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案
本作品内容为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案,格式为 doc ,大小 4459008 KB ,页数为 12页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目的、特点、措施和影响;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后以及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相关数据的分析,理解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用表格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分析,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只要这一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避免;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以及他实施的新政,学习他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临危不惧、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对其的评价。【学情分析】对经济大危机,教师可从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逐一讲解、归纳;对罗斯福新政,教师可从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明确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内在联系。【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总统问题:华盛顿和林肯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被称为“合众国之父”;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教师过渡:有人说华盛顿使美国获得新生,林肯拯救了美国,而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是如何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对美国的主要贡献。【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介绍“柯立芝繁荣”。柯立芝总统时期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在这一时期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渗透到无线电产品、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的生产中,这些产品的低廉价格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在西方各国中率先迎来大众消费的曙光。问题:(1)这一繁荣局面出现在何时?(2)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这种繁荣局面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20世纪20年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3)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在经济繁荣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教师过渡:锃亮的汽车、种类繁多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美国上空。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真的如胡佛总统所说,美国的未来是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的吗?当时哪些矛盾的存在已经使危险即将降临美国了呢?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解释“繁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扩大了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同时,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也怀着发财的梦想,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教师幻灯片出示经济危机的爆发:教师讲述: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疯狂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让学生阅读教材P59的内容,说出经济大危机的表现:①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②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③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教师幻灯片出示史料:以销售“剩余”商品和焚毁“多余”农产品来保持高昂价格,保证高额利润被认为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处置自己所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而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斯大林(1)造成材料中所说的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过剩商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二是商品过剩也是相对的,不可能满足全体劳动者的需求;三是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的同时尽力压低工人工资,使得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教师幻灯片出示图文材料:材料一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超过40%近40%28.4%16.5%1/340%以上外贸缩减70%60%50%48%50%2/3失业人数1500万~1700万超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材料二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二、罗斯福新政教师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受到沉重打击。大批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因为破产而自杀,以致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大量工人失去了工作,忍受饥饿,流离失所。但面对这场大危机,胡佛政府不愿出面实施救济、扭转局势,而是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让人们自己想办法摆脱困境。于是人们在失望和愤怒之余,开始发出抗议的声音:一排排用从垃圾里捡来的破铁罐、碎木片、纸板、薄铁皮和粗麻布搭起的临时居住的小棚子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被称作“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着的捡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晚上裹在身上御寒的旧报纸称作“胡佛毯子”等。这既是对胡佛这位曾被称为“救济工程师”、后被叫作“饥饿总统”的讽刺,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控诉。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教师讲述:在美国陷入危机时,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1932年,罗斯福赢得总统大选,1933年成为第32任美国总统。他在竞选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被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上台后,罗斯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大力推行“新政”。情景模拟:假如你是罗斯福,你将如何带领美国人民解决以下问题:(1)恢复银行信用,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2)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3)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4)解决就业问题。学生可结合教材P61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幻灯片出示表格,归纳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项目具体内容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教师设问:(1)在这些措施中,都体现了什么政策?(2)有人认为,罗斯福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你认为是这样吗?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教师总结:(1)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不能因为政府干预了经济,就认为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学生质疑阶段,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各小组组长进行整理,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最终进行解答。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教师总结:①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②新的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民众的措施。③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教师幻灯片出示材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分析: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手段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胡佛的做法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答案。教师总结:由原来的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政策,变成了由政府干预来调节市场的政策。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教师幻灯片出示图文资料:材料一材料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得到了巩固。提出设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以及教材P61的内容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幻灯片出示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真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了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没有。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引起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拓展思考一: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有何突出成就?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回忆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来进行比较回答。教师总结:是罗斯福和邓小平。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点:两次改革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他们两人都有直面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都勇于创新、善于借鉴;都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经济体制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拓展思考二:你如何评价罗斯福?我们要学习他哪些精神?从罗斯福新政中,你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引导学生结合罗斯福的生平、贡献以及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经验来进行思考。教师总结:评价: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政治家、改革家。学习的精神: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启迪: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实际,尊重经济规律;政府应当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要稳定农业,推动工业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扩大内需等。【课堂小结】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板书设计】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关内容,了解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图解原因】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而罗斯福说:“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最终罗斯福以472∶59的绝对优势胜出。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大获全胜的罗斯福与农民交谈材料二: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胡佛与罗斯福在化解危机的政策上有何不同。为扩大就业,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完全由市场调节)。罗斯福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为扩大就业,推行了“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等措施。(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些措施出自哪一法规。如何看待“新政”中“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规定?提示:《国家工业复兴法》。美国政府实施“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克服经济危机。但是,这些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图解特点】(引导学生解读“新政”中工业、农业、金融等举措,总结“新政”的特点)“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材料展示:罗斯福……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罗斯福回应: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1)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简析罗斯福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的原因。提示:因为新政的部分内容和措施触及了一些资本家的利益,对垄断资本家追求最高利润进行一定限制,如《国家工业复兴法》中规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2)罗斯福的举措是否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简述理由。提示:不能。因为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消极影响: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三、课堂总结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美国,罗斯福放弃了美国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它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不同体制和政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体制创新和发展。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增加了学生讨论的时间,加强了讨论的力度,培养了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本课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问题设计的深度和技巧不够成熟,学生探讨深度不够,课堂的趣味性不够。',)
提供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案会员下载,编号:1700706693,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12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