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测评卷
本作品内容为2023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测评卷,格式为 docx ,大小 932759 KB ,页数为 13页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银川至太原的高铁西起银川市,经陕西省北部,东行进入山西,引入太原南站。全线新建线路长度预计644千米,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千米/小时,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该高铁开通后,预测年度客运量到2035年达1300万人,到2045年约为1800万人。下图示意银川—太原高铁规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银川至太原高铁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A.黄河和吕梁山脉B.秦岭和六盘山脉C.沙漠和祁连山脉D.汾河和太行山脉2.银川至太原高铁建成通车后()A.成为宁夏联通川渝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B.缩短银川至甘新地区的时间C.利于沿线周边城市发展及人员的交流D.形成以银川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除规模扩大外,大多数也伴随着老城区街区道路的变迁。下图为美国某市部分街区道路变迁示意图(三幅图比例尺相同)。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从1895年到1980年,该市()A.路口增加B.街区数量减少C.路网变密D.道路里程变长4.相比于1895年,1980年的街区()A.交通通达度下降B.更便于步行出行C.与外部联系便捷D.生活便捷性较好5.促使该街区道路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城市功能区的变化B.城市经济实力变化C.工业布局区位变化D.主体交通方式变化2020年8月21日,在(北)京唐(山)曹(妃甸)动车开行一周年之际,全国第一个建在海岛旅游度假区上的高铁无轨站——唐山国际旅游岛高铁无轨站正式开通运营。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级行政区的偏远山区县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地形B.气候、资源状况C.资源状况、人口密度D.地形、人口密度7.高铁无轨站开通后,可能显著促进当地开展()A.旅游业B.电子商务C.基因工程D.重化工业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位置见下图)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海岸密布生态价值很高的红树林。2017年6月,由中国企业投资并承建,位于科隆的深水港扩建工程开工。在深水港扩建过程中,从20海里外的大西洋深海采沙吹填造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港口扩建过程中,从20海里外的大西洋深海采沙的原因是()A.沙源充足B.海运便利C.生态保护D.沙质优良9.科隆的深水港扩建完工,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扩大了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B.扩大了巴拿马城的服务范围C.有助于缓解巴拿马运河的拥堵D.促进了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繁荣光伏智能道路的全称是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而且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在它的下方则埋着太阳能电池,通过阳光照射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入电网,是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光伏智能道路还能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以下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A.园林工程绿化B.新材料工业C.广告业D.电力工业11.光伏智能道路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道路维护成本的城市是()A.莫斯科B.广州C.伦敦D.悉尼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与世界一流城市群相匹敌。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故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出“广深港澳(如下图)四大龙头均为中心城市,同时它们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思路。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的是()A.广州B.深圳C.香港D.澳门13.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使四城市()A.交通发展受阻B.环境质量恶化C.就业岗位减少D.产业结构优化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4.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C.改革开放起步早D.水陆交通便利15.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A.生态保护B.经济建设C.灾害防御D.城市建设16.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辐射范围最广的是()A.上海市B.武汉市C.成都市D.重庆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科技领先和环境友好为核心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下表示意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中部分省(直辖市),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影响因素的排名(排名越靠前越有利)及相应影响因素。据此完成下面两题。综合影响因素排名综合影响因素基础因素经济因素科技人才因素环境因素广东1①海岸线系数(海岸线长度/陆域面积)②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①海洋生产总值②海洋新兴产业比重①海洋专业人才规模②海洋科研机构经费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②海洋治理力度上海3浙江7天津8海南1117.推测对沿海各省(直辖市)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因素排名贡献最小的是()A.基础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人才因素D.环境因素18.与天津相比,广东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海岸线系数更大B.海岸线经济密度更大C.海洋专业人才更多D.海岸带环境质量更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9.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钓鱼岛仅指单个岛屿③地处东海海域④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关于钓鱼岛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附近海域自然资源丰富②是我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③战略地位重要④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黄河航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由于多种原因,黄河航运逐步衰退,甚至多座大坝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都没有预留船闸。水运成为黄河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中的一个“天生短板”,振兴黄河航运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2009年,《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签署后,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正式启动。按照协议规划,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成为我国北方水运的黄金通道。黄河河南段和山东段(下图)是实现黄河通江达海的关键。(1)分析黄河下游河段通航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4分)(2)结合实际说出为实现黄河全线通航应采取的措施。(5分)(3)简述发展黄河航运的综合效益。(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继“山城”重庆依山就势、穿楼而过,采用了跨座式单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后,芜湖市于2021年11月3日也开通了跨座式单轨的运营。据悉单轨的平均造价为每千米2亿到4亿元,只有地铁的1/3~1/2;比地铁占地少;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而且运量适中,适用于城区人口为100万至300万的骨干线路。跨座式单轨也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理念,它具有经济、环保、绿色、“空中一体化”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亿元,同时还能提供4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1)单轨的爬坡能力较强,但芜湖市并不是山城,分析芜湖市单轨选择“高架”而不是“入地”作为城市轨道主要交通方式的原因。(4分)(2)1号线连接了城北开发区、赭山公园、鸠兹广场和城南“大学城”、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南站等站点2号线则连接政务区、火车站以及江北产业园。据此说明芜湖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原则。(4分)(3)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对芜湖市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5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1)请列举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和落实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2)试为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4分)(3)根据材料,简述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意义。(5分)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右图是海洋牧场局部剖面图。(1)列举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哪些方面。(2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但近年来近海的渔业资源衰减严重。(2)说出近海渔业资源衰减的原因,提出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4分)“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地海上放养。这样既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同时又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3)从资源安全的角度,说明我国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作用。(4分)答案与解析1.A由图可知,银川至太原高铁线路穿过了黄河和吕梁山所在的吕梁地区,A正确。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该线路经过陕西省北部,B错误。祁连山脉位于甘肃省的南部,该线路没有穿过甘肃省,C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以东,该线路没有连接到太行山,D错误。2.C该铁路没有连接到川渝地区,也没有连接甘新地区,A、B错误。高铁的开通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员和文化的交流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C正确。银川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较稀少,周围难以形成大都市圈,D错误。3.B据图可以看出,从1895年到1980年,该市街区数量减少,路口减少,路网变稀疏,道路里程变短。故选B。4.C1980年的街区与1895年的街区相比,街面更加宽阔,街道数量减少,不便于人们步行出行,生活便捷性下降,但与外部联系更加便捷,交通通达度提高。故选C。5.D1895年,交通方式落后,人们以步行出行为主,出行距离较短,街区面积小、数量多;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街面变宽,出行距离变长,便于机动车出行,故促使该街区道路变化的直接因素是主体交通方式的变化,D正确。城市功能区的变化、城市经济实力变化与街道变化没有直接联系,A、B错误。从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老城区,老城区内部一般不布局工业区,C错误。6.D广西、云南等省级行政区的偏远山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且人口密度较小,出行人流量不大,这些地区一般未建设高铁站;这些地区交通条件差,为方便这些地区的人们快捷出行,需要建设高铁无轨站,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D正确。由材料可知,高铁无轨站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气候和资源状况对其分布影响不大,A、B、C错误。7.A高铁无轨站开通后,实现了高铁与地方公路的无缝对接,打通了高铁服务的“最后一千米”,方便了人们的快捷出行,且偏远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A正确。电子商务一般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且高铁主要为客运,故高铁无轨站开通后,对当地电子商务的影响不大;当地经济不发达,技术力量弱,不适合发展基因工程;高铁无轨站以客运为主,对重化工业发展促进作用不大,B、C、D错误。8.C近岸处受海陆相互作用,沙源比深海更充足,A错误;近岸处与深海处都有便利的海运,且近岸处采沙运输成本更低,B错误;到深海采沙主要是为了保护海岸及红树林生态系统,C正确;深海处沙质不一定比近岸处好,D错误。9.D科隆的深水港扩建完工,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为科隆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海运条件,促进了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繁荣,D正确;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受运河本身的宽度和深度及管理影响,与科隆的深水港无关,A错误;巴拿马运河的拥堵主要与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数量有关,与科隆的深水港无关,C错误;巴拿马城的服务范围主要与巴拿马城陆地上的交通有关,与科隆的深水港无关,B错误。10.B由材料可知,光伏智能道路的建设,对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需求量会增大,会大大推动新材料工业的发展,B正确;园林工程绿化应用领域极广,不只是道路两侧,因此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园林工程绿化影响不大,A错误;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广告业也没有太大的影响,C错误;光伏智能道路建设,是一种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对现行电力工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D错误。11.A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莫斯科冬季寒冷漫长,冬季多降雪,难以融化,影响交通安全;光伏智能道路可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还能够大大减少道路维护成本,A正确。广州全年气温较高,道路很少出现冰雪,B错误。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道路很少出现结冰现象,C错误。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路面难以出现冰雪,D错误。12.A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城市中,港、澳属于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管理模式与内地差异较大,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湾区引领作用有限,C、D错误;与深圳相比,广州为省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故其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最为适宜,A正确、B错误。13.D四城市交通条件便利,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不会制约其交通发展,A错误;四城市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使环境质量提高,B错误;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对当地就业岗位影响不大,C错误;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使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D正确。14.D长江经济带经济腹地广阔,不仅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多条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交通便利,D正确。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并未跨越三大地区,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A错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早的地区是珠三角地区,C错误。15.A长江经济带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所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故选A。16.A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上海市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诸如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这些都赋予了上海市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A正确。武汉市、成都市、重庆市的城市地位不如上海市,B、C、D错误。17.A据材料可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科技领先和环境友好为核心内容,经济、科技人才、环境因素是核心因素,基础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故选A。18.D与天津相比,广东经济、科技人才、基础因素没有明显优势,A、B、C错误;广东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优势是环境因素,即海岸带环境质量更优,D正确。19.D钓鱼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①正确;钓鱼岛是由主岛和附属岛屿构成的,并非指单个岛屿,②错误;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海域,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③④正确。故选D。20.B钓鱼岛附近海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相比而言,其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性并不大,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21.答案(1)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航(水)深不足;(1分)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1分)冲淤变化大,河道不稳定;(1分)冬季结冰,时有凌汛发生。(1分)(2)全流域统一规划;(1分)调水冲淤,疏通河道;(1分)收束堤岸,整治河道;(1分)改造大坝,修建船闸;(1分)沿河建设码头。(1分)(3)降低货物运输成本;(1分)优化沿黄省级行政区的交通运输体系;(1分)加强黄河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联系,促进沿河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1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1分)解析(1)黄河下游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不大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其河流的径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较大,航运条件差;该河段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淤积严重,航道浅,不利于航运;该段为典型的地上河河段,无支流汇入,沟通联系地区少,使得经济腹地小;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有结冰期,且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流存在凌汛现象,不利于发展航运。(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黄河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所以为实现黄河全线通航,要全流域统一规划;实施调水冲淤,疏通河道;下游为地上河,可以收束堤岸,整治河道;根据材料可知,多座大坝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都没有预留船闸,因此要改造大坝,修建船闸;同时沿河建设码头。(3)发展黄河航运的综合效益可以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展开分析。经济角度:发展黄河航运完善了我国北方水运运输网,优化了沿黄省级行政区的交通运输体系,从而降低了货物运输成本;发展黄河航运,可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开发,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角度:发展黄河航运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2.答案(1)造价低;(1分)运量适合城市规模及发展;(1分)占地少;(1分)河湖较多。(1分)(2)依据运输需求布局;(1分)适度超前;(1分)少占土地;(1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等。(1分)(3)提升居民出行效率,缩小城市各区域的时空距离;(1分)方便居民生活,缓解交通阻塞;(1分)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1分)增加就业机会;(1分)环境效益显著,助力低碳出行。(1分)解析(1)阅读材料可知,芜湖市单轨选择“高架”城市轨道,平均造价只有地铁的1/3~1/2,因此造价较低,且比地铁占地少;芜湖市人口规模较大,单轨运量适中,适用于城区人口为100万至300万的骨干线路;芜湖市地势地平,河湖众多,架桥也较多,故选择这样的交通方式。(2)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这样的交通布局,可以很好地满足芜湖市居民的交通运输需求,体现了经济、环保、绿色“空中一体化”的特点,属于适度超前,且平均造价只有地铁的1/3~1/2,造价较低,且比地铁占地少,符合经济、环保的原则,与芜湖市的水路交通形成交通运输网,发挥了综合运输的优势。(3)结合材料可知,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大大提高了居民出行的效率,缩小了城市各区域的时空距离;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了城市交通阻塞状况,方便了居民生活;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水平,促进芜湖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很多居民出行选择乘坐轨道交通,而不是驾驶私家车,体现了低碳生活,保护了环境。23.答案(1)广阔的国内市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雄厚的产业基础;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5点即可得5分)(2)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分)加强上、中、下游之间的产业交流和协作;(1分)建设和完善上、中、下游的城市群体系,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1分)加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1分)(3)有利于保护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1分)促进长江全流域内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产业转移;(1分)有利于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分)有利于增强流域的整体竞争力;(1分)有利于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解析(1)材料“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说明长江经济带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长江水运、沿海海运、陆地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交通线网稠密,水陆交通发达便利;此区域人口稠密,有充足且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资源;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辐射作用强,生产技术水平高且提升快速;历史上工商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级发展战略规划,有国家政策支持。(2)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长江经济带地跨区域范围广,应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应加强上、中、下游之间的产业交流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建设和完善上、中、下游的城市群体系,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材料“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说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加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3)材料“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说明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保护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材料“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说明建设长江经济带能够促进长江全流域内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产业转移;有利于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协同发展,还有利于增强流域的整体竞争力;由材料可知,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24.答案(1)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0.5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0.5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0.5分)维护海洋权益。(0.5分)(2)衰减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1分)措施:建立休渔区,规定休渔期时间;(1分)控制捕捞强度;(1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发展海水养殖;(1分)等。(3)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1分)减少陆地土地资源压力;(1分)增加渔业产量,提高渔业质量;(1分)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分)解析(1)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广阔海域,但目前海洋开发不够充分,因此国家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动植物、矿产、空间等海洋资源;特别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制定法律法规等,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确保不受他国侵犯。(2)近海渔业资源衰减的原因:一方面受经济利益驱使,存在着过度捕捞现象;另外人类活动加剧,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增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应因地制宜建立休渔区,明确规定休渔期时间,休渔期内禁止捕捞;控制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保证渔业资源的稳定供给;发展海水养殖,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等。(3)读图可知,海洋牧场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并通过人工养殖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因此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从而减少陆地土地资源的压力,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工养殖能够增加渔业产量,并能提高渔业质量,保证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稳定供给;海洋牧场还注重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供2023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测评卷会员下载,编号:1700737216,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13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