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本作品内容为西藏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格式为 doc ,大小 222760 KB ,页数为 24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摘要】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对聂拉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聂拉木县有很多著名的山峰。分属8个主类、23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聂拉木县的旅游功能应定位为以欣赏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和独特的山峰。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关键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聂拉木县1聂拉木县概况:聂拉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聂拉木县地处东经85°27′-86°37′,北纬27°55′-29°08′之间。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定日、昂仁、萨嘎、吉隆四县交接,南与尼泊尔王国毗邻全县土地总面积8684.39平方公里,属农、牧、林综合性的半农半牧县。县辖5乡2镇45个行政村(居委会)1.4万余人。其中有500余名夏尔巴人。县人民政府驻聂拉木镇充堆村,邮编:858300。代码:542336。区号:0892。拼音:NielamuXian。1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聂拉木县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旅游资源品位高。1.1自然地理条件:聂拉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拉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m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m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门曲河、藏拉河等河流。聂拉木县波曲河终年水流湍急环城至樟木镇流向尼泊尔汇入印度洋。1.2社会经济概况:聂拉木县以实施“六大拉动战略”为突破口,使对口支援工作有力地迈出了理思路、抓起步,定制度、打基础,抓落实、见成效这三大步。去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亿多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011.92元,同比增长9.4%。打破瓶颈制约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拓宽筹资渠道,累计落实援藏资金809万元,援藏物资830万元(折价),其它援助30万元,总计1669万元。一年多来,共组织实施项目69个,项目总投资达1.07亿元。这些项目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方面,有效拉动了全县经济发展。促进边贸繁荣。聂拉木口岸是全区最大的国家一级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聂拉木县县委、县政府切实抓住边贸这个“龙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口岸发展的意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聂拉木县,搞活区域经济,推进边贸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去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000万美元。优化产业布局。聂拉木县突出做好“农牧特色”、“藏药特色”、“边贸特色”这三篇特色文章,在打造主导产业、拳头产品、特色经济上狠下功夫。争取山东省投资1000万元实施聂拉木藏药厂技改工程,集中力量发挥好藏药生产这个优势;制定出台了《关于2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聂拉木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去年,全县个体私营户达603家,从业人员1260人;吸引国内外游客72万人(次),实现收入3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提升经济质量,重点抓了聂拉木藏药厂技改和GMP认证工作,促进产品升级,使该厂从手工作坊跃升为年生产总值达5000万元的全区医药生产骨干企业,大大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建立并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牧科技推广力度。锁作开发区建设项目已成为全地区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样板工程。激活增长潜力狠抓企业改制工作制定出台了《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意见》,将已闲置1年多的希峰宾馆进行了保值出让,收回资金172.9万元,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去年10月,将全县的供水、供电企业与政府脱钩,组建了县水电公司和聂拉木口岸水电公司,使之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增强了企业活力。推进活商增收步伐抓有形市场建设和无形市场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全县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兴商;以县城驻地和樟木镇为重点,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先后投资1亿多元,重点实施了樟木镇滑坡治理和县城自来水、道路建设等一批基建项目;目前,全县商业网点达626个。一手抓营销,以销促产;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神猴牌”藏药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已在内地大中城市建立了18家代理机构,并和山东省、烟台市两家电视台初步达成了75万元的免费广告协议[1]。2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调查2.1秀丽风景聂拉木县属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有两个核心保护区(希夏邦玛峰和雪布岗核心保护区),一个科学实验区(聂拉木科学实验区)和波绒乡牧业经济发展区及亚来、门布、琐作、聂拉木县乃龙兼农兼牧经济发展区。境内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樟木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珍稀树木。其中药用植物繁多,主要盛产虫草、贝母、当归、雪莲等130种名贵药材。珍禽异兽繁衍生息,主要有獐子、雪豹、小熊猫、藏雪、黄羊、藏野驴等100余种。在县境内还矗立着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七高峰——希夏邦3马峰和8座海拔7000m以上的雪峰。这里有风光秀美的天然风景,温暖湿润的自然气候,风姿多彩的冰山大川,滔滔不绝的高山银河,碧波万顷的肥沃良田、飞流千丈的溪流瀑布,神密的原始森林,独特的藏传喇嘛庙、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朴实的农牧民在这里世代生活。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和科研考察团[2]。2.2气温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湿润,北部干冷。降水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2638.9小时。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mg[3]。2.3野生动植物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达50多科160种。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及畜种资源。熊猴、长尾叶猴、狼、赤狐、藏狐、棕熊、黑熊、小熊猫、黄喉貂、香鼬、小爪水獭短、尾狸丛林猫、兔狲、金猫、豹猫、猞猁、雪豹、西藏野驴、野猪、喜马拉雅麝、赤麂、藏原羚、鬣羚、斑羚、喜马拉雅塔尔羊、岩羊、盘羊、赤麻鸭、翘鼻麻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鸢、苍鹰、雀鹰、草原雕、玉带海雕、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白尾鹞、猎隼、燕隼、藏雪鸡、红胸角雉、血雉、棕尾虹雉、黑颈鹤、楔尾绿鸠、西藏毛腿沙鸡等。植物2348种,其中被子植物2106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222种,苔藓植物472种,地衣植物172种,真菌136种。长蕊木兰、水青树、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堂、假人参、胡黄莲、长叶云杉、喜马拉雅长叶松、桃儿七等[3]。2.4波曲河中国与尼泊尔的界河.波曲河亦称“波曲果曲”(尼泊尔语),意为“西藏河”。发源于西藏聂拉木县波绒乡,全长445km,流域面积30260km2。经聂4拉木县城到樟木镇流经尼泊尔王国后汇入印度洋,为聂拉木县的主要河流。波曲河上游段称为“麻章藏布”。流域内有天然牧场和农田,河内出产黄鱼、花鱼等鱼类[4]。2.5希夏邦玛峰希夏邦玛峰,梵文亦称“高僧赞峰”,意为尊者之居。它海拔8012m,位于北纬28.3度,东经85.7度,坐落在聂拉木县境内,是世界上十四座海拔8000座米以上高峰的最后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整个山体完全在我国境内的8000m以上高峰。该景区位于聂拉木县西北部,距县城大约85km。从拉萨乘车沿公路经日喀则、定日到景区约750km。另外,从阿里方向经吉隆县到达大本营[2]。希夏邦玛峰居于喜玛拉雅山脉脉脉中段,东北距珠穆朗玛峰120公里。希峰周围雪峰拥簇,东面是凌云崛起的摩拉门青峰,海拔7705m,北面屹立着海拔7356m的卫峰,三座高峰如同一座倒立的银鼎耸立在云雾之中,蔚为壮观。希夏邦玛峰是由相距很近,高差不大的三座姐妹峰组成。最高处的雪峰是主峰,主峰西北400m的山峰海拔8008m,主峰西北700m处冰雪岩石相交的山峰海拔7966m。希夏邦玛峰北坡连接着广阔无垠的希夏邦玛大草原。草原上奔驰着成群的野驴,散布着一个个清如明镜的高山湖泊,其中佩古错和浪强错是两个最大的湖,佩古错湖中有几个小岛是鸟类的天堂,每年春季,成群的斑头雁、赤麻鸭等在这里繁衍后代。2.6聂汝雄拉聂汝雄拉景区位于中尼公路上,南距县城45km,北至定日(协格尔)约150km,海拔5100m左右。山口所在地为朋曲河上游与喜马拉雅山南坡波曲河之间的分水平台,平台宽达7-8km,开阔、平坦,与喜马拉雅中段的雪峰,联成一道雄伟的白色屏障,矗立在山口南侧,其最西边是希夏邦玛峰,峰体雄浑伟岸、白雪皑皑。山口平台发育着由高山蒿草组成的高山草甸,其间生长5着垫状点地梅、藓状蚤缀等高原特有的座垫植物。广袤的山口平台是当地重要的高山牧场,蓝天、白云、雪山、绿草、羊群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山口玛尼堆上七色经幡随风招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奇妙感觉。聂汝雄拉上新统和更新统剖面本剖面位于聂拉木县城北45km处的聂汝雄拉南坡至中尼公路第63道班两侧,包括上新统,下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三个地层单位。中更新统是磨圆度和分选度较好的砾石层组成,广泛分布于聂汝雄拉平台上,为一套冰水沉积物,下更新统分布于山口南侧山坡,由棕黄色砾石层的粉砂与细砂组成,含有多种介形虫类化石等,上新统在第63道班(达递)附近,由灰白、灰黄及紫色中细砂岩石组成,岩层中央有多层紫红色铁质砂岩层,地层中含有三趾马等动物化石,丰富的瓣鳃类动物化石和植物及植物孢粉化石[4]。2.7亚来乡泉化沉积亚来全新统泉化沉积:亚来乡位于县城以北34km的中尼公路上,在亚来乡南2公里的公路的东侧,分布着大面积的钙质泉化,泉化下至今仍有钙质矿泉水涌出,其味甘美,据说还有医疗作用,因此,该地成为往来旅客参观与扎营之地。泉化处海拔4300m,前缘高出波曲2m,向山麓逐渐增高,地面倾角约3度。泉化为致密层状及鲕状和汽孔状的碳酸钙沉积,泉水出自东侧奥陶系灰岩。由于在泉化的剖面中上层发现有植物化石如:忍冬、荚迷、杜鹃、蔷薇、绣线菊、鼠李等而引起科学家的重视,并以此来推论喜马拉雅上升的速度。此外,在地面上还多次采集到属中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核、石片、石页,圆头刮削器等旧石器,根据科学家推断,亚来泉化形成的时代为早、中全新世。根据上述特点以及良好的营地条件,亚来泉化附近可以建一些旅游服务设施,为游人游览提供条件,并成为聂拉木地层剖面景区的服务中心[4]。2.8溶洞景区在距县城北部约30km通拉山口处,有一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口仅容一人出入,但进入洞内后,里面面积陡然增大,四壁、中央各种奇形怪状的溶岩6犬牙交错,洞内漆黑无比。天然形成的这一溶洞,在地质科学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并且能为地壳变动,河流进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2.9希夏邦玛冰川景区希夏邦玛峰是仅次于珠峰的本区冰川最发达的地区。全区有冰川789平方公里,其中超过5公里的山谷冰川26条,10km以上的冰川10条,其中野博康加勒冰川是希峰北边最大的一条山谷冰川,全长12.5km,冰川面积20.02km2,其雪线高6000m,末端5530米。上游5900-5800m,为雏形冰塔区,5600-5900m为冰塔区,5600-5530m为表碛丘陵区。景区位于野博康加勒冰川北侧终碛垅的登山大本营,海拔5114m。在野博康加勒冰川西侧,发育着希峰最宽的复式山谷冰川-达曲冰川,其面积34.79km2,向下延展到5360m,冰塔全长4.5km。希峰地区的上述两冰川都发育着美丽非凡的冰塔林,长达几千米,与珠峰绒布冰川相比,这里的地形更为开阔,又有另一翻冰晶世界的景观。这里由于交通不便,目前除少数攀登希峰的登山者途经观赏外,鲜有人至,故也属于未来等待开发的景区[2]。2.10佩古错景区佩古错是保护区最大的湖泊,距希夏邦玛峰西北55km,面积300km2。湖水南淡北咸,开阔的湖盆、碧蓝的湖水与周边雪山交相辉映,形成粗犷的高原风光。游客去佩古错旅游,一般在拉曲附近的草地上扎营,这里有大面积茂密的沼泽草甸,西藏嵩草形成一个个塔头甸子,构成奇特的湿地景观。由于草甸中繁花似锦,水美草肥,所以成为鸟类的天堂,夏季赤麻鸭、斑头雁、凤头潜鸭常来此繁育,极为珍贵的黑颈鹤夏季也常到湖边沼泽中落户。据推算,佩古错年鱼生产量最高达3000t,最低1200t,这里还是较好的垂钓场所,周围水草丰美是西藏野驴的主要栖息地,最多的成群野驴上百头,它们常与草场上的牦牛和羊群及牧民和蔼相处,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合谐共存的奇特景观。佩古错水质清澈,水色碧蓝,岸边为广阔的草场,远处林立着摩天7的雪山,湖边水鸟成群,湖中游鱼穿梭,周边牛羊遍野,野驴成群,是一个集各种景色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开发前景极具潜力[2]。2.11达惹错景区达惹错,藏语之意为酸奶湖,其名出处无从考证。该湖位于聂拉木县城西北7公里,有小路相通。由于当地居民将该湖认作神湖,故每年有许多人来此转湖。达惹错湖泊面积不足0.25km2,但风景秀丽,其湖面呈卵圆形,深深嵌入山地中。湖边山坡长满各色杜鹃,春天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美丽非凡,尤令人赞美的是从湖的东南侧可以遥望希夏邦玛峰,碧蓝的湖水与雪山、蓝天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达惹错南方耸立着6600余米的古林钦康日,雪山冰寒发育,雪峰下部分布有美丽的冰塔林。从聂拉木县城到达惹错一天可以轻松往返,对从南线尼泊尔北上高原的游客来说,聂拉木至达惹错是一条很好的适应高原气候的旅游路线。2.12郭骆强错与郭骆错景区本景区位于希夏邦玛峰西侧的7299的岗彭庆雪山下,该雪山主线在6000m以上,由十余座6200-7000m的雪峰组成。郭骆强错位于岗彭庆雪山东侧冰川末端,为一个长圆形的。湖平面海拔5300m,终端为冰碛物所阻,未见出水口,湖水下渗注我曲马曲,湖泊面积6km2。湖西侧冰山耸立,南北侧为笔陡的岩壁,山光水色,极为壮观,郭骆错为岗彭庆主峰的东南延伸山脊海拔6557m和支峰冰川形成的堰塞湖,湖泊呈香蕉状,长6公里,宽约1公里,面积与郭骆强错相仿,湖泊东北端有出口通往峨曲玛曲。湖面高程5200m,上述两湖位于希夏邦玛峰登山大本营西南10余公里,为登山大本营景区的分景开发区[5]。2.13阿当温泉景区8本景区位于中尼公路上亚来乡南3km的阿当附近,海拔高4500m,泉水湿度10度,属冷泉类,涌水量每秒1000l,该泉水各项化学指标优良,固定物总量0.32,属于重硫酸盐-硫酸钙亚型水“Hco3-So4-Ca-Mg”。本泉为良好饮用水,传说可治多种疾病,为此结合其泉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的特点以及该地点处于西去希夏邦玛峰大本营、东去老定日二条徒步旅游路线的中转地[5]。2.14立新森林景区立新村位于珠峰保护区南大门至聂拉木口岸的东南侧,距樟木镇约3公里,是本县仅有的几个夏尔巴人居住区之一,为此,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观光景区。立新村东侧是平均海拔5800m的巴热康日雪山,西缘与南则是深邃险竣的波区和宗曲峡谷,区内山高谷深,地势差异极大。由于南侧已无高大山脉屏障,印度洋暖温气流沿南北走向的波达柯西河谷直接影响本区,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气候温暖湿润,森林郁密,成为保护区以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为特色的著名森林景区。该景区核心部位位于青漳布谷地。在谷地阴坡自低至高分布着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山地暖温带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亚高山寒温带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其中薄片青冈和曼青冈群落在珠峰自然保护区仅见于此地。立新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自然景观资源,尤其是在森林中还栖息着许多珍惜动物:如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红胸角雉、赤鹿、金钱豹等[2]。2.15德庆塘森林景区本区位于县城南20余公里的曲乡西侧山谷。山谷西北侧是海拔6637米的古林切康日雪山,其冰川融水注入德庆塘,形成谷地秀丽的山水风光。德庆塘9谷地海拔在3300-4000m之间,由喜马拉雅冷杉组成的亚高山阴暗针叶林和由糙皮桦组成的大片阔叶林[3]。2.16佩古错高寒草原景区本景区位于佩古错南岸和佩古错岗日之间的广阔地域,这里是观赏佩古错、希夏邦玛峰和高原野生动物的综合景区。本区的高寒草原主要由紫花针茅、青藏苔草、藏沙蒿、固沙草和三角草群落组成,群落盖度在30%左右,草层高20lm。本景区的高寒草原是整个保护区发育最好的草原,由于水草肥美这里是当地重要的牧场,也是藏野驴等食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佩古错附近洁白高耸的雪山、碧绿的草原、蔚蓝的湖泊和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保护区主体部分-藏南谷地的独特景观[4]。2.17佩古错沼泽草甸景区沼泽草甸系指湖泊、山间盆地、河流低阶地长期有浅层积水的沮洳地带,这里土壤处于过湿状态,生长有各种湿中生的草本植物,并构成特殊景观。景区为观赏高原湖泊-佩古错、高原野生动物藏野驴与周边雪山的综合景区。沼泽草甸是夏天候鸟的主要觅食地,由于这里有丰富的饵料,佩古错的鱼也常常来此觅食、交配与产卵,所以佩古错附近的沼泽地是观赏野生鸟类的最佳场所,也是垂钓爱好者钩鱼的好去处。佩古错也是观赏日月星辰,云雨虹霓等美丽壮观奇特罕见的天文现象的极佳景区。由于周围的地势十分开阔,皓月星空可以十分完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这里最有特色的是日出景观,由于东西向藏南谷地延展于佩古错南缘,由此东望可毫无遮挡一览无余地看到东方地平线,清晨血红的朝阳从天地交界处冉冉升起,朝霞撒满天际,呈现出保护区最壮观、最美丽的日出景观[6]。2.18潘杰林寺(格鲁派)景区10位于县内江林村中尼公路旁,此地主要以米拉日巴修行洞“聂拉木主巴普”著称。洞内有奇特的大岩石和岩石柱,传说是米拉日巴当年在此修行前与弟子热穷巴神变的结果。潘杰林寺1675年由第五世达赖喇嘛创建。1984年县政府投资20万元又重新修建,寺庙大殿一层楼面积8个柱子,大殿门左侧为米拉日巴修行洞,封闭式的修行洞与整体寺庙建筑形成了统一的合体,潘杰林寺1959年前属拉萨市色拉寺敏扎仓管辖,寺内编制喇嘛为40名。县内江林村和曲乡村69道班附近分别有当年米拉日巴的修行洞,每年旅游季节可吸引上千名国内外旅游者和朝圣者。2.19古战场遗址景区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域聂拉木、定日、定结、吉隆四个县境内最引人注目的是18世纪末廓尔喀人(现尼泊尔)入侵西藏的战场遗址。1788年,廓尔喀侵略者占领了聂拉木、吉隆、绒辖三个地方,一些寺庙里的灵塔、佛像、金银财宝等大量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掠夺。1789年,中尼两国在现吉隆镇帕巴寺附近举行了和谈,当时的中方代表在侵略军武力威胁下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1791年,廓尔喀人又在聂拉木“雪康”大楼(现存墙基)以和谈为名,杀死西藏官员代表和随同人员,并绑押西藏两名官员被送到加德满都关押。当年侵略军攻打定日协格尔寺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无奈侵略军又向日喀则挺进。1792年清朝宫廷福康安奉命率1700余人开往前线与藏军联合作战,藏汉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将侵略军全部驱逐出境,被占领的聂拉木等地全部收复。3聂拉木县旅游资源类型3.1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0)》的方法进行分类调查,在聂拉木县的旅游资源有8大主类、23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113.1.1地文景观地文景观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成的具有观赏和研究价值地表型态的自然综合体。聂拉木县主要地文景观有溶洞景区、希夏邦玛峰、聂汝雄拉、聂拉木标准地层剖面景区等。3.1.2水域风光水域风光是指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配合下形成不同水体景观,即水域风光。聂拉木县水域风光有波曲河、希夏邦玛冰川景区、佩古错景区达惹错景区、阿当温泉景区、郭骆强错与郭骆错景区等。3.1.3生物景观生物景观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物体的总称。作为旅游的生景观,主要是指有动植物及其相关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各种过程现象。聂拉木县主要生物景观立新森林景区、佩古错高寒草原景区、德庆塘森林景区等。3.1.4气象与气候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是指可以观赏的日月星辰,云雨虹等美丽壮观,奇特罕见的天文景观现象。聂拉木县气温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湿润,北部干冷。降水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2638.9小时。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mm。3.1.5遗址遗迹遗址遗迹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或掩埋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迹和遗物,排除了保存完整的、或仍在使用的或得以发12展的人类历史产物,如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古墓以及与现代社会文化联系密切的历史城市、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聂拉木县遗址遗迹有古战场遗址景区等。3.1.6建筑与设施建筑与设施是指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聂拉木县建筑与设施有潘杰林寺(格鲁派)景区等。3.1.7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因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具有旅游文化内涵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总称。聂拉木县旅游商品有青稞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占西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6%-60%,有的地区多达80%以上。青稞籽实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5%左右。围裙、氆氇、柳条筐、酿酒坛、酥油壶、火罐、水坛、花盆等。3.1.8人文活动人文活动类型旅游资源是指那些以社会风情为主体,反映社会风貌,人文意识,人文教育以及人文文化等内容,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的活动性,过程性旅游资源[6]。表1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系统主类基本类型数量地文景观珠峰保护景区、溶洞景区、希夏邦玛峰、聂汝雄拉、忍冬、10杜鹃、荚迷、蔷薇、绣线菊、鼠李水域风光朋曲河、绒辖曲、波曲、斗嘎尔河、吉隆藏布、佩古沼泽草甸、8希夏邦玛冰川、麻章藏布生物景观希夏邦马峰大草原、立新森林景区、德庆塘森林景区、佩古错高寒草原景、天麻、锡金海棠、假人参、胡黄莲、长叶云杉、喜马拉雅长叶松、桃儿七、熊猴、长尾叶猴、狼、赤狐、藏狐、棕熊、黑熊、小熊猫、黄喉貂、香鼬、小爪水獭、短尾狸、62丛林猫、兔狲、金猫豹猫、猞猁、黑颈鹤、西藏野驴、野猪、雪豹、喜马拉雅麝、赤麂、藏原羚、鬣羚、斑羚、喜马拉雅塔13尔羊、岩羊、盘羊、赤麻鸭、翘鼻麻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鸢、苍鹰、雀鹰、草原雕、玉带海雕、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白尾鹞、猎隼、燕隼、藏雪鸡、红胸角雉、血雉、棕尾虹雉、黑颈鹤、楔尾绿鸠、西藏毛腿沙鸡天象与气彩虹、云雾、冰雹、晚霞、朝霞5候景观遗址遗迹古战场遗址景区1建筑与设施潘杰林寺(格鲁派)景区1旅游商品虫草、贝母、胡黄连、三七、牦牛、天麻、雪莲花7人文活动燃灯节、望国节、聂拉木新年、萨嘎达瓦节44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评价4.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的鉴定。旅游资源评价在国外已有多年渊源.在我国,该研究也有10余年历史.如刑道隆保继刚杨桂华等都提出了各自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共分为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我们所查明的聂拉木县有50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属8大主类、23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从聂拉木县旅游资源结构看,聂拉木县旅游资源的主类占全国总的主类比例为;亚类占全国总的亚类比例为;基本类型占全国总的基本类型比例为。表2聂拉木县旅游资源类型地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聂拉木县81002374.194528.914总之,聂拉木县旅游资源特丰富,尤其是生物资源、地文景观建筑设施等。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其结果见表3、表4。表3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级别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未获等级值域9075-8960-7445-5930-4429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6]。表4聂拉木县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地点名称优良级的旅游资源普通级的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聂拉木县68682表5旅游资源类型评价等级表级别类型五级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虫草天麻贝母、唐卡、立新森林景区、希夏邦玛冰川景区、野生动植物四级秀丽风景、佩措景区、达惹措景区、郭路强错与郭路错景区、阿当温泉景区、德庆塘森林景区、佩古错高寒草原景区、佩古错沼泽草甸景区三级古战场遗址景区、燃灯节、潘本林寺景区、亚来乡泉化沉积、希夏邦玛峰、气温气候、锡金海棠、假人参、胡黄莲、长叶云杉、喜马拉长叶松、桃儿七二级聂汝雄拉、波曲河、望国节、萨嘎达瓦节、聂拉木新年、聂拉木的森林云雾、聂拉木茶馆、聂拉木葬地、长蕊木兰、水青树、西藏延龄草、黑熊、棕熊、小熊猫、黄喉貂、小爪水獭、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喜马拉雅麝、马黑熊、麝、藏原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鸢、苍鹰、、雀鹰、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白尾鹞、猎隼、燕隼、藏雪鸡、血雉、黑鹇、楔尾绿鸠一级聂拉木县与樟木口岸的桥、溶洞景区、熊猴、长尾叶猴、豹、雪豹、西藏野驴、黑颈鹤、玉带海雕、塔尔羊、红胸角雉、棕尾虹雉、胡兀鹫4.1.1类型较为齐全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方法进行分类调查,在整个县域中,具有评价体系中8个主类,23个亚类,45个基本15类型。说明聂拉木县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位高,在西藏自治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组合良好[5]。4.1.2资源品位较高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方法进行评价,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惜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环境保护等要素方面,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值,而边境特色资源则可成为吸引较多游客的买点。4.1.3空间组合好在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位高的基础上,各资源单体之间组合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气势磅礴的高山、冰川河流和恬静宜人的乡村、细腻内蕴的寺庙等结合良好。由于聂拉木县海拔条件较为特殊,既有偏低海拔的雪域高原景观的垂直带分布较好,且各种景观在空间上组合良好[5]。4.3资源特色4.3.1气势磅礴的雪山冰川聂拉木县的另一特色是发育在这里的山谷冰川。据调查,发育在这里的冰川总面积达789km2,白色的冰川象一条条银色的巨龙起伏蜿蜒在深谷之中,其中10km以上的冰川有十条。在这银白色的“凝固”的大地上,有的地方冰雪厚达100多米。北坡的野博康加勒冰川是希峰北坡最长的一条山谷冰川,也是朋曲河的源头。冰川长达12.5km,从海拔5600m至5900m处是绵延起伏的冰塔林,希夏邦玛峰南坡冰川与北坡冰川截然不同,南坡主冰川富曲冰川长约16.2km,冰川上覆盖着一层岩屑,没有美丽的冰塔。希峰的冰川是珠峰自然保护区内三个较著名的冰川之一[7]。164.3.2蔚为壮观的渴谷佩古错景区、达惹错景区、佩古错沼泽草甸景区、阿当温泉景区、郭骆强错与郭骆错景区等。4.3.3神秘独特的民族文化夏尔巴人是聂拉木县一个比较特殊的民族,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夏尔巴族人与中国的藏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他们操藏语方言,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北部的高山地带。夏尔巴人中国西藏现也有不少夏尔巴族人从事登山活动的多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锡金邦的山居民族,与菩提亚人有亲缘关系。雪巴人属西藏文化和血统,操藏语方言,人数约120,000,以喜马拉雅高山上的挑夫著称。一位雪巴人的登山者诺尔盖和希拉里爵士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雪巴商人须翻山越岭把稻米运到西藏,换取食盐。除农业活动和牧牛外,雪巴人也做羊毛加工。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立新公社(包括雪布岗)和定结县的陈塘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口有12000多人。“夏尔巴”,藏语意为“东方人”。夏尔巴人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立新村夏尔巴人的语言,其语法结构与藏语基本相同;陈塘夏尔巴人的语言较杂,既有藏语、尼语、还有土语。夏尔巴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名字与藏族相似,但不冠房名。有种姓。立新村夏尔巴人的种姓有五种,即色尔巴、嘎尔札、撒拉嘎、茄巴、翁巴。陈塘分两种,即提嘎瓦、从巴瓦。夏尔巴男子穿羊毛织成的白色短袖外套,沿边镶有黑色羊毛,叫作“普都”。腰间插一把叫“果奔”的弯月形砍刀;女子穿色彩鲜艳的长袖衫,下身围一条花筒裙,外面罩一件手工制作的白羊毛坎肩,叫“帕多”,梳一根长长的带红穗的发辫,还喜欢戴金玉耳环。他们能歌善舞,音乐曲调悠扬而文雅,舞蹈动作与尼泊尔、巴基斯坦的一些民间舞蹈很相似。每逢节日或遇喜事,都要合家欢聚,一边饮酒,一边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夏尔巴人聚居地靠近喜玛拉雅山区,海拔近5000m。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他们也因作为珠峰向导逐渐为世人所知。他们自1921年受雇于英17国队负责高山运输后,雇夏尔巴人登山成为传统。每年攀登珠峰时,最大的登山队就以“盟主”的身份召集各国队伍,出钱、出物,夏尔巴人请夏尔巴人先行上山修“路”。夏尔巴人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架设全长达7000m至8000m的安全绳。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端用冰锥固定进千年岩冰,垂下的绳子,就可以起到导路、辅助攀爬和一定程度上保障队员安全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夏尔巴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登山者充当向导和挑夫,他们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有许多人经过培训后会讲英语,又有登山技巧,几乎每支登山队伍中都有夏尔巴人。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创下了“三个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珠峰遇难人数最多(约60人)。夏尔巴人在人类攀登珠峰史上功不可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7]。4.3.4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聂拉木县拥有众多种类的动植物。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达50多科160种。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及畜种资源。熊猴、长尾叶猴、狼、赤狐、藏狐、棕熊、黑熊、小熊猫、黄喉貂、香鼬、小爪水獭短、尾狸丛、林猫、兔狲、金猫、豹猫、猞猁、雪豹、西藏野驴、野猪、喜马拉雅麝、赤麂、藏原羚、鬣羚、斑羚、喜马拉雅塔尔羊、岩羊、盘羊、赤麻鸭、翘鼻麻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鸢、苍鹰、雀鹰、草原雕、玉带海雕、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白尾鹞、猎隼、燕隼、藏雪鸡、红胸角雉、血雉、棕尾虹雉、黑颈鹤、楔尾绿鸠、西藏毛腿沙鸡。植物2348种,其中被子植物2106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222种,苔藓植物472种,地衣植物172种,真菌136种长蕊木兰、水青树、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棠假人参、胡黄莲、长叶云杉、喜马拉雅长叶松桃儿七等[7]。5聂拉木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议185.1提升旅游环境质量确立旅游环境工作的重点。提高管理者旅游环境保护思想意识。开发旅游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是让管理者明白旅游环境影响的实质,跳出“环境”就是“卫生”的狭隘认识,提高旅游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可以通过考查、培训以及建立景区环境考核等监督体制来实现。建设旅游环境监测系统。旅游环境监测系统的目的是通过选择合理科学的旅游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旅游和非旅游活动给旅游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适当的处理,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提供科学依据。5.2畅通旅游交通设施完善路口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标线和旅游景区导引,方便游客进入聂拉木县旅游;增加景区之间的连接线路,使主要旅游道路形成环线,适当提高旅游道路建设标准;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交通服务质量。5.3打造旅游品牌形象持久宣传主题形象,围绕主题形象定期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形象;加强旅游形象整体宣传促销;加强旅游形象宣传的多层面合作,使之成为系统工程;坚持把旅游形象促销与旅游产品促销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注重与周边县的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促销整合。5.4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打造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们西藏主要经济来源与旅游等方面,所以聂拉木县为了旅游者来旅游更完善地把旅游业发展提升到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加以重点研究和培育。具体的旅游发展思路为按照县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布局,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徒步旅游,民俗旅游,科考旅游等特色旅游业,争取把聂19拉木县打造成西藏,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5.5加大对旅游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聂拉木县发展旅游业面临很多种问题和不足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产业,对有关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加大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培养专业人才。目前聂拉木县从业人员不足,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结构劳动技能水平等都远远不能适应聂拉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中导游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旅游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人才也严重不足,影响了聂拉木县旅游业潜力与优势的发挥[8]。参考文献[1]http://www.tibetinfor.com/area/rkz/dqxs/200312003101692519.htm[2]http://www.xizang.gov.cn/loadTourTraffic.do?contentId=3422842010.11.03[3]《西藏行知书》文图曹凤英。广东旅游出版社.[M]56-60[4]http://www.lavago.com/scenery/peikucuo.html2010.08.15[5]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GTZY200503033.html2010.06.24[6]《旅游资源开发》/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编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M]30-150[7]http://nielamuxian.cn/gov.htm2010.07.30[8]http://baike.baidu.com/view/109432htm2010.11.06附表1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的旅游资源统计表单体序号单体名称类型行政位置级别01秀丽风景BAF(BAABCBACACDCAAE)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的一个核心四级02气温气候DBC(DBDDAA)聂拉木县内三级03野生动植物CBA(CDCCDBCDACCA)聂拉木木境内五级04波曲河BAA(CDA)泥泊尔河段二级2005希夏邦玛峰ACA(CDCCDB)聂拉木境内三级06亚来乡泉化沉积BDB(ABF)亚来乡三级07聂汝雄拉AAA(CCA)中尼公路二级08溶洞景区ACL距县城北部约30km通拉山口处一级09希夏邦玛冰川景区BFA(CDC)珠峰的本区冰川最发达的地区五级10佩措景区BBA(CDCCDBCCA)距希夏邦玛峰西北55km处四级11达惹措景区BBA(CCACDA)聂拉木县城7km处四级12郭路强错与郭路错景区BBA(AAACDA)希夏邦玛峰西侧的7299的岗彬庆雪山下四级13阿当温泉景区BDA中尼公路上亚来乡南3km的阿当附近四级14立新森林景区AAB(ACGACLCAACDCCDBCBA)珠峰保护区南大门至聂拉木口岸的东南侧五级15德庆塘森林景区CAA(CCBACD)曲乡的西侧山谷四级16佩古错高寒草原景区CAB(CCACDBBBACDD)佩古错南岸和佩古错的港口之间的广阔地域四级17佩古错沼泽草甸景区CBA(BBB)佩古错高寒草原四级18潘本林寺景区FAC(FBBEBAECKFCA)聂拉木县江林村中尼公路旁三级19古战场遗址景区EBB(EBC)聂拉木县珠峰自然保护区内三级20燃灯节HCE(HCB)藏历11月三级21望国节HCB(HCC)农历丰收之前二级22萨嘎达瓦节HCE藏历4月5日二级23聂拉木新年HCB藏历12月1日二级24唐卡GAE聂拉木境内五级25虫草天麻贝母GAG(GADGAA)聂拉木境内五级2126聂拉木县与樟木口岸的桥FFA樟木口岸一级27聂拉木的森林云雾DBA聂拉木森林景区内二级28聂拉木茶馆FAF(FAGGAAFDH)聂拉木县城二级29聂拉木葬地FEB聂拉木县境内二级30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CDB(CAACDCCBA)定日县和聂拉木县交界处五级附表2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评价对象评价因子总分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观赏游憩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惜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适用范围(5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5分)秀丽风景20201210574-375气温气候2012810585-365野生动植物302015104105-391波曲河1212135243-447希夏邦玛冰川302013105105396涅汝雄拉121985445-354亚来乡泉化沉积2019155365-360溶洞景区1212122324-442希夏邦玛峰景区30251085105-39022佩古措景区201912105105384达惹措景区232011105105-381立新森林景区3023107375-382德庆唐森林景区3025107375-384佩古措沼泽草甸景区2825810345-380佩古措高寒森林282314104104-390潘本寺景区2320105345373古战场遗址景区152587275-364唐卡28251322105391虫草天麻贝母272015105105395聂拉木县与樟木口岸桥151534225-354聂拉木县茶馆122085345-354聂拉木葬1219153325-35623地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252314849359124',)
提供西藏聂拉木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会员下载,编号:1700773729,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24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