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教案-1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教案-1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教案-1,格式为 docx ,大小 26726 KB ,页数为 4页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教案-1


('《红星照耀中国》教学目标1、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3、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教学难点精彩片段阅读,提升阅读鉴赏水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925年,深秋时节,毛泽东伫立在橘子洲头,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不禁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对于这个问题,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从书名就给出了预言式的答案。同学们,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预言?下面我们一起去书中找答案吧。一、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一)猜读题目《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有谁知道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二)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从1928年起,他先后担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突破重重困难,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色苏维埃地区的西方记者。抗战爆发后,斯诺又担任英国《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斯诺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应邀三次来华访问。斯诺为人正直,热爱和平、正义,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十分关心中国命运,主要著作有《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等书。(三)浏览目录学生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能够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三)这本书主要记述了哪些内容?发展线索是什么?主要内容: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他描述他们的言行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还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个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此外,还反映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情况。发展线索: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展示成果,分享快乐学生选择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论,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示例:人物:周恩来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协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作者评论:“这是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以温和文雅的口气用英语打招呼,面目英俊。”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我的感受:他生活简朴,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水平,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头脑冷静,态度温和地说话,显然是一个行动同知识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一)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红军精神。1、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密团结的精神。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探寻《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还在于书中不但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五、巩固新知,有效练习(一)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个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个点,在西安实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文中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A)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九一八事变(二)《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实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很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三)作业布置写一篇很多于600字的《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板书设计:《红星照耀中国》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附:我读《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实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很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这是网上的评论。不过,此前,我从没有读过这本书。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12月5日的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读,刻不容缓地读直至凌晨六点,终于读完全书。第二天,我的眼睛肿胀得几乎无法睁开——吸引我的,不是论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游击战术、俄国的影响等,而是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后,在红色旗帜下的那些人,那些故事。通过“红色大门”、与作者一起遭遇白匪追击之后,我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现年四十四岁的毛泽东。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但表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表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在书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没吃过一次败仗的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都几乎遭遇了不同水准的人生悲剧,都经历了诸多九死一生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参加了红军,跟随“红星”的旗帜,来到了陕甘宁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在苏区工厂积极工作,在红军大学认真学习,在政治课上自由讨论,在空闲时间观看红色剧社的演出,参加识字游戏,阅读墙报,唱歌??不管是领袖、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和热情。他们的故事,就是1936年,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红军的恢弘历史,就是由这很多的人,伟大的人和普通的人,共同写成的。所以,埃德加.斯诺才会在《序》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个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不过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个本书如果是一种准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读完了这本书,我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再一次慢慢走进这本书,去书中寻找那些写下中国红军历史、创建苏维埃共和国、随时准备投身抗日洪流的了不起的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从人物和故事入手,感受红军的精神,理解作品的主题。',)


  • 编号:1700706392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4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2672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