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模板 > 其他PPT >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收藏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共30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一、曲线上的点、交点、曲线下方的点的意义:知识要点讲解•P: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g;•O: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bg(均为同一个值);•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Q:t3℃时A、B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对于A物质而言:恒温蒸发溶剂至刚有晶体析出或加入A物质至不再溶解可变成t3℃时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时可变成t2℃时的饱和溶液;对于B物质而言:恒温蒸发溶剂至刚有晶体析出或加入B物质至不再溶解可变成t3℃时的饱和溶液。二、其中两个重要的等量关系式:•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①m(溶质):m(溶剂):m(溶液)=S:100g:(100g+S)知识要点讲解三、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从A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晶体:•从B的饱和溶液中析出B晶体:•从C的饱和溶液中析出C晶体:•从混有少量B的A中分离出A的方法:降温结晶蒸发溶剂结晶升温结晶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知识要点讲解四、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例如: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知识要点讲解升温时:物质是否析出溶质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ABC否否是不饱和不饱和饱和不变不变变小(将t2℃时A、B的溶解度和t3℃时C的溶解度进行比较)降温时:物质是否析出溶质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ABC否是是不饱和饱和饱和变小变小不变(将t1℃时A、B的溶解度和t2℃时C的溶解度进行比较)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取4.4g二氧化碳,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多少克?1.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到134.1g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计算(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1)生成氧气的质量;(2)二氧化锰的质量;(3)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向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g。完成下列计算:(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6.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1)共制得氧气________g;(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8.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g,消耗锌粒质量为____。(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同学们再见


  • 编号:1701029169
  • 分类:其他PPT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30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88643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其他PPT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