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
本作品内容为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格式为 docx ,大小 378699 KB ,页数为 6页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一、单选题1.《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2.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之不相符的是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B.“各糊名、誊录而考之”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D.“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3.耿铁华认为,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没有固定在一个地点上。尽管各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但在一个古老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共同体,维系着各区域、各部落及联盟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这反映出A.中华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论B.中原地区首先进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的共同体孕育了中国文明的起源D.原始农业的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4.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5.下图是位同学记录的某文化遗存的课堂笔记,下列关于这一文化遗存的表述正确的是距今约70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A.居民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出土了被称为“蛋壳陶”的黑陶D.位于长江下游地区6.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评价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封建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藏书》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7.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8.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9.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A.设立中朝B.设立刺史C.实行推恩令D.实行郡国并行制10.《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该材料描述的是A.均田制B.租调制C.两税法D.租庸调制11.“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京剧艺术形成,形成象征虚拟的传统B.书法注重追求个性,绘画突出山水C.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12.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13.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14.著名经济史专家林文勋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反映了()A.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B.商品流通种类的逐渐增多C.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形成D.农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15.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C.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D.以理性主义精神为核心内涵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铺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1)据材料分析周王室和诸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秦创新举措所具有的历史条件和对秦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三(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延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变更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17.纵观中国历史,国祚绵长的大一统政权,在立国不久或经历几代人努力往往会进入历史的“黄金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1)根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边疆巩固、民族交融是国祚绵长的前提。请将下列治国安边的措施填入下表。A与吐蕃和亲B设河西四郡C设伊犁将军D建台湾府E设西域都护府F置安西都护府G置北庭都护府H改土归流国祚绵长的朝代治国安边的措施汉朝唐朝清朝18.疆域是国家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地理范围和活动载体。阅读下列朝代疆域图,完成相关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图二各自所属的朝代(要求:写出史实依据,仅判断不得分)。(2)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朝代维护边疆统治的共同措施。列举图二所属朝代在制度创设方面的主要表现。19.是中国人口的飞跃时期。材料一清朝人口统计情况(单位:万人)——数据引自《清实录》材料二清朝初期,清查人丁时不仅百姓多方隐匿,地方官也担心增丁赋重,不便办纳,有意少报数字,因此实际上的人丁数量应当大大多于统计数字。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前一年;银作为定额,新滋生人丁,一律“永不加赋”。随后雍正又实行“摊丁入亩”,使清查人丁的工作完全失去了意义,长期未再进行。在清政府重农政策的引导下,土地开发范围更广,利用亦更为精密。番薯、玉米一类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广泛种植,客观上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在社会局面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口增长趋势形成并持续较长时间。——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分别指出材料-中不同阶段的清朝人口统计数据变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提供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会员下载,编号:1700737901,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6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