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述职汇报 >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格式为 docx ,大小 14259 KB ,页数为 9页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uf0b7【制定机关】贵州省民政厅\uf0b7【公布日期】2022.04.15\uf0b7【字号】黔退役军人通〔2022〕3号\uf0b7【施行日期】2022.03.05\uf0b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uf0b7【时效性】现行有效\uf0b7【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市(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精神文明办、民政局,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神文明办、民政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打造“贵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研究制定了《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规范第三章队员权利及义务第四章工作职责第五章保障与监督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促进广大退役军人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根据《志愿服务条例》《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第二条重点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逐步实现全域覆盖、管理规范、组织有序,培塑形成“传承军魂、奉献社会、勇于担当、团结奋斗、崇尚荣誉”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精神,努力构建“一村(社区)一队伍、一地域一品牌”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着力打造“贵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第三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坚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突出退役军人特色、依托服务体系运行、坚持因地制宜服务、积极响应国家需要”的工作原则。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应纳入地区志愿服务总体规划,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应自觉在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统筹下开展工作,符合条件的应向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申请登记并接受属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日常业务活动的指导。退役军人志愿者应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第四条退役军人志愿者应严格遵守《志愿服务条例》《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工作、生活中的任何非志愿活动行为,属个人行为,与志愿者身份无关,按照责任自负原则,由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不得在工作、生活中以其名义和身份进行与志愿服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对志愿者身份进行恶意炒作,对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志愿服务队名誉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章组织与规范第五条各级应逐步建立完善“省级指导、市(州)统筹、县(市、区)主抓、乡村主做”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坚持自愿参与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统筹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册、活动开展、管理保障等工作,确保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规范有序运行。第六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按相关规定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完成志愿服务信息记录与证明出具工作。可依据退役军人志愿者特长,在队内组成政策宣讲、矛盾调处、困难帮扶、应急处置等专项志愿服务组。第七条各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由本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进行日常管理,实行队长负责制,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志愿服务队工作。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提前将开展活动事项向本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报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可吸纳本地具有一定能力和专业特长的其他人员加入。第八条退役军人志愿者招募由各地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在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中,采取推荐择优选用、公开招募方式,按照自愿报名、考核评定、公示录用等规范程序确定。公开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应明确公告志愿者的条件、数量、服务内容、保障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信息。第九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应建立高效便捷的志愿者招募机制、稳定通畅的招募渠道,为报名且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办理注册等工作,并如实记录退役军人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和服务开展情况。第十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场所建设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应合理利用现有服务接待场所,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交流互鉴等提供便利。第十一条志愿服务实行一个市(州)一个品牌,品牌标识(队标)由各地根据创建品牌名称统一设计。各地以“一个品牌一个亮点、建设一流志愿服务队”为目标,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品牌。第十二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从事志愿服务期间,统一身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服,规范志愿服务行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服、队旗由各市(州)统一设计。队服可结合地方特色和志愿服务主题制作,一般以红马甲为基础,正面和背面印制本队队标,背面队标下方印制所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简称。队旗在各市(州)统一设计的基础上,所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可结合本地实际作适当调整。第十三条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管理保障机制。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培育退役军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发展,鼓励多渠道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险、补助、设备等物质保障,确保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第三章队员权利及义务第十四条加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应具备的条件:(一)在属地工作、生活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或属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及其他热心参与退役军人工作的个人;(二)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三)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事业,自愿从事服务工作;(四)遵纪守法,组织纪律性强,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服从各项规章制度;(五)无其他不宜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第十五条队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对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提建议、意见和监督;(二)参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提供的培训;(三)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申请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自愿加入或退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需退队的,应提前一个月申请;(五)相关法律、法规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规定赋予的其他权利。第十六条队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国家和我省志愿服务有关规定,以及本细则和所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管理制度;(二)履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承诺或协议,认真完成志愿服务队交办的各项任务;(三)不得以退役军人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营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四)在志愿活动中不得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自觉维护志愿服务队、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退役军人良好形象;(五)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依法受保护的其他信息;(六)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相关规定明确的其他义务、责任。第四章工作职责第十七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主管部门职责:(一)指导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合理构建组织架构,积极参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加强与志愿服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的工作交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将志愿服务项目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协助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拓志愿服务项目,协助引进公益社会组织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业务培训;(三)对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采取示范培训、集中轮训与定期调训(度)等方式,提供志愿服务所需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专业型骨干队伍培养;(四)动员、发展、壮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任务,围绕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活动开展志愿服务;(五)鼓励退役军人兼任大中小学辅导员,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国防教育、组织主题活动等,引导民兵预备役部队中的退役军人发挥骨干作用,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拥军优属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协调下,有序参与跨区域应急救援;(六)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社会协同,注重加强区域志愿服务力量大数据管理,探索建立区域协同联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属地化管理、区域化调度”服务格局,注重融入基层治理,探索建立村(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与“一村(社区)一(辅)警”联动机制,注重融合发展,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方参与、协作共进、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第十八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主要职责:(一)负责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安全、教育、管理、考核、表彰和服务记录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根据需要与志愿者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约定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工作条件和保障措施等;(二)如实记录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时间、地点、培训、表彰奖励、评价等情况的信息,并按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录入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根据志愿者申请,无偿、如实、及时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三)建立健全活动制度,制定年度志愿服务活动计划,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学习,有计划地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类公益行动,参与重要会议、文化活动、大型体育赛事等,在庆祝建党、八一建军节、新中国成立以及学雷锋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志愿活动;(四)助力基层退役军人工作,深入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辅助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等工作,提供创业支持、心理关爱等志愿服务,以及参加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组织的其他志愿服务活动;(五)参与退役军人的国防教育及宣传、国家安全教育、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等,引导退役军人当好红色故事宣讲员、国防教育辅导员、征兵工作宣传员;(六)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治理,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邻里守望、治安巡逻、交通引导、社区安全防范等志愿服务,鼓励退役军人中的老党员、老同志义务开展人民调解、矛盾纠纷调处等;(七)引导退役军人依法有序参与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对突发情况,组织具有专业技能和救援经验的志愿者,协同开展专业救援、秩序维护等工作;(八)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双拥共建活动,视情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八一建军节、“新兵入伍月”“老兵退役季”等时间节点到部队走访慰问。第五章保障与监督第十九条逐步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的褒扬机制,规范志愿服务记录,组织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对退役军人志愿者日常服务、辅助工作、出勤登记等情况可进行年度综合评价,依据年度实绩在就业创业、评先评优、社会保障、就医就学、享受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适当礼遇,并推荐参与优秀志愿服务有关评选表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对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第二十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或退役军人志愿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劝其解散组织或离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及我省志愿服务相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一)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或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道德失范、违纪行为的;(二)未经各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批准,擅自以组织名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三)利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身份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或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四)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活动并误导他人、谋取个人私利的;(五)组织、煽动服务对象以维权名义信访、聚集的;(六)不履行服务承诺或综合考核评价不达标的;(七)不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八)被取消注册志愿者身份的;(九)本人申请注销注册志愿者身份的;(十)违背自然人意愿,将其注册为志愿者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离队后,不得再使用退役军人志愿者身份及相关标识。第二十一条志愿服务组织可根据国家和贵州省志愿服务有关规定,依法筹集、使用和管理志愿服务经费、物资,应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工作条件与安全保障,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方根据志愿服务需要,可向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交通、食宿、通讯等保障。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细则由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商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各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可根据本细则制定管理标准。第二十四条本细则自2022年3月5日起施行。',)


  • 编号:1700805879
  • 分类:述职汇报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9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4259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述职汇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