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贞观之治(教案),格式为 doc ,大小 53248 KB ,页数为 5页

贞观之治(教案)


('中国历史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二课贞观之治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唐朝的建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两位皇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教学重点】(1)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王朝,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也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也为之后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奠定基础。(2)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在唐高宗时就已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学难点】1/5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对于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不能客观分析。于是这就需要教师对此加以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政治、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记载唐朝相关史料的文本资源,如《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图像资源,有唐太宗昭陵石雕骏马图片、武则天的无字碑等。【教学思路】“课堂导入——唐朝状况——人物介绍——开明政治——归纳总结——反思评价——活动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上次课我们学习了隋朝的灭亡,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唐朝的建立跟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ppt切换)(过渡语一)同学们知道唐人街的由来吗?由提问问答,导入课堂。华人在国外自称唐人,他们的聚集地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唐人街”。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自称唐人呢?唐朝又为什么会这么繁华昌盛?接下来我们开始进入新课学习,唐朝“贞观之治”。(切换幻灯片准备开始上课——)【二.图文阅读】(书本P7)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平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还不如亡国之君隋炀帝。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宫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了后十分震动,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过渡语二)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你觉得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小结】唐太宗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过渡语三)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次课学习过的隋朝,思考下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引出隋炀帝暴政,激发社会矛盾,导致了农民起义,对比唐太宗其人。【四.唐朝建立】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义,617年十一月攻占长安,618年唐朝建立。【五.开明政治】贞观之治是本课重点。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最后一点是治世局面的形成。1、(过渡语四)唐太宗亲自参与了反隋斗争,亲眼目睹隋朝的颠灭,他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人们才是根本。(切换ppt—)[贞观十八年,太宗]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以古为镜,兼听则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2/5”•“朕今勤于三事,亦望史官不书吾恶,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治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秦始皇平定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亡,吾亦何得自骄也。”认为“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在于深好奢侈,横征暴敛而已”3、明于知人,善于任使《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房谋杜断4、贞观之治的影响1、政治清明;2、经济发展较快;3、社会安定;4、文化繁荣;5、民族关系改善;6、对外开放交流。5、活动与探究: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有(P10)•①政治: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②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徭役;•③军事: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④思想文化: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⑤民族关系: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六.小结】刚才我们学习过了张玄素谏修洛阳宫的故事,也对唐太宗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价,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一下自己的观点呢。(过渡语五)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唐朝开明君主唐太宗,我们接下来还要再认识一位同样杰出的皇帝。学习之前我想问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位女皇帝吗?【七: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就一位女皇帝。(过渡语六)那么同学们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女皇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位历史上伟大的女皇帝。——3分钟)【八:政启开元】(书本P9)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九:无字碑】是非功过,后人评说。【十: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女皇帝?【七.活动探究】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汉武帝唐玄宗政消弱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吸取隋朝教训,勤于政事,任3/5治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跟河西走廊;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管辖单位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大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4/5',)


  • 编号:1700708570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5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53248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