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分析

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分析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格式为 doc ,大小 3888680 KB ,页数为 18页

舞台灯光与舞美设计


('舞台灯光设计要点关键词:舞台灯光舞台机械舞台电动吊杆编写:北京德恩普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舞台灯光设计主要根据剧本、导演要求及舞台美术的总体设想进行艺术构思,绘制布光设计图,并具体安排技术体现工作。舞台灯光设计要点是应能利用多种造型手段,适应不同风格的演出,如有的演出要求表现出写实主义的风格,而有的则要求创造出抽象的、写意的或隐喻的意境。北京德恩普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影剧院、礼堂、俱乐部、演播厅、多功能厅及体育馆等场所研发和生产专用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和视频设备的厂家,公司主营产品包含舞台幕布、台上舞台机械、台下舞台机械、控制系统及灯光音响设备。一.舞台灯光的功能:1.塑造形象角色与创意描写1)轮廓逆光;2)心理描写--对白、独白、回忆、希望、幻想;3)创意描写--具象、抽象、写实、非写实。2.舞台时空环境1)空间环境的表现;2)时间环境的表现;3)季节环境的表现;4)其他环境的表现。3.把握舞台气氛构成关系1)亮度关系--明亮程度的制订/透视/明者抢前、暗者退后/明暗对比控制/高调-强调重点/低调-效果显著;2)色彩关系--现实/装饰/饱和度/色温/原色对比-间色对比;3)时空关系--时间色彩变化/光区空间变化/透视感/距离感;4)观演关系--情感交流/心理共鸣;5)形式关系--自然/夸张/抽象;6)审美关系--与演出和揩的创作,审美的标准与/表现效果/素养;7)主观客观关系--主观表现情节的构想,客观再现演出灯光的空间构成;8)主次关系--重点人物与非重点人物,人与景的效果-人亮与景亮,强调重点-减弱非重点,局部支点-整体演区;9)情境关系--同一场景可产生不同灯的光效果,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10)创作语汇关系--有自主创意的,与情节密切相关的,连续画面的灯光构成效果。4.技术保障以及实施1)视觉的特征--趋光性/适应性/疲劳性;2)适当亮度--剧场以及观众席的大小/欣赏距离/内容情景的要求/投光距离/投射面积/功率/光效利用率;3)光具的组合--灯具性能的利用/多灯排列设置/灯具组合共用/定点光/单灯特灯/效果器材应用;4)布光效果--投光角度-投光方向/光区组合衔接/灯具的隐蔽方式-暴露方式;5)控制及操作--调光-改变电压/与情节相吻合时空转换/变化时机-台词-体形-曲调-声效/编程、操作、管理。二.舞台灯光的设计原则: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1.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2.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3.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4.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5.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三.舞台布局;以镜框式舞台为例,舞台灯光类型分为:面光,耳光,顶光,柱光,侧光1(桥光、吊笼),侧光2(高流、低流),逆光,天幕光(天地排),脚光。1.面光:装在舞台大幕之外上方,观众厅顶部的灯,分一道、二道、三道,后面的楼箱面光灯、中部聚光灯等也有类似作用。1)装置及用途: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区(如大幕线后8-10m),供人物造型或构成舞台上物体的立体效果。2)配用灯具:聚光灯、回光灯;2.侧面光灯:在剧场楼上观众席两侧所设的灯具,光线从两侧投向舞台表演区。1)装置及用途:作面光的补光;2)配用灯具:同面光。3.耳光:分布在耳光、装在舞台大幕外左右两侧靠近台口的位置,光线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1)装置及用途:与面光相似,呈左右交叉射向舞台,用于加强舞台布景、道具和人物的立体感;2)配用灯具:聚光灯、回光灯。4.顶光:在舞台顶部的灯具,一般装在可升降的吊架上,主要用于舞台中后场布光,从台口依次是:一顶、二顶、三顶、四顶。1)装置及用途:射向舞台中后表演区,主要用于需要从上部进行强烈布光的场合;2)配用灯具:聚光灯、回光、散光灯。5.柱光:安装在舞台假台口内侧,从台口内侧投光到表演区,可分一道柱光、二道柱光。又称内耳光。1)装置及用途:弥补面光、耳光之不足。2)配用灯具:小功率聚光、柔光灯具。6.脚光:舞台台唇内侧,斜上射向演员及大幕布。1)装置及用途:弥补面光过陡,消除演员前方阴影,闭幕时投向大幕,改变大幕颜色。2)配用灯具:聚光灯。7.侧光:舞台天桥两侧,从两侧高处射向舞台,可分一道侧光、二道侧光、三到侧光,又称桥光。1)装置及用途:照明演员面部的辅助照明,并可加强布景层次2)配用灯具:聚光灯。8.天排光:安装在天幕前上方,专门俯射天幕的灯具。1)装置及用途:作天幕布景,一般距离天幕2-6m,变换天幕颜色和背景,分一排、二排、三排;2)配用灯具:散光、泛光灯。9.地排光:天幕前下方,活专门的地排沟,逆光射向天幕。1)装置及用途:距离天幕1-2m,用于表现地平线、水平线、高山日出等特殊效果;2)配用灯具:散光、泛光灯。10.流动光:舞台两侧带灯架,能随时流动的灯具。1)装置及用途:加强气氛,其角度可临时调动,灯高约2m,一般功率较大。从侧面照射演员;2)配用灯具:聚光、回光、柔光灯。四.舞台灯光布置:进行多点布光和三维布光同时使用来满足舞台不同演出对灯光的需要,设置面光、顶光、侧光、逆光、耳光、流动光。1.在舞台前沿正前方做舞台面光,用做舞台的主光,面光主要用来满足人物正面对光的需要和突出人物表情的刻画、更生动的勾画出演员的表演特点,由于面光位置距离舞台较远,所以面光选用聚光灯和回光灯;聚光灯投射距离远光照强,回光灯投射角度宽光斑大适用于大面积铺光提高舞台照度,并安装了面光灯换色器用于变换灯光颜色烘托舞台剧情场景。2.在舞台上空做顶光,用以照亮人物顶部及部分景物光,选用聚光灯、柔光灯。聚光灯光效强突出人物和物体的特征;柔光灯光照柔和还原人和物体的本质色彩;同时加上调光台运用编组变化的应用,可以产生不同的灯光效果。3.光位于舞台两侧,用于刻画和压制人物及物体的左右轮廓的暗影区,选用了聚光灯和回光灯,利用聚光灯和回光灯强硬的光斑使轮廓更为突出,更加细腻。4.两道逆光设置于顶光后方,选用光束灯(筒子灯)和回光灯,利用它们强光照明突出了人物和物体的整体轮廓感。5.为弥补面光、顶光、侧光及逆光对人物及物体轮廓烘托的不足造成的阴暗面,提高清晰度,在舞台又设置了耳光、流动光。耳光距舞台距离较远选用聚光灯和回光灯分左右;流动光用回光灯,配有流动支架随意放置在舞台左右两侧补充各灯光的铺光不到位。6.为了使舞台演出真实再现,设置了舞台背景灯,选用了天幕灯、地排灯,使其达到均匀的背景铺光效果。7.为避免舞台演出平淡无奇,特为部分灯具装配了专业换色器,配合调光台编组的适时使用,会令演出达到亦真亦幻的显著效果。五.舞台电动吊杆及舞台幕布布置:1.会标杆:设在台口内侧,用于展示会议标语,突出会议主题(也可起到避免舞台上空进入观众视野范围作用)。2.舞台大幕:位于会标后,大幕的形式有均匀伸缩式、无级调速对开式、匀速对开式、蝴蝶幕等,我们为贵方选用的是均速对开式大幕系统;大幕是舞台的门户,也是舞台上主要幕布设施之一。它主要用于演出开始和结束的启闭,有时也用作场幕使用。3.舞台次幕:主体基础同大幕一致,选用的是电动对开式次幕系统;作为舞台主要幕布,其作用主要是用于独唱、演唱、独奏等表演形式的底幕,以及在各种戏剧、戏曲的片段中,利用他的启闭更换布景和道具。4.景幕(天幕):类型有升降式吊杆式、串帘式、固定式等。选用了固定式背景幕,天幕是为演出中透射幻灯布景用幕。在演出中,可根据剧情的发展,更换不同的布景或景物,在幻灯的变换下,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5.舞台电动吊杆:灯光吊杆用来安装舞台灯具,满足不同演出时的灯具更换,省时省力,方便快捷。6.舞台侧光在舞台灯光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位置安装在侧光灯架内,设置在舞台的左右侧台上空。7.沿幕杆:用于吊挂边沿幕,边幕是舞台两侧的幕布,它起到遮盖观众对舞台两侧的视线的作用,是为增添观众对舞台美感设计的,同时增强了观众对舞台的立体感。沿幕作为舞台上沿的台口,挡住了观众对舞台上空的视线,因而衬托了舞台的美观。8.景杆:景杆用于悬挂场景景幕,为舞台演出的必备机械设备(道具),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使用会令演出呈现活灵活现的效果。六.舞台灯光工艺要求:1.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2.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3.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4.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5.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七.舞台灯光设计说明: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1)配置灯具分布如下:舞台上空,设置多道灯光,其中每道顶光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灯具。2)灯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第一道顶光与面光相衔接照明主演区,衔接时注意人物的高度,可在第一道顶光位置作为定点光及安置特效灯光,并选择部分灯加强表演区支点的照明;第二道至第十道可向舞台后直投、也可垂直向下投射、可加强舞台人物造型及景物空间的照明。前后排光相衔接,使舞台表演区获得比较均匀的色彩和亮度。2.电脑灯设计配置:电脑灯主要布置在舞台上空的顶光灯杆上,可任意调整灯具投射角度,亮度,变换图案,光束大小,颜色等功能,确保满足演出对电脑灯变化要求。3.灯光换色器设计配置:安装在部分灯具上的换色器,其作用舞台光、染色、色彩变化、衬托剧情,达到多姿多彩的效果。八.设计依据: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进行。基本技术依据的概念,在此为参照和等同。(包括特性参数要求标准、特性参数测量方法规范标准、电气设计规范、安全要求等)。\uf06c《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uf06c《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uf06c《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uf06c《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uf06c《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uf06c《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uf06c《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uf06c建筑声学设计施工图;\uf06c《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uf06c《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uf06c《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uf06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九.技术指标:\uf06c舞台厅堂的扩声特性指标按国家一级特性指标要求进行。具体如下:\uf06c一级特性指标要求:\uf06c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110dB;\uf06c传输频率特性: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内允许+/-4dB,50Hz-10000Hz允许+4~-8dB;\uf06c传声增益:-8dB,125Hz~4000Hz;\uf06c声场不均匀度:小于等于8dB,1000~4000Hz;\uf06c总噪声级:小于等于30dB(A)。十.供电要求:为保证音响系统高质量运行,对扩声系统供电提出如下要求:1.扩声系统的供电应与灯光照明供电分开,电源要经稳压设备处理。2.扩声系统供电电源的变压器组应与照明、空调等大电流供电电源的变压器组分开。3.扩声系统供电容量AC220V/10kVA,有条件的话,最好二路供电,主、备自动切换。4.电力管线与音响管线应尽量避免平行,若实在无法克服时,其间隔不得小于50cm。我们了解客户的期待,珍惜每个客户的信任,力争做得更好!7x24小时为您工作,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信誉;与您的沟通与合作,将给您带来无限的收获和效益。相信我们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高效益的全程式服务会让您的演出锦上添花,为您的每一次活动增姿添彩!北京德恩普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真诚期待与广大新老客户一起携手合作,共创辉煌!欢迎垂询洽谈!舞台电动吊杆、舞台灯光,首选北京德恩普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编号:1700812132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18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3888680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