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模板 > 教师培训 >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收藏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2)

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也用于记事。课堂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图中的文字吗?有没有你认识的字?核心素养时代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新课标新课标新教学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评价目标评价任务思维创新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导入Step01Step02Step03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商朝时期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及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2022年课程标准: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2.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评价目标导航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立足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知道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掌握甲骨文记事及造字立足家国情怀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青铜器概念发展历程代表作品铸造方法用途功能主要特点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距今5000年-4000年出现;夏朝发展;商周鼎盛;春秋战国衰落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毛公鼎泥范铸造法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1.种类丰富,数量众多;2.制作工艺高超;3.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4.用途广泛,分布各地;5.刻有文字,史料价值高。评价任务一:青铜器的高超艺术学习任务:请结合教材,梳理青铜器的知识点。学法提示:通读课文第一,把握时空观念,分析青铜器发展的历程,从数量、规模、工艺、用途等方面概括青铜器特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青铜器的概念共学+展示材料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约公元前13~前10世纪),此时中国青铜时代达于鼎盛,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这时的青铜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这里是商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也是青铜铸造业的中心。——摘编自《青铜时代》时空史观素养探究一: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甘肃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思考青铜器发展的历程?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作“青铜文明”。出现——繁荣丰富——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由食器发展为礼器独学+展示山西陶寺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史料实证素养探究二:青铜器的用途根据图片和材料猜一猜青铜器的用途?簋guǐ(1)食器爵2.酒器青铜戈(3)兵器编钟(4)乐器材料一: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百家讲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独学+展示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页25。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青铜器都是礼器!“鼎”的成语?你能说出“鼎”究竟是什么东西?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最初是一种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史料实证素养探究三:青铜器的特点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青铜器的特点?合作+展示夏商周青铜文明分布示意图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面具2022年的春晚上出现了一个“神秘嘉宾”——青铜大面具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①种类丰富,数量众多;②制作工艺高超;③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④用途广泛,分布各地;⑤刻有文字,史料价值高。青铜器的特点:追索流失文物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请你为宣传追索流失文物设计一项活动方案。要求:紧扣主题,活动方案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制模雕刻翻制泥范焙烧、浇注加工修整泥范铸造法(1)制模;(2)雕刻纹饰;(3)翻制泥范;(4)高温焙烧;(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5)熔化后的浇注金属液体;(6)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素养探究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甲骨文概念发现造字特点记载内容历史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③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评价任务二: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学习任务:请结合教材,梳理甲骨文的知识点。共学+展示史料实证素养探究一:甲骨文的概况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甲骨文的概况?独学+展示商代狩猎甲骨文(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清朝、王懿荣(3)记载的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材料一: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材料二: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摘编自宋镇豪(4)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为什么甲骨一鸣惊天下?家国情怀素养探究二:甲骨文的演变的过程根据图片熟悉甲骨文演变的过程?独学+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到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文明的什么特征?(说出一点即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时空观念素养探究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根据图片归纳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独学+展示一起来认甲骨文:日月雨车明从上下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认出来的?我们的前辈又是怎样把先人刻的甲骨文认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字》日月雨车明从上下会意象形指事1.造字方法: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素养探究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汉书》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2.影响:形声假借核心素养材料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商王国的存在。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这些文件无一是存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是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的殷墟甲骨文研究》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一个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观点: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证据。论述:远古时期,特别是商朝以前缺乏文字记载,人们口耳相传,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它记载的内容当中,我们可以研究商朝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等,了解到商朝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这对于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是有极大帮助的,从而让商朝的历史不仅仅局限在其他朝代对于商代的文献记载,而是提供了实物史料,甲骨文的发现让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综上所述,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思维创新


  • 编号:1701028702
  • 分类:教师培训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19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10165942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教师培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