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吉林大学-军理作业-中国历次军改目的和意义

吉林大学-军理作业-中国历次军改目的和意义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吉林大学-军理作业-中国历次军改目的和意义,格式为 docx ,大小 17754 KB ,页数为 1页

吉林大学-军理作业-中国历次军改目的和意义


('吉林大学军事理论课作业:我国历次军改目的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实施的较大规模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就有11次,先后有数十个大军区和兵团级单位被撤销,近千所军队院校、医院等被裁撤、缩编或改隶,全军员额从抗美援朝的627万人减为目前的200万人左右。回顾建国以来我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我们可以发现,历次军改无不推进了我军战力的增强,促使我军一步步向着现代化军队大步迈进。历次军改,使得我军各军种之间的比例配置更加合理,战斗力越来越强,在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到了路上越走越强。总体来说,我国军改可大致分为五次。20世纪50年代的改革,奠定了我军领导管理指挥体制的基础和现代化军队的基本框架,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完成了由革命战争时期向和平建设时期的全面转型。这是我军的一次重大角色改变,也是我军定位的新定义。此次军改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解放军以陆军为主的单一军种局面,调整后的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编制更趋合理,完成了人民解放军向国防军体制及合成化的过渡。1975年开始的整顿,使军队建设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此次军改,重点解决了官兵比例失调并清除“文革”以来等错误运动对军队建设的严重的破坏的问题。此次军改着力整顿了军风军纪问题,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官兵的思想,使得我军从文革等错误运动中受损的战力开始恢复,加强了我军战力。80年代的改革,实现了军队建设的重大转变,迈出了由摩托化部队到机械化部队改革的关键一步。中央军委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此次军改的目的是要逐步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机构精干、指挥灵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率很高、战斗力很强的精兵。此次军改是战略性的结构大调整,迈出了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关键一步,使得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大步迈进。推动了我军的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使得我军更加适应现代化的战争模式。90年代及新世纪初进行的改革,推动我军完成了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的转型,并走上了继续进行机械化改造的同时全面展开信息化建设的道路。进一步进行的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向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目标迈进。此次军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现了军队建设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真正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军队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大大提升了我军战力,促进了我军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探索与改革。2015年以来的新军改,是为了推进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并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此次军改是为了使我军彻底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下的战争做出的重大决定,构建成了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强军,并在同时完善了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同时强化了中央军委的“大脑神经”的指挥作用,对于实现解放军的一元化领导和战时指挥的高能化大有裨益,大大提升了我军的战力,为我们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保驾护航。',)


  • 编号:1700737493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775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