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火星和地球的距离约为34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4000000的结果是()千米.A.0.34×108B.3.4×106C.34×106D.3.4×10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所以:将3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4×1.故选D.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不等式3x-2>-1的解集是()A.x>B.x-1D.x<-1【答案】A【解析】由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详解】移项得,3x>-1+2,合并同类项得,3x>1,把x的系数化为1得,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为了解校区七年级4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抽取的50名学生是一个样本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答案】D【解析】总体是所有调查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所抽查对象的情况;所抽查对象的数量;个体是每一个调查的对象.【详解】解:A、400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故本选项错误;B、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故本选项错误;C、抽取的50名学生的身高是一个样本,故本选项错误;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总体、样本、样本容量、个体的定义.4.关于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的取值范围()A.B.C.D.【答案】C【解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个数可得答案.【详解】解不等式x-a≤0得x≤a,解不等式3+2x>-1得x>-2,∵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4个,∴这4个整数解为-1、0、1、2,则2≤a<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直线,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且,若,则的度数为()A.62°B.52°C.38°D.28°【答案】B【解析】由平角的定义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52°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ACB=90°,∠1=38°,∴∠3=180°-90°-38°=52°,∵a∥b,∴∠2=∠3=5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的运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火星和地球的距离约为34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4000000,应记作()A.0.34×108B.3.4×106C.3.4×105D.3.4×10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将3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4×1.故选D.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7.若∠α与∠β同旁内角,且∠α=50°时,则∠β的度数为()A.50°B.130°C.50°或130°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同旁内角只是一种位置关系,并没有一定的大小关系,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才互补,故选D.8.在三角形ABC中,AB=7,BC=2,并且AC的长为奇数,则AC=()A.3B.5C.7D.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AC的取值范围,再根据AC是奇数解答即可.详解:∵AB=1,BC=2,∴1+2=9,1-2=5,∴5<AC<9,∵AC为奇数,∴AC=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关系式求出AC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9.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则5月份的用水量比4月份增加的百分率为()A.25%B.20%C.50%D.33%【答案】B【解析】先在统计图找到4月份、5月份的用水量,再根据增长率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由图可知4月份、5月份的用水量分别为5、6吨,故5月份的用水量比4月份增加的百分率为(6-5)÷5×100%=2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增长率的定义.10.已知,下列不等式变形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左右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不等式左右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不等式左右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由知,此选项变形正确;B.由知,此选项变形正确;C.由知,此选项变形正确;D.由知−a<−b,则,此选项变形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二、填空题题11.在建设“美丽瑞安,打造品质之城”中,对某一条3千米道路进行改造,由于天气多变,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少改造0.1千米,结果延期5天才完成,设原计划每天改造千米,则可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实际用的天数-计划天数=5列方程即可.【详解】设原计划每天改造千米,则实际每天改造(x-0.1)千米,有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及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是关键,解答时对求出的根必须检验,这是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12.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和线段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1,第2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2,第3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3,…,以此类推,则的值为_____.【答案】【解析】根据图形的“●”的个数得出数字的变化规律,再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1=3=1×3,a2=8=2×4,a3=15=3×5,a4=24=4×6,…∴an=n×(n+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规律探索与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找到规律.13.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则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①∵∠B+∠BCD=180°,∴AB∥CD;②∵∠1=∠2,∴AD∥CB;③∵∠3=∠4,∴AB∥CD;④∵∠B=∠5,∴AB∥CD,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4.如图,△ABC中,点A(0,1),点C(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答案】或或(-1,3)【解析】因为与有一条公共边,故应该分情况讨论D点的坐标.【详解】因为与的一条边重合当点在的下方时,满足条件的坐标有和;当点在的上方时,满足条件的坐标是.故满足条件的为或或(-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综合性较强,分情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一个数被墨迹覆盖(如图所示),则这个被覆盖的数是__.【答案】【解析】首先利用估算的方法分别得到-,,前后的整数(即它们分别在那两个整数之间),从而可判断出被覆盖的数.【详解】∵-2<-<-1,2<<3,3<<4,∴能被墨迹覆盖的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以及估算无理数大小的能力.16.如图,正三角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______种.【答案】1【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选择小正三角形涂黑,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1处,2处,1处,选择的位置共有1处.故答案为1.考点:概率公式;轴对称图形.17.如图,直线l1∥l2,并且被直线l3,l4所截,则∠α=________.【答案】64°【解析】试题分析:如图1,∵∠1+56°=120°,∴∠1=120°56°=64°﹣,又∵直线l1l∥2,∴∠α=1=64°∠.故答案为6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8.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并把第(4)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2);(3);(4).【答案】(1);(2);(3)x≤;(4)﹣2<x≤1,在数轴表示如图所示,见解析.【解析】(1)根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加减消元法可以解答此方程组;(3)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解答此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解集.【详解】(1)①×2+②,得7x=14,解得,x=2,将x=2代入①,得y=1,故原方程组的解是;(2)①×3+②×2,得19x=114,解得,x=6,将x=6代入①,得y=﹣0.5,故原方程组的解是;(3)方程两边同乘以12,得2(x+1)﹣12≥3(2x﹣5)去括号,得2x+2﹣12≥6x﹣15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4x≥﹣5,系数化为1,得x≤;(4)由不等式①,得x≤1,由不等式②,得x>﹣2,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1,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解答方法.19.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先计算括号里的,然后计算除法.【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1+∠2=180°,EF∥BC,求证:∠3=∠B.【答案】见解析.【解析】依据∠1+∠2=180°,∠2=∠4,即可得出AB∥FD,进而得到∠3=∠AEF,再根据EF∥BC,即可得到∠B=∠AEF,即可得到∠3=∠B.【详解】∵∠1+∠2=180°,∠2=∠4,∴∠1+∠4=180°,∴AB∥FD,∴∠3=∠AEF,∵EF∥BC,∴∠B=∠AEF,∴∠3=∠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21.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答案】5【解析】解:原式=.取a=2,原式.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a的值(使分式的分母和除式不为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22.计算:(1)(﹣)﹣2+(π﹣3)0﹣(﹣)2017×22018(2)(﹣3x)•(﹣x2y)3÷(﹣y3x5).【答案】(1)7;(1)﹣x1.【解析】(1)根据负整数幂,零指数幂,积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1)先算积的乘方,再进行多项式乘除运算即可解答.【详解】(1)原式=4+1﹣(﹣×1)1017×1=5+1=7;(1)原式=(﹣3x)×(﹣x6y3)÷(﹣y3x5)=x7y3÷(﹣y3x5)=﹣x1.【点睛】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3.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9;(2)15.【解析】(1)利用幂的乘方的逆运算及同底数幂的逆运算解答即可;(2)利用积的乘方的逆运算解答即可.【详解】(1)∵,,∴==;(2)∵,,∴,∴,即,∴xy=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运算及同底数幂的逆运算积的乘方逆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24.如图,已知直线,,,与相交于点,求的度数.【答案】.【解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直线AB∥CD,∴∠CFE=∠B=115°.∵∠D=25°,∴∠BED=∠CEF﹣∠D=115°﹣25°=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安庆市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因地制宜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种植效益,2018年李大伯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计划种植马铃薯和蔬菜共15亩,预计每亩的投入与产出如下表:(每亩产出-每亩投入=每亩纯收入)种类投入(元)产出(元)马铃薯10004500蔬菜12005300(1)如果这15亩地的纯收入要达到54900元,需种植马铃薯和蔬菜各多少亩?(2)如果总投入不超过16000元,则最多种植蔬菜多少亩?该情况下15亩地的纯收入是多少?【答案】(1)需种植马铃薯11亩,需种植蔬菜4亩;(2)最多种植蔬菜5亩,该情况下15亩地的纯收入是55500元.【解析】(1)设需种植马铃薯x亩,需种植蔬菜y亩,根据等量关系:一共15亩地;这15亩地的纯收入要达到54900元;列出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即可;(2)设种植马铃薯a亩,则需种植蔬菜(15-a)亩,根据“总投入不超过16000元”,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1)设需种植马铃薯亩,需种植蔬菜亩,依题意有,解得.故需种植马铃薯11亩,需种植蔬菜4亩;(2)设种植马铃薯亩,则需种植蔬菜亩,依题意有,解得,(亩),(元).答:最多种植蔬菜5亩,该情况下15亩地的纯收入是55500元.【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在于结合题意列出方程组与不等式求解即可.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若△ABC有一个外角是锐角,则△ABC一定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答案】A【解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补的性质计算.【详解】解:∵△ABC有一个外角为锐角,∴与此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值为180°减去此外角,故此角应大于90°,故△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若正整数x、y满足,则等于A.18或10B.18C.10D.26【答案】A【解析】因为x,y是正整数,所以(2x-5),(2y-5)均为整数,因为25=1×25,或25=5×5,所以存在两种情况:①2x-5=1,2y-5=25,计算出x=3,y=15,所以x+y=18,②2x-5=5,2y-5=5,计算出x=y=5,所以x+y=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乘法,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60°,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D=120°B.∠C=60°C.AB∥CDD.∠B=120°【答案】D【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逐个看能否证明.【详解】根据AD∥BC,∠A=60°,所以可得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求1+2+22+23+…+22019的值,可令S=1+2+22+23+…+22019,则2S=2+22+23+…+22019+22020因此2S-S=22020-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9的值为()A.52019-1B.52020-1C.D.【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信息,设S=1+5+52+53+…+52019,表示出5S=5+52+53+…+52020,然后相减求出S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设S=1+5+52+53+…52019,则5S=5+52+53+…52020,5S-S=(5+52+53+…52020)-(1+5+52+53+…52019),4S=52020-1,所以,1+5+52+53+…+5201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读懂题目信息,理解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方程组的解是()A.B.C.D.【答案】C【解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x,求出y的值,再代入求出x的值.【详解】解:,①×7得,21x+28y=35③,②×3得,-21x+27y=-④,③+④得,55y=,则y=,将y=代入①得,3x+2=5,则x=1,∴方程组的解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消元法是解题关键.6.芯片是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最核心的部件,更小的芯片意味着更高的性能.目前我国芯片的量产工艺已达到14纳米,已知14纳米为0.000000014米,则0.000000014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10﹣8B.1.4×10﹣9C.1.4×10﹣10D.14×10﹣9【答案】A【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014=1.4×10-8,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7.如图,△ABC中,AD为△ABC的角平分线,BE为△ABC的高,∠C=70°,∠ABC=48°,那么∠3是()A.59°B.60°C.56°D.22°【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在△ABC中,,则,又AD为△ABC的角平分线,又在△AEF中,BE为△ABC的高∴考点:1、三角形的内角内角之和的关系2、对顶角相等的性质.8.按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3的x,y的值是()A.x=5,y=-2B.x=3,y=-3C.x=-4,y=2D.x=-3,y=-9【答案】D【解析】根据运算程序列出方程,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2x-y=3,A、x=5时,y=7,故A选项错误;B、x=3时,y=3,故B选项错误;C、x=-4时,y=-11,故C选项错误;D、x=-3时,y=-9,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主要利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理解运算程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0B.-C.D.3.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试题解析:A.0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有理数,故B错误;C.是无理数,故C正确;D.1.14是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C.考点:无理数.10.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数对(,)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114的有序数对是()A.(15,9)B.(9,15)C.(15,7)D.(7,15)【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第几排有几个数,每排的数据从左到右是由大变小,由此可以判断114所在的位置.【详解】由题意得,∵114=(1+2+3+⋯+14)+9,∴114所对应的有序数对是(15,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二、填空题题11.x的与5的和不大于3,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答案】+53【解析】根据x的,即,然后与5的和不大于3得出即可.【详解】解:又题意得:+53故答案为:+5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读懂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运算的先后顺序和不等关系,才能把文字语言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不等式.12.请写出一个含有字母a的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式子__________,运算结果为_________.【答案】a2•a3;a1.【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答.【详解】a2•a3=a1,故答案为:a2•a3;a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3.“若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是_____命题.(填“真”或“假”)【答案】假【解析】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也有可能异面.【详解】解: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也有可能异面,故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4.如图,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的成绩是这样操作的:用一块直角三角尺的一边附在踏跳板上,另一边与拉直的皮尺重合,并且使皮尺经过被测试同学的落点,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垂线段最短;【解析】由“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可知体育老师这么做的理由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15.若,则______.【答案】【解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整理即可得解.【详解】解:,则A=4xy.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此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其知识点.16.已知5x−3=3−5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x⩽.【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3-5x是非负数,据此即可得到不等式,从而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3−5x⩾0,解得:x⩽.故答案是:x⩽.【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绝对值,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17.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0,1,1,【解析】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非负整数即可.【详解】解:不等式的解集是x<3,则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有0,1,1.故答案为:0,1,1.【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解答题18.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红、黑两种颜色的球共30只,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为了估计红球和黑球的个数,七(1)班的数学学习小组做了摸球实验.他们将球搅匀后,从盒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球放回盒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下表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模球的次数5010030050080010002000摸到红球的次数143395155241298602摸到红球的频率0.280.330.3170.310.3010.2980.301(1)请估计:当次数足够大时,摸到红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__;(精确到0.1)(2)假如你去摸一次,则估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______;(3)试估算盒子里红球的数量为______个,黑球的数量为______个.【答案】(1)0.3;(2)0.3;(3)9,21【解析】(1)由表中摸球次数逐渐增大后,摸到红球的频率逐渐靠近于0.3可得;(2)概率接近于(1)得到的频率;(3)红球个数=球的总数×得到的红球的概率,让球的总数减去红球的个数即为黑球的个数,问题得解.【详解】(1)当次数n足够大时,摸到红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3,(2)摸到红球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3,(3)估算盒子里红球的数量为30×0.3=9个,黑球的个数为30-9=21个.【点睛】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19.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求满足条件的的所有非负整数值.【答案】满足条件的的所有非负整数值为:0,1,1.【解析】分析:在方程中把m看成是已知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x,y,再代入不等式x+y<3中,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求非负整数解.详解:,①+②得:,∴.把代入②得,∴,∴.∵,∴,∴,所以满足条件的的所有非负整数值为:0,1,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这种类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把m看成是已知数,分别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x和y,再代入到不等式中求解.20.计算(1);(2).【答案】(1)-2.3;(2)9【解析】(1)根据平方根,立方根进行化简再计算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绝对值,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1.某商场有A、B两种商品,每件的进价分别为15元、35元.商场销售5件A商品和2件B商品,可获得利润45元;销售8件A商品和4件B商品,可获得利润80元.(1)求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2)如果该商场计划购进A、B两种商品共80件,用于进货资金最多投入2000元,但又要确保获利至少590元,请问有那几种进货方案?【答案】(1)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20,45.(2)第一种方案:A种商品进40件,B种商品进40件第二种方案:A种商品进41件,B种商品进39件第三种方案:A种商品进42件,B种商品进38件【解析】(1)设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x,y;再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2)设A种商品进了m件,则可得B种商品进了80-m件.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1)设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x,y;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所以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20,45.(2)A种商品进了m件,则可得B种商品进了80-m件.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所以可得因此可得当m=40时,A种商品进40件,B种商品进40件当m=41时,A种商品进41件,B种商品进39件当m=42时,A种商品进42件,B种商品进38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2.计算:(1)解方程组:;(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已知:(x+1)(x+2)-______=6x+2,请计算______内应填写的式子.【答案】(1)n=1,m=3;(1)1≤x≤2,图见解析;(3)(x1-3x)。【解析】(1)利用加减法即可求得;(1)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3)利用减法法则可得减数所表示的式子.【详解】(1)②-①得:4n=8,n=1,把n=1代入①得:1m-1=4,m=3,则方程组的解为:;(1)解①得x≤2,解②得x≥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1)(x+1)=x1+3x+1,∴x1+3x+1-(6x+1)=x1+3x+1-6x-1=x1-3x,故答案为:x1-3x.【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3.已知点、、.(1)当点在轴上时,求的面积;(2)当轴时,求、两点之间的距离;(3)若是轴上一点,且满足,求点的坐标.【答案】(1);(1)1;(3)P(-1,0)或(-3,0).【解析】(1)根据题意得出m+1=0,求得m的值,即可求得C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1)根据题意得出1-m=4,求得m的值,即可求得C的坐标,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3)设点P(x,0),则PA=x+1,根据题意求得PA=OA=1,即可求得x的值,得出P的坐标.【详解】(1)∵点C在y轴上,∴m+1=0,解得m=-1,∴C(0,3),∵A(-1,0)、B(0,4),∴OA=1,BC=1,∴S△ABC=BC•OA=×1×1=1;(1)∵BC∥x轴,∴1-m=4,解得m=-1,∴C(-1,4),∴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1=1;(3)设点P(x,0),则PA=x+1,OA=1.OB=4,由题意,得PA•OB=×OA•OB,即PA=OA,∴x+1=1,解得x=-1或x=-3,∴P(-1,0)或(-3,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面积,是基础题.24.如图,在ΔABC中,∠C=∠ABC=2∠A,BD是边AC上的高,求∠DBC的度数.【答案】∠DBC=18º【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和∠C,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BDC=90°,计算即可.【详解】∵∠A+∠C+∠ABC=180°,∠C=∠ABC=2∠A,∴2∠A+2∠A+∠A=180°,解得,∠A=36°,则∠C=72°,∵BD是边AC上的高,∴∠BDC=90°,∴∠DBC=90°−∠C=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已知AD∥BE,∠A=∠E,求证:∠1=∠1.【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E与AC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证.详解:因为AD∥BE,所以∠A=∠EBC.因为∠A=∠E,所以∠EBC=∠E.所以DE∥AB.所以∠1=∠1.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若x+y﹣5+(x﹣y﹣9)2=0,则x、y的值是()A.B.C.D.【答案】A【解析】利用非负性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x与y的值。【详解】解得: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消元法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非负性的性质列出方程组。2.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某景点举办优惠活动,成人票和儿童票均有较大折扣,王明家去了3个大人和4个小孩,共花了400元,李娜家去了4个大人和2个小孩,共花了400元,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请你帮助他算一下,需要准备多少门票钱?()A.300元B.310元C.320元D.330元【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设大人门票为x,小孩门票为y,由题意,得:解得:则3x+2y=320.即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需要320元的门票.故选C.3.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由于a2+b2=6.25≠c2,故此选项的三条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B、由a2+b2=49+576=625=c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由a2+b2=36+64=100=c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由a2+b2=9+16=25=c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将50个数据分成五组,编成组号为①~⑤的五个组,频数分布如下表:则第3组的频数是()组号①②③④⑤频数A.B.C.D.【答案】A【解析】根据频数的性质:一组数据中,各组的频数和等于总数,可以求出第③组的频数.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以求出第③组的频率.【详解】根据统计表可知:第③组的频数是:50-12-4-16-10=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的计算方法.用到的知识点: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5.用三角板作△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高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B,C,D都不是△ABC的边BC上的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三角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A.△OCDB.△OABC.△OAFD.△OEF【答案】C【解析】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到图中的三角形都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然后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AD∥BC,AF∥CD∥BE,OAF∴△沿FO方向平移可得到△OB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7.P(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则P′(m﹣2,n+1)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P(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可知m,n的正负,从而得出m2﹣,n+1的正负性即可.详解:∵P(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P′(m2﹣,n+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象限内点的坐标.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性是解题的关键.8.4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文字是()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原图形平移后,水平的火柴头应在左边,竖直的火柴头应是一上一下.只有B符合.故选B.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9.有下列各数:,,0.123112233111222333…,,-,其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判断出,,0.123112233111222333…,,-,这些数中,无理数有多少个即可.详解:,,0.123112233111222333…,,-,其中无理数有3个:,0.12311223311122233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无理数是实数中不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10.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0°B.50°C.25°或40°D.20°或50°【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可分为顶角等于40°与底角等于40°两种情况,分类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顶角等于40°时,如图所示:,,,;当底角等于40°时,如图所示:,,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在于不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顶角与底角)的情况下,要注意分类讨论.二、填空题题11.年月日至日我市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将数据进行分组,落在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数出在之间的数据个数即可.【详解】在之间的数据为,,故这一组的频数是2,故填: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频数的个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频数的定义.12.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组解,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将这一组解代入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将代入方程,得解得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参数,熟练运用,即可得解.1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重合,若固定,将绕着公共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度,当旋转后的的一边与的某一边平行时,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的值_________.【答案】或或或或【解析】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一种情况,也可实际用三角板操作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详解】如图1,如图2,,;如图3,,;如图4,,;如图5,,;综上得或或或或.故答案为或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14.诺如病毒的直径大约0.0000005米,将0.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答案】5×10-7【解析】试题解析:0.0000005=5×10-715.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个样本的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样本中个体的数量是1,故样本容量是1.考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6.计算:(3a+1)(3a﹣1)=_____.【答案】9a2﹣1【解析】直接根据平方差公式结算即可【详解】原式=(3a+1)(3a﹣1)=9a2﹣1故答案为=9a2﹣1【点睛】此题考查平方差公式,难度不大17.已知,则,已知,则n的值为_____.【答案】14【解析】根据把进行化简变形为,从而求得n的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变形得:,整理得:,即,去分母得:15(n+1)﹣15=14(n+1),去括号得:15n+15﹣15=14n+14,移项合并得:n=14,故答案是:14【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解题关键是将把进行化简变形为.三、解答题18.画图并填空:(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的△.(2)线段AA与线段BB的关系是:______.(3)△ABC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单位.【答案】(1)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3.5.【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3)利用△ABC所在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如图所示;(2)AA与线段BB平行且相等;(3)△ABC的面积=3×3−×2×3−×3×1−×2×1=9−3−1.5−1=3.5,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5.【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作图法则.19.(1)计算:.(2)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5(4-x)-2(1-3x)<7x.【答案】(1)6;(2)x>3图略【解析】(1)根据实数的运用法则计算;(2)分步解不等式,再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1)=5+1-2+3-1=6(2)去括号,得20-5x-2+6x<7x移项,得-5x+6x-7x<-20+2合并同类项,得-6x<-18系数化为1,得x>3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运算,解不等式.解题关键点:掌握相关计算方法.20.某公交车每天的支出费用为600元每天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天利润(利润=票款收入-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每位乘客的乘车票价固定不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x(人)……200250300350400……y(元)……-200-1000100200……(1)在这个变化关系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2)若要不亏本,该公交车每天乘客人数至少达到多少?(3)请你判断一天乘客人数为500人时利润是多少?(4)试写出该公交车每天利润y(元)与每天乘车人数x(人)的关系式.【答案】(1)每天的乘车人数x(人)为自变量,每天利润y(元)为因变量;(2)每天乘客人数至少达到300人;(3)一天乘客人数为500人时,利润是400元;(4)关系式为(x≥0).【解析】(1)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题表直接可得答案;(3)根据题表可得乘客每增加50人,利润增加100元可得答案;(4)设利润与乘客人数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选择两组x与y的对应值代入求得参数的值即可.【详解】解:(1)每天的乘车人数x(人)为自变量,每天利润y(元)为因变量;(2)每天乘客人数至少达到300人;(3)一天乘客人数为500人时,利润是400元;(4)设利润与乘客人数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当x=300时,y=0,当x=400时,y=200,∴,解得k=2,b=﹣600,则该公交车每天利润y(元)与每天乘车人数x(人)的关系式为:(x≥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意设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在的延长线上截取,平移线段使点移动到点,画出平移后的线段;(2)直按写出两点的坐标;(3)画出以线段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使点与点分别位于边所在直线的两侧,若点在的三边上运动,直接写出线段长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点的坐标.【答案】(1)见解析;(2),;(3)3,.【解析】(1)按照平移作图的方法作图即可;(2)根据平移后的图形,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写出C,D点的坐标即可;(3)结合图形回答问题即可.【详解】(1)画图见图2(2),(3)画出符合题意的,线段长的最大值为3,相应点的坐标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1)试说明:;(2)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解析】(1)根据,得出,再根据,得出即可;(2)根据得出,再求出即可.【详解】解:(1)∵∴∴∵∴在和中,∴(2),理由如下:∵∴∵,∴∴.【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和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平行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将4个数a、b、c、d排成两行两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定义=ad﹣bc.(1)若>0,则x的取值范围是;(2)若x、y同时满足=7,=1,求x、y的值;(3)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x>6;(1);(3)m≥﹣1.【解析】(1)>0,x﹣6>0,解得:x>6,故答案为x>6;(1分)(1)∵=7,=1,∴,解得:;(5分)(3)由题意知:3x﹣1(x+1)<m,即x<4+m,则不等式组化为,∵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4+m≥1,解得:m≥﹣1.24.如图所示,是某城市街道示意图,已知与均是等边三角形(即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点为公交车停靠站,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图中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连接,写出与的大小关系;(3)公交车甲从出发,按照的顺序到达站;公交车乙从出发,按照的顺序到达站.若甲,乙两车分别从两站同时出发,在各站停靠的时间相同,两车的平均速度也相同,则哪一辆公交车先到达指定站?为什么?【答案】(1),见解析;(2);(3)两公交车同时到达指定站,见解析【解析】(1)根据SAS判定;(2)先证明即可判定与的大小关系;(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从而推出两车同时到达.【详解】解:(1),理由如下:因为与均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所以,即.在和中,因为,,.所以.(2)如图,连接由(1)∴∵∵∴∴∴(3)公交车甲行驶路程为:.公交车乙行驶路程为:.由(1)知,,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因为甲,乙两车分别从两站同时出发,行驶的路程相等,在各站停靠的时间相同,两车的平均速度也相同,所以两公交车同时到达指定站.【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入手找相等的边和角是关键.25.已知:在中,,点在上,连接,.(1)如图1,求证:;(2)如图2,点为的中点,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的延长线,的延长线,于点,求证:;(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分别作于点于点,若,,求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30【解析】(1)设,根据条件以及外角性质可得∠ADB=∠C+∠CAD=45°,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从而求解;(2)过点作于点,过点作的延长线于点,可证,利用AAS证明,得出,再利用AAS证明即可证明;(3)连接,由ASA易证,所以,,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因为,所以【详解】(1)证明:如图1令,∵,∠ADB=∠C+∠CAD=45°,∴,在中∵∴=2(45°-α)∴(2)如图2过点作于点,过点作的延长线于点∵∴∴∴在和中∴∴由(1)得,∵HG⊥AF,∴∠BGT=∠AHG=∠CHR,在和中∴∴(3)如图3连接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恰当做出辅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