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

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格式为 docx ,大小 23445 KB ,页数为 14页

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


('第1页共14页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观今宜鉴古,经典诠释智慧,智慧启迪人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北宋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政见分歧很大,宋神宗重用主张变法的王安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失去宰相位置。后来王安石变法受挫,被免职,司马光重新为相,但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之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两人的交往堪称佳话,令人赞叹!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向校报“君子之风”专栏投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第2页共14页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材料共分为两段,第一段用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总括君子和小人的相处之道。第二段讲了司马光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国家,没有私心。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的。由此可知,王安石公私分明,实事求是,欣赏人才;司马光虽然思想保守,但是为人正直。综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意见不和,可以求同存异,能够做到和而不同,就意味着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包容万象的气度,这是君子之风。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能够促进和谐发展。考生可以从材料中的人物故事出发,选取某一立意,挖掘现实生活中丰富有趣又多样的素材,既可以选择一些正面的素材,也可以列举一些反面事例,例如当下学术圈某些权威人物由于学术主张的不同,上升到人身攻击,甚至出现站队分派别等现象。通过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实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借助于这第3页共14页些真实存在、耳熟能详的事例作为规劝和建议的论据,能使论说更有力,更能说服人。试题要求考生向校报“君子之风”专栏投稿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面向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受到的影响,说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参考立意:1.和而不同,君子之风。2.思想可以不同,为人必须高尚。3.君子和而不同。4.君子有争,为人需坦荡。5.君子之交,赤诚相见。6.世界因“和与不同”才绚丽多彩。【范文】和而不同真君子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王安石两人政见不和,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却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君子人格,这正第4页共14页印证了“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而这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两人虽政见相左,却能做到和而不同,真乃君子之争。和宋代秦桧对岳飞的陷害相比,王安石和司马光变法之争不涉及私人恩怨,没有利益纠葛,没有见不得阳光的人身诋毁,他们是君子之争。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争斗中不能得胜时,选择退而著《资治通鉴》,而不是伺机报复和恶意中伤。司马光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此所谓和而不同者也。”同学们,和而不同时最能考验一个人是否有君子人格,王安石和司马光和而不同,却互相欣赏认可,乃真君子也。二人政见不合,却能尊重对方的人格,惺惺相惜,乃君子之交。王安石变法得罪了许多权贵,变法失败后遭到了许多人的排挤,司马光却帮王安石讲话,说他“嫉恶如仇,品行高洁,为国不顾私”。王安石也评价司马光:“司马君实,君子人也”。王第5页共14页安石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但只是公务矛盾,并不互相敌视。两人在品德、学识、性格上始终对对方保持着敬意,他们相互之间的评价让我们看到其君子人格。《庄子•山木》有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淡如水”并非交情寡淡,而是纯洁,能够赤诚相见。出现矛盾分歧时,公是公,私是私,不涉及个人修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个个奇异的思想碰撞出最绚丽的火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有着各自思想与灵魂,却完美地相融在起。孔子师道于老子,却并不与其相同,而是独自创下儒家大派,他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墨家从儒家分出,有着自己最独立的思想,却也与儒学相互交织出更加美妙的思想之光。无数的学派相似相容,用和而不同的理想,一次又一次地触碰到大同社会的大门。《论语》有言:“君子无争,其争必也射乎。”君子不是真的没有争论或争斗,但君子之争和粗鄙之人的争斗不同,君子之争如第6页共14页同射礼,“揖让而升,下而饮”,竞技般排队登场,下来举杯畅饮,不因输赢影响友谊。人与人交往,志同道合固是人生幸事,志不同道不合却能相互欣赏和帮助,最是难得。古代先贤,为我们为人处事做出了榜样。【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第7页共14页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昨天,我们的党在红船上成立;昨天,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昨天,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昨天,四万多医护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逆行驰援武汉;2020年脱贫攻坚如期实现,823第8页共14页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亿人摆脱贫困。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天呢?将还有很多的困境,但我们的远景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首昨天,你得到了什么?立足今天,你思考了什么?面对明天,你将何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这类作文类似于评论类文章。写作时,一般应写成议论文,也要在看懂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立意,形成观点。同时,应根据观点从原因、意义、作用等方面来论证说理。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观点,从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来论证分析。此处材料中铺排展示的信息恰好是写第9页共14页作时可以切入的一个个小角度。我们可以由这些小角度入手,抓住典型的小人物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也可以大处落笔,以史为鉴,纵横捭阖,以理服人。例如,文章可以着眼于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的整体或局部内容,以论述或夹叙夹议的手法。考生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思考者,思考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和阻力迷惑与彷徨,书写零零后人生的肩负责任的任重道远,书写中国发展道路的崎岖曲折,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去审视现时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难题。选材上,考生可以选取中国发展瓶颈中如贫富、环境、腐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的和平统一等相关素材。总之,宏大主题作文的写作描述质朴而真实的典型事例,又能注入个人情感,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反对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应是今后作文的导向。参考立意:(1)让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奋勇争先。(2)建设更美丽的中国,将是我们终身的追求与荣光。第10页共14页(3)我们坚信现代化强国的梦想不会遥远!希望和辉煌就在前方。(4)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激情澎湃,定当不负使命。【范文】肩起明天的使命——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昨天,我们的党开天辟地;昨天,我们的国家翻天覆地;昨天,我们的改革改天换地。今天的我们更自信,更充满活力。灿烂的明天,需要我们奋斗与担当,需要我们肩起未来的使命。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回首昨天——昨天的胜利,是用披荆斩棘的精神铸造的。君不见“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君不见“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们,栉风沐雨;君不见“深圳速度”的开山劈地,创造奇迹。所有的这些都是靠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不怕牺牲与艰苦卓绝实现的。昨天的辉煌,是靠永不摧毁的激情、生命与团结精神实现的。面对一次次的磨难与艰险,中国人永不言败。面对两万五千里长第11页共14页征,吃野菜,吃树根,我们不怕;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抗日、抗美援朝,我们不怕;面对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病毒,我们的战士、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中国人永不言败。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那就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信心百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更要传承中国精神,继往开来。拥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是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明天,我们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国百年梦想——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我们有理想、有信念,因为我们是共青团员。我们实现脱贫攻坚、一亿人脱贫,823个贫困县脱贫靠什么?是信念与使命。第12页共14页共青团员就要勇于担当,奋斗在肩。青年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我们青年人要有袁隆平、钟南山一样的奋斗精神,创造一片辉煌的蓝天;我们青年人要学习邓稼先、屠呦呦的创造精神,在我国核心技术上大展宏图。“当乌云与阳光接吻,便化出满地繁花。”明天,也会有困境、险滩、泰山压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任何艰难险阻,我们将怎么办?我们说,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决心并存,就是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才行。“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牢记路遥的话。昨天、今天与明天,需要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回首昨天,我们心潮澎湃,把握今天,我们自信满满,展望明天,我们更要使命与担当。赤日煌煌,其芒未央。蜀道之难上青天,我辈劈山战犹酣;昨天今天与明天,代代奋斗代代传。第13页共14页【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第14页共14页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 编号:1700714863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4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3445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