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复习课件
第二章地球考点一形状、大小课程标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盖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地球的真实形状:不规则的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现代宇宙观测研究地球卫星图片现代宇宙观测研究地球卫星图片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现象2-----月食月食: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是圆弧形的。现象3-----登高望远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月食时,地球的影子④登高望远⑤地球的卫星照片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赤道周长千米极半径千米赤道半径千米平均半径千米5.1亿4万637163576378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思考:图中地球有两个不同半径,这说明了什么?1、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登高望远B.麦哲伦环球航行C.绕球场一圈D.月食2、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中,数值“八万里”是指地球的()A.平均半径B.表面积C.极半径D.赤道周长变式练习DC3、2015年的世界地球日,某节目出了一道题目:如果我们要给地球母亲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多少布料?你认为正确答案是()A.5.1亿千米B.4万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6371千米C第二章地球考点一地球仪课程标准●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地球仪3、地球仪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四面八方都是北练:一座房子,四面都朝南,则建在。地轴找出下列地理事物:(1)地轴(2)南极、北极(3)赤道(4)南、北回归线(5)南、北极圈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0°23.5°N23.5°S66.5°N66.5°S90°N90°S地球仪重要经纬线(1)形状:(2)长度:(3)方向:(4)位置关系:(5)数量关系: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圆圈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步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东西方向纬线:所有纬线相互平行无数条纬线的特点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S23.5°N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0°0°23.5°N23.5°S23.5°S66.5°S66.5°S66.5°N66.5°N90oN90oS几条重要的纬线——地球仪上的五线谱纬度的划分范围:0°~90°分界线:赤道为界,分为南纬(S)和北纬(N)。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所有纬线都是平行的,纬度相隔1°,距离是111千米。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0°30°N60°N90°N0°30°S60°S90°S注意:0°纬线后面不写N和S。辨别纬度(一)北极南极北南SSNN展开变形北增北纬,南增南纬纬度越小,纬线长度越长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纬线长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由大到小再到大由小到大再到小纬度的变化规律辨别纬度(二)30°20°10°0°10°20°30°50°40°30°20°10°20°30°40°50°60°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0°低纬度10°N低纬度40°S中纬度北回归线低纬度北极圈高纬度30°和60°不属于任何纬度海南的纬度范围是4°N到20°N,属于什么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例题1】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例题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CB(1)形状:(2)方向:(3)长度:(4)位置关系:(5)数量: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相等(约2万千米)南北方向经线:所有经线汇聚南北极点无数条经线特点S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都平行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纬线有180条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2、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向右前方跨了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A.东北方B.南方C.西方D.东南方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以东为东经E经度的划分范围:0°~180°以本初子午线和180°为界分为东经(E)和西经(W)。注意:(1)除了0°和180°经线外,同一经度的经线各有两条。(2)0°和180°经线,后面不写任何字母。0°经度的变化规律30°E60°90°120°150°180°30°W60°90°120°150°180°西经度向西递增←→东经度向东递西增西经,东增东经东西半球的划分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为界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两条相对经线相加等于180;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如30°W和150°E。20°W160°E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0o60o60o120o120o180o180o快速记忆:“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小小东”指的是小于20°W或小于160°E的是东半球;“大大西”指的是大于20°W或大于160°E的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20°W160°E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0o60o60o120o120o180o180o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15°W17°E34°W150°E170°E175°W东半球西半球经纬线特点对比纬线经线概念形状特征指示方向长度度数范围度数的变化规律字母区分方式O°的确定划分半球的界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圆半圆东西方向南北方向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减小。相等0°~90°0°~18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到南北纬90°。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到东西经180°。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赤道本初子午线赤道(0°)2O°W与160°ECBADLABLCDLACLBD(1)长度的比较纬线的长度的比较经线的长度的比较>=★考点:长度与面积比较纬度越小,长度越长所有经线等长(2)面积大小的比较ABSASB>★考点:长度与面积比较所跨经度相同,纬度越低,面积越大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向北越来越大北纬(N)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E)第一步:从小向大画箭头:★考点:书写经纬度步骤第二步:看变化,标符号第三步:括号内写出经纬度110°EEEEA(,)30°NB(,)120°E20°NNNN①“西增西经,东增东经”②“北增北纬,南增南纬”EE写出A、B、C、D、E的经纬度A:(60°E,0°)B:(70°E,40°N)C:(180°,70°S)D:(140°E,80°S)E:(180°,66.5°S).第二章地球考点二地球的运动课程标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方向周期现象【读图发现】·昼夜更替:A_____,B_____,C即将进入_____。(均填“白天”或“黑夜”)·方向:若在AC之间标注自转方向,箭头应指向__。白天黑夜白天A1、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2、下列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长短B.昼夜更替C.四季的形成D.冬冷夏热ABCD一、公转方向周期现象自西向东一年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五带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D.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北半球南半球3.21春分秋分6.22夏至冬至9.23秋分春分12.22冬至夏至日期半球赤道上每天都是昼夜平分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北半球南半球3、4、5月春季秋季6、7、8月夏季冬季9、10、11月秋季春季12、1、2月冬季夏季月份半球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一、读图乙,可知(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如海南(4°N-20°N)。(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①“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如: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②“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二、根据图甲,归纳判断节气的方法。夏至(C):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或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A):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或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三、如何判读昼夜长短图甲中,白色部分表示白昼,黑色部分表示黑夜。夏至(C):北半球白色部分面积大于黑色部分,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A):北半球白色部分面积小于于黑色部分,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注意:黑夜长或白天短,是不规范的描述。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球位置的是()A.①B.②C.③D.④2.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太阳高度角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金榜P12,示范题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4.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_______,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_________,是否有___________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太阳光热的多少垂直照射极昼和极夜太阳光热的多少垂直照射极昼和极夜认识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提供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复习课件会员下载,编号:1701027873,格式为 xlsx,文件大小为46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Excel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