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卷宗成卷暂行规定,民事案件卷宗副卷内容
本作品内容为民事案件卷宗成卷暂行规定,格式为 doc ,大小 38912 KB ,页数为 6页
('民事案件卷宗成卷暂行规定(经2003年3月27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发布时间:2003-09-2416:24:19为加强两级法院民事案件卷宗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统一立卷归档方法,提高办案质量,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民事案件卷宗(以下简称卷宗),是指人民法院在依法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并按有关规定立卷归档的诉讼文书材料和声像材料,它是审判工作的客观反映和审判活动的历史记录。第二条卷宗应按一案一号原则,单独立卷,一个案件从收案到结案形成的司法文书、公文、信函均使用收案时的案号。第三条卷宗按照方便使用、利于保密的原则,分别立为正卷和副卷。人民法院内部掌握不宜公开的机密性诉讼材料,包括合议庭评议笔录、审判委员会讨论记录、司法文书原本、内部请求、指示、批复、重要信件等单独立成副卷,其他诉讼材料立成正卷。正卷可供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有关单位、人员查阅,副卷内容属审判秘密,仅限于法院内部使用。第四条卷宗从封面到卷内材料一律按照A4型纸规格,幅面为210mm¡297mm。第五条立卷、归档工作由书记员负责,承办法官负责检查卷宗质量,并监督书记员按期归档。第六条卷宗的诉讼材料必须齐全完备,一般只保留一份,有领导批示的材料除外。重复的材料应予以剔除。结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应保留二份,其中一份订入卷内,一份装入卷底袋内备用。第七条下列诉讼材料不装入卷宗内:(一)没有参考价值、单纯作为传递材料工具的信封。(二)法律法规复制件。(三)没有签发的司法文书草稿。(四)与本案无关的材料。第八条证据材料应由承办法官在材料空白处或另附纸用档案书写工具写明系原告提供、被告提供、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第九条诉讼材料的排列顺序,总的要求是按照诉讼程序的客观进程形成文书时间的自然顺序,兼顾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排列。证据复印件需加盖“与原件核对无异”章,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认可。书证系电传件的,应加复印件一并入卷。第十条民事一审案件正卷诉讼材料排列顺序:(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立案审批表;(4)起诉书;(5)受理案件通知书;(6)缴纳诉讼费、保全费收据、补交诉讼费收据;减、免、缓诉讼费手续;(7)应诉通知书;(8)答辩状;(9)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公民身份证影印件;(10)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11)举证通知书;(12)准许/不予准许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申请通知书(决定书);(13)复议决定书;(14)法院调查取证材料;(15)证据保全申请书;(16)证据保全担保通知书;(17)证据保全担保书;(18)证据保全裁定书;(19)证据保全执行手续;(20)准许/不予准许延长举证期限申请通知书;(21)准许/不予准许变更举证期限通知书;(22)重新指定举证期限通知书;(23)诉讼保全申请书;(24)诉讼保全担保通知书;(25)诉讼保全担保书;(26)诉讼保全裁定书;(27)诉讼保全执行手续;(28)原、被告举证材料;(29)证据收据;(30)询问笔录、调查笔录;(31)组织证据交换通知书;(32)民事案件当事人举证、质证记录单;(33)证据交换笔录;(34)准许/不予准许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35)通知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36)准许/不予准许具有专门知识人员出庭协助质证通知书;(37)具有专门知识人员出庭协助质证通知书;(38)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通知书;(39)调解笔录及调解材料;(40)开庭传票存根及开庭公告底稿;(41)庭审笔录;(42)代理词及辩护材料;(43)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正本;(44)宣判笔录;(45)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的送达回证及公告送达凭证;(46)上诉案件移送函存根;(47)上级法院退卷函;(48)上级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正本;(49)备考表;(50)证物袋,证物袋粘贴在卷底。(51)卷底。第十一条二审案件卷宗应独立成卷,即二审据以维持改判、发回重审的主要证据材料,必须装入二审卷宗,原件在一审卷宗的,应装入复印件,并由承办法官加以说明。第十二条民事二审案件正卷诉讼材料排列顺序:(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上诉案件移送函;(4)原审法院判决书、裁定书;(5)上诉状;(6)诉讼费收据,减、免、缓诉讼费手续;(7)答辩状;(8)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公民身份证影印件;(9)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10)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11)指定举证期限通知书;(12)当事人提交的新证据及二审据以维持、改判、发回重审的证据材料;(13)证据收据;(14)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15)询问笔录、调查笔录;(16)开庭传票存根及开庭公告底稿;(17)庭审笔录;(18)代理词及辩护材料;(19)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正本;(20)宣判笔录;(21)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的送达回证;(22)退卷函存根;(23)备考表;(24)卷底。二审未规定的有关事项,可参照一审有关规定。第十三条送达回证应排列在相应送达的诉讼材料之后。第十四条副卷诉讼材料的排列顺序:(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案情报告;(4)有关本案内部请求及批复;(5)合议庭评议笔录;(6)审判委员会讨论记录;(7)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原本;(8)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材料;(9)卷底。第十五条第十、十二、十四条未尽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形成诉讼材料的时间顺序排列。第十六条诉讼材料经过系统排列后,应逐页编号,页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写在有文字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一般应使用打号机打号。卷宗封面、卷宗目录、备考表、证物袋、卷底不编号。第十七条卷宗封面所列各项除归档日期、保管期限和案件号、全宗号、目录号由档案部门填写外,其他各项均由立卷人填写,并注明正卷册数及本册排序。其中年代、案卷号、收结案日期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审级采用大写数字;一、二审结果必须写清;结案日期为向最后一方当事人送达日期。卷宗目录应按卷内诉讼材料排列顺序逐项填写,文件名称应左对齐,一份司法文书编一个顺序号,证据材料按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等)各编一个顺序号,每份证据材料各编一个分序号,并分别标明起止页数,在下部标明本卷总页数。如有声像材料及其他不能装入卷宗的材料,应在卷宗目录“备注”中加以说明,并由档案接收人签收。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以在卷宗备考表中注明。在卷底由书记员、承办法官、收卷人分别在立卷人、检查人、接收人栏目后签名并标注日期。第十八条卷宗封面、卷宗目录、备考表应采用打印方式(格式详见附件)。第十九条卷宗装订前,对诉讼材料要进行全面检查,材料不完整的要补齐;破损、褪色的要予以修补复制;纸张过小不符合标准的要粘贴衬纸;纸张过大的要修剪、折叠。加衬、折叠均以A4型纸张为标准。需要附卷保存的信封,要打开、展平,加贴衬纸,邮票不得取掉。所有文书材料上的金属物必须剔除干净。第二十条每本卷的厚度以不超过1.5厘米为宜,厚度超过2厘米的,应按顺序分册装订。第二十一条卷宗装订要求牢固、整齐、美观。卷宗的下边、右边应对齐,上边、左边应剪切整齐,采用线绳,三孔一线装订,长度16厘米左右。结扣打在背面,并在装订线结扣处粘贴密封条,在骑缝处加盖立卷书记员名章。第二十二条随卷归档的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证据材料,应进行整理,装入档案袋,作以说明,与文书档案一并归档。在说明中须注明当事人的姓名、案由、案号、录制时间、录制人或提交人、盘数及带长、保管期限等内容。保管期限与同一案号文书档案相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应编号,如同一内容分录了数盒(或数盘)应统一编号,每盒(或盘)再编分号;若一盒(或盘)内录了若干次,则编一个号,再按顺序注明每一内容。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的盒套外要贴上标签,写明编号、案号、案由、保管期限。第二十三条凡能随卷保存的证物均应装订入卷,无法装订的小件证物可装入证物袋,不便附卷的证物应拍照片附卷并加以说明。第二十四条一审案件宣判后,当事人提出上诉的,一审法院应按本规定装订卷宗后,移送二审法院。第二十五条书记员应于案件审结后一个月内,持本庭案件登记薄到档案室归档。第二十六条本规定如有与上级法院要求不一致的,以上级法院要求为准。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实行,各基层法院参照执行。',)
提供民事案件卷宗成卷暂行规定,民事案件卷宗副卷内容会员下载,编号:1700770526,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6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