平台通过路况信息服务接口向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提供路况服务信息。相关系统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路况监控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路况综合研判系统定时访问路况信息服务接口,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后,主动发送消息给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交通路况信息、交通管制措施、交通诱导措施、施工占道实用文档信息2.设施设施故障接口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提供设备故障状态信息,设备设施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8设备设施状态接口接口概述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向路况监控系统提供路况监控设备状态信息。相关系统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主动上传信号数据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四.3.2.5智能卡口系统接口规范1.电子警察和卡口通行车辆接口智能卡口系统通过卡口通行车辆接口上传车辆通行数据给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卡口通行车辆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9卡口通行车辆接口接口名称卡口通行车辆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上传车辆通行数据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卡口编号、卡口名称、号牌种类、号牌号码、方向编号、车道编号、车辆速度、通过时间、全景图片地址、近景图片地址、特写图实用文档片地址2.卡口流量接口智能卡口系统通过卡口流量接口将通过治安卡口的交通流量数据上传给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卡口流量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0卡口流量接口接口名称卡口流量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上传流量数据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卡口编号、方向编号、车道编号、日期、小时、间隔、流量、小车流量、大车流量、平均速度3.卡口报警接口智能卡口系统通过卡口报警接口上传治安卡口的报警信号给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卡口报警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1卡口报警接口接口名称卡口报警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上传报警数据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卡口编号、卡口名称、号牌种类、号牌号码、方向编号、车道编号、车辆速度、报警时间、报警类型4.卡口设备状态接口表智能卡口系统通过卡口设备状态接口将治安卡口前端记录设备状态数据传送给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卡口设备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2卡口设备状态接口接口名称卡口设备状态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用文档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上传治安卡口前端记录设备状态数据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治安卡口前端记备状态、上报日期录设备编号、设5.车辆布控记录接口表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通过车辆布控记录接口将布控数据下发给智能卡口系统前端记录设备,卡口布控记录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3车辆布控记录接口接口名称车辆布控记录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系统自顶向下将布控数据下发至车辆布控记录接口表,智能卡口系统前端记录设备主动轮巡接口表,取走布控数据,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检查站编号、卡口厂家、号牌号码、号牌种类、号牌颜色、车身颜色、布控单位编号、布控单位名称、布控原因、布控类型、违法类型、布控时间、布控截止时间、布控人姓名、布控人电话、撤控时间、撤控人姓名、撤控人电话、审核人姓名、审核时间、处理日期、处理标记、布/撤控标记6.违法图片上传系统提供专用文件服务器,集成商第三方系统的前端卡口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数据定时通过FTP传输至专用文件服务器。文件(通行车辆图片)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4通行车辆图片接口接口名称文件接口相关系统智能卡口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FTP服务器的文件传输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将通行车辆图片上传至文件服务器数据要求JPG图片7.违法数据上传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包括公路车辆监测记录、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实用文档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根据公安部统一处罚系统或地方处罚系统的数据规范要求,将交通违法抓拍数据传输给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库,违法数据上传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5违法数据上传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上传数据要求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违法行为、违法内容、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车道、方向、车辆速度、车辆限速、最低限速、采集用户、采集时间、本地外地、证据文件8.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违法行为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均需通过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查询车辆、驾驶人信息,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6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公安部机动车登记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调用数据要求机动车登记信息9.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7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公安部盗抢车辆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调用数据要求机动车盗抢信息实用文档四.3.2.6非现场执法系统接口规范1.执勤情况报送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包括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通过消息服务器上传观测到的交警执勤情况,执勤情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8执勤情况报送接口接口名称执勤情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主动上传执勤情况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执勤岗、是否在岗、录像存放路径、记录人、记录人单位名称、记录时间等2.交通秩序情况报警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包括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通过消息服务器上传观测到的交通秩序异常信息,交通秩序情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9交通秩序情况报送接口接口名称交通秩序情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主动上传执勤情况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交通秩序区域、路段、方向、交通状况、录像存放路径、记录人、记录人单位名称、记录时间等3.治安信息报送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通过消息服务器上传观测到的区域治安情况,治安信息报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0治安信息报送接口实用文档接口名称治安信息报送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主动上传执勤情况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治安路口、方向、事件类别、记录人、记录人单位名称、记录时间、录像存放路径4.道路状况报送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包括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通过消息服务器上传观测到的区域治安情况,道路状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1道路状况报送接口接口名称道路状况报送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主动上传执勤情况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路口、方向、连线方向、路段、连线方向交通状态、记录人、记录人单位名称、记录时间、录像存放路径5.设备状态接口表表22卡口设备状态接口接口名称设备状态接口相关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数据库同步表触发机制非现场执法系统主动上传前端记录设备状态数据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数据要求前端记备状态、上报日期录设备编号、设6.违法图片上传系统提供专用文件服务器,集成商第三方系统的前端卡口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数据定时通过FTP传输至专用文件服务器。文件(通行车辆图片)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实用文档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3通行车辆图片接口接口名称文件接口相关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实现方式基于FTP服务器的文件传输触发机制智能卡口系统主动将通行车辆图片上传至文件服务器数据要求JPG图片7.违法数据上传接口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包括公路车辆监测记录、雷达超速监测记录、违法监测记录(电子警察)等,根据公安部统一处罚系统或地方处罚系统的数据规范要求,将交通违法抓拍数据传输给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库,违法数据上传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4违法数据上传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上传数据要求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违法行为、违法内容、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车道、方向、车辆速度、车辆限速、最低限速、采集用户、采集时间、本地外地、证据文件8.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违法行为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均需通过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查询车辆、驾驶人信息,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5公安部车驾管数据查询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违法行为处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公安部机动车登记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调用数据要求机动车登记信息实用文档9.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6公安部盗抢车辆查询接口接口名称WebService接口相关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公安部盗抢车辆系统实现方式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触发机制主动调用数据要求机动车盗抢信息四.3.2.7交通电视监控系统接口规范1.路况监控接口交通路况人工观测系统通过路况监控接口上传交通路况数据,路况监控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7路况监控接口接口概述交通路况人工观测系统通过路况监控接口向路况监控系统发送交通路况数据。相关系统交通路况人工观测系统路况监控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路况监控系统按固定周期方式调取路况监控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交通路况数据,包括道路名称、路段编号、起止路口、道路状态、发布时间等2.设备设施故障接口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提供设备故障状态信息,设备设施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实用文档示。表28设备设施状态接口接口概述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设施状态接口向路况监控系统提供路况监控设备状态信息。相关系统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路况监控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交通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主动上传信号数据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交通管理基础信息、设备设施运营数据、警用基础数据四.3.2.8GPS警力定位系统接口规范(预留接口)GPS警用车辆定位系统接口主要包括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等。1.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获取警用车辆位置信息,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29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接口概述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接收车辆定位信息。相关系统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系统固定周期方式调取GPS警用车辆定位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实用文档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GPS定位信息(GPS设备的设备标识、经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2.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获取定位设备是否发生故障,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30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接口概述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接收车辆定位设备状态信息。相关系统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系统固定周期方式调取GPS警用车辆定位设备状态接口,抽取需要的信息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GPS设备的运行情况(GPS定位设备的故障信息、GPS通信设备的故障信息)。3.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下发警用车辆调度控制指令,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相关系统、实现方式、触发机制、接口功能和数据要求如下表所示。表31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接口概述集成指挥平台通过GPS警用车辆控制接口下发GPS车载终端控制指令。相关系统GPS警用车辆定位子系统实现方式XML封装消息传输触发机制集成指挥平台主动上传控制指令至接口表,由专门数据同步软件同步接口表中数据至正式表,同时删除接口表中数实用文档据。接口功能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发送XML消息包接收XML消息包容错校验断开连接自动续连数据要求GPS设备的寻址、跟踪等命令四.3.3与智慧城市平台信息共享智慧城市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实现城市中的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信息智能利用为特征,从而实现高效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四.3.3.1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联智慧城市平台从总体业务应用上包括政府服务、工业经济服务、公共安全、人防应急、社会事业等部分,智能交通可以归纳在政府服务以及公共安全领域内在政府服务部分,主要是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的需要,以政务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协同应用为核心,以满足政府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提高联合监管执法效率的实际需求而开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切合上述需要,紧密关联智慧城市的需求,在交通管理公共服务、交管业务办理、执法监督以及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等环节设计出的一套适应交通管理实际需求的应用平台。在公共安全领域,智慧城市主力打造的是保障城市中人、财、城市生命线以及其他重要系统的安全,涉及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其中交通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交通安全是国务院安委会重点管理的环节之一。实用文档四.3.3.2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共享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与智慧城市平台的信息共享,主要通过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智慧城市平台的无缝对接予以实现,具体措施是通过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消息服务总线、websevice服务与智慧城市的soa总线服务具体对接,实现信息的贡献与交换。四.3.3.3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键接口四.3.3.3.1与公共安全相关系统接口为实现与公路车辆监测记录、天网系统、电子警察、卡口查缉、数字化城管、出租车、公交车管理等各种技术子系统和现有外场交通管理设施的信息共享,本方案设计了与这些系统进行信息接入的接口设计方案。1.与公路车辆监测记录系统的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信息(图片和数据)格式遵循“智能卡口系统接口规范”,自动接收来自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现有卡口数据。数据信息应包括:通行车辆数据、流量数据、违法数据、黑名单报警数据等。2.与110系统的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集成平台可以实时接收报警数据并按类别展示,实时跟踪警情变化,通过图标变化跟踪显示其状态,提供同步汇总数据、信息列表数据。3.与电子警察系统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信息(图片和数据)格式遵循“非现场系统接口规范”,自动接收来自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现有卡口数据。数据信息应包括:通行车辆数据、流量数据、违法数据等。4.与卡口查缉系统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信息(图片和数据)格式遵循“智能卡口系统接口规范”,自动接收来自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现有卡口数据。数据信息应包括:通行车辆数据、流量数据、违法数据、黑名单报警数据等。实用文档四.3.3.3.2与智慧城市其他相关系统接口协议5.与政府协同办公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与智慧城市的办公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使业务处理实现无缝对接。6.与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平台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与智慧城市的立体化应急指挥体系融合,可以调用应急指挥数据,接收应急指挥系统的调度,业务上实现无缝对接,使业务处理实现无缝对接。7.与智慧社会化服务系统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实时传送智能交通相关服务信息,如交通诱导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等。8.与政府资料库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实时与智慧城市政府资料库进行资料共享,可以为资料库提供智能交通相关数据,同时可以调阅相关资料。9.与数字化城管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集成平台可以实现对城管监控摄像机的控制(推拉摇移),实现监控点存储录像的方位,实现实时的视频的录制。10.与公交车和出租车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实时接收来自公交车和出租车管理系统的实时定位信息。四.3.4集成指挥平台四.3.4.1态势监控模块通过态势监控模块,交警可以全天候24小时监视重点市区的交通状况,通过设置流动信息采集员、视频观察员、路况采编员、路面设备检测等多种方式为平台提供有效的交通流数据,系统根据长时间的积累数,通过分析交通数据流的周期性推算出交通拥堵的规律性,然后针对这一规律进行方案的制定、部署实用文档从而达到缓解交通的目的。态势监控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1、交通设备数据采集直接接收外场各采集设备上传的各类交通参数信息,如交通流速度、流量、密度等。通过接口从已有系统包括视频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卡口、电子警察系统等中提取所需流量数据等交通参数信息。2、设备与道路管理设备与道路管理主要针对各系统中相关设备、城市中的道路、路段、路口、连线等进行配置管理。设备与道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管理、道路管理、路段管理、路口管理、连线管理。3、流量数据统计通过集成指挥平台实现辖区内交通连线、路口、路段交通流量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系统针对交通连线、路口、路段分别提供交通参数综合统计、交通量模版统计两个模块。通过设定的数据颗粒度(5分钟、15分钟、1小时等)对各种类型的交通参数进行统计,删除超过设定需要保存时限的数据。根据集成平台应用和外部应用的要求提供统一的交通信息分析所需的数据和工具,并提供分析结果的存储。根据用户选择的报表及起止时间,查询相应的历史数据,并从报表模板库中找到对应的报表格式,将数据以该形式展现出来。将统计、分析的历史交通数据以表格、统计图表以及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4、路况专题路况专题通过对交通流进行综合研判,生成交通态势图,从而协助用户进行完成日常交通管理,在交通态势图上,用户可以查看到全市道路网的通行状态(畅通、拥堵、拥挤)。系统提供实时路况、短期路况预测、中长期预测路况三个专题为指挥中心工实用文档作人员展示现在以及未来的交通路况。5、辅助决策分析辅助决策分析能够增强交通指挥中心对控制区域内交通流的监视、检测、控制、协调、调度、疏导诱导功能,加强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的汇集、分析、共享和应用,及时发现、快速处理突发性交通和治安事件,迅速疏导由此引发的交通堵塞恢复正常交通秩序;为警卫、抢险、救护、消防紧急任务等特殊提供快速通路。该模块应提供以下分析模块:1)道路监控功能:监控辖区重点道路通行状态,状态用“红”、“黄”、“绿”三色表示。2)对比日分析:可以选择某一历史日期与当日进行24小时道路通行速度、车流量、拥堵次数对比。3)24小时道路通行状态图表:展示当日选中道路的通行速度(流量、拥堵次数)变化趋势,同时显示对比日同一道路的通行速度(流量、拥堵次数)变化趋势。4)拥堵常发路段列表:展示30日内拥堵高发路段列表。5)报警事件监控:监控实时拥挤、拥堵道路列表及警情、设备故障等事件信息。6)进出城车辆数据分析:展示当日辖区内所有进城及出城车辆数量对比柱状图。7)当前路况汇总:展示当前辖区内所有道路的通行状态对比饼状图。8)拥堵路况显示:显示拥堵路况信息。9)历史路况查询:显示历史路况信息。10)当前路况查询:显示当前路况信息。11)人工路况发布:人工发布路况信息。6、态势监控交通态势监控模块主要为集成指挥平台提供信息来源,通过对交通综合态势、警力态势、警情态势、设备态势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对道路、事件、警情、车辆等交通管理要素的全面、细致分析,实现对城市交通路况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实用文档的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为交通疏导、交通管理服务;实现对道路交通警情、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精细化控制,降低交通违法行为数量和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态势监控应具备以下功能:1)综合态势监控2)警力态势监控:实现对警员、GPS车辆以及岗位的管理和展示。3)警情态势监控:实现对警情分布、交通事件、交通热点、施工占道以及交通管制信息的管理和展示。4)设备态势监控:实现对交通相关系统设备的管理和展示。四.3.4.2指挥调度模块当发生交通事件(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设备故障、交通管制、恶劣天气影响、突发事件、日常交通管理等)时,指挥中心值班员在交通管控中心利用指挥调度模块,实现快速响应和处置。要求系统具备对调度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回放和评价的功能。指挥调度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1、警情监控与分派2、常态指挥调度3、重大事件一级指挥(协同指挥)4、指挥长督办5、事件回放四.3.4.3特勤任务模块为满足城市大型活动条件下交通管理决策的特殊需要,为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需要建设特勤任务系统,实现快速处理交通拥堵,减少特勤车队通行延误和解放警力。特勤任务系统以交通管理中各种等级的特勤、安保等任务为主线,侧重特勤路线、特勤岗位、特勤车辆可视化设置,辅以交通诱导、信号控制、视频监控等系统的协同工作,服务于特殊区域或路线、特定时间段的交通管理和综合保卫任务实用文档特勤任务的指挥调度一般以辅助决策预案库中的预案辅助调度进行。特勤任务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1、快速特勤任务2、特勤任务3、特勤方案4、路线维护5、岗位维护四.3.4.4信息服务模块信息服务模块,是综合分析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收集和采集的各类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在分析处理的基础上通过交通诱导屏、交通广播电台、交通综合信息网站、微博、微信等等方式将路况信息、警情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出去,为交通出行者提供实时和准确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1、信息采集2、信息确认3、信息发布4、信息统计四.3.4.5集成应用模块系统集成应用是集成指挥平台的基础,完成集成才能在指挥调度平台上对各类子系统进行控制,各个技术子系统完成不同范围内的任务;当指挥调度平台针对同一件交通事件处置时,让各个不同的子系统同时协同工作。本期系统建设实现对122接处警、电视监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区间测速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交通违法监测记录系统集成、交通流量采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室内大屏幕系统等集成接入。系统要求采用统一消息接口,用于对其他子系统进行控制与调度;采用最新的WebService技术实现对于数据的访问;地理信息数据接口采用标准的ArcSDE连接形式。实用文档四.3.5地理信息平台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会提供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维护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继承于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系统。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会开发或封装大量特定的底层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提供交通管理集成动作中所需要的功能性地理信息服务,包括带地理检索的资源显示、移动目标展示、复杂计算和检索等。这些地理信息服务与具体的各应用系统业务功能(数据访问、数据通信、协同控制)相结合,可以用于开发以事件驱动的集成交通管理动作流程、预案制作/演示/跟踪流程等。基于地理信息的通用集成显示、数据分析功能的调度。四.3.5.1GIS平台基本功能城市基础信息和道路信息的图形化显示:通过图形化地图把交通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给用户以直观形象的操作方式。系统能够显示当前路网内静态与动态交通信息。常用的地图功能:可对所有基础地理信息和专业地理信息进行无级缩放及漫游显示,可以设定指定目标居中显示,对应每个目标实体均可以之为中心定位地图,可以查看当前地图的比例和根据用户输入重新设置地图比例。1、图层管理:对地图数据按照类型进行分层管理,通过把相关的数据组织在同一图层可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设定要显示/隐藏、标注与否的图层,从而更清楚地得到用户关心的数据。2、测距:可以在地图上测量两点或连续多点之间的实际距离。3、基础信息查询:支持地图上所有交通设施信息即点即现。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中的目标得到目标的相关属性,比如行政区域信息、交警支队的管界信息以及警力的驻地、警种实用文档装备。同时支持交通设施属性直接定位地图,可以通过用户的输入来查询所有图层中相关目标或指定类型图层中的相关目标,并且通过点击找到的定位目标使目标居中显示或标注。4、图形输出功能:系统可输出整个或选定区域的城市市区图、交通线路图,供用户保存为图形文件或打印。5、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支持图表和地图结合方式的各类交通信息统计和分析,提供范围图、直方图饼图、等级符号图、点密度图、独立值图和格网图等多种专题图。四.3.5.2GIS地图数据加工业主单位将向中标单位提供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中标单位须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开发制作市智能交通警用电子地图。四.3.5.2.1数据说明数据范围及比例尺:本市城建区及开发区范围:1:2000道路路网数据及道路面数据。本市全境范围:1:10000行政区划、公路网、面状水系、面状绿地、铁路、街区、居民地、分层的信息点数据。坐标系统:使用WGS84坐标系。投影方式:使用兰勃特投影基准椭球采用WGS84。数据格式:ArcGISShapeFile格式或PersonalGeoDataBase格式。数据更新时间:现有数据更新时间最好是2011年12月以后的数据。实用文档四.3.5.2.2数据内容1、重点图层应包括:\uf0b1面状地物:行政区划、面状水系、面状绿地城市分级道路面、高架路面、立交桥面停车场、建筑物属性数据应包括:分类代码、名称等\uf0b1线状地物:铁路、桥梁、隧道、过街天桥、街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乡村道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街坊路、单行线、步行街属性数据应包括:分类代码、名称、代号、道路等级、管理等级、路面宽度等\uf0b1点状地物:行政机构、居民地医院、急救中心公安机关、消防机关公共场所(活动场所、交通场所、娱乐场所、商场超市、旅游景点、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宾馆饭店、餐饮、居民生活服务机构、宗教场所)重点单位(党政机关、教育、科研设计、文化团体、金融证券、新闻广电与出版、邮电通讯)交通服务设施(加油站、停车场、收费站、服务区)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港口码头)属性数据应包括:分类代码、名称、级别等2、业务专题数据(由交警部门提供)包括:交警辖区:需要提供各个交警大队、中队的管界分布图交警机关:需要提供支队、大队、中队机关的所在位置分布图交通设施:需要提供卡口、电警、视频、诱导、信号机等分布图及其属性资料属性数据应包括:分类代码、名称、所属单位、辖区编号、行政区代码等实用文档3、数据图层与图示符号要求:图层定义:应按照行标(GA/T532-2005)规范处理数据图示符号:应按照行标(GA/T492-2004)规范处理数据4、要素分类代码及其属性结构要求:分类代码:应按照行标(GA/T491-2004)或国标(GB/T13923-2006)规范处理数据属性结构:应按照行标(GA/T529-2005)规范处理数据5、每个地理要素数据必须要有行标代码(GA)或国标代码(GB)四.3.5.2.3图元制作要求1、点元要求按类别分层,层的编号要唯一,层名称要唯一。对于要用来查询的名称,如:路名称、建筑名称、单位名称等,在制图时,不能把名称的字串切断,是要连续的字串。对于不同类别点元的字体、大小、顔色等要满足需求。点元的位置信息要以点元中心作为基准点。点元信息不能有冗余,如:多余点。2、线元要求线元主要为道路类。道路类的线元,满足节点设置的要求,如:交叉口要求在制图时作打断处理等。线元信息不能有冗余,如:多余线、飞线等。3、面元要求面元的图层划分,按类别划分,图层编号要唯一,图层名要唯一。面元信息不能有冗余,如:多余面。4、图标及图例需求对于底图采用的图标是用现有的沧州市公安局警用数据符号。对于交管专用图层的图标,如国家或公安行业标准有规定的,要采用国家或公安行业标准规定的图标;国家或公安行业标准未规定的,由中标单位自行进行图标设计,但实用文档设计的图标要美观、形象、完整。四.3.6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四.3.6.1勤务管理系统勤务管理系统是对机构勤务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包括对机构基本值班信息、机动人员、事故处理人员、勤务保障人员、特勤进行排班、调度安排、查询等管理。勤务管理系统能够直观地展现执勤区域的信息和执勤区域内人员的信息,能够使勤务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机构的勤务信息,方便查询一天的勤务信息。同时勤务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机构的勤务信息,用来协调人员的调动。并且勤务系统采用模板的形式进行勤务信息管理,方便操作,易于使用。勤务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执勤岗位管理2、值班配置管理3、值(带)班信息信息管理4、勤务信息管理四.3.6.2警务考核系统现有的勤务排班系统实现了执勤任务电子化管理,电子化管理保证了执勤的高效性,准确性与合理性。由于执勤的确认不及时或缺少确认,使得电子化管理所带来的高效性,准确性与合理性未得到完全保障。因此需要通过一个系统来完成执勤任务的自动考核,确保勤务排班电子化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监督。警务考核系统实现了根据勤务排班信息和GPS数据,对警员是否正常上岗进行考核,考核从上至下,按机构,岗位,人员分别进行逐级考核。满足了现有这一需求。警务考核系统实现了执勤电子化监督,确保监督的实时与准确,从而保障政令执行畅通。警务考核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人员勤务考核实用文档2、机构勤务考核3、岗位勤务考核四.3.6.3综合查询系统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是对交警支队和各大队、中队等机构管辖的机动车信息、驾驶人信息、事故信息、驾驶员违章信息等的查询功能,能够使综合查询系统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相关信息,方便查询与统计。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事故查询2、事故统计3、违法信息查询4、违法信息统计5、机动车信息查询6、机动车信息统计7、驾驶员信息查询8、驾驶员信息统计四.3.6.4综合研判系统综合研判系统基于车辆、驾驶员、事故、驾驶员违章等基础数据,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挖掘分析,有利于管理部门能准确把握整体,有效制定与实施安全策略,进一步减少违法事故的发生。综合研判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今日视点:对各类信息(机动车、驾驶员、违法、事故、拥堵、警情等)近况的综合描述,主要是反映本月的发展趋势。2、事故分析3、违法分析4、机动车分析5、驾驶人分析实用文档6、综合分析四.3.6.5事故预防系统交通事故预防分析系统主要是在事故信息进行采集的基础上与GIS系统相结合,通过分析事故与空间地理信息、相关交通道路属性、相关交通管理设施、相关交通管理措施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模型,确定出事故多发点、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控制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减少交通事故提供解决方案。事故预防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事故数据采集2、事故分布3、事故预警地段分布4、事故查询5、事故多发地段分布6、事故四项指标统计四.3.6.6施工占道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不断加快。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在道路上设置作业区,易诱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成为城市道路的瓶颈路段。施工占道系统是集合施工占道对路段交通带来的影响,针对施工区存在的问题及道路条件进行智能化登记、地理位置标注以更合理方式实施交通疏导。通过无纸化登记逐步构建城市施工占道信息库。施工占道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施工占道概况2、施工占道登记3、施工占道标注4、施工占道变动5、施工占道核销实用文档6、施工占道查询7、施工占道统计四.3.6.7交通秩序系统现今禁行道路管理以及禁行道路许可通行车辆通行证管理的纸质申请递交流程不能高效,准确的进行管理。因此,需要一个能提供统一的禁行道路管理,禁行道路许可通行车辆通行证管理(申请,审核,核销,发放管理以及统计),以及电子地图直观显示禁行道路。从而,提高禁行道路管理以及禁行道路许可通行车辆通行证监管的高效性与准确性。交通秩序系统实现了统一的禁行道路管理,禁行道路许可通行车辆通行证管理(申请,审核,打印,核销,发放管理,审核授权以及统计),以及电子地图直观显示禁行道路,禁行道路地图进行标记等功能,满足了这一新需求。对禁行道路管理以及禁行道路许可通行车辆通行证管理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交通秩序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通行证管理2、通行证发放管理3、通行证审核授权4、禁行道路管理四.3.6.8交通管制系统出于某种安全方面的原因对于部分或者全部交通路段的车辆和人员同行进行的控制措施。交通管制是一种临时性的规定。交通管制系统是以交通管理综合信息中心(框架)(ATMSIC)为支撑,为秩序科和指挥中心在面向交通管制业务信息管理时的一款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软件。交通管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交通管制信息概况2、交通管制信息登记实用文档3、交通管制信息标注4、交通管制信息变动5、交通管制路段维护6、交通管制路口维护7、交通管制信息查询四.3.6.9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主要针对信号机、卡口、诱导设备、摄像机、电子警察、违法取证前端、事件检测器、匝道控制器、微波检测设备、视频检测设备等外场设备,服务器、大屏等内场设备的管理,并可对其进行移除、报废等业务流程的操作。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交通各类设备基础数据的信息维护,可在GIS地图上检索各类设备,全面查看设备在城市道路网的地理分布;实时监听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提醒用户;对设备从建设到移除、报废、故障维修等业务流程进行处理,方便用户网上办公,提供工作效率;对设备数量、故障维修率等统计,实现报表和图形展示。设备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申请管理2、交通设备管理3、设备运维管理4、设备统计5、审核管理6、点位管理四.3.6.10设施管理系统交通设施作为有提示、警醒、引导出行,各省、市、县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成为重点智能交通最重要的资源,随着日积月累的交通建设,对标志标牌、隔离设施、管井管线等设施的管理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设施数量大、设施维护困难、工程文档丢失,造成诸多不便,大大影响平时工作的效率。实用文档设施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标志标牌、隔离设施等交通设施进行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1、标志标牌管理2、隔离设施管理3、管点管线管理4、设施运维管理5、统计管理四.3.6.11交警信息网站公安信息网站给公众提供帮助信息,诱导公众的出行路线,缓解交通堵塞。实时发布给公众的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堵塞状态、交通组织规划、交通诱导信息等。另外,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交通管理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查询也可以通过此方式发布。系统可实现如下功能:1、交通信息查询用户直接访问网站交通运行状况查询指定出入口、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信息2、交通管制施工占道信息查询在公安交警互联网网站提供道路交通管制和突发状况查询。3、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信息发布4、交通管理业务流程发布该栏目主要是用于发布各项交通管理业务的办理流程、相关规定、供下载的表格、办事机构的地址及其联系方式等,为群众提供相关业务办理的指南。5、交通警务信息查询与发布在互联网上,为公众提供车辆违法记录查询、驾驶员违法记录查询等信息。重大交通公告或法规信息。交通事故、查缉通告和协查。套牌车等黑名单车辆查缉通告和协查。实用文档四.3.6.12IP信息管理系统I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IP基本信息和IP使用信息的管理,对设备进行IP分配,对IP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实时对未分配的IP被使用报警并记录报警信息,对IP使用日志进行查询的功能。完成了IP地址信息与设备的统一管理,保证整体网络维护与监管的高效与便捷。IP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IP信息管理2、IP使用管理四.3.6.13系统管理中心系统管理旨在通过提炼并整合各技术子系统共通的管理功能,为各技术子系统提供组件化、统一的通用功能,达到“一次开发、多处使用”的目的,同时也减少用户对于各技术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实现系统管理的统一化、简洁化。所有系统权限都可以通过系统管理中心进行权限分配管理,用户登陆权限检测可以通过客户端实现或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检测实现,保证了各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简单易操作性。系统管理中心软件是满足了B/S系统中对用户功能权限控制的系统。系统管理中心应具备以下功能:1、用户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用户资源管理。2、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3、系统管理。四.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智能化交通的管理水平,建设智能化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采用智能化的信号控制器将极大程度的优化已有的交通状况,并将适应未来机动车饱有量不断增加情况下的交通需求。实用文档四.4.1系统建设分布为了实现全市的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集中管理、协调控制,必须全部更换现有信号机及大部分信号灯(信号灯杆保留),亟需建立信号联网控制系统。表3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分布序号路口名称检测车道数1学府路VS大公路2VS22学府路VS公园路2VS23玉茗大道VS学府路4VS24玉茗大道VS体育路交叉口4VS45玉茗大道VS临川大道4VS46玉茗大道VS南门路4VS47玉茗大道VS竹山路4VS48玉茗大道VS钟岭大道4VS49玉茗大道VS王安石大道4VS410金巢大道VS青云峰路4VS411金巢大道VS竹山路4VS412临川大道VS伍塘路4VS413临川大道VS抚八挂线4VS414临川大道VS梦湖东堤4VS215临川大道VS外环西路4VS416临川大道VS迎宾大道4VS417临川大道VS文昌大道4VS418文昌大道VS迎宾大道4VS619文昌大道VS南门路4VS420迎宾大道VS外环西路6VS421迎宾大道VS伍塘路6VS422迎宾大道VS金巢大道6VS423迎宾大道VS玉茗大道6VS424迎宾大道VS西二路6VS425王安石大道VS西一路4VS426王安石大道VS赣东大道4VS427王安石大道VS金巢大道4VS428王安石大道VS金妮路4VS429王安石大道VS金凤路4VS430王安石大道VS五塘路4VS431王安石大道VS园纵四路4VS432乳水宾馆与文昌路交叉口4VS4实用文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通过路面控制、指挥中心远程控制,及时调整红绿灯时长,使拥堵方向的车辆快速通行,并为各种公安保卫勤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四.4.2技术选型本系统涉及到的可选的关键设备主要是车辆检测器单元设备的技术比较与选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常用检测技术有线圈、微波、视频、地磁等,常用检测技术特性比较如下表所示。表3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测方式比较序号技术优点缺点1感应线圈检测技术成熟、易于掌握;计数精确。安装质量对其可靠性和寿命影响很大;破坏路面;寿命受自然条件影响;拥堵时,精度下降。2微波检测在恶劣气候下性能出色可以检测多车道直接检测速度不能对车辆进行准确分型;检测精度较线圈技术低;不能检测静止或低速行驶的车辆;需以向前方式用定天线跟踪单车道。3超声波检测体积小,易于安装;拥堵时准确测量,不受遮挡的限制。性能随环境温度和气流影响而降低;安装位置须置顶,安装条件受一定程度的限制4视频检测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误差;安装条件较高;大型车可能遮挡随行的小型车。5地磁检测体积小,易于安装对路面破坏小检测准确率高价格较检测线圈昂贵实用文档环形线圈检测由于技术成熟、易于掌握,且车流量检测精确,目前国内大多以线圈检测方式为主,线圈在高寒地区的使用寿命直接受低温情况下的路面影响,减少其使用寿命。微波检测技术由于本身检测技术的特性,对静止或低速行驶的车辆难以检测,不适用于路口流量检测,常应用在路段检测。视频检测和地磁检测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检测技术,视频检测单方向可以检测8条车道,使用寿命通常为6-8年;地磁检测是按车道进行设置,每条车道需设置1套,使用寿命通常在3年到5年左右。单独看,采用视频检测技术费效比远高于地磁检测技术,但视频检测技术需要安装支架及相应管道配套,地磁检测技术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无需管道配套及安装支架。总体成本上地磁相对比视频检测技术便宜。从稳定性方面考虑,检测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信号机的稳定与安全运行,因此,本项目支持选用稳定性相对较高的地磁检测器。综上所述,从设备的成本、稳定性和技术的成熟性考虑,本期项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和设备安装情况,推荐采用地磁检测方式。实用文档四.4.3系统结构中央控制级设备区域控制级设备通讯设备(路口前端设备)交通信号机车辆检测设备交通信号灯通讯设备(路口前端设备)通讯设备(指挥中心中心端设备)协调控制式交通信号机车辆检测设备交通信号灯图例:本次扩建设计内容现有系统设备区域控制级设备通讯设备(指挥中心中心端设备)通讯设备(路口前端设备)协调控制式交通信号机车辆检测设备交通信号灯本次改造设计内容中心设备路口设备图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系统结构划分为3级,分别为中央控制级设备、区域控制级设备和路口控制级设备。中央控制级:对全市交通信号控制路口信号机进行统一管理,可对已经划分的区域实施区域协调控制。区域控制级:负责管理、控制区域内的交通信号控制路口信号机。路口控制机:以安装在路口的信号机为主,执行中心控制层的命令,控制本路口的信号灯的相位周期等。本次根据系统建设规模,仅建设中央控制级路口控制级,区域控制级待后期建设的路口数量增加以后,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四.4.4系统功能四.4.4.1区域协调控制功能考虑到区域整体性能的优化,区域协调控制采用双层多智能体控制体系。对实用文档于控制区域,设立区域控制智能体。区域智能体可以与所有路口智能体通信,取得进行区域优化所需要的道路参数(根据交通流量检测设备获得到的车流量、占有率等交通信息),区域智能体实时生成信号配时方案,在区域级别上进行总体优化,并将优化的结果传输给各个路口智能体;各个路口智能体将本周期的时间分布和车辆通过结果等交通状况通知区域智能体,区域智能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轮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即能保证区域效率,又兼顾到各个路口的交通实际情况。区域控制系统实行平滑过渡策略,可以保证系统通讯通、断时交叉口信号平滑过渡,保证倒计时显示器准确显示(每秒一次)而不跳相位。四.4.4.2线协调控制功能线协调控制分为单向绿波协调控制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两种形式。单向绿波协调控制,适应潮汐交通流的特性,实现道路某个方向的协调控制,具有明显的协调效果,受道路交通条件的影响比较小。双向绿波协调控制,实现道路双向协调控制,受到道路交通条件的影响比较大,例如距离、横向干扰、车速等。双向绿波协调控制一般采用续进式进行协调控制,根据路上的要求车速与交叉口的间距,确定合适的时差,用以协调各相邻交叉口上绿灯的启亮时间,使在上游交叉口上绿灯启亮后开出的车辆,以适当的车速行驶,可正好在下游交叉口绿灯启亮时到达。如此,使进入系统的车辆可连续通过若干个交叉口。干线协调控制可以用两种方式实现:(1)在区域控制计算机的控制之下协调;(2)实施干线协调的路口交通信号机运行在单点工作方式下通过选配的GPS协调。四.4.4.3感应控制功能信号机可依据现场交通需求型态,设定半感应/全感应控制模式。实用文档四.4.4.4单点自适应控制功能通过检测器采集的流量信息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功能,根据路口实时的流量信息,来决定路口的绿灯时长,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交通需求,降低拥挤。自适应控制采用方案生成和方案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交通流波动性和趋势性的需求。单点自适应控制,由交通信号机自带的优化软件根据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量自动生成信号配时方案(周期、绿信比)控制信号灯工作。四.4.4.5固定配时控制功能信号机依据中心下传或现场设定的日方案、周方案、法定假日方案执行多时段的配时方案。四.4.4.6多时段定周期控制功能控制区内的路口交通信号机都在中心计算机控制之下,信号配时方案使用的是近期实时自适应优化结果并具有较好交通效益的配时方案,该配时方案也可通过人机会话进行配置和修改。四.4.4.7特勤控制功能用户能够在控制中心配置多条警卫路线,还能从预先配置好的警卫路线预案中选择,为执行警卫任务的车队和其它特勤车辆(如消防车、紧急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提供快速通行路线。信号控制系统能实现下列三种特勤控制方法:\uf0b1\x8b实时全自动特勤控制。\uf0b1\x8b人工特勤控制。实用文档\uf0b1\x8b中心特勤控制。四.4.4.8中心手动控制中心手动控制可以实现指定相位控制功能和模拟手动功能。在控制中心可人工在线修改系统或路口控制参数,特殊情况下还可人工指定相位控制,强制进行交通疏导。根据路口交通需求,由控制中心发出命令模拟交通信号机的手动控制方式,进行交通疏导。进入模拟手动状态后,应关闭倒计时显示器,超出设置的最小绿灯时间后,应及时响应步进请求。四.4.4.9(BRT)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在公交专用道上设置公交车辆检测器(或采用RFID射频检测设备),以采集公交车辆到达信息。当信号机收到公交到达信号后,通过绿灯延长、红灯早断、插入公交相位三种方式实现公交优先控制。四.4.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四.4.5.1交通信号机技术指标四.4.5.1.1指标要求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使用电源:\x8b电压:单相AC220V±20%50Hz\x8b无负载功耗:不高于20W输入输出接口:信号灯输出:48路,可扩展至72路,可控硅输出,单路驱动能力AC220V/3A;车辆检测输入:24路,可扩展至48路,干触点或OC晶体管输出;通讯接口:标准EIA电平RS232接口:4个,波特率:1200bps—实用文档115200bps;RS485电平信号接口:1个,用于倒计时器通讯;网络接口:1个,10M/100M自适应;GPS接口:1个,可接收GPS授时(选配件);行人请求接口:4个,干触点信号(选配件);BRT控制:信号机支持BRT控制接口,具备公交优先扩展模块。四.4.5.1.2故障检测功能具备绿冲突故障检测、信号灯组所有红灯熄灭故障检测、信号灯工作电压检测,工作电流检测、通讯故障检测等。四.4.5.1.3可靠性和可维性\x8b可靠性MTBF>10000小时\x8b可维护性MTTR≤0.5小时四.4.5.2地磁车辆检测器四.4.5.2.1无线车辆感应器\uf0b1\uf0b1物理层协议:EEE802.15.4PHY;\uf0b1\uf0b1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uf0b1\uf0b1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uf0b1\uf0b1频带:2.4Hz(ISM无须执照);\uf0b1\uf0b1频道:16;\uf0b1\uf0b1频道带宽:2MHz;\uf0b1\uf0b1天线视角:±60°;\uf0b1\uf0b1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uf0b1\uf0b1饱和度(最大输入电平):≥10dBm;\uf0b1\uf0b1电源:采用3.6V电池(需可支撑八年)。\uf0b1\uf0b1工作温度:-45℃~85℃。\uf0b1\uf0b1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实用文档四.4.5.2.2数据处理主机\uf0b1\uf0b1提供无线通信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和中继器联机。\uf0b1\uf0b1提供RS-485和10Base-T以太网通讯。\uf0b1\uf0b1使用电源:直流36-58V通过PoE线到设备RJ45接口。\uf0b1\uf0b1工作温度:-45℃~80℃。\uf0b1\uf0b1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uf0b1外壳:NEMA型4X外壳及符合IP67防护等级。四.4.5.2.3中继器\uf0b1\uf0b1提供无线通信需可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第二层中继器及数据处理主机联机。\uf0b1\uf0b1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uf0b1\uf0b1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uf0b1\uf0b1频带:2.4GHz(ISM无须执照);\uf0b1\uf0b1频道:16;\uf0b1\uf0b1频道带宽:2MHz;\uf0b1\uf0b1天线视角:±60°;\uf0b1\uf0b1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uf0b1\uf0b1饱和度(最大输入电平):≥10dBm;\uf0b1\uf0b1供电及工作环境\uf0b1\uf0b1使用电源:采用3.6V电池供电(需可支撑二年)。\uf0b1\uf0b1工作温度:-45℃~80℃。\uf0b1\uf0b1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uf0b1\uf0b1外壳:符合IP65防护等级。实用文档四.4.5.3信号灯技术参数四.4.5.3.1电气性能\uf0b1\uf0b1工作电压AC220±15%V50±2Hz;\uf0b1\uf0b1额定功率单灯<15W;\uf0b1\uf0b1绝缘电阻>10MΏ;\uf0b1\uf0b1介电强度耐压144VAC;\uf0b1\uf0b1燃点寿命正常条件使用下可达50000h。四.4.5.3.2物理机械性能\uf0b1\uf0b1抗风压符合GB14887的相关要求;\uf0b1\uf0b1抗振动要求符合GB14887要求;\uf0b1\uf0b1防护等级大于IP53。四.4.5.3.3环境适应性\uf0b1\uf0b1信号灯工作环境温度为-40ºС¯50ºС,可耐-40ºС和+80ºС的高低温测试;\uf0b1\uf0b1温度为25ºС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四.4.5.3.4具体参数表34信号灯具体参数发光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光强≥600≥600≥600波长(nm)500±5625±5590±5半值角≥30°≥30°≥30°可视距离300米300米300米功耗≤20≤20≤20四.4.5.4人行横道信号灯基础参数\uf0b1\uf0b1LED发光二极管,PVC外壳;实用文档\uf0b1\uf0b1灯面直径Ø300mm;\uf0b1\uf0b1额定功率:<15W;\uf0b1\uf0b1动态人行灯。四.5BRT信号优先控制系统BRT信号优先控制系统是BR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RT信号优先控制系统主要目的是减少BRT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处的延误,保证BRT系统的快速、高效、准确性。合理高效的信号分配,可以改善交通结构,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让人们主动放弃小汽车出行,改乘BRT出行,大大改善了交通结构,从而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四.5.1系统建设分布本次项目将在赣东大道的上建设BRT信号控制系统。BRT线路起点在赣东大道与G316交叉口,经赣东大桥、赣东大道至安石大道向前,经赣东大道延伸段至站前路(未通)左转,至新火车站终点。需要安装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的交叉口共11个。表35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分布序号路口名称车道数(双向)1赣东大道VS大公路4VS22赣东大道VS环城南路4VS23赣东大道VS青云峰路4VS24赣东大道VS临川大道4VS45赣东大道VS南门路4VS46赣东大道VS迎宾大道4VS67赣东大道VS竹山路4VS48赣东大道VS钟岭大道4VS49赣东大道VS抚城线4VS410赣东大道VS沿河路4VS411赣东大道VS孝桥路4VS4实用文档四.5.2技术选型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大体分为3类: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和实时优先。1、被动优先根据交叉口历史交通流数据,预先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时。2、主动优先通过监测公交车采取延长、提前、增加或减少相位的信号调整方法来适应公交车,主动优先又可分为无条件优先和有条件优先。3、实时优先实时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理念。它通过GPS等装置估计系统现状,考虑网络上所有的社会车辆和公交车流量、公交车上乘客数和公交车运行状况(是否晚点),基于实时信息的公交交叉口信号优化策略。该策略在减少公交车延误和缩短公交乘客出行时间的同时,将对其余交通方式的影响降为最低。本项目采取的信号优先策略主要是实时优先的信号控制策略。四.5.3系统结构BRT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控制工作站、中心控制服务器、交通信号机、以太网、RSU控制单元及线圈构成。具体架构见下图:实用文档图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四.5.4系统功能四.5.4.1BRT系统管理BRT系统主要有用户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及系统管理的功能。1)对用户权限管理增/删/改用户信息,并赋予相关的权限及功能权限。2)组织机构管理对用户单位的机构/车辆/人员管理。3)系统管理本系统中用得较多的是字典维护,对BRT系统的各个参数字典及状态字典进行维护。四.5.4.2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信息管理、设备状态及位置、设备位置标注。实用文档1)设备信息管理BRT设备包括(RSU控制模块、UTC信号机、TGS卡口抓拍设备等),实现对这些设备信息的增/删/改/查。2)设备状态及位置在地图上显示这些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实现地图上的标绘等功能。3)设备位置标注设备的使用状态信息能及时在地图上显示并更新(如设备坏了,立刻显示坏设备的图标,使用户一目了然)。四.5.4.3BRT日时方案管理日时方案就是在不同的时期执行不同的优先信息。譬如周末两天,没有早晚高峰,全天时段流量信息都差距不大,这时如果跟普通工作日执行一样的控制策略,显然不合适,所以就有了日时方案管理,分不同日期实行不同的控制策略。四.5.4.4BRT远程控制管理远程控制管理:用户直接通过BS网站对RSU硬件进行控制及参数设置等操作。RSU硬件的模块参数及控制内容包括:1)各种参数请求;2)设备重启;3)设备校时;4)控制策略;5)晚点判断信息;6)设定线路车牌;7)节假日管理实用文档四.5.4.5车辆车站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车辆信息管理、车站信息管理、车站/路口位置查看及地图标注模块四.5.4.6公交交通数据及优先数据统计查询主要实现公交交通数据的统计和查询,并实现优先数据的统计、查询。四.5.4.7BRT时刻表管理时刻表管理包括2个具体表:1)始发班次表信息;2)站间用时表信息;根据以上2个表,生成具体的以站为单位的时刻表。四.5.5系统关键设备指标四.5.5.1BRT信号机1、微处理模块32位工业级处理器,工作频率192MHz,不须使用风扇强制散热。具断电后可继续运作的内部时钟及看护时钟(WDT)。通信接口:提供2组RS-232通信接口与信号机连接,另提供2组IEEE802.3EthernetRJ-45接口。模块面板具有CPU、电源、信号机及无线传输设备通信传送、接收等状态LED指示灯及电源开关。短距离无线传输设备:符合IEEE802.15.4短距无线网络标准。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MAC层采用CSMA/CA防碰撞机制。实用文档直线的传输距离需可达400米。频率:2.4GHz,最大传输速率:250Kbps。功率:发射300mA,接收60mA。2、电源模块提供+12V及+5V直流电源,模块面板具有电源开关。3、工作环境:工作温度范围:-20℃至+60℃。相对湿度:5至95%。使用电源电压:220VAC±20%、50±2Hz。四.5.5.2车辆检测设备1、有源识别卡自带供电电池,可接收153KHZ频点上的控制信息,并以115KHZ的频率发射,卡内携带全球唯一的识别标记,每个感应卡的卡号由32位或64位组成,卡与读卡器之间采用密码通信,误码率小于10-9;不具备写入功能;在配合响应的读卡器与合适的天线情况下,读卡距离可以达到3米;卡上电池的寿命可达到5年。2、检测天线是非接触式读卡器指令发送与卡上数据接收的必备部分,天线可以采用普通导线绕制,一般情况下天线可以利用路侧的广告牌、路标等设施外形绕制,但最大通信距离为3米;在应用车辆检测时,主要方式是将天线埋设在路面之下4~6cm左右。3、读卡器读卡器通过天线向识别卡发出控制指令,并可处理天线接收到的卡号信息,读卡器按照型号的不同,接入天线的数量也不同,主要有单天线与双天线、四天线三种方式。读卡器的输出采用26位维根或RS232接口两种输出方式,输出的内容包括卡片ID信息、读卡器工作状态等。实用文档四.6电视监控系统高清网络摄像机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使图像的内容分析、特征分析、取证识别和搜索等图像分析技术的广泛实际应用成为可能。在应用上,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的模拟摄像机,使监控者既能观察全景、掌控全局,同时又能清晰观察局部细节。四.6.1系统建设分布建设的电视监控类型主要包括制高点监控和路面/路侧监控两种类型。制高点监控的建设目的是对城市的交通态势进行宏观把握和监控,路面路侧监控是为了对局部细节进行监控。华达烟酒商行图例交叉口监控系统建设点位重点单位监控系统建设点位制高点监控系统建设点位图4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分布实用文档路面/路侧监控具体点位如下所示。序号点位名称建设数量灯控路口和环岛1赣东大道VS大公路12赣东大道VS环城南路13赣东大道VS青云峰路14赣东大道VS临川大道15赣东大道VS南门路16赣东大道VS迎宾大道17赣东大道VS竹山路18赣东大道VS钟岭大道19学府路VS大公路110学府路VS公园路111学府路VS抚八挂线112玉茗大道VS学府路113玉茗大道VS体育路交叉口114玉茗大道VS临川大道115玉茗大道VS南门路116玉茗大道VS竹山路117玉茗大道VS钟岭大道118金巢大道VS青云峰路119金巢大道VS竹山路120大公路VS荆公路121环城南路VS瑶坪路122五塘路VS南门路123临川大道VS五塘路124临川大道VS抚八挂线125临川大道VS广场东路126临川大道VS广场西路127临川大道VS梦湖东堤128临川大道VS外环西路129桥东路VS见贤路130龙津路VS桥东路131建设路VS龙津路132建设路VS见贤路133建设路VS广场西路134金山大道VS抚八挂线135金山大道VS抚八线136才都大道VS抚八线137上秋路VS抚八线1实用文档序号点位名称建设数量38见贤路VS抚八线139文昌大道VS迎宾大道140文昌大道VS南门路141迎宾大道VS外环西路142迎宾大道VS伍塘路143迎宾大道VS金巢大道144迎宾大道VS玉茗大道145迎宾大道VS西二路146竹山路VS伍塘路147竹山路VS金妮路148竹山路VS金凤路149钟岭大道VS金妮路150钟岭大道VS金凤路151惠泉路VS园四路152惠泉路VS金凤路153惠泉路VS金妮路154惠泉路VS伍塘路155王安石大道各交叉口856各转盘、环岛4党政机关、学校、商业区、主要休闲娱乐、车站等重点场所学府路-玉茗大道1东华理工大学(北院)12临川四中13东华西工大学14长运汽车站15湿地公园入口1赣东大道6沃尔玛17市第一医院18公路局19王安石纪念馆110桔丰大酒店1金巢大道11抚河大桥两侧112文昌旧货交易市场1文昌大道13建材市场114与临川大道的环岛1实用文档序号点位名称建设数量15钟岭中心小学116钟岭中学117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迎宾大道18市公安局119市中级人民法院1南门路20南关实验小学1体育路21城西中心小学122市第五医院1环城南路23基督教堂1抚北路24文昌桥两侧225市中医院1制高点监控的具体点位如下所示。序号点位备注1钟岭大道VS赣东大道交口东北角对市政府西侧赣东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对市政府南侧钟岭大道进行态势监控2市直综合大楼西楼对市政府西侧的玉茗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对市政府北侧的竹山路进行交通态势监控3迎宾大道VS曾巩大道东北角高层对迎宾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4迎宾大道VS赣东大道西北角高层对迎宾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5迎宾大道VS五塘路西北角高层对迎宾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6临川大道金都豪庭高层对临川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7邮政大楼邮政所对临川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8联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所在高层对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9华达烟酒商行所在高层对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0临川第九小学对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1锦绣华庭对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实用文档序号点位备注12金阳光艺术幼儿园北侧高层对学府路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3学府路VS大公路西北角高层对学府路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4玉茗环南学府Y型路口对学府路、环城南路和玉茗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5移动公司营销中心对玉茗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6东风悦达起亚展示厅所在高层对玉茗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7江西省烟草公司市公司南侧高层对金巢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18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所在高层对金巢大道进行交通态势监控四.6.2技术选型前端网络摄像机采用200万高清摄像机,具有图像采集、音频采集、报警信号接入等功能,并能根据应用场景的差异选择枪式、半球式、红外式、球型摄像机。均采用数字网络摄像机具有远程访问,远程配置调试的优势。四.6.3系统结构系统采用高清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系统结构包括前端、光纤传输系统和指挥中心管理系统三部分。实用文档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光纤收发器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C高清摄像机支队指挥中心智能交通局域网视频矩阵IPSAN违法抓拍工作站违法抓拍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高清解码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图5电视监控系统结构图四.6.4系统功能四.6.4.1监控功能监视功能是电视监控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要求看全、看清楚现场的景物主要通过清晰度、画面实时程度和显示决定监视效果。本系统能够全天候24小时监视各个重要路段、交通监视点的电视图像情况。四.6.4.2记录功能全实时数字监控系统、保证在无人值守时高稳定性运行、对于手工操作响应及时、具有完善的事件日志记载、方便的录像检索、回放功能、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实用文档四.6.4.3控制功能控制功能主要指由控制键盘经矩阵对前端摄像机全方位云台,镜头进行灵活、可靠的控制。操作、控制各个监视点的视频设备,如云台上下左右移动,镜头焦距(远近推拉)、聚焦(清晰度)控制、现场辅助控制等。四.6.4.4网络视频功能采用的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无限扩展视频服务功能,实现前端活动视频的数字化压缩传播和网络共享。任何通过局域网或远程拨号接入系统网络的计算机,被授权后,便可以实时地选择观看任意一路的活动视频图像,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视频切换和PTZ云镜控制。四.6.4.5交通违法抓拍违法抓拍功能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达到辅助(非现场)执法的目的,是利用前端视频图像辅助执法的方式之一。通过人工控制监视、记录、重放、打印各种所需监管情况和画面,如:车辆违法压线、停车、逆行等违法行为。对治安事件、设备工作状态、交通状态、警察执法情况进行记录,重放、打印,发送报警信息。四.6.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四.6.5.1路口监控摄像机图像传感器1/3"sonyProgressiveScanCCD视频制式PAL;最小照度0.1Lux@F1.6(IROFF)(0.01Lux@F1.6IRON)快门50HZ:1/25秒至1/10000秒;日夜转换ICR红外滤片式;背光补偿支持红外距离100米;数字变倍12倍焦距4.7mm—84.6mm,18倍光学;水平视角55.2—3.2度(广角—望远);光圈数F1.6—F2.8;最大图像尺寸实用文档50HZ:12.5fps(1280960),25fps(1280720);存储功能支持SD/FTP;旋转角度水平0°~355°;垂直:+4°~-87°旋转速度水平7.5°/S;垂直6°/S含云台控制、防护罩、防护罩带雨刷器四.6.5.2制高点监控摄像机摄像机:500万像素CMOS感应片,2592(H)×1944(V)像素矢量,1/2光学格式,最低感光度:0.3lux@F1.4,动态范围为60分贝,最大信噪比为50分贝。镜头:广播级百万像素、高倍率镜头,日夜两用功能,规模1/2”,聚焦:10—320㎜,光圈范围:F3.9-T1500.C,操作方式:电动变焦,电动聚焦,自动(VIDEO驱动)或遥控光圈,预置位,透雾功能。防护罩:视窗:钢化玻璃,可抗击一定程度的沙尘暴,可用内部尺寸:600×161×148㎜,配置遮阳罩、加热器、雨刷、风扇等部件,防护:IP67标准,电压:VAC230V∕VDC24V。云台:水平、垂直转速:0.3°/S――12°/S,垂直俯仰角度:+30°-90°,回差<0.1,超过百万次的超长电位器运行寿命,防护:IP67标准,工作电压24VDC,配置直流解码器,最大99个精确预置位,直流,速度可以调节,根据镜头聚焦远近自动按比例调节云台速度,支持低速运行模式。四.7电子警察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作为非现场执法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应用十分广泛。对路口闯红灯、违法变线、不按车道违章行驶等驾驶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和“抓拍”,将违法车辆的图片、号牌、地点、时间等信息纪录,并传送到指挥中心,按照法规流程进行处理,进一步强化广大驾驶员的交通守法意识,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道路畅通。实用文档四.7.1系统建设分布电子警察系统的点位分布图如下所示。图例电子警察系统建设点位图6电子警察系统建设点位分布图具体电子警察系统建设点位如下表所示。序号路口名称监控车道数监控车道数1赣东大道VS大公路222赣东大道VS环城南路213赣东大道VS青云峰路214赣东大道VS临川大道225赣东大道VS南门路226赣东大道VS迎宾大道237赣东大道VS竹山路228赣东大道VS钟岭大道22实用文档序号路口名称监控车道数监控车道数9学府路VS大公路1110学府路VS公园路1111学府路VS抚八挂线1112玉茗大道VS学府路2113玉茗大道VS体育路交叉口2214玉茗大道VS临川大道2215玉茗大道VS南门路2216玉茗大道VS竹山路2217玉茗大道VS钟岭大道2218金巢大道VS青云峰路1119金巢大道VS竹山路2220大公路VS荆公路2121环城南路VS瑶坪路1122五塘路VS南门路2223临川大道VS五塘路2224临川大道VS抚八挂线2125临川大道VS广场东路2226临川大道VS广场西路2227临川大道VS梦湖东堤2228临川大道VS外环西路2329桥东路VS见贤路1130龙津路VS桥东路1131建设路VS龙津路2132建设路VS见贤路2133建设路VS广场西路2234金山大道VS抚八挂线2135金山大道VS抚八线2136才都大道VS抚八线2137上秋路VS抚八线1138见贤路VS抚八线1139文昌大道VS迎宾大道2340文昌大道VS南门路2241迎宾大道VS外环西路3342迎宾大道VS伍塘路3243迎宾大道VS金巢大道3244迎宾大道VS玉茗大道3245迎宾大道VS西二路3246竹山路VS伍塘路2247竹山路VS金妮路22实用文档序号路口名称监控车道数监控车道数48竹山路VS金凤路2249钟岭大道VS金妮路2250钟岭大道VS金凤路2251惠泉路VS园四路2152惠泉路VS金凤路2253惠泉路VS金妮路2254惠泉路VS伍塘路22四.7.2技术选型本系统前端采用200万/5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进行数据采集,每台摄像机可监控2-3车道(200万)/3-4车道(500万),既简化了杆件上设备的数量,降低了工程走线的复杂度和故障节点数,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交通管理者对“大场景兼具小细节”的要求。前端采集的数据通过嵌入式一体机进行处理,通过内置的视频分析软件对高清视频流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与处理,实现车辆检测、车牌识别、车辆跟踪、行为分析及录像功能;并能够实时对采集的违章图片进行合成与信息叠加,防止违章取证图片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叠加的信息(时间、路口名称、行驶方向车牌号码、车牌颜色)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整台视频处理主机采用无风扇自然散热模式,顶部和底部设置通风孔,通过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目的,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降低了机器的功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在补光方面,采用智能感光元件进行光敏感应,当光照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根据工程经验进行设置)时,补光灯自动开启;既能保证摄像机抓拍效果,又能够节约用电。中心配置智能交通分析平台,将物理上分散的高清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实现违章记录数据的审核、修改、查询、统计、日志记录及远程参数配置及维护等功能。系统采用通用的协议,可以将其他系统采集的数据统一接入到我公司所开发的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上,当数据量较为完善时,可实现道路车实用文档流量统计、车辆轨迹分析,为交通管理者及交通参与者服务。四.7.3系统结构完整的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总体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前端部分、通信部分和中心部分。图7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结构四.7.4系统功能四.7.4.1闯红灯抓拍功能利用视频检测与车辆行为分析技术,在各种环境下对监控区域内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对违法车辆进行有效捕获;一旦有违法车辆通过,视频检测器立即对目标车辆进行抓拍,捕获三张不同位置的图像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四.7.4.2高清录像功能系统具备高清录像功能,提供全天候录像与事件录像两种录像方式,录像最大支持全分辨率、全帧率录像,也可根据需要调整录像分辨率及帧率。实用文档四.7.4.3绿灯卡口功能系统能够捕获所有时间经过被监控车道的车辆图像,包括黄灯、绿灯(正常行驶)期间通过的车辆,并自动记录车辆图片及通行信息,同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上传至指挥中心。通过车辆车速要求不超过160km/h。图片由两张图片合成,左侧为全景图片,右侧为车牌局部放大图片;图片上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信息叠加:通行时间,车辆类型,车道号,车速,红(绿)灯开始和结束,路口名称,路口方向。四.7.4.4多种违法行为记录功能系统可实现多种行为的违法抓拍,包括逆行、违法变道、违法压线、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抓拍。四.7.4.5号牌自动识别功能本系统可以识别车牌种类包括民用车牌、武警、外交等类型的牌照以及2002式牌照等;并可识别车牌颜色、车牌结构。四.7.4.6其他功能1、红灯时间记录功能系统记录闯红灯车辆图像信息包含当闯红灯过程中红灯开始时刻和红灯结束时刻,时间准备度精确到0.1s。2、视频测速功能本产品具备视频测速功能,无需使用专用的测速设备(如线圈、雷达、激光等),仅仅通过对车辆视频监控信号进行分析即可而获得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可作为交通管理者实时了解道路通行情况的重要指标。3、自动校时功能系统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授时实现时钟同步功能,校时间隔可自行设定。时实用文档间误差在24小时内不超过1.0s,符合行业标准GA/T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4.7条款关于“计时误差“的要求。良好的时间精度可以使中心智能分析软件平台的功能更加完善,如根据记录的图片进行区间速度分析计算、套牌分析等。4、黑名单比对及报警根据识别结果,系统可以在指挥中心实现黑名单比对,发现嫌疑车辆时可及时报警。5、数据备份存储功能前端视频检测器配置了500G监控级大硬盘,本地图片和数据信息能根据用户实际要求可存储在前端综合视频检测器内,视频、图片等信息可自动覆盖。为了保证系统主机的正常运行,系统设置了硬盘存储循环覆盖控制策略,即当硬盘空间达到80%时,系统自动对前端主机存储的视频及图片进行覆盖。6、图片防篡改功能按照国家标准GA/T496-2009的最新要求,加入了防篡改功能;即图片信息在前端合成,避免图片在传输过程中人工修改;当中心管理系统接受到违法记录图片后,首先通过复杂的算法验证防篡改标识是否被修改;对图像的任何变更都会引起防篡改标识的错误信息,只有通过认证的图片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处理。7、断点续传功能在发生网络等故障时,系统能将数据、图片等保存在路口前端主机内,待故障排除后系统自动将数据、图片等上传到数据中心。8、远程管理与维护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远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远程访问以及远程系统维护。9、故障自动恢复功能前端主机配置有软件看门狗,如遇到系统因意外而死机的情况,则看门狗会发挥作用,自动重新引导系统,进入工作状态。系统断电,不会对操作系统产生影响,系统重新开机后,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已抓拍数据不丢失。实用文档四.7.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四.7.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产品描述:200像素万CCD智能高速图片流+H.264相机匹配镜头:2/3英寸全幅尺寸:JPEG:1600x1200H.264:1600x1200最大帧率:12.5fps适用方案:高清视频检测加H.264录像图像处理器:超低功耗嵌入式专用高速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彩色逐行CCD镜头接口:C/CS白平衡:自动/手动AGC:自动/手动图像调节:R、G、B增益手动调节图片编码方式:JPEG压缩,支持压缩因子调整网络接口:RJ-45以太网口,10M/100M自适应智能补光控制:通过光敏元件实时感光控制补光灯供电:220VAC供电电源输入:220V输入工作温度:-20℃-+70℃工作湿度:小于90%200万摄像机镜头:规格:2/3’焦距:12mm;镜头直径与焦距之比的最大值:1:1.4工作范围:光圈:F1.4-F16C;实用文档焦点:0.15m-Inf光圈:手动/自动视角:水平40.4°工作温度:-20°C~+50°C四.7.5.25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产品描述:500像素万CCD智能高速图片流+H.264相机匹配镜头:1英寸全幅尺寸:JPEG:2592x1936;H.264:1600x1200最大帧率:8fps适用方案:高清视频检测加H.264录像图像处理器:超低功耗嵌入式专用高速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彩色逐行CCD镜头接口:C/CS白平衡:自动/手动AGC:自动/手动图像调节:R、G、B增益手动调节图片编码方式:JPEG压缩,支持压缩因子调整网络接口:RJ-45以太网口,10M/100M自适应智能补光控制:通过光敏元件实时感光控制补光灯供电:220VAC供电电源输入:220V输入工作温度:-20℃-+70℃工作湿度:小于90%500万摄像机镜头:焦距:20mm实用文档相对孔径:1:1.4接口:C-mount相面尺寸:1”/12.8X9.6mm视场:46°(DIA),36.8°(HOR.),27.5°(VER.)外形尺寸:φ41x53.7mm四.8智能卡口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即卡口系统,以下简称卡口系统)是利用先进的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访问等技术,对监控路面过往的每一辆机动车的前部特征图像和车辆全景图像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记录,计算机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牌自动识别,并能进行车辆动态布控,对超速、逆行等违法以及被盗抢、违法黑名单、肇事逃逸、作案嫌疑车辆进行报警,并对超速逆行等违章的车辆自动拍照并生成数据库,通过公安网络将各个监控点信息传送到公安相关部门,实行有机共享。四.8.1系统建设分布分布在出入城区的主要道路上,对进出城区的车辆进行监控;分布在进出市界的主要道路上,对进出县界的车辆进行监控;实用文档图例市界卡口系统建设点位图8进出市界卡口点位分布实用文档图例市区卡口系统建设点位图9进出城区卡口点位分布具体点位分布如下表所示。序号点位名称监控车道数双向备注进出市区卡口1玉茗大道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2金巢大道王安石路以北200米6实用文档序号点位名称监控车道数双向备注3赣东大道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4伍塘路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5金妮大道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6金凤大道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7园纵四路王安石路以北200米48赣东大桥以西200米49文昌桥以西200米210抚河大桥以西200米411迎宾大道文昌大道以东200米612王安石大道西一路以西200米413迎宾大道西津大道以东200米614临川大道西津大道以东200米415抚北大桥以南200米4进出市界卡口16G60北4需监控车道数需进一步确认17G60南4同上18G70北4同上19G70南4同上20G35南4同上21G35北4同上22S2224同上23S2214同上24S3294同上25S2184同上26S214南4同上27S214北4同上28G316南4同上29G316北4同上30S2154同上31S2084同上32G3204同上33G2064同上34S2174同上35S3164同上实用文档四.8.2技术选型1、前端车辆检测及视频采集采用单车道雷达进行车辆检测,同时通过软件设定限速值,可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的抓拍。视频采集采用2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每台摄像机可监控2条车道,既简化了杆件上设备的数量,降低了工程走线的复杂度和故障节点数,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交通管理者对“大场景兼具小细节”的要求。2、补光设计系统采用独特的补光技术利用高频窄波脉冲灯进行瞬间补光,即当系统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通知高清摄像机进行抓拍的同时高清摄像机通过补光控制板给频闪灯一个同步补光触发信号,为车身前部补光,照亮车牌及车辆前排司乘人员。3、中心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中心配置智能交通分析平台,能够将物理上分散的高清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实现违章记录数据的审核、修改、查询、统计、日志记录及远程参数配置及维护等功能。系统采用通用的协议,可以将其他系统采集的数据统一接入到我公司所开发的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上,当数据量较为完善时,可实现道路车流量统计、车辆轨迹分析,为交通管理者服务。实用文档四.8.3系统结构图10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兼超速抓拍)系统结构四.8.4系统功能四.8.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在车辆通过时,系统能准确拍摄车辆全景图像,包含车辆头部所有特征,能看清车辆类型、轮廓及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等,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达到99%以上。图像分辨率为1600×1280,并将图像以JPEG格式存储,同时在图像中标明车辆通行数据,主要包括通行时间、卡口地点、车速、超速比例、行驶方向等。四.8.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系统兼具超速抓拍功能,能够实时记录每辆车的通行速度,测速精度符合GB21255-2007机动车测速标准(车速小于100km/h时,误差为-6km/h-0km/h,车速大于100km/h时,误差为(-6-0)%);测速的同时系统自动对车速进行分析,如下图图片上叠加信息清晰显示:当前速度、限速值、超速比例并自动将信息叠加到图片上作为违法证据。实用文档四.8.4.3车牌识别功能系统能自动对目前在使用的所有车牌号码及颜色进行识别,号牌识别准确,白天识别率≥95%;夜间识别率≥90%;号牌捕获及识别时间不高于100ms。其抓拍识别率满足符合《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的要求。四.8.4.4布控报警功能通过系统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可人工设置紧急黑名单、普通黑名单及特殊勤务车名单三个实时比对库,并对黑名单进行维护,包括修改、审核、添加、删除。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前端上传的信息后将车牌信息提取与预先设置的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号牌自动识别,自动黑名单比对和报警功能;发现嫌疑车辆时及时报警,提示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进行处理。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报警信息按照预定方案传到指定地点,可以实现声、光和现场图片报警功能。其数据库格式符合《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的数据库表格式要求。四.8.4.5区间测速功能系统具备区间测速功能,在封闭路段系统中心管理软件能够自动分析与计算两点之间的速度值,能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违章超速、肇事逃逸、可疑车辆等各种违法行为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这些信息也可以用于对交通流量的自动分析统计和用于对违法、违规车辆进行处理的法律依据。四.8.4.6图片防篡改功能系统在前端对图片进行合成,避免图片在传输或人工下载时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每张图片执法的可信度。实用文档四.8.4.7远程管理与维护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远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远程访问以及远程系统维护。系统能监测各路口主机的运行状态及相关的其它设备的状态,能远程开关机或自动开关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四.8.4.8掉电重启功能前端主机具备掉电重启功能,能够在50s内重新启动,不会导致系统太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四.8.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四.8.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产品描述:200像素万CCD智能高速图片流+H.264相机匹配镜头:2/3英寸全幅尺寸:JPEG:1600x1200H.264:1600x1200最大帧率:12.5fps适用方案:高清视频检测加H.264录像图像处理器:超低功耗嵌入式专用高速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彩色逐行CCD镜头接口:C/CS白平衡:自动/手动AGC:自动/手动图像调节:R、G、B增益手动调节图片编码方式:JPEG压缩,支持压缩因子调整网络接口:RJ-45以太网口,10M/100M自适应实用文档智能补光控制:通过光敏元件实时感光控制补光灯供电:220VAC供电电源输入:220V输入工作温度:-20℃-+70℃工作湿度:小于90%200万摄像机镜头:规格:2/3’焦距:12mm;镜头直径与焦距之比的最大值:1:1.4工作范围:光圈:F1.4-F16C;焦点:0.15m-Inf光圈:手动/自动视角:水平40.4°工作温度:-20°C~+50°C四.9超速违法抓拍系统雷达测速自动抓拍系统可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控,对违法超速行驶车辆进行抓拍,采集对同一违法机动车采集不少于2幅、相隔至少1米的取证照片。在记录超速车辆的图像同时,自动叠加车辆违法的时间地点、方向以及超速百分比等信息,并将前端抓拍的违法数据上传到指挥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四.9.1系统建设分布本次项目规划建设10个超速抓拍点分别为:1、208省道秋溪镇路段两个点。2、东临线太阳镇路段两个点。实用文档3、迎宾大道南昌大学至职业技术学院路段两个点。4、抚城线嘉庆驾校路段两个点。5、抚八线自抚城线至高速桥下路段两个点。四.9.2技术选型1.前端车辆检测及视频采集采用单车道雷达进行车辆检测,同时通过软件设定限速值,可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的抓拍。视频采集采用2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每台摄像机可监控2条车道,既简化了杆件上设备的数量,降低了工程走线的复杂度和故障节点数,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交通管理者对“大场景兼具小细节”的要求。2.补光设计系统采用独特的补光技术利用高频窄波脉冲灯进行瞬间补光,即当系统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通知高清摄像机进行抓拍的同时高清摄像机通过补光控制板给频闪灯一个同步补光触发信号,为车身前部补光,照亮车牌及车辆前排司乘人员。3.中心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中心配置智能交通分析平台,能够将物理上分散的高清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实现违章记录数据的审核、修改、查询、统计、日志记录及远程参数配置及维护等功能。系统采用通用的协议,可以将其他系统采集的数据统一接入到我公司所开发的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上,当数据量较为完善时,可实现道路车流量统计、车辆轨迹分析,为交通管理者服务。实用文档四.9.3系统结构完整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总体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前端部分、通信部分和中心部分。图11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兼超速抓拍)系统结构四.9.4系统功能四.9.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在车辆通过时,系统能准确拍摄车辆全景图像,包含车辆头部所有特征,能看清车辆类型、轮廓及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等,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达到99%以上。图像分辨率为1600×1280,并将图像以JPEG格式存储,同时在图像中标明车辆通行数据,主要包括通行时间、卡口地点、车速、超速比例、行驶方向等。夜间采用高频窄脉冲侧面补光方式,既能够对车身补光,又不会对驾驶人的视觉造成影响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图像捕获率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的影响,不会出现误记录。车辆捕获率不低于97%。实用文档四.9.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系统具备超速抓拍功能,能够实时记录每辆车的通行速度,测速精度符合GB21255-2007机动车测速标准(车速小于100km/h时,误差为-6km/h-0km/h,车速大于100km/h时,误差为(-6-0)%);测速的同时系统自动对车速进行分析,如下图图片上叠加信息清晰显示:当前速度、限速值、超速比例并自动将信息叠加到图片上作为违法证据。四.9.4.3车牌识别功能系统能自动对目前在使用的所有车牌号码及颜色进行识别,号牌识别准确,白天识别率≥95%;夜间识别率≥90%;号牌捕获及识别时间不高于100ms。其抓拍识别率满足符合《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的要求。四.9.4.4区间测速功能系统具备区间测速功能,在封闭路段系统中心管理软件能够自动分析与计算两点之间的速度值,能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违章超速、肇事逃逸、可疑车辆等各种违法行为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这些信息也可以用于对交通流量的自动分析统计和用于对违法、违规车辆进行处理的法律依据。四.9.4.5图片防篡改功能系统在前端对图片进行合成,避免图片在传输或人工下载时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每张图片执法的可信度。四.9.4.6远程管理与维护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远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远程访问以及远程系统维护。实用文档系统能监测各路口主机的运行状态及相关的其它设备的状态,能远程开关机或自动开关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四.9.4.7掉电重启功能前端主机具备掉电重启功能,能够在50s内重新启动,不会导致系统太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四.9.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四.9.5.1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产品描述:200像素万CCD智能高速图片流+H.264相机匹配镜头:2/3英寸全幅尺寸:JPEG:1600x1200H.264:1600x1200最大帧率:12.5fps适用方案:高清视频检测加H.264录像图像处理器:超低功耗嵌入式专用高速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彩色逐行CCD镜头接口:C/CS白平衡:自动/手动AGC:自动/手动图像调节:R、G、B增益手动调节图片编码方式:JPEG压缩,支持压缩因子调整网络接口:RJ-45以太网口,10M/100M自适应智能补光控制:通过光敏元件实时感光控制补光灯供电:220VAC供电电源输入:220V输入工作温度:-20℃-+70℃实用文档工作湿度:小于90%200万摄像机镜头:规格:2/3’焦距:12mm;镜头直径与焦距之比的最大值:1:1.4工作范围:光圈:F1.4-F16C;焦点:0.15m-Inf光圈:手动/自动视角:水平40.4°工作温度:-20°C~+50°C四.10交通流量检查系统交通信息包括道路状况信息、交通状况信息、气象信息等。本方案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主要是指交通状况信息,主要包括交通流量、车道占有率、平均车速等交通特性、交通事件和拥挤程度信息。这些信息是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交通信息采集为指挥调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等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建立市路网动态交通流量采集系统,融合视频、微波等多种检测技术可以实时了解城区路网的运行全貌,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引交通管理工作方向,从而为交通信息分析和交通诱导等服务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同时可以提高指挥中心对城市动态交通异常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四.10.1系统建设分布本次项目建设的流量检测系统将覆盖市区所有主干道路,同时考虑到今年的发展需求,将同时覆盖新城区的主要道路。具体点位分布如下图所示。实用文档图例流量检测系统建设点位图12流量检测系统点位分布图具体的流量监测点位如下表所示。序号建设点位监控车道数序号建设点位监控车道数迎宾大道39临川大道41外环西路640南门路42五塘路641迎宾大道43金巢大道642竹山路4实用文档4玉茗大道643钟岭大道45西二路644惠泉路4临川大道45王安石大道46梦湖东堤4金妮大道7五塘路446竹山路48抚八挂线447钟岭大道49广场东路448惠泉路410广场西路449王安石大道4学府路金凤大道11大公路250竹山路412公园路251钟岭大道413抚八挂线252惠泉路4玉茗大道53王安石大道414环城南路4王安石大道15体育路454曾巩大道616临川大道455玉茗大道617南门路456赣东大道618竹山路457金巢大道619钟岭大道458五塘路620王安石大道459金妮大道6赣东大道60金凤路621大公路461园纵四路622环城南路462纵六路623青云峰路4曾巩大道24临川大道463南门路625南门路464迎宾大道626迎宾大道465韩坊丁家627竹山路466王安石大道628钟岭大道4西津大道29惠泉路467石溪头430王安石大道468湖坊塅章家6金巢大道69临川大道631青云峰路270迎宾大道632临川大道4汤显祖大道33南门路471迎宾大道434迎宾大道472汤显祖大道拐点435竹山路473王安石大道436钟岭大道4桥上监测点37惠泉路474赣东大桥438王安石大道475抚河大桥4实用文档五塘路76东临大桥4四.10.2技术选型从国内、外的应用来看,目前对交通数据检测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侵入式方法和非侵入式方法,侵入式方法需要进行破路施工,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地感线圈,这种方法检测精度较高,但容易损坏,在进行维护和安装过程中需封闭道路,对已建成的流量较大的道路应用起来较困难。非侵入式方法对于交通流的干扰小,安装方便,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红外、电磁、微波、脉冲超声波、视频等。其中视频检测器可同时完成多车道的交通参数采集,还具有采集视频图像的功能,安装设置灵活,检测区域面积大,维护简单但其检测精度受到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大;微波检测器具有检测精度高、可检测多车道信息及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但道路上存在金属分隔带或周围存在较高建筑物时,其检测精度会受到影响;超声波检测器采用悬挂式安装,不需破坏路面,也不受路面变形的影响,但其检测效果易受环境影响;红外检测器的检测精度也容易受到风、雨、雪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各种交通检测器的性能各有千秋,对应用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根据道路施工难度大、交通流干扰小等特点,同时结合建造成本等方面考虑,本次选择视频检测方法进行交通流采集,同时为了全面掌握城区道路交通状况,以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治安卡口系统采集的交通信息作为补充,各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在信息采集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既提高了交通信息采集覆盖面又提高了交通信息采集效率。项目建设中依托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其他系统的交通信息采集将与上述系统的建设同步。四.10.3系统结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由交通信息采集层和交通信息处理层组成。信息采集层主要指前端专用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如微波车辆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地磁车辆检测器和线圈车辆检测器等,本期工程根据城市道路特点,前端道路设备采实用文档用微波车辆检测器进行交通事件、交通流量信息的采集。交通信息处理层指部署于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机房的中心管理系统。图13交通流量采集系统结构图四.10.4系统功能四.10.4.1交通流数据采集按照约定的采样周期提交流量、占有率、平均车速、车头时距等交通数据。系统将数据按照系统规则进行预处理后存入指挥中心交通流量数据库中。四.10.4.2数据预分析处理数据处理首先将各类检测器采集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保证采集到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然后对于缺失的数据进行拟合、填补,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然后将数据换算为统一格式的有效数据,并进行存储。系统定时(如5分钟、15分钟、1小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将目前流量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换算成小时流量写入流量历史记录表,以供查实用文档询、统计、分析使用,并对目前流量数据表中的已处理的数据进行删除清理。四.10.4.3检测设备管理指挥中心用户对系统中用于流量检测的设备进行管理。用户可添加、删除系统中的检测设备,在指挥中心PGIS地图中显示检测点的分布。并可以对检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查看、修改和保存。检测设备的信息包括:检测设备编号、设备类型、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状态、检测器类型、通道数、端口、通信参数、通信速度、采集时间间隔和安装地点等。四.10.4.4数据存储完成每日的系统数据备份及重要文件的存档,并带有时间记录,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复制每日数据或调出历史数据进行各种分析。\uf06c数据要求交通流量、阻塞程度、平均速度、饱和度、延误、占有率等,以上这些数据需要做长期存储。五分钟、十五分钟统计流量存储一年,一小时流量存储五年。一日、一月、一季度流量统计存储十年。阻塞程度、平均速度、饱和度、占有率一小时统计存储五年。日以上时间统计数据要求存储十年。四.10.4.5综合统计查询系统可以根据时间范围、查询周期(周、日、60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进行查询统计;推算参数查询,包括车辆折算当量、密度、饱和度或占有率。统计、报表分析,根据流量历史数据库,可以浏览任意检测点的日、周报表能够进行任意检测点任意时段的车道流量、车型、平均车速等多种条件组合的数实用文档据查询,可同时选取多个检测点进行比较,并能生成报表,提供多种显示方式显示上述分析结果,提供报表存盘、打印功能。报表形式为统计图表、统计表格或柱状图。可导入人工流量调查的流量、车型等数据。自动统计评价全市路网的通行水平功能,定期对阻塞频率较高的路段,通过对周边路网的流量分析后提出调整交通组织的预选方案。系统自检功能,对检测点的硬件或传输故障,系统能自检并产生报警信息通知系统值班员。四.10.4.6故障监测系统有自检功能,可以自动对前端检测设备、电源、通信链路等以及中心系统设备和软件的工作状态与故障情况进行全面监测、自诊断,在指挥中心可以显示系统和设备的状态,不能正常工作可以发出报警或提示。所有故障信息及其它操作错误或事件发生可记录在系统日志中。四.10.4.7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身份认证管理、资料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管理、日志管理等。\uf06c用户管理如添加删除维护用户资料、角色分配、给使用用户分配权限,可以添加或删除该用户操作的权限,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查看权限、控制权限、维护权限或无操作权限。具体内容详见集成系统的系统管理部分内容。\uf06c日志管理用户查询和删除对系统进行操作的日志。四.10.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1、事件检测:实用文档停车/慢行:检测率>99%交通堵塞:检测率>98%低速车辆或超速车辆:检测率>98%行人:检测率>95%逆行车辆:检测率>98%火灾检测检测率>98%事件平均检测时间<10s误报率:<0.025(次/摄像机/天)2、交通参数采集:交通流量检测精度>95%平均车速检测精度>95%占有率检测精度>95%数据上传周期:20s(可调整)四.11LED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播媒介,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醒、建议或控制交通参与者选择最佳的行走路线,避免和减少行程延误和损失的一种交通控制方式。交通诱导系统是一种主动式的交通控制方式,其最大特点是通过传递情报消息引导和控制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以达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控制目的。目前主流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方式主要有户外LED交通诱导标志、交通广播电视发布、互联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手机短信发布等多种诱导形式。此次依据《市智能交通系统一期项目建设需求》,并结合市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本期交通诱导系统拟采用户外LED诱导标志发布方式实现。户外LED诱导标志由于其具有功耗小、视角大、可全天候运行、信息量大、实时性好等优点,从而成为最常用的显示手段。实用文档四.11.1系统建设分布通过在城市出入口及城区道路拥堵点设立交通诱导屏系统,实时发布道路交通状况,对于外围区的车辆,主要以对过境车辆进行远程的分流诱导为主,指引过境车辆绕过交通拥挤的城区;对于城区内的车辆,主要以发布城区内的拥堵信息为主,以避开拥堵路段。引导交通参与者合理安排行车路线,有效缓解拥堵点交通压力,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改善现有路网运行状况。为了合理利用诱导屏资源,达到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的目标,在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合理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诱导屏的布点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布设在路网中重大分流点的上游路网的重大分流点确定为主干路及更高级别道路相交形成的交叉口,这类交叉口占城市交叉口总数一般不超过20%,但却是区域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该类交叉口对某一行车方向来说具有分流的可能,这样在这个行车方向上1~3km处就有一个分流点,作为布设诱导点位。2)布设在具有分流条件的常发性拥堵点的上游解决路网中常发性拥堵点的堵塞问题是设置交通诱导的主要作用之一。对于那些不能通过物理改造或交通组织等手段解决拥堵问题的交通瓶颈,在其上游具有分流条件的地点布设交通诱导屏,可以在交通拥堵时段通过发布交通信息引导部分车辆绕过这些拥堵点。这种具有诱导条件的常发性拥堵点的确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通过堵塞点调查,找出现有路网中的常发性交通堵塞点;二是对这些堵塞点附近的路网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上游路段是否具有分流条件。具有分流条件的常发性拥堵点上游分流处,也是交通诱导屏的布点点位。3)布设在重要的车流集散地重要的车流集散地是指重大的交通枢纽、体育中心、购物中心、重要景区、大型休闲娱乐等易于聚散车流的场所。在这些设施附近布设交通诱导系统用来发布周边路网的道路交通信息,可以使得进出这些设施的驾驶员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4)布设在交通敏感区流量较大的路段,避开偶发性交通拥挤实用文档偶发性交通拥挤是指由于随机的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拥堵现象。由于中心区的交通流量比较大,尤其到了早晚高峰,行车环境的稍微改变就可能引起连锁反映,引起交通混乱。由于偶发性交通拥挤的时间、地点是难以确定的,所以,要消除这些偶发性交通拥挤的办法只能是在核心区的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布点发布核心区范围内的随机拥堵信息,让驾驶员自觉调整自己的行车路线,绕过拥堵路段。除此之外诱导屏的位置还要考虑道路视线视野、市政施工条件及环境、道路整体的美观性等因素。根据上述原则,本期建设12块LED交通诱导屏,LED诱导屏建设的点位如下:四.11.2技术选型LED交通诱导系统设备选型主要是对LED交通诱导标志进行设备选型。LED交通诱导标志选型要素主要是屏体。LED交通诱导标志类型主要分为嵌入式、复合式、全屏式三种。1、嵌入式LED交通诱导标志嵌入式LED交通诱导标志以发图为主,主要发布前方地图路况,但文字发布内容偏弱,且地图外的交通拥堵信息发布不了。2、复合式LED交通诱导标志复合式LED交通诱导标志能够文图并发,即能发布前方地图路况,又能发布“前方交通管制”等文字信息。3、全屏LED交通诱导标志全屏LED交通诱导标志既能发布图片等交通信息,又可发布大量文字信息,显示形式最为丰富。经过上述比选可知,选用全屏标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首先全屏可以起到嵌入式和复合式标志的全部功能,其次全屏标志发布信息量较大,使用灵活。本方案选用全屏式LED交通诱导标志。实用文档四.11.3系统结构交通诱导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支队指挥中心局域网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服务器集成应用系统平台服务器信息发布结果嵌入式LED交通诱导标志示例全点正式LED交通诱导标志示例停车诱导标志示例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端前端控制系统前端控制系统前端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建设二路西区工业路胜利路堤东路江会路图14交通诱导系统结构图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端由前端主控设备、前端LED显示设备和配套应用管理软件组成。前端主控设备主要实现对前端LED显示设备管理和控制,同时根据中心管理系统的要求与LED显示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讯,传输有关信息。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中心管理端、停车场信息采集端和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端的数据通信和传输。四.11.4系统功能四.11.4.1中心控制功能系统中心控制具有状态查询、信息编辑、显示播放、传输通信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状态查询对诱导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进行查询并显示查询的结果,可选择对某块诱导实用文档屏的回送内容模拟显示。2)信息编辑系统可针对不同城市道路进出口、路段、路况及管制措施、天气情况、交通法规、宣传标语、信息内容、显示时间可通过系统更改。等基本内容组织元素库,便于快速的内容生成。系统可手动编辑播放内容,也可以自动根据网上采集生成的信息动态生成播放文件并发送。3)显示播放系统能显示国标一、二级字库中的所有汉字、GB2312指定的全部汉字和数字字符及简单图形,汉字点阵可以是24×24、32×32,数字点阵、英文字母点阵可以是24×12、32×16。支持流行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如BMP、JPG、GIF、TIFF等图形格式,系统支持的文件格式可通过升级扩展。诱导标志具有如下功能:Ø文字显示功能要求文字显示稳定、清晰无串扰。Ø灰度功能,要求具有不少于256个灰度等级。4)传输通信中心平台可对多块诱导屏或一块诱导屏发送播放文字、图片、动画文件或自动/手动开关电源,自动/手动校时等控制。四.11.4.2系统管理及远程控制功能系统能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讯检测等。诱导标志设置自检功能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通过自检功能,将发光模组的工作状态通信接口的通信性能(误码率)、开关电源以及其它工作单元的状态正确检测出来,在工作状态指示灯上显示并上传给中心控制系统。系统具有远程开关、定时开关诱导标志功能。在指挥中心或本地均能控制诱导标志全亮与全灭。像素在关闭状态时,不产生微光。系统能够显示安装位置、设备名称、编号、室外诱导标志大小类型、设备连接实用文档关系等信息。系统能够管理系统内所有用户,对用户名称、登录口令、控制权限等信息进行管理。系统能记录系统的登录/退出记录、室外诱导标志显示内容的发布记录等信息。系统具有时钟同步功能,中心平台能自动为所有控制计算机和室外诱导标志提供基准时钟,以供时钟校正。24h内设备的计时误差不超过1.0s,每天至少校准一次系统时间。四.11.4.3本地控制功能系统具备本地控制功能。能通过本地控制设备控制诱导标志的显示内容、对诱导标志进行检测及与中心平台进行通信。显示控制采用异步技术,确保诱导标志与控制设备编辑显示的内容保持一致。对于文字信息,根据节目单的要求进行显示,可编辑的条件包括颜色、播放时间长短、显示特效等参数;对于图形则根据要显示的图形的名称,从图库中调入,依次播放。系统能检测程序对显示屏的风扇、电源等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通信模块回传指挥中心,并生成工作日志,以备查用和维护。本地控制设备具有独特的软硬件结合的看门狗功能,使计算机在死机的情况下自动复位。四.11.4.4信息发布功能1)发布方式人工诱导发布:系统能将实时路况信息、交通拥堵信息、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信息、道路施工信息等信息人工发往室外诱导标志显示。可设定为发送后立即显示或设定好后定时发送显示。自动诱导发布:实用文档系统能根据集成指挥系统发布的实时交通情况生成诱导信息,如交通流量数据、交通拥堵信息、突发性事件信息、报警信息等,生成的诱导信息经指挥员确认后,通过中心平台发送到指定诱导标志进行显示。2)发布控制方式信息发布权限可根据需要由系统设定,交通诱导室外信息显示屏均可由中心平台直接控制。诱导标志应有两种控制方式:能将显示的内容预先存储到本地的存储介质,在通讯断开等情况下,显示屏能够自动循环显示存储的信息且只能显示通用信息,并能使用笔记本电脑在现场操作和控制信息显示。通过中心平台实时控制诱导标志以指定方式显示指定内容。四.11.4.5系统调光功能系统具有环境照度检测功能,能够根据环境照度调整发光像素的发光强度,以避免夜间照度较低时形成眩光,影响信息的视读。显示亮度支持分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种方式。其红色亮度典型值不小于1000mcd,绿色亮度典型值不小于2000mcd;调级为:8级。四.11.4.6系统互联功能与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关联的外部系统为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集成指挥系统,该系统是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的上级管理、控制、信息共享平台,主要体现为:1)交通诱导系统上传信息:诱导标志地理位置信息;诱导标志显示信息;诱导标志故障信息等;2)集成指挥系统下发信息:远程开机、关机指令;实用文档诱导信息发布;显示方案信息等。3)与集成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应可定时自动接收集成系统的时间同步信息。每天至少与集成系统时间校准服务器时间同步一次。四.11.4.7可变车道标志功能分为远程手动控制和信号机协调控制两种。手动控制:根据路口流量情况,采取手动变换LED标志响应车道标志的亮与熄,实现车道标志的变化。信号机协调控制:根据流量采集的数据,通过运算路口配对长度,车流数据,平均速度等参数,由信号机发出指令,实现标志的变化。四.11.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四.11.5.1LED交通诱导标志技术参数全点阵LED显示屏技术参数:发光二极管参数序号项目中心波长亮度产地备注1LED红管625-630nm800-1500mcd国产2LED黄绿管525-530nm1000-1800mcd国产模组:10000点双基色模组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发光管组成2红1绿2模块点数16X323模块尺寸160mmX320mm4材料表面喷塑铁盒可防静电、屏蔽电磁干扰标准双层防水箱体参数序号项目参数实用文档1箱体尺寸1024mm×768mm2密封防水箱体重量60KG/m²整屏重量(不含支撑重量)≤350KG10000点双基色整屏技术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单位面积分辨率10000点/m²2整屏显示面积4.16m×2.08m=8.65㎡3亮度≥5000cd/m²4最佳视角≥30º5最佳视距20-300m6显示模式异步:100米—1000米7驱动方式恒流驱动8控制方式5026芯片控制,1/4扫描9显示颜色红绿黄10刷新频率≥240Hz11显示速度≥60帧/秒12象素失控率小于万分之一13平均功耗400w/m²14最大功耗800w/m²15整屏连续工作时间≥72小时16工作环境温度-25℃-+60℃17工作环境湿度10%-95%RH18电源保护具有超温、过流、过压等技术19工作电源5V40A,电压380V±10%(三相五线制)20亮度均匀性最低象素亮度/最高象素亮度>0.9四.12警用车辆定位系统警用车辆(GPS)定位系统是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公众移动数字通信网络(GSM)、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等构建一个为全社会提供移动目标信息服务平台。实用文档四.12.1系统建设数量本次项目预计在50台警车上装备GPS警车定位终端设备。四.12.2系统结构通信网络GPS终端总控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消息服务器GPS服务器GPS控制终端GPS控制终端通信网络图15系统总体结构图四.12.3系统功能四.12.3.1基本功能四.12.3.1.1地图显示操作1、GIS地图显示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欲跟踪或控制的目标的位置信息。2、地图操作电子地图可任意无级放大或缩小,任意平移或漫游,并可分层显示,多层显示,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实用文档系统支持多个屏幕的显示,可组成全方位的显示墙。窗口可以在所有屏幕上任意移动,同时接受操作员的控制。支持大屏幕投影仪,无级可调。可查询并显示山峰、水系、公路、铁路、乡镇、机场、市内街道胡同、机关单位酒店、居民小区、旅游景点、立交桥、公交车站、加油站、警力分布点等目标的位置及信息。3、图层控制操作员可设置自己喜爱的地图显示模式,与其他用户互不干扰。四.12.3.1.2跟踪定位总控中心可以随时跟踪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等情况,对车辆进行定位时可按定位、定时、定距、定速、定线路、定范围、定地点等多种方式监控,具有单点定位、始终监控、重点追踪监控等功能。并在系统界面上显示车辆的监控状态。四.12.3.1.3监控报警当车辆遇劫或遇盗时,系统自动开启防盗功能,向总控中心报警。同时,系统可对矩形、多边形等监控区域进行报警监控,当监控车辆驶入、驶出监控范围,系统自动报警。四.12.3.1.4轨迹回放用于对监控车辆某段时间的行驶轨迹进行保存,可供事后进行轨迹回放,同时可打印车辆运行轨迹。四.12.3.2信息维护管理四.12.3.2.1GPS终端信息维护配置管理GPS终端设备,用于向GPS终端发送设备配置参数。四.12.3.2.2车辆信息维护对车辆进行单目标监控、多目标监控、分组目标监控、区域监控;对车辆信实用文档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监控窗口等操作。四.12.3.2.3用户管理用于管理用户登录信息、用户角色分配、权限设置等工作,权限管理包括操作人员的功能设置权限,操作权限等。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主要包括新增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属性修改、操作人员的功能权限设置,操作权限设置等。四.12.3.2.4日志管理提供用户操作日志、系统工作日志的查看、删除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的日志,日志中记录了系统发生的事件和操作员的操作。四.12.4系统关键技术指标主要配置及参数:微处理器:M30620(三菱)\uf06cSRAM:128K2(IS62WV12888BLL)\uf06cGPS模块:LEA-5A(u-Blox)\uf06c接收通道:50并行通道\uf06c接收频率:L1(1575.42MHZ)\uf06c定位精度:<10米无SA\uf06c速度精度:0.1米/秒无SA\uf06c更新率:最大4Hz\uf06c速度:<515米/秒\uf06c加速度:±4g\uf06c极限震动:20米/秒\uf06c灵敏度:跟踪:-160dBm;捕获:-160dBm\uf06c重新捕获时间:<1秒\uf06c热启动:<5秒(由自置电池睡眠状态唤醒)\uf06c冷启动:<30秒实用文档\uf06c自动搜索:<30秒\uf06c通信模块:GTM900-A(HW)\uf06c功耗:GPRS方式250mA,睡眠模式3.8ma;\uf06c工作温度:-30℃~+60℃;\uf06cAT指令:基于V.25和GSM07.05&07.07;\uf06c供电电压:DC3.3V~4.8V;\uf06c工作频率:GSM850/EGSM900/DCS1800/PCS1900\uf06c串口最大速率:115.2kbps\uf06c发射功率:2W(GSM850/EGSM900)、1W(DCS1800/PCS1900)\uf06c通讯协议:支持TCP/IP四.13移动警务系统针对公安工作移动性、突发行、紧急性等特点,一线部门需要实时与公安数据中心交换信息,通过移动警务系统,警务人员可以对常住人员信息、暂住人员信息、重点人口信息、在逃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可以解决通缉、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公安工作中对嫌疑人人工照片识别问题,使民警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警情做出判断、减少处警时间、减少群众的损失。系统采用先进的移动技术,结合GPRS、CDMA、CDPD、WLAN等多种无线网络及多种移动终端的移动警务通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公安系统移动互联及相关的业务应用。四.13.1系统建设数量市地处我国西部作为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流动性增强,车辆大量涌入,为进一步提高警务人员的执法的效率和执法规范结合市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的需求,新增200部移动警务终端。实用文档四.13.2技术选型本系统的技术选型主要涉及终端设备以及网络的选定。移动警务系统终端主要包括笔记本、智能手机等。除了要保证计算能力外,还需要考虑其使用方便性、便携性、通讯能力、电力持久使用能力。目前智能手机具有开放的系统,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装不同的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同时具有触摸手写、蓝牙、摄像等功能,可以为民警提供便携方便的数据采集查询工具,并同现有手机进行有效结合,合二为一,可以减少一线民警装备数量。按照现有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警务系统终端采用带蓝牙功能的智能手机,系统处理能力主频1.4G以上,同时可以配备带有蓝牙功能的便携式打印机。因此本方案选择使用智能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对于网络方面,因为本项目是原有项目的扩容建设,本方案建议依旧采用原有通信运营商作为通信提供商即可。四.13.3系统结构图16移动警务系统结构示意图实用文档四.13.4系统功能四.13.4.1移动警务软件功能模型表36移动警务系统软件功能模型序号业务子系统名称主要功能简述1综合查询功能对公安综合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常口、实有人口、重点人口、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员违法、电子警察以及在逃人员、关押人员、失踪人员、吸毒人员、涉案人员及车辆、被盗抢车辆及物品、犯罪人员等信息,实现快速的、简要的综合查询及详细信息展示。2比对报警功能在信息查询,现场执法时,输入的人员信息和车辆信息自动与在逃人员、被盗抢车辆、肇事逃逸车辆、黑名单车辆等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在手机端报警提示。3交通管理功能调用公安交管服务对交管数据进行查询及道路交通违法现场登记、现场拍照取证,保存进调用交管处罚服务把相关数据上传到交管系统中。内容包括有违法处理、车管业务、简易事故处理以及电子警察。4巡逻盘查功能巡逻警员在巡逻盘查时可进行机动车及其它物品进行盘查,并对盘查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5接处警功能处警人员对处警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后台接处警系统,公安领导对处警信息进行审批6机动车稽查布控功能稽查警员将机动车稽查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7移动涉警音视频信息采集功能利用3G无线网络实现现场信息的实时图像采集,并具有督查、布控功能四.13.4.2综合查询公安信息综合查询功能是移动警务系统应用的基本功能之一,可以为广大干警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查询服务。它基于已经建成的公安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将各类公安信息按照公安部约定的人员、物品、案件、机构、地点等要素进行关联整合,建成综合数据库提供查询。对这些信息的查询不是孤立的单项查询,而是实用文档按照五要素(人员查询、案/事件查询、物品查询、机构查询和地点查询)关联规则进行的关联综合查询以及异地交叉查询。所谓关联,就是对查询的初始信息按五要素的规则进行一对多的协同关联。可实现人员、机动车、案件、机构等要素的关联查询。四.13.4.2.1基本功能需求系统既支持数据库方式也支持请求服务方式,以实现对第三方系统的数据访问和查询。系统支持精确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查询;模糊查询不需要输入匹配符;组合查询可根据基本数据项任意组合查询条件。四.13.4.2.2综合查询功能模块表37综合查询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列表详细功能综合查询关联查询人员关联查询物品关联查询案件关联查询人员信息查询常住人口实有人口失踪人员吸毒人员驾驶人信息在逃人员犯罪人员出入境证件人员从业人员信息物品信息查询机动车信息被盗抢机动车被盗抢摩托车实用文档案件信息查询一般案件信息单位信息查询单位基本信息公共场所内保单位查询特种行业查询地点信息查询出租房屋辅助查询法律法规查询四.13.4.2.3人员信息查询包括常住人员、实有人口、失踪人员、吸毒人员、驾驶人信息、在逃人员、犯罪人员、出入境证件人员、从业人员信息等人口信息查询。1、常住人口查询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常住地址等查询常住户口基本信息。同时关联常住户口家庭成员信息、同户人信息及照片显示。在进行查询时,涉及到在逃人员信息时能够自动进行比对,并显示报警信息。2、实有人口查询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常住地址、实有地址等查询实有人口基本信息。同时关联实有人口同住人信息及照片显示,实现居住证(临时和正式)有效期限查询。与实有人口历史信息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出生日期相关联进行查询。在进行查询时,涉及到在逃人员信息时能够自动进行比对,并显示报警信息。3、失踪人员信息查询通过和失踪人员信息表进行关联请求,实现对失踪人员信息查询管理。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查询失踪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关联到报案人信息、报警时间、失踪人体貌特征、衣着特征。4、吸毒人员查询实用文档通过和涉毒人员库表及案事件等库表进行关联,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查询吸毒人员基本信息。系统自动关联案事件等后台数据库。5、驾驶人信息查询通过身份证号、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数据源、省份、车管所、发证机关等条件查询驾驶人信息。支持多数据源;能够查询出人员详细信息,包括:驾驶证号、档案编号、姓名、发证日期、发证机关、准驾车型、驾驶证状态、最近年检日期、驾驶证终止日期证件种类;姓名可以模糊录入;出生日期可以录入时间段;可以关联查询的信息。6、在逃人员查询在逃人员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根据身份证号、姓名、别名绰号、性别、出生日期、数据源等信息查询出人员详细信息,包括:案件编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别名绰号、简要案情、籍贯、逃跑日期;姓名可以模糊录入;出生日期可以录入时间段;可以关联查询的信息可以关联到相关案件信息。7、犯罪人员查询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通过和警务综合或派综或大情报系统中的重点人口业务库表进行关联,实现对违法犯罪人员移动应用查询。具体在应用查询条件及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查询违法犯罪人员基本信息。同时显示违法犯罪人员列管信息、交往人员、违法经历、管控力量信息。通过身份证号、人员姓名、出生日期查询违法犯罪人员历史信息。8、出入境证件人员查询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通过和公安出入境人员管理及派综或警务综合中警务人员管理信息库表和旅馆及其他活动轨迹场所中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对出入境人员的跟踪管理。通过人员姓名、证件号码、出入境记录等查询境外人员基本信息。关联到境外人员现居住地址、入境时间、签证到期日期,同时显示境外人员实用文档在津居住轨迹。通过人员姓名、证件号码关联案事件系统、工作对象系统、旅馆业系统、房屋登记信息、单位从业人员信息等。9、从业人员信息查询从业人员信息查询主要是用户通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查询选项查询到相关从业人员信息,用户可以灵活组合查询项,单项或多项组合查询均可,可以查询到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并关联到单位基本信息。四.13.4.2.4物品信息查询对机动车信息、被盗抢机动车、被盗抢摩托车等相关信息查询。同时后台自动对机动车和被盗抢车辆、被盗车牌等记录进行查询比对。1、机动车信息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根据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码号码、号牌种类等信息查询出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机动车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车架号、颜色、型号、证件号码、车主、登记日期、车辆状态、有效期止、车型;并可关联到机动车拥有人或单位的相关信息。\uf0fc被盗抢机动车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根据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码号码、号牌种类查询出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案件编号、车辆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发动机号、车架号、车主电话、立案单位;可以关联查询到相关的案件信息。\uf0fc被盗抢摩托车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根据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码号码、号牌种类查询出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案件编号、车辆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发动机号、车架号、车主电话、立案单位;可以关联查询到相关的案件信息。实用文档四.13.4.2.5案件信息查询案/事件相关信息查询。\uf0b1一般案件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根据案件编号、主案别、发案时间上限、发案时间下限、立案单位等信息查询出案件详细信息,包括:案件编号、主案别、发案时间上限、发案时间下限、发案地详址、立案单位、作案人数、案情描述等;支持关联查询。四.13.4.2.6单位信息查询对单位基本信息、公共场所、内保单位、特种行业等信息查询。\uf0b1单位基本信息查询单位基本信息表及相关关联行业的单位及人员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信息查询。查询单位基本信息,关联到单位证照信息、从业人员信息,现场查验从业人员上岗登记情况。\uf0b1公共场所查询对娱乐休闲场所库表及相关关联行业的单位及人员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信息查询。查询歌厅、舞厅、游戏(艺)机、餐饮服务、休闲场所、洗浴场所的基本信息。关联休闲场所证照信息、休闲场所处罚信息。关联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从业人员工作历史记录信息。现场查验从业人员上岗登记情况。\uf0b1内保单位查询对内保单位库表及相关关联行业的单位及人员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信息查询。查询24小时便利店、加油(气)站、贵重物品店(柜)、金融单位基本信息,防范设施信息。关联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从业人员工作历史记录信息。现场查验从业人员上岗登记情况。\uf0b1特种行业查询实用文档对特种行业信息库表及相关关联行业的单位及人员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信息查询。查询旅馆业、旧货业、修理业、印刷业、印章业、音像复制业的基本信息。关联行业单位证照信息、行业单位处罚信息。关联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从业人员工作历史记录信息。现场查验从业人员上岗登记情况。四.13.4.2.7地点信息查询\uf0b1出租房屋查询根据出租屋编号、出租人姓名、出租人公民身份证号查询到出机构详细信息包括:出租屋编号、房屋类别、出租人姓名、出租人公民身份证号、出租人户籍住址行政区划、出租人户籍详址、联系电话、出租屋地址详址、登记日期、出租屋状态、注销时间;支持出租人可以模糊查询;支持关联查询信息。四.13.4.2.8辅助查询\uf0b1法律法规查询按照目录索引、条文明细查询、条文模糊查询、颁布时间或颁布文号等不同方式对法律法规进行查询,以方便警员在执法现场快速准确查询到法规条文并现场出示。四.13.4.3比对报警四.13.4.3.1基本功能在各类业务办理和查询情况下,系统都自动将输入的人员信息、车辆信息、交通违法信息、驾驶证信息、车辆年检信息等关键要素进行实时比对,与公安系统有关数据库如CCIC在逃人员数据库、盗抢车辆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对重点管控对象、犯罪在逃人员、盗抢车辆、盗抢枪支、假机动车牌证等情况进行实用文档自动比对和报警,增加警务人员获取违法犯罪线索的实效性,增加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力度。四.13.4.3.2在逃人员比对报警所有模块查询人员时系统自动和在逃人员库进行比对,如果为在逃人员,则客户端提示比对报警信息,点击【在逃人员查询】可查看在逃人员详细信息,点【取消】继续进行相关业务查询。四.13.4.3.3被盗抢机动车比对报警所有模块查询机动车时系统自动和被盗抢机动车库进行比对,如果为被盗抢机动车,则客户端提示比对报警信息,点【被盗抢车辆】查看车辆详细信息,点【取消】继续进行业务查询。四.13.4.4交警管理四.13.4.4.1基本功能此功能模块是一套功能完善的交通违法处理系统,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公安部69号令《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从一线交巡警实际工作出发,实现公安交管业务数据的查询及道路交通违法现场录入和处理、实时打印业务处理通知书,现场拍照取证,并把相应的结果自动上传到公安网内部的业务数据库中。同时,系统与综查系统功能紧密结合,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实时从后台系统获得本地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章等交通管理的详细信息及关联信息,在完成交通违法移动纠章的同时,可完成与其他有关数据库的自动比对,对重点管控对象、犯罪在逃人员、盗抢车辆盗抢枪支、假机动车牌证、逾期年审年检、超分驾驶人、交通违法未处理或超过三个月未缴纳罚款驾驶人、交通事故逃逸人员或涉案车辆等情况进行自动比对和报警。交通管理功能实现简易程序、强制措施、非现场执法、违法通知书功能的违法处理,以及驾驶员违法信息、电子警察等模块的查询功。实用文档四.13.4.4.2交通管理功能模块表38交通管理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列表详细功能交通管理违法处理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非机动车强制措施强制措施非机动车非现场执法交管查询驾驶人信息机动车信息违法信息(机动车违法、驾驶人违法)法律文书查询四.13.4.4.3违法处理为广大一线交通干警提供道路违法信息的现场取证、采集、处理和相关法律文书,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广大民众。主要包括简易程序采集和处罚、强制措施采集处理、非现场违法信息采集、简易事故处理等功能。1、简易处罚:包括机动车简易处罚和非机动车简易处罚。执勤民警依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不再通过传统方式(手写罚单等)而是通过移动在线办公进行违法处罚的处理。处罚信息以相应的电子格式实时上传到公安违法处理业务系统。同时在信息录入时返回前述告知信息。操作顺序:录入/提取驾驶人、车辆、违法地点、违法行为、处理结果等;上传数据;2、强制处罚:包括机动车强制处罚和非机动车强制处罚。执勤民警依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于符合一般程序、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交通违法录入违法信息和强制措施信息等违法项目,强制措施信息以相应的电子格式实时上传到公安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利用实用文档便携式蓝牙打印设备当场相应的违法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交警大队根据违法处理流程在公安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中对上传的强制措施进行裁决、生成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操作顺序:录入/提取驾驶人、车辆、违法地点、违法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等;上传数据。3、非现场处罚执法人员进行非现场处罚时,填写车辆、违法信息、违法处理信息以及现场证据采集,处理完毕,直接打印处罚文书。执勤民警使用支持数码拍照的在线移动终端将违法车辆(闯红灯、违法停车)的现场进行拍照并通过GPRS/3G通信网络将违法图像实时传输到交警支队电子警察业务处理系统。操作顺序:录入/提取车辆、违法地点、违法行为、违法图片证据等;上传数据。四.13.4.4.4信息查询为方便一线交警能够及时获取本业务部门内的相关信息,在移动终端软件交通管理部分针对交管相关信息的查询,开发专门的功能模块,为交管民警提供更便捷、更及时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驾驶人、机动车基本信息查询和驾驶人、机动车违法信息查询。\uf0fc驾驶人信息查询通过身份证号、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数据源、省份、车管所、发证机关等条件查询驾驶人信息。支持多数据源;查询出人员详细信息,包括:驾驶证号、档案编号、姓名、发证日期、发证机关、准驾车型、驾驶证状态、最近年检日期、驾驶证终止日期、证件种类;姓名可以模糊录入;出生日期可以录入时间段;可以关联查询的信息。\uf0fc驾驶人违法信息查询通过身份证号、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省份、车管所、发证机关等实用文档条件查询驾驶人信息。支持多数据源;查询出人员详细信息,包括:驾驶证号、档案编号、姓名、发证日期、发证机关、准驾车型、驾驶证状态、最近年检日期、驾驶证终止日期、证件种类;姓名可以模糊录入;出生日期可以录入时间段;可以关联查询的信息。\uf0fc机动车信息查询通过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码号码、号牌种类查询出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机动车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车架号、颜色、型号、证件号码、车主、登记日期、车辆状态、有效期止、车型;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牌号码至少输入一项;支持多数据源,可以关联查询信息。\uf0fc机动车违法信息查询通过车架号、发动机号、号码号码、号牌种类查询出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机动车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车架号、颜色、型号、证件号码、车主、登记日期、车辆状态、有效期止、车型;在进行机动车信息查询的时候自动关联机动车违法信息记录。支持多数据源,可以关联查询信息。\uf0fc法律文书查询可以按照目录索引、条文明细查询、条文模糊查询、颁布时间或颁布文号等不同方式对法律法规进行查询,以方便交巡警在执法现场快速准确查询到法规条文并现场出示。四.13.4.5巡逻盘查四.13.4.5.1基本功能巡逻盘查模块主要包括有巡逻信息登记和巡逻盘查两项功能。巡逻盘查系统与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巡逻盘查模块(待建)等系统紧密集成,在完成信息查询的同时可以随时进行其他关联数据库比对信息,实现数据复用、自动比对报警;同时可支持照片等图片信息的显示,支持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证据采集等功能。实用文档四.13.4.5.2巡逻盘查功能模块表39巡逻盘查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列表详细功能巡逻盘查巡逻信息登记人员盘查机动车盘查其它物品盘查四.13.4.5.3巡逻信息登记主要实现了巡逻警员、巡逻方式以及巡逻时间等信息的登记功能。点击【巡逻盘查信息登记】进入巡逻盘查录入界面,选择或录入警员姓名、巡逻方式、巡区巡段、协警任务、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的录入项,点击菜单键\uf0e0【登记】菜单项即完成巡逻信息登记功能。四.13.4.5.4人员盘查点击【人员盘查】,首先会列出最近一周本辖区巡逻线路,如果不存在巡逻线路,需先进行巡逻信息登记,然后选择某一条巡逻线路,点击【选择】进入人员盘查界面。人员查询页需要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查询条件,从本地人员信息库查询人员信息,如果查询不到人员信息,则需要在添加人员页进行人员信息提取(支持全国库),人员查询或添加人员选择一项即可。人员照片页选择照片或者直接进行拍照,在盘查信息页录入盘查相关录入项,然后点击【添加盘查】按钮,完成人员盘查信息录入,录入成功后,才可以进行物品盘查信息录入。四.13.4.5.5机动车盘查点击【机动车盘查】,跳转到机动车盘查界面,在车辆信息页输入车牌号码获取机动车信息,在【盘查信息】页填写盘查信息,【照片】页进行拍照。实用文档点击系统菜单键\uf0e0添加盘查菜单项,保存机动车盘查信息,如果添加成功则提示保存成功。四.13.4.5.6其他物品盘查其他物品盘查可以对刀具、手机等其他物品进行盘查,与【机动车盘查】功能类似,参考【机动车盘查】。四.13.4.6接处警四.13.4.6.1接警指挥中心接警人员根据报警人员描述的情况填写接警信息(在公安内网完成),接警人员根据警情管辖区域进行派警。四.13.4.6.2处警处警人员接到指挥中心的派警信息后,处警人员赶到案件现场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回传接处警系统,完善警情信息。辖区派出所领导根据处警情况对警情签署领导意见进行警情分流。四.13.4.7机动车缉查布控四.13.4.7.1缉查信息的下发指挥中心将稽查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车型、颜色等)以短信群发的形式下发到参与稽查的警员警务通终端。四.13.4.7.2稽查信息的采集参与稽查的警员在接收到布控信息后,根据指挥中心下达的布控方案进行布控稽查,并将稽查到的机动车信息通过警务通【机动车稽查】反馈到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实用文档四.13.4.8移动音视频信息采集四.13.4.8.1基本功能利用移动警务终端配备的音视频采集模块对现场信息进行实时音视频采集,通过3G无线网络与视频专网上传到“天网”平台或保存到本端存储卡。实现督查取证、指挥调度、布控管理等功能。四.13.4.8.2终端系统配置终端系统配置用来实现警员信息设置、交通违法设置、数据字典、代码更新以及修改用户密码等系统功能。1)、警员信息设置警员信息设置通过填写警员警号、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实现移动终端与警员信息的绑定,当警员使用该手机进行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调用警员信息进行补充填写,无需进行手工输入。执法单位等可以通过字典进行选择输入。2)、交通违法设置交通违法设置中包含业务处理时用到的民警基本信息、打印信息(打印标题缴费说明等)、打印设置等3个选项,用来设置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设置完毕后在交通违法处理各个模块中进行复用,减少数据录入时的信息输入量。3)、数据字典由于移动警务显示或采集的业务数据中有一些字段是由字典数据组成的,而移动警务是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服务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速度比较慢。为了加快窗体的打开和显示速度,警务通客户端软件将常用的一些字典项缓存到手机存储中,在需要时直接从手机上读取,加快读取速度。但字典数据会存在变更,为了保持手机上的字典数据与后台业务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提供了字典同步功能,可以通过客户端向后台服务系统发请求,将后台最新的字典数据同步到手机上。4)、代码更新系统具有代码自动更新功能,如果客户端及系统升级版本,在用户登录系统成功实用文档以后,会自动提示升级,选择“确定”即自动下载更新文件并自动安装,完成后即可登录系统。5)、密码修改为了保证终端用户的账号安全,系统提供了用户密码修改功能,民警可以定期修改个人用户密码,以增强账号的安全性。6)、时间同步考虑到部分手机终端在使用过程或更换电池时时间需要重新设置,系统提供了时间同步功能,可通过时间同步获取服务器的时间,保持与服务器时间同步。四.13.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操作系统:采用通用、占有率高、可开发的标准操作系统;硬件规格:CPU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屏幕显示能力,电池供电运行能力,外形尺寸,操作方便性,整体的坚固性,防尘、抗震能力等多方面要素;供电能力:电池使用时间以及其他扩展能力(例如蓝牙等),其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续航时间必须为24小时以上;便携性:重量/体积/易损保护等;显示能力:显示屏幕大小、分辨率、亮度,在亮/暗条件下的显示能力等;扩展接口:具备蓝牙通讯接口、200万像数以上的拍照(摄像)功能;输入支持:支持GB13000标准汉字的中文显示,中文、数字、字母的输入方式、便利程度,扩展能力;网络通讯:支持2.5G、3G;服务扩展:支持移动通讯网络上的服务种类和服务的扩展。四.14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加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实用文档并结合治理“三超一疲劳”,对重点车辆强化源头管控措施,严格路检路查手段,实现对重点车辆的全程管理服务,杜绝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重点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特点,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客货运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平台),在公安网和互联网两网部署应用,基于此目标主要建设一套应用数据库并关联综合平台数据库,实现静态采集、动态管控,静态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和综合平台的数据关联,将企业、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动态管控主要包括排查客货运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排查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情况、严格客货运机动车查验、严格客货运机动车检验监管、严格客货运驾驶人实际道路考试、严格客货运驾驶人培训监管、加强异地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加强客货运驾驶人交通安全提示、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文明教育等工作。四.14.1系统结构图17系统拓扑结构实用文档四.14.2数据源图18数据源框图信息采集的来源:公安网、互联网、原有系统导入、综合平台抽取,GPS及卡口信息等。公安网:采集车、人、单位信息,采集排查、核查信息。互联网:采集车、人信息。原有系统:采集车、人、单位信息。综合平台:采集管理部门、警员、道路信息,采集事故、违法信息。GPS及卡口信息:采集过车数据、GPS坐标、方向、速度信息。信息采集后,形成系统数据源。模型及引擎:在数据源基础上,建立积分计算引擎、考核计算引擎、统计分析引擎。量化、分析:在模型和引擎的工厂中,生产出积分、考核、排名、统计分析报表等数据信息。展现:通过PGIS展现基础数据信息和统计分析信息。四.14.3系统功能大类模块功能实用文档采集互联网采集互联网企业信息补录修改企业信息授权管理互联网企业密码修改互联网车辆信息管理互联网驾驶人信息管理互联网企业信息审批互联网车辆信息审批互联网驾驶人信息审批互联网企业信息审批结果互联网车辆信息审批结果互联网驾驶人信息审批结果公安网采集单位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驾驶人信息管理排查排查排查领导审批设置卧铺客车排查录入旅游客车排查录入公路客车排查录入校车排查录入卧铺客车排查审批旅游客车排查审批公路客车排查审批校车排查审批查询查询单位信息查询车辆信息查询驾驶人信息查询行车线路查询地图综合查询关联综合查询排查信息综合查询积分预警信息查询黑名单车辆查询统计统计排查信息统计黑名单车辆统计客货运综合统计行车路线车辆情况统计重点车辆临界状态统计动态管控动态管控核查信息管理车辆卡口信息轨迹实用文档GPS超速管理GPS疲劳驾驶管理分级预警分级预警企业监管重点车辆分析重点驾驶人分析重点路段分析-违法率、事故率、违法行为比对报警分析研判积分设置分色预警管理分色预警设置短信告知短信告知发送告知自动通知告知告知设置告知发送分组设置工作部署工作部署预警工作部署预警工作反馈情况上报信息转递管理宣教采集考核考核信息采集排名统计排查工作量统计排查考核设置教育管理信息反馈考核考核计分设置黑名单黑名单黑名单信息采集黑名单信息自动生成其他综合平台下发下发数据管理下发程序开发系统管理机动车行车路线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系统代码维护部门参数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信息公告操作日志系统菜单维护实用文档四.15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系统运用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针对自驾车、公共交通、打车等出行者提供动态个性化信息服务,使出行者从出发前出行中、直至目的地的整个出行过程,能通过手持终端、家庭/办公终端和车载终端,获得个性化的实时路况信息、动态出行时间估算、最佳出行方式选择等信息引导出行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路径,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佳方式完成交通出行的全部过程。该信息服务系统可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和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提供有效缓解途径。四.15.1系统结构图19交通信息编辑平台架构实用文档四.15.2系统功能四.15.2.1信息处理功能四.15.2.2信息发布功能1、web发布方式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使得WEB技术成为高效的信息发布技术,利用Intenet技术在WEB上发布交通信息,就能从任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浏览WEB交通站点中的交通信息。与公众出行相关的所有静态信息以及大部分动态信息都可以通过WEB门户网站发布。网站可以提供文字、图像、声音、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形式,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几乎可以满足出行者在出行前的所有信息需求。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可视化效果良好。WEB门户为出行者提供的出行前公共交通信息主要包括:实时路况、路况地图、交通管制信息、公路出行信息、高速公路路况、公交换乘查询等。2、诱导屏诱导屏一般设置在路侧,采用电子或机械方式动态显示文字、数字或符号,实用文档向出行者发布最新交通运行状况、道路条件、交通设施使用状况、气象和环境条件等交通信息,提供路径诱导的外场显示板式信息设备。3、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设备,利用装在车辆上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或者是北斗信号接收机接收导航信息,并把其接收到的交通信息,以图形、文字、语音的形式在车辆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上显示及处理,在此系统中,车辆能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及周围环境信息,利用车载GIS,可进行地理环境的查询,并可根据指定目的位置自动生成行车的最短或者最佳路径。4、移动应用软件移动应用软件获取交通信息服务的方式十分灵活,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信息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或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方式。使用者只需支付一定的流量费用,而无需其他的附加费用,系统的建设成本几乎为零。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逐渐普及,移动应用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的驾车出行越来越频繁,对于出行前、车辆在途、目的到附近的交通状况的越来越关注,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出行者提供了随时可以查询与自己出行相关的交通信息的需求。5、短信平台短信平台主要可以提供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用户在任意时间发起的服务请求都能够得到系统的应答,用户既可以在出行前也可以在出行中请求服务。还具有发布对象明确、传送快速、反馈及时的特点。短信平台既可以提供短信定制服务,又支持短信点播服务,服务对象明确,可以进行信息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不同需求,提供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服务和信息。实用文档四.16硬件支撑系统四.16.1网络拓扑结构作为整个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的通讯基础,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网络平台的设计至关重要,网络平台是否高效、高可靠性地运转,直接关系到整个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功能。本项目网络系统,设计在原有网络基础上与现有的智能交通专网融合。从接入、可靠、安全方面设计网络,选用可控可管的交换设备,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与外部网络采取防火墙或网闸等安全措施,设定基本的安全策略。指挥中心系统的网络设计拓扑图如下图所示:数据库/GIS服务器(小型机)1核心交换机1服务器专用交换机磁盘阵列核心交换机2汇聚交换机数据库/GIS服务器(小型机)2公安网指挥大厅/楼层交换机应用PC2应用PCn应用PC1网闸网闸Internet卡口接入交换机电子警察接入交换机信号控制接入交换机流量检测接入交换机超速抓拍接入交换机移动警务接入服务器移动警务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GPS接入/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消息服务器电子警察管理服务器卡口管理服务器交通诱导管理服务器信号控制通讯服务器信号控制管理服务器超速抓拍通讯服务器流量检测管理服务器交通诱导接入交换机视频存储IPSAN图20支队指挥中心网路拓扑结构图服务器:服务器种类包括各子系统管理服务器和核心基础类服务器两大类。实用文档子系统管理服务器包括信号控制、流量检测、卡口、电子警察、交通诱导、超速抓拍、视频应用等系统服务器。核心基础类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移动信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GPS服务器、GIS服务器等。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数据存储设备(FCSAN)和视频存储设备(IPSAN)。交换机:交换机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三类。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是交换机防火墙、WEB防火墙、公安边界接入平台(包含含安全数据交换系统、集中监控审计系统(含集控探针)、可信边界安全网关、安全隔离网闸、入侵检测设备、入侵防御设备)。应用工作站:实现对各业务系统应用的操作终端。四.16.2存储备份建设一、光纤交换机存储网络的核心设备是两台SAN光纤交换机。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通过光纤分别连接到两台SAN光纤交换机上,形成冗余的I/O通路。当一台光纤交换机出现单点故障时,系统能够迅速把数据传送到另一侧光纤网络,确保数据通路不中断。每一台光纤交换机需具有24个光纤通道端口,支持8Gbps的传输速度,并能自动检测低传输速度(4Gbps等)并可向下兼容。另外光纤交换机需提供安全验证、管理、故障报警的功能。二、FCSAN磁盘阵列本项目需要提供2套FCSAN磁盘阵列存储设备,主磁盘阵列存储设备用于数据库存储和文件存储。要求能存储多达六个月的视频采集系统上传的车辆图片。另一套磁盘阵列存储设备用于对主磁盘阵列的备份。实用文档三、IPSAN磁盘阵列本项目需要提供2套IPSAN磁盘阵列存储设备,用于道路交通视频录像存储。要求按照视频流存储30天,高清720P格式按4M码流计算存储容量。四.16.3安全系统建设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需要多项对策和措施协调使用,构成一个有机的安全防范体系。其中安全技术是保障、安全法规是根本安全管理是基础,本项目将有效利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和安全产品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系统建成后,如果不能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将使系统处于高度风险的威胁之中。系统的安全风险与网络结构和系统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涉及物理安全、链路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的风险,涉及机房网络、计算机系统、应用系统、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传输、用户的安全认证和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建立智能化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借助实时监测、分级授权等手段,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防止黑客的恶意破坏、非法访问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提高网络安全监察和集中管理水平,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制定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策略,分析和选择网络安全隔离、防范设备,设计病毒防范、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系统、功能模块和应用部署,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网络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本次项目的网络建设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网络系统,是一个面向交警日常工作、面向社会服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本次设计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各部室、下属单位的需求,并与现有的技术水平相结合,既考虑未来的发展,又考虑到成本,要求网络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能为办公提供实际帮助。实用文档图21网络安全设计拓扑图四.16.3.1防火墙要求防火墙是网络层隔离的强有力措施和设备,能够对流经防火墙的通信行为进行检查,符合预定义或预授权的行为才被允许,同时,防火墙能够为服务器系统屏蔽不需要提供服务的通信端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防火墙要求如下:\uf06c网络接口:至少4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4个SFP插槽\uf06c吞吐率:处理性能不低于8Gbps\uf06c最大并发连接数:至少300万\uf06c每秒新建连接数:不小于8万/秒\uf06c多核平台:硬件平台采用多核处理器,平台具有64颗可管理的、并行处理数据的处理器,默认至少支持(且具备)64个虚拟网关1、访问控制:IPv4安全策略:可基于源/目的IP地址、协议、源/目的端口、时间、IP分片、IP优先级、Tos字段等安全选项,设置状态包过滤规则会话限制:可基于策略的智能会话数控制,实现会话数统计和控制功能ALG协议:支持(且具备)FTP、H.323、H.323GK、TNS、PPTP、MMS、RTSP、SIP、XDMCP、ALG自实用文档定义、ALGdisable服务器监控:支持基于多种算法策略的服务器负载均衡,能够主动探测服务器的服务存活状态IP/MAC绑定:具备IP/MAC地址绑定功能,且支持(且具备)IP/MAC地址对的自动探测和唯一性检查2、入侵防护:抗蠕虫攻击:具备识别和拦截blaster、nachi、nimda、codered、sasser等蠕虫病毒功能抗应用型攻击:具备抵抗包括Webcc攻击、httpget/DNSqueryflood、SQL注入等攻击功能抗流量型攻击:具备抵抗包括synflood、udpflood、icmpflood、arpflood、fragflood、streamflood等攻击功能抗常见攻击:抗常见攻击,包括ipspoof、sroute、land、TCP标志位攻击fraggle攻击、winnuke、queso、sf_scan等实施控制3、流量管理:流量监管:可基于应用识别,实现对特定应用进行带宽限制和带宽保障。拥塞管理:支持(且具备)PQ(基于优先级)/CQ(基于自定义)/WFQ(基于加权)/HSQ(基于带宽借用)等多种算法队列的拥塞管理策略流量统计:支持(且具备)多种流量统计和详细报表输出VPN:加密方式:IPSECVPN支持(且具备)硬件加解密和软件加解密,且加密硬件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软件加密方式适应性:支持(且具备)预共享密钥、证书等认证方式模式的IPSECVPN;支持(且具备)3DES、DES等加密算法,支持(且具备)AH和ESP封装模式;支持(且具备)GREVPN、L2TPVPN、PPTPVPN四.16.3.2隔离网闸交警业务网和公安网还有互联网都需要物理隔离,但也有信息交换的需求。实用文档因此,在两个网络之间需要一种安全系统,安装隔离网闸,既能起到隔离作用同时又能够进行安全、高效、适度的信息交换,解决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大流量数据交换问题。隔离网闸要求如下:基本要求:2U标准机架式机箱;必须采用“2+1”系统架构,即由两个主机系统和一个隔离交换专用硬件组成;具有病毒检测、文件交换、数据库同步、数据库访问、安全浏览、FTP访问、邮件传输、定制访问、二次开发、流媒体传输等基本功能;接口:不少于10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内外网必须具有独立的管理口、HA口(热备口);内外网主机系统分别具有1个RJ45CONSLE口;为保证系统配置的安全性,不能使用USB等任何带有底层链路的附加设备接口进行管理配置;性能:系统吞吐量不小于450Mbps;并发连接数不小于4万;文件交换:支持病毒检测功能,支持一源多目的及多源一目的文件交换;传输模式支持改名传输、增量传输、传输后删除等三种方式;支持文件格式特征过滤,并且不依赖于文件扩展名;支持重命名策略;数据库同步:支持oracle、SqlServer、DB2、Sybase等主流数据库间的同种或异种数据库同步,支持单向和双向同步;支持病毒检测;支持灵活的数据库冲突处理策略,当关键字数据发生冲突时可选择:覆盖/丢弃;支持字段值按条件进行数据同步,支持字段类型是:数值、字符、日期(固定格式);支持数据库同步客户端的双机热备技术(不仅仅是网闸的双机热备),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冗余技术支持;支持数据库同步数据统计、查询功能;支持数据库同步事件邮件报警功能;安全浏览:支持病毒检测功能(提供功能界面截图);支持HTTP五种请求类型(GET/POST/PUT/HEAD/CONNECT)的黑白名单控制;支持文件类型(文件扩展名)的黑白名单过滤;支持URL地址黑白单控制;FTP传输:实现安全的FTP访问,支持对访问用户、访问协议命令、上传下载文件类型等访问过滤控制;支持病毒检测功能;实用文档身份认证:提供专用客户端与网闸进行认证,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业务系统;支持本地用户名口令认证;提供在线用户查看、管理界面截图;病毒检测:具有病毒检测专用模块,支持自动/手动两种升级模式;采用自有知识产权的病毒防护引擎,包括病毒检测引擎和病毒分析引擎;病毒库不少于30万种病毒特征,支持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病毒特征,病毒特征安全可控,要求具备自主研究分析病毒特征的能力。攻击防御:具有实时入侵检测机制,实时阻断入侵;具有抗DoS、DDoS攻击功能。四.16.3.3WEB防火墙WEB服务是互联网上最为丰富的资源,但针对WEB服务的各种攻击形式也最多,为了保障保护区域中WEB服务器的安全性,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对WEB类攻击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识别和抵御,保障WEB服务器发布数据的真实、有效性。WEB防火墙主要要求如下:硬件规格:标准机2U架式硬件设备,冗余电源;硬件架构:采用多核硬件架构,处理器至少可支持到4核;硬件接口:至少可提供1个RJ-45Console口,1个10/100Base-Tx带外管理口,12个Combo接口(最大可支持12个千兆电口或12个千兆光口),Combo接口为光电互斥;接入模式:支持透明及代理模式部署;支持SSL卸载功能;支持静态路由、地址映射、地址映射池配置;Web攻击防御:支持HTTPS应用协议解密及针对HTTPS应用的攻击防护;支持VXID算法的SQL注入攻击防御;支持VXID算法的XSS攻击防御;可对HTTP请求中的XML数据流进行检查,防止通过构造异常的XML文档对Web服务器进行DoS攻击;包含Web应用防护事件库,支持至少700余条Web安全相关事件特征。厂商具备定期和突发Web安全事件的紧急升级服务能力。Web应用资源保护:支持针对HTTP/HTTPS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头长度、实用文档Cookie个数、HTTP协议参数个数、协议参数值长度、协议参数名长度等进行限制,并支持请求信息自学习功能;Web应用溢出攻击防护:针对指定的URL页面,产品可定义页面允许的方法、URL长度以及查询字符串长度。Web信息保护:支持隐藏或修改能够导致透露Web服务器操作系统指纹的数据,防止访问者得到Web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类型信息。支持隐藏或修改能够导致透露Web服务器类型的数据,防止访问者得到Web服务器的类型信息。支持将Web服务器的错误提示信息,替换为标准、通用的错误提示信息,防止Web服务器系统核心问题泄露。支持修改返回页面中的银行卡卡号,将数字替换为其它字符,防止在页面中显示并传递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网页防篡改:针对重点URL,可定时备份正常页面,一旦检测出被保护URL页面有被篡改,会将事先备份的正常页面返回给访问用户。Web服务器无安装Agent要求。实时监控:支持实时监控Web流量的连接状况和流量信息,具体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盗链流量、爬虫流量等信息。支持实时监控被保护Web服务器的详细运行状况,包括访问量、响应时间、丢包统计、关注页面TOP5、源IP的TOP5、IP区域TOP5等信息。支持实时监控WAF引擎CPU、内存、当前连接等系统状态。安全性:防护引擎采用专有操作系统。透明模式部署时,引擎透明模式接入在网络中可实现自身隐藏及带外管理。可防止用户鉴别的暴力破解攻击。四.16.3.4终端准入通过终端准入系统,能够有效地在整个交管局内设定终端接入的安全基线,只有安全性高于安全基线的终端主机才被允许接入整个网络内,大大提高了整体网络的安全性。终端准入要求如下:功能全面性:覆盖补丁管理、接入控制、终端安全管理、资产管理、移动介质管理、外联监控、产品协同防护等各个方面功能。实用文档策略与流程管理:策略支持丰富场景,支持优先级,支持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策略场景:可定义时间场景、地点场景(在线、离线)、用户身份场景。电脑使用监控:限制无关应用程序的使用,禁止浏览禁止网站;定时记录电脑屏幕操作,直观察看员工的电脑操作记录;终端工作情况监控:详细记录使用的应用程序,详细记录浏览的网页,使用电脑情况图表分析;协助企业内网管理:完善丰富的报表功能,自动生成、发送邮件报告,远程控制,远程协助等;补丁管理:支持微软全系列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通过自定义程序补丁,自定义脚本补丁(解决配置漏洞)等功能实现无限制补丁对象扩展。自定义补丁格式支持exe等多种格式。同时可以实现文件分发,将单位公告文件等内容放置到用户桌面或者管理员指定的位置。移动介质管理:支持管理的介质包括存储设备(软驱、光驱、刻录机、磁带驱动器、USB存储设备)、通讯设备(串口、并口、调制解调器、USB、SCSI、1394总线、红外通讯设备、以及笔记本电脑使用的PCMCIA卡接口)及文件打印控制。安全接入:三级接入控制体系,对安装客户端的受控主机使用端点控制,非受控主机可采用802.1x或ARP阻断进行网络控制。四.16.4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四.16.4.1.1核心交换机业务槽位数量≥6个;整机交换容量≥2.56Tbps;IPv4包转发率≥1900Mpps;冗余设计:电源、主控冗余;支持三层的MPLSVPN和二层的MPLSVPN;支持VPLS,VLL;支持实用文档MPLS/VPLS全线速转发;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支持IPv4/IPv6的组播技术;支持OSPF、RIPv2及BGPv4报文的明文及MD5密文认证;四.16.4.1.2汇聚交换机业务端口:48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1/10GSFP+端口;业务槽位数≥1个;交换容量≥360Gbps;包转发率≥192Mpps;支持IPv4/IPv6路由、组播;支持集中式MAC地址认证、802.1x认证、PORTAL认证、EAD快速部署,支持用户帐号、IP、MAC、VLAN、端口等用户标识元素的动态或静态绑定,同时实现用户策略(VLAN、QoS、ACL)的动态下发。四.16.4.1.3接入交换机业务端口:48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1000Base-XSFP千兆以太网端口;交换容量≥240Gbps;包转发率≥78Mpps;支持IPv4和IPv6的三层路由功能;支持ARP入侵检测;支持802.1X,集中式MAC地址认证;支持GuestVLAN。四.16.4.1.4IPSAN磁盘阵列标准机架式,模块化设计,配置冗余热插拔硬盘、电源、风扇;双控制器,4GB以上缓存;支持RAID0/1/5/6/10,支持全局热备盘和硬盘漫游,支持在线容量扩展,支持自动后台Raid重建;≥4个1GbiSCSI主机接口,支持交换机连接;实用文档单机箱支持16个硬盘位,当前容量:192TB,最大支持容量224TB以上。四.16.4.1.5防火墙采用双安全操作系统8个以上10/100/1000BASE-T接口;网络吞吐量5Gbps以上;最大并发连接数100万以上。四.16.4.1.6子系统服务器CPU:2颗相当于IntelE5-2620(2.00GHz)(六核)处理器内存:≥16GB硬盘:2600GBSAS网络:2个RJ45GbE以太网接口冗余电源3年原厂服务四.16.4.1.7应用服务器CPU:4颗相当于IntelE7-4807(1.86GHz)(八核)处理器内存:≥64GB硬盘:8300GBSAS15K网络:2个RJ45GbE以太网接口冗余电源3年原厂服务四.16.4.1.8数据库服务器CPU:4颗相当于IntelE7-4807(1.86GHz)(八核)处理器内存:≥64GB硬盘:4300GBSAS15K网络:2个RJ45GbE以太网接口冗余电源实用文档3年原厂服务四.16.4.1.9应用工作站CPU:相当于i5-2400内存:4GB硬盘:1TB显卡:1GB独立显存光驱:16xDVDRW操作系统win7专业版显示器:2台21寸液晶显示器四.17交警指挥中心建设四.17.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设四.17.1.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装修四.17.1.1.1指挥大厅及决策室装修大厅及决策室装修工程总体如下:墙面的装修:指挥大厅墙面为吸声材料覆盖,底下衬龙骨。背景墙上面有“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字样,整体效果满足大厅色调等要求。除大屏显示墙外所有墙面以吸音板为主要装修材料,适当做装饰。墙面和大厅、决策室内适当位置安装网络、电话和电源插座。背景墙,以木龙骨,大芯板做底衬,以浅灰色高级吸音材料及仿红木面板饰面。地面的装修:地面采用敷设高架高质量地板,且在高架地板下面敷设相应电源线槽和弱电线槽,地板表面覆盖深色抗静电地毯材料。吊顶的装修:为满足区域的划分以及对光线的要求,把顶部造型以弧线分为两部分。为防止顶部的灯光对于大屏显示拼墙产生强烈的照射,故把决策指挥区和辅助决策指挥区域的吊顶做成折叠状,用磨砂灯光片配合深色吸音铝扣板实用文档做造型,把主光源置于其中,既可以避免灯光对大屏显示拼墙产生直接光照,也可以使整个光线均匀的分布整个空间,使光照形成漫反射。该造型能够有效的改善显示墙面的视觉效果,考虑到吸音效果,所以把决策指挥区和辅助决策指挥区域的吊顶做成折叠状,使声音相互反射进行抵消,后场顶部筒灯采用带磨砂玻璃挡光片的防水筒灯。顶部造型要求既满足功能的需求,也要美观大方。照明的装修:大厅和决策室的灯具照明控制选用开关箱,跷板开关控制。灯具控制开关、机房区域内墙面辅助用电插座均需选用知名品牌。为达到视频会议的光学色温效果良好,决策室的照明采用每两根日光灯管加配一根低色温日光灯管的方法,最终使得综合色温接近5000°K左右而达到良好的摄像效果。窗户的装修:窗套采用仿红木实木线条,每个窗户的窗帘做成遮光、防静电防火的布艺窗帘,可以电动控制。窗帘盒是用木龙骨,大芯板做基层,仿红木微孔木板饰面。四.17.1.1.2机房装修1、地面工程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机房选用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0.3M。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2、天花吊顶工程采用规格为600×600×0.8mm的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为保持机房环境廉洁度和保持机房温度均衡,采用铝泊制保温棉作天花、墙面、地面保温使机房具有防潮、防尘、保温的性能。3、墙面装饰工程采用国产优质铝塑板,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实用文档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4、防雷接地大厅和机房的接地装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设计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接到大楼原有的接地网。直流工作地: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要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点接于一接地装置,可与静电散流网共用一网格系统,将直流接地的设备用BVR6平方导线接入直流网格。安全保护地:将中心的所有计算机系统设备的金属机壳用数根绝缘导线就近接入系统的安全保护接地线上。交流工作接地:中心机房供电采用TN-S三相五线制线供电制式,机房配电柜用五芯电缆从大楼总配电室引至,机房配套设施如空调、新风机组、稳压器UPS等设备的中性点应各自独立按电气规范的规定接地。防雷接地:在静电地板沿墙四周用404的铜排敷设一周,作为各种防雷器的泄流汇接母排,然后采用不小于50平方的接地线接入共用接地网中。静电防护:机房区设置一套高频干扰接地装置,机房地面采用1X20mm铜带在活动地板下交叉排成600X600mm方格,对需要进行连接的所有机件及金属休,用主引接地线为BVR6平方连接至静电散流网,然后用50平方的接地线接入共用接地网中。5、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为现代化的数据网络、通讯系统提供可靠的连接,使企业能方便灵活地构造所需的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企业必备的基础设施。现代信息传输线路系统(布线系统)不仅要能支持一般的数据传输,还应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多种厂商机器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的,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水平的智能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企业、事业单位是必不可少的。实用文档我们经过现场考察针对项目作出了一套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本次综合布线建设的目标如下:综合集成传输所需的话音、数据等信号,避免了以往重复零散的线缆布放。结构化的布线方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构造、调整所需的网络模式。高度的可管理性,有效提高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并大幅降低管理费用。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提供良好的系统扩展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全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水平布线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常用NOR16905(BDN-PLUS)或24501940(BDNF)型8芯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主干线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交换机,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双绞线电缆、光缆。设备室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连接起来。四.17.1.2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控制大厅配备投影单元拼接而成的背投式DLP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通过图像处理器,可实现各种图形、图像的任意选择、输出和放大,并可任意位置移动和任意组合,每一屏面可单独显示,也可用相邻的几个屏面共同显示一个图像,图像大小可任意缩放,既可显示全局,也可局部。显实用文档示系统布局如下所示。防静电地板0.62m0.62m0.91m1.22m3.9m14m1.5m0.3m0.6m图22支队显示系统结构图根据指挥大厅的空间尺寸,选用60吋的DLP拼接屏,按照三行八列的方式进行排列。DLP拼接屏两侧安装两块与拼接屏等高宽1.5米的LED显示屏,用于显示值班信息等文字信息。四.17.1.2.1系统结构光端机智能交通网视频服务器应用控制工作站光端机路口监控摄像机光端机群光纤网络视频分配器磁盘阵列编码器视频流量检测主机大屏路段监控摄像机制高点监控摄像机光端机视频检测摄像机光端机视频矩阵RGB矩阵多屏图像处理器视频流量检测系统前端制高点监控系统前端路段监控系统前端路口监控系统前端指挥中心图23大屏幕显示系统结构图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基于DLP(数字光源处理)技术的24个(3行8列组合)50寸高清LED光源投影单元(含投影箱体、LumensDP625DLP投影机、专业背投影显示屏幕、内置图像处理模块)、1台多屏拼接实用文档控制器、1台RGB矩阵、1套专用系统控制软件、若干VGA分配器及相关外围设备(框架、底座、线缆等)组成。在大屏幕投影墙两侧设置2块双基色LED显示屏,可根据用户机房监控系统的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湿度、时间、电压等监控信息;可显示中、英文文字、图形、动画。大屏幕显示系统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投影单元组合墙显示单元:24个(46)单元箱体尺寸:1361mm(宽)x1021mm(高)x740mm(厚);组合屏尺寸:8166(1361x6)mm(宽)x4084(1021x4)mm(高)x740mm(厚)多屏图像处理器:1台多屏图像处理器具有2路VGA信号输入;24路DVI信号输出;100/1000M自适应网络接口,任意多路网络计算机信号输入,可以同时显示数路,整屏刷新时间小于1秒;信号切换分配设备RGB-16x24矩阵切换器:1台VGA-1x2分配器:16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拼接群架:1套周边设备及线缆:1套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经验,建议组合屏采用水平放置或弧形拼接,底座高度在80-100厘米左右,控制台到大屏幕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5米。同时,为了方便安装维护,投影单元箱体后面需要保留净空间80厘米。四.17.1.2.2系统硬件指标要求1、DLP显示单元指标要求单个投影箱体屏幕对角线尺寸为60英寸;长宽比例为4:3(与投影机输出分辨率比例一致);投影单元应采用一体化箱体,箱体间结构牢固可靠;实用文档整个显示单元背部采用易拆卸设计,最大限度的方便施工和维护,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单屏分辨率:1400x1050;单灯寿命>6000小时;亮度>1500ANSI流明;专业背投复合玻璃屏幕;专业版嵌入式拼接处理器(2路RGB、1路视频3层画中画显示)。2、多屏图像处理器指标要求多屏处理器图像拼接控制器支持跨平台应用,支持MicrosoftWindowsXPPRO+SP2、NT、2000和Unix/Linux操作系统;能够通过一致、直观的大屏幕管理软件进行控制;多屏处理器的CPU不低于IntelE5300,2G内存,320G硬盘,光驱:16xDVD-ROM2+1;多屏处理器具有24路DVI输出、2路RGB输入、16路视频输入。3、RGB矩阵指标要求24路DVI输出;2路RGB输入;16路视频输入;最小输入电平:0.5Vp-p;最大输入电平:2.0Vp-p;I/O阻抗:75Ω;最小输出电平:0.7Vp-p;最大输出电平:2.0Vp-p;I/O阻抗:75Ω;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0小时;信号带宽:350MHz;控制接口:RS232C。4、RGB分配器指标要求一分二RGB分配器;连接类型:VGA15HDF接口输入;实用文档最小输入电平:0.5Vp-p;最大输入电平:2.0Vp-p;连接类型:VGA15HDF接口输出;最小输入电平:0.7Vp-p;最大输入电平2.0Vp-p;带有标准机柜安装架;四.17.1.3供配电及防雷接地系统四.17.1.3.1供配电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设备和保证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他设备(空调机组、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维修设备等)两大部分组成,因此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要满足这两大部分的要求,以保证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服务。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保证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他设备的供配电系统称为“辅助动力设备供配电系统”。辅助动力设备包括空调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新风系统及市电辅助系统(市电插座等)。由于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因此需要采用UPS供电,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四.17.1.3.2UPS系统供电系统由于电网范围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会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往往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利的作用,为此,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极为重要,它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的电源,没有瞬变和谐波,即使当电网断电时实用文档它也可由后备电池支撑,继续供电,使计算机设备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为指挥中心配置1套三进三出在线式60KVA容量的UPS,功率因数0.8,后备时间8小时。四.17.1.3.3电气装置及管线安装中心机房供电按市电供电和UPS供电两种方式配置主干电缆及配电柜,主干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置。在配电柜内设置多路空开,分别为中心机房内照明、机柜、环境监控设备及显示设备等供电。机柜电源由配电柜统一分配,根据不同机柜的设备功率分别配置不同的供电接入,且每个机柜采用双链路供电,两路供电分别采用单独的UPS系统供电。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线槽、镀锌线管及金属软管。空调系统由市电单独供电。四.17.1.3.4电源防雷系统在机房配电柜总进线安装一组电源保护器作为电源第一级保护,同时在UPS的出线端也安装电源保护器作为达到第二级防护。本工程中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进行综合接地,均利用楼内共用接地系统,用接地母线与楼内共用接地系统始端相联,并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Ω。设备的直流接地采用铜排敷设在设备附近,采用绝缘子固定。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采用导线布成泄漏网,并用干线引至等电位箱接地端子。机房所有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也用导线与静电泄漏网相连,使产生的静电及时泄漏到大地。四.17.1.4空调系统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和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规定机房的温湿度要求为:(1)开机时机房内的温、湿度实用文档级别A级B级项目夏季冬季全年温度23±2。C20±2。C18~28。C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5.C/h,并不得结露<10.C/h,并不得结露(2)停机时机房内温、湿度级别A级B级项目全年全年温度5~35。C5~35。C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5.C/h,并不得结露<10.C/h,并不得结露本项目机房温湿度环境根据A级标准设计,机房采用精密空调系统。机房内设备密度大,发热量大,计算机系统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都有一定要求,因此要做好空气调节。机房内需安装2台精密空调,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制冷,制冷量不低于30kw,工作方式为1+1的方式。四.17.1.5消防系统指挥中心机房采用一套无管网灭火装置,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是集气体灭火、火灾探测及自动控制等于一体的箱式(柜式)自动灭火装置。它是一种不安装管网、轻便可移动、自动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现代化消防设备,由箱式气体灭火装置与火灾探测器、气体灭火报警控制器等组成。机房容积为210m³,灭火材料配置如下:序号保护区名称设计浓度(%)喷放时间(s)储存药剂量(KG)1机房88124四.17.1.6机房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能对机房内的各类设备的运行进行全面的监视和控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各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及数据,达到最佳的自动化管理及实用文档能源节约的效果,并提高系统的预警及抗灾能力,增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与可靠性。对设备运行环境参数的综合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提供多种报警方式(显示声光、网络、电话等)。四.17.1.7决策室四.17.1.7.1视频会议系统本次项目一支队指挥中心为中心在支队指挥中心和三个大队指挥中心之间建设高清的视频会议系统。支队的终端系统内置MCU,具备四点接入功能。同时接口直观,使得用户能轻而易举地熟悉和使用。同时系统灵活的配置,既可以是墙挂式、也可以是自由立式安装,以最灵活的方式适应不同会议室的会议电视应用要求。大队选用分体式会议室高清视频终端,采用专用操作系统和专业芯片,符合H.323、SIP和H.320标准,H.323最高传输速率为2Mbps,具有便于工程连接的高清音视频接口和端子,全双工麦克风,支持模拟双显,达到30帧/秒的高质量效果,中文界面。设备的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如下所示。支队终端高清视频--频会议最高支持4M带宽,支持4CIF(HDX7001)或者720p(HDX7002)分辨率;高清内容---支持基于People+Content技术的双流标准H.239,无论是高清视频,还是PPT讲稿均可实现真正的高清内容共享。强大的语音---环绕立体声结合,提供业内顶尖的音频效果;内置MCU---内置可选4点MCU,为您的视频会议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内容共享---视频会议同时支持H.239标准和Polycom的People+Content、People+ContentIP;完整高清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高清解决方案,包括支持高清的多点控制服务器MGC,支持高清的录播流媒体服务器RSS2000。大队终端实用文档\uf06c1080/720p30/60\uf06c10M像素CMOSSensor\uf06c4X数字变焦\uf06c55°视角\uf06c手动调焦\uf06c内置麦克风(针对小型会议室)四.17.1.7.2中控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会议的良好管理,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是决策室的会议、音响、媒体播放设备、控制设备、灯光、窗帘和指挥调度系统中的视频切换矩阵、RGB控制矩阵。配置智能中央控制主机、无线触摸控制屏、无线信号接收机组成智能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主机通过RS232、红外传输等控制方式与会议系统主机、音视频/RGB矩阵切换器、DVD影碟机、投影机等设备进行接驳控制。中控主机要求如下:\uf06c采用最新32位内嵌式处理器,处理速度400MHz\uf06c内置128M存储空间\uf06cNET内部总线接口,内置10/100MTCP/IP网络接口\uf06c支持SSL加密技术、H-Control技术\uf06c支持SNMP,内置防火墙,NAT和路由器\uf06c带有8个COM端口\uf06c支持RS232/RS485/RS422协议\uf06c无线触摸屏要求如下:\uf06c32位真彩色TFT7英寸/17.8cm对角线液晶触摸屏\uf06c分辨率为640×480\uf06c支持RF无线实用文档四.17.1.7.3中心会议扩声系统会议系统是决策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长决策工作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扩声系统除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高性价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以及良好的系统性能指标外,主观音质评价、重放声的音色也应通过对器材的合理选择、巧妙搭配来达到一定的控制,使主观音色清晰、圆润、失真较低。整套音频扩声系统应在宏观上满足扩声的各项功能,主观和客观指标也要有相当好的表现。本次在指挥中心决策室设计了16个发言话筒,同时配置了2套无线话筒,方便指挥中心人员指挥发言使用,在指挥区、办公区、决策室共设计了6只音箱为保证话音质量,设计了包括调音台、反馈抑制器、音频处理器、功放等在内的音频处理设备。前端发言单元、局端控制处理设备和末端音箱共同组成一个完备的音频指挥扩声系统。四.17.1.7.4数字音音频处理器数字音音频处理器要求输入通道具有增益、相位、650ms的延时、31段图示均衡、8段参量均衡、分频、压缩等功能;而输出则有矩阵、增益、650ms的延时、8段参量均衡、分频、限幅等功能,其他要求如下:\uf06c8路线路入8路线路出\uf06cRS-232:母DB-9,\uf06cUSB:B型接口\uf06c外空接口:EthernetCAT-5\uf06c频率模式:36步/倍频程,1Hz\uf06c采样频率:96KHZ/24bitA/D-D/A\uf06c增益:-40分贝至+15分贝0.25分贝步进值1、调音台调音台要求具备12个通道,4个辅助通道,6个XLR话筒接口可提供幻相供电,全部均为高品质的Neutrik接口。前4个话筒通道内置压缩器,所有通道都带3段EQ和高通滤波。高精度耐用推子,每个推子上面带有背光的ON实用文档按钮,可打开/关闭通道。除此之外还带有12段的电平表,内置效果处理器。2、均衡器均衡器技术指标要求如下:输入连接头:1/4寸TRS,母,XLR(2脚为为线)输出连接头:1/4寸TRS,公,XLR(2脚为火线)带宽:20Hz——20Hz,+/-0.5dB信噪比:>102dB,不计权,+4dBu,22kHz带宽动态范围:>120dB,不计权总谐波失真+噪音:<0.04%,通常在+4dBu,1kHz时,只有0.02%通道隔离度:<-80dB,20Hz降噪量:约为20dB3、扬声器系统2分频扬声器要求如下:灵敏度(dB@1Watt/1m):100最大声压级(dB):123频率响应(Hz+/-3dB):65-18k功率(Watts):200阻抗(Ohms):8高频号角:自动波导决策室扩声扬声器如下:功率:100W阻抗:8ohms频率响应:60Hz-20KHz灵敏度:93dB@1W/1M最大声压级:100dB4、数字会议系统中央控制机中央控制机可以提供完美的会议控制功能,内置CPU,可脱离电脑使用;可进行在线检测签到;外置音视频解码,可进行远程视频会议,主要技术要求实用文档如下:控制多达245个馈送装置可以控制数量不限的DCN-FCS32通道选择器2x32高品质音频通道光纤网络,用于将CCU连接至Integrus传输器以执行红外线语言传播,连接至音频扩展器和Cobranet接口以执行各种音频馈送和分配功能采用冗余布线的光纤网络设计。可以是单个分支,也可以是冗余环路基本话筒管理功能三种操作话筒模式:打开:话筒按钮控制发言请求(自动)覆盖:通过话筒按钮可以覆盖已激活的话筒(FIFO)语音:语音激活话筒5、会议桌配备决策室椭圆形会议桌椅一套,配备真皮座椅16个。会议桌带17英寸高清LCD-TFT液晶显示升降系统,光亮平整,油漆无颗粒、气泡、渣点、颜色均匀,纹理自然,线条拼合细密、封边细腻,转角过渡自然四.17.2大队指挥中心改造四.17.2.1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本次项目将在各大队指挥室建设DID液晶显示系统。液晶屏的尺寸和数量根据各指挥室的空间规模进行设计,各显示系统的布局图如下所示。四.17.2.1.1各大队显示系统布局1、一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实用文档7.6m3.96m2.25m0.75m1.32m1.82m0.8m3.3m图24一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2、二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0.57m4.2m2.8m0.8m3.06m1.02m1.71m0.57m图25二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3、三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实用文档5.5m3.5m3.96m2.25m0.75m1.32m0.8m0.77m图26三大队指挥室显示系统布局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DID屏体参数(除尺寸外,各大队所配屏体其他参数同)以二大队46吋屏为例,DID屏体主要参数如下所示。规格型号HUALUDW-DID-46屏幕尺寸46寸显示比例(宽高比)16:9有效显示面积(mm)1018.4×572.5分辨率HD,1366×768像素点间距0.75×0.75对比度3000:1色彩16.7M(8bit)可视角度178°/178°使用寿命(小时)≥50000小时响应时间(ms)8拼缝<7.3mm三维尺寸(mm)1026x580x116功耗325wPC输入接口VGAx1,HDMIx1视频输入接口BNC(Y/Pb/Pr,RGB)x2,HDMIx1控制接口RJ45forRS-485实用文档音频输入AV输入x1,PC输入x1音频输出SpeakerL/R运行湿度20%至80%(无压缩)运行温度(℃)20~40拼接处理器计算机信号输入信号类型DVI/VGA信号数量8路RGB输入;输入分辨率640x480到1920x1200像素,刷新频率60Hz;水平扫描率15KHz到90KHz隔行或非隔行接头DVI:24+5针DVI-I(母头);VGA:15针D-Sub(母头)视频信号输入信号类型BNC信号数量40路视频输入;输入分辨率640x480到1920x1200像素,刷新频率60Hz;水平扫描率15KHz到90KHz隔行或非隔行接头BNC/YPbPr信号输出信号类型DVI信号数量40路DVI输出输出分辨率640x480到1920x1200像素,刷新频率60Hz;水平扫描率15KHz到90KHz隔行或非隔行接头DVI:24+5针DVI-I(母头);功率110-220VAC,50-60Hz,低于65W四.17.2.1.2各大队硬件支撑系统建设各大队建设智能交通局域网,接入支队的智能交通网,配备服务器,用于登陆支队集成平台完成相关业务工作及进行相关信息的上传和接收。大队硬件支撑系统如下所示:实用文档交换机应用服务器1大队主干网络应用服务器2应用服务器3违法抓拍服务器指挥调度工作站违法抓拍工作站图27各大队指挥中心硬件拓扑结构四.18系统建设配置清单四.18.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配置清单表40智能交通集成平台配置清单集成平台功能模块清单序号功能模块功能概述数量单位支队平台模块1指挥调度基于122集成的接处警子系统控制警力调度预案管理1套2路况监控流量统计路况监控路况专题图1套3信息综合研判事故分析功能违法分析功能机动车分析功能驾驶人分析功能拥堵分析功能警情分析功能研判网站功能1套实用文档4查控分析特定目标车辆追踪过往车辆案件关联查询行为异常车辆分析车辆行驶轨迹分析套牌嫌疑车辆分析道路旅行时间分析超速车辆分析过往车辆统计分析1套5缉查布控卡口信息管理布控管理1套6设备管理交通设施管理交通标志管理可视化状态监控管理可视化设备数据分析管理1套7交通秩序管理交通管制施工占道系统施工占道信息标注交通组织管理1套8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勤务管理系统警务考核系统人员考核管理岗位考核管理机构考核管理系统管理中心综合统计查询1套9GIS地图操作地图配置书签管理专题地图基本功能1套10集成应用大屏幕应用视频应用诱导应用GPS应用单警应用电警卡口应用1套11外网网站建设信息发布和业务处理流程信息发布及审批系统门户网站建设系统行政审批系统1套支队平台模块12态势监控模块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大队辖区3套实用文档范围内的路网交通流量支持以不同颜色显示道路畅通情况系统能够对非常发拥堵进行报警显示。13指挥调度模块支持预案制定指挥调度3套14秩序管理模块交通管制信息处理挖掘占道信息处理软件3套四.18.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表4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信号机16位处理器,16相位、64路输出、32检测器,24灯组;提供配时、检测器、绿冲突、红灯故障、AC220V电源、通讯码检核等异常状态检核,交通数据采集和存储,信号机异常降级运作处理;提供8行每行15汉字,具背光LCD显示屏及异常LED态指示灯;提供RS-232串口、RS-485接口RJ45接口;单点/协调控制交叉路口、行人过街、BRT公交优先、下匝道排队、排队控制、单位紧急车辆出行、铁路平交道等控制32台2机柜铝制;壁厚:3.0mm高度:1600mm;宽度:1185mm深度:550mm;风扇2个,灯管1个,手控小门1个。线缆检修门2个。32台3稳压电源输入电压:单相150V~250V;输出电压:单相220v或110v;输出高精度:±0.5~1%;频率:50Hz/60Hz;调整时间:<1秒(输出电压变化10%时);效率:>95%;相对湿度:<95%;32个4数据处理主机(AP)提供无线通信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和中继器联机。提供RS-485和10Base-T以太网通讯。使用电源:直流36-58V通过PoE线到设备RJ45接口。工作温32台实用文档度:-45℃~80℃。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外壳:NEMA型4X外壳及符合IP67防护等级。5中继器(RP)提供无线通信需可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第二层中继器及数据处理主机联机。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频带:2.4GHz(ISM无须执照);频道:16;频道带宽:2MHz;天线视角:±60°;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供电及工作环境使用电源:采用3.6V电池供电(需可支撑二年)。外壳:NEMA型4X外壳及符合IP65防护等级。96个6数据采集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频带:2.4Hz(ISM无须执照);频道:16;频道带宽:2MHz;天线视角:±60°;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饱和度(最大输入电平):≥10dBm;供电及使用环境电源:采用3.6V电池(需可支撑八年)。工作温度:-45℃~85℃。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需提供证明文件)。256个7CCI提供2个RJ45插头,1个RJ45插头提供48V电源及RS-485、以太网连接数据处理主机,另一RJ45插头提供以太网连接手提电脑或中心(感测器硬件状态)。提供光耦合隔离输出接口,动作为”0”电位。LED状态指示灯,提供如下状态指示:LED对应通道状态指示,有车亮,无车灭、故障闪烁。直流电源状态指示。CPU状态指示需提供1个硬件复位按钮。支持32通道32个8AP、RP杆件高度:6.5m,壁厚4mm128根9AP、RP杆件基础杆件基础128项10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128套11机柜基础机柜基础32项实用文档12土建施工顶管、路边沟、手井等32套13线材电源线、信号线、网线32套14串口服务器1个RS-232串口到1个10/100Mbps以太网接口,多串口服务器,含电源适配器32台15通讯管理软件通讯管理软件32套16信号系统管理软件主控软件1套17优化软件优化管理控制1套四.18.3BRT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表42BRT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信号机16位处理器,16相位、64路输出、32检测器,24灯组;提供配时、检测器、绿冲突、红灯故障、AC220V电源、通讯码检核等异常状态检核,交通数据采集和存储,信号机异常降级运作处理;提供8行每行15汉字,具背光LCD显示屏及异常LED态指示灯;提供RS-232串口、RS-485接口RJ45接口;单点/协调控制交叉路口、行人过街、BRT公交优先、下匝道排队、排队控制、单位紧急车辆出行、铁路平交道等控制11台2机柜铝制;壁厚:3.0mm高度:1600mm;宽度:1185mm深度:550mm;风扇2个,灯管1个,手控小门1个。线缆检修门2个。11台3稳压电源输入电压:单相150V~250V;输出电压:单相220v或110v;输出高精度:±0.5~1%;频率:50Hz/60Hz;调整时间:<1秒(输出电压变化10%时);效率:>95%;相对湿度:<95%;11个4数据处理主机(AP)提供无线通信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和中继器联机。提供RS-485和10Base-T以太网通讯。使用电源:直11台实用文档流36-58V通过PoE线到设备RJ45接口。工作温度:-45℃~80℃。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外壳:NEMA型4X外壳及符合IP67防护等级。5中继器(RP)提供无线通信需可与无线地磁车辆感测器、第二层中继器及数据处理主机联机。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频带:2.4GHz(ISM无须执照);频道:16;频道带宽:2MHz;天线视角:±60°;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供电及工作环境使用电源:采用3.6V电池供电(需可支撑二年)。外壳:NEMA型4X外壳及符合IP65防护等级。33个6数据采集调制:直接序列扩频偏移正交相移键控技术(DSSSO-QPSK);发送/接收比特率:250kbps;频带:2.4Hz(ISM无须执照);频道:16;频道带宽:2MHz;天线视角:±60°;典型接收灵敏度:-95dBm(PER=1%);饱和度(最大输入电平):≥10dBm;供电及使用环境电源:采用3.6V电池(需可支撑八年)。工作温度:-45℃~85℃。电磁干扰需符合FCC规范第15部分(需提供证明文件)。84个7CCI提供2个RJ45插头,1个RJ45插头提供48V电源及RS-485、以太网连接数据处理主机,另一RJ45插头提供以太网连接手提电脑或中心(感测器硬件状态)。提供光耦合隔离输出接口,动作为”0”电位。LED状态指示灯,提供如下状态指示:LED对应通道状态指示,有车亮,无车灭、故障闪烁。直流电源状态指示。CPU状态指示需提供1个硬件复位按钮。支持32通道11个8AP、RP杆件高度:6.5m,壁厚4mm44根9AP、RP杆件基础杆件基础44项实用文档10信号优先系统路口控制模块AC220V±40V,50±2Hz;通信接口:提供2组RS-232通信接口与路口信号机及无线传输设备连接,2组IEEE802.3EthernetRJ-45接口。提供网口与中心和手提电脑联机;存储公交车路线及车号;自动上传中心优先控制执行信息;可接车载机(OBU)、检测器、车牌识别、RFID等公交车信息;上传故障信息包含检测器故障、车牌识别设备故障、OBU故障、RFID故障;无线传输设备直线的传输距离:可达400米。依交通管理中心下传策略(不执行、日时方案、强制执行、远程手动)决定是否执行公交优先通行。传送信号机是否执行信号优先及红或绿灯剩余秒数等信息给BRT公交车载机。传送执行信号优先控制信息给中心。11台11信号优先系统车载控制模块DC19~36v;消耗功率:<50瓦。提供GPS及无线传输设备检测;提供VGA接口;通信接口:4组EIA-RS232串口(1组ZigBee、1组GPS、1组手提测试机、1组GPS卫星辅助接收器)。2组USB接口(1组触摸控制、1组音效装置或转接U盘备份数据);6.提供PS2接口与键盘连接;定位判断处理及推估检测点至路口停止所需时间;信息采集及显示;接收信号机执行信号优先控制信息;路线管理。LED状态指示灯:GPS1故障、GPS2故障、ZBE:故障、信号机执行BRT运作、不执行BRT运作时。息显示器:8寸VGA触摸TFT显示器。触摸面板。1112机柜基础机柜基础11项13土建施工顶管、路边沟、手井等11套14线材电源线、信号线、网线11套15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44套16通讯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实用文档17管理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2台18串口服务器1个RS-232串口到1个10/100Mbps以太网接口,多串口服务器,含电源适配器11台19通讯管理软件通讯管理软件11套20BRT信号系统管理软件主控软件1套21BRT优化软件优化管理控制1套四.18.4电视监控系统配置清单表43电视监控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单位数量1路侧及路口监控摄像机图像传感器1/3"sonyProgressiveScanCCD视频制式PAL;最小照度0.1Lux@F1.6(IROFF)(0.01Lux@F1.6IRON)快门50HZ:1/25秒至1/10000秒;日夜转换ICR红外滤片式;背光补偿支持红外距离100米;数字变倍12倍焦距4.7mm—84.6mm,18倍光学;水平视角55.2—3.2度(广角—望远);光圈数F1.6—F2.8;最大图像尺寸50HZ:12.5fps(1280960),25fps(1280720);存储功能支持SD/FTP;旋转角度水平0°~355°;垂直:+4°~-87°旋转速度水平7.5°/S;垂直6°/S含云台控制、防护罩、防护罩带雨刷器104套2制高点摄像机500万像素CMOS感应片,2592(H)×1944(V)像素矢量,1/2光学格式,最低感光度:0.3lux@F1.4,动态范围为60分贝,最大信噪比为50分贝18套3制高点广播级百万像素、高倍率镜头,日夜两用功18套实用文档摄像机镜头能,规模1/2”,聚焦:10—320㎜,光圈范围:F3.9-T1500.C,操作方式:电动变焦,电动聚焦,自动(VIDEO驱动)或遥控光圈,预置位,透雾功能4制高点摄像机防护罩视窗:钢化玻璃,可抗击一定程度的沙尘暴,可用内部尺寸:600×161×148㎜,配置遮阳罩、加热器、雨刷、风扇等部件,防护:IP67标准,电压:VAC230V∕VDC24V18套5室外匀速云台重量:35KG,水平、垂直转速:0.3°/S――12°/S,垂直俯仰角度:+30°-90°,回差<0.1,超过百万次的超长电位器运行寿命,防护:IP67标准,工作电压24VDC,配置直流解码器,最大99个精确预置位,直流,速度可以调节,根据镜头聚焦远近自动按比例调节云台速度,支持低速运行模式18套6光纤收发器百兆单纤40km1E122对7二合一防雷器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122套8路侧及路面监控设备机箱含电源、支架等104套9路侧及路面监控机箱基础1.20.80.6104套10路侧及路面监控摄像机立杆7字82,立杆壁厚6mm,横臂壁厚4mm104套11基础及土建基础规格:1.81.81.8104套12线材电源线、网线122套13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104套14制高点摄像机安装支2米18套实用文档架15解码服务器CPU:intelcorei74核处理器;4路VGA输出,4路DVI输出;1路网络输入;1080i、UXGA、720P、HD1、D1、CIF、QCIF1台16视频管理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17网络键盘可进行单台或多台DVR的联网控制和菜单设置等操作;三维摇杆控制更加灵活;支持网络接口、RS232接口、无线遥控控制方式;具有键盘锁定功能5台18违法抓拍服务器2xXeon6CE7-480795W1.86GHz/18MBL3,4x4GB,5x600GB2.5inSFF10K6GbpsHSSASHDD,DVD,SRM5015,2x1975Wp/s,Rack1台19违法抓拍工作站/Newcorei5-3470(3.2G/6M/4核)/4G(14G)DDR31600/1000G(2SATA)/DVD/NoFDD/NvidiaGeforce505(512MB,双头DVI+VGA,64位,不带DVI-VGA转接头)DH(512M,PCIe,DDR3)/FreeDos/USBKeyboard/USBOpticalMouse/3-3-3/机箱智能电磁锁;2台20"宽屏16:9LED背光液晶显示器,VGA,DVI-D(支持HDCP)接口4台20IP-SAN4x8GbFC和2x1GbiSCSI,4U-24盘位,双控制器,每控制器含4个8GbFC主机和2个1GbiSCSI主机接口和2GB缓存,支持SAS或SATA硬盘,交流电源。不含硬盘。(主柜)3台21SAS-SAS/SATA4U-24盘位,双环路控制器,支持6GSAS或SATA硬盘,交流电源。不含硬盘。(扩展柜)2台22企业级2TBSATA硬盘,7200转120块23违法抓拍软件违法抓拍、存储管理1套24视频管理软件视频播放、摄像机控制管理4套实用文档四.18.5电子警察系统配置清单表44电子警察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单位数量1高清一体摄像机200万,分辨率16001200,15帧/秒,1/2英寸彩色逐行CCD;处理器:FPGA+双核DSP2;台2382非现场执法识别控制软件识别及轨迹跟踪算法套2383高清摄像机镜头16mm定焦镜头;2/3英寸支2384前端设备综合控制板集成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摄像机的供电、补光灯的供电及电压转换;补光灯、闪光灯触发控制套2385防护罩及安装附件22寸,防护罩含气动杆、遮阳罩,工作温度(℃)-35℃~+66℃;安装附件包括:防护罩万向节、托盘套2386LED补光灯及安装附件20颗发光管芯,平均功率60W,瞬时功率90w,管芯功率3W;输出光强2500Lm,色温6700K,输出视角30度,防护等级IP66;供电方式:AC220V±44V,50Hz±2Hz套2387高清一体摄像机500万,分辨率24482048,15帧/秒,2/3英寸彩色逐行CCD;处理器:FPGA+双核DSP2;台188非现场执法识别控制软件识别及轨迹跟踪算法套189高清摄像机镜头16mm定焦镜头;2/3英寸支1810前端设备综合控制板集成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摄像机的供电、补光灯的供电及电压转换;补光灯、闪光灯触发控制套1811防护罩及安装附件22寸,防护罩含气动杆、遮阳罩,工作温度(℃)-35℃~+66℃;安装附件包括:防护罩万向节、托盘套1812LED补光灯及安装附件20颗发光管芯,平均功率60W,瞬时功率90w,管芯功率3W;输出光强2500Lm,色温6700K,输出视角套18实用文档30度,防护等级IP66;供电方式:AC220V±44V,50Hz±2Hz13存储控制处理器1T硬盘(单路录像存储四周)台8114工业交换机8口工业级百兆交换机台8115挂杆机柜机柜采用铁制防锈处理外壳,内置供电模块、浪涌保护、风扇台8113摄像机杆八角形,7字6.3m10m,立杆壁厚6mm,横臂厚度4mm根25614杆件基础1.5m1.m51.8m项25616土建施工破水泥、沥青路面及恢复,绿化带、地砖人行道挖沟及恢复、窨井及井盖项6417线材网线,电源线项6418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套25619光纤收发器单模,20公里,百兆端口对6420管理控制服务器2xXeon8CE7-4820105W2.00GHz/18MBL3,4x4GB,3x300GB2.5inSFF10K6GbpsHSSASHDD,DVD,SRM5015,2x1975Wp/s,Rack台2021接入交换机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端口数量:48个;背板带宽:96Gbps;包转发率:72Mpps;非模块化台222违法及卡口数据存储IPSAN服务器架构,IP-SAN/NAS,3U机架式,16个热插拔磁盘位,64位存储处理器(四核),缓存:4GB,主机端口:2个GbE,机柜扩展端口:3个SAS(SFF8088),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含3条电源线(中国制式)台123硬盘企业级2TBSATA硬盘,7200转块524电子警察系统管理控制软件电子警察系统管理控制软件套1四.18.6卡口系统配置清单表45卡口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单位数量实用文档1高清一体摄像机200万,分辨率16001200,15帧/秒,1/1.8英寸彩色逐行CCD;处理器:FPGA+双核DSP2;台782非现场执法识别控制软件识别及轨迹跟踪算法套783高清摄像机镜头25mm定焦镜头;2/3英寸支784前端设备综合控制板集成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摄像机的供电、补光灯的供电及电压转换;补光灯、闪光灯触发控制块785防护罩及安装附件22寸,防护罩含气动杆、遮阳罩,工作温度(℃)-35℃~+66℃;安装附件包括:防护罩万向节、托盘个786LED补光灯及安装附件12颗发光管芯,平均功率36W安装附件包括:托盘(不需要支架)支787窄频脉冲灯及安装附件输出能量300(J),曝光指数40(1m@ISO100),色温5600K,回电时间<100ms,同步速度<1/2000s,闪光持续时间1/3000s,电源AC220V,闪光寿命300万次以上台788存储控制处理器1T硬盘台399工业交换机5口工业级百兆交换机台3910摄像机杆八角形,7字6.3m12m,立杆壁厚6mm,横臂厚度4mm根7811杆件基础1.8m1.8m2m项7812机柜机柜采用铁制双层结构,内置供电模块、浪涌保护,外形尺寸:1275×660×720mm;机柜通过IP55级防护标准。台3913机柜基础1.20.80.6台3914土建施工破水泥、沥青路面及恢复,绿化带、地砖人行道挖沟及恢复、窨井及井盖项3915线材网线,电源线项3916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项7817光纤收发器百兆单纤40km1E对1718节点式光端机用于传输市界卡口数据套2219管理控制服2xXeon8CE7-4820105W台5实用文档务器2.00GHz/18MBL3,4x4GB,3x300GB2.5inSFF10K6GbpsHSSASHDD,DVD,SRM5015,2x1975Wp/s,Rack20接入交换机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端口数量:48个;背板带宽:96Gbps;包转发率:72Mpps;非模块化台121网络机柜42U台122管理控制软件智能卡口系统管理控制软件套1四.18.7超速系统配置清单表46超速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单位数量1高清一体摄像机200万,分辨率16001200,15帧/秒,1/1.8英寸彩色逐行CCD;处理器:FPGA+双核DSP2;台202非现场执法识别控制软件识别及轨迹跟踪算法套203高清摄像机镜头25mm定焦镜头;2/3英寸支204前端设备综合控制板集成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摄像机的供电、补光灯的供电及电压转换;补光灯、闪光灯触发控制块205防护罩及安装附件22寸,防护罩含气动杆、遮阳罩,工作温度(℃)-35℃~+66℃;安装附件包括:防护罩万向节、托盘个206LED补光灯及安装附件12颗发光管芯,平均功率36W安装附件包括:托盘(不需要支架)支207窄频脉冲灯及安装附件输出能量300(J),曝光指数40(1m@ISO100),色温5600K,回电时间<100ms,同步速度<1/2000s,闪光持续时间1/3000s,电源AC220V,闪光寿命300万次以上台208存储控制处1T硬盘台10实用文档理器9工业交换机5口工业级百兆交换机台1011摄像机杆八角形,7字6.3m12m,立杆壁厚6mm,横臂厚度4mm根2012杆件基础1.8m1.8m2m项2013机柜机柜采用铁制双层结构,内置供电模块、浪涌保护,外形尺寸:1275×660×720mm;机柜通过IP55级防护标准。台1014机柜基础1.20.80.6台1015土建施工破水泥、沥青路面及恢复,绿化带、地砖人行道挖沟及恢复、窨井及井盖项1016线材网线,电源线项1017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套2018光纤收发器百兆单纤40km1E对1019管理控制服务器2xXeon8CE7-4820105W2.00GHz/18MBL3,4x4GB,3x300GB2.5inSFF10K6GbpsHSSASHDD,DVD,SRM5015,2x1975Wp/s,Rack台220接入交换机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端口数量:48个;背板带宽:96Gbps;包转发率:72Mpps;非模块化台121网络机柜42U台122管理控制软件智能卡口系统管理控制软件套1四.18.8交通诱导系统配置清单表47交通诱导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点阵屏2.88米×3.84米=11.06平米,P2012套2控制系统控制板卡12套3前端控制软件通讯管理软件12套4全封闭防水全封闭防水箱体12套实用文档箱体5工控机P42.8G/1G/160G/52XCD/10M-100M网卡/KB+M12台6机箱高1060宽575深45012个7机箱基础0.85M×2M×0.5CM(含开复、水泥、人工、清运)12个8防雷系统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12项9光纤收发器百兆单纤收发器20公里12对10杆件双F杆12根11杆件基础杆件基础12项12线材电源线、网线12套13中心管理软件管理软件1套14管理控制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四.18.9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配置清单表48交通流量采集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数量单位1流量检测器温度范围:-34℃~+80℃,湿度:95%无凝结,电压:12~26V(直流/交流),电流:<85mA@12VDC,<50mA@24VDC功率:≤1.2W。抗震动指标符合:NEMAⅡSPECS;材料不受气候响(抗紫外线)护罩防护等级:IP67流量检测率:正常天气精度>95;恶劣天气精度>90%(含摄像机、检测背板);含接口板、USB线、配线架等足够的安装附件152套2检测器杆件高度:6.5m,壁厚4mm152根3杆件基础杆件基础152项4安装线材电源线、网线76套5防雷设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152套6光纤收发器单模,20公里,百兆端口76对实用文档7土建施工顶管、路边沟、手井等材料及施工76项8管理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9中心管理软件数据接收处理分析1套四.18.10移动警务系统配置清单表49移动警务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13G智能终端支持CDMA20001X/EVDO无线网络;支持蓝牙2.0标准;支持蓝牙打印机;内置GPS模块和天线;通过USB电缆和PC台式机连接;内置200万摄像头;大功率闪光灯;读写SD卡内容,存储大容量数据,支持8G以上;可拨打分机、来电显示;MARVELLPXA310处理器624MHz;WindowsMobile6.1(简体中文),加手写中文识别;ROM:256MByteNANDFlash;RAM:256MByteMobileSDRAM;3.2英寸透反式屏幕(320240分辨率),带背光装置和触摸屏;外置30万(以上)像素摄像头,具备存储并可实时上传视频功能;640x480分辨率;硬件压缩编码>25帧/秒;录像格式:MPEG-4/AVI;200台2后台软件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分析1套3终端软件应用软件200套4管理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5通讯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1台实用文档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四.18.11警用车辆定位系统表50警用车辆定位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曾技术参数数量单位1车载终端车辆定位监控/实时信息上报/消息接收功能等,标配LCD显示屏、里程线、外置麦克和音箱50台2管理软件应用软件1套3管理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四.18.12中心软硬件配置清单表51中心软硬件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一、硬件支撑环境集成应用工作站/Newcorei5-3470(3.2G/6M/4核)/4G(14G)DDR31600/1000G(2SATA)/DVD/NoFDD/NvidiaGeforce505(512MB,双头DVI+VGA,64位,不带DVI-VGA转接头)DH(512M,PCIe,DDR3)/FreeDos/USBKeyboard/USBOpticalMouse/3-3-3/机箱智能电磁锁;2台20"宽屏16:9LED背光液晶显示器,VGA,DVI-D(支持HDCP)接口2台2各子系统管理工作站/Newcorei5-3470(3.2G/6M/4核)/4G(14G)DDR31600/1000G(2SATA)/DVD/No6台实用文档FDD/NvidiaGeforce505(512MB,双头DVI+VGA,64位,不带DVI-VGA转接头)DH(512M,PCIe,DDR3)/FreeDos/USBKeyboard/USBOpticalMouse/3-3-3/机箱智能电磁锁;1台20"宽屏16:9LED背光液晶显示器,VGA,DVI-D(支持HDCP)接口,含DVI线缆,250nits,1000:1,3百万:1(动态对比度4数据库服务器4核3.0GHzCPU,16G内存,2x146GB15K硬盘,内置磁带机,DVD,2x双口千兆网卡,2x双口千兆光纤卡,异步卡,冗余电源,AIX7.1操作系统,HA双机软件2台5磁盘阵列双控制器,2Gb缓存,4x8Gb主机接口,10x2TB/7.2KSATA硬盘,2分区许可,AIX操作系统许可,4x5m光纤线,冗余电源1台6消息服务器2xXeon8CE7-4820105W2.00GHz/18MBL3,4x4GB,3x300GB2.5inSFF10K6GbpsHSSASHDD,DVD,SRM5015,2x1975Wp/s,Rack1台7GIS服务器/处理器类型E7-48202.0GHz/18M/处理器个数2/随机内存容量24GBDDR3/可配最大内存容量3T/扩展插槽7/随机硬盘容量300G/硬盘类型SAS硬盘/网络接口双千兆以太网/电源类型冗余自适应电源/电源数量1+11台8Web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1台9集成应用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1台实用文档HS四口千兆网卡13核心交换机主机;2个S7500ESalienceVI-GE交换路由引擎-附带12个千兆/百兆以太网光接口(SFP,LC);2个S7500E交流电源模块,1400W;1个S7500E48端口千兆以太网电接口模块(PoE,RJ45);4个光模块-SFP-GE-多模模块-(850nm,0.55km,LC);2个光模块-SFP-GE-单模模块-(1310nm,10km,LC)2台14子系统管理服务器专用交换机S5120-48P-EI-以太网交换机主机(48GE+4SFPCombo);1个光模块-SFP-GE-多模模块-(850nm,0.55km,LC)1台15交换隔离系统(千兆)硬件架构,“2+1”+ASIC,吞吐量(单向)400Mbps,并发会话数4万,内部交换速度4Gbps,应用层数据传输率400Mbps,2U机箱,6个10/100/1000M电口,RS232串口,支持双机热备,外型L429×W431.2×H88.8mm1套16防火墙单电源,网络处理能力3.5G,SSLVPN并发用户200,可配5500条遂道的VPN模块,最大链接数不小于220万,每秒新建连接28000,标准2U机箱;标准配置6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2个SFP光口,一个CONSOLE口,1个AUX口。1套17网络杀毒软件公安系统认可,企业版杀毒软件,含网络服务器杀毒,200客户端,3年内免费升级;(每个客户端70);KILLforWindows企业级(客户端)网络防病毒软件,可全面查杀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代码。通过积极防御的保护措施和强大的集中管理特性,能够在恶1套实用文档意代码进入网络前及时阻止并删除它们,从而减少系统宕机和病毒爆发带来的风险19服务器机柜19寸标准机柜,含KVM7台二、软件支撑环境1数据库软件10G企业版,25用户1套2服务器操作系统企业版1套3服务器操作系统标准版1套4ArcGISARCEDITOR-CON-V9.3.1,ARCGISSERVER-ENTERPRISE-BASIC-V9.3.11套5地图数据采购城区范围内1:2000地图1套6地图数据加工地图数据加工1套四.18.13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配置清单表52高清电视监控配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顶面顶面防尘处理,机房区6006000.8金属微孔板,指挥中心金属成品吊顶板,决策中心异形吊顶板,维修间金属板吊顶,吊顶主龙骨,吊顶次龙骨,软膜天花,¢8吊杆及吊挂件,膨胀螺丝,吊顶收边条1项2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地面地面防尘处理,地板下像塑保温,抗静电地板60060035(进口贴面),地板支架,地板横梁,通风地板,抗静电地板台阶,靠墙面地板角钢支撑1项3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墙面金属板墙柱面(单面彩钢板),金属板墙柱面(单面彩钢吸音板),百叶隔断,窗帘电动器,金属板墙1项实用文档柱面基层,金属板墙柱面基层内填岩棉,铯钾防火玻璃(双层),支承固定角铁,支承方钢管(3050mm),方钢管防锈处理,连接角码,墙面乳胶漆,墙面乳胶漆基层处理,不锈钢踢脚板,不锈钢踢脚板基层4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门窗塑钢密封窗,单扇防火门,双扇防火门,包窗套1项5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其他其它不可见费、钉子分色纸、胶带、砂纸、木工板、腻子粉1项6机房及指挥中心防雷接地—防雷电源防雷器(第二级)、电源防雷器(第三级)、481雷电均衡器、当地防雷检测费、辅材1项7机房及指挥中心防雷接地—接地挖土方、模块接地极、连接镀锌扁钢404、专用降阻剂、接地线保护钢管、回填土方、悬空接地、静电泄漏网、汇流排、汇流排联接线、悬空接地绝缘端子、限流电阻1项8机房及指挥中心新风工程新风机、电动防火阀、新风管道、风管15MM厚保温、防雨防鼠百叶风口、防火帆布、风管开洞、风机支架风机支架、其它辅材1项9机房及指挥中心安防—门禁两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专用电源箱、门禁管理软件、网控器、感应卡1项10机房监控系统市电检测模块、UPS协议转换模块、UPS监控模块、漏水检测绳(10米)、漏水检测控制器、引出线缆、固定胶贴、漏水检测模块、新风开关量采集模块、新风机监控模块排风开关量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消防监控模块、门禁监控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工业电源、温湿度监控模块、嵌入式主机、系统软件、语音模块、短信报警模块、声光报警器、辅料及其它1项11UPS电源40KVA1套12配电柜总配电柜、市电配电柜、线材1项实用文档13机房精密空调总冷量/显冷量19.2kw/18.3kw;单系统;风量5400m3/h。1项14机房及指挥中心消防气体灭火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探测器通用底座、紧急启停按钮、放气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智能电源、控制模块、连网卡、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金属软管敷设、其他线材1项15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材料及施工1项16操作台双联8套17座椅皮质办公椅16把四.18.14交警支队指挥大厅显示系统配置清单表53支队显示系统配置清单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160英寸显示单元高清LED光源,1400x1050像素,60吋24块2显示单元底座高度定制8套3显示控制软件大屏幕控制软件1套4PAD/手机终端控制软件,选配1套5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端,嵌入式无风扇系统1台6图像拼接处理器32路DVI输出、32路视频输入1台7专用线缆DVI线缆、视频线缆、RGB线缆8套8LED显示屏φ3.0双色,2.72m1.5m2套四.18.15支队决策室配置清单表54支队决策室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单位数量1网络型中央8路通用串口、H-Net口、以太网1台实用文档控制主机口2无线触摸屏65K真彩TFTLCD,触屏解析度:640×480像素、锂电,控制方式:无线1台3无线接收机单向通用无线射频接收机。H-Net口4台4红外接口模块8路IR、8路线电器、8路I/O1台58路电源控制器单路20A,8路1台64路调光器单路1800W,总功率3600W1台74路调音模块输入:平衡或非平衡,输出:平衡或非平衡1个8红外发射棒配合无线接收机4个9编程软件1套10指挥大厅音箱额定输出功率:150W频响:40Hz—18KHz灵敏度:98dB外形尺寸:430570310mm4台11指挥大厅功放2300W4台12决策室吸顶喇叭额定功率30W灵敏度92dB输入电压70-100V频率响应90-18KHz尺寸(mm)φ2401454个13决策室功放2220W4台14调音台20通道编组带2编组低噪声。12路单声平衡输入。4路立体声输入。单声通道3段均衡+中音扫频调节,低频切换,双声通道4段均衡,2组辅助发送,2组立体声返回。1组立体声主输出和1对编组输出,控制室和耳机输出,2组录音输入和输出。1台15电子发言会议主机标准型数字化同传会议表决讨论系统主机,具有TCP/IP接口和RS232接口;一健通设置,方便快捷1台实用文档16电子发言主席机桌面式标准型会议讨论系统主席单元1台17电子发言代表机代表机11台18配套线缆安装电缆1套19会议管理软件会议话筒管理软件1套2016U专业机柜标准1台21线材及配件插头国标1套22会议桌实木制作4200mm1500mm700mm舒适配座12位1张23液晶升降器电动控制12套24液晶显示屏屏幕尺寸:19英寸;面板类型:TN;动态对比度:100万:1;最佳分辨率:1440x900;背光类型:LED背光;屏幕比例:16:10(宽屏);视频接口:D-Sub(VGA)亮度:250cd/㎡;黑白响应时间:5ms;可视角度:170/160°;控制方式:按键;消耗功率:典型:20W;待机:0.3W12台25会议座椅真皮弓形会议座椅常规尺寸12个26投影仪重量(kg):3.3kg灯泡类型:210W可换式灯泡;正常功耗:310W;灯泡寿命:(标准)4500,(经济)6000;技术类型及规格:0.63英寸液晶面板×3;标称亮度(ANSI流明):3600;标准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2500:1;投影技术:LCD;变焦比:1.3倍变焦;扫描频率:水平:14-93kHZ垂直:47-93HZ;梯形矫正:±30°垂直;投影尺寸:30-300英寸;扬声器:1个10W扬声器;1台实用文档27智能调光玻璃投影幕100英寸,约2m1.5m3m2四.18.16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清单表55支队决策室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主会场视频会议终端HDX7000终端,1个EagleEye摄像头、HDX麦克风,支持P+C双流,支持PPCIP,第二显示器,2个线缆(DVI-RCA)\\(RCA-RCA),3年的标准服务1套2分会场视频会议终端HDX6000终端,1个EagleEyeView摄像头、中文遥控器,支持P+C双流,支持PPCIP,3年的标准服务3套3辅材高清YprPb(3色差视频)线缆,1.0标准音频线缆(带屏蔽),D-Sub(15芯VGA)视频线缆,按实际施工建设配备。按需提供4套四.18.17大队指挥中心及机房配置清单表56大队指挥中心及机房配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1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顶面顶面防尘处理,机房区6006000.8金属微孔板,指挥中心金属成品吊顶板,决策中心异形吊顶板,维修间金属板吊顶,吊顶主龙骨,吊顶次龙骨,软膜天花,¢8吊杆及吊挂件,膨胀螺丝,吊顶收边条1项2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地面地面防尘处理,地板下像塑保温,抗静电地板60060035(进口贴面),地板支架,地板1项实用文档横梁,通风地板,抗静电地板台阶,靠墙面地板角钢支撑3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墙面金属板墙柱面(单面彩钢板),金属板墙柱面(单面彩钢吸音板),百叶隔断,窗帘电动器,金属板墙柱面基层,金属板墙柱面基层内填岩棉,铯钾防火玻璃(双层),支承固定角铁,支承方钢管(3050mm),方钢管防锈处理,连接角码,墙面乳胶漆,墙面乳胶漆基层处理,不锈钢踢脚板,不锈钢踢脚板基层1项4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门窗塑钢密封窗,单扇防火门,双扇防火门,包窗套1项5机房及指挥中心装修—其他其它不可见费、钉子分色纸、胶带、砂纸、木工板、腻子粉1项6机房及指挥中心防雷接地—防雷电源防雷器(第二级)、电源防雷器(第三级)、481雷电均衡器、当地防雷检测费、辅材1项7机房及指挥中心防雷接地—接地挖土方、模块接地极、连接镀锌扁钢404、专用降阻剂、接地线保护钢管、回填土方、悬空接地、静电泄漏网、汇流排、汇流排联接线、悬空接地绝缘端子、限流电阻1项8机房及指挥中心新风工程新风机、电动防火阀、新风管道、风管15MM厚保温、防雨防鼠百叶风口、防火帆布、风管开洞、风机支架风机支架、其它辅材1项9机房及指挥中心安防—门禁两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专用电源箱、门禁管理软件、网控器、感应卡1项10机房监控系统市电检测模块、UPS协议转换模块、UPS监控模块、漏水检测绳(10米)、漏水检测控制器、引出线缆、固定胶贴、漏水检测模块、新风开关量采集模块、新风机监控模块排风开关量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消防监控模块、门禁监控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工业电1项实用文档源、温湿度监控模块、嵌入式主机、系统软件、语音模块、短信报警模块、声光报警器、辅料及其它11机房及指挥中心消防气体灭火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探测器通用底座、紧急启停按钮、放气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智能电源、控制模块、连网卡、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金属软管敷设、其他线材1项12操作台双联8套13座椅皮质办公椅16把四.18.18大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配置清单表57大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单位一大队显示系统及其他1DID液晶屏33排列,1366x768,高亮光源9块2多屏拼接处理器12路DVI输出;2路RGB输入;16路视频输入1台3显示单元底座定制9套4显示控制软件1套5控制服务器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1台6平台应用服务器E5-26092.4GHz4C80W,4x4GB,M5110eRaid0,1,21TBHDD,DVD,550WHS四口千兆网卡2台7工作站/Newcorei5-3470(3.2G/6M/4核)/4G(14G)DDR31600/1000G(2SATA)/DVD/NoFDD/NvidiaGeforce505(512MB,双头DVI+VGA,64位,不带DVI-4台实用文档VGA转接头)DH(512M,PCIe,DDR3)/FreeDos/USBKeyboard/USBOpticalMouse/3-3-3/机箱智能电磁锁;2台20"宽屏16:9LED背光液晶显示器,VGA,DVI-D(支持HDCP)接口8核心交换机S5120-48P-EI-以太网交换机主机(48GE+4SFPCombo);1个光模块-SFP-GE-多模模块-(850nm,0.55km,LC)1台9网络机柜19寸标准机柜,含KVM1台10操作台及座椅1项二大队显示系统及其他1DID液晶屏33排列,1366x768,高亮光源9块2多屏拼接处理器12路DVI输出;2路RGB输入;16路视频输入1台3显示单元底座定制9套4显示控制软件1套5控制服务器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1台6平台应用服务器产品类别:机架式;CPU型号:XeonE7-48071.86;CPU数量:2颗;内存容量:16GBDDR3;硬盘容量:2T内部硬盘架数:最大支持8块串行连;网络控制器:双千兆网卡;电源类型:冗余电源;产品结构:4U;RAID模式:RAID5;最大CPU数量:4颗;最大内存容量:1TB2台7工作站21.5英寸液晶屏;Intel酷睿i321203.3GHz主频;4GBDDR3;1TB7200转,SATA;独立显卡;集成5.1声卡;000Mbps以太网卡4台8核心交换机S5120-48P-EI-以太网交换机主机(48GE+4SFPCombo);1个光模块-SFP-GE-多模模块-1台实用文档(850nm,0.55km,LC)9网络机柜19寸标准机柜,含KVM1台10操作台及座椅1套三大队显示系统及其他1DID液晶屏33排列,1366x768,高亮光源9块2多屏拼接处理器12路DVI输出;2路RGB输入;16路视频输入1台3显示单元底座定制9套4显示控制软件1套5控制服务器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1台6平台应用服务器产品类别:机架式;CPU型号:XeonE7-48071.86;CPU数量:2颗;内存容量:16GBDDR3;硬盘容量:2T内部硬盘架数:最大支持8块串行连;网络控制器:双千兆网卡;电源类型:冗余电源;产品结构:4U;RAID模式:RAID5;最大CPU数量:4颗;最大内存容量:1TB2台7工作站21.5英寸液晶屏;Intel酷睿i321203.3GHz主频;4GBDDR3;1TB7200转,SATA;独立显卡;集成5.1声卡;000Mbps以太网卡4台8核心交换机S5120-48P-EI-以太网交换机主机(48GE+4SFPCombo);1个光模块-SFP-GE-多模模块-(850nm,0.55km,LC)1台9网络机柜19寸标准机柜,含KVM1台10操作台及座椅1套四.18.19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配置清单表58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配置清单序号建设内容功能简介1交通信息采集包括GIS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路况多源数据实用文档及发布平台软件分析、出行信息融合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等2信息服务网站交警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提供人性化交通管理服务。3短信息查询提供各类交通服务信息订阅、查询服务,查询交通违章、交通出行信息、驾管、车管业务介绍,办事流程等。4短信公告系统重要公共信息服务。发布一些应急交通管理信息、重大天气灾害信息等。5邮件发布平台邮件发布交通路况信息、交通管制、施工、限行等信息6微博发布平台建立交警微博发布平台,用于公众上报路况、发布交通路况、管制、施工、限行、应急疏导等信息建立手机WAP发布平台,用于移动终端交通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四.18.20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表59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配置清单序号功能模块模块简介1互联网采集互联网企业信息补录修改;企业信息授权管理;互联网企业密码修改;互联网车辆信息管理;互联网驾驶人信息管理;互联网企业信息审批;互联网车辆信息审批;互联网驾驶人信息审批;互联网企业信息审批结果;互联网车辆信息审批结果;互联网驾驶人信息审批结果2公安网采集单位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驾驶人信息管理3排查排查领导审批设置;卧铺客车排查录入;旅游客车排查录入;公路客车排查录入;校车排查录入;卧铺客车排查审批;旅游客车排查审批;公路客车排查审批;校车排查审批4查询单位信息查询;车辆信息查询;驾驶人信息查询;行车线路查询;地图综合查询;关联综合查询;排查信息综合查询;积分预警信息查询;黑名单车辆查询5统计排查信息统计;黑名单车辆统计;客货运综合统计;行车路线车辆情况统计;重点车辆临界状态统计6动态管控核查信息管理;车辆卡口信息轨迹;GPS超速管理;GPS疲劳驾驶管理实用文档7分级预警企业监管;重点车辆分析;重点驾驶人分析;重点路段分析-违法率、事故率、违法行为比对报警;分析研判积分设置;分色预警管理;分色预警设置8短信告知发送告知;自动通知告知;告知设置;告知发送分组设置9工作部署预警工作部署;预警工作反馈;情况上报信息转递管理;宣教采集10考核信息采集排名统计;排查工作量统计;排查考核设置;教育管理信息反馈考核;考核计分设置11黑名单黑名单信息采集;黑名单信息自动生成12综合平台下发下发数据管理;下发程序开发13系统管理机动车行车路线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系统代码维护;部门参数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信息公告;操作日志;系统菜单维护序号建设内容功能简介1交通信息采集及发布平台软件包括GIS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路况多源数据分析、出行信息融合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等2信息服务网站交警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提供人性化交通管理服务。3短信息查询提供各类交通服务信息订阅、查询服务,查询交通违章、交通出行信息、驾管、车管业务介绍,办事流程等。4短信公告系统重要公共信息服务。发布一些应急交通管理信息、重大天气灾害信息等。5邮件发布平台邮件发布交通路况信息、交通管制、施工、限行等信息6微博发布平台建立交警微博发布平台,用于公众上报路况、发布交通路况、管制、施工、限行、应急疏导等信息建立手机WAP发布平台,用于移动终端交通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四.18.21交通工程配置清单表60交通工程配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单位1交通渠化标线施工1080个2热熔标线施工12000平米实用文档03标牌安装600个4隔离栅栏安装5000延米5城区交通组织优化1项6城区交通组织仿真67个路口实用文档第五章项目招标方案五.1招标范围根据国家和市有关招标投标条例规定,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uf0b1大型基础设施、共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uf0b1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政府融资的项目;\uf0b1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根据条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项目招标包括本期即使你和方案中所提出的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交通诱导发布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移动警务系统扩容、指挥中心机房硬件支撑及网络建设以及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设计、工程监理等。五.2招标方式依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其中\uf0b1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uf0b1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本期项目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结合国家发改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条例》《市政府招标采购条例》等文件相关条目的要求,建议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实用文档招标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投标人在法律规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投标竞争,并使整个过程至于透明的环境之中,选择真正符合要求的供货商、承包单位,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护。五.3招标组织形式招标分为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和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两种组织形式。其中:\uf0b1自行招标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并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的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组织招标投标活动。\uf0b1委托招标招标人自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开展招标投标活动;不具备宾至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招标人,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实用文档第六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六.1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由市公安局负责,各相关单位参与的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规划我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和项目建设经费;负责组织项目概预算审核和经费监管、质量进度管理和竣工验收工作。六.2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实施机构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行政事务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组织协调不同承建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负责项目招标工作;负责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工作,以及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的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组织项目验收;对项目运行与维护进行统一管理图28项目实施机构示意实用文档六.3运行维护机构在项目的质保期内,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信息技术人员和承建商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项目的运行维护。在项目的质保期后,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信息技术人员负责项目运行维护。六.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拥有一支8人的技术队伍,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人员有4人,专业从事应用软件维护的人员有4多人,达到项目实施的人员需求。六.5人员培训方案六.5.1培训组织管理(1)每次培训组织编写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评价)。(2)每次培训必须配发相关的培训资料。(3)每次培训必须进行相关的考核,以检验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效果不合格的,进行再次培训。六.5.2培训队伍要求在系统的试运行前,都要针对涉及系统功能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达到系统使用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系统,从而使新系统能够经过短期的试运行,平稳地融入业务运作中。实用文档六.5.3培训内容及要求表61培训内容及要求序号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学时培训人数1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系统系统功能应用及软件配置方法20302交通流量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配置2030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配置20304交通诱导系统LED屏选用设备的安装、调试、配置20205网络设备介绍、安装、调试交换机、安全设备的配置等20106区间测速系统调试、配置、使用20207高清电视监控安装、调试、配置20208主机设备介绍、安装、调试应用服务器相关知识:服务器的安装、调试、配置20109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存储设备安装、调试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基本知识、原理、策略常用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制订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201010应急响应机制2010实用文档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七.1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12个月。七.2实施进度计划根据本项目的工程量、融资方案、施工条件以及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初步拟定建设期从开始至结束,工程进度预计12个月完成,具体安排如下:2013年11月上旬进行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开始进行初步调查与方案及施工图设计;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设备采购,外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中心设备安装施工,系统联调;2014年12月系统建成后进入试运行,试运行结束后再进行系统评价,系统验收。实用文档第八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八.1环境影响分析从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和运行管理看,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期间外场施工中路口、路段等外场设备安装对道路、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局部路面和植被的破坏,设备安装、管道开挖埋设,以及施工过程当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扬尘、噪音、废水等对道路沿线居民的生活和道路沿线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等。八.2环保措施及方案本项目拟采用的环保措施如下表所示:表62本项目拟采用的环保措施一览表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间(施工场地)扬尘在干燥大风季节,施工场地做好防扬尘工作,如工地围墙封闭、洒水、车辆车厢严密清洁等。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弃土及安装废料全部运至指定地点填埋对环境影响较小噪声施工期间(施工机噪声严格执行有关建设施工环境噪声管理法规,合理安排施工时对环境影响较小实用文档械)间,避免扰民。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前应先做好施工路面植被的移植工作,施工期应尽量避免在雨期开挖土方,施工完毕及时清运垃圾、硬化地面或绿化地面,减少或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八.3消防措施消防安全主要考虑指挥中心消防设计,由于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指挥中心建设,故在此不做重点考虑。指挥中心需严格按照《建筑设计放火规范》(GBJ16-1987)规定执行;在监控室内设置安全牌,鲜明地标出“防火”,“禁止吸烟”等警告;管道和相关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建筑物设置避雷装置,防火防爆区的电气和照明设备都采用防爆型;防范明火的产生,必要时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等措施。八.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八.4.1职业安全在此系统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当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施工路段的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做好劳动保护,如为室外、外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遮阳设备,为各管理部门提供舒适的休息室等。同时,施工期间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86进行施工,并建立如下安全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施工生产纪律,成立以各层主要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领导小组,由专职安检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坚持实用文档每天进行班前安全生产讲话,确保施工生产安全。(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单位应编制适用于本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书,下发项目队严格执行,并由安检工程师负责监督执行。(4)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作业班组安全员坚持每天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施工队安检工程师每周进行一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上级安质部应每月派监察人员到各施工现场检查安全施工落实情况。同时为保证系统建设期间供电、电气安全,将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事故隐患所有电气装置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对部分重要负荷设备采用UPS作为设备的应急电源,保证供电的有效性;所有电缆及导线采用铜芯,因铜线不易氧化腐蚀,且机械强度高;机柜内应设有专门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大地有效连接;室内机的安装机箱还应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大地有效连接;机柜、内部电路单元固定支架、固定螺栓等在正常使用操作中易触及到的金属零件均应接地,还应保证各件接地的连续性,机内的避雷器接地线不能直接与机内的保护接地端子连接,安装时应分别接入大地。建筑物内应作等位连线,插座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所有建筑物的进线开关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与中性线的开关电器,以防止中性线上对地泄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八.4.2职业卫生防暑降温。办公场地均设有舒适性空调系统,空调新风补给量每人每小时不少于40m3。空气卫生。机房、办公室等均设有舒适性空调系统,保证了管理维护人员空气卫生。电磁安全。所有办公用计算机设备采用符合电磁泄露标准的计算机设备。电磁辐射比较大的服务器系统、网络设备安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机房是原建筑的专用计算机机房,已进行了防电磁泄露处理。实用文档卫生用室。根据我国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原有建筑内均设置了男女厕所、洗手间、饮水休息间等。实用文档第九章节能分析九.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256号)九.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本项目主要消耗能源有电能和汽油、柴油,用于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输,以及软件系统开发安装等。1、油料能耗由于外场实施线路较长,以及供应货物的来源地现无法确定,所以用于设备运输用的汽油、柴油量只能进行初步估算如下:每辆工程车每日耗油量在20升,日使用工程车数量在3辆左右,每日耗油量预计在20×3=60升,施工期共约消耗10800升,约合7830吨。2、电能耗本项目的使用设备根据部署位置分为室内设备和外场设备。1)室内设备用电量估算室内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台式计算机及专业电子信息设备,室内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约为150KW,平均每天使用24小时,则室内设备年用电量为150KW×24小时/天×365天≈131.4万KW•H。2)外场设备用电量估算外场供电点位约538个,用电量暂以500瓦/点计算,需用系数取1,则用电负荷为366个×500瓦/点×1=183KW,平均每天使用24小时,则外场设备年用电量为183KW×24小时/天×365天≈160.3万KW•H。综上,本项目年耗电量为160.3+131.4=291.7万KW•H。实用文档3、用水能耗项目用水主要用于施工后清洁道路。本项目用水量约为8m3/日,项目施工用水量总计约为:8m3/天×180天=0.14万m3。4项目总能耗项目全年总能耗见下表:表63本项目全年能耗汇总表序号能源消耗种类单位能源消耗实物量折标系数折标煤(tce)能耗比例1电力万kwh263.6760.1229324.0696.53%2水万m30.1440.08570.120.04%3油升108001.471411.523.43%合计335.70100.00%综上,项目全年能源消耗量折合标准煤为335.70tce。5、能源供应用水:项目用水水源利用河流、湖泊中的洁净水。用电:项目室内设备用电拟由市政提供两路独立电源保障设备用电,电缆沿电力电缆沟及电力电缆槽盒敷设至层主变电房。外场设备用电拟引用路灯或已有设备电源。本项目总用电量为263.7万kwh/年,总用水量为0.144万m3/年,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的能源供应造成明显影响,项目建设及运营所需的水、电也能得到充分保证与供应。九.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在本项目建设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减少能源浪费,拟采取以下措施:实用文档一、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1、项目中需要采购的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节能、节电设备。2、本项目耗能主要为电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选用合理的计算公式,正确估算用电量,以之作为施工中用电量控制的依据。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施工1、机械设备和机具的选择对施工设备和机具的选择,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国家和行业推荐的节能、节电环保的小型施工设备和机具,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临时设施,如选择应用变频技术的节能设备、高效节能电动机械机具等,尽量不使用能耗较大,超过施工过程需要的大型施工设备和机具。应选择功率与负荷匹配的机械设备和机具,以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和机具长时间低负荷运行。2、施工材料的节能建议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建设管理部门推荐的绿色节能材料,拒绝使用淘汰材料。在满足工艺和性能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减少运输。制订施工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组织方案中关于材料采购、贮存、堆放、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规定。3、施工现场节能建议施工现场(包括机房),必须建立严格的能耗管理机制,规定用能(如用电)指标。辅助办公耗能设备(如空调)等,应根据需要规定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制定具体操作规程,监测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减少能源消耗。实用文档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十.1投资估算有关说明十.1.1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工程费用(硬件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税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可行性报告编制费、工程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项目监理费、项目招标代理服务费、测评及验收费)和预备费。十.1.2编制依据\uf0b1《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uf0b1《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uf0b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等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uf0b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建设部发布)\uf0b1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119号)编制说明1、费用计算参照国家对基本建设资费的相关规定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收费标准。2、前期工作费用前期工作费用包括调研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用等,可研报告编制费参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3、工程设计费实用文档参照计价格【2002】10号文。4、建设管理费参照财建【2002】394号文。5、工程监理费参照《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2006年4月)以及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6、项目招投标费等参照计价格【2002】1980号文。7、预备费参照建设部投资估算相关规定,预备费取费为(工程费用+其他费用)5%计算。8、考虑到本项目建设期较短,目前物价指数变化不大,不再计取涨价预备费。十.1.3投资估算表项目名称: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预算汇总单位:元(人民币)序号项目名称预算小计备注一、工程建设直接费1电子警察系统23,325,5252智能卡口系统9,075,1383超速抓拍系统2,501,0004信号控制系统7,107,5005BRT信号控制系统2,936,5006电视监控系统7,534,4507流量检测系统6,110,725实用文档8交通诱导系统4,065,4559移动警务系统2,657,75010警车定位系统224,50011支队指挥中心软硬件支撑系统2,926,76612支队大厅及机房1,982,40013支队显示系统5,913,93214支队决策室284,68115视频会议系统193,02216大队指挥室及机房建设1,986,40017大队显示系统及其他硬件2,754,92818集成平台3,914,00019重点车辆监控系统500,00020交通信息服务系统1,050,00021交通工程改造预算19,639,000直接费总计106,683,672二、工程建设其他费1前期工作费(可研编制)320,051参照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按照0.3%计收)2设计费2,987,143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0号,(额度区间应收项目建设直接费用的2.8%)3监理费1,600,255参照《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2006年4实用文档月)和发改价格【2007】670号(公式:项目建设直接费用1.5%)4招投标代理费32,005参照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项目建设直接费用的0.03%)5建设单位管理费1,076,204参照财建[2002]394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15+(项目建设直接费-1.7千万)1.2%)其他费合计6,015,658三、预备费3,380,980按照项目建设直接费与其他费的和的3%计四、工程投资总价116,080,310十.2项目总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总额为116,080,310元,其中项目建设直接费用为106,683,672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为!公式不在表格中万元,预备费为3,380,980元。十.3项目运行维护经费项目运营维护费用,本次建设招标要求质保期为3年。保修期后对设备维护另行招标。实用文档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十一.1经济与敏感性分析依据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经济政策,在对交通量预测和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推荐的标准进行本项目在经济上合理性的分析论证,提出经济评价指标,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本项目经济评价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于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为依据。十一.2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利益出发,使宏观与微观效益相结合,用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在评价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建设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没有财务收益,因此本项目仅做国民经济评价。2、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有无对比法”。“有项目”是指建成本项目的情况下,市智能交通一期工程项目所需费用与产生的效益之和;“无项目”是不建设本项目的情况下,原有的智能交通系统所需费用与产生的效益之和。1)增量经济费用增量经济费用=“有项目”经济费用-“无项目”经济费用=“智能交通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经济费用”-“原智能交通系统所需费用”因此,本项目增量经济费用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2)增量效益市智能交通一期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增量效益包括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实用文档益、节约货物在途时间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节省运输成本(包括燃油效益、减少轮胎磨损、机件磨损)四个方面。3、经济评价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计算项目本身的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还应计算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由于目前对经济效益尚无统一规范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所以,在对市智能交通一期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只计算其实施给全体使用者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4、项目计算期内各年使用同一价格。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在计算期内各年均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5、项目评价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原则。十一.3国民经济评价参数选取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有关资料,确定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参数如下:1、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的重要的国家级参数,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经济处提供的参数为依据,社会折现率为8%。2、项目评价期:包括项目建设期和建设后预测年限,本项目建设期跨度为2年,对于交通管理项目的使用期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根据项目投资情况,设备费占80%以上,按照设备费折旧年限(一般为6~8年),确定本项目使用期为8年,因此本项目计算期为10年。十一.4国民经济费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包括: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运营成本支出。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对各项费用采用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实用文档十一.4.1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及调整本项目对建筑工程费用按影子换算系数1.1对投资估算费用进行换算。其它费用按影子换算系数1.0计取。十一.4.2经营成本及调整国民经济评价中各种计入成本的财务税费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费用转移的费用,不再计取。其它费用按影子换算系数取1.0计取。成本分析:(1)工资及福利费市2012全年人均年收入26895元,预测项目建成年职工的月工资为28509元,取14%职工福利费,共计32500元/人•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项目使用期内职工收入年均提高6%。(2)设备维护费指设备日常维护、软件升级的费用。每年按设备购置费的10%计列。(3)其它费用包括计入成本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各种基金及保险费等支出,按职工福利费的60%计。(4)基本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折旧年限按8年计算,残值率按4%考虑。(5)摊销费根据资本保全的原则,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按8年进行分摊,计入总成本中。在本工程中职工培训费用按8年平均摊销。十一.5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运行之后,将大大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交通指挥调度的智能化和办公自动化程度,产生的综合效益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一套实用文档完整的方法准确评价和预测系统带来的效益。国外一般对ITS评价包括:整体路网容纳能力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的缓解、路网负荷度降低、减少总出行时间或行程、减少延误、降低能耗、提高交通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根据美国运输部和ITSAmerican的《ITS投资与市场分析报告》,对美国300个大中城市的ITS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ITS投资效益比为5.7:1,其中拥堵最严重的75个城市的ITS投资效益比为8.8:1。ITS产生的效益包括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运行经费、减少能耗、减少管理费等几个方面。十一.5.1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1)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指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市国内生产总值为825.0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893.01元,预计项目建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564.45元,年人均工作时间(小时)=(年天数-周日-节假日)×每日工作小时=(365-104-11)×8=2000小时,每小时时间价值为人均每小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28元。(2)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万元/年)=旅客出行量(万人次/年)×旅客单位时间价值(元/时)×节约时间(时/人)×0.5(时间利用率)是旅客出行量为600389.55万人次/年。人均节约时间=乘车平均出行时间0.5小时×旅行时间缩短10%=0.05小时,则,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1693.43万元。十一.5.2节约货物在途时间效益节约货物在途时间效益(万元/年)=货物运输量(万吨/年)×在途货物平均影子价格(元)×折现率×节约时间(小时)÷(平均在途运行工作时间)货物在途时间价值以货物运送速度的提高引起资金周转期缩短而获得的效实用文档益来考虑。2012年全市公路货运量约为2536万吨,货物在市区平均走行距离约30公里,货物在途时间价格按每吨3500元计算,社会折现率8%,机动车平均出行速度为25公里/小时,按机动车通行速度提高15%来计算,平均在途运行工作时间按每天16小时,则每年节约的货物在途时间价值为:136.84万元。十一.5.3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减少交通事故节约效益(万元/年)=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费(万/年)×项目建成后事故降低率20%,计算知每年减少交通事故效益为9.4万元。十一.5.4汽车运输经济成本节省汽车运输经济成本节省主要指节省燃油消耗,车辆损耗(包括减少轮胎磨损、机件磨损,润滑及维修费用)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市机动车为58.67万辆,每车百公里平均消耗10升油,每升油8.0元,平均每车每日出行距离25公里,出车率40%。减少车辆损耗约10%。为简便计算,每车损耗按照占燃油消耗的15%估算,最终估算得年汽车运输经济成本节省效益约等于:3453.74万元以上四项共计:5293.41万元十一.6国民经济评价分析表十一-64国民经济评价项目总投资调整表国民经济评价项目总投资调整表序号项目财务费用(万元)经济费用(万元)调整系数1项目总投资10,668.3710,871.071.0192设备费9,188.629,188.6213建安费203.00223.301.14措施费72.8872.881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维护费、税金、电费、设1,184.871,184.871实用文档计费、管理费)表十一-65国民经济效益总成本费用表国民经济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1234578项目工资及福利费设备维护费电信租金摊销费折旧费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运营期201474.10939.16100.0011.251126.992261.231134.24201578.55948.55100.0011.251126.992276.331149.34201683.26958.04100.0011.251126.992291.861164.87201788.25967.62100.0011.251126.992307.851180.86201893.55977.30100.0011.251126.992324.321197.33201999.16987.07100.0011.251126.992341.301214.312020105.11996.94100.0011.251126.992358.811231.812021111.421006.91100.0011.251126.992376.871249.87表十一-66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序号11.11.222.12.234项目效益运营效益回收固定资产余值费用流量固定资产投资经营费用净效益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流量合计52767.0052391.34375.6620393.7010871.079522.6332373.31建设期20130.000.000.004348.434348.430.00-4348.43-4348.4320140.000.000.006522.646522.640.00-6522.64-10871.07实用文档运营期20145293.415293.410.001134.240.001134.244159.17-6711.9020155611.015611.010.001149.340.001149.344461.68-2250.2220165947.675947.670.001164.870.001164.874782.802532.5820176304.536304.530.001180.860.001180.865123.677656.2520186682.816682.810.001197.330.001197.335485.4713141.7320197083.777083.770.001214.310.001214.315869.4719011.2020207508.807508.800.001231.810.001231.816276.9925288.1820218334.997959.33375.661249.870.001249.877085.1232373.31计算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35.64%经济收益净现值(FNPV)(I=8%)16240.24十一.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项目在寿命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式中,EIRR为经济内部收益率,B为效益流入量,C为费用流出量,为第t年的净效益流量,n为项目寿命期。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35.64%。(2)经济净现值实用文档经济净现值(ENPV)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式中,ENPV为经济净现值,B为效益流入量,C为费用流出量,为第t年的净效益流量,n为项目寿命期,为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社会折现率8%):ENPV=16240.24万元十一.8国民经济评价结论该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35.64%,大于社会基准收益率8%;经济净现值(社会折现率8%)为16240.24万元,大于零。所以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该项目可行。十一.9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十一.9.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为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公众提供实时方便的交通诱导信息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管控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市智能交通的发展。全面提升市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实用文档十一.9.2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人口增多、汽车的数量持续增加,路网通行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日趋严重。能有效地缓解警力不足和交通事故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既减轻了一线交通民警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时间、空间上的“盲点”,扩大了交通管理的监控时段和监控范围,实现对车流量的智能化管控,有效地舒缓交通拥堵现象,保障城市畅通有序。符合实现绿色、节约型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目标。十一.9.3有利于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本项目全面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增强了打击各种犯罪能力,有助于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指数。项目建成后针对日常警务中处理有效报警量、报警相应时间警情定位时间、实施视频资源调取时间、视频图像质量等关键业主指标得到提升极大支撑了日常警务工作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十一.9.4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通过提升传统交通系统的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机动性、安全性、可达性、经济性,促进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目的,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9.5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交通污染已是城市污染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市作为省会大都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城市环境的保护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由于汽车启制动时排出的废气量是匀速行驶的7倍以上,因此,汽车启制动是产实用文档生城市交通污染的主要来源。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减少平均停车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废气排放量,既能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能为提升市城市形象发挥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在市整合共享了城市信息资源(包含公安资源和交通资源),提高了城市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水平,提升了城市智能交通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管理逐渐面临诸多难题,能源输配压力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交通拥挤,安全监管难度日渐加大,城市交通管理难度日趋加大等,必须借助城市的发展,应用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集感知、获取、传输、处理于一体的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广泛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以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更加精确高效,城市人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适,城市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优化,城市运行成本与效益更为集约,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而全面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建成将带动市基础设施层、智能交通运营管理和服务层的建设,为实现新型智能城市管理典型坚实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市智能交通的管理能力。本项目建成后将为禅城区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经济损耗、减少交通污染、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十一.9.6有利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本项目建成后,禅城区全区所有信号灯控路口将纳入区域协调控制系统进行集中协调控制,将有效改善城区的整体交通状况,减少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和停车次数,从而减少居民出行所需要的时间,方便广大市民的出行,同时,提升禅城区的交通环境,改善禅城区的城市形象,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增长。实用文档十一.9.7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由于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总是跟不上车辆的发展,必然导致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交通设施供应不足这个长期存在的矛盾更加尖锐,从而造成高峰期交通拥挤、事故现象严重,严重影响道路畅通与安全。建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不断挖掘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据国内已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城市统计,平均每辆车可减少停车次数25%,减少停车时间24.2%,提高运行速度20%。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必将有效的缓解禅城区的道路交通问题,为禅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十一.9.8有利于减少经济损耗由于交通阻塞,导致车辆行驶速度下降,延误增加等造成很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施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包括油耗增加、轮胎磨损加剧延误损失等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经济损失。十一.9.9有利于减少交通污染交通污染已是城市污染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城市环境的保护对其城市面貌、投资环境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城市交通污染主要是指废气及噪声污染,由于汽车启制动时排出的废气量是匀速行驶的7倍以上,因此,汽车启制动是产生城市交通污染的主要来源,实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后,可使控制区域内平均每辆车的停车次数减少25%,车辆排放的CO减少20%、HC减少13%、NOX减少6%,大大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十一.9.10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施后,车辆和行人在信号灯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通行权顺序地通过路口,减少车辆与行人相互冲突、干扰,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实用文档性,减少交通事故,更加有效的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一.9.1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的建设将有效减少路口车辆的违法行为,提高路口的安全性,交通流量采集系统的建设,使交通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路网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单独从车辆方面考虑或单独从道路方面考虑,都很难完美地解决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仅可提高车辆运营效率,降低事故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等,而且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需要的资金与建设道路的投入相比,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地最好方法之一。因此,加强交通组织,采用现代化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先进地交通控制理论科学管理禅城区的道路交通,挖掘现有道路网的潜力,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效率,实施现代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而且该系统的建立对于禅城区交通的发展,对禅城区全体居民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的实施必将带动禅城区全面、快速的发展。实用文档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管理十二.1风险识别和分析本项目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项目中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是:1、产品风险项目中所采用的设备等产品均为当前较为先进的产品,导致产品风险的因素有:(1)对产品的熟悉度不够(2)产品的早期服务依赖厂商(3)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2、技术风险系统集成项目中,技术力量是确保项目最终成功实施的中坚力量,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必须规避技术问题带来的风险。项目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风险因素有:(1)核心人才流失(2)缺乏培训(3)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4)应用领域的经验不够(5)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不熟悉3、成本风险成本风险是指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项目中提高成本的情况是经常的、多方面的。所以,成本风险也是经常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项目总成本包括设备成本、人员成本、商务成本和其他风险成本等。4、需求风险通常,项目在确定需求时都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混乱。若在项目早期容忍实用文档了这些不确定性,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当中得不到解决时,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威胁。如果不控制与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产品或者拙劣地建造正确的产品。项目对业主单位现有业务状况和业务需求的分析极为重要,不完善的需求分析也会导致项目的失败。项目中与客户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有:(1)对产品和产品需求缺乏清晰的认识(2)不断变更需求(3)缺少有效的需求变更管理过程5、相关性风险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独立的,总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链,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也将成为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风险环节。项目中存在的相关性风险有:(1)供应商链环节(2)承建商环节(3)用户交互人员和团体凝聚力6、管理风险项目的管理环节也是项目中的重要环节,项目中需要规避的管理风险有:(1)计划任务不明确(2)项目状态不明确(3)项目执行者、决策者职责不清晰(4)员工冲突十二.2风险对策和管理根据对项目中各类风险因素的分析,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已比较清晰,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如下的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1)制订风险应对计划,确定需要采取的应对各类风险的措施风险应对计划确定和指定一个或多个人承担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的责任,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别处理风险,在需要时将资源和活动加入到预算、进度计划和项实用文档目管理计划中。计划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必须与风险的重要性相符,能够低成本地及时地应付挑战,并且在项目环境下能够实现,由指定的责任人负责实施。2)建立和实施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严把项目周期各阶段的质量关项目设计必须符合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要求,必须符合经过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要求;项目招标,应选择有实力、技术先进、可靠性高、价格合理的公司;项目建设期间,宜聘请专业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提高项目效益。3)持续进行风险监测与控制项目应对计划中的应对措施在项目管理期间得到执行,但为了发现新风险和已经发生变化的风险,需要持续地对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识别、分析和预测新的风险,保持对已识别风险的跟踪,重新分析现存的风险监测不可预见事件的引发条件,监测残留风险,评审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
提供智能交通系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会员下载,编号:1700806464,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254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