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第第11章章国防基本知识国防基本知识23/11/24【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3.明确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4.了解国防动员的功能,熟悉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国防基本知识主要是指人们在国防实践中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涉及国防建设各个领域的理性化的内容体系,是军事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掌握国防基本知识,对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关注国家的安危和兴衰,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丰富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培养建设国防和打赢现代战争所需后备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报国之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维护国家发展利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章主要从国防历史、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和国防动员四个方面介绍国防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国国防第二节国防法规第三节中国武装力量第四节国防动员第一节中国国防第一节中国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二是发展与富强问题。只要国家存在,就必须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国防。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它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建设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二)国防的基本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同特征的国防。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与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决定了我国国防是自卫型国防,与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的国防有本质的区别。(三)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在国家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强弱与国家安危、荣辱和兴衰息息相关。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独立的基本前提。国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现代国防是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理念和实践活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二、中国国防历史中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中国社会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国防也经历了屈辱与荣耀、衰败与昌盛的历史。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悲壮的过去,有着沉痛的教训;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充满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二)中国近代国防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着孱弱、衰败和屈辱的历史。1840年,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打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奉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结果是有国无防,大片国土被侵占,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1.清朝后期的国防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大举入侵,从此清王朝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有国无防,内乱外患交织,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后期的军制。清朝后期的边海防建设。2.民国时期的国防(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特别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近百年中,“仓促应战—一败涂地—屈辱求和—割地赔款”,成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四部曲。堂堂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何以沦为如此地步?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发展经济是富国强军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国防发展的动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抚今追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新中国国防建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防。60年来,中国国防与时代偕行、与祖国共进。今天,国家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防发展也同样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卓有成效,我军已从一支陆战型半机械化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机械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中国式”的影响。回首走过的足迹、创造的辉煌,新中国国防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1953年。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经济恢复时期。第二阶段是从1953—1965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第三阶段是1965—1976年。这一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在给13亿人口的中国带来历史巨变的同时,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同样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思考题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2.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如何理解国防的地位和作用?4.中国国防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第二节国防法规第二节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由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而构成的。在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国防法规对于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施全民国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国防法规是随着国家和战争的出现而产生的。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师出于律”、“刑始于兵”的记载,表明国防法规产生于战争实践。由于国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军事斗争,所以国防法规早先称之为军事法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国防法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下简称《兵役法》)于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军队的各项条令条例和《民兵组织条例》等也相继制定。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国防立法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国防法规。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下简称《国防动员法》),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以下简称《国防交通法》)。从而,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法律制度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法规体系,满足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二、国防法规的特性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即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外,还具有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一)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司法适用的优先性(三)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三、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体系是指由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国防法律规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有机整体。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第二是法规,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由中央军委制定的为军事法规。第三是规章,由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执行国家国防法规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国防权利与国防义务各有不同的含义,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一)公民的国防权利《国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有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第五十五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1.提出建议权2.制止和检举权3.获得补偿权(二)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兵役义务是公民在参加国家武装力量和以其他形式接受军事训练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服现役。服现役是公民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服预备役。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形式。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6.国防勤务思考题1.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主要特性是什么?2.中国国防法规体系由哪些层次和门类构成?3.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有哪些?4.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途径有哪些?5.国防教育的目的、方针和原则有哪些?第三节中国武装力量第三节中国武装力量中国武装力量是以全国人民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战争和社会建设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为了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60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一、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武装力量的组织与构成,通常受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战略、地理环境、人和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三)中国民兵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组成。(一)陆军(一)陆军陆军,是主要担负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是可与其他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也可单独作战。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其使命是“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成为陆军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1.发展历程2.体制编制3.部队建设(二)海军海军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组成。其使命是“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也成为海军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1.发展历程2.体制编制3.部队建设(三)空军空军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空中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和领土主权、保持全国空防稳定等任务。空军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等兵种组成。其使命是“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独立或联合(协同)其他军种作战,保卫祖国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1.发展历程2.体制编制3.部队建设(四)火箭军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火箭军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火箭军所属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火箭军常规导弹部队主要担负对敌战略战役重要目标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1.发展历程2.体制编制3.部队建设(五)战略支援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是在新型作战领域对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作战实施战略支援的战略军种。战略支援部队由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经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支援部队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一体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思考题1.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体制是什么?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2.中国武装力量诸要素所担负的使命是什么?3.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些军种组成?它们分别诞生于何时?4.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分别由哪些主要兵种组成?第四节国防动员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根据战争的规模,国防动员一般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总动员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国防动员。局部动员是指在局部地区实施的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概述(一)国防动员的产生与发展国防动员因其与战争紧密相连,又被称做战争动员。而“动员”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的法国。1789年法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为了保卫革命胜利的果实,应对当时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结成的反法同盟,法国国民公会实施了全国总动员,并于1793年8月23日颁布了《全国总动员法令》,首次提出了“动员”这一概念。在这个动员令下,法国的战争能量就像火山爆发、江河决堤一样被充分释放了出来,最终把英军赶入了大海,把多国联军赶出了法国。这个法令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第一次提出了“动员”的概念,更重要的它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部国家动员法令。之后20世纪初,日、俄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儿玉原太郎把汉字中的“动”和“员”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动员”一词,由此也就传入了我国。今天,“动员”作为各国公认的固定概念,作为国际通行的军事术语,已被普遍使用。国防动员因其与战争紧密相连,又被称做战争动员。战争动员产生于奴隶社会,形成于封建社会,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动员进一步发展。动员规模空前。动员领域扩展。动员行动持续不断。动员体制不断完善。动员法规日臻完善。(二)国防动员的功能和作用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具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具有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打赢战争的作用。1.国防动员具有平时服务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防动员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可节约国防开支,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平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国防建设不可能有过多的投入,必须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益。有限的国防经费,要想获得最大的国防效益,必须健全完善动员体制,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不仅可以经常保持较强的国防整体威力,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方面,国防动员建设可以节约国防开支,从而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防动员建设的成果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2.国防动员具有急时应急的功能,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有效手段国防动员的最初功能是应对战争的需要。3.国防动员具有战时应战功能,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基础环节为遏制战争爆发并夺取战争胜利而积聚强大的战争力量,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与任务。战争动员不仅通过平时的准备,为战争实施积聚强大的战争潜力,而且通过建立一套平战转换机制,使这种潜力在战争爆发后迅速转化为实力,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必要而坚实的物质基础。应战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在服务于战争方面的作用和效能。由于国防动员本身就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应战功能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胜战。二是止战。二、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政治动员。(一)武装力量动员武装力量动员,是国家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扩充和调整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使其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活动。它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其他动员都是围绕武装力量动员来进行的。武装力量动员包括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和民兵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将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和相应的体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活动。国民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对于充分发挥国家的经济潜力,提高军品生产能力,及时满足战争对各种物资和勤务保障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动员主要包括工业动员、农业动员、贸易动员、财政金融动员、科学技术动员、医疗卫生动员和劳动力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是国家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四)交通战备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是国家统一管制各种交通线路、设施、工具和通信系统,组织和调动交通、通信专业力量为战争服务的活动。(五)政治动员政治动员是国家为进行战争而开展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和外交活动。三、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通常按照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和落实动员计划等步骤进行。(一)进行动员决策(二)发布动员令(三)充实动员机构(四)修订动员计划(五)落实动员计划(六)解除国防动员实施四、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目前,人类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转型,与此同时,伴随着战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国防动员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这些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折射出国防动员未来发展的趋势。(一)精确动员逐步走向战争舞台,将成为未来动员发展的方向(二)科技、信息动员地位不断上升,将成为未来动员的重心(三)先期动员作用更加突出,将成为未来动员的关键(四)一体化动员应运而生,将成为未来动员的全新样式思考题1.什么是国防动员?2.国防动员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3.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人民武装动员包括哪些内容?5.国防动员组织实施的步骤有哪些?第第22章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军事思想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2.熟悉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地位和作用。3.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4.研究现代战争规律及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它源于战争与军事活动的实践,又指导战争和军事实践,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基本内容。其中,战争观和方法论是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军事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本章以中国军事思想为主线,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五个方面,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及其典章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被誉为“兵法之国”。中国古代各阶级、各民族、各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实践,锻炼和培养出众多的名将,造就了一代代名垂千古的军事家、兵学家。他们指挥了许多规模巨大、纷繁复杂的战争,在战争实践中把有关战争、军队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升华,形成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了形成、成熟和发展的沿革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二)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三)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至五代时期)(四)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至清前期)二、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几千年的丰厚积淀,使军事家、兵学家对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与主观指导,将帅修养,治军方法,战略战术、战争保障等问题的系统认识上升为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奠定了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的杰出地位。纵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内容,其精华大多见诸于《孙子兵法》。(一)重战、慎战、备战思想1.重战思想2.慎战思想3.备战思想(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三)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谋略是指用兵的战略筹划和计谋。《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谋略制胜。认为军事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而且是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斗争,也是双方军事指导艺术的较量,即斗智,会用兵打仗。孙武谋略制胜思想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庙算”制胜2.诡道制胜3.“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四)“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五)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三、古代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一)学史明理,认识其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二)古为今用,研究其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三)广学益智,运用其精华,为民族振兴而奋斗思考题1.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为什么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4.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5.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他的聪明和才智,凝聚了全党全军的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经历产生、形成和发展三个时期。(一)产生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二)形成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从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三)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又经历了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以及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一)人民战争思想1.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2.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二)人民军队思想人民军队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人民军队的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性质的根本原则。2.人民军队的宗旨人民军队是为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我军无产阶级性质、提高战斗力的可靠保证,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力争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四)国防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2.确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3.赋予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新的内涵(五)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运用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考察和分析战争,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进行了科学阐述,其理论精髓是军事辩证法。1.战争观2.指导战争的方法论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在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将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思考题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分哪几个时期?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4.什么是人民战争?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斗争实践中,不仅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而且找到了一条赋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任何军事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与当代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大背景(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条件(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正确判断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的客观现实4.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二)军队和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1.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原则2.军队和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1.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2.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3.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明确提出的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革命化是我军特有的政治性质和政治优势,是我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源泉,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本质所在。现代化和正规化是世界各国军队共同的发展要求,反映了现代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是我军建设的首要任务。解决军队的现代化问题,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是军队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三者是对我军全面建设、根本建设和长远建设的既完整又准确的概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1.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2.军队建设的中心是解决现代化问题3.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指导新时期军队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注重军队的质量建设,强调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指引我军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提高战斗力是生成精兵的根本要求2.注重质量建设是实现精兵的主要途径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是锻造精兵的有效手段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产物(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反映了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思考题1.什么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中心任务是什么?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5.如何认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适应新的历史转型和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时代产物,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正是基于新的历史条件,适应新的历史呼唤,应运而生。(一)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二)高技术局部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式(三)市场经济体制对军队建设影响巨大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用以统揽军队建设全局。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加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队现代化建设动力在改革;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等。其基本精神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和军队(二)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四)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五)坚持从严治军、依法治军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军事篇(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思考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人民军队的军魂是什么?3.实现我军质量建设的“两个转变”是什么?4.江泽民关于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五句话”的总要求是什么?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两条主线”是什么?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现实基础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着眼时代条件、立足国情军情、指导军事实践的必然结果。(一)应对时代机遇和挑战的科学产物(二)把握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思想结晶(三)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的理论要求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锦涛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变化,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加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深化后勤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部队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和新办法等。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努力提高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三)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和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四)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五)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六)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七)加强武器装备研制自主创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八)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九)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一)基点——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二)精髓——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三)主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四)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思考题1.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2.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3.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第第33章章战略环境战略环境【学习目标】1.了解国际战略环境和世界战略格局。2.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和判断,科学地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原则和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体。战略环境是制定某一战略所必须依据并制约该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它是动态的,是随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的因素,是构成国家战略环境的基础,对国家的战略环境起决定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两大部分。本章主要从国际战略环境和周边安全环境两个方面洞察国际斗争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正确认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及其对我国战略利益的影响。第一节国际战略环境第二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第一节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影响一个国家(集团)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和敌友关系以及据此确定的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基本方向,是各个国家(集团)制定战略必须首先思考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和平与发展在前进中面临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围绕战略资源、战略要地和战略主导权的争夺加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动荡扩散,热点问题增多,局部冲突和战争此起彼伏。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粮食等问题严峻,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风险的联动性、系统性、全球性特点明显。恐怖主义、环境灾难、气候变化、严重疫病、跨国犯罪、海盗等问题日益突出。(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战略关系影响深入(三)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四)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加剧,多极化格局加速前行二、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既是一定时期国际关系特点的集中表现,也是制定内外战略和策略方针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还是正确认识和判断国际战略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正确认识和分析国际战略格局,有助于从总体上了解世界各主要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和需求。(一)美国战略出现困局,单极格局受到挑战(二)俄美角逐加剧,俄欲重振大国地位(三)欧盟影响日益扩大,争当独立一极的意图明显(四)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五)新兴国家崛起,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六)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三、国际安全形势近年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世界主要国家外交与安全的战略和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国际安全形势发生诸多复杂变化。(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二)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新领域、新疆域争夺激烈(三)地区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趋于明显思考题1.什么是战略环境?2.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4.当前国际安全环境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第二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第二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是制定国家和国防战略的重要依据。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一)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二)我国周边国家数量众多,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新世纪世界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得到全面的改善和发展,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一些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依然存在,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一)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基本稳定(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陆地边界问题(四)建立了多边区域合作机制(五)周边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明显增加,存在多重不稳定因素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展思考题1.什么是国家周边安全环境?2.你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第第44章章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学习目标】1.了解军事高技术的内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2.熟悉军事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范围。3.掌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现代战争已经成为高技术的较量,军事高技术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局部战争中不难看出:谁拥有军事高技术,谁就能拥有更大的战场主动权,谁就为获取战争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本章在对军事高技术的基本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从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军事通信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核化生武器、新概念武器等武器或技术的基本知识入手,阐明其对现代战争及其行动的影响。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第二节侦察监视技术第三节伪装与隐身技术第四节军事通信技术第五节军事航天技术第六节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第九节新概念武器第八节核化生武器第七节精确制导武器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正在军事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历次局部战争,军事高技术已成为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高技术武器装备成为衡量国防和军队实力的重要标志,军事高技术及其武器装备成为军事变革最活跃的因素。一、军事高技术的分类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军事高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指挥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化生武器技术、无人装备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军事高技术体系示意图见图4-1)图4-1军事高技术体系示意图二、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军事高技术是新科技时代的产物,其突破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发展,深刻影响并不断催生军事组织体制的变革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伴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人的智慧通过军事高技术已“预植入”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中,技术改变战争的趋势更加明显也更为紧迫。军事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具有七个主要特点。(一)高智力(二)高投资(三)高竞争(四)高风险(五)高效益(六)高保密(七)高速度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已对现代作战产生了巨大影响,概括起来是:侦察立体化、指控智能化、反应快速化、打击精确化、防护综合化。(一)侦察立体化(二)指控智能化(三)反应快速化(四)打击精确化(五)防护综合化思考题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2.军事高技术具有哪些特点?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带来哪些影响?第二节侦察监视技术第二节侦察监视技术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情报是取胜的前提。随着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侦察监视的手段、方式和设备的技术水平空前提升,为指挥员在全时域、大空域构建“千里眼”和“顺风耳”,能适时、准确、全方位地提供各种信息,做到“知彼知己”,为实时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克敌制胜创造有利的条件。一、侦察监视的工作过程及分类(一)侦察监视的工作过程(二)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一)地面侦察监视技术地面侦察监视,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监视行动。其手段除熟悉的光学侦察外,还有无线电技术侦察、雷达侦察和地面传感器侦察等。1.无线电技术侦察2.雷达侦察3.地面传感器侦察(二)水下侦察监视技术水下侦察监视,是利用水下侦察监视设备来探测水下的各种目标。它是现代侦察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水下侦察监视装备的类型2.声呐(三)航空侦察监视技术航空侦察监视,是指使用航空器对空中、地面、水面或水下情况进行的侦察。由于航空侦察具有灵活、机动、准确、针对性强等特点,它既是获取战术情报的基本手段,也是获取战略情报的得力助手,即使是有了侦察卫星,航空侦察也仍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1.航空侦察监视设备2.航空侦察监视平台(四)航天侦察监视技术航天侦察监视是指使用有侦察设备的航天器在外层空间进行的侦察。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侦察监视已经不仅能满足战略情报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战役、战术情报的需要,具有轨道高、速度快、范围广、限制少等优点。还可根据需要长期、定期、反复、连续地监视全球或某地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时地提供侦察情报。航天侦察监视的分类,如按是否载人,可分为卫星侦察和载人航天侦察(卫星侦察是主要方式);按任务和侦察设备可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等。1.照相侦察卫星2.电子侦察卫星图4-2美国侦察卫星概况示意图3.导弹预警卫星4.海洋监视卫星三、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光电子、通信、雷达、航天等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不但从侦察方式、手段和设备上,而且从战术技术运用上,也都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时、可靠的侦察监视效果,对现代战争进程和结局将产生直接影响。(一)空间立体化(二)速度实时化(三)手段综合化(四)侦察监视系统与攻击系统一体化(五)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思考题1.侦察监视技术按活动区域分为哪几种?2.地面侦察监视主要有哪些方式?3.声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是怎样区分的?4.航空、航天侦察监视有哪些主要设备和平台?5.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伪装与隐身技术第三节伪装与隐身技术侦察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使与之相对抗的反侦察技术不断发展。伪装技术已成为对付侦察探测和精确打击最有效的技术之一。而隐身技术作为伪装技术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更是现代进攻性武器装备增加突防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伪装技术(一)伪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二)伪装技术措施1.天然伪装技术2.迷彩伪装技术3.植物伪装技术4.人工遮障伪装技术5.烟雾伪装技术6.假目标伪装技术7.灯火与音响伪装技术(三)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1.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一体化2.伪装技术将有较大突破3.研制和装备新型伪装器材二、隐身技术(一)概述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它综合了流体力学、材料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众多技术。目前,隐身技术通常分为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等。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空防能力和作战效能,打破已形成的攻防平衡态势;另一方面,推动防御系统中的各种探测系统发生重大变革,促进反隐身技术的发展。(二)隐身技术的现状隐身技术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潜艇在通气管和潜望镜上运用吸波材料对付雷达探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U—2侦察机上探索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国都投入巨资研究隐身技术,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应用于各种隐身武器装备上。1.雷达隐身(1)隐身外形技术。(2)隐身材料技术。(3)自适应阻抗加载技术。(4)微波传播指示技术。(5)等离子体隐身技术。2.红外隐身3.电子隐身(1)减少无线电设备。(2)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改进电子设备。(3)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4)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5)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4.可见光隐身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效果,取决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运动等视觉信号参数的对比特征。采用可见光隐身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这些对比特征。目前,可见光隐身技术措施主要如下。(1)改进目标外形的光反射特征。(2)控制目标的亮度和色度。(3)控制目标发动机喷口的火焰和烟迹信号。(4)控制目标照明和信标灯光,以及控制目标运动构件的闪光信号等。5.声波隐身声波隐身技术,是控制目标的声波辐射特征,以降低敌方声波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概率。(三)隐身技术的运用隐身技术运用的直接形式,是发展隐身武器装备。隐身武器装备,是应用隐身技术研制的不易被敌方雷达、红外、电子、可见光和声波探测系统发现的武器。隐身技术为有效地解决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增加钢甲厚度而牺牲机动性能来提高生存能力的方法,实现了隐身、机动和防护的完美结合。因此,隐身武器装备格外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1.隐身飞机2.隐身导弹3.隐身舰船4.隐身坦克(四)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英、法等军事强国都加大了隐身技术的研究力度,拓展了研究范围。并在传统隐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仿生学隐身技术、等离子隐身技术、微波传播技术、有源隐身技术等新的隐身机理,研制高分子隐身材料、纳米隐身材料、结构吸波材料、智能隐身材料等新型隐身材料。可以预见,隐身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扩展雷达隐身的频段2.发展隐身材料的功能3.注重各种隐身技术的综合运用4.武器装备将广泛应用隐身技术5.降低隐身武器装备的成本思考题1.什么是伪装技术?伪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2.什么是隐身技术?3.隐身技术主要有哪些?4.结合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谈谈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四节军事通信技术第四节军事通信技术随着世界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通信技术已在各个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科研、国防等领域显得日益重要,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军事通信系统是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它是保障军队指挥的基本手段,其技术能力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军事通信概述(一)通信与军事通信一般地说,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传输介质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如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及现代的电话、电报等。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用电信号传送消息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它可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把信号迅速、准确、可靠地传到接收方。因此,从本质上讲,通信就是一门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科学技术,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地进行传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的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在当今自然科学中,“通信”和“电通信”几乎同义,不介要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具有存储、处理、采集、显示等功能;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还有人与机、机与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军事通信的产生和发展(三)军事通信的分类通信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法可以分成许多类。按业务的不同,分为电报、电话、传真、数据传输、可视电话、无线寻呼等。(四)军事通信的手段目前,按通信手段的不同,军事通信包括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二、新型军事通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光孤子通信、蓝绿光通信、流星余迹通信、混沌通信、中微子通信和量子通信等新型通信手段将在未来战争中大显神通。(一)光孤子通信技术(二)蓝绿光通信(三)流星余迹通信(四)混沌通信(五)中微子通信(六)量子通信三、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从古至今,军事通信在人类的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它经历了运动通信、简易通信和电通信,发展成为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通信,历来被视为军事指挥的“中枢神经”和作战行动诸因素的“黏合剂”。(一)通信是指挥的命脉,是各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基本手段(二)通信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通信是C4ISR系统的神经和支柱(四)通信是军队日常工作的可靠保证四、军事通信的作战功能军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武器装备上大量运用,使军事通信在作战行动中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功能。(一)电子对抗(二)抗打击(三)安全保密(四)快速反应(五)综合保障(六)协同通信(七)个人通信五、军事通信对战争的影响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引起战争领域发生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军事通信对战争的影响更为突出。(一)提高信息对战争的影响能力(二)催生战场数字化(三)促进作战行动一体化思考题1.什么是通信技术和军事通信技术?2.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3.军事通信的作战功能有哪些?4.军事通信的手段有哪些?第五节军事航天技术第五节军事航天技术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人类第一个航天器——“地球卫星1号”送入太空,从此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在抢占太空制高点的同时,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给现代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航天技术的基础知识航天技术是20世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一)航天技术的组成航天技术主要由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组成。航天运载器技术是航天技术的基础,常用的运载器是运载火箭。运载火箭主要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箭体和仪器、仪表系统组成,通常分为单级运载火箭和多级运载火箭。多级运载火箭由几个能独立工作的火箭沿轴向串联、横向并联(即捆绑式)或串并联组成。航天器技术集中体现在航天器上。(二)航天器飞行的基本条件目前,将航天器送入外层空间的手段和运载工具有两种,一是多级火箭运载,二是航天飞机向近地轨道运载和布放。不论采用哪种手段和运载工具,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和高度两个条件。1.航天器的速度2.航天器的高度(三)航天器的运行轨道1.轨道参数2.常用轨道二、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一)世界航天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概况三、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里主要是用于完成军事侦察、通信、预警、监测、导航、定位、测绘、气象测报等各种军事任务,其军事应用的成果是军事航天系统。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发射的众多航天器,大约70%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军事航天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军事航天运输系统(二)军事载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器主要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单级火箭式的空天飞机等,它们既可民用,也可执行军事任务。载人飞船是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执行航天任务、宇航员座舱能返回地面垂直着陆的航天器。它由轨道舱、仪器设备舱、返回舱、对接装置、太阳能帆板等组成,可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还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在轨道上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早期的载人飞船是由卫星改装的,后来的飞船是专门研制的。苏联是世界上发展航天飞船最早的国家,1961年开始载人飞船发射试验,先后实施了“东方”号、“上升”号和“联盟”号飞船发射计划。美国紧随其后,先后实施了“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船发射计划。载人飞船可担负的军事使命有:作为地面与空间站的军事运输工具,向空间站运送军事补给物资和接送人员,进行空间救护等;试验新的军用航天设备;用于特定目标的侦察等。(载人飞船在空间飞行过程的示意图见图4-3)。图4-3载人飞船在空间飞行过程的示意图(三)军事卫星系统军事卫星是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统称。按用途可分为军事侦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军事测地卫星、军事气象卫星等。1.军事侦察卫星2.军事通信卫星3.军事导航卫星4.军事测地卫星5.军事气象卫星(四)空间武器系统思考题1.什么是航天技术?2.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卫星?3.侦察卫星按侦察设备和侦察任务可分为哪几类卫星?4.侦察卫星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5.我国航天技术有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实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平台,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六节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第六节军队指挥信息系统一、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概述(一)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产生及发展人类进入20世纪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战场空间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的指挥控制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一,战场空间日益扩大,作战信息量骤然增加,传统的指挥手段已不能满足战场空间变化的需要;第二,作战行动节奏逐渐加快,要求指挥控制更快、更及时。第三,武器装备日趋复杂,指挥运用的难度明显增大;第四,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传统的手工、机械化指挥手段已无法保证指挥人员有充裕的应付时间和足够的应变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军队指挥信息系统便应运而生。(二)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分类二、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由于现代战争的高技术化趋向日益明显,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作为一种优势技术、高效率源泉和新的威慑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对现代战争行动影响深远。美国2000财政年度国防报告中明确提出:“C4ISR将不再被作战部队视为辅助手段,而是被视为作战工具。”(一)提高了整体作战能力,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战斗力是指军队实施战斗行动和完成战斗任务的能力。简单地说,战斗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战斗力=(战斗人员+武器系统)×(指挥谋略+指挥信息系统)(二)提高了联合作战能力,是军队一体化作战体系的“黏合剂”(三)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是军队反应能力的“加速器”(四)提高了指挥员的指挥决策能力三、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一)在技术上向综合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综合化是指为适应体系对体系、系统对系统的战争需要,根据整体出威力、系统出效能的原理来构造未来的指挥信息系统。美军C4KISR系统在经历了军种内部自动化、军种间自动化及全军自动化之后,未来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即向着应用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系统更大、内容更新、垂直水平复合、纵向横向交叉的新阶段发展。一体化是指各级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经过综合集成,构成一个完备而严密的整体,能够快速、灵活、高效地组织协调各种作战力量,形成整体作战优势,实施体系对抗。(二)在应用上向提高各种作战和适应能力方向发展(三)在配置上向深海和外层空间发展思考题1.什么是军队指挥信息系统?2.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有哪些?第七节精确制导武器第七节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被誉为“现代兵器之星”。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迅速,大量装备部队并广泛运用于现代战争,对战争进程乃至结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精确制导武器的起源与发展精确制导武器起源于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目标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并将武器直接引导至目标实施有效打击的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开发、制造并在实战中使用了飞航式导弹(或称为巡航导弹)V-1和弹道式导弹V-2,从此拉开了制导这门神秘技术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和在制导技术中的应用,使制导精度有了很大提高,精确制导武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并在几场局部战争中产生很大影响。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战术导弹。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现制导炸弹。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制导炮弹。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精确制导技术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及其在制导技术中的应用,使精确制导武器相对于非制导武器而言,突出表现为高技术、高精度和高效能的特点。(一)高技术(二)高精度(三)高效能三、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主要依靠制导系统来保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也有各种类型,按不同的控制导引方式可概括为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和复合制导四种。(一)自主制导(二)寻的制导(三)遥控制导(四)复合制导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分类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类。(一)导弹(二)精确制导弹药精确制导弹药也称为灵巧弹药,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1.末制导弹药2.末敏弹药五、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的运用,以显赫的战绩被誉为“点穴之手”,对战争及其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打击兵器(二)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三)是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重要杠杆思考题1.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它可分为哪两大类?2.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主要有哪几种?4.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第八节核化生武器第八节核化生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化生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对战争行动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核化生武器的危害及防护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拥有的巨大破坏能力,能对环境和生态造成长期性、灾难性的影响和破坏。(一)核武器的危害及防护核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核武器又称为原子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统称核武器。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光辐射。(2)冲击波。(3)早期核辐射。(4)核电磁脉冲。(5)放射性沾染。2.核武器的防护尽管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但它是可以防护的。我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可行的防护措施。一是普及核武器知识,树立积极防护意识。二是积极采取防护行动,降低伤害程度。三是进行医疗救治,抢救受伤人员。3.核武器的发展趋势一是核弹小型化。二是弹种多样化。三是使用可调化。四是爆炸装置通用化。(二)生物武器的危害及防护生物武器因生物战剂而生,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旧称细菌武器。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炸弹、导弹弹头和气溶胶发生器等,统称为生物武器。1.生物武器的危害生物战是因传染病在战争中流行受到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在战争中,因传染病流行常常导致失败,使战争发起者想出以人工传播传染病的方法来征服对方。生物战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归为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毒素和真菌六类,其在战争中的伤害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致病力强,杀伤程度严重。二是施放的方式不同,杀伤的范围和危害的时间也有所区别。三是生物战剂的剂量、配伍和使用时机,直接影响到杀伤程度。四是环境不同,杀伤效果也不一样。2.生物武器的防护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是了解生物武器的使用途径、主要防护对象和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具体内容是针对生物战剂和敌投昆虫的防护。一是提前预防接种。二是穿戴防护装具和涂抹驱避剂。三是对污染人员和物体的消毒工作。四是根据不同类别的感染者,有针对性展开医疗救治。3.生物武器的发展趋势(三)化学武器的危害及防护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质称做毒剂。装有毒剂的各种炮弹、炸弹、导弹、手榴弹、地雷、布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1.化学武器的分类及危害化学武器不像核武器那样名声显赫,但它对人员和动物的杀伤作用不逊色于核武器,甚至超过核武器。化学毒剂的种类很多,分别装在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飞机布洒器等武器上使用。化学毒剂包括以下几种。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剂。全身中毒性毒剂。2.化学武器的防护化学武器虽不及核武器的破坏能力大,但它使用的可能性远高于核武器,必须学会对其进行防护、消毒与急救。防护。消毒与急救。3.化学武器的发展趋势杀伤高效化。使用常规化。储存安全化。二、我国面临的核化生威胁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核军备竞赛,双方拥有的核弹能够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尽管进行核裁军,但美国、俄罗斯现在拥有的核弹仍然可以将地球毁灭数次,世界依然处于核威慑阴影的笼罩下。(一)军事强国推行核威慑战略(二)我国周边核化生形势严峻,面临多元化威胁(三)国际公约难以制止核化生武器的发展与使用(四)未来可能面临新的“核化生”威胁三、应对核化生威胁的主要对策(一)注重核常双重威慑力量的研究与运用(二)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一是加强军民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准备。二是加强对敌核化生武器的跟踪研究,知彼知己,有的放矢。三是要建立健全核化生防护体系。(三)积极参与国际核化生裁军行动思考题l.什么是核武器?其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2.生物战剂的伤害特点有哪些?3.什么是化学武器?其杀伤特点是什么?4.我国面临的核化生威胁有哪些?第九节新概念武器第九节新概念武器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新概念武器不断涌现,对未来军事理论和战争行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新概念武器的基本特征新概念武器在工作原理、杀伤机理、作战方式、研制使用时间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武器不同的特征。(一)创新的工作原理(二)独特的毁伤机理(三)特有的作战方式(四)一定的历史阶段性二、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现状战争的需求和技术的创新发展,使新概念武器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开辟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新领域。(一)定向能武器1.激光武器2.高功率微波武器3.粒子束武器(二)动能武器动能武器是以每秒数千米以上高速运动的弹头的动能直接摧毁目标的武器。主要是由超高速发射装置、探测系统、瞄准系统和弹丸四个部分组成。可以分为以化学推进剂为能源的动能拦截弹和以电磁加速的电磁炮,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拦截武器。随着研究的日趋成熟,世界各军事强国对它越来越感兴趣,都加大了研制发展的力度。1.动能拦截弹2.电磁炮(三)基因武器(四)军用机器人(五)非致命武器非致命武器是指为使人员或装备失能、且附带损伤最小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又称做失能武器或非杀伤武器。非致命武器按用途可分为反装备非致命武器和反人员非致命武器两大类。1.反装备非致命武器2.反人员非致命武器三、新概念武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新概念武器的出现,不仅使整个武器装备系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一旦投入使用,必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并使战场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作战领域和空间更加广阔(二)对抗行动更加惨烈(三)传统攻防作战理论将被改变(四)军队编制体制将做出大的调整思考题1.什么是新概念武器?2.什么是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动能武器?3.新概念武器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有哪些?第第55章章现代战争知识现代战争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时代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和发展趋势。2.熟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及其与信息作战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现代战争知识,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理解时代,才能理解战争。只有勇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潮头审视现代战争,才能看清其发展趋势。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快速过渡的大变革中,波及全球的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其来势之凶猛,规模之宏大,范围之广阔,内容之深刻,堪称史无前例。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作战方法和手段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本章主要从信息化战争和信息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两个方面,加强对信息化战争知识的理解,对于解决长期处于和平发展状态的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第二节信息技术与信息作战第一节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进行战争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一、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社会经济形态是孕育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二)技术的发展是产生信息化战争的直接动因(三)局部战争实践是形成信息化战争的初始标志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主导的、使用信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较之其他战争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战争全程信息主导(二)武器装备数字链接(三)作战空间多维立体(四)交战过程速战速决(五)作战要素联合一体(六)指挥结构扁平网络(七)作战行动实时精确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从世界范围看,战争形态正处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转型期,准确预测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还比较困难。但历史的发展总有其自身的逻辑轨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仍可大致地勾画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在战争的暴力性、战争的层次、战争的主体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使传统的战争概念受到冲击,战争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拓展。一是战争的暴力性减弱。二是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三是战争的主体多元化。(二)太空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太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占领太空制高点,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和利益。一是可实现全球实时探测与预警。二是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洲际通信。三是可实现远程精确作战。四是不受国界、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三)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创新,未来信息化军队的规模结构、体制编制和作战手段必然依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据理论的创新而变革。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2.军队的编制依照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化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2.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有哪些动因?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4.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二节信息技术与信息作战第二节信息技术与信息作战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除传统的制海权、制空权之外,又出现了制信息权,在战场上谁控制了信息,谁就能掌握作战的主动权。信息作战已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信息技术(一)信息获取技术(二)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是指信息在空间的传递,也称为通信技术。通信是连接信息获取、指挥控制、武器平台与各军兵种的纽带。它是通过信息链保证信息流的畅通,是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的“桥梁”,在信息作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传递技术按网络构成,可分为信息传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信息终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1.信息传输技术2.信息交换技术3.信息终端技术4.信息网络技术(三)信息处理技术二、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主要是指信息获取、传递、处理等主体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信息作战中发挥重大作用。(一)用于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二)用于侦察与监视、定位与引导(三)用于信息攻击和信息防御三、信息作战信息作战的实质是通过获取信息提高己方作战行动效果的同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使敌方无法获得类似的能力,以确保己方对敌的信息优势,进而夺取战场主动权。它是敌对双方围绕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信息作战既可构成独立的作战阶段,也可贯穿于整个作战全过程。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一)情报战—侦察与反侦察的对抗(二)电子战—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三)网络战—破坏与反破坏的对抗(四)心理战—认知领域的对抗(五)实体摧毁—摧毁与反摧毁的较量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表现在哪几方面?3.什么是信息作战?4.信息作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第66章章局部战争战例分析局部战争战例分析【学习目标】1.了解局部战争的过程和特点。2.结合军事高技术,熟悉未来战争的武器装备。3.理解现代战争知识,增强打赢未来战争的信心。现在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时代迈入了信息时代。与此相适应,在军事领域,战争形态也正处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美军一直主导着世界新军事革命,先后打赢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四场局部战争,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一步步地逼近。在这一过程中,美军是打一仗,进一步,进步神速,特别是美军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在战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检验。本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四场局部战争战例的研究和分析,促使同学们关心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努力学习,在今后工作中为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不懈奋斗。第一节海湾战争第二节科索沃战争第三节阿富汗战争第四节伊拉克战争第一节海湾战争第一节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39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出兵海湾,与伊拉克打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参战国家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兵器最多的现代局部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大量运用,海湾战争成为人类战争史由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以美国为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大量运用,引发了武装力量建设、作战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一、作战企图二、战争准备(一)多国部队战争准备1.快速建立了以美军和沙特军队为首的两大平行指挥体系2.向海湾地区调遣兵力,快速完成防御和进攻部署3.空运、海运力量联合出动,加强各类保障准备4.多国部队到达战区后,进行了各种临战训练和演习5.充分动员后备役力量,弥补军队保障力量的不足(二)伊军战争准备1.扩编军队,进行全民战争动员2.调整力量部署,向靠近科威特战区的南部地区增加兵力3.修建防护工程,构筑坚固防线图6-1多国部队“沙漠风暴”空袭行动三、作战经过(一)空袭作战阶段,“沙漠风暴”行动(1991年1月17日~2月23日)(二)地面作战阶段,“沙漠军刀”行动(1991年2月24日~2月28日)图6-2多国部队“沙漠军刀”地面作战行动四、参战主要装备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展开连续的猛烈进攻,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多国部队参战主要装备1.电子信息装备2.海上作战装备3.空中作战装备4.地面作战装备(二)伊拉克军队参战主要装备1.地面作战装备2.防空作战装备3.空中作战装备4.海上作战装备5.战役战术导弹五、海湾战争评说及启示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苏联即将解体,国际战略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所发生的一场具有全球意义的、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终。正确分析和深刻认识这场战争中美伊双方的胜败得失,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加强我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料分析,美国赢得这场战争,在战略指导上有其独到之处。(一)谋形造势,力求达成未战先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交战双方追求的上上之策。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迅速采取了各种对策,形成有利形势。首先,舆论造势,获取动武“许可”。其次,游说谋形,拼凑“反伊联盟”。再次,借势“化缘”,筹集战争资金。(二)“慑”打并举,以求小代价换大胜利(三)扬长避短,避实击虚,追求速战速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虽在总体上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在作战行动上仍然比较谨慎,强调扬长避短,力争速战速决。针对伊拉克本土作战,伊军熟悉沙漠地形作战,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美在作战指导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扬长避短,发挥高技术兵器的优势2.选择战机,达成突然袭击之目的3.避实击虚,形成迂回突击之态势(四)有限控制,把握节奏,有效掌握战争进程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非常注重对战争规模的控制和战场节奏的把握,警惕反伊联盟瓦解,防止战争向不利于己的方向转化。1.既定目标,控制规模2.避免混战,谨慎行动3.把握节奏,见好就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为达成政治目的创造有利条件,并受到双方政治的严格约束。从海湾危机爆发到战争结束,美采取了以“慑”为主促变、“慑”打并举迫变、空地一体逼变的逐步升级战略。目的一经达到,即行停火结束战争,较好地控制了战场节奏。尽管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特定地域进行的特殊战争,但是它也反映了现代局部战争的一些共性特征,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指导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在国际政治秩序的交替和战略格局的演变时期,必然会经历一个失衡、多变和动荡不安的曲折过程。启示之二,注重对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控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启示之三,加强对作战理论的研究,提高战略决策指导能力。启示之四,下大力抓好战区战场建设和边防建设。思考题从联军和伊军武器装备对比中,谈谈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第二节科索沃战争第二节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发动了一场历时78天、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袭作战。这场战争,双方始终处于力量悬殊的对抗态势;没有经过地面作战,依靠空袭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北约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实施进攻,南联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低技术武器的抵抗能力。研究和总结作战双方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我们深入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为我军未来作战提供有益启示。一、作战企图二、战争准备(一)北约战争准备为了在外交努力失败后实施对南联盟动武,北约在战前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只等一声令下,就发起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1.建立集中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2.拟定作战行动计划3.向南联盟周边地区集结兵力4.组织各类保障准备5.利用军事演习训练部队(二)南联盟的战争准备1.建立防空区,明确防空责任2.侦察敌情,制定反空袭战法3.调整兵力部署4.组织保障准备5.动员全民参战图6-3战前北约和南联盟双方兵力部署情(1999年3月24日)三、作战经过1999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下达对南联盟进行空袭的命令。3月24日晚19时50分(北京时间25日凌晨1时50分),第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从部署在亚得里亚海的“冈萨雷斯”号驱逐舰上发射升空,从而拉开了美国主导下的北约“联盟力量”行动的序幕。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根据北约的空袭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夺取制电磁权和制空权(1999年3月24日~3月27日)第二阶段,通过空袭削弱南军作战能力和潜力(1999年3月28日~4月4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规模(1999年4月5日~5月27日)第四阶段,以打促谈,直至战争结束(1999年5月28日~6月10日)图6-4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袭情况(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四、参战主要装备在这场战争中,北约使用的几乎全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装备,各种先进作战飞机几乎全部登场;南联盟大部分装备相对北约落后一代甚至更多,体系结构也不尽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整场战争中,北约能够采取非接触的方式攻击南联盟的任何目标,而南联盟在大部分时间里只能被动防御,难以对北约构成威胁。(一)北约参战主要装备1.电子信息装备2.海上主要装备3.空中主要装备4.精确制导武器(二)南联盟军队参战主要装备1.电子信息装备2.空中主要装备3.陆上主要装备4.海上主要装备5.精确制导武器五、科索沃战争评说及启示(一)以劣胜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战争威胁并不遥远,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三)高素质国防人才在局部战争中大有用武之地(四)空袭反空袭战争的主要斗争样式,催生全民防空新模式(五)科索沃战争的爆炸声,激发了爱国保家的新举措思考题谈谈科索沃战争中空军的地位及其作用。第三节阿富汗战争第三节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战争于2001年10月7日打响,至2002年4月基本结束。阿富汗战争是“9·11”事件后,美国对塔利班武装和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进行的一场反恐怖战争,也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非对称战争。战争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未形成典型意义上的攻防对抗。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调遣兵力8万余人,出动5个航母编队、4个两栖舰船大队及500多架战机,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拉登“基地”组织实施了代号为“持久自由行动”的军事打击,历经空袭、城市战、特种作战、地面战等主要行动,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据点,建立了阿富汗新政权。一、作战企图二、战争准备(一)美军战争准备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立即迅速反应,至10月7日战争发起,仅在26天内,就基本完成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1.通过国会授权,赋予军事行动合法性2.建立各级指挥机构,制订打击计划3.迅速调集兵力,形成四面合围之势4.多管齐下,预先组织情报工作5.针对阿富汗特殊地形,展开战前训练(二)塔利班武装力量战争准备1.开展外交活动,力求延缓军事打击2.宣布开展“圣战”,实施战略威慑3.加紧防御准备,应对美国军事打击三、作战经过阿富汗战争可大致分为三个作战阶段。(一)战略空袭作战阶段(2001年10月7日~10月18日)(二)空地协同作战阶段(2001年10月19日~12月7日)(三)搜索清剿作战阶段(2001年12月8日~2002年4月)图6-5美军作战主要情况(2001年10月7日—2002年4月)四、参战主要装备(一)美军参战主要装备1.情报侦察装备2.电子战装备3.海上作战装备4.空中作战装备5.特种作战装备6.精确制导武器(二)塔利班武装力量参战主要装备五、阿富汗战争评说及启示阿富汗战争作为世纪初之战,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地区局势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阿富汗的邻国,中亚地区的利益相关者,认真分析和研究阿富汗战争,可以从中得出许多新的启示。(一)广泛的国际支持,对实现战争意图具有重要的影响(二)人心向背对战争的胜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三)迅速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是将危机转化为战略机遇的制度保证(四)赢得对方民心,对军事斗争的胜利具有促进作用(五)摧毁对方战争意志,对战争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考题谈谈阿富汗战争反恐作战行动对我们的启示。第四节伊拉克战争第四节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以武装占领这一传统目的为主旨,而在具体作战实施上大大有别于以往的信息化战争。同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持续时间短,战争节奏快,没有明显的战争阶段划分,“震慑作战”、地面进攻、特种作战、信息作战等多种作战行动交织进行。同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动用兵力兵器规模大,指挥控制更复杂。总之,区别于以往美军发动的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信息化程度最高,参战装备复杂,装备保障要求更高。这场战争表明美军不仅是在以往军队建设基础上的简单质量提高,而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的转变要求,初步检验并推进了全面转型。以伊拉克战争为参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战略目标。一、作战企图(一)美英联军作战企图(二)伊军作战企图二、战争准备(一)美英联军战争准备1.作战方案制订与完善2.作战兵力投送、集结与作战布势3.指挥机构建立与完善4.装备准备(二)伊拉克军队战争准备1.重新划分防区2.装备准备3.展开战争动员与紧急备战行动三、作战经过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行动多样,战争阶段划分模糊,从总体上看,按战争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作战行动。(一)美英联军精确打击与伊军重点防御作战(3月20日至3月25日)图6-6美英联军精确打击与伊军重点防御作战情况(3月20日至3月25日)(二)美英联军重点进攻与伊军伺机反击作战(从3月26日至3月31日)图6-7美英联军重点进攻与伊军伺机反击作战情况(3月26日至3月31日)(三)美英占领巴格达与伊军全面瓦解(从4月1日至4月9日)图6-8美英占领巴格达与伊军全面瓦解情况(4月1日至4月9日)(四)美英联军清剿作战与战后安排(4月10日至5月2日)1.攻占北部战略重镇和维持社会秩序(4月10至14日)2.转入清剿与战后安排(4月15日至5月2日)图6-9美英联军清剿作战与战后安排情况(4月10日至5月2日)四、参战的主要装备(一)美英联军参战主要装备1.信息装备2.空中作战装备3.海上作战装备4.地面作战装备5.特种作战装备(二)伊军参战主要装备1.陆军武器装备2.空军武器装备3.海军武器装备4.防空武器装备五、伊拉克战争评说及启示伊拉克战争,由于美伊双方综合国力的“整体差”和科学技术的“时代差”而没有形成势均力敌的对抗,是一场“不具备典型意义的非典型战争”,但反映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意义。(一)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军事变革成果的大展示,必须认清变革形势,加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二)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新型武器的试验场,必须以信息化战争为牵引,确立武器装备发展新思路,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时代战争,不仅要创新作战理论,而且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武器装备。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把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武器装备运用到战场,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与作战指导思想相结合,增强心理震撼能力。四是与信息支持系统结合,战场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三)战争仍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防动员尽快实现向信息化转型,是凝聚和强化战争力量的重要途径(四)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增强国民的抵抗意志作为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思考题结合伊拉克战争谈谈你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
提供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会员下载,编号:1701030083,格式为 xlsx,文件大小为660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Excel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