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大国崛起的恩怨情仇
本作品内容为巴拿马运河:大国崛起的恩怨情仇,格式为 doc ,大小 184360 KB ,页数为 6页
('巴拿马运河:大国崛起的恩怨情仇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工程奇迹之一。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以一个国家的名字来为一条运河命名,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但是,这条运河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这个国家的运河,它是属于星条旗下的财产。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跋扈地说:“我们付了钱它就是我们的”。如果巴拿马政府关闭巴拿马运河,“美国军队就会进去关闭并修理巴拿马政府”巴拿马地图哥伦布的遗产1492年10月12日,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在横跨大西洋之后,到达了大西洋之滨的巴哈马群岛,发现了一块“全新”的大陆——美洲。但是哥伦布坚信自己到达的是印度,并给美洲当地的土著居民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印第安人。不管哥伦布出于什么原因把美洲认为印度,但是他的地理大发现还是为支持航行的西班牙女王带来全新的惊喜,西班牙率先从美洲掠夺巨额财富,并因此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够与葡萄牙抗衡的国家。在美洲大陆,西班牙人也凭借武力从客人一跃成为主人。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哥伦布铜像,为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四百周年而建显然,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的那一天,不仅是哥伦布航海生涯的颠峰,也是西班牙崛起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对于西班牙的特殊意义,10月12日,至今仍然是西班牙的国庆日。西班牙人未竟的愿望从成为美洲主人的那一天起,在美洲中部一带修建运河的计划便列入了西班牙人的日程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二十年后,西班牙人巴尔博亚发现巴拿马地峡,并成功地从大西洋沿岸穿越到太平洋沿岸。这一发现,使得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近五千公里,其地理意义绝对不逊于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西班牙人的这次穿越经历,使巴拿马地峡成为日后开凿运河最重要的备选地。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端卫星地图。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明确提出,中美洲需要一条运河。西班牙人开始为开凿运河在中美洲进行大规模勘查,并选定四个可供开凿的地点。但是,西班牙人的运河计划却几度搁浅。而这个计划几度搁浅的原因也正是修建运河的原因,那就是一夜暴富后的极度膨胀。西班牙人的自我膨胀使得它在欧洲四处树敌。另一方面,财富来得轻松的西班牙对于方兴未艾的工业革命和崭新的工商业方式并不感冒,他们就像中国的土财主那样,只是一味地买地、圈地,因此拥有很多殖民地。这样,当欧洲大陆的荷兰、英国凭借商业、工业迅速崛起之际,仅仅拥有殖民地优势的西班牙就开始了它的没落之旅,而在中美洲开凿运河的计划也就一再拖延。近三百年后,1814年,西班牙终于决定正式开始开凿运河。但正所谓事过境迁,今非昔比。在西班牙人准备为运河大干一场时,拉美独立战争已经如火如荼。已经是日落西山的西班牙不仅无力在拉美独立战争中火中取栗,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插足美洲事务,西班牙人的运河开凿计划再度胎死腹中。伴随着巴拿马地区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失去了中美洲的西班牙人永远地失去了开凿这条运河的机会。美国人本能的扩张1846年,建国仅仅5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就把目光瞄准了巴拿马运河。十九世纪中叶,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激战正酣。羽翼渐丰的美国以高度柔软的身段与拥有巴拿马地区的新格拉纳达签订协议,就开凿运河一事达成一致。很可能是为了解除英国的顾虑,在获得运河的开凿权之后,美国与英国达成协议,由英美两国联合保证运河的中立。虽然美国人没有能够让自己独霸运河却成功地解除了势力最为强大的英国凭借武力独占运河的危险。在初次提出运河计划的时候,美国人或许并不清楚运河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开凿运河的难度,他们或许只是凭借着本能的扩张雄心到处圈地。年轻的国家建设者凭着激情和梦想,为美国的未来孕育了一颗繁荣的种子。签订协议不久,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伴随着战争的结束,统一后的美国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经济水平直追欧洲强国,开始显示出一个大国的霸气。1869年,在旧的条约已经过期失效之后,美国与哥伦比亚(新格拉纳达1861年改用“哥伦比亚”之名)重新签订了关于运河的条约。此时的美国,虽然还没有成为全球霸主,但是对于控制运河乃至哥伦比亚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哥伦比亚政府开始以审视的眼光看待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欧洲大国。法国人遭遇滑铁卢在哥伦比亚警惕美国的同时,由法国主导开凿的苏伊士运河通航,这让哥伦比亚对法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78年,哥伦比亚毅然甩开美国人和此前的条约,重新与法国人签订协议,由法国人来承接这项工程。次年,在审议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会议上,美国代表的强烈反对在英、法、德等欧洲强国面前虚弱无力。法国人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正式开始运作运河工程,并由曾经主导开凿苏伊士运河的雷赛布作为工程指挥。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工程。但是,雷赛布照搬了他修建苏伊士运河的经验,完全没有考虑到巴拿马的特殊地理、气候等环境。雷赛布雕像,位于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出口,埃及塞得港。雷赛布希望利用巴拿马地峡众多的湖泊减小工程量,修建一条海平式运河。但是,施工四年后他才发现,巴拿马地峡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高出5、6米,根本修建不了海平式运河。另一方面,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巴拿马地峡潮湿闷热,疫病四处蔓延,同时密林中毒虫遍布简直是一座人间地狱。在法国人为自己决策的粗糙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作壁上观的美国当然不会放过刁难法国人的机会。美国人控制着唯一一个可以为运河工程运送物资的铁路,在这个铁路的使用上,美国人极尽捣乱之能事,使得原本就焦头烂额的法国人伤尽脑筋。在工程进行十年之后,1894年,筋疲力尽的法国人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美国:机会主义者难得的机会也就是在法国承认失败的这一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开凿一条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对于美国而言已经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战略意义。美国人敏锐地感觉到,他们必须掌控一条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快捷航线,而且不能让欧洲国家控制这种航线。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再次提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这一次,美国势在必得。为此,他们甚至放风,他们会在中美洲别的地方重新开凿运河,以对哥伦比亚政府造成压力。1902年6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议案,并授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支付四千万美元以获取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许可。但是,哥伦比亚人对美国政府充满了怀疑。两国之间虽然曾屡签协议,但是又屡被推翻。哥伦比亚甚至呼吁欧洲各国一起来帮助他们保证运河的中立地位。美国人为尽快拿到运河开凿权,决定绕过哥伦比亚,为此策划支持巴拿马独立出哥伦比亚。在美国经济、武力等多方支持下,1903年11月4日,巴拿马宣布独立。十几天之后,美国人从这个新政府中获得了运河的开凿权。在同巴拿马政府签订的协议中,美国取得了运河区永久的控制权,在巴拿马建立起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区。由于吸取了法国人的前车之鉴,美国人的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十年之后,美国人主导的运河工程便全面完工。1920年,美国正式开放巴拿马运河供全球使用。1913年10月10日,巴拿马运河凿通,人们聚集观看第一股水穿过运河西闸门。据不完全统计,在法、美两国开凿运河的工程中,共有七万多人死亡,其中包括不少中国工人大国的妥协在美国和巴拿马签订的合约中,运河区像一个国中之国,完全受美国控制,美国甚至在这里部署了一支军队。而且,根据这份合约,巴拿马运河区永久属于美国所有,美国只需要每年付给巴拿马一部分使用费。巴拿马人对这份卖国合约充满了痛恨,抗议行动时有发生。随着越战的失败,美国开始转变对拉丁美洲的态度,决定不再单纯依靠武力的威慑。为了缓和与拉丁美洲的紧张关系,重新部署自己的全球战略,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关于运河重新签署条约,约定美国于1999年将运河主权交还巴拿马。1977年9月7日,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和美国总统卡特在华盛顿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但是,美国人依然将巴拿马视为自己的后院。1989年,当巴拿马总统诺列加要求立即收回运河主权时,美国军队随即攻进巴拿马,迫使这位总统“自愿”走出藏身之所,到美国接受审判。幸运的是,1999年,无论美国有多么不情愿,他们将运河主权顺利地交还给了巴拿马。在大国之间争权夺利数百年后,小国巴拿马终于收回了原本就应该属于自己的运河。巴拿马运河对航运的影响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方便了几乎整个美洲东海岸与美洲西海岸以及与亚洲、大洋洲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距离,经过巴拿马运河与绕道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平均航程相差一万公里。而从美国东海岸到日本,也能缩短航程五千公里以上。从美国东海岸到美国在中太平洋以西的领土,航程能缩短二十多天以上控制着巴拿马海峡,美国人便可以方便地安排军舰在广阔的领土和战略要地间巡航。经过与绕道南美的航线对比图据统计,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达一万五千多艘,总吨位在一点五亿吨以上,货运量约占世界海上货运量的5%。约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运河,其中美国居首位,其次是日本。在从1914年运河通航后的86年中,共有近百万艘各种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自1920年运河向国际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60年中,美国从运河过往船只中收取的费用高达450亿美元,而巴拿马仅从美国人手中分得区区11亿美元。正是运河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美国人对于失去巴拿马运河才极不甘心。在收回运河之后,运河区的劳务收入和船只通行税,随即成为巴拿马的重要经济支柱。巴拿马运河的今日威胁与中国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在美国归还巴拿马运河之前,1997年,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旗下一家公司通过公开竞标,赢得了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侧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侧克里斯托瓦尔港二十五年的管理权。针对这一事件,当时曾有美国人大吹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人即将全面掌控运河在需要的时候甚至会封锁运河。在新世纪,当年近百岁的运河已不能满足新世纪的航运需要之时,巴拿马政府决定公开招标,对运河进行扩建。2005年10月,和记黄埔巴拿马港口公司与巴拿马政府签署新的投资协议,计划投资十亿美元用于运河港口的扩建工程,美国人再次抛出中国威胁论。巴拿马运河那么,今天的巴拿马运河,谁才是它的管理者答案其实很简单,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属于巴拿马政府,而具体的总负责人则由巴拿马总统任命。美国人所担心的中国威胁,其实只是由中国公司竞得了运河区两个港口的管理权。2006年,经过全民公决,巴拿马通过了运河扩建计划。2008年,武昌造船厂参与的美国财团获得巴拿马运河第三套船闸设计和建设竞标权。这个可能获得运河扩建部分工程的美国财团,居然混入了中国人,美国人是不是需要重新抛出中国威胁论运河扩建工程预计耗资83-200亿美元,耗时十年,被称为“本世纪的最后一项巨大工程”。工程完工后,运河的最大运输量将增加一倍。',)
提供巴拿马运河:大国崛起的恩怨情仇会员下载,编号:1700774501,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6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