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其他文档 >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格式为 doc ,大小 1434112 KB ,页数为 29页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全面驾驭光圈如果你能驾驭光圈,则你就可以完全掌握你的相机。光圈是拍摄出魔法般照片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什么是光圈?简单地说——光圈就是“拍摄时镜头打开的大小。”当你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时,会有一个孔被打开以使传感器捕捉进入相机的光线(译者注:光圈实际是一直打开的,在按下快门时会收缩至设定值)。你设置的光圈值就影响着这个孔打开的大小。孔开的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光线进来,孔开的越小,进入的光线就越少。光圈是以“f/”标注的。你会经常在摄影教程中看到f/值,比如f/2.8、f/4、f/5.6、f/22等等。改变一次f/值,镜头中开孔的大小会变为当前大小的一倍或一半,进光量也随之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摄影初学者经常会把光圈搞混的一个原因是,f/的数字越小,则表示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f/数字越大,则光圈越小。所以f/2.8光圈比f/22光圈要大。一定不要搞混了。景深与光圈改变光圈会对拍摄造成众多影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景深问题。景深(DOF)是指照片中在对焦平面前后画面清晰的部分。大景深意味着照片无论远近静物大部分都是清晰的(比如用f/22光圈拍摄的照片中前后景都非常清晰)。小(或浅)景深意味着照片中只有一部分画面是清晰的,其他画面都被虚化掉了。光圈对景深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光圈(小f/值)会减少景深,小光圈(大f/值)增加景深。第一次看到这些可能会使你有些混乱,不过我记住这一点的方法是:小f/值等于小景深,大f/值等于大景深。此图用f/1.8光圈拍摄的,除了最前面的两朵花外,后面的花朵全部都虚化了,花朵和叶子从背景中脱离了出来(译者注:原图链接失效,这张照片由译者拍摄并作讲解)。理解光圈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你的相机出门做一些练习。出门找一处场景,就有靠近你的物体也有远处的物体,用不同的光圈拍摄一组照片。你很快就会看到光圈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摄影题材需要不同的景深例如在大部分风光摄影中,你会看到摄影师多选择小光圈。这样可以保证从前景到远处地平线的所有静物都是清晰的。另一方面,在人像摄影中,利用光圈可以很容易地使模特清晰而背景被虚化,这样可以突出模特,使其他东西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此时你要选择大光圈来保证小景深。微距摄影师倾倾向于使用大光圈,保证拍摄主体可以抓住观众的全部注意力,而把其他内容统统忽略掉。全方位揭开焦距的奥秘“焦距”是指镜头的长度吗?不是的。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长度是多少,而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明白了焦距长度,焦距会对图像大小的影响就很好理解。对于一台全画幅相机来讲,标准镜头(与人眼的透视效果相似)的焦距为50mm。镜头的焦距小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广角镜头”——因为相机透过它们成像,摄影师能看获得更宽广的视角。反之,镜头的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被称作“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能把远处的物体放大,但视角却狭窄了许多。视角是什么?简单来说,视角就是镜头能拍下来的场景范围,以“°”为单位来计算。让我们举个例子,一支鱼眼镜头可能会提供一个180°的视角,这意味着它可以拍到你面前的一切事物。相反的,一支200mm的镜头,它的视角非常狭窄,仅为12.3°。这样你就可以拍摄一张范围比较小的,包含许多细节的图片。照片的视角与全画幅的传感器有什么关系呢?“全画幅传感器”被很多影友认为是高级相机的象征,其实它只是一个产品规格参数,这类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大小为36×24mm,与35mm胶片规格大小相同。这就意味着,你通过镜头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胶片或者是全画幅相机拍下来。所以,如果你给一台佳能EOS5DMarkIII或者一台尼康D800上装一支焦距为70-300mm的镜头,那么你实际得到的焦距也为70-300mm,毫无偏差。然而,现在市面上相机的传感器大多数都不是全画幅的,这类相机被称为非全幅相机或简称为APS-C画幅相机。它们所拍到的照片比镜头所提供的焦距范围小一些,这些相机的传感器是将镜头视角“剪裁”之后呈现出来的,拍下的照片仅是镜头所呈现这一区域中心处的画面,所以使用同样的镜头,放在全幅和非全幅相机上,视角是不同的。这对我拍摄照片有影响吗?当然有。当你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时,非全画幅相机的拍摄视角要比全幅相机小,也就是说视角要窄一些。这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区别非常明显,全幅相机可以记录下更加广阔的画面。但是,非全幅相机的窄视角对于拍摄野生动物非常有利,使用同样的焦距,用它所拍摄到的动物比叫要比全幅相机拍摄的更“大”一些。这是因为它的等效焦距更长。你所说的“等效焦距”是什么?在介绍相机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常看到这个词,就如同总看到“35mm等效焦距”一样,指的是镜头焦距。它是在不同规格的镜头和相机进行比较的时候,提供一个标准的依据。将镜头安装在全幅相机上,实际焦距就是镜头上所标注的数值。而非全画幅相机的等效焦距是镜头的实际焦距乘以焦距转换系数得出的。比如说,奥林巴斯PEN相机采用的4/3画幅的大小就相当于全画幅的一半。也就是说,用它来拍摄,等效焦距就是镜头上标准数值的2倍。如果想要拍出与35mm全画幅相机相同大小的物体,你就需要一支焦距小一倍的镜头。APS-C画幅是现在大部分单反相机所使用的传感器,比4/3画幅要稍大一些,但它们所能够拍摄的区域还是要比全画幅的稍小。佳能EOS系列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6x,而尼康、索尼和宾得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小一些,是1.5x。也就是说,75-300mm的镜头用在佳能EOS650D上就变成了120-480mm的镜头?如果是指有效焦距的话,那么答案是“是的”。但无论是安装在全画幅相机还是非全画幅相机上,75-300m镜头的焦距依旧是75-300mm。就算是图像被放大,但透视效果是恒定的,因为改变的只是视野而已。为了降低镜头成本,更适应非全幅相机,镜头制造商还生产了“数码专用”的镜头。什么是数码镜头?数码镜头是专门在非全画幅的单反相机上使用的镜头。这些镜头的等效焦距依旧是实际焦距乘以焦距转换系数,一支10-20mm镜头的有效焦距大约是15-30mm(10-20mm×1.5或1.6,这要取决于不同品牌的相机)。但是它们的成像圈通常要比35mm全画幅镜头更小一些。数码镜头是没办法在全画幅的相机上使用的,它无法适应一个更大传感器从而产生图像。如果你将它们安装在全幅相机上拍摄的照片就会出现暗角,甚至是整个一圈黑色。有些全幅相机可以选择“非全幅格式”,允许用户在应急的时候,使用非全幅镜头。掌握白平衡让影像更精彩若要说之前学的曝光补偿功能是以眼睛看到的亮度来拍摄照片的话,那今天要学的白平衡功能就是利用眼睛看到的相同色感来摄影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曾经在路灯下或咖啡厅中,有过将白色目标拍摄成黄色的经验,这种让我们能将拍成黄色的白色目标变回原来白色的功能就是所谓的白平衡。什么是色温?在学习白平衡功能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色温,包括太阳在内,只要能反射光线的一切光源都拥有其各自的色温,虽然大家很容易将所有的光源都视为白色,但是太阳其实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其光线的颜色,每个光源也都各自拥有色相。像这样在各式各样色相的光源下,以相同的基准进行摄影,就会拍出时而红色,时而蓝色的照片。因此,随着光源的色相和种类不同,要进行适合的设定才能够拍出色感正确的照片,这种色温会随着光源不同,而改变基准的功能就称为白平衡功能。日出、日落时的太阳呈现红色白天的太阳是白色的早上、晚上的太阳呈现黄色色温对照表色温一般都是以Kelvin(K)来表示,并以光源泛着白色约5000~5500K的色温为基准。当色温比此基准还低时,照片会变红色;色温较高时则会拍出较蓝的照片。因此,依照光源的不同来改变设定,大部分的相机皆支援手动白平衡功能,好让使用者可以设定更正确的色温。白平衡设定利用DSLR相机摄影时经常使用的光源色温,能够帮助使用者以更迅速且有效的方式去设定白平衡来进行拍摄。藉由设定储存的白平衡模式,就可以拍摄出和实际色感相同的照片。CANONEOS550D支援的白平衡模式有AWB(自动)、阳光、阴影、阴天、钨丝灯、日光灯、闪光灯7种,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来进行拍摄。使用CANONEOS550D时,如果想要选择白平衡模式,先按下机身后面的十键上方的WB键,就会出现白平衡模式画面,依照目前的光源状态来选择白平衡模式。利用白平衡模式来拍照吧为了了解什么是白平衡,请试着变更自己相机中的白平衡模式来进行摄影,可将家里的小东西放在白色纸张上,然后一边变更白平衡模式,一边拍照。接下来的照片是阴天室外所拍摄的。透过萤幕确认拍摄好的照片。由于是阴天,所以在阴天模式下所拍摄的影像色感会是最正常的。反之,色温设定值比阴天模式6000K更高的阴影模式就会呈现红色,色温设定值较低的钨丝灯模式等状态下则会呈现蓝色。自动(AWB)、太阳光(约5200K)、阴影(约7000K)阴天(约6000K)、钨丝灯(约3200K)、日光灯(约4000K)闪光灯(约6000K)利用和上面相同方法,改变光源的状态来进行拍摄,在日光灯照明下变更白平衡模式再拍摄相同的物品。于日光灯下,以日光灯模式拍摄的影像会呈现和我们眼睛看到一样的白色,而色温比日光灯模式4000K低的钨丝灯模式就会得到蓝色影像,阴影模式下则是呈现红色。日光灯照明下使用阴影模式、日光灯照明下使用日光灯模式、日光灯照明下使用钨丝灯模式。白炽灯照明下使用钨丝灯模式、白炽灯照明下使用太阳光模式、白炽灯照明下使用阴影模式。这次换在白炽灯照明下,变更白平衡模式来拍摄相同的物品。在白炽灯照明下拍摄照片时,钨丝灯模式所拍摄的影像和眼睛看到的是一样的白色。反之,利用色温比钨丝灯模式3200K高的太阳光模式和阴影模式则会呈现红色,但在色温比太阳光模式更高的阴影模式下就会拍出更红的颜色。依照喜好调整照片的色感在白炽灯照明下拍摄照片的话,就会拍出黄色,一般人容易有无论何时拍摄天空都会呈现蓝色的观念,但只要了解白平衡的话,在白炽灯照明下即可拍摄出蓝色、黄色和紫色的天空,舍弃固定观念应该是能够拍摄出好照片的第一步吧?白平衡功能是在各种照明下寻找目标原有色感的功能,自动设定白平衡来进行拍摄时,之所以会拍摄出有黄色色感的照片,是因为目前的光源白炽灯色温比当时相机中设定的色温还要低,所以照片中才会有那么多的黄色。在白炽灯照明下以自动模式进行拍摄。因此,将白平衡模式设定成钨丝灯模式,或是利用自订白平衡模式将相机的色温设定为和目前光源白炽灯相同色温的话,照片的黄色感觉就会消失。在白炽灯照明下利用钨丝灯模式进行拍摄。那如果将相机的色温设定成比白炽灯照明的色温低,又会怎么样呢?例如将色温设定为蜡烛模式,再加上自订白平衡使用来进行拍摄,由于相机目前的色温比目前光源白炽灯还要更低,即使在白炽灯的照明下,也会拍色出弥漫着蓝色色感的照片。在白炽灯照明以自订白平衡使用模式来进行拍摄。这次换拍摄白天的天空,一般来说,白天阳光的色温大约是5200~5000K左右,将白平衡模式设定为阳光的话,就可以拍出和我们眼睛看到相同色感的照片。F7.1,1/125秒,ISO200,-1EV,白天在户外以阳光模式来进行拍摄。但如果将白平衡设定为比白天阳光的色温更高的色温来拍摄照片,例如将色温设定为最高的10000K,目前光源的色温会变得比相机还要低,也就会拍摄出黄色色感的照片了。白天在户外利用蓝色色纸设定白平衡。白天在户外将色温设低,自订白平衡模式进行拍摄。相反地,将白平衡设定为比阳光色温更低后,由于相机中设定的色温越低,照映在天空和水中的天空色相就会变得更蓝,并泛着紫色的色相。像这样依照白平衡色温设定数值的不同,照片的色感和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新手如何准确掌握摄影曝光有数学不好或者看到数字就犯晕的童鞋吗?摄影也是这样,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什么的都是用数字来表示,每次拍照都免不得要摆弄这些参数的设置,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一时找不到北,就干脆直接把相机调成自动档来拍了。没关系!其实在摄影中是有一些法则,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了解到个中原理,那么面对参数的设置都会胸中有棵竹。以下讲到的几个法则,其实都不难理解,一起进入我们的课程吧。曝光参数确定准则对于同一场景,根据曝光的等效性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曝光组合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那么每种组合的最终效果是否完全相同呢?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ISO值除了有控制曝光量的作用,还能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那么在拍摄时应该如何决策呢?ISO值:ISO值影响画面效果主要在于高ISO值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比较粗糙,因为噪点和颗粒会增多。所以一般来说,ISO值需要设置到可能的最小。比如在晴天室外的时候,可以设置到ISO100。而在室内灯光下,因为光线比较弱,所以手持相机拍摄的时候需要提高ISO值,到ISO400~ISO800左右。焦距50mm,ISO50,光圈1.4,快门1/400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注意。一是拍摄会运动的物体,比如行人车,水流等。快速的快门可以有助于定格运动画面的瞬间,慢速快门可以拍摄出动感;二是光线情况不是很佳,并且用手持拍摄的时候。尽可能不让快门速度慢于安全快门,否则画面会比较容易发生抖动。光圈:在拍摄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光圈,因为光圈不光影响画面的亮度,还影响画面的景深效果。拍风景时光圈要小一些,一般设置成f8左右。如果需要拍摄的画面涵盖了很大的范围,比如从脚下的石块一直到很远的天空,则光圈值需要设置为f16或者更小;拍摄人像或者小品的时候则恰好相反。为了突出人物等主体并且不让画面显得很杂乱,光圈需要大一些,一般设置成比f4更大比如f2.8,或者有些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能达到f1.4,f1.2等等。以前的教科书一般会推荐使用比镜头最大光圈小2档的光圈,原因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成像效果往往不会很锐利。飞速发展的科技使得镜头的成像质量大不一样。特别是那些好的镜头,哪怕使用最大光圈或最小光圈,依然有着极其优异的表现。对于初学者在室外拍摄的情况,更为简单直接的曝光参数确定准则可以归纳为:一般范围风景f/8光圈示意图大范围风景f/16光圈示意图ISO值:ISO100光圈值:拍摄人物或者小品——用最大光圈拍摄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天空的风景——用光圈f/16拍摄延伸范围不大的风景——用光圈f/8快门速度:光圈优先模式下直接由相机给出,不需要考虑免测光曝光:“阳光16法则”“阳光16法则”是一个非常棒的法则。它所讲述的是:从日出2-3小时后到日落2-3小时前,在明亮的阳光(即没有云,雾和污染的阻隔)正面照耀下的物体适度曝光值为:光圈等于f16,快门速度等于ISO值的倒数,以及所有与其等效的曝光组合。以前在每一盒富士或者柯达负片的胶卷盒子上,均会把这一法则印上。按照“阳光16法则”所描述的,适用这一法则的环境应当遵循下面几点:焦距24mm,ISO50,光圈f/16,快门2s1、时间性:必须为日出2-3小时后到日落2-3小时前。简单来讲,也就是太阳高高挂起的这么一段时间里。不能是太阳刚出来,或者已经快落下去了。2、方向性:必须为太阳正面照射到的物体。3、直接性:必须没有任何云层、雾气的阻隔,污染要没有或者很少。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天空中是可以有云的,只要太阳所处的位置没有云层就行了。4、距离性:被摄物体不能太近,阳光16法则对于拍微距不适用。5、平均性:被摄主体应该是颜色很复杂的环境或者接近于平均色调的单一物体。如果被摄主体太白或者太黑可以稍作调整。我们看看下面这张照片:阳光16法则示意图光圈f/16,快门1/100,ISO100作者M7han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拍摄环境是一个阳光十分充足的午后,阳光直接照射到了大地上,光感十足。于是可以将光圈设置成f16,ISO值设定为100,然后快门速度调节为1/100秒。如果不是晴天无云呢?是不是就没有类似的法则了?答案很肯定,有的!若设定快门速度为ISO的倒数不变,则以下情况适度曝光的光圈f值为:薄云f11多云f8厚云(阴天)f5.6乌云f4当然,所有与上面等效的曝光组合也都是可以的。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什么叫做薄云?什么又叫做乌云呢?如果不知道怎么分辨天气,岂不是没有多大用处。这个担忧是有意义的。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分辨。焦距16mm,ISO100,光圈f/22,快门4s晴天的特点有两个:1.在室外会有些许刺眼的感觉;2.比较高的杆状物体(如电线杆,人之类的物体)会在地面上留下很深的阴影。因为如果地面上停了一辆车,无论什么天气车底一定是有很深的阴影的。所以高一点的杆状物体才比较有参考性。薄云的特点是:比较高的杆状物体仍在地面上留有阴影,但是影子非常的浅。多云的特点是:1.比较高的杆状物体在地面上没有阴影;2.抬头看天空,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白色或浅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浅灰色。厚云的特点是: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浅灰或者中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中灰色,可能有少量呈深灰色。乌云的特点是: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中灰或者深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深灰色,可能有少量呈偏黑色。夜景曝光法则在夜晚为了拍摄城市灯光的效果,适用的拍摄参数为ISO100,光圈f16,快门30秒。夜景16法则作品1作者M7han夜景16法则作品2作者PP008ISO100是为了保证最佳的画质;光圈f16一是为了保证画面有足够的景深,二是小的光圈可以使城市的灯光变成星芒状;快门30秒则可以使城市中车流的车灯拉长成为一条条的线或者是让湖面中灯光的倒影变得很柔美。同时,这三个参数搭配起来刚好可以使画面的亮度变得非常合适。下图是同学们应用“夜景16法则”拍摄出来的夜景照片,是不是都很好看呢?夜景16法则作品3作者FreyaTang夜景16法则作品4作者M7han为了能同时拍摄出城市灯光的璀璨以及天空中梦幻的色彩,时间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拍摄的最佳时间为太阳落下大约20-30分钟之后,这个时候天空的光已经很暗了,在长时间的曝光下刚好可以和灯光中城市的亮度相符。如果天空晴朗无云,最佳的拍摄时间只有短短的5-10分钟;但当天空有云,特别是低空云的时候,借助城市光的照射,最佳拍摄时间可以延长至15-20分钟。这时云在天空中移动的感觉也会被相机记录下来,效果非常奇妙与独特。如何用白平衡营造出理想色调和感觉有试过拍出来的相片整张偏蓝或许偏黄吗?想拍出蓝色的雪景,但拍来拍去都是白色、偏黄?想拍出黄昏的金黄,拍出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金?不少人都会苦恼到底是不是镜头或是机身有毛病!其实这一切都关乎到相机的白平衡(WhiteBalance)设定。白平衡听上去好像挺专业。但当你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就能令你在拍摄中更容易获得理想色调和感觉!调整白平衡是为了能够获取「较准确」的色彩。不同的光源拥有不同的「色温」导致整张相片出来的色调不一样。所谓色温,我们会用冷和暖来形容。简单举例:白色光管灯是一种色温较高的光源,色调会偏冷/蓝;相反,钨丝灯胆的色温就较低,色调就会偏暖/黄。色温其实是将光源与绝对黑体(absoluteblackbody,一种理论上会吸收一切光线,不会反射光或是被光穿透的物质)比照表面温度测量值,测量单位是Kelvin(°K)度。色温数值越低越偏向红色,数值越高侧越偏向蓝色。以下是色温表:以下是一些色温的常见实例:1600K:日出和日落1800K:烛光2800K:钨丝灯/电灯泡(日常家用灯泡)3200K:日光灯5000K:日光,这是用于摄影、美术和其他目的专业灯箱的最常用标准5200K:灿烂的正午阳光5500K:一般的日光,电子闪光灯6000K:略有阴云的天气6500K:浓云密布的天气8000K:浓雾弥漫的天气16000-20000K:天空碧蓝的天气比较暖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暖、比较温馨、怀旧、故乡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较暖的色温(细K值)。比较冷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冷、比较高科技、近未来的感觉,都可以使用较冷的色温(高K值)。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是不会发现这些「色温」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懂得自动调节,所以如果色温不是太过非比寻常,不然一张白色的纸在我们的眼里永远都是一张白色的纸。不过,我们的相机并不如我们的眼睛般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指导我们的相机,告诉我们的相机现场的色温有多高多低。白平衡就是告诉相机,到底什么是白色。如何指导?非常简单,如在室内拍摄,光源为钨丝灯胆(2800K),我们便把相机「调热」一点,调至所谓正常中性的色温5000K左右,就会得出最合理的色调,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数码相机都有三种方法去获得正确的白平衡,分别为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操作。自动白平衡模式: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自己去估计现场的色温,自动作出它认为最适当的调整。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它都大致准确,但对于太复杂的光源还是有机会出错。半自动白平衡模式:钨丝灯/电灯泡(tungsten)这通常是以一个灯泡的图形表示,于室内拍摄时我们会选用这个模式,尤其当主要光源为钨丝灯/电灯泡时。这个模式的背后意义是,告诉相机现在的色温大概为2800K,要增加一点温度,令相片拥有较真实/理想的色彩,而不会太「冷」。日光灯同样是室内拍摄时使用,相比起钨丝灯有更高的色温,同样也是告诉相机要增加一点温度,增加的幅度会比使用钨丝灯时细一点。日光这能够告诉相机不用做任何的调整,因为现在的色温为非常理想的5000-5600K。多为室外使用,正午阳光下的设定。闪光灯跟日光差不多的色温,比日光的色温「冷」一点,相机会调「暖」一些。天阴多云为略有阴云的天气底下的设定,色温较「冷」,相机会进行比较大幅度的调「暖」动作。阴影日光下主体于阴影位置时,我们大致可使用这个设定,比天阴多云时更「冷」的色温。手动/自定白平衡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的白平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你获得理想的颜色,高端型的数码消费相机及DSLR等更会配备手动的白平衡设定。自定白平衡模式有两种:一:在拍摄时,拿一张纯白的纸(一般的白纸只是近似纯白,讲究一点的,可以在市场上找一种叫「白卡」的摄影器材),使用相机的「自定白平衡」,然后对着该白纸按下快门,这样做的意义是告诉相机在这个光源下,何谓「白色」。二:另一种自定白平衡的方法是直接向相机指定色温度(K数),精准地告诉相机色温之后,相机也就能精准地计算出何谓白色,也能相应地计算出其他颜色。其实白平衡,就是由于不同的光源有其相对的色温度,所以必须精准地告诉相机,拍摄时的光源的色温到底是多少,从而使相机能作出对颜色的精准解读。为了拍出好照片,在白平衡上就绝对不能马虎。有些摄影师会故意使用与环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别的色调,从而突显某些主题,大家也可以从这方向大胆尝试。举例:把相机的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高的K数,就可以得出偏暖/红色调;相反,把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低的K数,就会得出偏冷/蓝色调。举例:在中午时份,烈日当空下,把白平衡设定在「阴影」模式,那就会拍出偏暖/红的色调;相反,同样在正午烈日底下,设定成钨丝灯,那就会得到偏冷/蓝色调。如上图,拍摄地点为室内,光源为一般电灯炮。左方的白平衡设为钨丝灯,使相机作出调高色温的反应,致使白色的杯子还是白色的。右方的白平衡则设为日光使白色杯子变得偏黄。从结果看,右方的白色杯子变黄了,白平衡明显地SET「错」了,笔者还是喜欢这张相片拥有黄色的调调,能散发出一种舒适的氛围。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应用技巧,对不论在拍摄生活照还是在创作特别照片时,都会更为得心应手。事实上,不少人都会选择使用RAW档拍摄相片,回家后才再调较色温。',)


  • 编号:1700742232
  • 分类:其他文档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29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434112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其他文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