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学习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格式为 doc ,大小 134696 KB ,页数为 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卷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开卷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填上所选答案的字母)1.某学校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B.北京房山C.陕西蓝田D.浙江余姚2.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其实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浙江河姆渡D.山东大汶口3.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做不到的是:A.人工取火B.用骨针缝制衣服C.死后埋葬D.挖掘水井取水4.《史记••••••••王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应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宗法制D.分封制5.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7.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9.请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A.扁鹊B.屈原C.孔子D.老子10.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11.子彦在学校举办的演讲赛中引用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12.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文物是制作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13.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A.大禹B.黄帝C.屈原D.孔子14.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XX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A.李冰B.李春C.郦道元D.张仲景15.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16.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17.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史与晋文公参与争霸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问鼎中原D.围魏救赵18.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是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一次致命的打击”。这段话反映的相关历史是秦朝时期的:A.推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C.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D.焚书坑儒19.“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0.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残暴统治使人民不堪忍受B.焚书坑儒C.不讲礼仪廉耻,人民叛离D.秦朝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二、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划线处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处的字母并对该处加以改正。)21.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蚩尤。AB错误:改正:22.历史课上,老师请同学写朝代顺序,丹丹不假思索写下:夏——商——东周——春秋——战国——秦。AB错误:改正:23.与商周同期的三星堆文化是出现在我国黄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AB错误:改正:24.成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A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项羽和刘邦。B错误:改正:25.小丽说:我姓秦,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姓一样,我还知道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禹。AB错误:改正:三、辨析题(第26题5分,判断2分,理由3分)26.宏伟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游览了长城后,小丽回忆起在历史课中学习到的有关秦城修筑长城的相关知识:“秦朝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小丽说得对吗?请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27.(12分)收集、整理、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是红红参加某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1)图片一中文物上的文字是什么?它的发现有何意义?(3分)(2)图片三中的内容反映的史实是什么?(2分)(3)据材料,你认为红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什么?(3分)(4)红红收集这些图片资料,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得?(4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8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29.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二:他创办私学,求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他都招收,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他很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以便有新的体会,提倡人们相互学习。回答:(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教育家的言论?(1分)(2)根据材料二说说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3)今天同学们可以从哪本文化典籍中寻找他思想的光辉。(2分)(4)小丽说:孔子虽然生活在2500多年前,但我觉得孔子就在我们的身边。你同意小丽的说法吗?请举一例说说理由。(3分)30.有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如果请你当一名小导游,你将如何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呢?请回答:(1)第一站是北京周口店,你将带他们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2分)(2)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种植什么粮食作物?(2分)(3)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至少三项)(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BACCDABBBCACBADDA二、辨别改错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找出错误1分,订正1分)21.错误:B改正涿鹿之战22.错误:A改正西周23.错误:B改正成都平原24.错误:B改正陈胜、吴广25.错误:A改正夏三、辨析题(找出错误2分,说明理由3分,共5分)26.不对,秦长城是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27.(12分)(1)甲骨文(1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分)(2)秦统一文字(2分);(3)文字的演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3分)(4)上网搜索;查看报刊、或书籍(3分)28.(13分)(1)商鞅(1分);秦国(1分)(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分)(3)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嬴政(1分);统一六国(2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3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29.(10分)(1)孔子(1分)(2)兴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4分符合题意的两个事例即可)(3)《论语》(2分)(4)略。(3分,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30.(10分)(1)北京人、山顶洞人(2分)(2)半坡原始居民、粟(2分)(3)黄帝(1分);人文初祖(2分);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任写三个即可3分)',)


  • 编号:1700699074
  • 分类:学习教育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6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3469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学习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